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外圆及车端面教案

车外圆及车端面教案
车外圆及车端面教案

一.课题

车外圆及车端面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外圆及端面车削的基本知识,选择合理的切削三要素。

2、掌握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二)技能目标

能用硬质合金或高速钢车刀对外圆的切削和对车端面的加工(三)情感目标

培养坚强、吃苦耐劳的精神。

严格执行5S管理

三.课型

理实一体,新课

四.课时

共8课时第1-8课

五.教学重点

1、安全操作要领

2、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择

3、量具的使用

六.教学难点

1、粗车、精车的概念和要领

2、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择

3、刀具选用及刃磨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理实一体,讲授+演示+操作

八.教具

1、C6140车床

2、设备工量具准备通知单: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

普通车床

CA6136B6

2CA6140B14

1

车刀

90°YT1520

245°YT1520

量具

游标卡尺20

千分尺20

钢皮尺20

其他辅具

垫刀片若干,油石条等

其他车工常用辅具

材料45钢

九.教学过程

1、清点学生到位情况,记录出勤,分组,选好组长

2、布置实训任务

3、讲解:

讲解车外圆及端面的内容及操作相关要领和注意点。

4、示范:

根据练习图纸,指导老师进行实物示范并讲解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对学生提出用试切法来控制尺寸。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学生课堂操作情况,如有必要,随时集中学生进行讲解。

(1)工件图样(附练习图一)

(2)加工步骤:

1)用卡盘夹住工件外圆长20左右,找正夹紧。

2)装刀,注意中心高度

3)粗车平面及外圆φ87长60(留精车余量)。

4)精车平面及外圆φ87长60至精度尺寸,倒角1×45°。

5)调头夹住外圆φ87一端,长20左右,找正夹紧。

6)粗车平面及外圆φ78,(留精车余量)。

7)精车平面及外圆φ78长50至精度尺寸,倒角1×45°。

8)检查卸车。

9)打扫整理训练场地,工件交指导老师检查。

6、工件上交,打分

十.作业

写出实训报告

十一. 教学后记

归纳小结,总结教学效果,提出整改方法

车外圆、端面和阶台

年月日(星期)课题课题二车外圆、端面和阶台 教学目的1、掌握工件及车刀的装夹方法 2、掌握外圆、端面和阶台的车削方法。 教学重点外圆的车削和测量方法 课的类型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指导训练 教具游标卡尺、千分尺、中心钻、外圆车刀 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1、检查教案、教具的准备情况 2、检查学生出勤情况,精神面貌 教案进程: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一、外圆车刀 1、车刀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2、常用外圆车刀种类:90°75°45° ⑴90°外圆车刀简称偏刀,分为左偏刀和右偏刀。(图2-1) 左偏刀:主要用于由左向右纵向进给(反向进刀)车外圆。 右偏刀:一般用于由右向左从向进给车削外圆,或车削工件的端面和右向阶台(见图2-2) (2) 75°车刀刀夹用大于90°,刀头强度好,耐用。 右偏刀:适用于粗车外圆和强力切削铸件,锻件等余量较大的工件(见图2-4a) 左偏刀:车削铸件锻件的大平面(见图2-46)

2、车刀安装 安装原则:(1)伸出部分尺时量短(刀柄厚度的1~1.5倍;) (2)垫片与刀架边缘整齐,数量尽量少;(3)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 (4)至少用两个螺钉平整压紧。 车刀与刀尖对准工件中心方法: (1)用钢直尺测量(见2-90) (2)对尾座顶尖(见图2-96) (3)对工件端面旋转中心。 二、工件的安装 1、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安装工件。 特点:能自动定心,一般不需找正。但工件较长或夹位较短时,或卡盘精度较差时需找正。 找心方法: (1)粗车时用目测和划针找正。 (2)精车时用百分表找正。 (3) 装夹轴向尺寸小的工件,可手铜棒挤压找正。(见图 2-10) 2、四爪单动卡盘上安装工件。 特点:必须找正。而且较费时,但夹紧力大,适用夹大 型或形状不规则的工件。 3、在两顶尖之间安装工件 特点:安装方便,不需找正,在而且定位精度高。适用 于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或较长的轴类工件。 (1)中心钻的形状和作用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外圆、端面和倒角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强调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 强调实习纪律,做好安全文明生产。 【复习巩固】 1.复习上次课主要学习了文明生产和工具、夹具、量具、图样的合理放置以及刀具 刃磨安全知识等内容。通过实际演示、讲解和学生观察,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 遵守安全文明操作规程的感性认识。 2.提问1)车刀磨损后是否要及时刃磨? 2)刃磨有哪些具体要求?

3.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情况统计表 车台阶轴用车刀 1-45°车刀 2-90°车刀 3-75°车刀 4-车槽刀 【讲授新课】 任务一 外圆车刀的认识、刃磨及安装 一、外圆车刀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二、90°外圆车刀的刃磨要求 三、车刀的安装 【技能训练】 一、目标任务 1.了解外圆车刀的种类及各种外圆车刀的应用场合。 2.学会刃磨外圆车刀。 二、示范操作 刃磨45°车刀、75°车刀、90°车刀 三、分组练习 按课题小组轮流练习,完成本次课的训练任务。 四、巡回指导 1.身体不准靠近旋转表面,严格通电,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2.刃磨车刀的每一个姿势、车刀的位置和角度。 3.车刀快速安装的技巧。 4.经常提醒学生,磨刀时要戴防护眼镜和应站的安全位置,以防发生人身事故。 5.分析刃磨过程中的情况,强调注意事项。 6.及时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任务二车外圆、端面和倒角 一、车外圆的步骤与方法 1.加工准备 2.对刀试切削 3.正常切削 二、车端面的方法 1.45°车刀车端面 2.用偏刀车端面 三、倒角及加工 四、刻度盘的计算与应用 1.中滑板上的刻度盘 2.小滑板上的刻度盘 五、工件的测量 1.游标卡尺测量工件 2.千分尺测量工件 3.工件径向跳动误差的测量 4.端面的测量 【技能训练】 一、目标任务 1.掌握外圆、端面和倒角的加工过程及加工方法。 2.学会测量工件外圆和端面。 二、示范操作 车削外圆、端面和倒角。 三、分组练习 按课题小组轮流练习,完成本次课的训练任务。 四、巡回指导 1.身体不准靠近旋转表面,严格通电,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2.车削外圆、端面和倒角的每一个姿势以及所站的位置。 3.车削外圆、端面和倒角的技巧。 4.提醒学生正确使用中、小滑板上的刻度盘。 5.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量具。 6.分析车削外圆、端面和倒角过程中的情况,强调注意事项。 【课题总结】 本次课主要学习了外圆车刀的种类、特征和用途;90°外圆车刀的刃磨要;车刀的安装;

