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受精作用及其意义受精作用是指男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女性生殖细胞(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它是生物繁衍后代的关键过程。
受精作用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受精作用保证了基因的多样性。
精子和卵子在受精作用过程中各随机贡献一套基因,这种基因的交叉互换和重新组合,使得后代的基因组结构与父母不完全相同。
这样就能够引入新的基因变异,增加后代个体的适应性和生存竞争力。
因此,受精作用是保证物种进化和生存的重要机制。
其次,受精作用确保了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在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子融合,形成受精卵。
这个过程中,精子和卵子互补地贡献了各自一半的染色体,从而使受精卵具备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这些染色体携带了遗传信息,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均匀分配给后代细胞。
这样,受精作用不仅保证了个体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也保证了后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从而保证了正常的细胞分裂和个体发育。
另外,受精作用引发了一系列的发育过程,使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在受精作用后,受精卵开始减数分裂、发育成为胚胎,并最终发育成为一个具有完整器官和组织的个体。
这个发育过程需要经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受精作用的发生是这个发育过程的起点,是个体生命开始的标志。
因此,受精作用对个体的生命起始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受精作用还涉及着新生命的创造。
受精卵是一个新生命的起点,它经过发育、成长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而一个个体的出生和成长对于维持物种的生命延续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受精作用是新生命产生的关键步骤,也是个体繁殖和种群数量增长的起点。
综上所述,受精作用作为生物繁殖后代的关键过程,具有多样性、稳定性和延续性的重要意义。
它保证了基因的多样性,保持了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引发了发育过程,创造了新的生命。
受精作用不仅在个体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物种和生态层面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受精和胚胎发育

1.由教材第P73精细胞分化示意图可以看出,精细胞变成精 子后,细胞中很多结构会消失,而细胞核和线粒体都保留下来, 这有什么意义?
提示:细胞核和线粒体都是精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中,细胞核是精子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也是参与精、卵 结合和后代遗传特性与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而线粒体则为 精子运动提供能量。
桑椹胚的细胞具有全能性,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而囊 胚阶段的细胞,虽然已经分化,但只要是均等分割同样能发育成 完整的胚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卵裂期细胞经过了细胞分裂,不再分化 B.原肠胚细胞属于全能细胞 C.囊胚腔先于原肠腔出现 D.桑椹胚开始进行孵化
()
解析:胚胎发育中既有细胞分裂,也有细胞分化,其顺序为:
1 理解·教材新 知
第第 三一 章节
2 把握·命题热 点
3 应用·落实体 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课堂回扣练习 课下综合检测
第一节
受精和胚胎发育
1.精子和卵子产生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 巢。
2.成熟的精子必须在雌性生殖道中经历一段 时间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这个过程叫做获 能。
3.可使精子获能的有卵泡液、输卵管分泌 物、血清等液体。
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细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Ⅱ、Ⅲ和Ⅳ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Ⅳ作为受体细胞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知
()
B.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是由受精激活的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一、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NA数)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
2、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但X和Y也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的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1个四分体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分子DNA。
(二)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各时期特点:间期(准备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减Ⅰ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Ⅰ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DNA减半;减Ⅱ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减Ⅱ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减Ⅱ末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
(三)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相同点:与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染色体、DNA分子变化过程与特点完全相同。
不同点:①、精子形成时两次分裂都是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精子细胞。
卵细胞形成时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但第一极体分裂成两个第二极体时是均等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②、精子细胞须经变形才成为有受精能力精子,卵细胞不需经过变形即有受精能力。
③、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
在动物的精 (卵)巢中,精(卵)原细胞可以进行两种分裂方式,如果进行有丝分裂,形成的仍然是精(卵)原细胞,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是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四)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识别、融合的过程。
胚胎工程(1)

第三章胚胎工程第一节动物胚胎发育和工程(1)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
