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

合集下载

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

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

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个体调适情绪、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考试焦虑问题日益凸显,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改变思维方式、放松训练和寻求支持等方面探讨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

一、改变思维方式考试焦虑主要源于对考试结果过度担忧以及负面自我评价的影响。

改变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考生积极应对考试,并降低焦虑程度。

1. 正确认识考试:首先需要明确考试只是一个评估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工具,并非衡量个人价值和能力的唯一标准。

意识到没有人会完美无缺,接受自己的不足正常而合理。

2. 消除否定性自我评价:避免对自己给予过高或过低期望,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实际水平。

认可个体多样性,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

3. 建立自信心:通过积极评价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并制定合理目标,增强自信。

同时,建议将考试结果看作是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而非决定未来的全部。

二、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消除焦虑情绪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考生调整身心状态,并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1. 深呼吸法:深呼吸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通过缓慢、有节奏地呼吸来稳定心率和舒缓肌肉紧张。

在考前或紧张时刻进行几分钟深呼吸可以迅速缓解焦虑感。

2.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通过逐个放松身体各个部位来达到全身放松的效果。

考生可以轮流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同部位并尽力使其得到放松。

3. 快速眼动复原处理(EMDR):EMDR技术被广泛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也被认为对焦虑问题有效。

这种方法通过眼球移动或其他刺激来改变大脑对焦虑的负性存储。

三、寻求支持寻求社会支持是消除考试焦虑的重要途径,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并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1. 寻找亲友关怀: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亲友间的倾听和鼓励有助于降低焦虑情绪。

同时,家人朋友也可以提供实质性帮助,在时间安排、学习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专业的焦虑评估量表,如考 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了解自己的焦虑程度 。
分析焦虑的影响
思考焦虑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 生的影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
忆力减退等。
制定应对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自己的 应对计划,包括调整心态、改进
学习方法、寻求支持等。
03
应对考试焦虑的策 略
案例二:小红的故事
小红在面对考试时总是很紧张,但是她学会了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来缓解紧张情绪。在考试前,她还会与同学一起复习和 讨论问题,这使她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和放松。
成功应对考试焦虑的案例分析
案例三:小强的故事
小强在考试前总是熬夜学习,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后来,他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 同时,他还通过运动和听音乐来缓解压力,最终成功克服了考试焦虑。
在考试前,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确保每个科目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同时,要保证充足 的休息时间,避免熬夜学习。
面对考试焦虑,学生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通 过听音乐、运动、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 绪。
如果感到无法自行应对考试焦虑,可以向老师、家长或 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支持, 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
位的支持。
对家长的建议
关注孩子的情绪
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 现并处理孩子的焦虑和压力。
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支持,帮 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应对压力的 能力。
合理期望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合理的期 望,避免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 力。
与学校合作
与学校保持合作,了解孩子在 学校的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考试,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压力和挑战的时刻。

而随之而来的考试焦虑,更是让不少学生感到困扰和痛苦。

考试焦虑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可能对考试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考试焦虑呢?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很多人在面对重要考试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我们的动力和注意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但如果焦虑过度,就会成为我们的负担,影响我们的发挥。

所以,要明确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焦虑是需要调整的。

了解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可能是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

比如,将考试成绩与自己的价值、未来的发展过度挂钩。

另一方面,准备不充分也容易导致焦虑。

如果在考试前没有充分复习,心里没底,自然会感到紧张和不安。

还有,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过高期望,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引发焦虑。

那么,应对考试焦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关键。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将知识点系统地梳理一遍,多做一些练习题和模拟考试,增加对考试形式和内容的熟悉程度。

这样,在真正考试时,心里会更有底,焦虑感也会相应减少。

调整自己的心态也很重要。

要学会正确看待考试成绩,它并不是衡量我们全部价值的唯一标准。

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代表人生的失败,只要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未来总会有进步和成功的机会。