车削外圆和端面

任务二车削外圆和端面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机动进给车削外圆和端面的方法。 2、掌握调整机动进给手柄位置的方法。 导语:正确装夹刀具与工件是进行车削加工的前提。车刀装夹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切削的顺利进行和工件的加工质量。即使刃磨了合理的车刀角度,如果不正确装夹,也会改变车刀工作时的实际角度。 ●活动一学会装夹 1.刀具的装夹 装夹车刀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车刀装夹在刀架上,不宜伸出太长。在不影响观察的前提下,应尽量伸出短些。否则切削时刀杆的刚性减弱,容易产生振动,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甚至使车刀损坏。车刀的伸出长度,一般以不超过刀杆厚度的1.5倍为宜。车刀下面的垫片要平整,并应与刀架对齐,而且尽量以少量的厚垫片代替较多的薄垫片,以防止车刀产生振动。 (2)车刀刀尖应与工件轴线一样高。车刀装得太高,会使车刀的实际后角减小,使车刀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增大;车刀装得太低,会使车刀的实际前角减小,使切削不顺利。 (3)装夹车刀时,刀杆中心线应跟进给方向垂直,否则会使主偏角和副偏角的数值发生变化。 (4)车刀至少要用两个螺钉压紧在刀架上,并逐个轮流旋紧。旋紧时不得用力过大而损坏螺钉。 2.工件的装夹 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装夹 (1)三爪自定心卡盘的构造 (2)三爪自定心卡盘的优缺点和应用 3.熟悉量具的使用方法(1)钢直尺的规格和使用(2)游标卡尺的使用 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很广,可以测量工件外径、孔径、长度、深度以及沟槽宽度等。测量工件的姿势和方法如图所示。 (3)外径千分尺的使用

外径千分尺是车削加工时最常用的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1mm。测量工件的姿势和方法如图所示3.车削台阶轴在同一工件上,有几个直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连接在一起像台阶一样,就叫它为台阶工件。俗称台阶为“肩胛”。台阶工件的车削,实际上就是外圆和平面车削的组合。故在车削时必须兼顾外圆的尺寸精度和台阶长度的要求。 (1)台阶工件的技术要求 台阶工件通常与其他零件结合使用, 因此它的技术要求一般有:各挡外 圆之间的同轴度、外圆和台阶平面 的垂直度、台阶平面的平面度以及 外圆和台阶平面相交处的清角。 (2)车刀的选择和装夹如图示 车削台阶时,通常使用90°外 圆偏刀。车刀的装夹应根据粗、精车的特点进行安装。如粗车时余量多,为了增加切削深度,减少刀尖压力,车刀装夹可取主偏角小于90°为宜(一般为85°~90°)。精车时为了保证台阶平面和轴心线垂直,应取主偏角大于90°(一般为93°左右)。 (3)车削台阶工件的方法车削台阶工件,一般分粗、精车进行。车削前根据台阶长度先用刀尖在工件表面刻线痕,然后按线痕进行粗车。粗车时的台阶每档均略短些,留精车余量。精车台阶工件时,通常在机动进给精车外圆至近台阶处时,以手动进给代替机动进给。当车至平面时,然后变纵向进给为横向进给,移动中滑板由里向外慢慢精车台阶平面,以确保台阶平面垂直轴心线。(4)直径尺寸的控制方法 车削台阶工件,直径尺寸的控制采用对刀——测量——进刀——切削的方法加以保证。 1)对刀就是让刀尖沿轴向接触工件,纵向退出,轴向略进刀0.6~0.8mm后,纵向切削,再纵向退出(中滑板不动或记下刻度)。 2)测量就是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刚才的切削部分。 3)进刀就是用切削部分的测量值和图样要求进行比较后,用中滑板进刀(粗车时按2~3mm/刀;精车时按0.6~0.8mm/刀)。4)切削就是用机动/手动的方法进行纵向切削。 (5)台阶长度的测量和控制方法

车削端面外圆教案

兖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学年第学期 实训教案本 课程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年月日 实训教案 NO 课题序号: 12 课题名称:车削端面、外圆 授课时间: 18 需用科日: 2012 、 6 月 5 日至 6 月 7 日

分配结束指导时分 七、新课内容(附后)八、零件草图: 九、课后记事: 1、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操作方法, 极少数还不能达到要求,需个别辅导。 2、中滑板进刀格数得计算较慢。

一、外圆车刀 常用得外圆车刀:90°、75°、45°外圆车刀 1、45°外圆车刀 俗称弯头车刀,刀尖角为90°,刀体强度与散热条件比 90°外圆车刀好,可车削工件外圆、端面与45°倒角。 2、90°外圆车刀 俗称偏刀,其主偏角为90°。又分为右偏刀与左 偏刀。 用右偏刀主要车削工件外圆,当车削工件端面时,自工 件外缘向中心进给,由副切削刃担任切削任务,如果切 削深度大,切削抗力就大,车刀往往会扎入工件,端面 形成凹面。为避免产生这种现象,可改从中心向外进给, 由主切削刃切削,但切削深度较小。 3、75°外圆车刀 刀尖角大于90 °,刀头强度高,较耐用,适用于粗车 轴类外圆与强力切削锻、铸件等余量较大得工件。 结合实物 进行解决 教学过程及授课内容附记

