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

合集下载

医院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总结

医院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总结

XXXX医院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总结误区一:防控高血压是个人问题误区二:正常血压概念不清误区三: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误区四:不愿意过早服降压药误区五:降压药伤肾误区六:开始不能用好药误区七: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误区八:血压降到正常后,隔天吃一次降压药误区九:不了解降压药副作用误区十:只知服药不知定期检查附:健康生活顺溜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患者高达2.7亿,但治疗率只有45.8%,控制率仅为16.8%。

关于高血压的认识误区比比皆是,严重干扰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

误区一:防控高血压是个人问题每天摄入2~3克钠盐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须。

每天摄入6克以上钠盐,血容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导致血压,特别是清晨血压和夜间血压明显升高。

如果家人坚持“重味”,高血压患者限盐就成了一句空话。

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冠心、病及卒中风险增加20%~30%。

如果不戒烟,家人永远消除不了这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误区二:正常血压概念不清正常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 120mmHg和舒张压< 80mmHg。

血压水平120〜139/80〜89的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

当血压> 120/80,就应该改变生活方式!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诊室血压》140/90,家庭自测血压> 135/85。

夜间血压> 120/70,即诊断为夜间高血压。

当诊室血压>140/90时,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1~3个月),血压仍超过140/90,就应服降压药物治疗。

误区三: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

第一,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

虽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第二,没有不适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

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

名人名言之高血压治疗十大误区

名人名言之高血压治疗十大误区

高血压治疗十大误区高血压是临床多发病、常有病之一,有些老年人以为跟着年纪增添,血压高是正常现象,就算查出高血压,也不仔细对待。

以下几种错误想法,控压时特别要防止。

血压高但没症状,不用吃药。

大部分初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显然症状,跟着病情进展,才有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頸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

即便没有症状,连续的高血压也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伤害。

专家表示,高血压需早发现、早治疗。

一旦诊疗为高血压,就应踊跃干涉治疗。

初期高血压患者假如经过干涉,改变生活方式后血压恢复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药或停药。

一旦吃药会产生依靠性,副作用也较大。

降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和高血压的危害对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不足道。

因此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最好不要任意停药,防备停药后血压高升。

血压高时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不用坚持。

高血压是慢性病,往常需要长久甚至终生服药来控制血压。

停药后血压颠簸幅度过大会增添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发生。

降压药的作用不单是降血压,还有保持血压安稳,防止更多脏器伤害。

开始不可以用“好药”,不然病情严重时无药可用。

降压药不会出现耐药状况。

当前,临床公认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好药”是指长效降压药,即口服一次,降压作用连续24小时以上。

短效降压药物往常只用于突发性血压增高,作用时间短,长久用药易惹起血压颠簸。

建议患者依据个体状况,咨询医生选择适合的长效降压药,防止降压过猛。

发现血压高升,要迅速降到正常。

一般状况下,血压是迟缓升高的,因此降压过程也要安稳。

即便高血压急症也不行迅速降压,免得惹起脑灌输不足等不测发生。

依据偶测血压值来判断高血压。

好多人测一次发现血压高,就认定自己是高血压,这是不对的。

判断能否患上高血压,不可以以在门诊或家里有时测得一两次血压偏高为准。

确诊标准为,连续丈量非同日的3次血压值,若均高于140/90毫米汞柱,才判断为高血压。

血压越低越好。

血压是保持身体器官灌输的动力根源,血压短时间内降得很低,超出自我调控能力限值后,将会降低重要脏器的血液灌输,惹起脑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服降压药的十大误区

服降压药的十大误区

龙源期刊网 服降压药的十大误区作者:陆基宗来源:《保健与生活》2013年第10期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不能平稳降血压,时有反复,因此前来医院咨询。

细问原因,发觉许多患者在用药中存在多种误区,亟须加以澄清和纠正。

误区一:降压过快、急于求成。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就把血压降下来,就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或多药并用。

这样极容易发生意外,尤其是血压水平较高的中老年重度高血压患者,极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严重病变。

