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导读教案

导语: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辉煌文明,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精彩故事,现代有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根据祖国历史写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本书。

一、看封面

问题:看封面,你获知到了那些信息?

1.书名

2.作者

3.出版社

4.其他(设计图案、元素和历史的契合)

二、讲方法

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这么厚的一本书读完,光靠兴趣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把书读薄。

方法一:浏览法——以目录为例

1.什么是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粗略、快速地简单翻看的读书方法。

2.请尝试用“浏览法”读本书的目录,概括说出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回答:

A.故事按朝代从前往后(春秋故事、战国故事……)

B.故事题目均为四字(既是成语故事,也是历史故事)

方法二:默读法+略读法——以《火烧赤壁》为例

1.默读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的读书方法。

略读法: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的方法。

2.用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一:故事写了那两方的战争?分别由谁指挥?战争地点在哪?

周瑜的吴蜀联军赤壁曹魏的军队问题二:简要概括《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铁索连舟——施苦肉计诈降——火攻曹营——败走华容道方法三:朗读法+精读法——以《悬梁刺股》第五段为例

1.朗读法:高声读出声音的读书方法

精读法:抓住重点字词、精细深入的阅读方法

2.用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一:抓住重点字词朗读本段,你觉得苏秦身上有什么可贵的精神品质?

刻苦学习、准备充分

问题二:你是否赞同苏秦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问题三:苏秦在成功前做的这些准备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老师的建议

1.每天读15—30分钟

2.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按顺序从前往后看

3.读完以后要总结思考,还可以和同学多交流各自的看法

4.读故事的同时积累一些成语、历史人物事迹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导读教案 导语: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辉煌文明,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精彩故事,现代有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根据祖国历史写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本书。 一、看封面 问题:看封面,你获知到了那些信息? 1.书名 2.作者 3.出版社 4.其他(设计图案、元素和历史的契合) 二、讲方法 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这么厚的一本书读完,光靠兴趣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把书读薄。 方法一:浏览法——以目录为例 1.什么是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粗略、快速地简单翻看的读书方法。 2.请尝试用“浏览法”读本书的目录,概括说出你的发

现。 学生可能回答: A.故事按朝代从前往后(春秋故事、战国故事……) B.故事题目均为四字(既是成语故事,也是历史故事) 方法二:默读法+略读法——以《火烧赤壁》为例 1.默读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的读书方法。 略读法: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的方法。 2.用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一:故事写了那两方的战争?分别由谁指挥?战争地点在哪? 周瑜的吴蜀联军赤壁曹魏的军队问题二:简要概括《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铁索连舟——施苦肉计诈降——火攻曹营——败走华容道 方法三:朗读法+精读法——以《悬梁刺股》第五段为例 1.朗读法:高声读出声音的读书方法 精读法:抓住重点字词、精细深入的阅读方法 2.用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一:抓住重点字词朗读本段,你觉得苏秦身上有什么可贵的精神品质?