同时,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期望,要为自己而学,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而努力。

在考试前,还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方法来缓解焦虑。

比如,进行深呼吸练习,慢慢地吸气,然后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

也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伸展身体等。

合理安排考试前的时间也有助于减轻焦虑。

不要在考试前一晚熬夜复习,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在考试时保持清醒和活跃。

提前到达考场,熟悉考试环境,也能让我们在考试时更加从容。

考试焦虑的成因与应对方法

考试焦虑的成因与应对方法

考试焦虑的成因与应对方法大家好,相信大家都有过考试焦虑的经历,考前紧张、焦虑,甚至心情低落,这都是考试焦虑的体现。

那么,考试焦虑是怎么来的呢?又该如何有效地应对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

考试焦虑的成因考试焦虑的成因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其中,以下几点是比较常见的:1.自我期望过高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希望取得好成绩,但同时又担心自己达不到这个高标准,从而造成内心的焦虑。

2.缺乏自信缺乏自信心是导致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不确定性,会增加焦虑情绪。

3.时间管理不当考试前的时间管理不当也是考试焦虑的诱因之一。

临时抱佛脚可能会增加焦虑感,造成困扰。

4.恐惧失败与评价很多人害怕失败,担心一旦考试没能取得好成绩会受到否定或批评,这种心理也会导致考试焦虑的增加。

应对方法既然了解了考试焦虑的成因,那么如何有效地应对这种情绪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应对方法,希望能帮助你们度过考试焦虑的难关。

1.合理设置目标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制定学习计划,不要给自己过高的压力。

2.良好的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早做准备,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部分,逐步完成,避免一次性压力过大。

3.增强自信心多做一些适当的练习和复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考试。

4.放松心情在复习学习之余,也要注意放松心情,可以通过听音乐、运动、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

考试焦虑虽然常见,但并非不可战胜。

通过调整心态,合理安排时间,增强自信,放松心情,我们完全可以有效地应对考试焦虑,取得理想的成绩。

希望大家在面对考试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无惧考试焦虑的困扰,相信自己,勇往直前!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祝愿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加油!。

考试焦虑的成因与应对方法

考试焦虑的成因与应对方法

考试焦虑的成因与应对方法考试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人在考试前会感到焦虑。

那么,为什么考试会引起焦虑呢?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考试焦虑呢?本文将从成因和应对方法两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一、成因分析1.1 高分压力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高分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要求。

大家都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自我认可。

然而,这种高分压力也同时增加了考试焦虑的可能性。

学生们常常患得患失,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自己或他人的期望。

1.2 缺乏信心有些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可能遇到了挫折或者失败,导致他们缺乏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当面对考试时,他们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应付得好。

这种缺乏信心也会增加考试焦虑的程度。

1.3 时间管理不当一些学生在备考期间往往存在时间管理不当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拖延复习时间,导致临近考试时需要大量且紧张地复习。

这种情况下,时间压力会进一步增加他们的焦虑感。

1.4 对结果过于看重考试成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多人对考试结果过于看重。

他们担心自己一次不合格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并且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

二、应对方法2.1 预防与调适相结合为了避免考试焦虑的出现,在日常学习中需要进行预防和调适相结合。

预防方面可以通过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来避免临时抱佛脚;调适方面则可以通过充足的休息、运动和放松来调节身心状态。

2.2 自信培养自信是克服考试焦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和提高自信: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系统关注成功经验,并反复回忆和体验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态度2.3 学习策略指导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减轻考试压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学习策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前预习和复习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多做练习题并总结错题注重思维方式培养,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2.4 情绪管理与放松训练情绪管理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冷静、放松身心,并有效地化解焦虑。

考试焦虑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考试焦虑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考试焦虑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考试焦虑作为一种消极情绪,严重影响的一些学生在考试时学习成绩的真实发挥,以下是考试焦虑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快随一起来看看吧!一、“考试焦虑”一般有六种类型。

