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影响耐盐柳新品系生理指标试验

合集下载

基于耐盐指数STTI的柳枝稷F2代群体耐盐性分析

基于耐盐指数STTI的柳枝稷F2代群体耐盐性分析

基于耐盐指数STTI的柳枝稷F2代群体耐盐性分析【摘要】柳枝稷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但由于盐碱地的普遍存在,耐盐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以柳枝稷F2代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耐盐指数STTI,分析了其耐盐性。

首先介绍了柳枝稷F2代群体的选育和材料,然后详细描述了STTI的测定方法及柳枝稷F2代群体对盐胁迫的响应。

接着,进行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了盐胁迫条件下生长指标的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柳枝稷F2代群体具有较好的耐盐性,并且耐盐性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STTI对柳枝稷F2代群体耐盐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柳枝稷的耐盐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关键词】柳枝稷F2代群体、耐盐性、耐盐指数STTI、盐胁迫、基因型、表现型、遗传因素、生长指标、耐盐性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柳枝稷(Setaria italica)是一种重要的禾本科作物,广泛种植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地区。

其生长受盐胁迫的影响,限制了其产量和质量。

随着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的加剧,盐碱地的面积不断扩大,如何提高柳枝稷对盐胁迫的抗性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耐盐性的评价方法种类繁多,其中盐胁迫指数(Salt Tolerance Index, STTI)是一种常用的耐盐性指标。

通过测定柳枝稷F2代群体的STTI,可以全面评价其对盐胁迫的响应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其遗传规律。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柳枝稷F2代群体进行耐盐性分析,揭示其耐盐性的遗传基础,并为柳枝稷的耐盐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柳枝稷F2代群体的耐盐性分析,探讨其对盐胁迫的响应情况,揭示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盐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指标,从而为柳枝稷的耐盐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柳枝稷F2代群体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表现,可以为耐盐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为进一步揭示柳枝稷的耐盐性遗传规律提供实验基础。

盐胁迫对柳枝稷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盐胁迫对柳枝稷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盐胁迫对柳枝稷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黄高鉴;王斌;杨治平;王永亮;郭彩霞;武文丽【摘要】以柳枝稷为实验材料,采用土柱实验方法,研究盐胁迫对柳枝稷生物量及生物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的柳枝稷的盐胁迫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盐胁迫显著抑制了柳枝稷的生长,使其生物量显著降低,生物量分配显著变化;不同盐胁迫对柳枝稷地上生物质品质影响有限,NaCl胁迫下柳枝稷地上生物质灰分含量的显著增高和Na2SO4胁迫下S含量的显著增高对其燃烧利用不利,Na2SO4胁迫下纤维素含量的显著降低和NaHCO3胁迫下半纤维素含量的显著增高对其转化利用不利.【期刊名称】《天津科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柳枝稷;盐胁迫;生物量及生物品质【作者】黄高鉴;王斌;杨治平;王永亮;郭彩霞;武文丽【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16.2柳枝稷原产北美,禾本科黍属C4 草本植物,耐寒,适应干旱环境,对贫瘠、盐碱等逆境具有胁迫能力,生物质产量相对较高,极易进行管理,便于收获。

柳枝稷苗期呈现良好的耐盐性,在科研方面具有潜力。

科学家以柳枝稷幼苗为研究对象,围绕其耐盐性、根系分布和生长状况等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盐胁迫对全生育期柳枝稷的品质造成的影响不大,对生物量的影响非常少。

本文对不同盐胁迫对全生育期柳枝稷品质和生物量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得到的实验结果为后续探究提供思路。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柳枝稷属多年生草本,秆呈现直立状态,质地非常坚硬,高度在1~2 m 之间。

盐胁迫对柳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盐胁迫对柳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4 g D , 柳 叶 片 的 N 0 m ( W) 旱 a含量 为 3 ggD 。柳 树体 内盐 分 的积 累 速度 受 土壤 湿 度 和地 下 水含 盐 量 的双 重 影 响 。 0m / (w)
关键词 : 胁迫 ; 树 ; 长 ; 珲 ;a 盐 柳 生 生 N
中 图 分 类 号 :6 71 文 献 标 识 码 : D I 码 :03 6 ̄i n10— 502 1.3 O ¥8. A O编 1. 9 .s. 6 6 0 . 00 . 7 9 s 0 0 0