刻苦学习、准备充分 问题二:你是否赞同苏秦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问题三:苏秦在成功前做的这些准备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老师的建议 1.每天读15—30分钟 2.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按顺序从前往后看 3.读完以后要总结思考,还可以和同学多交流各自的看法 4.读故事的同时积累一些成语、历史人物事迹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上下五千年》那套书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看的历史书,从此也就知道了林汉达,看了他写的其他的历史故事集,可惜的是从1962年出版第一本《春 秋故事》后,又接着写了《战国故事》《西汉故事》,写到第四本《东汉故事》,文革开始了,写作就中断了。第五本实 际上他的《三国故事新编》遗稿缩编而成,他要写到新中国建立的愿望没有实现。不过,偶尔我想,要是文革中(林 先生1972年在校对周总理交代的一项译稿的过程中突发心 脏病去世)他也写了历史故事,会不会送到当时的“历史观” 更大的影响,那还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吗?本书入选“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为向全国小学生介绍本书,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和新阅读研究所共同开展一项“讲书”的公益项目,将 书目中的好书用不同的方式录制下来,分享给更多的小朋友。这本书拟邀请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讲述自己喜欢的历史故 事或者历史人物,基本素材从本书中选择。 参加的同学都会得到适合自己的好书若干本。 报名时间:6月15日前 录制时间:6月16日---7月15日 报名方式:跟帖或邮件发至qq邮箱138999527@https://www.360docs.net/doc/658813765.html,, 或私信@一慢二看《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珍藏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精装 名家彩绘插图(刘继卣、董天野等)(以下文字选自《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新阅读研究所编)《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由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林汉达编写的一部历史故事集。作者把取材于正史,用浅显、规范的语言改编成小故事,讲给孩子听。故事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中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历史是严肃的,但也鲜活。打开这本书,目录是我们而顺序的成语故事,如千金一叹、一鼓作气、老马识途等,商鞅、秦始皇、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逐一登场,穿越时空,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戏剧。共读建议: 1、本书是一本历史故事集,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字数较多,书本也比较厚。建议阅读时可以从自己熟悉的故事入手。 2、要鼓励学生与家长、老师或伙伴分享读到的历史故事,交流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 3、本书有不同的版本,本书有绘画大师的插图,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欣赏画作,体会人物精神,感受中国画白描手法的魅力。延伸活动: 1、我喜欢的历史故事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试题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试题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测试 一、填空题 1.《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所著,先写的是《》,另外,还有《》、《》、《》和《》。 2.三家分晋,是()、()、()三家。 3.《宦官四侯》的四个宦官是()、()、()、()、()。 4.《起死回生》之所以把秦越人叫做“扁鹊”,是因为()。 5.张良原是()国公子,被秦始皇抓住便改名为张良,又叫()。 6. “千金一笑”是()朝的天王,为了让()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被西戎杀了。 7.“仙鹤坐车”讲的是()将仙鹤分了等级。 8.管仲和鲍叔牙是中古时候最要好的朋友,有句成语()代表了他们的友谊。 9.“一鸣惊人”讲的是霸主()的故事。 10.“负荆请罪”是讲的()向()请罪的故事。二、填字题 毛()自荐混出()关一鼓作()退

A.公孙固 B.宋襄公 C.公子目夷 6.百里奚的妻子是() A姜氏B杜氏 7.自己输了还认为仁义在自己这一边的人是()。A公子小白B公子目夷C宋襄公 8.老关在宫中从来没有开过一次笑脸的人是()。 A程婴B姜氏C褒姒 9、战国时期( )统一中原. A.魏国 B.秦国10. 10.河伯取妇发生在() A.魏国 B.楚国c。秦国 11.秦国兼并了()个国家。 A.5 B.6 C.7 12.子都暗箭射死了( )。 A.瑕叔盈 B.公子小白 C.颖考叔 13. “苏武牧羊”这个故事发生在( ) A.战国 B.东汉 C.西汉 D.三国 14.( ) 统一了三国。 A.吴国 B.蜀国 C.晋国 15.()射老虎很厉害 A.李广 B.马陵

16..卧龙先生是() A. 刘备B曹操C诸葛亮 17、秦穆公用四张羊皮换来了()。 A、百里奚 B、公孙枝 C、西门豹 18、()在邺城识破了巫婆的阴谋。 A、乐羊 B、西门豹 C、乐舒 19、张角自称为()。 A.天公将军 B.人公将军 20.晋国自从晋悼公起用了( ),又做了中原的吧主。 A、晏平仲 B、赵武 C、费无极 21.伍子胥趁着士兵们拿住( )正在乱哄哄的当儿。 A、皇甫讷 B、公子胜 C、公子光 22.《林汉达》里没有的故事是( )故事。 A.西汉。 B.东汉。 C.战国。 D.水浒。 A.暗度陈仓B.瞒天过海c.空城计 23.“淳于髡”画线字的正确读音是( ) 。 A.kǔn。 B.xiàn。 C.xī。 D.kūn。 24. 商鞅变法,( )被秦孝公称他为“商鞅”。 A.卫鞅。 B.齐威王。 C.魏王。 25. 张良与他的师傅,是因师傅让他( ) 认识的。A.捡衣服。 B.捡鞋子。 C.梳头发。 五、简答题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全卡通365个成语故事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全卡通365个成语故事》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全卡通365个成语故事》内容选自中国成语。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文字的产生,成语也相继形成了。中国成语凝聚了历史知识、民俗风情和生活哲理。这里既有著名的“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围魏救赵”、“空城计”、“短兵相接”等战争故事,也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狐假虎威”、“拔苗助长”等幽默故事,还有“井底之娃”、“鹬蚌相争”、“守株待兔”、“画龙点睛”等古代寓言。 第1盘 01 志在四方 02 掷地有声 03 物以类聚 04 受宠若惊 05 欲速不达 06 亡戟得矛 07 满城风雨 08 名缰利锁 09 误付洪乔 10 至死不悟 1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2 南山可移 13 披荆斩棘 14 解铃还需系铃人 15 徙宅忘妻 16 殃及池鱼 17 筚路蓝缕 18 为虎作伥 19 沉鱼落雁 20 含沙射影 21 一日千里 22 宾至如归 第2盘 01 阿堵物 02 鹏程万里 03 炙手可热 04 知己知彼 05 单者易折 06 精卫填海 07 口不二价 08 枕戈待旦