二、车刀得装夹 ?1、车刀得装夹要求 ?(1)车刀伸出刀架得长度,一般为刀杆厚度得1~1、5倍,约25~30mm 。 ?(2)车刀垫片应平整、无毛刺、厚薄均匀,所用垫片数量尽量少,垫片应与刀架边缘对齐,且至少用两 个螺钉压紧。 ?(3)刀杆中心线应与进给方向垂直或平行。 ?(4)车刀刀尖必须对准工件得回转中心。 2、车刀刀尖对中心得方法 1)根据车床主轴得中心高,用钢直尺测量装刀。 (2)利用车床尾座后顶尖对刀、装夹车刀。 (3)通过试车工件端面来调整车刀高度。 三、工件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得安装 ?1、三爪自定心卡盘得三个卡爪就是同步运动得,能自动定心,一般不需找正。但夹持较长工件与使用演示并讲解 板书讲解难点 重点 演示讲解重点 强调

实训课题二 车外圆和端面

实训课题二车外圆和端面 一、技能训练要求 1、掌握车刀的种类、用途和安装方法 2、掌握工件的装夹方法 3、掌握钢直尺和卡钳和使用方法 4、掌握粗车、精车时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 5、初步掌握车外圆、车端面的方法 二、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训内容安排 1、相关理论知识(2课时) ①、车刀的种类 外圆车刀:用于车削外圆、台阶和端面 45O车刀:车削工件的端面和倒角,也可车削短轴的外圆 切断刀:用于切断和切沟槽 螺纹车刀:加工内外螺纹 ②、车刀的安装方法 A、刀尖应与工件轴线等高 B、车刀刀杆应与工件轴线垂直 C、刀杆伸出刀架不宜过长,一般为刀杆厚度的1.5~2倍 D、刀杆垫片应平整,尽量用厚垫片,以减少垫片数量 E、车刀位置调整好后应固紧 ③、工件的安装方法 A、擦净卡盘爪,用卡盘手柄张开卡盘爪,将工件在卡爪间放正,调整工件长度,轻轻夹紧工件 B、开机,使主轴低速旋转检查工件有无偏摆,若有偏摆,应停车后轻敲工件纠正。用卡盘手柄夹紧工件 C、移动车刀至车削行程的最左端,用手转动卡盘,检查是否与刀架相撞 ④、钢直尺和卡钳的使用方法 钢直尺是最简单和长度量具,可直接测量工件尺寸,常用的规格是150mm,由于钢直尺最小刻度值为0.5mm,因此测量时误差较大,只能用于精度较低的零件尺寸或检查毛坯尺寸等。钢直尺与卡钳配合使用能间接测量工件的外径和孔径尺寸。 ⑤、切削用量的选择 A、切削速度:车削时,工件加工表面最大直径处线速度称为切削速度,以ν(m/min)表示。其计算公式:ν=πdn/1000(m/min)

式中:d—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mm) n—车床主轴每分钟的转速(r/min) B、进给量:工件每转一周,车刀所移动的距离,以f(mm/r)表示 C、切削深度:车刀每一次切去的金属层的厚度,以a p(mm)表示 注:粗车的切削用量推荐如下:切削深度a p=0.8~1.5mm,进给量f=0.2~0.3m m/r,切削速度v取30~50m/min(切钢)。或320r/min 精车切削用量应选用较小的切削深度a p=0.1~0.3mm和较小的进给量f=0.05~0. 2mm/r,切削速度可取大些 2、实习内容 ①、车削端面的步骤 A、安装工件、安装刀具 B、起动车床,使工件旋转,慢慢转动溜板的手柄,使刀尖轻轻地碰到端面,退到离开工件外圆5mm的位置 C、进行粗车。移动小滑板或床鞍控制吃刀量,摇动中滑板手柄进给到中心位置 D、进行精车。起动自动横向进给,在离中心5mm处,关闭自动进给,慢慢转动横向进给手柄进到中心位置 ②、车外圆操作步骤 A、选择主轴转速和进给量,调整有关手柄位置 B、对刀,移动刀架,使车刀刀尖接触工件表面,对零点时必须开车 C、对完刀后,用刻度盘调整切削深度。在用刻度盘调整切深时,应了解中滑板刻度盘的刻度值,就是每转过一小格时车刀的横向切削深度值。然后根据切深,计算出需要转过和格数。C6136车床中滑板刻度盘的刻度值每一小格为0.04mm,一圈为5mm(直径的变动量) D、试切。检查切削深度是否准确。横向进刀 注:如果刻度盘手柄摇过了头,或试切后发现尺寸太小而须退刀时,为了消除丝杆和螺母之间的间隙,应反转半周左右,再转至所需的刻度值上 E、纵向手动进车外圆 F、测量外圆尺寸 G、倒角。选择450车刀,然后移动床鞍至工件外圆和端面相交处进行倒角(1×450是指倒角在外圆上的轴向长度为1mm) 3、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①、实习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不允许穿凉鞋或拖鞋进入实习车间 ②、开车前必须检查车床各手柄及运转部分是否正常 ③、工件要卡正、夹紧,装卸工件后卡盘板手必须随手取下

车外圆及车端面教案

一.课题 车外圆及车端面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外圆及端面车削的基本知识,选择合理的切削三要素。 2、掌握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二)技能目标 能用硬质合金或高速钢车刀对外圆的切削和对车端面的加工(三)情感目标 培养坚强、吃苦耐劳的精神。 严格执行5S管理 三.课型 理实一体,新课 四.课时 共8课时第1-8课 五.教学重点 1、安全操作要领 2、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择 3、量具的使用 六.教学难点 1、粗车、精车的概念和要领 2、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择

3、刀具选用及刃磨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理实一体,讲授+演示+操作 八.教具 1、C6140车床 2、设备工量具准备通知单: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 普通车床CA6136B6 2CA6140B14 1 车刀 90°YT1520 245°YT1520 量具游标卡尺20千分尺20钢皮尺20 其他辅具 垫刀片若干,油石条等 其他车工常用辅具 材料45钢九.教学过程 1、清点学生到位情况,记录出勤,分组,选好组长 2、布置实训任务