2.了解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课前导学:一、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作用(一)精子的发生1.场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产生精子的部位。
2.时期:动物____________之后。
3.过程:曲细精管中的初级精母细胞经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形成四个______细胞,再经过成熟过程形成_________。
4.成熟的精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卵子的发生1.场所:在_________内完成。
2.时期:哺乳动物卵泡的发育在出生后暂停,直至雌性动物_________时才继续发育。
3.过程:初级卵母细胞经过_________分裂变为成熟的卵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间是在_____________完成的,结果是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间是在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结果是产生_________________。
(三)受精1. 场所:受精是在雌性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内完成的。
2.精子受精前的准备:精子在__________中成熟,成熟的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的_____________(即子宫和输卵管)中经历一段时间的_____________才能受精。
3.过程:(1)精、卵细胞膜融合:获能的精子穿过次级卵母细胞外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完成_______________反应;精子与卵子细胞的_______________融合;(2) 精、卵结合:精子进入卵子后立即激发卵子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形成第二_____________,进入卵子的精子尾部迅速退化,___________膨大形成_____________,随即与______________融合,形成一个一个具有_______条染色体的受精卵。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 受精作用)(同步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自主预习·悟新知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的多样性
1.原因
时期
图像
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Ⅰ前期
.
四分体中的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可能发生互换
减数分裂Ⅰ后期
.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⑤____________
C
[解析] 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受精,C错误。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精子被释放出来以后,移向退化的助细胞的合点端,营养核被留在后面。一个精子从助细胞的合点端缺乏细胞壁的部位进入卵细胞。由于精子和卵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可以看作活体状况下的原生质体融合。精子通过与卵细胞的细胞膜相互融合进入卵细胞后,精核与卵核融合,产生合子,继而形成胚。另一个精子也通过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中央细胞,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产生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在双受精过程中,核的融合始于雌雄配子核膜的融合,随后双方的核质融为一体。双受精是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的最后阶段。
4.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受精作用有什么意义?
提示 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例2 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 的细胞质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对点练1.下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 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在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zzd>不正确</zzd>的是(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1.2 受精作用》课件

胞中以后,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 的细胞核,所以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精子),一半来自 母方(卵细胞),从而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
为遗传物质并不是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即细胞核中),在细胞质内 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而受精卵的细 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就不是一半
A.遗传和变异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减•.C精on子ten和t 卵细胞完 成受精时,精子的 头部进入卵细胞, 而尾部留在外面, 那么,是不是受精 卵的细胞质全部来 自卵细胞呢?
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发生受精作用而形成。 在受精过程中,当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后,精子的头 部进入卵细胞,尾部断裂并留在卵细胞膜外水解消 失。卵细胞的表面有放射冠、透明带等结构,这些 结构给精子头部的进入设置了障碍。所以,精子头 部进入卵细胞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为了能与卵 细胞接触并与之受精,精子必须具有高度的活动能 力和相应的结构(即顶体),因此精细胞要通过变 形成为精子才具有受精能力。在精细胞变形时,失 去大部分的细胞质,保留少量细胞质供能,细胞体 积减小,以利于精子的活动和保护在完成受精过程 中染色体免受损害。精子内的少量细胞质在头部进 入卵细胞时转移到卵细胞内。所以,受精卵的细胞 质大部分来自卵细胞,但不是全部来自卵细胞。
1.图中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可判断图
•Content
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C)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学点二 受精作用
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 •Content 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 体细胞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染色体 来自卵细胞(母方)。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如图所示)。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双受精作用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遗传物质的重 组和变异,推动了植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发展。