要: 采用 水 培 试 验 和盆 栽 试 验 对 不 同柳 树 品 种 的耐 盐 特 性进 行 了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随着 盐 分浓 度 的提 高 , 幼 苗 存 活 率 、 柳树
生物量逐渐减少 , 金丝垂柳 的耐盐能力 明显高于旱柳。叶片死亡时N a浓度在品种问有明显差异 , 金丝垂柳叶片的 N a 含量为
(i j eerhC ne giutr it h o g, ini 3 0 9, hn ) Ta i R sac e t o A r l eBoe nl yTaj 0 12 C ia nn rf c u c o n
Abs r c : es l t e a c fdfe e twilw a ite ssude y wa e u t ee p rme sa d p tc t ee p rme s Th e t a t Th at olr n e o ifr n lo v re iswa t id b t rc lur x e i nt n o ul x e ur i nt. e r — s hss we h tt e s vv lr t nd t o s fs e i g fwi o de r a e r d a l t h nc e i fs l o e ta in. u ho d t a h ur ia a ea hebima so e dln so l w c e s d g a u ly wih t e i rasngo atc nc nr to l

盐胁迫对柳树无性系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盐胁迫对柳树无性系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盐胁迫对柳树无性系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韩彪;解孝满;董昕;王磊;咸洋;田莎莎;吴丹【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43)3【摘要】利用穴盘扦插育苗,研究了5种质量分数的盐(NaCl)胁迫处理对8个柳树无性系幼苗(SH13,SH16,SH19,SH23,SH24,SH30,172,2460)形态特性的影响,测定了叶片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柳树扦插苗成活率与生物量之间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55),显示二者之间存在不紧密的关联.MDA含量与SOD活性、POD活性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SOD=0.745,rPOD=0.794),说明抗氧化酶活性与叶片MDA含量紧密关联.柳树扦插苗对盐胁迫的耐受点在0.4%~0.6%之间,0.8%的NaCl胁迫对柳树幼苗造成不可逆伤害.SH30、SH19扦插扩繁相对容易,生长迅速,抗盐碱能力理论上较强,值得进一步研究.【总页数】4页(P9-12)【作者】韩彪;解孝满;董昕;王磊;咸洋;田莎莎;吴丹【作者单位】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2【相关文献】1.盐胁迫对冬小麦幼苗干物质分配和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J], 谷艳芳;丁圣彦;李婷婷;王欣;李俊娇;张丽霞2.盐胁迫对5个柳树无性系幼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隋德宗;王保松;施士争3.盐胁迫对柳树无性系SH31离子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J], 王宁;周晓星;刘俊祥;巨关升;韩蕾;孙振元4.盐胁迫对桑树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J], 柯裕州;周金星;张旭东;孙启祥;左力5.盐胁迫对柳树新无性系苗木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张建锋;孙启祥;Franz Makeschin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碱胁迫对柳树抗氧化酶的影响

盐碱胁迫对柳树抗氧化酶的影响

盐碱胁迫对柳树抗氧化酶的影响刘铎;丛日春;高卫东;党宏忠;李庆梅;刘德玺;杨庆山【期刊名称】《水土保持通报》【年(卷),期】2017(37)5【摘要】[目的]探讨柳树抗氧化系统对盐胁迫和碱胁迫响应的差异机制,以期为今后耐盐碱柳树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盐柳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以中性盐NaCl和NaSO_4、碱性盐NaHCO_3和Na_2CO_3混合模拟盐、碱胁迫(两者摩尔比均为9∶1),共设计了5个梯度处理(0~200 mmol/L),共胁迫14d来研究盐与碱胁迫下柳树幼苗相关生理表现。

[结果]在碱胁迫情况下随着盐浓度升高,柳树叶片的SOD,POD,CAT这3种酶活性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其中SOD在盐浓度为100mmol/L时达到最大为对照的1.48倍,POD和CAT在盐浓度为150mmol/L 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的4.26和5.24倍。