3、讲解: 讲解车外圆及端面的内容及操作相关要领和注意点。 4、示范: 根据练习图纸,指导老师进行实物示范并讲解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对学生提出用试切法来控制尺寸。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学生课堂操作情况,如有必要,随时集中学生进行讲解。 (1)工件图样(附练习图一) (2)加工步骤: 1)用卡盘夹住工件外圆长20左右,找正夹紧。 2)装刀,注意中心高度 3)粗车平面及外圆φ87长60(留精车余量)。 4)精车平面及外圆φ87长60至精度尺寸,倒角1×45°。 5)调头夹住外圆φ87一端,长20左右,找正夹紧。 6)粗车平面及外圆φ78,(留精车余量)。 7)精车平面及外圆φ78长50至精度尺寸,倒角1×45°。 8)检查卸车。

3(车外圆及车端面)

项目三车削外圆及端面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手动、机动进给车削外圆、端面和台阶的方法。 2.掌握调整机动进给手柄位置的方法。 3.会用划线盘找正工件。 4.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会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外圆、用钢直尺测量长度并检查平面凹凸,达到图样的精度要求。 5.掌握试切削,试测量的方法车削外圆。 6.遵守操作规程,养成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车削外圆、端面和台阶的方法 2.教学难点 刻度盘的计算及应用 三、实训内容

四、准备工作 设备:切割机、车床 工具:45°和90°硬质合金外圆车刀、通用装夹工具一套 量具: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五、工艺分析 由于该零件较短,没有特殊的同轴度要求,加工时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直接装夹进行加工。考虑到倒角和去毛刺的需要,先加工大端直径再调头加工另一端。其机械加工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见附表。 六、操作过程 1.检查毛坯尺寸,装夹一端外圆,伸出长度大于60mm,用划针盘找正夹紧; 2.车平端面,粗精车D1、长45mm,倒角2×45°; 3.调头垫铜皮,装夹外圆,伸出长度大于70mm,找正夹紧,粗精车端面至总长L1; 4.用钢直尺刻线长L2mm,粗车D2,留精车余量1~2mm; 5.用钢直尺刻线长L1mm,粗车D3,留精车余量1~2mm; 6.精车D2和L2、D3和L3至图形要求,倒角2×45°和1×45°。 七、质量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八、安全及注意事项 1.车削时防止车刀碰着卡盘。 2.转动刀架时,防止车刀与工件、卡盘发生碰撞。 3.测量或清除铁屑时,要先停车,工件转动时不准用手触摸工件。 4.车削过程中戴好防护眼镜。 九、容易产生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1、工件端面中心留有凸头,原因是刀尖没有对准工件中心,偏高或偏低。 2、端面不平有凹凸,产生原因是进刀量过深、车刀磨损,滑板移动、刀架和车刀紧固力不足,产生扎刀或让刀。 3、车外圆产生锥度,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用小滑板手动进给车外圆时,小滑板导轨与主轴轴线不平行。 (2)车削转速过高,在切削过程中车刀磨损。 (3)摇动中滑板进给时,没有消除空行程。 (4)车削表面痕迹粗细不一。主要是手动进给不均匀。 (5)变换转速时应先停车,否则容易打坏主轴箱内的齿轮。 (6)切削时应先开车,后进刀。切削完毕时先退刀后停车,否则车刀容易损坏。 (7)车削铸铁毛坯时,由于氧化皮较硬,要求尽可能一刀车掉,否则车刀容易磨损。 (8)用手动进给车削时,应把有关进给手柄放在空档位置。 (9)掉头装夹工件时,最好垫铜皮,以防夹坏工件。 (10)车削前应检查滑板位置是否正确,工件装夹是否牢靠,卡盘扳手是否取下。 十、相关知识: 1.45o和90o外圆车刀的安装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车外圆及端面夹具.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车外圆及端面夹具 学生姓名:qweweqe 学号:00000000000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00000000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12月27日

前言 齿轮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零件,其加工质量和加工能力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实现齿轮加工的数控化和自动化,加工和检测的一体化是目前齿轮加工的发展趋势。 齿轮加工机床系指用齿轮切削工具加工齿轮齿面或齿条齿面的机床及其配套辅机。齿轮机床按加工原理分为两类,仿形法和范成法(或称展成法)。仿形法是用刀具的刀刃形状来保证齿轮齿形的准确性,用单分齿来保证分齿的均匀。范成法是按照齿轮啮合原理进行加工,假想刀具为齿轮的牙形,它在切削被加工齿轮时好似一对齿轮啮合传动,被加工齿轮就是在类似啮合传动的过程中被范成成形的,范成法具有加工精度高,粗糙度值低,生产率高等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范成法按其加工方法和加工对象分为: (1)插齿机:多用于粗、精加工内外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特别适用于双联、多联齿轮,当机床上装有专用装置后,可以加工斜齿圆柱齿轮及齿条。 (2)滚齿机:可进行滚铣圆柱直齿轮、斜齿轮、蜗轮及花键轴等加工。 (3)剃齿机:按螺旋齿轮啮合原理用剃齿刀带动工件(或工件带动刀具)旋转剃削圆柱齿轮齿面的齿轮再加工机床。 (4)刨齿机:用于外啮合直齿锥齿轮加工。 (5)铣齿机:用于加工正交、非正交(轴交角不等于90)的弧齿锥齿轮、双曲线锥齿轮加工。 (6)磨齿机:用于热处理后各种高精度齿轮再加工。

目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齿轮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05) 1.1 齿轮的用途 (05) 1.2 齿轮技术要求 (05) 1.3 审查齿轮的工艺性 (06) 1.4 确定齿轮的生产类型 (07) 第二章确定毛坯、绘制毛坯件图 (08) 2.1 选择毛坯 (08)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08) 2.3 绘制齿轮铸造毛坯简图 (09) 第三章拟定齿轮工艺路线 (10)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0) 3.2 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11) 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12) 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2) 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13) 3.6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14) 3.7 确定工艺路线 (15) 第四章确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16) 第五章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7) 第六章夹具设计 (20) 第七章设计体会 (23) 第八章参考文献 (24)

