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姓名: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必背知识点

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也就是末位要对齐),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要去掉。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比较大小题经常用到)。

4、取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如需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采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运算定律和性质:

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减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减法性质:a-b-c=a-(b+c) 加法结合律:(a+b)+c=a+(b+c) a-(b-c)=a-b+c 乘法: 除法:

乘法交换律:a ×b=b ×a

除法性质:a ÷b ÷c=a ÷(b ×c ) 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乘法分配律:(a+b)×c=a ×c+b ×c

(a-b)×c=a×c -b×c

7、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1;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001;……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必背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计算时要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十分位上的数字落下来,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除数是小数,先要变整数,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

(1)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

(2)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3)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

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7、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而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8、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比较大小题经常用到)。

9、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10、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缩小(或扩大)多少倍。

11、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少看到一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a+b=b+a (2) 加法结合律:(a+b)+c=a+(b+c)

(3) 乘法交换律: a×b=b×a (4)乘法结合律:( a×b )× c = a× (b×c ) (5)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2、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也可以省略不写,但是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如:a×b = ab,3×a = 3a

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 = 2( a + b )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 = 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C = 4a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 = a·a=a2

4、a2读作: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2a表示:两个a相加,或者是2乘a。

5、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常用的数量关系:

(1)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2)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3)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4) 大数-小数 = 相差数大数-相差数 = 小数小数+相差数 = 大数

(5) 一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倍数=一倍数几倍数÷一倍数=倍数

(6) 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7)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8)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9) 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7、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 表示;

(2) 分析并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3) 列出方程、解出方程(方程中,得数后面不用写单位);

(4) 检验答案,写“答”。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

1、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2(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S=ah÷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

2、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3、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把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几个简单的平面图形,再求这些简单图形面积的和或差。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1)邮政编码: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2)身份证号码:1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区派出所的代码;

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也就是倒数第二位数字);第18位数字是校验码。

“0”的巧算:

1、“0”不能做除数;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小学,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近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小学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人教) (20分) 1、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 0.6分=()秒 2、14.1÷11的商是()循环小数,商可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3、把2.5 4、2.54·、2.545和2.55……用“>”按顺序排列起来()。 4、在○填上“<”、“>”或“=”号。 (1)0.18÷0.09〇0.18×0.09 (2) 0.7×0.7〇0.7+0.7 (3)3.07×0.605〇0.307×6.05 (4) 4.35×10〇0.8×43.5 5、一桶豆油重100千克,每天用去x千克,6天后还剩下79千克,用方程表示是()=79;x=()。 6、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7、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8、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9千克,照这样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 9、两个因数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 10、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错的打“×”)。(5分) 1、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9.9÷0.003 B、990÷0.003 C、9900÷30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3、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100=()。 A.189.3 B. 108.93 C.100.893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 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常用数量关系等式 1、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价量: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数据运算:加数+加数=和 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一减数=差 被减数一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常用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2、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3、最后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若出现0,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二、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注意: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25×4=100; 250×4=1000;125×8=1000; 125×80=10000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a×c+b×c ,或者是:a×c+b×c=(a+b)×c 注意: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及其逆运算是运用最广泛的一个,一定要掌握它和它的逆运算。 4、个数相乘,如果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将其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八、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1.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2.计算连乘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乘积是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3.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可通过变形再进行应用。 错点警示: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0时,一定要 先点积中的小数点,再去掉积中小数部分 末尾的0。 规避策略:牢记计算方法和解题过程,先按整数乘 法计算,再数小数位数,确定小数点的位 置,最后去掉 小数部分末 尾的0。 第二单元《位置》 一、对行和列的认识。 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二、对数列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1、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 3、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行)。 4、数对的读法:(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5、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6、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8、表示位置有绝招,一组数据把它标。竖线为列横为行,列先行后不可调。 一列一行一括号,逗号分隔标明了。 三、物体移动引起数对的变化。 1、在方格纸或田字格上,物体左、右移动(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上、下移动(向上或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等于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 一、计算。 ㈠直接写出得数。 6.3+3.7= 9-1.8= 1.4×0.5= 0.49÷0.7= 1.53+0.8= 3.9-0.39= 0.25×12= 0.51÷0.3 = 9.2×0.01= 70÷0.5= ㈡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3.6+9.8+6.4 17.3× 0.25× 8 2.31×1.5+1.5×7.69 ㈢解方程(第一小题要求验算) 5x+45=300 8x-13.6=0 0.9x+4=20.25 6 ×2.5-3x=5.0 l ㈣计算。 90-78.09+4.23 32.34÷2.l ×0.4515.32-1.8×5-3.46 (9-2.78)×15÷3.11 (1.36+4.85) ÷(0.15×6) 3.6÷〔(1.3+0.6) ×5〕 ㈤列式计算。 (1)3.7与3的积,减去36.8除以4 (2)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的商,差是多少? 等于80.5,求这个数。 二、填空。 (1)求9的十分之五,写成小数乘法的式子是。 (2)6.416416……用简便形式写作。 (3)56.28+0.67转化为5628+67是根据规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写作。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5平方分米,底是分米,它的高才是1.5分米。 (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时,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7平方厘米。 (7)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390米,高是28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公顷。