09 不觉技痒 10 登徙子 11 破镜重圆 12 四面楚歌 13 改过自新 14 高枕无忧 15 乐极生悲 16 对症下药 17 困兽犹斗 18 乘风破浪 19 别无长物 20 东施效颦 21 东食西颦 22 滥竽充数 第3盘 01 一箭双雕 02 负荆请罪 03 妄自尊大 04 心腹之患 05 沧海桑田 06 抱瓮灌畦 07 螳臂当车 08 佛头着粪 09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0 后生可畏 11 让枣推梨 12 捷足先得 13 出尔反尔 14 屠龙之技 15 二桃杀三士 16 刚愎自用 17 耕前锄后 18 抱佛脚 19 割席分座 20 开卷有益 21 厉兵秣马 22 危如累卵 23 一饭千金 第4盘 01 马革裹尸 02 人浮于事 03 得其所哉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集锦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集锦 1.前倨后恭 【释义】先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语出】吴承恩《西游记》:“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人物】苏秦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无一个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垂头丧气,穿着旧衣破鞋回到家乡洛阳。家人见他如此落魄,都不给他好脸色,苏秦的嫂子不给做饭,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 这件事大大刺激了苏秦,经过一年的苦心揣摩,苏秦掌握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在周游列国时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抗秦,并被封为“纵约长”,做了六国的丞相。苏秦衣锦还乡后,他的亲人一改往日的态度,都“四拜自跪而谢”,其嫂更是“蛇行匍匐”。面对此景,苏秦对嫂子说了这句话“嫂子为什么之前那么傲慢,而现在又那么恭敬呢?” 2.曲高和寡 【释义】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人物】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听我讲个: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3.刮目相看 【释义】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中国经典历史成语故事阅读

中国经典历史成语故事阅读 【篇一】中国经典历史成语故事阅读: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 起义军的领袖,最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 王离率20万人围困。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 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 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 羽十分不満,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 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 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 就比不上我了。” 项羽说:“现在军营里没有粮食,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这样 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 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他提了宋义 的头,对将士说:“宋义背叛大王(指楚怀王),我奉大王的命令, 已经把他处死了。” 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 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楚 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 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 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 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 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 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个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 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升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 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后来,“皆沉船, 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篇二】中国经典历史成语故事阅读:作壁上观 秦朝末年,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推举楚怀王之孙为楚王, 军威大震。已被秦朝灭亡的赵、魏、燕、韩诸国,也伺机复国,与楚 王结盟反秦。 项梁率军接连取胜,秦二世胡亥急遣大将章邯统领大军镇压。定 陶一战,楚军大败,项梁战死。章邯遂挥师攻赵,围困赵王于巨鹿。 赵王向楚王紧急求救。楚王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率师援赵。 宋义力图避开秦军锋芒,保存实力。楚军开抵安阳,竟一驻四十六天,只待秦赵厮杀两败俱伤,才挥戈出击。这就急煞项羽。他几番催促宋 义渡河作战,都被拒绝。宋义甚至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筹谋划策,则你不如我。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宋义号令全军,并报告楚王。 楚王命项羽为主将。项羽亲率全军渡过漳水,旋即破釜沉舟,每人只 发三天干粮,与秦军决一死战。此时,集结在前线的已有十几支各地 援赵部队。各路援军见秦军势大,都固守营寨,不敢轻易出战。楚军 一到,立即发动猛攻。一场恶战,杀声震天。楚军将士似出山猛虎,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测试及答案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测试 一、填空题(25分) 1.《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所著,先写的是,另外,还有《》《》《》和《》。 2.三家分晋,是、、。 3.《宦官五侯》的五个宦官是:、、、、。 4.《起死回生》之所以把秦越人叫做“扁鹊”,是因为。 5. 汉朝一共有个皇帝,持续了年。 6. “千金一笑”是朝的天王为了让笑一笑而出的赏格。 7.“仙鹤坐车”讲的是将仙鹤分了等级。 8.管仲和鲍叔牙是中古时候最要好的朋友,有句成语代表了他们的友谊。 9.“一鸣惊人”讲的是霸主。 10.“负荆请罪”是讲的向请罪的故事。 二、填字题(5分) 毛()自荐混出()关一鼓作()退()三舍兄弟相() 三、判断题(10分) 1. 郑国在外表上加入了中原联盟。( ) 2.晋文公靠着秦穆公的帮助,做了国君。() 3.秦桓公有个特别的爱好,喜欢玩仙鹤。() 4.老马识途是诸葛亮想的。() 5.苏武被匈奴扣留了。() 6.晋襄公桃园打鸟。() 7.《破釜沉舟》讲得是章邯带兵打胜仗的故事。() 8.项羽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先生出山。() 9.孟获被擒了七次还不投降。() 10.刘备统一了天下。() 四、连线题(10分) 千金一笑陈胜 揭竿而起苏秦 指鹿为马周幽王 破釜沉舟赵高