车削外圆时如何保证尺寸精度

车削外圆时如何保证尺寸精度 1 绪论 车削加工的范围很广,包括模具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甚至我们平时坐的椅子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车削出来的,可以说车削加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其实际操作基本的内容很多,但我个人认为最为基本的还是车削外圆,外圆尺寸精度关乎于一个轴类零件是否报废、螺纹直径是否达标等情况,可以说在车削外圆时如何保证尺寸精度是一个车床操作者的基本功体现之处,把外圆车削成合格品是一门值得研究的一门学科,是广大车工、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在长期车削实践中不断总结、长期积累、逐步升华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 1.1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国家的技术支持,成功引进数控技术,国家不但引进数控技术,而且还组织相关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至此,我国的数控技术和数控相关行业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对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近十多年,我国的数控机床的产量和需求量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可以说无论在一些大型企业或者私人小作坊,都可以看见数控机床的身影,从事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多,国家对于数控相关的职业教育也更重视。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大小小工厂采用数控机床来加工制造产品,因此可以说对加工的工件的尺寸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显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车削外圆的尺寸精度控制,这是一个最为基本亦最为重要的问题。 车削外圆在机械车削加工应用中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车削外圆尺寸是否达到要求,在车削加工中的应用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它不仅体现了车削加工的优势和便利,而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1 车削外圆与端面

课题三:轴类零件加工 轴是机器零件最常见的零件之一,它一般由外圆、端面、台阶、倒角、过度圆角、沟槽、螺纹和中心孔等结构要素组成,加工轴类零件要保证图样标注规定的尺寸、表面粗糙度、形状公差和位置精度要求,见图3-1。 图3-1 台阶轴 §3-1 车削外圆与端面 课题任务——车削外圆与端面 1、学习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安装工件、车削外圆与端面的方法。 2、掌握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安装工件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外圆与端面车削时车刀的安装和步骤。 4、掌握外圆与端面车削的方法和步骤。

图3-2 车削外圆与端面 工艺分析 外圆与端面是轴类零件组成的基本要素,要掌握轴类零件的加工,首先要掌握外圆与端面加工的知识。图3-2所示的轴正是由外圆与端面组成的,其加工工艺过程如下: 相关工艺知识 一、外圆与端面的技术要求 1、尺寸精度分析:外圆尺寸有φ470 10.0 mm ,它的上偏差为0mm ,下偏差为-0.10mm,公差为0.10,长度尺寸有40±1mm 、122±0.1mm 。 2、形位精度分析:外圆有圆度○、圆柱度形状要求,端面有平面度形状要求。外圆的两素 线与端面有垂直度⊥要求。 3、表面粗糙度分析:零件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公差为Ra=3.2μm, 车削加工可以达到。 二、车削外圆与端面的车刀 车削该轴可选用90°、45°车刀,如图3-3所示。90°车刀可用于车削外圆,也可用于 车削端面;45°可用于车削端面与倒1×45°角。

图3-3车削外圆与端面的车刀 90°外圆车刀45°车刀 二、车削外圆与端面时车刀安装的工艺要求 车削外圆车刀与车削端面时车刀的安装要求和方法基本相同,车刀安装得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切削能否顺利进行和工件的加工质量。即使刃磨合理的车刀,如果安装得不正确,也会改变车刀工作时的实际角度。因此车刀安装后,必须保证做到: (1)车刀的伸出长度不宜过长,否则在切削过程中会减弱刀杆的刚性,容易产生振动,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严重时会损坏车刀。通常车削外圆时,在不影响切削和观察的情况下,尽量缩短车刀伸出刀架部分的长度,一般为刀杆厚度的1.5 倍左右为宜。 (2)车刀下面的垫片数量不宜过多,否则易使车刀在加工中产生振动。通常在保证车刀高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垫片数量,且垫片要平整,并应与刀架前端对齐,以防止车刀产生振动。 (3)压紧车刀用的螺钉不可少于两个,否则在车削过程中易使车刀走动,而影响工件的加工.,因此,为确保车刀装夹的可靠,车刀至少要用两个螺钉压紧在刀架上,并轮流逐个拧紧。 (4)车刀的刀尖不宜高于或低 于工件的回转中心,否则由于切削 平面和基面的位置发生变化,使车 刀工作时的前角和后角数值发生 改变。若刀尖装得高于回转中心 (见图3-4a),会使后角减小,增 大了车刀后面和工件加工表面之 间的摩擦,使工件表血产生硬化现 象,并降低了表面质量;若刀尖装 得低于工件回转中心,见图(3 -4b ),会使前角减小,切削力增 大,导致切削不顺畅。通常,车削 外圆时,刀尖一般应与工件轴线等图3-4 车刀的安装 高(见图3- 4c )。车削端面时,a)太高 b)太低 c)正确 特别要严格保证车刀的刀尖对准工件的旋转中心,以防车削后的工件端面中心处留有凸头,甚至车刀车到中心处时会使刀尖崩碎(图3-5)。 (5)刀杆不能歪斜,否则会便车刀的主偏角和副偏角发生变化。其原因在于:当车刀的角度一定时,若主偏角增大,会使副偏角减小,加剧副切削力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车工》教案项目6车外圆端面和倒角

