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最新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最新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1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2

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3

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4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5

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6

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7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8

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9

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10

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11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12

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13

散乱。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14

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观课教师15

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16

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

17

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18

共68个点。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19

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20

四个维度。

21

一、学生学习

22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23

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24

败的决定性因素。

25

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每个视角有3 26

或5个观察点。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27

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28

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29

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0

从互动的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人31

与环境的互动。从互动的形态看有行为的互动,语言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情32

感的互动,从互动的组织形式看,有同桌的主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

33

一切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主体的、动态的活动。

34

因此,从学生学习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观课时,观课者应35

多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36

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在仪课时,要看37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体验、感受,经历英语学习过程;能否在学38

习活动中学会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39

力;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40

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41

深入探询;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42

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43

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44

二、教师教学

45

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46

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47

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学维度有环节、呈现、对话、指导、机智五个视48

角。

49

从以教师教学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观课者要观察教师的基本50

素养、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51

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52

用、情感投入等要素。议课时,要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53

生。是否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交流。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54

导。是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有力于学生思考、探索的空55

间。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生成。

56

在教师基本素养上,观课者要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良习惯或硬伤(教57

学语言、板书、口头禅、风度、精神面貌、身体语言的表达)。教师的问题是否58

明确,哪些问题是无效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存在哪些偏差;教师理答状况怎59

样。课堂练习设计是否科学适量,时安排是否充分,反馈是否有效,是否有效60

地促进了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在学生参与教学上,观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61

师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师采取何种策略关注中下学生,是否有效。

62

哪些学生处于关注盲区。在整堂课目标设计与达成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体63

现三维目标,定位是否科学、适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难点是否突破,教学64

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铺垫是否有效,教学手段运用是65

否有效地推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66

观课教师进入课堂之后,要按照一定的观察技术要求,根据课前会议制定67

的观察量表,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迅速进入观察状态,通过不同的记68

录方式,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记下自己的思69

考等。

70

作为观课教师,我们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介71

入者、帮助者。除了对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效果进行观察外,还72

应该积极思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供更多的教学可能,使教师在今后的73

教学中能根据实际和需要进行优选,追求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更优化。

74

1. 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75

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76

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77

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

78

2. 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有效的观课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79

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它需要观课教师主动进入,积极思考。思80

考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81

第一,在观察老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82

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83

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统一,理论和实践统一。必须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84

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85

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86

通过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

87

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思考使观课教师不88

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对“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进行思考,一89

方面是让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90

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自己在议课时信口91

开河,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实践行为的基92

础上,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93

第三,需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观课议课致力建设合作互助94

的教师文化,合作是共同的,互助是相互的,在授课教师无私地提供了参与者95

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的案例和平台以后,观课教师应该怎么办?我们认为,从授96

语文评课的三个维度

语文评课的三个维度 ——萍乡语文评课活动中的发言 按:3月6-8日,在萍乡实验学校进行了3天的语文交流活动。期间听课4节,上课2节,一场题为《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和一场《把语文还给学生》的讲座。3天内感受友情温暖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精神收获。整理一下当时评课的发言要点,仅留痕迹。 尊敬的文校长、赵校长和庞校长,尊敬的各位同仁,特别是尊敬的放弃过节和周末来交流的各位女同仁,大家好。 结合我对语文的和对语文课的理解,对今天听到的4节语文课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仅代表我的观点,希望能给朋友们有些益处。 首先,我觉得语文评课需要把握三个基本的维度:教学内容、学生发展和教学过程或者叫教学艺术。 这三个维度顺序不能颠倒,也就是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是第一位的,它是体现学科特征和教育指向的重要的点。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失却了语文,当然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可能。第二个维度是教学的落脚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或者思维品质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最后才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或者教学手段、教学程式,是教学内容由此指向学生发