悬梁刺股曹植 自贬三级诸葛亮 完璧归赵廉颇 煮豆燃萁蔺相如 负荆请罪刘备 三顾茅庐项羽 五.选择题(25分) 1.是( )把石头当成老虎给射烂了。 A.刘备 B.掘突 C.李广 2.汉军东征时韩信出了一计,名叫()。 A.暗度陈仓B.瞒天过海C.空城计 3.《老马识途》中是()出的主意让老马带路。 A.齐桓公 B.管仲 C.黄花 D.燕庄公 4.《张良拜师》中的老头儿,给张良的是()。 A.《孙子兵法》 B.《孙吴兵法》 C.《太公兵法》 5.《“仁义”大旗》中是()讲“仁义”。 A.公孙固 B.宋襄公 C.公子目夷 6.百里奚的妻子是()A姜氏B杜氏 7.自己输了还认为仁义在自己这一边的人是()。 A公子小白B公子目夷C宋襄公 8.老关在宫中从来没有开过一次笑脸的人是()。A程婴B姜氏C 褒姒 9、战国时期( )统一中原. A.魏国 B.秦国 10.河伯取妇发生在() A.魏国 B.楚国 11.秦国兼并了()个国家。 A.5 B.6 C.7 12.子都暗箭射死了( )。A.瑕叔盈 B.公子小白 C.颖考叔 13. “苏武牧羊”这个故事发生在( ) 。A.战国 B.东汉 C.西汉 D.三国 14.( ) 统一了三国。 A.吴国 B.蜀国 C.晋国 15.()射老虎很厉害。 A.李广 B.马陵 16..卧龙先生是() A. 刘备B曹操C诸葛亮 17、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了()。A、百里奚B、公孙枝C、西门豹 18、()在邺城识破了巫婆的阴谋。A、乐羊B、西门豹C、乐舒 19、张角自称为()。 A.天公将军 B.人公将军 20.晋国自从晋悼公起用了( ),又做了中原的吧主。 A、晏平仲 B、赵武 C、费无极 21.伍子胥趁着士兵们拿住( )正在乱哄哄的当儿。 A、皇甫讷 B、公子胜 C、公子光 22《林汉达》里没有的故事是( )。A.西汉 B.东汉 C.战国 D.水浒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 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 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了孟获。诸葛亮让战俘们吃饱饭,然后全部释放,说:“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靠在门上等着你们呢;如果听说战败了,一定会割肚牵肠,眼中流血。你们都回去吧。”诸葛亮又问孟获:“你今天被捉,心服吗?”孟获说:“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计,怎么会服!你放我回去,让我整顿军马,来决一死战;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诸葛亮就把他放了。 “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河清海晏 天竺国下郡的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去打造时却被人偷了。八戒说:“定是这伙铁匠偷的!快拿出来!略迟了些儿,就都打死!”铁匠们说:“我们连日辛苦,夜间睡着,到了天明起来,就不见了。而且我们是凡人,怎么拿得动?希望爷爷饶命!”国王说:“这城里军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师再思。”行者

道:“不用再思,也不须赖铁匠。我只问殿下:你这城池四面,可有什么山林妖怪?”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说洞内有仙,有人说有妖。我们不知到底是什么。”……孙悟空三人经过苦战, 收降了九头狮子精,夺回了兵器。 国王大开素宴答谢唐僧一行,又将狮子肉分与百姓瞻仰。王子说:“感谢神僧施展法力,扫荡了妖邪,除了后患,现在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西游记》第九十回)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珍写篇祭文,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 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

全面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检验测试题(规范标准答案)