中性盐胁迫下SOD和POD活性一直保持增大,在盐浓度为200mmol/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对照的1.33和3.26倍,在盐浓度为150mmol/L时CAT活性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2.79倍。

碱胁迫下柳树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中性盐胁迫下,当盐浓度为150mmol/L时为同浓度中性盐胁迫下的2.23倍。

[结论]从氧化胁迫角度分析,碱胁迫和盐胁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胁迫,碱胁迫对柳树抗氧化系统造成的危害更大。

【总页数】5页(P53-57)【关键词】柳树;酶活性;丙二醛;盐胁迫;碱胁迫【作者】刘铎;丛日春;高卫东;党宏忠;李庆梅;刘德玺;杨庆山【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林科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78【相关文献】1.盐碱胁迫对柳树幼苗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J], 李子英;丛日春;杨庆山;周健2.盐胁迫对柳树新品系的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J], 刘铎;丛日春;党宏忠;李庆梅;刘艳;巩云峰3.外源水杨酸对盐碱胁迫下燕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SHAO Changan;YAN Zhijian;BAI Jianhui4.混合盐碱胁迫对柳树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J], 李子英;李佳迪;刘铎;丛日春5.抗盐碱剂对盐碱胁迫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赵旺辉;祝海竣;李丹妮;王学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胁迫下不同盐生植物渗透调节的生理响应

盐胁迫下不同盐生植物渗透调节的生理响应
第4 0卷 第 8期 21 0 2年 8月








Vo . 140 No. 8 Au g.201 2
J OURNAL O ORT FN HEA T F RE T S O S RY UNI RS T VE I Y
盐 胁 迫 下不 同盐 生 植 物 渗 透调 节 的 生理 响应
0 r e s oet nv ri . 2 1 4 ( ) 一 9~3 fNot atF rs y U iest 一 0 2.0 8 . 2 h r y 3 A x e me t a o d c dt s d ec a g s n cne t o mo ca js e t u s n e n . a.l se . n e p r n w s n ut t yt h n e o t s f s t dut n s bt c s no ey r d e d i c e o u h i n o i m a i . - e o .
分 类号 s 8 4 71 . 3
E fc f atSrs n O moi A jsme tS btn e n Df rn lp ye/ i g i in e,Z ag f t o l t so s t dut n u sa csi iee tHa h ts Wu Xa ,N aw i hn es S e c o n J Hux . i a ( eerhIs t eo oet , h eeA ae yo oet , e ig10 9 , .R.C ia / Jun l ai LuT o R sac tu f rsy C i s cdm f rs y B in 00 l P n n it F r n F r j h )/o ra n

柳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柳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2019年第22期现代园艺据调查统计,随着工业化发展,盐碱地的面积不断扩大,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50%以上的耕地将会被盐渍化[1]。

而我国的盐渍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及沿海地区,面积达3600万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2~3]。

江苏沿海地区的滩涂面积居各省市之首,总面积达到29.5万hm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加上种植过程中不合理利用化肥等因素,导致土壤盐渍化逐渐加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土壤盐渍化和盐碱地资源成为了世界性难题。

研究表明,有很多物种能够在盐碱地上栽培,比如柳树、杜梨、毛果杨、白杨等乔木树种,白蜡、柽柳等灌木树种[4]。

其中,柳树是进行盐碱地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

综述了柳树在盐胁迫下生长发育状况、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以期为今后柳树耐盐性研究提供参考。

1盐胁迫对柳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土壤中过高的盐分含量是限制柳树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随着盐胁迫加剧,抑制柳树根部生长,停止增加叶面积,根茎叶的鲜重和干重显著降低[5]。

李敏等[6]以山东地区主栽品种9901和江苏地区主栽品种沿江柳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2种柳树品种的萌枝长度、总根长、叶鲜重和叶干重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强呈下降趋势,且9901各项指标均高于沿江柳,最终得出9901比沿江柳耐盐性更强。