(8)比较大小。3÷0.3○3×0.3 0.6×0.5○0.6÷2 三,量出右图所需的数据,求图形的面积。 四,应用题。 1、李明看一本225页的童话集。前5天每天看24页。以后每天看35页,再用几天可以看完? 2、两个港口的航线长357千米。甲乙两艘船同时从两个港口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甲船每小时行31.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架新式飞机每小时飞行3400千米,比一架普通飞机速度的4.5倍还多25千米。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列方程解答) 4、在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里种萝卜,平均9平方分米种一棵,平均每棵收萝卜0.75千克。这块地的底30米,高18米,可收萝卜多少千克? 5、童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8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几套? (请用最佳解法求出本道题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必背的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必背的知识点 统计知识点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分数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和整数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类似。 2、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3、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方法: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例如:6/12 4、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

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 公倍数作公分母。 5、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1)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 (2)化成小数后再比较。 (3)先通分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 (4)十字相乘法。 球的反弹实验球的反弹高度实验的结论:(1)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这说明 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2)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 性是不一样的。 找规律知识点 1、单向平移求不同的和的个数规律:方格的总个数每次框出的个数+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 2、双向平移:如果平移的方向既有横又有纵我们只要分别探究出两个方向上各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和单向平移的规律一样)相乘的积是多少一共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一共有多少种贴 法=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 3、中间的数框出的个数=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注意:有些数字的和是不能框出来的(1)是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2)是虽然框出的每个

(完整)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必备)

组合图形的面积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内容讲解: 知识点一、分割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题: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变式练习: 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知识点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题:如图:下面各组图形都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请你分别计算出各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的想法:

变式练习: 计算下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巩固练习】 1、填空题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2)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分米5厘米,高是底的1.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有一堆圆木堆成的梯形,最上面一层是3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共有()根。 2、如图所示,并排放着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求△BEF 的面积是多少? 3、如图中,小正方形边长为1分米,大正方形边长为2分米,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能力提升】 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cm2,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ABCD与AEFG均为正方形,三角形ABH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多少?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高, 2.平行四边形ABCD其中AB=10厘米,BC=8厘 米,以BC为底的高是9厘米,平行四边形 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以CD为底的高厘米? 3.在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做出下图中三角形的三条高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一、难读的字 长喙(huì) 玻璃框(kuànɡ) 镜匣(xiá) 嗜好(shì) 榨油(zhà) 半亩(mǔ) 茅亭(tínɡ) 爱慕(mù) 糕饼(bǐnɡ) 叶蔓(màn) 眼睑(jiǎn) 眸子(móu) 二、难写的字 匣:被包部分是“甲”,不要写成“田”。 鹤:左边是“隺”,不要写成“隹”。 浇:右边是“尧”,上面不要多写一点。 缠:右边不是“厘”,不要少写一点。 三、形近字组词 宜(适宜) 宣(宣传) 嫌(嫌弃)谦(谦虚) 框(画框) 眶(眼眶)浇(浇水) 烧(发烧) 吩(吩咐)纷(纷乱)慕(爱慕)幕(银幕)浸(沉浸) 侵(侵犯) 捡(捡起) 检(检查) 杭(杭州) 抗(反抗) 豪(文豪)毫(丝毫)享(享受) 亨(亨通)咂(咂嘴)砸(砸碎)

四、多音字组词 散sǎn(散文诗) sàn(分散) 便pián(便宜) biàn(方便) 挨āi(挨近) ái(挨打) 笼lónɡ(鸟笼)lǒnɡ(笼罩) 五、重点词语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忘却结构青色清晨安稳 悠然黄昏恩惠播种浇水收获食品吩咐天色好处榨油爱慕 成熟体面桂花台风糕饼至少完整茶叶流线型散文诗 木兰花美中不足 六、近义词 精巧——精美寻常——平常 忘却——忘记恩惠——恩泽 爱慕——羡慕完整——完好 七、反义词 忘却——牢记寻常——特别安稳——危急成熟——幼稚 完整——残缺美中不足——十全十美 八、词语搭配