最全面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 本书是由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林汉达编写的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位置,前后一千零五十年。原先分为五本,现在合在一起出版为《中国历史故事集》。 作者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用浅显、规范的语言述说了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历史小故事。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关于作者: 林汉达先生(1900—1972),浙江慈溪人,著名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1937年赴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攻读民众教育系并获硕士学位。1945年底,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等。 林汉达先生从上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教育方面的著作有《向传统教育挑战》、《西洋教育史讲话》等;文字改革方面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历史读物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等,共达六十余种,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他的通俗历史读物,深受几代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选择: 1.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谁?(B)战国故事 A.张仪 B.苏秦 C.靳尚 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A)战国故事 A.秦始皇 B.炎帝 C.周幽王 3.利用老马识途,让将士们化险为夷的是:(C)春秋故事 A.孙膑 B.重耳 C.管仲 4.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C)三国故事 A.曹操 B.刘邦 C.刘备 5.人们称秦越人为扁鹊的原因是:(A)战国故事 A.他治病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的神医扁鹊 B.他带兵打仗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勇猛的扁鹊 C.他特别有学问如同上古时代博学的扁鹊 6.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的意思是:(B)战国故事 A.失败 B.背着 C.担负 7.“退避三舍”中的“一舍”有多少里?(A)春秋故事 A.三十里 B.五十里 C.一百里 8.提起赵括你会想到什么故事?(C)战国故事 A.完璧归赵 B.一鸣惊人 C.纸上谈兵 9.以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B D)西汉故事 A.揭竿而起 B.破釜沉舟 C.暗渡陈仓 D.四面楚歌 10.这本书中历史故事的顺序是:(C) A.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三国故事 B.春秋故事三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战国故事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题 1.《战国故事》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谁?(B) A.张仪 B.苏秦 C.靳尚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A) A.秦始皇 B.炎帝 C.周幽王 3.《春秋故事》利用老马识途,让将士们化险为夷的是:(C) A.孙膑 B.重耳 C.管仲 4.《三国故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C) A.曹操 B.刘邦 C.刘备 5.《战国故事》人们称秦越人为扁鹊的原因是:(A) A.他治病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的神医扁鹊 B.他带兵打仗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勇猛的扁鹊 C.他特别有学问如同上古时代博学的扁鹊 6.《战国故事》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的意思是:(B) A.失败 B.背着 C.担负 7.《春秋故事》“退避三舍”中的“一舍”有多少里?(A) A.三十里 B.五十里 C.一百里 8.《战国故事》提起赵括你会想到什么故事?(C)

A.完璧归赵 B.一鸣惊人 C.纸上谈兵 9.《西汉故事》以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可多选):(B D) A.揭竿而起 B.破釜沉舟 C.暗渡陈仓 D.四面楚歌 10.这本书中历史故事的顺序是:(C) A.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三国故事 B.春秋故事三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战国故事 C.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 11.《三国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却都放了他,是因为:(C) A.诸葛亮与孟获曾是朋友,不忍心捉拿他 B.诸葛亮要让孟获心服口服,想让孟获认可他为谋士 C.诸葛亮认为孟获爽直,想争取他使南方长期安定 12.《西汉故事》汉武帝派张骞前往西域,其目的是为了:(B ) A.显示汉朝的强大,以得到更多的土地、物产 B.联合西域各国抵抗匈奴 C.让他作为使者,与匈奴求和 13.《东汉故事》东汉昌邑县令王密送礼给荆州刺史杨震,并说此事无人知晓请杨震放心收下。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的含义是:(B ) A.这件事情只有我们俩知道,只要我们不说谁都不知道 B.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C.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如果泄漏了就一定是你说的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荟萃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荟萃 1、刮目相看(吕蒙) [释义]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语出]宋?杨万里《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 为相看。” [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辨形]刮;不能写作“乱”。 [近义]另眼相看另眼相待[反义]视同一律 [用法]多用于别人已有了显著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了。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偏正式。 [辨析]“~”和“拭目以待”;都含有“擦眼睛看”的意思。但“~”偏重在去掉老印象;重新看待;“拭目以待”偏重在等待着看某种事情的发展。 [例句](1)小明近几年来进步很快;大家都得~了。 (2)小红变得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对她~的人不在少数。 [] 吕蒙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靠姐夫接济,没有机会读书,后来跟着姐夫打帐很勇敢,最终得到了孙权的赏识。目不识丁的他以为凭勇敢就能打天下。有一次。孙权很认真地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国家的栋梁,要好好读书啊“。吕蒙嘻皮笑脸的回答说:“我现在整天打仗,忙得很呢,哪里有时间读书啊,哈哈。” 孙权很严肃:“我这个当国王的要比你还忙吧?我读了那么多书还嫌不够用,现在还抽空读许多史书和兵书,很有好处啊。你看现在曹操这么老了,还很好学呢,你可不要把我的话当玩笑啊。”从这时候开始,吕蒙下定决心, 一有空就读书,学识长见得很快。有一次,当时的大知识分子鲁肃和吕蒙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鲁肃常常被吕蒙问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鲁肃很高兴地轻轻地拍拍吕蒙的背说:“以 前我以为你这个大老粗只是在军事方面有本事,现在才知道你学问很好啊,看法独到,你再也不是以前吴下(吴国)的那个阿蒙了!” 吕蒙很自信地笑着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怎么能用老眼光看我呢。” 2、围魏救赵(孙膑) [释义]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大全【三篇】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大全【三篇】 导读:本文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大全【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山流水】 在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的琴师。 有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道不拾遗】 在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qīng)(官名)。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