1、以自卑为主要情结的焦虑。

这类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或成长经历中的有些因素,形成了有自卑倾向的性格特征。

遇到考验时,往往会过低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但是,和其他同学一样,他们也想考好,甚至想考得更好。

所以,在自我评价和愿望之间就会形成巨大的反差。

这种反差就是这类学生产生焦虑的根源。

2、以自责为主要特征的焦虑。

这种焦虑一般容易发生在那些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的学生身上。

从心理学上说,对自己的要求过分严格,主要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过于想、实现理想中的自我价值。

二是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比如,父母的、老师的、同学的评价。

这类学生平时学习勤奋刻苦,在考试时一点小差错都会产生强烈的自责,以致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忧心忡忡。

3、以自大为主要情结的焦虑。

这种焦虑一般会出现在平常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身上。

由于平常的“高高在上”,使得他们对自己能力产生了过高的估价。

在制定长期理想目标和阶段考试目标时,往往高出自己的实际能力。

这样一来,就使得自己倍感艰辛,且还往往实现不了目标。

因此情绪就会低落,嫉妒其他同学,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

4、以逆反为主要情结的焦虑。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经常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甚至有些学生发展成为一种逆反的性格定势。

这类学生喜欢将一切现实中的经验、规律、规范当作权威加以藐视,他们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学习的时候也不喜欢按照老师指导或同学的经验去做。

他们可能成绩很好,也可能成绩很差。

但是,只要他们还有争胜心理,就会形成孤独的、焦虑的心理。

5、以考场情境恐惧为特征的焦虑。

这类学生平常学习很正常,性格、观念的发育也很健康,对自己的能力也有正确的认识。

总之是个很健康、很阳光的孩子。

但是,只要一旦接近考试,一想到要上考场了,就不由自主地情绪不安起来。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说真的,考试焦虑,简直是每个学生都绕不开的“老朋友”了,就像我当年也是,尤其是每次考试之前,那感觉啊,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就拿我当年高考前来说吧,那段时间,我简直是跟焦虑杠上了。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刷手机看别人分享的“高考倒计时”,越看越慌,觉得时间不够用,根本学不完!然后就开始胡思乱想,考不好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我的人生就完了吗?我甚至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考试的时候,卷子上的题目都看不懂,最后只考了10分,直接被学校开除了!醒来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感觉自己快被焦虑吞噬了。

怎么办呢?总不能一直躲在被窝里哭吧?我开始寻找各种方法来缓解焦虑,比如深呼吸,听舒缓的音乐,甚至还尝试了冥想,哈哈,你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吧,不过对我来说,那只是一场“拯救我的人生”的伟大实验!我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泡一杯热牛奶,然后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开始想象自己轻松地做完考卷,并拿到了一个好成绩,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当然,光靠幻想可不行,我还是得认真学习,毕竟我是个讲究科学的人,哈哈哈!所以,我白天还是会认真学习,遇到不会的题就问老师,跟着同学一起学习,互相鼓励。

我还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一项一项地去完成,这样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更有价值,焦虑感也慢慢减轻了。

最终,高考结束了,我拿到了一个满意的成绩,甚至还超出了我的预期,想想真是有点不可思议!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焦虑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压力越大,我们越应该找到合适的方式去缓解,而不是让自己一直沉浸在焦虑的情绪中。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考试焦虑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比如像我一样,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多跟老师同学交流,然后在压力大的时候,泡杯热牛奶,想象一下自己取得好成绩的场景,这样就能缓解不少压力,加油!。

