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6《练习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6《练习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6《练习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6《练习六》》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提高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分数乘整数的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对于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他们可能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上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能够将分数乘整数的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中分数乘整数运算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2.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应用分数乘整数运算的能力。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相关实际问题的案例和练习题。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2/3千克苹果,他的朋友小华有1千克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来展示如何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2/3乘以3的结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1/4乘以5的结果,并解释其意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整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6-3 练习二 商是两位数的调商方法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6-3 练习二 商是两位数的调商方法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解析:用“四舍”法试商,商容易偏大,要及时调 小;用“五入”法试商,商容易偏小,要及时调大。
3.同学们参加“废物回收”活动,要把550节废电 池全部装进盒子里,每18节装一盒,需要多少个 盒子? 550÷18解析:用废电池的总节数除以每盒装的节数,商为需 要的盒子数,若有余数,则需要多加1个盒子。
第六单元 除法 第3课时 秋游
练习二 商是两位数的调商方法
知 识 点 商是两位数的调商方法
1.观察828÷23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将除数看成整十数或几十五试商时,若把 除数看小了,商可能( 偏大 );若把除数看大了,商 可能( 偏小 ),所以要及时调商。
2.用竖式计算。 924÷17= 54……6 415÷24= 17……7
提 升 点 1 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
4.下面是希望书店连续4个月的图书销售情况。
月份 9 10 11 12 销量/本 588 558 98 80 (1)估一估,9月份平均每天大约卖( 20 )本图书。
解析:因为求的是大约的数量,所以用估算方法,把 588看作600。
(2)算一算,10月份平均每天卖多少本图书? 558÷31=18(本) 答:10月份平均每天卖18本图书。
解析:用四(1)班共收集春联的数量除以每人收集 的数量,即为四(1)班的人数。
6.两数相除商是18,余数是16,被除数、除数、商 与余数的和是943,那么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943-18-16-16)÷(18+1)=47 47×18+16=862 答:被除数是862,除数是47。
解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943”得出:被除 数+除数=943-18-16=909。因为被除数÷除数= 18……16,所以被除数比除数的18倍还多16,从除数与被 除数的和里减去16,剩下的数就正好是除数的(18+1)倍。

北师大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六单元除法特别篇行程问题【十四大考点】(

北师大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六单元除法特别篇行程问题【十四大考点】(

篇首寄语我们每位老师都希望把最好的教学资料留给学生,但面对琳琅满目的资料时,总是费时费力才能找到自己心仪的那份,编者也常常为此苦恼。

于是,编者就常想,如果是自己来创作一份资料又该怎样?再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后,最终创作出了一个既适宜课堂教学讲解,又适宜课后作业练习,还适宜阶段复习的大综合系列。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真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分为典型例题篇、专项练习篇、单元复习篇、分层试卷篇等四个部分。

1.典型例题篇,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2.专项练习篇,从高频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专项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3.单元复习篇,汇集系列精华,高效助力单元复习,其优点在于综合全面,精炼高效,实用性强。

4.分层试卷篇,根据试题难度和不同水平,主要分为基础卷、提高卷、拓展卷三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点广泛,分层明显,适应性广。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如果您在使用资料的过程中有任何宝贵意见,请留言于我改进,欢迎您的使用,谢谢!2023年11月1日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六单元除法·特别篇·行程问题【十四大考点】专题解读本专题是第六单元除法·特别篇·行程问题。

本部分内容是行程问题,包括普通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等等,考点和题型偏于应用,题目综合性稍强,建议作为核心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十四个考点,欢迎使用。

目录导航目录【考点一】速度的认识与意义 (3)【考点二】求速度 (4)【考点三】求路程 (5)【考点四】求时间 (6)【考点五】相遇问题:求路程和 (7)【考点六】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 (10)【考点七】相遇问题:求速度 (11)【考点八】二次相遇问题 (12)【考点九】中点相遇问题 (13)【考点十】复杂的相遇问题 (14)【考点十一】追及问题:求追及路程 (16)【考点十二】追及问题:求追及时间 (17)【考点十三】追及问题:求追及速度 (18)【考点十四】火车过桥问题 (19)典型例题【知识总览】1.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常见的类型题,一般包含三个基本量:(1)路程:一共行了多长的路,一般用米或千米作单位;(2)速度: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速度的单位常常是路程单位与时间单位的结合,例如:千米/时、米/分、米/秒等等;(3)时间:行了几小时(分钟)。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小节路程、时间与速度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小节路程、时间与速度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小节路程、时间与速度同步练习填空题填一填单位时间可以是,速度是指,路程可以是,也可以是。

【答案】每小时、每分、每秒、每日,等等;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两点间曲线的长;两点间线段的长。

【解析】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每秒、每日……等等。

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

路程可以是两点间曲线的长,也可以是两点间线段的长,要把单位时间,路程和速度的意义弄明白。

考察的是与简单行程有关的题目。

填空题蜜蜂的飞行的速度是每分钟500米,可以写作。

【答案】500米/分【解析】速度的意义是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在这个题目中是指蜜蜂一分钟所行驶的路程。

考察的是与简单行程有关的题目。

填空题大象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80千米,可以写作。

【答案】80千米/小时【解析】速度的意义是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在这个题目中是指大象一小时所行驶的路程。

