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本质及其区间套
级别与区间套

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为了兼顾精确与简便, 选操作级别为初始级别,用次级别确定精度, 高一级别观察中期方向,高二级别观察长期方 向。 初始级别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几个条件: 技术熟练度、投机性质、看盘时间、资金量、 标的活跃度、方便性等。 精度的选择,除了跟操作级别相关联外, 还需要考虑本期计划交易量,标的交易量可承 受范围。
级别是自同构性自组出来的,或者说是生长出 来的,自同构性就如同基因,按照这个基因, 这个图谱,走势就如同有生命般自动生长出不 同的级别来,不论构成走势的人如何改变,只 要其贪嗔痴慢疑不改变,只要都是人,那么自 同构性就存在,级别的自组性就必须存在。 级别的存在,使得对走势的判断可以联立了, 也就是可以综合起来系统地看了,这样,走势 的可能走势的边界条件就变得异常简单。 所以,看走势,不能光看一个级别,必须立体 地看,否则,就是浪费了自同构性结构给你的 有利条件。(81课:图例、更正及分型、走势 类型的哲学本质)
缠论的区间套最后定位在走势结束的最低(高) 的那一个价位上,这个价位逐级从最高级别 (背驰发生的级别可能是日线也可能是30分钟 等)到最低级别,逐步去找这个点,放大镜的 倍数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的去定位。当各个 级别都走入背驰段发生共振很可能1分钟甚至 更低级别的背驰导致大级别的背驰确认。通过 小级别来确认大级别的背驰,通过大级别背驰 来找小级别的背驰,在大级别没有背驰发生的 情况下,小级别的背驰不要轻举妄动很可能一 个小的调整把背驰消灭继续原来的走势。大级 别背驰,小级别的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 大的情况,这个时候,小级别的背驰就要注意 了。
缠在这里明确地指出了你操作的级别,就是根 据你的资金量、操作水平和可操作的时间进行 一种操作级别的选择,这种级别是具有相对稳 定性,除非你的环境(资金量、操作水平以及 操作时间)发生了变化,否则不要改变。也就 是说,当你的操作级别一旦出现买卖点时,就 采取相应的操作。 为此,缠还专门分列几课来讲解同级别分解问 题,以指导不同级别的操作者进行操作。 对操作级别以下的次级别操作,也进行了细心 地指导。
简单就是美讲缠论(一)

缠论之花将在市场中永远绽放整理于简单就是美的博客如果你看懂了。
你有福了。
如果你看不懂。
那就挑灯夜战继续学习吧。
当该股走到0时,c和b比较发生背驰。
从macd指标可以明确判断。
我们看到黄白线的不创新高以及红柱子面积缩小。
当然我们还可以考察c的内部结构,利用区间套。
精确定位。
准确打击。
实际上当时c 的内部是一个1分钟的盘整背驰。
区间套就是多级别共振。
0点的确认宣告了一个标准的a+A+b+B+c 上涨走势类型的完美。
0点就是两个走势类型的分解01伏笔。
33B3 的4中枢。
macd 并利用56续上行高点进入前中枢。
这就是说,这个反弹不是最弱的反弹。
所以后面肯定还有上涨。
这是走势终完美所保证的。
然后构筑第二个小中枢(图中看不到了。
如果看当时的1分钟图。
可以亲身感受它的生长过程)。
图中看到的扩张后的中枢。
明显大于前小中枢。
这就为后面的背驰段的出现打好了基础。
中枢从小到大是花开的过程。
再由大到小是花谢的过程。
56段就是一个大中枢盘整背驰。
中枢的前后是两个小的盘整背驰。
非常完美。
非常漂亮。
6点的把握。
相信不会有任何的困难吧。
6点的意义。
由于没有突破0点高点。
实际上是形成了更大级别的第二类卖点。
还有就是完成了调整的第二段。
0到5是第一段了。
如果你看大的周期图。
比如60分钟的。
会很明显。
也就是说从6点开始将走出向下的第三段了。
这个花开的过程还没完那。
7点的把握不会有任何的困难。
关键是你应该知道那两段比较。
就是05段和67段。
千万别问为什么。
看05段和67段下方的macd。
再看67段的内部结构。
是个标准的两个中枢走势类型。
利用区间套不难把握。
7点的意义。
就是一个趋势的背驰反弹必然进入前中枢。
这是缠论保证的。
这和一个中枢的盘整反弹不到中枢形成三买卖点,是完全不搭界的。
一定要区分好。
7点对8点的高度有指导意义。
788891112667段和1213士了。
131就是进入了前小中枢里。
这和前边7点开始的反弹相似。
就是趋势背驰的反弹。
【强烈推荐】缠论重点技术总结

缠中说禅的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交易市场建筑在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上的理论,还原了资本市场的本来面目,让人类的贪婪、恐惧无所遁形。