模块二车削初级工技能训练 本项目参考节数:10节 课题项目6车外圆、端面和倒角 参考资料教材、教参《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配套课件教学方法学生讨论,示范,讲解与展示授课节数2节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外圆车刀的种类及各种外圆车刀的应用场合 2.学会刃磨外圆车刀 3.掌握外圆、端面和倒角的加工过程及加工方法 4.学会测量工件外圆和端面 知识连接1.外圆车刀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2.90°外圆车刀的刃磨要求 3.车刀的安装 4.车外圆的步骤与方法 5.车端面的方法 6.倒角及加工 7.刻度盘的计算与应用 8.工件的测量 学习重点1. 90°外圆车刀的刃磨要求 2. 车刀的安装 3. 车外圆的步骤与方法 4. 车端面的方法 实施建议 1.播放如图右图所示的车外圆视频,结合用挂图、实 物、多媒体等手段一一列举,也可通过展示高年级学生 车削完成的轴、套类工件来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车外圆 内容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材表6—1时 (1)先横向对比:45°右车刀→45°左车刀 75°右车刀→75°左车刀 90°右车刀→90°左车刀 (2)然后沿另一条主线45°车刀→75°车刀→90°车刀,对比讲解各自的应用特点3.讲解90°右偏刀车端面产生凹面的原因时,要抓住两个要点:(1)是用副切削刃进行切削的 (2)切削力合力的作用方向是垂直于切削刃的讲明这两点的 同时,通过右图进行分析,工件作用在车刀上的切削力F分解成 进给力F f和背向力F p,在F f的作用下,使车刀逐渐向内而产生 凹面 4.利用各种量具对工件尺寸、形状等进行检测,是车削过程中 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快速、准确的测量出工件的实际

车床练习:机动车外圆和端面

课题四:车削外圆、平面、台阶 机动进给车外圆和端面 (一)实训目的、 1、练习机动进给车削外圆和平面的方法。 2、练习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和外圆。 3、会用划针盘找正工件。 4、掌握调整机动进给手柄位置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1、游标卡尺读数方法: 首先读出游标零线,在尺身上多少毫米的后面,其次看游标上哪一条刻线与尺身上的刻线相对齐,把尺身上的整毫米数和游标上的小数加起来,即为测量的尺寸读数。

2、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范围: 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很广,可以测量工件外径、孔径、长度、深度以及沟槽宽度等,测量工件的姿势和方法见下图: 3、中溜板刻度盘的应用: 中溜板刻度盘转动一格,中溜板就移动0.05mm(在直径方向就变化0.1mm)。 4、切削用量的选择(高速钢车刀): 1)、粗车(1)转速为75r/min至150r/min。 (2)进给量为0.1mm/r至0.25mm/r。 (3)吃刀深度为0.5mm至1.5mm。 2)、精车(1)转速为25r/min至45r/min。 (2)进给量为0.1mm/r。 (3)吃刀深度为0.05mm至0.1mm。

5、中心高:1)CA6140A为206mm。 2)C6140A1为202mm。 3)C6132A1为175mm。 4)CZ6132A为172mm。 6、看生产实习图和确定加工步骤: 1)、读图该零件为轴类零件,有两个外圆,尺寸精度一般,有两个长度尺寸,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没有表面光洁度要求,有三个倒角1x45°。 2)、所需的刀具为外圆粗精车刀各一把,切断刀一把,45°车刀一把。 3)、所需的量具为游标卡尺、钢直尺、千分尺各一把。 7、加工过程: 1)、工件安装 (1)工件的夹持长度(25mm至30mm) (2)找正工件 (3)用加力棒夹紧

教案车外圆

课程车工实习陈健授课 授课 2010 05 10--14 年月日星期() 授课 28 课车外圆柱面,端面和台阶面 教学目的 掌握车外圆柱面,端面和台阶面。掌握车槽与切断。 掌握钻中心孔。 教学重点90o车刀和45o车刀的用途与特征。车刀的装夹。 刻度盘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 难点 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刃磨 教 具 上班工件下转每人一根,45o和90o车刀每组各一把 作业布置绘出45度车刀的几何角度和各基本面 主要知识各种车刀的应用粗车和精车的作用各刻度盘的应用 教学方法⑴新课导入与授课内容,⑵操作演示、⑶课题安排, ⑷巡回指导与检查, ⑸结束讲评与指导.

一新课导入与授课内容 1.外圆车削 外圆车削主要用尖刀、弯头刀和偏刀进行,依车外圆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同,分粗车、半精车和精车。 粗车是尽快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对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无严格要求,一般精度为IT12~IT11,表面粗糙度Ra值为50~12.5μm。 半精车作为精车和磨削前的预加工,精度一般为IT10~IT9,表面粗糙度Ra值为6.3~3.2μm。 精车是获得所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精度一般为IT8~IT7,Ra值为1.6μm。 2.端面车削 车端面时刀具作横向进给,愈向中心车削速度愈小,当刀尖达到工件中心时,车削速度为零,故切削条件比车外圆要差。在切削运动作用下,工件上的切削层不断地被刀具切削并转变为切屑,从而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作新表面。因此,工件在 切削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

与标注角度一致)。 (3)刀尖必须装得与车床主轴中心等高 ( 可选择不同厚度的 刀垫垫在刀杆下面达到要求),刀垫放置平整,不要过宽或过长。 (4)车刀伸出刀架部分的长度一般应小于刀杆厚度的二倍。 (5)夹持车刀的紧固螺栓至少要拧紧两个,拧紧后扳手必须及时取下,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端面车刀的选择 车削端面和台阶,通常使用90o偏刀和45o弯头刀,安装时应特别强调刀尖要严格对准工件中心,否则会使工件端面中心留有凸台,甚至出现刀尖崩刃。此外,用 90o偏刀时车刀主切削刃和工件轴线的交角安装后要不小于90o,否则车出的台阶与工件轴线不垂直。 用弯头刀车端面,可采用较大背吃刀量,切削顺利,表面光滑,大小平面均可车削,应用较多;用90o右偏刀从外向中心进给车端面,适合车削尺寸较小的端面或一般的台阶面;用90o右偏刀从中心向外进给车端面,适直车削中心带孔的端面或一般的台阶端面;用左偏刀车端面,刀头强度较好,适宣车削较大端面,尤其是铸、锻件的大端面。