考试焦虑话题作文

考试焦虑话题作文

考试焦虑话题作文篇一《考试啊,你别吓我每次听到要考试,我的心就像被猫抓了一样,慌得不行。

就拿上次期末考试来说吧。

还没到考试前一个星期呢,我就开始坐立不安了。

平常我那丢三落四的毛病好像更严重了,上学的时候不是忘带课本,就是忘带作业。

那天早上我找我的考试专用笔,把整个书包翻了个底朝天,各种本子、橡皮渣子都被我倒出来了,才在最最角落里发现那支笔。

晚上复习的时候,我看着那些书本,就觉得它们像是一群小怪兽,每个字我似乎都认识,可是组合在一起就好像外星文。

我盯着数学公式,看了半天,感觉那些字母和数字都在扭来扭去,像是在跳一种奇怪的舞蹈。

我脑袋里一直在想,这考试要是考不好可咋整啊?我爸爸妈妈的眼神好像已经在我眼前晃悠了,那里面有期待,还有可能出现的失望。

终于熬到考试那一天了。

我走进考场,心跳得就跟打鼓似的,“咚咚咚”地响个不停。

坐在座位上,我的手都有点发抖了,腿也不自觉地抖起来。

老师发试卷的时候,那试卷落在桌子上的声音都像是一道雷打在我身上。

我深吸了几口气,看了看试题,有些题感觉似曾相识,有些又像从未见过的陌生人。

我写着答案的时候,手心里全是汗,每写一个字都觉得很艰难,好像那笔有千斤重。

考完试后,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

不过等成绩出来,发现其实也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这考试焦虑啊,就像一场自己吓唬自己的闹剧,可是每次到下一次考试的时候,它又会卷土重来,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不那么害怕考试。

篇二《逃离考试焦虑这只怪》说起考试焦虑,我觉得我和它就像是在打一场持久战,而它还老是占上风。

就拿前阵子的月考来说。

考试前几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一个黑暗的迷宫里,找不到出口那种迷茫和慌乱。

晚上睡觉那可真叫一个折磨,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就像煎饼似的。

我躺在那里,眼睛望着天花板,脑海里不断闪过那些要考试的科目内容。

比如说历史,一想到那些年代、人物、事件,我就觉得我的脑袋要炸了。

我又开始担心考试的时候要是把年份记混了可怎么办。

想着想着,我就越发紧张,本来到点了应该犯困的,结果把自己搞得越来越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学习辅导的若干问题研究之考试焦虑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面临着升学、就业的选择,考试作为在升学、就业中选拔的主要方式,对学生压力相当大。

而目前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也给予了较高的期望。

来自社会、家庭、教师以及自身的压力,使处在青春期,情绪自我调控能力仍比较弱的中学生,很容易发生情绪困扰,不但影响身心健康,也影响学业成绩。

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各种情绪的因素中,考试焦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因应考引起的不适应反应的核心症状。

如何缓解考试焦虑己经成为心理学工作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所以,研究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焦虑;应对策略一.有关考试焦虑的研究综述(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外研究现象国外关于考试焦虑的研究已约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研究多侧重于理论机制方面的探讨,其中对考试焦虑机能的研究较为深入。

考试焦虑研究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己在欧洲和美国就得到了活跃地开展。

布朗(Brown,1938)研究了大学生期末考试前的情绪、心情与考试成绩好坏关系后认为:考试前表现为担心、兴奋、心情不好的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如表现平静的学生考试的成绩好,结论是由于测验焦虑的原故[1]。

60年代以后,萨森拉斯(Sasselirath,1964,1965)等用TAQ进行因素分析,抽出了两个因素,分别是个体对自己的操作产生耽心时的认知性因素和对考试状况本身的精神压力的一种自律反应[2]。

曼德拉和萨拉森认为,焦虑驱力产生了两种焦虑反应:一种是增进作业完成的焦虑反应,对完成作业产生正向的力,焦虑随作业完成解除;另一种是具有与作业完全无关内容的焦虑反应,会对作业完成产生负向的力,包括有无力感、强烈的身体反应、对地位的丧失感,对惩罚的恐怖、想立即逃避测验状态的感情等。