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只有明确地知道市场当下的行为,才可能逐步化解贪婪与恐惧,而缠中说禅的理论就是可以把交易行为建筑在一个坚实的现实基础上,而不是贪婪、恐惧所引发的臆测上。
一、缠论的核心和精髓缠论的核心在于“走势终完美”。
走势终完美在理论上解决了所有公开的自由经济的金融证券市场,所有走势都是可以精确定位的。
缠论的精髓就是几个结合律。
当走势到达一定程度,这些结合律使得一个走势可能完成的情况“极端的明确与狭小”。
所以学好结合律,才可以在走势的判断上有硬功夫。
与缠论有关的结合律有三种:1、包含K线分型结合律;包含K线分型结合律,走捷径的按照缠师的简单包含K线处理已经足够。
2、笔结合律;笔结合律是最基础的。
不搞清楚笔结合律,缠论就无从谈起。
3、走势结合律。
前面两个结合律是走势定义的第一部分起始函数A0=f1(B)。
而走势结合律则是走势定义的第二部分递归函数An=f2(An-1)。
对于走势必读和必谈的当然就是走势结合律f2。
这也是缠论最精彩、最数学、最具艺术性的地方。
二、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缠师说:操作的节奏是最重要的。
操作,归根结底就是买点买、卖点卖。
而节奏来源自对级别的清楚认识,没有级别,任何的买卖点都是白搭,更别谈什么节奏了。
缠师说:抓住中枢这个中心,走势类型与级别两个基本点,其他都是辅助。
因此缠论的三大分析技术“中枢、走势类型、级别”,通过辅助判断“背驰”以及“均线趋势力度、量价关系进出”的几个指标,从而确认第一二三类买卖点,这就是组成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
(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
具体的计算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为准,严格的公式可以这样表示:次级别的连续三个走势类型A、B、C,分别的高、低点是a1a2,b1b2,c1c2。
缠61课

缠61课:区间套背弛(配副小图,2种比较)发表于: 2009-6-20 13:36 作者: 自强不息来源: 福建飞狐社区门户55开始,走到60,线段类上涨趋势,59-60与57-58比较背弛,61回抽低于58,扩展为1分中枢[58,61],完成一次花开的过程 62,63到65为中枢震荡,从背弛点60重新分解,中枢[61,62],对于这个1分钟中枢,55-60与65开始的一段之间就可以比较。
在实际操作中,65开始的走势,由于没实际走出来,所以在和55-60比较时,都可以先假设是进入背驰段。
对于65开始背驰段的内部走势,当下走到69时,并不构成任何背驰,因为背驰如果没有创新高,是不存在的。
由于69-70段与67-68段比并没有盘整背驰,所以70点并没有走的理由,除非你是按线段以下级别操作的。
而71点,构成对66-69这1分钟中枢的第三类买点。
按照本ID的理论,其后无非只有两种情况,中枢级别扩展或者走出新的中枢上移。
对后者,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从71点这第三类买点开始的向上段不能出现盘整背驰,而在实际中,不难发现,71点开始的走势力度明显比不上69-70段,而对于65-66段,69开始的走势力度也明显比不上,这从两者下面对应的MACD 红柱子面积之和可以辅助判断。
因此,65开始的走势是第一重背驰段,69开始的是第二重背驰段,也就是65开始背驰段的背驰段,而71开始的是第三重背驰段,也就是65开始背驰段的背驰段的背驰段,最后当下考察71开始的走势,从走势上红尖头以及MACD上红尖头可以当下知道,71的内部背驰也出现,也就是第四重的背驰段出现了。
由此可见,72点这个背驰点的精确定位,是由65开始背驰段的背驰段的背驰段的背驰段构成的,这就构成一个区间套的精确定位,这一切,都可以当下地进行。
对于实际的操作,72四重背驰点出现后,卖是唯一的选择,而区别只在于卖多少。
当然,如果是按5分钟级别以及以下级别操作的,当然就全卖了,因为后面至少会形成5分钟的中枢震荡,实际上,60-69就是一个5分钟中枢。
缠论区间套定理图解

缠论区间套定理图解一、什么是缠论区间套定理缠论区间套定理是一种用于判断价格走势的技术分析方法,通过观察价格的高低点形成的区间套来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
该定理认为,价格的波动是由多个不同周期的波浪组成的,而这些波浪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区间套结构,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这种区间套来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特别是趋势的转折点。