展的。它是最不重要的一点,却是目前很多语文研究者最关注的一个点,所以语文教学就一直在误区里折腾着。 现在我来谈谈,语文教学的内容确定。 都知道从语文教学内容角度来评课,我们怎么去界定是否语文教学内容出了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 1.上课过程在文本里停留的时间。 2.教学内容中有没有语文知识的落实。 3.教学内容中没有对语文学科情感的提升。 如果一节语文课在文本中停留的时间过短,那是不正常的。 例如今天的语文课,就出现了在文本中停留时间过短的情况。40分钟的课堂,在文本中的时间不到20分钟。那么这短短的不到20分钟怎么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语文中,涵咏出文字的美丽。甚至连文章写了什么都还没懂。几分钟都没有就过去,就开始了拓展延伸,就开始了课堂表演等花样。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课堂延伸都是有机的生成性东西,它不是强加的延伸。它是自然的生成性,这个生成是由课堂延伸出来的课堂的宽度和深度。课堂的表演不是课堂应该设置的环节,它是课堂里需要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文本内容的时候才可以出现的。需要是第一要素,而不是表演是第一要素。表演是服务理解的,而不是表演是体现课堂手段丰富的。

课堂教学方案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观课教师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学习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每个视角有3或5个观察点。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互动的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从互动的形态看有行为的互动,语言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从互动的组织形式看,有同桌的主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一切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主体的、动态的活动。 因此,从学生学习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观课时,观课者应多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在仪课时,要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体验、感受,经历英语学习过程;能否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能否在

听评课老师必知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听评课老师必知的 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课堂观察视角

课堂观察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 (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课堂文化: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学生学习: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教师教学: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课堂观察框架示意图

教师如何利用课堂观察框架 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这些观察点不再以评价标准的方式出现,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旨在引领教师思考某个视角的属性。

第一,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支架。如果让教师们描述课堂是什么,对大多数老师而言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事实上,不能描述课堂的构成,当然也就难以理解课堂,难以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课堂观察框架的观察点为老师立足于“点”来思考课堂提供了支持,而68个点,20个视角,4个维度的综合又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为老师从“面”上理解课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课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教师理解课堂、反思课堂、改进课堂,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发展的品质。 第二,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开发观察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我们发现,每次确定观察主题内容时,常常令老师们颇费周折。在开展课堂观察的初期,教师们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阅读观察框架中每个维度的“观察视角”和“观察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中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在比较熟悉课堂观察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从观察框架中寻找相关的观察维度、视角和点,设计自己的观察点。在主题式观察中,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为分析观察主题的属性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思路。观察点确定后,可以根据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选择或设计观察工具,如量表、记录单、调查问卷等,选择合作观察的伙伴,商讨分工合作的观察内容,研讨双方观察的规则等。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据《课堂观察框架》选择观察点时,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一人一点,多人一点,一人多点,多人一点”的观察模式。(吴江林、林荣凑)

教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教师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崔允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群文阅读评课稿

群文阅读评课稿 群文阅读评课稿 篇一: 群文阅读评课稿do 白云六小201X-201X学年度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研讨课 《诗歌》评课稿 郭娟 上周听了几节群文阅读课,其中一节是毛红玉老师的群文阅读课----- 《诗歌》。 群文阅读给我的感觉是一种非常时尚的语文教学理念。因为新课标提 出: 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三个学段 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进行大量 的阅读。所以就有了“群文阅读”。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 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 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里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在教 材的基础上,补充2-4组形式多样的文章或者更多,建构以一定议题 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 的教学方法。 听完这堂课,我发现有许多精彩之处:第一: 教学思路清晰。 毛老师在这堂课中呈现的是一组诗歌教材,通过导读《我喜欢你》, 补充了《等待》、《打过架那天的夕阳》、《赠汪伦》、《阿贵只有

九岁》四个类似主题的诗歌,以“友情”这一主题为依托,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她的教学过程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谈话导入——走进文本——学用结合——主题升华。第二: 教学目标明确。 第一个目标,通过这一组文本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阅读的方法,就是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从文本中找出支撑自己见解的理由,提炼人物形象;第二个目标,通过读文本,体会“友情”这一主题;第三个目标,培养学生陈述自己观点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归纳分析,学法指导。 在阅读完五首诗歌后,毛老师带动学生分析了五首诗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并得出结论: 《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都是用生活中的琐事来烘托情感的,只是一首欢快,一首悲伤。其它三首也有相似的手法,是什么?大家商量一下。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小结: 用象征手法,运用事物来烘托情感。学生学以致用: 就是以前我们学过的借物抒情。 第 四: 配乐朗诵,感情升华。 学生通过配乐朗诵,让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之中。从孩子们晶莹的眼中让我感受到了纯真。 在这里,我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听课后的感悟:我觉得阅读可以提升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就像毛老师那样,如果