车外圆及端面

实 习 教 学 教 案 首 页 No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授课日期 11.15~11.19 授课周次 10 讲授时数 1.5×5 实习时数 5.5×5 班 级 0903 专业类别 专业方向 模块(课题) 分模块(分课题) 作业布置 任课老师 教研组长 系部检查 编写日期 检查日期 检查日期 机械类 镗铣 第二单元车外圆柱面 课题一车外圆、端面和阶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外圆车刀的种类和用途。 2、掌握工件的安装及中心钻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3、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和读取的方法。 4、掌握外圆及阶台外圆的加工步骤。 5掌握外圆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工件的安装及中心钻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解决措施:通过工件的现场安装的钻中心孔来加深理解 复习旧课要点 1、切削液的作用 2、切削液的选用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挂 图 见 附 页 李冬兴 10.11.7

教 学 准 备 实习图号:C1-1 简 明工艺分析1、外圆车刀的刃磨及安装。 2、工件的安装 3、钻中心孔的方法及中心钻的使用。 4、车外圆的加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5、工件的测量方法和量具上测量去尺寸读数的方法 安全文明生产 操作要领 1、车刀的安装和校正。 2、工件正确的安装。 3、钻中心孔的方法。 4、外圆工件的车削方法。 5、工件的测量和读取方法。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工、量、刃具90度外圆车刀45度外圆车刀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尺 原材料(或元器件)φ50×100 设备(仪器、) CA6140

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过程附记组织教学 2ˊ×51、点名 2、简述本课主要内容 复习旧课 8ˊ×51、切削液的作用 2、切削液的选用 讲授新课 70ˊ×5 课题一车外圆、端面和阶台 一、外圆车刀 1、外圆车刀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常用外圆车刀的分类 (1)90o外圆车刀 按车削时进给方向的不同分为左偏刀 和右偏刀。 (2)75o车刀 刀尖角大于90o,刀头强度好、耐用。 (3)45o车刀 刀尖角等于90o,常用于车削工件的端面 和45o倒角,也用来车削长度较短的外圆。 2、车刀安装 装夹车刀时的注意事项: (1)车刀装夹在刀架上的伸出部分尽量短,以 增强其刚性。 (2)车刀刀尖应与工件中心等高。 车刀刀尖对准工件中心的方法: 1)根据车床的主轴中心高,用钢直尺测量装刀。 2)根据机床尾座顶尖的高低装刀。 3)先目测车刀的高低,再试车端面,根据端面 中心来调整车刀。 二、工件的安装 1、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安装工件 要求使工件的回转中心与车床主轴的回转 中心重合。点名提问讲授 板书

项目三外圆、端面、台阶的车削

机械工程系实习讲义首页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课前组织]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教学日志。 2.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齐 3.讲述要求:纪律、卫生、学习方法、如何作笔记 4.宣布本项目的学习任务与目的要求: [设备工量具准备] 任务一车削基础知识 (1)了解车削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2)了解金属车削的过程。 (3)基本掌握车削过程中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 (4)了解车刀切削时磨损的原因与刀具寿命的含义。 任务二外圆、端面、台阶的车削 (1)掌握试切法与试测法控制外圆尺寸的方法。 (2)熟练掌握工件找正和安装方法。 (3)掌握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和对质量进行简单分析。 任务三切外沟槽、切断 (1)了解切断刀和车槽刀的种类和用途。

(2)了解切断刀和车槽刀的组成部分和角度要求。 (3)掌握掌握切断刀和车槽刀的刃磨方法。 (4)掌握外沟槽的车削方法和测量方法。 (5)了解车沟槽时产生的问题和防止方法。 (6)掌握直进法和左右车削法切断工件。 [入门指导] 任务一车削的基础知识 导语:在车削加工时,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保证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车削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 1.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含义 衡量切削用量是否合理的标准: ①能否保证加工零件的质量要求(主要是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②在加工系统刚性许可的条件下,是否充分利用了车床功率。 ③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的条件下,是否充分发挥了刀具的切削性能。 2.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 (1)切削深度的选择 (2)进给量的选择 (3)切削速度的选择?选择切削速度的一般原则如下 1)车刀材料使用硬质合金车刀可比高速工具钢车刀的切削速度快。 2)工件材料切削强度和硬度较高的工件时,因为产生的热量和切削力都比较大,车刀容易磨损,所以切削速度应选得低些。脆性材料如铸铁工件,虽然强度不高,但车削时形成崩碎切屑,热量集中在切削刃附近,不易传散。因此,切削速度也应取得低一些。 3)表面粗糙度要求表面粗糙度值小的工件,如用硬质合金车刀车削,切削速度应取得高些;如用高速工具钢车刀车削,切削速度应取得低些。 4)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增大时,切削时产生的热量和切削力都较大,所以应适当降低切削速度。反之,切削速度可取高些。 5)切削液切削时加注切削液可以降低切削区域的温度,并起润滑作用。 任务二外圆、端面、台阶的车削 导语:正确装夹刀具与工件是进行车削加工的前提。车刀装夹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切削的顺利进行和工件的加工质量。即使刃磨了合理的车刀角度,如果不正确装夹,也会改变车刀工作时的实际角度。

最新中职钳工实习教案:车外圆

车外圆 一、车外圆的特点 将工件装夹在卡盘上作旋转运动,车刀安装在刀架上作纵向移动,就可车出外圆柱前。车削这类零件时,除了要保证图样的标注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外,一般还应注意形位公差的要求,如垂直度和同轴度的要求。 常用的量具有钢直尺、游标卡尺和分厘卡尺等。 二、外圆车刀的选择和安装 1.外圆车刀的选择 常用外圆车刀有尖刀、弯头刀和偏刀。外圆车刀常用主偏角有15°、75°、90°。 尖刀主要用于粗车外圆和没有台阶或台阶不大的外圆。弯刀头用于车外圆、端面和有45°斜面的外圆,特别是45°弯头刀应用较为普遍。主偏角为90°的左右偏刀,车外圆时,径向力很小,常用来车削细长轴的外圆。圆弧刀的刀尖具有圆弧,可用来车削具有圆弧台的外圆。各种外圆车刀均可用于倒角。 2.外圆车刀的安装