误区二: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没关系,可以不治疗。

只要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就要用药控制,否则老年性高血压也易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出现多种并发症,死亡率高。

误区三:从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这非常危险,许多高血压患者患病之初是无症状的,等有了明显症状(大多为脑卒中前兆)时才用药治疗,为时已晚。

其实自我感觉与病情轻重并不一致。

误区四:盲目用药、效仿他人用药。

“个体化”用药是药理学上的重要原则。

因每个患者的病因、病情各不相同,且降压药的品种繁多,其作用和降压机制也不完全一样。

故各人的用药不可能完全相同。

如某人用蒙诺效果很好,而另一人照用就可能因严重干咳而不能耐受,不得不停药。

故千万不可盲目效仿他人用药。

误区五:时服时停,认为血压控制好了就能停药。

有的患者血压升高(或感觉头昏)时就吃几片降压药,血压一降就立即停药。

而突然停药,极易使血压反弹。

这对老年人来说特别危险,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

服药后血压虽下降,但导致血压异常的身体因素(病因)依旧存在,故高血压一旦确诊,基本上需要长期、终身服药。

误区六:血压下降缓慢,就频繁、反复换药。

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PPT课件

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PPT课件
高血压急症处理原则
迅速降低血压,控制性降压,合理选 择降压药物,避免使用的药物,注意 个体差异。
不掌握紧急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紧急降压药物使用方法
根据高血压急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如硝普钠、硝酸甘油、尼卡地平等,通过静脉给药迅速降低 血压。
紧急降压药物注意事项
在降压过程中要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过度降压导致重要 器官灌注不足;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使 用不当导致严重后果。
06
误区六:忽视个体化治疗原则
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要点一
忽视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要点二
不考虑合并症和并发症
不同年龄段、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等都会影响高血压的 发病机制和治疗反应,因此治疗方案应因人而异。
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肾病等疾病,治疗 时应综合考虑,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
汇报人:xxx 2024-01-14
目 录
• 误区一:不遵医嘱,随意用药 • 误区二:忽视生活方式干预 • 误区三:不了解药物副作用及禁忌 • 误区四:忽视定期随访和检查 • 误区五:过度依赖药物治疗
目 录
• 误区六:忽视个体化治疗原则 • 误区七:忽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和治疗 • 误区八:忽视高血压急症的识别和处理 • 误区九:忽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缺乏心理支持
高血压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治疗时,需 要得到医生、家人和社会的心理支持 。缺乏心理支持可能导致患者信心不 足,难以坚持治疗。
辅导服务不足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辅导服务不足 ,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这些服 务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我 管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高血压防治十大误区

高血压防治十大误区

不 到 正 确 诊 断 和 有 效 治 疗 高 血 压 的 问 . 我 该 不 该 主 动要 求 输 液 治 疗 呢 ? 诊 断 标 准 是 :收 缩 压 大 于 等 于 1 4 0毫 柱 高 于这 个 标 准 都 应 该 治 疗
解 析 :有 的 高 血 压 病 人 想 依 靠 输
这样 吗 7
误 区一: 老人 血压 高点 、 呈 关 系
病例 : 我今 年 7 4岁 了 , 近 年 来 血
测血 压 、 调药 , 反 而 影 响 降 压 效 果 人 2 4小 时 血 压 水 平 是 不 恒 定 的 .有 峰 有
误 区三 : 靠 输 液 治 疗 高 血 压
压 已 接 近 临界 值 .今 年 更 是 跨 界 达 到
病例: 每年天气 转凉 , 社 区 医 院有 谷 . 不 同时间段量血压 . 其数值有 所不
1 5 0 / 9 0毫 米 汞 柱 .家 人 都 劝 我 看 病 吃 很 多 像 我 一 样 来 测 血 压 的老 人 大 伙 同 , 而且也 受气 候 、 心理 、 身 体 因 素 的 药. 但 我觉 得 . 老 人血 压高 点没 关 系 , 儿 血压基本 上都在 高压 1 4 0 ~ 1 5 0毫 米 影 响 患 者 不 能 血压 不稳 就 紧张 . 正 确
可 相 应 提 高 这 一 错 误 认 识 在 老 年 人 言 算 高 的 .但 医 生 总是 给 我 简 单 开 点 不晕 就 不 吃 这 次感 冒 . 血 压 一 下 蹿 升
群 中 尤 为 突 出 .有 些 高 血 压 也 因 此 得 降压药 吃 . 叫我过几天再来测血压 请 上 去 . 她 说这与我凭感 觉吃药有 关 . 是
对预防血栓是没有作用的。 ‘ 误 区四: 保 健 品 能 治 高 血 压