考试焦虑是心理学和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外研究学者证实了过高的考试焦虑有碍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持适度的焦虑对促进学业成绩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1.2国内研究状况国内在近十年来对考试焦虑的研究也较多地集中于大、中学生,尤其是高考前学生的焦虑状况的研究。

张承芳等(1992)、程念祖等(1996)与葛明贵等(1995)、乔建中等(1997)先后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能力知觉、个性特征、智力水平、学业成绩、人型、庭态度、父母教期望、学负担等都与学生虑感一定的系:莫志英、施强华(1998)做社会支持对考试应激的影响调查研究发现给予学生足够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缓考试应激水平。

江光荣,靳岳滨(1997)曾对高三学生考前心理困扰的团体辅导做过研究,研究结果是受辅组在辅导后考试焦虑三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3]。

魏心(2000)采用郑日昌主编的《考试焦虑诊断问卷》进行测量,指出考试焦虑属客观性焦虑,选用认知一行为疗法[4]。

江光荣,靳岳滨认为:考试焦虑有明显的认知成分成功的学习包括尝试做事、参与冒险,假如李习者不能在创造性地排除焦虑方面获得帮助的话,他们在学习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严重的损害[5]。

(二)有关考试焦虑概念的争论对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研究己经持续了近百年的时间,但至今理论界也没有就考试焦虑的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

SPielbegreer认为,考试焦虑是指评价情境中个体对广泛情境的担心导致的无序、紧张、心理唤醒的反映,是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焦虑。

Sarason从考试焦虑发生的角度提出,考试焦虑是学生在评价情景中,易于产生或唤醒威胁性知觉,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贬低的认知,预期的失败归因以及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sibeer等人从可观察的外部行为出发,提出考试焦虑是在考试或类似评价情景中伴随担心可能失败或消极结果而产生的一组现象的、生理的和行为的反应[6]。

我国也有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对考试焦虑定义的理解。

田宝(2001)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考试焦虑是由考试所引起的焦虑,是学生面对考试情景所产生的担忧、自我占据、自我集中等认知反应和生理唤醒、典型行为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反应[7]。

(三)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1内部因素1.1人格特征Allport给人格下的定义是个体内心理系统的动态组织,不良的人格特征是导致学生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人常把注意指向自身,过分关注自己在考试中做出的不适应的反应,面对考试容易引起情绪波动,把本来没有危险的考试视为对自己有严重威胁而惶惶不可终日,时常惊恐不安、紧张焦虑。

许多研究表明高神经质的个体抑郁和焦虑程度较高(Binevenu等,2001;节白tson等,1988)。

张思明等(1994)研究结果表明性格与焦虑情绪发生率有关,情绪不稳定者以及性格内向者焦虑情绪发生率高。

张兰君(2004)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状态焦虑和个性特征存在显著连带相关,具有性格外向和情绪稳定个性特征的学生,焦虑处于低和中等水平,具有性格内心和情绪不稳定个性的学生,焦虑处于高和中等水平。

1.2应对方式Larzars等人所提出的应激交互作用模型认为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负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正相关。

陈树林(1999)对高考学生的应对方式和焦虑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发现焦虑和应对方式有明显的相关性,积极应对减少考试焦虑,消极应对加重考试焦虑。

井世洁、乐国安(2004)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并不是相互独立地对焦虑和抑郁起作用,而是整合在一起协同作用。

研究显示,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对与不良情绪反应基本无关,而使用不良应对方式会增加发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危险性。

1.3遗传因素Kendler等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和抑郁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共同的遗传因素。

Skre等观察了20对单卵双生子和29对双卵双生子广泛性焦虑患者,结果发现广泛性焦虑与具有情感家族史的同胞有着相同的遗传特性。

1.4生物因素Sathl认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在药理学上可能均与52HTIA受体发生联系,如丁螺环酮能同时发挥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是由于丁螺环酮可使焦虑障碍患者(突触间52HT过多)52HTAI受体功能下调,又可使抑郁症(MD)患者(突触间52HT缺乏)52HTAI受体功能上调,从而使52HT功能达到平衡。

