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药误区

合集下载

用药常见的误区

用药常见的误区

用药常见的误区随着医学发展,人们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视。

但是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错误,而这些错误常常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列举了一些用药中常见的误区,并为大家提供正确的用药方式。

误区一:忘记告诉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疾病情况在看病的时候,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患了一些小病,不需要向医生提供相应的病史信息。

然而,这样做可能会对医生的诊断和用药方案造成误导。

有很多药物是不能与某些疾病同时使用的,如心脏病患者使用某些降压类药物需要慎重,糖尿病患者使用某些降糖药物也需要遵从医嘱。

因此,向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病史信息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确保医生能够根据你的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用药方案。

误区二:自行停药、减量或继续用药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照医嘱,否则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病情好转了,就随意停药或减量。

还有些人可能会过于信任药效,超时继续用药。

这样的后果是非常危险的。

如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等。

因此,在用药的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使用,对于用药时间、药量等方面,要严格遵守医嘱。

误区三:盲目购买药品现在的药房、医院、互联网等各种途径,都可以方便地购买到药品。

但是,许多人在购买药品时可能只是看到药品广告或听人介绍,就马上购买。

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为药品的种类、剂量等均有严格要求,盲目购买药品很容易出现不适合自己的情况。

另外,不少药品都有潜在的副作用或交互作用,如果自己选择购买药品,则无法得到专业的建议。

因此,在购买药品时,要有明确的用药目标,有计划地购买,而不是盲目跟风购买。

误区四:认为天然药物就是安全的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天然药物,它们在广告中被宣传为没有副作用、无毒副作用等,让人误以为这些天然药物就是安全的。

然而,天然药物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其中一些可能甚至比化学药品还要严重。

例如,某些中药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土狼毒、锦囊妙丹等都有毒性。

5大用药误区

5大用药误区

5大用药误区,你中了几个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第5期
据了解,用药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药效发挥
与治疗效果,甚至会对用药者的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那么,生活当中,大家在用药方面存
在哪些误区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误区一:保健食品当药品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临床治疗作用,不能代替药品。

老年朋友购买保健食品时要理性,不要将保健品当作“救命稻草”,盲目听从商家所宣传的功效,必须严遵医嘱、科学用药。


自停药或用保健食品控制病情,反而会贻误病情。

误区二:多种药物叠加用
很多人认为生病了多吃几种药,作用会更强,疗效会更好,病好得会更快。

事实上这种做
法是错误的!在选购药品时,消费者首先应识别药品的通用名,判断该药的成分,弄清楚该药
是不是自己要买的或与自己正在服用的药是否存在成分相同的情况,以免买错药或重复用药,
导致严重后果。

误区三:随意换药调剂量
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剂量、随意换药等行为,会大大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和危害
程度。

误区四:药品存放太随意
孩子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一些药品形状、色彩对他们都很有吸引力,若家长存储不当,孩子可以拿到就很容易当糖豆误食,诱发疾病,甚至威胁生命。

误区五:盲目相信OTC,认为没有副作用
相对于处方药而言,非处方药有较高的安全性,不易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
也不易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但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不是绝对没有不良反应。

(摘自华龙网)。

常见服药误区和用药指导

常见服药误区和用药指导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692020年 第30期引起上火导致便秘,还是要少吃。

杏、杏仁要忌吃,桂圆、巧克力不宜多吃,不宜喝咖啡,酒不能喝。

还有些孕妇会偷偷的去吃羊肉串、麻辣烫等食物,外面的餐馆的食物,调料放的多,像花椒、八角、桂皮、五香粉等,这些热性调料容易引起便秘,要少吃。

孕期要少食多餐、营养均衡怀孕后,要注意营养搭配,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能够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的需求。

有的孕妇爱美,怕身材走样,含脂肪或热量高的食物就不吃,只吃些蔬菜和水果,这样很容易使母婴都缺乏营养,还可能会出现早产、胎膜早破感染,母体会贫血、低血糖,生产时会难产、产后出血多等。

而担心孩子营养不足而过度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则会导致营养过剩,使胎儿过大,生产困难等。