受精过程的生物学意义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
双受精作用产生的胚乳富含营养物质,为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早期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有利于植物在各种环境中的适应性生长。
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和种群增长
精细胞在花粉管内的运动
精细胞在花粉管内通过鞭毛运动向卵细胞移动。
识别与结合
精细胞识别雌性生殖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
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减数分裂
雄性生殖细胞经历减数分裂,产生四 个精细胞。
细胞壁的形成
精细胞形成细胞壁,准备进入花粉管 。
雌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卵细胞的形成
雌性生殖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卵细胞。
特点
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 中特有的现象,其结果是形成受精卵 和受精极核,分别发育成胚和胚乳。
受精过程的重要性
遗传物质的传递
双受精作用实现了遗传物质的横向传递,使后代具有父母本的遗 传特性,从而保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植物体的发育
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分别发育成胚和胚乳,为植物体的发育提供了必 要的物质基础,保证了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被子植物的基因组通常由多个染色体组成,这些染色体携带 了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遗传信息。
染色体
染色体是基因组的载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们以特定 的方式排列和组织,以确保遗传信息的正确传递。
基因重组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重组
在双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通过融合形成合子,导致基因重组的发生。基因重组有助于增加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复 杂性,促进植物的适应性和进化。
高中生物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学案

1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两个 四个含 染色体的 M ⅠM Ⅱ 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 有丝分裂MⅡ染色体复制 ①顶体的发生 ②尾的发育 ③精子头出现 ④细胞质浓缩 ⑤精子形成 图3-2 精子细胞变成精子示意图 细胞核 高尔基体 细胞质线粒体发育中的顶体 发育中的尾 中心体 头 原生质滴 尾 线粒体 顶体 线粒体鞘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学习目标1. 理解精子和卵子的发生时期、场所、过程、特点、结果。
2. 理解受精的概念、过程、实质及意义。
3. 理解胚胎发育的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导学脉络:一、胚胎工程的概念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 所进行的多种 和处理技术,如 、 、 、 等技术。
经过处理后获得的 ,还需移植到 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
对胚胎工程概念的理解:①操作对象:动物 或 。
②操作水平: 操作。
③技术种类: 、 、 、 等技术。
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 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二、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哺乳动物) 1. 精子的发生(1)场所:雄性动物 的曲细精管。
(图3-1) (2)时期:从雄性动物的 开始,直到 。
(3)过程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 的形成位于 的精原细胞进行数次 ,产生大量的精原细胞,其中部分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和其他物质的合成,进一步形成 。
②第二阶段── 的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连续进行 分裂(即减数分裂,包括M Ⅰ和M Ⅱ):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 ,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再分裂一次产生两个含 的精子细胞。
③第三阶段──精子细胞 为精子(P 61图3-2) 圆形的精子细胞经过 ,其中的 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发育为头部的顶体, 演变为精子的尾, 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
同时,细胞内的 浓缩为球状原生质滴,随精子的成熟过程向后移动,直到最后脱落。
精子形成后进入曲细精管的管腔中。
对于多数家畜来说,精子在睾丸内形成的时间为两个月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16,16,32,16,8
C. 32,32,32,16,8 D. 16,16,16,16,16
3、人的卵细胞内有23条染色体,一个 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生成的四分体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 依次是( ) A. 46,46,23 B.23,46,0 C.46,46,23 D.23,46,9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00个卵原细胞与100个精原细胞形成 的生殖细胞受精,能形成受精卵( )个 A. 100个 B. 200个 C. 300个 D.400个
2、一种动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 32条染色体,它的体细胞、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中 DNA数为( ) A. 32,32,64,32,16
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1、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 一个受精卵。 2、进入卵细胞的只是精子的头部(细 胞核) 3、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
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雄性 亲本 雌性 亲本
减裂
精子
受 精
减裂
卵细胞
受 精 卵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子代 个体
2N
N
2N
2N
有性生殖
个体发育
受精作用的实质: 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精 子细胞核内的n条染色体与卵细胞内 的n条染色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2n
条染色体的受精卵细胞。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
1、保证了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物种的 稳定性)
2、雌雄配子结合能形成种类众多的受精卵。 (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3、后代遗传物质由双亲提供,保证了后代具有 双亲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活力和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