理得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 “道不拾遗”这个成语常与“夜不闭户”连用,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千金一笑】 在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当褒姒入宫后,很得幽王的宠爱,可是只有一件事不随心意,就是褒姒有个怪脾气,从来不笑。幽王下决心要让她笑一笑,于是贴出布告:谁能让新王后笑一笑,赏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争相入宫。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说一些荒诞的笑话,可褒姒看了,听了,仍不露一丝笑容。幽王手下有个大臣叫虢(guó)石父,是个会拍马逢迎的坏家伙,他出了一个坏点子,叫做“烽火戏诸侯”。原来古时候,遇到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诸侯国,相邻的两座能互相看见。如果白天某处发现了敌情,就点燃晒干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如果是晚上,就点燃柴草,靠火光传递情报。这样一座传一座,用不了多长时间,消息传遍全国,各地诸侯就会率x队赶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成语故事400字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成语故事400字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 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 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 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 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 fǒu,一种瓦器,能够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 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 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 的兵力虽然强大,不过在这五步之内,我能够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 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 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 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完壁归赵】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 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 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 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 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 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 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 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 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 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 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题 班级:姓名: 1.《战国故事》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谁?(B) A.张仪 B.苏秦 C.靳尚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A) A.秦始皇 B.炎帝 C.周幽王 3.《春秋故事》利用老马识途,让将士们化险为夷的是:(C) A.孙膑 B.重耳 C.管仲 4.《三国故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C) A.曹操 B.刘邦 C.刘备 5.《战国故事》人们称秦越人为扁鹊的原因是:(A) A.他治病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的神医扁鹊 B.他带兵打仗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勇猛的扁鹊 C.他特别有学问如同上古时代博学的扁鹊 6.《战国故事》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的意思是:(B) A.失败 B.背着 C.担负 7.《春秋故事》“退避三舍”中的“一舍”有多少里?(A) A.三十里 B.五十里 C.一百里 8.《战国故事》提起赵括你会想到什么故事?(C) A.完璧归赵 B.一鸣惊人 C.纸上谈兵 9.《西汉故事》以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可多选):(B D) A.揭竿而起 B.破釜沉舟 C.暗渡陈仓 D.四面楚歌 10.这本书中历史故事的顺序是:(C) A.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三国故事 B.春秋故事三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战国故事 C.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 11.《三国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却都放了他,是因为:(C)

A.诸葛亮与孟获曾是朋友,不忍心捉拿他 B.诸葛亮要让孟获心服口服,想让孟获认可他为谋士 C.诸葛亮认为孟获爽直,想争取他使南方长期安定 12.《西汉故事》汉武帝派张骞前往西域,其目的是为了:(B ) A.显示汉朝的强大,以得到更多的土地、物产 B.联合西域各国抵抗匈奴 C.让他作为使者,与匈奴求和 13.《东汉故事》东汉昌邑县令王密送礼给荆州刺史杨震,并说此事无人知晓请杨震放心收下。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的含义是:(B ) A.这件事情只有我们俩知道,只要我们不说谁都不知道 B.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C.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如果泄漏了就一定是你说的 14.《西汉故事》楚汉之争,霸王项羽为什么会输给汉王刘邦的主要原因是:(C) A.因为项羽武功不及刘邦 B.因为项羽兵力不及刘邦 C.因为项羽勇而无谋,气量狭小,而刘邦善于用人,胸怀大志 15.《战国故事》请你选择以下有关秦始皇的评价(可多选):(A B C) A.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战乱,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B.焚书坑儒,专制残暴 C.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各地文化经济交流,有利于国家发展 16.《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讲的是 (谁)的故事,大体讲的是:

林汉达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

林汉达《历史故事集》 测试题答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题 班级:姓名: 1.《战国故事》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谁(B) A.张仪 B.苏秦 C.靳尚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A) A.秦始皇 B.炎帝 C.周幽王 3.《春秋故事》利用老马识途,让将士们化险为夷的是:(C) A.孙膑 B.重耳 C.管仲 4.《三国故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C) A.曹操 B.刘邦 C.刘备 5.《战国故事》人们称秦越人为扁鹊的原因是:(A) A.他治病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的神医扁鹊 B.他带兵打仗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勇猛的扁鹊 C.他特别有学问如同上古时代博学的扁鹊 6.《战国故事》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的意思是:(B) A.失败 B.背着 C.担负 7.《春秋故事》“退避三舍”中的“一舍”有多少里(A) A.三十里 B.五十里 C.一百里 8.《战国故事》提起赵括你会想到什么故事(C) A.完璧归赵 B.一鸣惊人 C.纸上谈兵 9.《西汉故事》以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可多选):(B D) A.揭竿而起 B.破釜沉舟 C.暗渡陈仓 D.四面楚歌 10.这本书中历史故事的顺序是:(C) A.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三国故事 B.春秋故事三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战国故事 C.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 11.《三国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却都放了他,是因为:(C)

A.诸葛亮与孟获曾是朋友,不忍心捉拿他 B.诸葛亮要让孟获心服口服,想让孟获认可他为谋士 C.诸葛亮认为孟获爽直,想争取他使南方长期安定 12.《西汉故事》汉武帝派张骞前往西域,其目的是为了:(B ) A.显示汉朝的强大,以得到更多的土地、物产 B.联合西域各国抵抗匈奴 C.让他作为使者,与匈奴求和 13.《东汉故事》东汉昌邑县令王密送礼给荆州刺史杨震,并说此事无人知晓请杨震放心收下。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的含义是:(B ) A.这件事情只有我们俩知道,只要我们不说谁都不知道 B.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C.这件事情天地知晓,你我知道,如果泄漏了就一定是你说的 14.《西汉故事》楚汉之争,霸王项羽为什么会输给汉王刘邦的主要原因是:(C) A.因为项羽武功不及刘邦 B.因为项羽兵力不及刘邦 C.因为项羽勇而无谋,气量狭小,而刘邦善于用人,胸怀大志 15.《战国故事》请你选择以下有关秦始皇的评价(可多选):(A B C) A.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战乱,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B.焚书坑儒,专制残暴 C.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各地文化经济交流,有利于国家发展 16.《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讲的是 (谁)的故事,大体讲的是:

中国历史8字以上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8字以上成语故事 导读:本文中国历史8字以上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古时候,有个烧木炭的老汉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青山,小的叫红山,老汉快去世时,把东岗分给了青山,把西岗分给了红山。 西岗树木稠茂,能烧很好的木炭,红山很勤快,整天辛辛苦苦地烧木炭,日子过得很富裕,但三五年后,树都被他伐光了,于是红山就在岗上种了庄稼。不料一场暴雨冲走了红山辛辛苦苦种下的全部庄稼。他没有吃的,只好去东岗投奔哥哥。 东岗原来树木稀少,但青山很会规划,他先把不成材的树木伐了烧炭,然后又种上新苗;他在岗下开荒种田,养牛喂马。前几年生活很贫困,但三五年后,岗上树苗长大,岗下庄稼连片,牛羊成群。下那场暴雨时东岗上因为为树木防护,所以庄稼一点也没受损害。红山见哥哥这边山清水秀,一片兴旺,非常奇怪,就问哥哥其中的缘故,哥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说:“你吃山不养山,终究会山穷水尽;先养成山后吃山,才会山清水秀啊!” 后来,人们都称赞青山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官名)窦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劳。后被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肃边,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份地区)。