高血压治疗常见的十大用药误区,你踩雷了吗?

高血压治疗常见的十大用药误区,你踩雷了吗?

高血压治疗常见的十大用药误区,你踩雷了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水平显著升高,并可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一般将成年人在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一天随意测量血压的检测值均大于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有2.7亿人,为发生率最高的慢性病。

以此同时,高血压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若出现不合理用药,将会直接影响疾病治疗,甚至是使病情加重。

本文将与大家聊一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原则以及常见的用药十大误区,以引起患者的重视,避免走进误区。

一、降压药的使用原则(1)“降压是硬道理”:早开始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而且血压达标能够最大程度地将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降到最低,改善预后。

(2)降压药的用药原则: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其中老年及高龄患者初始治疗时需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然后根据病情需要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

而且需要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这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此外,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高血压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对于血压检测值≥140/90mmHg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小剂量联合治疗。

与此同时,还需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性,遵医嘱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降压药。

(3)血压控制目标:一般情况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标准是低于140/90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目的是低于150/90mmHg。

(4)血压达标时间:正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在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后的4~12周内会达到降压目标。

另外,高龄、冠心病、双颈动脉严重狭窄或对降压药耐受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其达到降压目标的时间会相对延长。

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的常见误区误区一:不遵医嘱服药在实际临床中,我们发现有部分高血压患者,不遵医嘱服药降压药,自己想吃就吃,忘记了就不吃。

高血压的八大用药误区

高血压的八大用药误区
• 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4~12 周达到目标值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 后果,尤其是老年人。
七 相信“灵丹妙药”可根治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压
• 高血压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 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 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
• 有人认为,贵的降压药一般生产成本比较高,所以它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可能比稍微便宜的药品更有保证。
• 对此医学专家解释说,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完 全是根据自己的血压情况及身体状况来衡量,不一定贵的药品能把你 的血压降下来,也不一定便宜的药品就不能稳定好你的血压。因此, 万不可盲目追求“高价药”,给自己造成没有必要的经济负担。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 3 次测量,收缩压 ≥ 140mmHg和(或 )舒张压 ≥ 90mmHg。
二 、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 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 都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 获益越大。
一 、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凭感觉用药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 误的。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 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 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 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 至少测量血压 1 次。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

高血压病人常见用药误区的探讨

高血压病人常见用药误区的探讨

高血压病人常见用药误区的探讨目前高血压被喻为死亡的“巨型杀手”,给不少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身心负担。

因此做好高血压病人用药指导,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对护士来讲是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从自身的护理经验阐述了其当前常见用药误区,及给予的帮助和指导。

1 常见用药误区1.1、凭感觉用药许多病人虽然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自我感觉没有明显的症状,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服用,最终使得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

也有部分病人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按需服药。

出现头痛、头晕才服药,这种做法非常错误。

1.2、不遵医嘱盲目降压病人只要发现血压升高,便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或增加药物品种,迫使血压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认为血压降的越低越好。

1.3 道听胡说滥用乱用忽视个体差异,盲目根据广告或旁人用药信息、经验去用药。

甚至有些盲目要求“最好、最贵”。

事实上,降压药和其他所有的药一样,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4、服药时间不正确血压会根据时间不停波动,晨起血压容易出现高峰,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但多数病人却喜欢晨练后,或者吃完早餐再服药,这很容易导致意外。