二、区间套的判断方法1.观察高低点观察价格走势中的高低点是判断区间套的首要步骤。
在上升趋势中,高点和低点是不断创新的,在下降趋势中则是不断创新的低点和不断创新的高点。
通过观察这些高低点的变化,可以确定价格的趋势方向和力度。
2.绘制趋势线在确定了高低点后,可以使用趋势线来判断价格的走势。
趋势线可以连接价格的高点或低点,形成上升或下降的趋势线。
通过观察趋势线的变化,可以确定价格走势的力度和趋势的转折点。
3.构建缠论区间套在观察趋势线的基础上,可以构建缠论区间套。
区间套分为两种类型:上升区间套和下降区间套。
上升区间套由上升的高点和低点组成,下降区间套由下降的低点和高点组成。
通过观察这些区间套的形成和变化,可以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
三、区间套的应用案例1.上升区间套案例1.观察高低点:在一段时间内,价格的高点和低点不断上升。
2.绘制趋势线:通过连接高点和低点,可以绘制上升的趋势线。
3.构建区间套:根据上升的趋势线,可以构建上升区间套。
例如,连接第一个高点和低点,形成第一个上升区间套;连接第二个高点和低点,形成第二个上升区间套,以此类推。
4.预测走势:通过观察上升区间套的变化,可以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
如果上升区间套开始收缩,说明价格有可能出现反转;如果上升区间套继续扩张,说明价格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
2.下降区间套案例1.观察高低点:在一段时间内,价格的低点和高点不断下降。
2.绘制趋势线:通过连接低点和高点,可以绘制下降的趋势线。
3.构建区间套:根据下降的趋势线,可以构建下降区间套。
例如,连接第一个低点和高点,形成第一个下降区间套;连接第二个低点和高点,形成第二个下降区间套,以此类推。
缠论----区间套

缠论----区间套一、基本概念区间套:就是根据背驰段从高级别向低级别逐级寻找背驰点(即买卖点)的方法。
精确大转折点寻找程序定理: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通过不同级别背驰段的逐级收缩范围而确定。
二、应用要点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先找到其背驰段,然后在次级别图里,找出相应背驰段在次级别里的背驰段,将该过程反复进行下去,直到最低级别,相应的转折点就在该级别背驰段确定的范围内。
三、分析理解区间套寻找背驰点的理论依据:低级别背驰是本级别背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在低级别发生背驰时,本级别才可能背驰。
所以,我们可以从低级别去发现本级别背驰的精确点,也就是说次级别的背驰决定了背驰点,我们说某个级别的走势背驰了,那么必须确定它以下所有级别都转折了,这是所有背驰的前提。
四、操作指导第一种情况最普遍。
其特点是时间和级别完全契合。
具体方法就是本级别进入背驰段后,到次级别去寻找背驰点,然后逐级找下去,直到所有的级别都在背驰段,最小的级别最终背驰。
这种方法要求使用者对本级别以下的所有级别都同时关注,就像一个魔方,只对一面是不够的,只有多个面都对好才有价值。
第二种情况是小转大。
本级别并未进入背驰段,由于小级别的突发情况,导致本级别背驰,这种情况是无法抓到第一买点的,只能在次级别回抽确认之后才能买到。
这种情况发生在空头/多头陷阱,在本级别一个猛烈的上或下,但随后就反转了。
第三种情况是反复背离。
注意是背离不是背驰,所谓的背了又背就是这种情况,就是本级别进入了背驰段,但次级别以下的力度很大,导致本级别迟迟无法背驰,在本级别上就显示背了又背。
但是只要没有打破背驰段,就要密切注意。
这种情况发生在筑顶/底的时期,反复地诱多或诱空,诱多时要快出,诱空时可以战略建仓。
区间套是精度逐级确定的方法。
区间套操作的终极意义是追踪节点。
从高到低一级级背驰下去,一直追踪到某一单成交为止。
这个概念就好比在某个区域搜索一个人,先去定哪个区,然后哪栋楼,然后哪间房,然后哪个座位。
缠中说禅《缠论精髓》

缠中说禅《缠论精髓》篇一:缠论期中复习二:缠中说禅走势终完美缠论期中复习二:缠中说禅走势终完美对于市场走势,有一个是“不患”的,就是走势的三种分类:上涨、下跌、盘整。
所有走势都可以分解成这三种情况,这是市场分析唯一值得依靠的基础。
公理都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无论主力、散户、庄家,都逃不过这三种分类所交织成的走势。
缠论把市场的运行的根源揭示出来,任何理论也超越不了缠论的框图。
除非虚拟市场是按直线运行的,否则只要有涨跌,就有缠论,而盘整本质上也是由次级别或者次级别以下级别的涨跌构成。