在神经解剖上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和抑郁症均存在额叶和颜叶功能下降,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Post等和Sweeny等发现,神经症患者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肾素与其焦虑程度呈正相关。

Watt等也发现,神经症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与焦虑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2外部因素2.21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之一。

有关研究认为家庭教育不当会加剧中学生的考试焦虑(洪明,王文礼)。

如:家长期望值过高,没有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片面强调学业的重要性,只注重书本知识尤其是与升学有关的几门“主课”,对孩子的课外活动、兴趣爱好、往来交际等加以限制;对孩子溺爱,孩子的一切生活问题全由家长承包,其惟一任务就是争夺高分,压抑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对孩子的管教缺乏民主,不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当孩子的学习遇到困难或考试受挫时缺乏起码的相互交流和理解,甚至打骂体罚等。

李晶、潘红娜(1997)关于家庭因素对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影响的研究中指出,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产生,不良的家教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抑郁、焦虑情绪,而和谐民主的家教方式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双亲关系不和睦、与父母关系不融洽的学生组焦虑和抑郁检出率高于双亲关系和睦、与父母关系融洽的学生组。

魏心等人(2002)在高中生考试焦虑及相关因素的调查表明不同家庭教育类型的子女的中、重度考试焦虑程度有显著差异。

放任型、溺爱型、否定型和过分保护型的家庭教育中的子女的考试焦虑显著高。

阳德华(2001)的研究指出父母教育行为与初中学生的焦虑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行为与初中学生焦虑的总体水平和各维度均有显著负相关,而父母的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以及过度干涉与保护行为与初中学生的焦虑有显著的正相关。

2.22社会支持Cotlied(1981)指出社会支持是一个复合维度的概念,在个人及其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水平的关系。

一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二是社会支持环境的来源;三是社会支持是否能为个人提供诸如情感、归属感、信息或物质的帮助。

说明社会支持既包含环境因素,又包含个体内在的认知因素,直接反映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苏虹等人(2002)在中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中指出中学生抑郁与焦虑情绪与母亲文化程度、性别、师生关系、年级和同学关系有关。

除此之外,影响中学生抑郁和考试焦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如高茗等人的研究指出中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与其学习成绩、无意识伤害行为、有意识伤害行为、不良习惯、身体胖瘦等有一定的关系。

4降低考试焦虑的对策根据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我们提出几点降低考试焦虑的对策4.1创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之下形成的。

要降低考试焦虑水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内外结合,多方努力。

其中,学校教育是首要因素。

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努力创设一个和谐的、适度的学习环境,不单纯用学业成绩来衡量学生,不用考试来“胁迫”学生复习,转变只有“上重点、考大学才是唯一出路”的成才观念,减轻来自社会的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舆论压力。

这是预防和减轻学生考试焦虑的根本途径。

其次,教师应该摒弃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的陈旧观念,在常规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计划地学习、正确阅读、及时复习等学习习惯。

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主动地学习。

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学生就会有了信心十足上考场的基础。

4.2调整期待水平,正确对待考试期待水平是从事某项活动之前对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估计。

期待水平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8]。

无论是来自家长、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过高期待水平,都会对学生造成较强的心理压力。

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是客观存在,也是激烈的。

处在这种竞争中的中学生不可能一点考试焦虑也没有。

事实上,适度的焦虑水平,必要的紧张和竞争意识是一种动力,对学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林格伦(H.CLindgren)指出:“当教师对一个列为高度焦虑的学生提出要求时,这个学生大概会感到无能为力。

……它可能认为反正是达不到要求,也就不去试了。

”[9] 中学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在学着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肯定,但父母能否无条件接受他们,这对他们还是十分重要的。

中学生在经济上、生活上都依赖于家长,家长对子女要求时时影响着学生本人,他们很容易感受到家长的望子成龙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