另外,血压在一天中,午夜最低,入睡后血压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

因而睡前服用降压药,会导致血压较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极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1]。

2 用药指导2.1遵医嘱长期用药临床上,只要确诊,即使服药后症状好转也要坚持服药。

间断服药会使血压忽高忽低,不利于血压稳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高血压危象”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2]。

也有不少病人在意说明书的副作用而排斥服药,或改服其他所谓"没有副作用"的中药。

其实,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病人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

有时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仅为16.8%。

高血压只能被控制,不能治愈。

产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高盐饮食使体内潴留水份增加,驱动血流压力增加。

另一个是饮食营养过剩,导至随年龄增长血管内斑块增加,使血管变狭窄和血管弹性“老化“,驱动血流压力增加。

所以,一做好适量用盐,二运动减脂,成年人辅以降脂药组合(他汀+依折麦布)控制LDL-C和TG(甚至达到斑块消退),让血压不依赖强制降压药回归正常水平是有可能的。

所以,对于高血压前期的年轻人,首要的是低盐和控制血脂(饮食与运动热量平衡)。

对于高血压成年人,除上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自测监视血压,通过降脂达到治愈高血压的症状,及时停止降压药的服用,防止低血压症的产生。

为了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必须澄清对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防控高血压是个人的问题
不可否认,高血压的发生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

但是,即使高血压患者想改变生活方式,如果家庭和社会不予支持也很难。

如果购买的食品都含有很高的钠盐,限盐也就成了空话。

再如,被动吸烟和吸烟一样,都是心血管危险因素。

如果不戒烟,家属和同事就永远消除不了这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误区二:凭感觉用药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误区三: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

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

第二,血压升高会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

收缩压(高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

第三,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

对于大多数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1~3个月),血压仍≥140/90mmHg,应启动药物治疗。

误区四:降压药伤肾
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

第一,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副作用,但降压药的副作用小于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

第二,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患者不能耐受,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占1%~5%,并不是每位患者在用药后都会发生。

第三,普利类降压药(如依那普利)和沙坦类降压药(如氯沙坦),不仅具有降压作用,而且能够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减退,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压药。

第四,地平类(如氨氯地平)也有肾脏保护能力,主要依赖其降压作用。

误区五:开始不能用好药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在经济条件许可时,应该优先选择好的降压药:
第一,选择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压药。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包括:普利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利尿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第二,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

普利类降压药盒沙坦类降压药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肥胖以及脑卒中的患者。

地平类降压药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后以及周围血管病的患者。

利尿剂适用于摄盐较多、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和下肢水肿的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

β-受体阻滞剂适合于中青年、心率偏快的患者,对伴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更为适用。

第三,在同一类降压药中选择长效降压药。

选择1日1次服用的长效降压药,可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及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中、短效制剂是指每日需服药2~3次的降压药。

误区六:降压越快越好
有的患者要求快速控制血压,用药仅几天,血压下降不明显就开始抱怨药物效果不理想,要求医生加药或频繁换药的做法是错误的。

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

一般患者应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

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要发挥稳定的降压作用一般需要1~2周左右。

误区七: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有的患者想依靠输几天液降压。

第一,长期坚持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必要时降糖、降脂、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第二,有的患者认为输液能活血化淤,改善循环,预防血栓。

其实平常输液对预防血栓是没有作用的。

第三,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以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不需要输液治疗。

误区八: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

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自愈”,也不能“治愈”,只能“被控制”。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

擅自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误区九:过分信任纯天然药降压
部分人认为西药不良反应大,纯天然药无毒无不良反应。

某些人就利用患者的上述心理,宣扬某些天然药品的疗效,宣传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某些天然药降压,可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

第一,天然药同样也有不良反应。

第二,大多数纯天然药降压的真正效果尚待研究确定,不要盲目迷信。

第三,警惕所谓纯中药。

部分不法分子在中药中添加了价格便宜的、近乎被淘汰的西药成分。

误区十: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作用
有人就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

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有的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还造成延误规范治疗的时间,最终危害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