课堂观察维度表

评论列表 课堂观察维度二 课堂结构与时间分配观察量表

教材使用情况观察记录

刘春平(课程专家) 推荐分: 4 分2011-10-10 13:49:16 你们总结出了赵老师上课所有的三种评价语言,同时针对你们的观察提出了建议,这就是使得建议建立在了证据之上。 修改原因: 李凤如老师和张慧梅老师也参与了该维度的观察 教师教学语言观察记录

观课小结:赵老师的语言基本上分为三类:指令性语言、评价语和纠错语言。 指令性语言:如,Please read together. Practise in pairs. Let’s watch the video.等等。学生反应是比较快的,能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教师很少用命令的口气来发指令,而是比较委婉的、商量的口气。学生大部分能够领会老师的意思,说明赵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也是比较注重用英语进行教学的。 评价语:赵老师的评价语非常的丰富,有Good! Very good! Super! Well done! Great! 等等。评价非常及时、多样,语言简单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给学生以很好的激励作用。

纠错语言:如当有学生读错Thursday时,用升调问Thursday? 语言简单,且避免了因提出学生的错误而引起的尴尬,学生们能基本领会老师的意思,改正了错误。还有一个亮点是,赵老师的纠错方法不仅局限于老师纠错,还请学生帮助学生纠错。 小建议:个别指令性的语言稍微给听不明白的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或借助表情、动作等帮助学生理解。 徐建华(课程专家) 推荐分: 8 分2011-10-13 17:04:58 观课点选择合理,观课分析具体有针对性,建议有利于提升本课教学效率。 拓展活动的有效达成度观察量表3

初中语文评课标准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评课标准初探 一、评课标准:(10分) (一)教学基本功 普通话标准; 语言表达准确、清晰、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范读规范有感情; 能熟练背诵名篇诗文警句; 能写一笔好字和一手好文章; 能设计美观实用的课件; 具有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课堂组织驾驭应变能力强、课堂教学有激情; 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一种希望和爱心; 教态亲切、庄重、自然,一种亲和力。 (二)教学目标(10分) 明确、具体、全面、适度、恰当,便于操作、观察和检测,符合课标和教材关于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和谐共融,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教学内容(15分) 概括要点; 局部探究,品味语言,理解句意; 体验感情,理解意蕴; 抓住特点,分析手法; 感悟评价,推断想像,拓展延伸; 培养语感,注重积累。 以读为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准确把握能引导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把握文意,归纳中心; 筛选信息文本的基本含义和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进行尊重文本的多元理解和迁移拓展; 突出“怎么样”和“为什么”的教学; 总结出本课阅读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有深度、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有广度、重视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 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四)教学方法(15分)

结合学情、教法恰当、多样灵活、达到优化; 启发讨论、探究引导、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突出实践、主动获取、培养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法、学习技能、良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10分) 教师的教: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环环相扣,节奏鲜明,阅读教学过程完整。 学生的学:体现愉快的心境,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与伙伴协作学习,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生成对文本新的感悟和创造。 (六)教学手段(10分) 板书设计简要、工整、精巧,布局合理,脉络清楚。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合理、规范、高效,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的优势,效果良好。 (七)教学艺术(10分) 导入新颖,能引趣激情;收束简炼,能促进归纳迁移;提问巧妙,能启迪思维;能体现文学作品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模糊性和多元性;能体现议论文说明文教学的逻辑性、严密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过程有发展有高潮;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八)双边活动(10分) 充分发挥教师教授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独立思考和阅读的时间;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教学民主,善于与学生沟通,师生间民主、平等、情感双向交流,达到教学共振。 (九)教学效果(10分) 设计的教学目标达到;阅读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达到理想的效果;活化知识、内化方法、优化情意;具有实、精、新、活的特点,具有饱满深沉的内涵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全体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初中语文阅读课评课原则 (一)阅读理解与基础积累相结合原则。 没有基础知识,阅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语文大厦就会根基不牢。 将词语的读音、解释;句子的表达形式和效果;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融入文本理解过程中。 避免只见阅读理解,不见基础渗透。 (二)一元理解与多元理解相结合原则 文本意义已非常明确的文章少搞多元理解。