李晶等[7]以青竹柳、垂爆109柳和旱布329柳为试验材料进行耐盐性测定,通过调查分析生根、叶片等生长指标,确定垂爆109柳的耐盐性最强,旱布329柳耐盐性最弱。

季琳琳等[8]以竹柳3号、苏柳172的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经过不同浓度盐胁迫进行处理,结果表明,6种柳树幼苗的单株鲜重、干重、成活率和根系活力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而根冠比增加。

综上所述,柳树的根、叶片、枝条长度及成活率都会受到盐胁迫的影响。

2盐胁迫对柳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2.1叶绿素和光合作用叶绿素是柳树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反映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之一。

NaCl胁迫对两种柳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NaCl胁迫对两种柳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Na C I 胁迫对 两种柳树 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季琳琳 ,吴 中能 ,刘俊龙 ,陈 维
(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 究院,合肥 2 3 0 0 3 1)

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章以竹柳 3 号、苏柳 1 7 2 的1 年 生扦插苗为研 究对 象,测定不同浓度 N a c l 胁迫下幼苗的生长、根 系
活力、叶绿素和 丙二醛含 量、细胞膜透性等指标。结果表 明,随着 时间的延长和N a C I 浓度增加 ,两种柳树幼苗单
评 价 。竹 柳 较 苏柳 耐 盐能 力 强 。
关 键 词 : 盐胁 迫 ;柳 树 ;生 理 特 性 ;耐 盐性 评 价
中图分 类号 :¥ 7 1 8 . 4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9 3 6 9 ( 2 0 1 4 ) 0 1 — 0 0 7 7 - 0 6
H e f e i 2 3 0 0 3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p a p e r s t u d i e d b a mb o o w i l l o w 3 a n d S a l i x j i a n g s u e n s i s C L J 一 1 7 2 t o t e s t s e e d l i n g
株 鲜重 、干重、成活率下降 ,根冠 比增加 ,MD A含量、质 膜透性增加 ,根 系活力下降 ,竹柳根 系活力随盐浓度的
增加 下降程度较 苏柳 小;两种柳树 的叶绿素含量随盐胁迫时间的延 长总体表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随着胁迫 浓
度 的增加表现 出明显降低趋势 ,叶绿素 a / b 动态变化 总趋势是 先上升后 下降。采用隶属 函数法进行耐盐能力的综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胁迫影响耐盐柳新品系生理指标试验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

我国盐渍化土壤面积达2千万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0%[1],其中滨海盐碱地总面积为500万hm2。

滨海盐碱地立地条件差,植被景观单调,生物多样性低,树种资源匮乏[2],植物的耐盐机理和耐盐能力研究,可筛选和培育耐盐植物,为滨海盐碱地区造林绿化、沿海防护林工程、生态修复及开发奠定材料和技术基础。

柳树,杨柳科柳属,乔木,生长优势明显,具有适应性强、易繁殖、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抗风,耐盐能力好等特点,是我国沿海滩涂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

无论在营造工业用材林,还是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盐碱地改造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项目所用的3种柳树是项目组2009年在如东东凌滩涂0.4%及0.4%以上土壤上通过实生选育出的耐盐柳树新品系。

参照赵可夫[3]的划分方法,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将植物的耐盐程度分为4级:能够在土壤含盐量超过0.6%范围内正常生长的植物为特耐盐植物;在含盐量为0.6%~0.4%范围内正常生长的植物为强耐盐植物;在含盐量为0.4%~0.2%范围内正常生长的植物为中度耐盐植物;在含盐量为0.2%~0.1%范围内正常生长的植物为轻度耐盐植物。

可见这3种柳树为强耐盐植物。

本试验通过对3种耐盐柳树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生理指标的测定,并逐一进行比较和评价,为建立柳树耐盐鉴定体系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指导。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与处理供试的树种为项目组选育的L0903,L0906,L0911耐盐柳树新品系,均为一年生扦插苗,本试验在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避雨大棚内进行。