( 精巧)的诗( 优美)的歌(细腻)的绒毛( 美好)的境界 ( 使劲)地摇( 仔细)地寻找(开辟)空地睡得(好熟) ( 摇落)桂花( 放开)胆子 九、课文重点理解: 1.《白鹭》通过对白鹭的描写,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2.《落花生》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赞美了花生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桂花雨》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4.《珍珠鸟》一文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人与鸟,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第二单元◆◆ 一、难读的字: 渑池(miǎn)和氏璧(bì)抵御(yù)廉颇(lián ) 推辞(cí)蔺相如(lìn )游隼(sǔn )上卿(qīng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我能填对。(20分) 1、0.62公顷=( )平方米 2时45分=( )时 2.03公顷=( )公顷( )平方米 0.6分=( )秒 2、14.1÷11的商是( )小数,商可以简写作(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3、把2.5 4、2.54· 、2.545和2.55……用“>”按顺序排列起来( )。 4、在○填上“<”、“>”或“=”号。 (1)0.18÷0.09〇0.18×0.09 (2) 0.7×0.7〇0.7+0.7 (3)3.07×0.605〇0.307×6.05 (4) 4.35×10〇0.8×43.5 5、一桶豆油重100千克,每天用去x 千克,6天后还剩下79千克,用方程表示是 ( )=79;x =( )。 6、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 )厘米。 7、小明今年a 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 岁,爸爸今年( )岁。 8、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9千克,照这样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 )千克。 9、两个因数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 )。 10、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二、公正小法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5分) 1、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 )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 )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 )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 、9.9÷0.003 B 、990÷0.003 C 、9900÷30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 A 、比原来大 B 、比原来小 C 、与原来一样大 3、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100=( )。 A.189.3 B. 108.93 4、47.88÷24=1.995,按四舍五人法精确到百分位应写作( )。 A. 2.0 B. 2.00 C. 1.99 5、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平均度数是45度,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四、小小神算手。(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0.001+10.099= 3-0.98= 6×0.25= 0.63÷0.9= 1.8×0.4= 8.95÷0.895= 1.2×4= 3.9×0.01= 2.33×1.2= 1.25×0.8= 2、竖式计算。(6分) (1)0.58×0.025(列竖式验算) (2)4.194÷1.4(商精确到百分位) 3、脱式计算(能简便算的要简便算)(12分) (1)0.01+1.01×99 (2)26×20.2-8.4-1.8 (3)89.3×43+38×89.3+893×1.9 (4)10.01×101-10.01 4、解方程。(6分) (1)7x ÷3=8.19 (2)4x -0.5x =0.7 (3)3.5×6-3x =11.4 5、列式计算。(共6分,每小题3分) (1)3.6减去0.8的差乘1.8与2.05的和,积是多少? (2)一个数的7倍减去这个数自己,差是42.6,求这个数。 五、我能解决问题啦!!(30分) 1、果园里有苹果树210棵,比桃树的2倍多38棵,果园里有桃树多少棵?(先用算术方法解, 再用方程解。)(5分)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密………………………封………………………线………………………………………

小学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概念公式汇总 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人教) (20分) 1、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公顷=()公顷()平方米分=()秒 2、÷11的商是()循环小数,商可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3、把、4·、和……用“>”按顺序排列起来()。 4、在○填上“<”、“>”或“=”号。 (1)÷〇×(2)×〇+ (3)×〇×(4)×10〇× 5、一桶豆油重100千克,每天用去x千克,6天后还剩下79千克,用方程表示是()=79;x=()。 6、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7、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8、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9千克,照这样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 9、两个因数的积是,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 10、÷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错的打“×”)。(5分) 1、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小。()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 B、990÷0.003 C、9900÷30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3、因为38×235=8930,所以×+100=()。 B. 108.93 C. 4、÷24=,按四舍五人法精确到百分位应写作()。 A. 2.0 B. 2.00 C. 5、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平均度数是45度,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 锐角 B.直角 C. 钝角 四、小小神算手。(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 3-= 6×=÷=×= ÷=×4=×=×=×= 2、竖式计算。(6分) (1)×(列竖式验算)(2)÷(商精确到百分位) … 3、脱式计算(能简便算的要简便算)(12分) (1)+×99 (2)26×-- (3)×43+38×+893×(4)×101-