考察的是与简单行程有关的题目。

填空题填表:火车的行驶情况表速度时间路程2小时450千米230千米5小时300千米2700千米【答案】225千米;1150千米;9小时【解析】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根据这几个公式依次去求出所要求的就可以了,公式一定要背诵,而且很熟。

考察的是与简单行程有关的题目。

填空题雨燕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70千米,可写作。

【答案】170千米/小时。

【解析】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在这个题目中,雨燕的飞行速度也就是它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考察的是与简单行程有关的题目。

填空题小华的速度是60米/分,表示的意思是。

【答案】每分钟走60米。

【解析】小华的速度是60米/分,表示的意思是小华每分钟走60米。

考察的是与简单行程有关的题目。

填空题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可写作。

【答案】340米/秒【解析】声音传播的速度每秒钟340米,可以表示为340米/秒。

考察的是与简单行程有关的题目。

北师大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六单元:商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专项练

北师大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六单元:商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专项练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六单元:商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专项练习1.9÷3=( )45÷15=( )90÷30=( )180÷60=( )900÷300=( )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都( )或( )一个( )的数(0除外),商不变。

2.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180÷16=(180◯□)÷(16÷4)(2)280÷40=(280÷20)÷(40◯□)(3)960÷16=(960×5)÷(16◯□)(4)180÷15=(180÷3)÷(15◯□)3.根据“100÷25=4”和商不变的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100×2)÷(25×)=4(2)(100÷5)÷(25÷)=4(3)(100×4)÷(25×)=4(4)(100÷25)÷(25÷)=44.在624÷26=24算式中,如果商变为12,被除数不变,除数要( )。

5.A÷B=30,那么(A×2)÷(B×2)=( );(A÷6)÷(B÷6)=( )。

6.在〇里填上适当的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50÷25=(250÷5)÷(25〇□)300÷15=(300×3)÷(15〇□)7.根据80÷5=16,可知800÷5=( ),800÷50=( )。

8.两数相除,商是5,余数是3,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商是( ),余数是(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第1课时)同步练习附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第1课时)同步练习附答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第1课时同步习题1.直接写出得数。

90÷30= 1400÷20= 428÷2= 840÷42= 25×4= 400÷25= 125×8= 3000÷125= 2.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得数。

(1)7×40=280 (2)25×12=300280÷7= 300÷12=280÷40= 300÷25=(3)260÷13=20 (4)462÷22=21 20×13= 462÷21=260÷20= 21×22=3.用竖式计算。

481÷16 2600÷650 840÷28 834÷264.想一想,填一填。

从小明家到学校有600m,小明走过去用了10分,平均每分走()m。

600m表示从小明家到学校的(),10分表示从家到学校的(),算式“600÷10=60”表示(),计算时用到的关系式是()。

5.书店到邮局的距离是多少米?6.比一比,谁的速度快?7.(1)限速“120千米/时”是什么意思?(2)“120千米/时”的速度相当于每分行驶多少千米?(3)从这个路牌开始,一辆车用了2分正好行驶到成都出口,这辆车在这2分内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速?参考答案1. 3 70 214 20100 16 1000 242.(1)40 7 (2)25 12(3)260 13 (4)22 4623. 30......1 4 30 32 (2)4. 60 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5. 70×5=350(m)6.第二辆车快7.(1)每时行驶的路程不能超过120km。

(2)120÷60=2(km)(3)没有超速。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练习六|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练习六|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练习六|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练习六,其中包括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灵活运用。

2. 重点: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创设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如“小明有2/3的糖果,他想要将这些糖果分给他的朋友们,每人都分到1个糖果,请问他最多可以分给几个朋友?”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 合作交流: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4. 讲解点评:根据学生的讨论,讲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分数乘整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5. 练习巩固: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2/3 × 4 = 8/3整数乘分数:4 × 2/3 = 8/3分数乘分数:2/3 × 2/5 = 4/15七、作业设计(1)1/2 × 6(2)3 × 2/5(3)4/5 × 8/92. 实际应用题:小华有5个苹果,他想将这些苹果分给他的朋友们,每人都分到2个苹果,请问他最多可以分给几个朋友?答案:(1)1/2 × 6 = 3(2)3 × 2/5 = 6/5(3)4/5 × 8/9 = 32/4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对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还需加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六-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六-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计算器、乘法分配律教具-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计算题,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

- 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5分钟):-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3. 课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的题目,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分配律。

-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六的剩余题目。

-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延伸-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 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966÷23 731÷79 980÷28
828÷36
689÷34
618÷88
5.填一填。
6.谁先到达目的地。
6.谁先到达目的地。
6.谁先到达目的地。
7.在左图正方形中,每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的
乘积都相等,空格中的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12 9 1 6 18 4 3
1.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后面的结果。360 Nhomakorabea30=12
36÷3=□
3600÷300=□
3600÷3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估一估,连一连,算一算。
计算前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然后再计算,是非常好 的计算习惯。
(1)这一天中哪一种儿童读物最畅销? (2)如果学校用900元购买《动画故事》, 估计可以买多少本? (3)根据这一天的销售情况,估计《儿童漫画》 一个月的销售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