所以,要合理的安排饮食,要营养均衡,少食多餐。

孕期早上可以吃一些牛奶或者小米粥,吃个鸡蛋和包子,少量的坚果,早餐清淡些;中午可以吃鱼、肉、蛋、奶、豆制品、水果和蔬菜、主食和汤类食物,午餐丰富些;晚上吃些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主食加上蔬菜,还有粥,少吃油腻的。

在孕中期可以再添加一些海带、虾皮等补钙的食物,孕晚期添加一些猪肝、木耳、紫菜等食物。

孕期多吃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叶酸,像苹果、猕猴桃、香蕉、芒果、金桔、圣女果等。

产妇产后的饮食搭配产后一周:辛苦的孕育过程,终于顺利生产,产妇在生产后,身体虚弱,消化功能也会有所下降,这时需要吃些流食,像大米粥、小米粥、鸡蛋汤、软烂的面条等,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不仅起不到催奶的作用,很可能还会使奶水堵塞。

产后两周:产妇生产第二周后,可以吃些催乳的食物,像猪蹄汤、鲫鱼汤、红萝卜玉米排骨汤等,还可以吃些蔬菜和水果,水果可以蒸一下,食用蔬菜和水果还能有效的预防便秘。

产后三周:在第三周,可以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鸡蛋、牛奶、肉类、动物肝脏、坚果类食物,可以做猪肝菠菜汤、猪肝炒油菜,荤素搭配,给产妇补血和维生素。

家庭使用药物四大误区

家庭使用药物四大误区

家庭使用药物四大误区误区一:药越贵越好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误区二:感冒自作主张乱吃药抗菌药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抗菌药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误区三:服药随心所欲很多人病情较重时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

而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浓度达不到,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区四:随意联合使用抗菌药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

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的做法,轻则达不到理想的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使用抗生素存在六大误区误区一、抗生素使用越多药效越好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误区二、新抗生素一定比老抗生素好用药因病、因人而选择,不因新旧而论疗效误区三、抗生素就是消炎药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它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本身发挥作用的误区四、无规律服用抗生素无规律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误区五、抗生素储备量越多越好易造成药物过期,服用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误区六、大人小孩儿药量一样用药过量或不当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安全用药事关健康,百姓用药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到零售药店买抗菌药别忘带上医生处方过去,人们生点小病习惯自己到药店买盒抗菌药,省去了到医院的麻烦。

殊不知,这种随意使用抗菌药的作法是不科学的。

目前,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各种耐药细菌的大量出现,也引发了许多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照国际惯例,要求全国所有零售药店从7月1日起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抗生素和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抗真菌药物。

今后,因病情需要购买这5类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抗菌药,记得先去趟医院,从医生那里开了处方,再到药店按方抓药。

六大用药误区

六大用药误区

六大用药误区1. 介绍用药误区的重要性和影响用药误区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治疗无效甚至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正确的用药观念,这些观念可能源自于传统经验、亲友口碑、网络信息等。

然而,这些错误的用药观念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并纠正这些用药误区是至关重要的。

2. 误区一: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然而许多人对抗生素存在误解。

一方面是滥用抗生素,当感冒、发烧等疾病发作时,许多人会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然而事实上,感冒和发烧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另一方面则是过度依赖抗生素。

当我们遇到某种细菌感染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适当剂量和时长的抗生素是必要的。

然而,一些人可能会长期使用或频繁使用抗生素,这不仅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还可能破坏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

3. 误区二:误认为止痛药无害止痛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然而,一些人可能对止痛药存在误解,认为它们是无害的。

事实上,长期或过量使用某些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胃肠道溃疡等不良反应。

此外,某些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手术前后、出血风险高等),使用这类止痛药应慎重。

4. 误区三:过度依赖营养保健品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营养保健品市场蓬勃发展。

然而一些人可能过度依赖营养保健品来弥补日常饮食中的不足。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通过均衡饮食获得各种营养素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途径。