小学数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基本性质 ※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单位要相同)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一.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总价=单价×数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圆形的周长=直径×(半径×2×)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形面积=半径×半径× 扇形面积=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即: 正方体面积=棱长×棱长×6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有12条棱:4条长,4条宽,4条高,六个面; 正方本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有六个面,每个面都相等。 长立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体体积=半径2××高 圆锥体体积=半径2××高× 当赚钱时 卖价=成本×(1+赚率) 求赚了多少=成本×赚率 成本=卖价÷(1+赚率) 赚率=[(卖价-成本)÷成本]×100% 当赔钱时 卖价=成本×(1-赔率) 求赔了多少=成本×赔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小数的乘法 (1)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时,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3)四舍五入后的数字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数4.7“四舍五入”前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4.74,最小是4.65 (4)简便运算: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5×4=100,125×8=1000 (5)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连乘,连加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二、位置 (1)用数对表示,先表示出几列,再表示出几行。如(3,5)表示3列5行。 (2)平移时数对中后面的数字不变。上下移动时数对中前面的数字不 变。三、小数的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③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 一看---看除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 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的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扩大(缩小)多少倍。 1/4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80分钟 本试题主要有五类题型:填空、判断、选择、计算题、应用题。全面地考查了学生所需掌握的各部分内容。此试卷就总体而言,难易适度,既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综观整张试卷,应该说试题的难度、深度与新课程标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与所学内容的教学要求非常相符,根本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只是从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不同的题型,从不同的角度来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根据18×64=1152,可知1.8×0.64=(),11.52÷6.4=()。 2、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结果是()。 3、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3,这个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4、34.864864 …用简便方法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5、不计算,在○里填“>”“<”或“=”。 0.5÷0.9 ○0.5 0.55×0.9 ○0.55 36÷0.01○3.6×100 7.3÷0.3○73÷3 6、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7、一本字典25.5元,孙老师拿150元钱,最多能买()本。 8、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0.6分=()秒 9、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10、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种结果,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 11、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排借书卡号,如果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974011表示1997年入学、四班的1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1999年入学一班的29号女同学的借书卡号是() (本题设计在重视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二、判断题(8分) 1、a2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2、3.675675675是循环小数。() 3、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考前复习)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2016.6 一.不为0的量 1.分式 A B 中,分母B ≠0; 2.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 3.一次函数y =kx +b (k ≠0) 4.反比例函数k y x =(k ≠0) 5.二次函数y = ax 2+bx +c =0(a ≠0) 二.非负数 1.│a │≥0 2. ≥0(a ≥0) 3. a 2n ≥0(n 为自然数) 三.绝对值:(0)(0)a a a a a ≥?=?-?< 四.重要概念 1.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如果x 2=a (a ≥0),则称x 为a 的平方根,记作:x=,其中x 的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如果x 3=a (a ≥0),则称x 为a 的立方根,记作: 2. 负指数:1 p p a a -= (a ≠0) 3. 零指数:a 0=1(a ≠0) 4. 科学计数法:a ×10 n (n 为整数,1≤a <10) 5.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 五.重要公式 (一)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m n m n a a a +?= ( a ≠0,m,n 都是整数) 2.幂的乘方法则:()m n mn a a = (m,n 都是整数) 3.积的乘方法则:()n n n ab a b =(n 为整数)。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m n m n a a a -÷= (a ≠0,m 、n 都是整数),且m >n ). (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及其逆用 2.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及其逆用 (三)二次根式的运算 ) 0,00,0)a b a b =≥≥=≥> (四)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当△=b 2-4ac ≥0时,x ;x 1+x 2= -b a ;x 1x 2=c a (五)二次函数 抛物线的三种表达形式: 一般式:y = ax 2+bx +c =0(a ≠0) 顶点式:2()y a x h k =-+ 交点式:12()()y a x x x x =-- 其中2b h a =-,244ac b k a -=,12x x 、为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且此两交点间距离为 12x x a -= 。 (六)统计 1.平均数:121 ()n x x x x n = ++… 2.加权平均数:11221 ()k k x x f x f x f n =++…,其中12k f f f n +++=L

小学五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w 认识自然数、倍数和因数。在自然数(0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p2 w 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 w 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p4-6 w 知道质数、合数。熟记20以内质数,了解50因质数。p12 w 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问题:探索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规律。P14-P15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用数格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p17、p19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p24、p26、p28

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整理复习一p32 第三单元分数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p35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p37、38,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p40、p42 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p44 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p48、p50 、p52、p54 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与交通 1、通过已知条件确定大致的相遇地点。p56