一、缠中说禅走势终完美1、走势类型的分类: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市场任何品种任何周期下的走势图,都可以分解成上涨、下跌、盘整三种基本情况的组合。
上涨、下跌构成趋势,如何判断趋势与盘整,是判断走势的核心问题。
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走势是分级别的,在30分钟上的上涨,可能在日线图上只是盘整的一段甚至是下跌中的反弹,所以抛开级别前提而谈论趋势与盘整是毫无意义的,这必须切实把握。
没有级别没有缠论,没有级别也无法把走势清晰地分类为上涨,下跌,盘整。
本女开篇所说:“盘整本质上也是由次级别或者次级别以下级别的涨跌构成”,但是在同级别意义上说,盘整就是盘整,是不允许任何混淆的。
2、缠中说禅走势终完美缠中说禅走势终完美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任何走势,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
另一方面,一旦某种走势类型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走势类型。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出现缠中说禅趋势转折点后都会完美转化成某级别的另一个走势类型。
上涨之后有两种情况:盘整与下跌;盘整之后有两种情况下跌与上涨;下跌之后有两种情况:盘整与上涨。
缠论概念、定义、定理、定律、原理汇总

缠论概念、定义、定理、定律、原理汇总整理人:天_佑版权人:缠中说禅。
教你炒股票14:喝茅台的高潮程序!飞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唇吻: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
湿吻: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如胶似漆。
女上位: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上。
男上位: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之下。
第一类买点: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描述就是由男上位最后一吻后出现的背驰式下跌构成。
第二类买点:女上位第一吻后出现的下跌构成。
缠中说禅买点定律: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该定律是有专利的,发明权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必须明确,否则以后本ID不会再说任何定律了,该定律一定没有任何人发现过,其他本ID已发现的定律也一样,哪天本ID心情好再说几个,但前提是不能让本ID发现有盗版的,各位也应该和本ID一起监督)。
例如,周线上的第二类买点由日线上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有了这个缠中说禅买点定律,所有的买点都可以归结到第一类买点。
缠中说禅短差程序就是:大级别买点介入的,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
对于周线买点介入的,就应该利用日线的第一类卖点减仓,其后在第一类买点回补。
缠中说缠买点定律: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如果资金量不特别巨大,就要熟练缠中说禅短差程序:大级别买点介入的,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
这样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注意,该定律和程序都要注意版权,任何人都可以用,也不收任何版权费,但这个版权必须要明确,否则本ID心情不好,就没兴趣再说任何定律、程序了。
严惩所有企图盗版去招摇撞骗的人。
各位要多看图,根据相应的资金量以及性格去定自己的操作级别,然后具体是熟练,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了。
教你炒股票15:没有趋势,没有背驰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缠论本质及其区间套操作
缠论之所以伟大,在于发现了股市是一个吻合于自然、社会等复杂系统普适的描述性的几何模型,即通过自同构性结构的自组和级别间的扩展自组递归函数。
而缠论的应用,在于对这个天然而严密的数学系统的熟练和把握,也就是用动力和形态相结合的方法,找到这
个递归函数不同级别间的节点。
那么,什么又是递归函数呢?