而且,过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导致中毒症状,过量摄入铁可能导致铁负荷过重等。

5. 误区四:不正确使用中药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使用中药时也存在一些误区。

一方面是自行购买和使用中药成品,而忽视了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的影响。

用药误区及正确用药

用药误区及正确用药

用药误区及正确用药一.用药常见误区1 不注意预防用药。

鸡群平安就不用药,忽视了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旦发病难以治愈。

2.滥用药物。

有病没病先用一些药物,起不到防病作用,造成抗药性的产生(特别是抗生素)3 用药不及时。

发病后等待观望,能拖则拖,想不治而愈,耽误了治疗时机。

4有病乱投医。

使用某个厂家的药物一天还没有见着效果,就换药。

5 重复用药。

相同成份相同性质或相同功用的药物重复使用,浪费投资同时使药物相互影响,甚至使鸡群发生中毒。

6.单一用药。

不注意联合用药或药物配伍,只用一种药物,使并发症难以治愈。

7自作主张。

凭经验自己拿药,用药错误从而造成病情的延误,应仔细诊断病情后再对症下药。

8随意停药。

病情一有好转即停药,造成治疗不彻底引起复发或二重感染,更难治愈。

9.中途换药。

药物达到一定量,有效成分在血液或机体中达到一定浓度时方显效果,且需一定的时间,因心急而中途换药从而造成疾病难以控制。

10.盲目加量或随意配伍11集中用药的误解(全天用药一次是全天的用量而不是一顿的用量)12.心存绕行心理先轻后重(应先重后轻,如磺胺类药物)13.图省事,用药方法失误:1.注射的药物饮水用,造成吸收效果不好,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2.不溶水的药物饮水,如痢特灵 3.拌料时搅拌不匀如原粉类二.正确的用药方法1对因:即针对病根如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以治疗新城疫为主。

2.对症:即缓解外表症状,如缓解呼吸道拉稀高烧等症状。

3.对时:即把握时机,适时用药。

4.对史:即了解用药历史,以便确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5.对量:用量一定准,剂量过小效果不好,量过大不但造成增加费用还可造成中毒。

6.对发:不同的用药途径,效果不一样。

1 一般来说对于全身感染,注射给药好于口服给药;饮水用药好于拌料给药。

2感染部位不同用药途径不一样。

肠道感染口服用药好,呼吸道病喷雾效果好.7.根据不同日龄的生理生长发育特点及发病规律科学用药。

如产蛋鸡慎用磺胺类抗球虫药等影响产蛋和免疫的药物。

第七章 常见用药误区

第七章 常见用药误区

第七章常见用药误区一、购买药物时的误区二、西药常见误区三、中药常见误区包括钙、维生素等))常见误区、维生素等四、补药补药((包括钙五、皮肤病用激素类药膏的常见误区六、腹泻用药常见误区七、老年人用药常见误区八、儿童用药常见误区九、妇科用药常见误区一、自行购药常见误区随着国家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逐步实施,自行购药的人越来越多了,但也出现许多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1、广告的影响。

2、凭经验购药3、自认为医药水平高4、把保健品当药品5、过多相信经方、验方、祖传秘方6、过分相信医院制剂。

1.广告的影响。

药品目前是我国广告业最重要的广告源之一。

虽然对药品广告的审批、内容的审核,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有明确的规定,但夸大宣传的现象比比皆是2.凭经验购药•凭经验或很长时间以前咨询医生的处方,•或家庭成员、同事及亲属中服用某药有效,•因而推而广之,人人皆用。

•人有不同、病有差异,不可一概论之。

3、自认为医药水平高。

这常发生在白领阶层,尤以受过较高教育且多少接触一点医药的人士为多见。

需要提醒的是:同病有多药,同药有多剂型,同剂型有多规格,同规格有多用法;药物有多重作用;多药使用时有配伍变化问题等。

4、与保健品混用我国药检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保健品的整顿,自2001年1月1日起,撤销中药的健字文号,2002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上流通。

原因在于“在已审批中药保健品中,存在命名不规范、组方不合理的问题;有的出于各自目的,将治疗药品或食品批为保健药,有的保健药品毒副作用明显,给消费者造成危害”。

5、过多相信经方、验方、祖传秘方•这方面受害的事例常见于报端,在此不再多说。

6、过分相信医院制剂•许多医院有自己的院内制剂,也确实发挥了较好作用。

但要注意:医院的院内制剂要经批准;院内制剂只许在本院使用,不得在市场流通,不得宣传;院内制剂不是药准字。

因此,人们应该提高自身的医药知识水平,遇到问题多咨询大夫,自行购药时咨询药店的执业药师,特别是有并发疾病、服用某药较长时间未见好转甚至恶化等情况,要当机立断去医院。