2、用算数和方程解决相遇问题问题,以及具有这个特征的其它问题。p57 3、旅游费用。用列表的方式解决问题。P60 4、看图找关系。p62 整理复习二p64-65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计算结果要约分。p66 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p69 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p72 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运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p76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默写下列单词 U nit 1 What’s he like? 1. 有帮助的____ 2. 滑稽可笑的____ __ 3. 年轻的____ _ 4.和蔼的___ ___ 5.严格的. ____ _ 6. 害羞的;_____ _ 7.勤奋的________ 8. 年老的____ _ 9.聪明的______ _10.有礼貌的________ Unit 2 My week 1. 星期六______ _ ____ _ 2. 周末_______ __ 3.星期三_______ _ ____ _ 4. 星期天_______ _ ____ _ 5.星期五_______ _ ____ _ 6. 星期一_ _______ _ ____ _ 7. 星期四_______ _ ____ _. 8. 星期二_______ _ ____ _ 9. 看书_______ _ 10.看电视__________ 11. 踢足球_______ _ 12. 洗衣服__________ _ 13. 做作业__________ 14.做体育运动________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1. 冰淇淋_____ _ 2.汉堡包_______ 3. 辣的_____ 4.美味的___ _ 5.健康的_____ 6.新鲜的_____ _ 7. 三明治____ __ 8.茶水___ ____ 9.蔬菜沙拉_______ _10.甜的___ _____

Unit4 What can you d oi ? 1.画漫画______ ____ 2.说英语______ ____ 3. 唱英文歌曲______ ____ 4. 弹琵琶______ ___ 5. 打篮球_______ ___ 6. 练武术______ _____ 7.游泳_____ __ 8.烹调_____ _ 9. 打乒乓球____ _____10. 跳舞______ _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1. 在…上面_____ __ 2. 在…的后面___ __ 3. 在……前面____ __ 4在…旁边_ __ ____ 5.在…之间;____ __ 6.自行车__ ___ 7.水瓶__ ___8. 植物__ __9. 相片_ _____ 10. 时钟__ ______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1.高山_______ 2.小山_______ 3.森林_______ 4.树木_____ __ 5.村庄____ ___ 6.建筑物____ ___ 7.房子____ ___ 8.is not=_____ __ 9.河流_____ __10.湖泊____ ___11.桥_____ __ 12.are not=_____ __ 二、对划线部分提问 1.? I can do some kung fu . 2.? The cat is und er the bed. 3.? He is funny. 4.? I’d like some water. 5.? I have maths.English and music on Wednesdays. 6.?I often do homework on Sundays .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细心填写.(每空1分,共27分) 1. ( )32 =25( ) =58 =( )÷72=( )(填小数) 2. 把一根7米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3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3. 把半径8厘米的圆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图形近似于长方形(如 图).这个长方形的长( )厘米,宽( )厘米. 4.如果3x=12.3,那么x-2.5=( ). 5.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中花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厘米. 6.五年级3班男生人数占全班的58 ,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男生人数有这 样的( )份. 7.要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 )厘米;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 )厘米. 8.在7、9、12、15、43、210中,奇数有( ),偶数有( ); 质数有( ),合数有( ). 9.分数单位是15 的最简真分数有( ),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 ),其中最大的是( )( ) , 最小的是( )( ) . 10.五3班的男生有28人,女生24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 )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 ,男生占全班 人数的( )( ) . 二、谨慎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 圆的大小与( )有关. A.圆心 B.半径 C.圆周率

2.右图中的两个小圆的周长的和与大圆的周长比较, ( ). A.一样长 B.大圆的周长长 C.大圆的周长短 D 、无法比较 3.商场运来1200千克苹果,比梨的3倍少60千克.设梨有X千克,下面方程中错误的是( ). A.3X+60=1200 B. 3X -60=1200 C. 3X-1200=60 4.两张正方形硬纸板,一张剪去1个圆,一张剪去4个圆(如图).哪一张剩下的废料多一些? A.剪1个圆剩下的多 B.剪4个圆剩下的多 C.剩下的一样多 5.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从一根上截去它的37 ,从另一根上截去37 米,余下的部分(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无法比较长短 三、计算.(共28分) 1. 直接写出得数(5分) 3+65= 94+95= 2-51= 53-53= 0.25= ( )( ) 76-73= 98-31= 31+61= 71-91 = 5 14 = ( )( ) 2.解方程.(每题3分,共9分) ⅹ-41=2011 0.8+3.6X=1.52 4X+7X=132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分,共9分) 158+31+52 3-85-83 43+97+41+92

初中数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数学必背知识点(几何部分) 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