听课评课维度

表7.2 数学说课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评分A B C D 说教材(15)课题简要分析 5 4 3 2 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5 4 3 2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确定及其依据 5 4 3 2 说目标(10)阐述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发展,并说明其依据 5 4 3 2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无歧义,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5 4 3 2 说教学方法(20)从教材、学情出发,选择灵活多样、有启发性的教法和教具 5 4 3 2 教学手段或媒体的利用,对达到教学目标最优化的思考与分析 5 4 3 2 具体说出学法知道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恰当运用 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5 4 3 2 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正确。学生获得移动的终身学习能力 5 4 3 2 说教学过程(40)教学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各环节安排周密。连贯紧凑、过渡 自然 10 8 6 4 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突破合理10 8 6 4 教学有特色,体现教法、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10 8 6 4 各环节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科学、合理10 8 6 4 教师基本功(15)讲解准确,重点突破,时间分配合理 5 4 3 2 板书正确、工整、美观,布局合理、设计瞩目 5 4 3 2 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富有激情与活力、语言简练、流畅 普通话规范,富有感染力 5 4 3 2 总评总分等级 注: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表7.6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所问问题统计表 项目复习问题讲授新课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合计教学时间 问题数量 没问题平均占时 表7.7 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 问题 教师提问类型学生回答类型教师反馈方式挑选回答方式停顿 管 理 记 忆 推 理 创 造 批 判 无 答 机 械 回 答 是 否 认 知 、 记 忆 推 理 创 造 打 断 、 代 替 、 提 示 不 理 重 复 问 题 肯 定 、 鼓 励 或 称 赞 鼓 励 学 生 提 问 提 问 后 齐 答 提 问 后 叫 举 手 者 答 提 问 后 叫 未 举 手 者 答 提 问 前 先 点 名 提 问 后 叫 其 他 同 学 没 有 停 顿 或 不 足 3 秒 停 顿 过 长 适 当 停 顿 3~5 秒 学 生 答 不 出 耐 心 等 几 秒 特 殊 学 生 适 当 多 等 几 秒√√√√√ …………………………………………………………………… √√√√√ 合计 比 率%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_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人教版 一、语文教学定位准确,目标明确。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陆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很好的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一开始的复习中,陆老师通过对课文的内容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文眼“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中心词概括出海底世界的特点,并让学生跟着一起板书并记住这两个词,由此展开对课文的学习。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课堂教学 语文学习重在语言文字;而信息技术则是侧重于听、看,用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如何将语文和信息技术融合,是当前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本人认为对于学科教学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辅助教学,切不可喧宾夺主。陆老师在媒体的运用上应该说充分利用其优势,又不过多过滥。 如:抓住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的特点,创设“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视频欣赏,使孩子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孩子心跳与文本的述说产生了共鸣。他们置身于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 “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我们用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边听边想象,一会儿,你要和大家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教师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创设情景。请同学们戴上潜水镜,穿上潜水服,向海底出发。让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情趣性。声音的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丰富的,而且清晰地诠释了这几个象声词。 第三自然段的一段录像解说帮助学生更为形象地去了解动物的活动特点。并且没有选择在进入第三自然段的一开始就播放,所以,而是我首先是带领学生去阅读文本,去想象、去感受,然后再放录像,为了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培养其理解感悟能力,录象则是加深其理解。 第四自然段的图片展示同样在学习文本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植物的色彩

小学语文评课稿题目(共5篇)