常见的合理用药误区有哪些_如何避免用药误区

常见的合理用药误区有哪些_如何避免用药误区

常见的合理用药误区有哪些_如何避免用药误区药物治疗给人类解除病痛,带来幸福,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害,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的合理用药误区,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常见的合理用药误区一:孕妇不能吃药,生病了要硬抗许多孕妇在孕期生病了不敢吃药,就去硬抗,其实这是错的。

专家表示,孕期用药确实需谨慎,因为药物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影响胎儿,或可通过引起母体变化而间接影响胎儿。

孕期用药首先避免不必要用药,尽量避免在孕早期(12周内)使用药物,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或少用;疾病需要时,慎重选择治疗药物,一切用药都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尽量选择对胎儿危害小的药物,按照最小有效剂量、最短使用疗程使用。

二:小孩吃大人的药,掰开就行小孩生病了,家里没有专门的儿童药,把大人的药掰开喂下,相信很多家长都这样做过,其实这是不对的。

专家建议,大人的药给小孩服用要慎重,有些药品是不适合掰开服用的,如一些肠溶片,掰开服用剂量不准,掰开之后可能会影响疗效,一些成人用药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专家建议使用儿童专用制剂。

三:降糖药可以减肥有些降糖药的确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如大家所熟知的二甲双胍,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以减轻体重,这对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算是一种额外的获益,因此,临床上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糖尿病。

但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服用二甲双胍后虽然体重有所下降,但服用者会感到肌肉乏力、疲乏等现象,达不到真正健美的目的。

四:慢性病用药想停就停得了高血压、糖尿病,吃药觉得控制住了,就擅自停了,这可犯了大错。

专家介绍,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病情进展或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的药物治疗是慢病控制的重要方式。

一些慢性病用药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验证是安全有效的,长期服用副作用不会增加。

如何避免用药误区1.吃药对症、避免自开处方坚持到正规医院医生就诊后对症吃药,不求新药、贵药,只吃对的药,杜绝自行诊断、自行服药,不信广告、不信偏方秘方、不信经验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刘耕 陶. 8 五味 子 乙素对 小 鼠肝细胞微粒体细胞 色素 P 4 - 5 0 的诱导作用 (] 药学学报 ,18 ,1 4):2 6 J. 90 5( O.
[]张泰和 ,钱 源澄 ,李锡寿,等. 9 乙型肝炎病毒 H sg无症 BA
的显 著 作 用 【,能 明 显 促进 1C 苯 丙 氨 酸 掺 入 肝 脏 蛋 白质 、 4. 增 加 肝 细 胞 微 粒 体 细 胞 色 素 P4 0 及 蛋 白质 含 量 、 诱 导 药 酶 , -5 从 而 发 挥 抗 肝 损 伤 与 解 毒 作 用 。 效 地 预 防 抗 结 核 药 物 所 致 ]有
( 68 )两 组 差 异 显 著 ( < 0O )。 两 组病 例肝 损 害 多 出现 2 /0 P .1
血 管 、血 液 、肾 功 能 异 常 和 过 敏 性 皮 疹 等 毒 副 反 应 , 结核 疗 抗
在抗 结 核 治疗 初 4周 内 ,9 . % (03 ) , 与国 内报 道相 近 35 7 3 /2
23 毒 副 作 用 :服 用 护 肝 片 治 疗 期 问均 未 发 现 明 显 的心 .
义。 护肝 片属中药复方制 剂,笔者在 治疗 初治肺结核病例 的同 时加服护肝 片保肝 ,防治抗 结核药物肝 损害,临床观察 效果显
著 , 治疗 组 肝 损 害 发 生 率 7 0 (/0 ,对 照 组 为 3 . % . % 68 ) 5 25 0
注 :x = 5 2 ,P 0 1 ,两 组 对 比有 显 著差 异 。 1. 5 < . 6 0
表 2 两组肝功能损害发生时间 比较
参考文献
【]谢 惠安, 阳国太 ,林善梓 ,等. 1 现代 结核 病学 [】 北京: M.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2 0 : 1 1 00 . 7 3 讨 论 ’
21 0 0年 9月 学 术 版 下 半 月 总 第 2 7期 1
C iaH a h hn el t