2011年5月将各品系进行盆栽,盆口径25cm,所用的基质按园土:基质:草炭按照1:2:1(体积比)混合,用多菌灵进行消毒处理。

2011年8月,选择长势相对一致的种苗进行试验。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组设计,共设3个盐分梯度(NaCl):0,0.2%,0.4%。

在每一个梯度下种植10株苗木,3次重复。

施盐方式采取分次浇灌的施盐方式,每5天浇一次,每次每盆浇800ml。

盐胁迫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

花盆下垫塑料盘,目的是后期浇水时将流出的溶液及时倒回花盆内,以防止盐分流失。

盐胁迫处理历时35天。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过氧化物酶:采用愈创木酚氧化法测定[3]。

超氧化物歧化酶:采用氧化硝基四氮唑蓝法测定[3]。

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3]。

可溶性蛋白: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4]。

脯氨酸含量:采用磺基水杨酸比色法[4]。

1.3 数据分析用Excel2003整理实验数据、绘制图表,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2.1 盐胁迫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图1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3种柳树POD活性的影响从图1可见盐胁迫对三种柳树叶片中POD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先增后降。

其中L0911在0.2%盐胁迫下POD的活性最高,比对照增长了1.5倍,L0906的POD 最大活性比对照增长了90.91%,而L0903的POD的最大活性比对照增长了45.45%。

说明在0.2%盐胁迫下,柳树叶片中可诱导产生POD,使叶片中POD活性增强。

当盐浓度达到0.4%时,超过了其自身的忍耐程度,导致POD合成下降。

2.2盐胁迫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图2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3种柳树SOD活性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膜系统有关的因子,主要是在植物遭受逆境胁迫时,清除氧自由基,阻止氧化损伤。

如图2所示,盐胁迫35天后对三种柳树叶中SOD的活性值均高于对照。

从图2中可以看出L0906和L0903的SOD值高盐浓度相对于低盐浓度有所下降,其中L0906在盐浓度0.2%时,SOD的活性最大,比对照增长了约五倍。

L0903在盐浓度0.2%时,SOD的活性最大,比对照增长了33.99%,L0911的SOD值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上升,在盐浓度0.4%时,SOD的活性最大,比对照增长了66.74%。

L0911在高盐浓度下,SOD的活性在上升,说明L0911去除活性氧能力比L0906和L0903强。

2.3盐胁迫对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图3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3种柳树MDA含量的影响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能直接反映膜受损程度。

如图3可知,三种柳树MDA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说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柳树叶细胞质膜透性也在增大。

在0.4%盐浓度处理下,L0906的MDA含量最高,达到9.458nmol/ml,与对照相比,L0906增加了4.2倍。

其次是L0903,其MDA的含量是6.093 nmol/ml;最后是L0911含量是3.425 nmol/ml。

这三种柳树中L0911的MDA含量增长幅度最小,说明L0911在盐胁迫下,与L0906和L0903相比,膜受损程度最小。

2.4盐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图4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3种柳树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可溶性蛋白参与植物的渗透调节,其含量也可作为植物的抗逆性指标。

如图4,三种柳树受盐胁迫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

L0906和L090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先升后降,在盐浓度0.2%时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4.37%和53.74%。

而L0911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盐浓度0.4%时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91.25%。

说明L0911在盐胁迫下,比L0906和L0903受伤害程度要小。

2.5盐胁迫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图5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3种柳树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脯氨酸的积累是植物体抵抗渗透胁迫的有效方式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许多植物在盐胁迫下脯氨酸迅速积累。

脯氨酸积累是植物为了对抗盐胁迫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由图5可见,L0911与L0903的脯氨酸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在0.2%盐浓度下,L0911脯氨酸含量最大为5.33Ug/g,L0903脯氨酸含量最大为3.12 Ug/g。

而L0906的脯氨酸含量随着盐浓度增加而下降,但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植物遭受盐胁迫时,活性氧的形成和清除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自由基积累,破坏膜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引起植物氧化损伤。

丙二醛(MDA)是活性氧启动膜脂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产物之一,其含量的高低常用来衡量植物在逆境胁迫下活性氧的伤害程度[5],又可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酶等结合,引起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从而使蛋白质失活,破坏了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三种柳树新品系中MDA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的。