篇一:小学语文评课稿模板 凌亦祥 (1)在识字组词中,潜移默化。 (2)在课文教学中,加以深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思想教育内容是丰富的。每篇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也是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散在各册语文教材之中,没有完整的序列。我们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恰当的教育目标,找出德育点,就 篇二: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听了三位老师的课。下面我代表第二学习小组对三位老师的课谈一谈我们的看法。 第一节:黄小伟《将相和》 亮点一: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黄老师很善于质疑,在上课前让学生说说由题目想知道什么,然后读课题,再质疑,让学生带着质疑展开教学。 亮点二:黄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体现了新课标第三学段对阅读的要求。另外,黄老师上课很认真,相信他这种认真教学的态度,一定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很快得到提高。 下面谈谈我们队黄老师需要改进的地方的看法。 1、课堂评价语言不少,但很单一,说得最多的一句是“掌声在哪里”,我们认为,评价语应该多样且符合实际的,如:真棒,你真聪明,非常不错等。 2、重视字词教学但不符合高年段学情要求。对于生字,学生已经读得很好了,老师还一直追问学生有没有哪个字不会写的,并且这时下面的学生都表示没有了。你这个时候可以马上说:“真没有了呀?那老师就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真掌握好了。”可以检查他们写一两个难写的。就不用按照之前的教学设计吧自己认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硬跟学生分析一通。 3、在教学流程中,你先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简单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后年又有一个环节让学生给每个小故事起个小标题,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其实,我们认为,如果把这两个环节整合在一起讲,是不是会更好呢? 第二节:李丫梅《我为你骄傲》 亮点一:根据课程四大理念之一,努力建设开房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黎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亮点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最喜欢游戏。李老师活学活用,把钱两天培训老师教的查收游戏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信心。课中为了巩固词语,也做了听音找词语的游戏,这个方法好,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了。 接下来谈谈我们对李老师这节课不成熟的看法: 从教育学的理论看,强调学生的纪律对塑造低年级儿童良好的课堂行为有积极的作用,毕竟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但李老师这节课没有强调课堂纪律,很多学生都是伏台的,个别学生交头接耳,老师也没有提醒学生注意。 第三节:莫美媚《鱼游到了纸上》 亮点一:莫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能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去发现南都难写易错的字,并且个别重点指导书写,符合学段要求。 亮点二:莫老师的教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善于激励学生,充 至于不足,我们认为有一点便是莫老师上课时声音很洪亮,吐字清晰,但缺少一点亲和

观课评课的收获

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我的收获颇丰,尤其是在观课评课阶段,让我学到了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番清醒的反思。下面是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准确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是课堂导入的基础。在我所观评的六节课中,执教的老师们都设计了很有成效的课堂导入环节。比如耿庆会老师执教的《多边形面积》,先从学生们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导入,复习了旧知,然后运用电子白板的功能,把这些规则的图形重新组合排列,变成一些组合图形(多边形),非常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很容易的把握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课程学习的也非常有目的。再比如,张丽丽老师执教的《认识垂直》这一节课,也是在知道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这一个定义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生活实际中常见的标志牌,发现了学过的直角,然后非常自然的过渡到“垂直”这一个概念。所以说,好的课堂导入不应该是想方设法炫技术、夺眼球,而应该回到学习本身上来,怎样帮助学生如何学好本节课、愿意学本节课,才是导入这个环节的重点。 二、如果把一节课比喻成一棵大树,教学目标就像这棵大树的主干。在备一节课之前,先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通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让学生体会到什么,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甚

至再远一点,这个教学目标在这个学期要占一个怎样的位置。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在备课中有的放矢,也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比如郑海杰老师执教的《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整节课观看下来,感觉非常清晰明朗,课堂上经常感觉到思想火花的撞击,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基本上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郑老师先用一个猜数字游戏抓住了学生的心,然后自然引入数学中的规律,如果这时就让学生去根据课本例题去探索,显然有点”拔苗助长“,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郑老师先交代了本节课利用计算器计算的诸多事项,这虽然是一个小细节,但却是实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步。如何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呢?我觉得有时可以将这些教学目标细化、分解、倒推上去,比如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以及做这个问题的时候同时要兼顾什么等,类似于思维导图式的方式,这也应该可以帮助我们清晰的理顺教学任务。千万不要总是盲目按照课本习题进行教学,逐渐在课堂上走了弯路。 三、教师的评价要适当得体,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通过这次观课,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适当得体的评价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融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率。比如张丽丽老师执教的《认识垂直》这一节课,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及时和恰当,甚至还准备了一些小奖品,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再加上张老师本身语言的亲和力,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升华,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当然,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质,适合别