药 物 与 临床 ・
害全部发生在抗结核 治疗初 4周 内, 4周后无肝功能异常病例 。
对 照 组 肝 功 能损 害 4剧 内 出现 占 8 . % ( 22 ) ,4 后 逐 46 2 2 /6 渐 减 少 ,8周 后 出现 肝 损 害 仅 l 。结 果 见 表 2 例 。
度 法 测 定 [] 黑 龙 江 医 药 , 19 , 1 6): 3 8 J. 9 8 1( 3.
气生津 ;柴胡 ,茵陈疏肝解郁 ,清热利湿 ;板蓝根 ,猪胆粉 , 绿豆清热解毒 。诸约合用 ,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养肝,利湿 解 毒作用 。 药理研究表明: 北五味子中五味子 乙素具有降低 A T L
[5 4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程结束时停用护 肝片, 随访 2个月, 未发现肝功能“ 反跳现象” 。
表 1 两 组 病 例 发 生 肝 功 能损 害 的情 况
尤 其 足 HB Ag阳 性 患 者 ,9 %治 疗 前 已有 不 同程 度 的 肝 s 0
脏病变 【’容易诱发肝损害 ,因此 ,在抗结核治疗初期 ,应严 9 ]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1 9 ,2 1 ): 6 3 9 8 1( 1 4.
【】袁慧 ,谢 丽娟. 结核 药物 引起 的副作 用 6 4例临床分析 6 抗 0 [] 中国防痨杂志 ,2 0 ,2 3 J. 0 0 2( ):1 4 . 5 【]魏世俊 ,张杰 ,韩连凤. 7 护肝 片中五味子 乙素的薄层光密
[] 中华 医学会结核 病学分会. 2 中国结核 病分类法 [] 中华结 J.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 1 9 , 2 1 ): 7 8 1( 9 2 1. 6
以 H( 异烟 肼 )、R ( 福 平 )、Z ( 嗪酰 胺 )3 种 主 利 吡 要 抗 结 核 药 物 为 主 的 抗 结 核 化 疗 方 案 2 Z ( )/H 是 目 HR E S 4 R 前 治 疗 初 治 肺 结 核 的 际 方 案 。 3种 卞 要 药 物 均 对 肝 脏 宵 一 这 定 的 影 响 , 可 导 致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 文 献 报 道 肝 损 害 8%~ 0 0 9 % 在 用 药 8周 以 内发 生 【 ,HB Ag阳 性 的 结 核 病 患 者 , 在抗 结 ] s 核 治 疗 中 出现 肝 损 害 率 达 5 %L 。抗 结 核 药 物 引 起 肝 功 能 损 0 5 J 害 , 结 核病 化疗 中最 常 见 的 副 作用 之 一 , 发 生率 居 各 化 疗 是 其 毒 副 反 应 的 位 , 人 体 影 响 最 大 , 重 的甚 至 因 急性 肝坏 死 对 严 而 导 致 病 人 死 亡 【。护 肝 片 是 南 北五 味 子 、柴 胡 、茵 陈 、板 蓝 6 】 根 、猪 胆 粉 、绿 豆 等 6昧 药 材 制 成 。方 中 五 味 子 收 敛 固 涩 ,益
[]谭永康. 3 药物性肝 病 【] 中国防痨杂志,2 0 ,2 3 J. 2 4( )- 0
15 . 2
[]曲延文 ,郭颖 ,赵桂 东,等. 结核 药所致肝损 害发 生机 4 抗 制及防治 【] 中国防痨杂志 ,2 0 ,2 1 J. 01 3( ):5 . 6 []张培 元. 重视肝 脏疾患时抗结核 药物肝损 害 … . 5 应 中华结
密临床观 察 并每 l2周查一次肝功能。我国是乙型病 毒性 肝 ~ 炎高发区,HB Ag阳性率达 1 %~ 5 9 s 0 1%【,本组病 例显示这 部 】
分 患 者容 易 发 生 药物 性 肝损 害 ,因 此 ,结 核病 患 者 在抗 结核 治 疗 前 应 常 规检 测 乙 肝 五 项 ,以 便 有 针对 性地 加 强保 肝 治疗 。 综 上 所 述 ,护 肝 片 对 抗 结 核 药 物 肝 损 害 有 明显 的 防 治 作 用 , 别 特 是对 H A Bs g阳性 的 结核 病 患 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