在数学上,关于递归函数的定义如下:对于某一函数f(x),其定义域是集合A,那么若对于A集合中的某一个值X0,其函数值f(x0)由f(f(x0))决定,那么就称f(x)为递归函数。
在编程语言中,把直接或间接地调用自身的函数称为递归函数。
函数的构建通常需要一个函数或者一个过程来完成。
一个含直接或间接调用本函数语句的函数被称之为递归函数,它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在每一次调用自己时,必须是(在某种意义上)更接近于解;
2)必须有一个终止处理或计算的准则。
那么我们再来看缠论中的递归函数的意义。
走势是以中枢为基本单元,通过级别联立构成立体的、层次分明的系统。
相邻级别间,遵循同一个递归的标准,即:本级别中枢为次级别三个走势类型的重叠。
级别的界定:通常我们所使用的1-5-30-60-日-周……级别界定方式,只是为了看盘方便而使用而已,并非是天然生长的级别。
那么,如何去选择初始分析级别(即通常所言的最低级别)?这是个令大多数缠论学习者迷惑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如果理解了上述的递归函数构建的终止(若递推叫起始)原则,就不存在了。
为了直观的、容易的理解一些,还是来具体说说。
初始级别,即递归函数的起始点。
首先初始级别是取出来的。
初始中枢,是所选最低级别三个线段重合部分。
线段只跟最低级别有关。
如果你在某级别定义线段,那么就认定它是最低级别了,为避免混淆,我们称之为初始级别。
线段,被人为认定为初始级别的次级别走势类型。
而分型,笔,都是线段构建的条件,分型只跟笔发生直接关系,笔只跟线段发生直接关系。
比如你选择5F为初始级别,那么5F的线段,即认定为次级别走势类型,不管它是否
符合1F的实际走势类型。
同理,比如你选择30F为初始级别,那么30F的线段,即认定为次级别走势类型,不管它是否符合5F的实际走势类型,而图上可以看到的1F基本就不用
考察了。
即是说,当你选定了某个级别作为分析的初始级别以后,其次级别以下的波
动就可以全部忽略掉了。
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为了兼顾精确与简便,选操作级别为初始级别,用次级别确定精度,高一级别观察中期方向,高二级别观察长期方向。
初始级别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几个条件:技术熟练度、投机性质、看盘时间、资金量、标的活跃度、方便性等。
精度的选择,除了跟操作级别相关联外,还需要考虑本期计划交易量,标的交易量可承受范围。
区间套是精度逐级确定的方法。
区间套操作的终极意义是追踪节点。
从高到低一级级背驰下去,一直追踪到某一单成交为止。
这个概念就好比在某个区域搜索一个人,先去定哪个区,然后哪栋楼,然后哪间房,然后哪个座位。
方法1:运用了“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利用区间套原理,看低一级别的图,从中按该种办法找出相应的转折点。
这样和真正的低点基本没有太大的距离。
学过数学分析的,都应该对区间套定理有印象。
这里给出缠中
说禅精确大转折点寻找程序定理: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通过不同级别背驰段的逐级
收缩范围而确定。
换言之,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先找到其背驰段,然后在次级别图里,找出相应背驰段在次级别里的背驰段,将该过程反复进行下去,精确的买点可以从年线、季线、月线、周线、日线、30分钟、5分钟、1分钟甚至每一笔成交一直找下去,直到最低级别,相应的转折点就在该级别背驰段确定的范围内。
如果技术足够高超,理论上,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精确到笔的背驰上,甚至就是唯一的一笔。
实际上,1分钟的背驰段,一般就是以分钟计算的事情,对于大级别的转折点,就已经足够精确了。