(1)刀尖应与工件轴线等高。 (2)车刀刀杆应与工件轴线垂直。 (3)刀杆伸出刀架不宜过长,一般为刀杆厚度的1.5~2倍。 (4)刀杆垫片应平整,尽量用厚垫片,以减少垫片数量。 (5)车刀位置调整好后应固紧。 三、工件的安装 在车床上装夹工件的基本要求是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所以车削时必须把工件夹在车床的夹具上,经过校正、夹紧,使它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位置,这个工作叫做工件的安装。在车床上安装工件应使被加工表面的轴线与车床主轴回转轴线重合,保证工件处于正确的位置;同时要将工件夹紧,以防止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松动或脱落,保证工作安全。 车床上安装工件的通用夹具(车床附件)很多,其中三爪卡盘用得最多。由于三爪卡盘的三个爪是同时移动自行对中的,故适宜安装短棒或盘类工件。反三爪用以夹持直径较大的工件。由于制造误差和卡盘零件的磨损等原因,三爪卡盘的定心准确度约为0.05~0.15mm。工件上同轴度要求较高的表面,应在一次装夹中车出。 三爪卡盘是靠其法兰盘上的螺纹直接旋装在车床主轴上。

车外圆简介

来源于:注塑财富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11867125.html, 车外圆简介 车外圆是车削加工中最基本的操作。 1.安装工件和校正工件 安装工件的方法主要有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或者四爪卡盘、心轴等(详见车床附件的使用)。校正工件的方法有划针或者百分表校正(详见车床附件的使用)。 2.选择车刀 车外圆可用图1所示的各种车刀。直头车刀(尖刀)的形状简单,主要用于粗车外圆;弯头车刀不但可以车外圆,还可以车端面,加工台阶轴和细长轴则常用偏刀。 图1 车外圆的几种情况 3.调整车床 车床的调整包括主轴转速和车刀的进给量。 主轴的转速是根据切削速度计算选取的。而切削速度的选择则和工件材料、刀具材料以及工件加工精度有关。用高速钢车刀车削时,V=0.3~1m/s,用硬质合金刀时,V=1~3m/s。车硬度高钢比车硬度低钢的转速低一些。 根据选定的切削速度计算出车床主轴的转速,再对照车床主轴转速铭牌,选取车床上最近似计算值而偏小的一档,然后如下表所示的手柄要求,扳动手柄即可。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停车状态下扳动手柄。 表 C6132型车床主轴转数铭牌 手柄位置IⅡ

长手柄长手柄 ↖↑↗↖↑↗ ↖456694********* 短手柄 ↗12017324895813801980 例如用硬质合金车刀加工直径D=200毫米的铸铁带轮,选取的切削速度V =0.9米/秒,计算主轴的转速为: (转/分) 从主轴转速铭牌中选取偏小一档的近似值为94转/分,即短手柄扳向左方,长手柄扳向右方,主轴箱手柄放在低速挡位置I。 进给量是根据工件加工要求确定。粗车时,一般取 0.2~0.3毫米/转;精车时,随所需要的表面粗糙度而定。例如表面粗糙度为Ra3.2时,选用0.1~0.2毫米/转;Ra1.6时,选用 0.06~0.12毫米/转,等等。进给量的调整可对照车床进给量表扳动手柄位置,具体方法与调整主轴转速相似。 4.粗车和精车 车削前要试刀 粗车的目的是尽快地切去多余的金属层,使工件接近于最后的形状和尺寸。粗车后应留下0.5~1毫米的加工余量。 精车是切去余下少量的金属层以获得零件所求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背吃刀量较小,约0.1~0.2毫米,切削速度则可用较高或较低速,初学者可用较低速。为了提高工件表面粗糙度,用于精车的车刀的前、后刀面应采用油石加机油磨光,有时刀尖磨成一个小圆弧。 为了保证加工的尺寸精度,应采用试切法车削。试切法的步骤如图2所示。

手动车削外圆端面的方法

车外圆和端面 手动车削外圆、端面的方法 一、组织教学 1.集合,点名,记考勤。 2、检查工作服,强调安全问题。 二、任务引入 每次实习中针对学生掌握内容的差异,表扬掌握好的同学,对操作不得当的或有失误的同学给予纠正并布置下一次实习内容需复习的知识。 三、任务分析 车削外圆、端面、阶台工件的方法 四、相关知识 车削工件时,必须使工件和刀具做相对运动。根据与运动的性质和作用,车削运动主要分为工件的旋转(主运动)和车刀的直线运动(进给运动)。 主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车刀的直线运动。 车削时工件上形成的表面 已加工表面已切除多余金属层而形成的新表面。 过渡表面车刀切削刃在工件上形成的表面。 待加工表面工件上有待切除多余金属层的表面。 五、任务实施 手动进给车外圆和端面 (一)车刀的装夹方法和要求: 1、装夹车刀时,刀尖应对准工件中心线。 1)按车床中心高的数值,用钢直尺对中心。 2)刀尖与顶尖找平,对中心。 2、车刀伸出部分长度应尽可能短些,若伸出过长,刚性不足,容易引起振动。伸出长度约为刀杆厚度的1~1.5倍。 3、刀杆中心线应与工件表面垂直,否则会引起主偏角和副偏角的数值发生变化。 4、车刀要夹紧,至少要用两个螺钉紧固在刀架上。 (二)刻度盘的原理和应用: 1、刻度盘的原理: 以中滑板刻度盘为例: 刻度盘装在中滑板丝杠上,当摇手柄带着刻度盘专一周时,丝杆也转了一周,这时固定在中滑板的螺母就带动中滑板、车刀移动一个导程。如果横向进给丝杠导程为5mm,刻度盘分为100格,当摇动进给丝杠一周时,中滑板就移动5mm。当刻度盘转过一格时,中滑板移动量为:5÷100=0.05mm。 2、刻度盘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中滑板空行程的消除方法: (1)产生原因: 由于丝杠和螺母之间存在着间隙,因此会产生空行程。即:刻度盘转动而溜板并没移动。(2)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