Gang Li在对蓖麻的研究中发现叶片中MDA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低盐浓度下增加不明显。

在其它许多研究中得到相似的结论,且耐盐植物的增加幅度要小于不耐盐植物[6-8]。

由此可见,L0911的耐盐程度相对于其它两种柳树强,MDA 可作为评价植物耐盐程度一个指标。

SOD、POD这2种酶在盐胁迫条件下活性增强,使细胞组织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之间能保持平衡状态,不会造成由于自由基积累导致膜脂过氧化,膜差别透性丧失,代谢紊乱,致使细胞组织受害[9-10]。

本实验中三种柳树POD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随着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趁势。

L0906的SOD的活性变化幅度最大,其他两种柳树SOD的活性在高盐下变化幅度大。

盐胁迫后的POD和SOD活性均高于盐胁迫前,这与薄鹏飞[11]等、胡晓立[12]等对海滨木槿和紫叶李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这可能是由于盐胁迫诱导柳树的SOD 和POD活性升高,而较高活性的SOD和POD清除了自由基,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发生,减少了一定的损伤作用,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SOD、POD本身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保护膜的作用必然降低。

可见在盐浓度0.4%时,三种柳树的POD活性下降,L0906和L0903的SOD活性也在下降,但L0911的在高盐浓度下,SOD活性却是上升趋势,说明L0911的耐盐要强。

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细胞内大量积累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以提高细胞液浓度,维持细胞膨压,防止原生质过度脱水,增强植物抗逆适应性[13]。

可溶性蛋白与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有关,高含量的可溶性蛋白可使细胞维持较低渗透势,抵抗渗透胁迫带来的伤害[14]。

脯氨酸有助于保持细胞或者组织中的水分,同时可做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酶和细胞结构的保护剂等[15]。

本试验中,盐胁迫后,L0903和L0911柳树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高于盐胁迫前,L0906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盐胁迫前,脯氨酸含量却随之而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

总体上说明了柳树在盐胁迫环境下,细胞中积累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用以抵御盐胁迫。

这三种柳树中,L0911在盐胁迫后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上升的幅度最大,明显高于盐胁迫前,其次是L0903,再次是L0906。

说明不同种类的柳树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渗透调节的主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不同。

目前,还没有统一确定的鉴定指标评价植物的耐盐性,本试验结果在这三种柳树新品系中相比较而言L0911的耐盐性最好。

但植物的耐盐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以后的试验中应尽可能多地考虑到植物耐盐性相关的性状,以便更好地评价植物的耐盐性。

参考文献[1]徐恒刚.中国盐生植被及盐渍化生态[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6-71.[2]徐水荣,冯宗炜,张万钧,等.天津滨海生态防护圈植物群落盐分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34-36.[3] 赵可夫,李法曾.中国盐生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郝建军,康宗利,于洋.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4]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过晓明,李强,王欣,等.盐胁迫对甘薯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107-109.[6]艾力江·麦麦提,齐曼·龙努斯,公勤.NaCl胁迫对尖果沙枣实生苗膜脂过氧化与抗氧化酶系的影响.果树学报,2008,25(4):531-536.[7]冯蕾,白志英,路丙社,等. NaCl胁迫对色木槭和流苏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4):5-7.[8]刘玉冬,杨静慧,刘艳军,等.文冠果和银合欢抗盐生理特性初探.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378-2379.[9]王东明,贾媛,崔继哲.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盐适应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4):124-128.[10]刘爱荣,张远兵,陈登科.盐胁迫对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研究.2006,26(2):216-221.[11] 薄鹏飞,孙秀玲,孙同虎. 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113-118.[12] 胡晓立,王中华, 李彦慧,等. NaCl胁迫对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var.atropurea)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33(3):52-56[13]Paul M, Hasegawa, Ray A. Plant cellular and molecular responses to high salinity[J].Plant Physiol Plant Molbiol, 200,51:463-499.[14]汤章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39-752.[15]王劲,杜世章,刘君蓉.植物耐盐机制中的渗透调节[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5):56-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