数学分析的闭区间套定理:有无穷个闭区间,第二个闭区间被包含在第一个区间内部,第三个被包含在第二个内部,以此类推(后一个线段会被包含在前一个线段里面),这些区间的长度组成一个无穷数列,如果数列的极限趋近于0(即这些线段的长度最终会趋近于0),则这些区间的左端点最终会趋近于右端点,即左右端点收敛于数轴上唯一一点,而且这个点是此这些区间的唯一公共点。
(开区间同理)
方法2:还有一种方法,技巧比较高,再定义一个概念,称为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当下与前一“吻”的结束时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形成的面积除以时间。
因为这个概念是即时的,马上就可以判断当下的平均力度与前一次平均力度的强弱对比,一旦这次比上次弱,就可以判断“背驰”即将形成,然后再根据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的距离,一旦延伸长度缩短,就意味着真正的低部马上形成。
按这种方法,真正的转折点基本就可以完全同时地抓住。
但有一个缺陷,就是风险稍微大点,且需要的技巧要高点,对市场的感觉要好点。
缠论的区间套最后定位在走势结束的最低(高)的那一个价位上,这个价位逐级从最高级别(背驰发生的级别可能是日线也可能是30分钟等)到最低级别,逐步去找这个点,放大镜的倍数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的去定位。
当各个级别都走入背驰段发生共振很可能1
分钟甚至更低级别的背驰导致大级别的背驰确认。
通过小级别来确认大级别的背驰,通过大级别背驰来找小级别的背驰,在大级别没有背驰发生的情况下,小级别的背驰不要轻举妄动很可能一个小的调整把背驰消灭继续原来的走势。
大级别背驰,小级别的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大的情况,这个时候,小级别的背驰就要注意了。
区间套
一、基本概念
区间套:就是根据背驰段从高级别向低级别逐级寻找背驰点(即买卖点)的方法。
精确大转折点寻找程序定理: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通过不同级别背驰段的逐级收缩范
围而确定。
二、应用要点
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先找到其背驰段,然后在次级别图里,找出相应背驰段在次级别里的
背驰段,将该过程反复进行下去,直到最低级别,相应的转折点就在该级别背驰段确定的范围内。
三、分析理解
区间套寻找背驰点的理论依据:低级别背驰是本级别背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换句
话说,就是只有在低级别发生背驰时,本级别才可能背驰。
所以,我们可以从低级别去发现本级别背驰的精确点,也就是说次级别的背驰决定了背驰点,我们说某个级别的走势背驰了,那么必须确定它以下所有级别都转折了,这是所有背驰的前提。
四、操作指导
第一种情况最普遍。
其特点是时间和级别完全契合。
具体方法就是本级别进入背驰段后,
到次级别去寻找背驰点,然后逐级找下去,直到所有的级别都在背驰段,最小的级别最终背驰。
这种方法要求使用者对本级别以下的所有级别都同时关注,就像一个魔方,只对一面是不够的,只有多个面都对好才有价值。
第二种情况是小转大。
本级别并未进入背驰段,由于小级别的突发情况,导致本级别背驰,这种情况是无法抓到第一买点的,只能在次级别回抽确认之后才能买到。
这种情况发生在空头/多头陷阱,在本级别一个猛烈的上或下,但随后就反转了。
第三种情况是反复背离。
注意是背离不是背驰,所谓的背了又背就是这种情况,就是本级别进入了背驰段,但次级别以下的力度很大,导致本级别迟迟无法背驰,在本级别上就显示背了又背。
但是只要没有打破背驰段,就要密切注意。
这种情况发生在筑顶/底的时期,反复地诱多或诱空,诱多时要快出,诱空时可以战略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