评课的四个维度

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最新语文评课发言稿

20xx最新语文评课发言稿 20xx最新语文评课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刚才我们仔细聆听了三位老师按照新课程标准执教的公开课。我个人的感觉是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精彩粉呈。 大致说来,三位老师执教的观摩课有如下特点: 1、三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老师机械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全部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完全相信学生,让学生聆听,让学生朗读,让学生评论,让学生品味。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自主合作共探究。学生听的全神贯注,读的琅琅上口,说的头头是道,品的有滋有味,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2、三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都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才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说三位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明晰。张知锋设计的让学生"听、读、说、悟、思",朱淑艳老师让学生"在文章中感知亲情,生活中感悟亲情,在行动中培养亲情",丁玉萧老师按照"整体感知——品味趣味——创编美文"的思路授课,教师在清晰地思路中又把"圈点批注"这一学习方法贯穿其中。可以说既体现了训练的过程,又渗透了方法的指导。同时三位老师又把人文关怀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让学生明白生命中的第一次次愈多,生命也就多姿多彩,愿大家珍重第一次,大胆尝试,拥有更多的第一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朱老师让学生在文中感知亲情,在生活中感悟亲情,在行动中土培养亲情,培养学生具有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感的意识。丁玉萧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3、三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过于传播知识的做法,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课内迁移到课外,使教材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树立了大语文教育观,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张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最精彩、最感人的第一次;朱老师让学生说自己感动的话,说说自己的亲情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用教材这个例子对学生进行重陶、感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刚才我说三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具体说来,张老师的课问题设计很有梯度,由听、读、说到悟、结,一步一个问题,一步一个台阶,层层蓄势,环环相扣,整堂课呈现出一种起伏迭宕之美。朱淑艳老师的《散步》我认为最大特色是整堂课自始自终都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情意,文章的景美、情美、语言美。教师的课制作美,教学设计构思美,教师的教学语言美。让语文课魅力四射,让语文课美不胜收,让语文课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们听后如沐春风,如饮美酒。丁玉萧的课则紧紧抓住语文这一学科自身的特点,把自主、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整理)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 及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维度一:学生学习——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一、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一)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二)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三)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

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四)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五)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二、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一)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语文评课发言稿2篇

语文评课发言稿2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刚才我们仔细聆听了三位老师按照新课程标准执教的公开课。我个人的感觉是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精彩粉呈。 大致说来,三位老师执教的观摩课有如下特点: 1、三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老师机械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全部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完全相信学生,让学生聆听,让学生朗读,让学生评论,让学生品味。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自主合作共探究。学生听的全神贯注,读的琅琅上口,说的头头是道,品的有滋有味,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2、三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都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才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说三位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明晰。张知锋设计的让学生“听、读、说、悟、思”,朱淑艳老师让学生“在文章中感知亲情,生活中感悟亲情,在行动中培养亲情”,丁玉萧老师按照“整

体感知——品味趣味——创编美文”的思路授课,教师在清晰地思路中又把“圈点批注”这一学习方法贯穿其中。可以说既体现了训练的过程,又渗透了方法的指导。同时三位老师又把人文关怀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让学生明白生命中的第一次次愈多,生命也就多姿多彩,愿大家珍重第一次,大胆尝试,拥有更多的第一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朱老师让学生在文中感知亲情,在生活中感悟亲情,在行动中土培养亲情,培养学生具有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感的意识。丁玉萧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3、三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过于传播知识的做法,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课内迁移到课外,使教材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树立了大语文教育观,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张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最精彩、最感人的第一次;朱老师让学生说自己感动的话,说说自己的亲情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用教材这个例子对学生进行重陶、感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刚才我说三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具体说来,张老师的课问题设计很有梯度,由听、读、说到悟、结,一步一个问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听评课的四个维度: 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观察点举例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7、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8、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9、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0、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1、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2、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13、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15、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6、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17、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18、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观察点举例 环节 19、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0、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21、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22、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3、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24、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25、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26、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27、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29、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30、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31、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32、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33、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34、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维度三:课程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