他首先到郑善国。国王早知班超为人,对他十分敬重,但隔一个时期,忽然变得怠慢起来。班超召集同来约三十六人说:“郑善国最近对我们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来笼络他,使他躇踌不知顺从那一边。聪明人要在事情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发现它,何况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经过打听,果然是这样。于是班超又约同所有的人:“我们现在处境很危险,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郑善国王就对我们这么冷淡,如果再过一些时候。郑善国王可能会把我们绑起来送给匈奴。你们说,这该怎么办?”当时大家坚决地表示愿听他的主张。他使继续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就是在今天夜里用火攻击匈奴来使,迅速把他们杀了。只有这样,郑善国王才会诚心归顺汉朝。” 这天夜里,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个同伴,冲入匈奴人住所,奋力死战,用少数人力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后的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引伸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这句话,用来说明人们做事,如果不下决心,不身历险境,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例如有几位科学家为欲研究利用冰川化水灌溉农田的可能性,准备到冰山实地考察和实验。这是一件危险而艰辛的工作,但他们认为 不实地去考察研究,便不能得到真实结果。这种情况,便可说是:“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

中国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五篇】

中国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五篇】 春秒时期,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他身强体壮,粗暴好斗,在 孔子的教育下有了改变,便以孔子为师。孔子出行子路总是为老师驾车、做侍卫。孔子说:“有了子路以后就没人敢当面对我说无礼的话。”孔子也说:“子路的勇已超过了我的要求,没有更多的用处了。”子路虽然鲁莽但却很刚正不阿,他孝顺母亲。他穿着破棉衣坦 然地同穿狐皮袍子的达官贵人站在一起,毫不觉得自己比他们低贱。 难得的是他的老实,答应办的事一定办,决不拖泥带水,人们称颂他“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篇》有一句孔子对子路的赞语:“子曰: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子路)也与?’”打官司闹纠纷从来没有人能 够依据单方的只言片语来作出准确判决。孔子说,要有,就只有子路 可能。因为子路为人忠厚老实,大公无私,所以别人不会欺骗他,向 他说的都是真话。古人形容明决善断,就叫“片言折狱”,“片言决狱”、“片言断狱”或“片言可决”。 【子虚乌有】 西汉时期,的词赋家司马相如曾供职于梁孝王,他在梁孝王的 “梁园”住了三年,在那里写下了赫赫有名的《子虚赋》。《子虚赋》里说的是:楚王派子虚访问齐王,齐王率领出类拔萃的狩猎能手陪子 虚进行了大规模的游猎。齐国的乌有先生后来开诚布公地询问子虚对 游猎活动的感受,期望得到赞扬。子虚此时却对楚王的游猎活动侃侃 而谈,目的是贬低齐王的游猎活动。乌有先生竭力为齐王辩护,谁对 谁也不能心服口服。……此文词藻华丽,场面宏伟。汉武帝读了之后 赞叹不已,于是召见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说:“《子虚赋》写的诸侯 的游猎,假如是天子游猎,那场面一定是叹为观止。”汉武帝大喜, 请司马相如再写。司马相如就又写下了《上林赋》。《上林赋》写的 是亡是公听了子虚、乌有先生各自夸耀本国君主游猎盛况的对话后, 认为齐、楚都微不足道,他开始讲述天子游猎的气魄和天子花园上林 苑的壮丽。文章末尾,司马相如对诸侯、天子贪恋游猎、荒废政务的 行为冷嘲热讽,并主张修明政治,提倡节俭。

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大全

【篇一】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篇二】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此地无银 从前有个人叫张三,喜欢自作聪明。他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也很苦恼,怕这么多钱被别人偷走,不知道存放在哪里才安全。带在身上吧,很不方便,容易让小偷察觉;放在抽屉里吧,觉得不妥当,也容易被小偷偷去,反正放在哪里都不方便。他捧着银子,冥思苦想了半天,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出了自认为的方法。张三趁黑夜,在自家房后,墙角下挖了一个坑,悄悄把银子埋在里面。埋好后,他还是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里埋了银子。他又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回屋,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出去贴在坑边的墙上。他感到这样是很安全的了,便回屋睡觉了。 张三一整天心神不定的样子,早已经被邻居王二注意到了,晚上又听到屋外有挖坑的声音,感到十分奇怪。就在张三回屋睡觉时,王二去了屋后,借月光,看到墙角上贴着纸条,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王二一切都明白了。他轻手轻脚把银子挖出来后,再把坑填好。王二回到自己的家里,见到眼前的白花花的银子高兴极了,但又害怕了起来。他一想,如果明天张三发现银子丢了,怀疑是我怎么办?于是,他也灵机一动,自作聪明拿起笔,在纸上写到"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大字,也贴在坑边的墙角上。〔注〕: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民间故事,把这句话"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当作一个成语,用来比喻自作聪明,想要隐瞒,掩饰所干的事情,结果反而更加暴露明显了。现在这句成语,被简化为"此地无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