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大版

2013年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

大版)

五年级(上册)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该有几位小数,小数末尾0去掉。如=4× 积有一位小数,因数中一共也有一位小数。×

2、位数不够0补足

3、倍数应用题,求多的用×,求少的用÷,求多少倍用÷

4、一个数(0除外)×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保留2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如果所看位置上比5小(4,3,2,1,0)则全舍,反之满5(5,6,7,8,9)要向前一位进一。

6、最大是4也要舍去,最小是5也要进一,四舍五入是的三位小数最大是,末尾写4,最小是,末尾写5,前一位减1。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了10倍,增加了9倍,如果增加了36,36÷9=4,原数是4。

8、a×b=b×a (a×b) ×c=a×(b×c) (a+b) ×c=a×c+b×c (a-b)xc=ac-b×24÷ 40÷÷ 102×0、一个因数扩大了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了ab倍。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同时扩大20倍,积扩大400倍,20×20=400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整数算,商的小数点是关键,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对齐,哪一位不够除,用0来占位子,如果有余数添0继续除。

2小数除以整数,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大,商大于1,比除数小,商小于1。

504÷6 765÷45 084÷2除数折半商4、5,同头无除商8、9。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要变。÷=2…… 17÷7=2……除数的变化和

结果刚好相反,其它的变化和结果保持一致。除数扩大10倍,商缩小10倍

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大多少倍,被除数也扩大多少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方法做。

7一个数(0除外),除以比1大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除数比1小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8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0223(有限小数) 02232323…(无限小数中的循环小数) 9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列如09375是一个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列如02…就是一个无限小数。5333…的循环节是0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千克有分装在容量千克的瓶子25÷04≈7(个) 这是‘近一法’,剩一点也要带走,比如:用车载人,用车拉货物等。25米的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米25÷15≈16(个) 用丝带包装礼盒,16666…也只能包装16个,这是‘去尾法’比如:用布做衣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四单元简易方程÷2就是×, ÷就是×2

2.正方形的面积s=a 周长 C=4a 长方形的面积S= ab 周长c=(a+b)x2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写在字母前面。的平方表示a×a两个a相乘2a表示2×a或2个a相加a+a

的平方不一定大于a <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6.等式包含方程,方程不一定包含等式。

7.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不变。

8.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等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9.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0.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注意写解,能算的先算,不带单位)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长方形的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

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周长变小了。

6、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7、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8、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它的底和高

9、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h=sx2÷a 10、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11、面积相等,底相等,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高相等,底相等,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12、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2部分,把底的中点和顶点连接即可

13、梯形的(上底+下底)×高÷2 s=(a+b)xh÷2

14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h=sx2÷ (a+b) 15在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中,要剪出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面积就是原图形面积的一半。

16、在梯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梯形的上底,高是梯形的高,剩下的三角形,底是下底-上底,高是梯形的高

17、组合图形的面积(1)分一分(2)分别算出面积(3)合起、组合图形的方法分割法和添补法

7、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严重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表示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数据最小的和最大的相差较大时) 8、中位数先排序再找最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最中间有两个数就求他们的平均数。

32 40 39 29 平均数(32+40+39+29)÷4=35 29 32 39 40 中位数(32+39)÷2= 9、密铺就是无空隙不重叠 10、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六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密铺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0682 40↓ ↓ ↓ ↓

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倒数第二位表示性别,单数男性,双数女性。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2、在括号里填上“>”“<”或“=” 0.25×0.99(____)0.99 0.78 ×2.6(____)0.78÷2.6 6.4÷0.01(____)6.4×100 a÷1.1(____)a÷0.9(a≠0)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 m2,底是2 m,高是(____)m。 4、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就与乙数相等,乙数是4.5,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____)。 5、225.22525……这个循环小数还可以写成(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约为(_______)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_____)。 7、将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为6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_____),每段长(_____)米。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3.6cm2,底是8.4cm,高是(____)cm。 9、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6,那么数a和数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 10、一堆煤重19.8吨,一辆汽车每次运3吨,(_______)次运完。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林每隔4天去一次,小军每隔6天去一次.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后,()他们第二次同一天参加训练. A.8月12日B.8月24日C.无法确定 2、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的面积大。 A.图(1)大B.图(2)大C.图(3)大D.同样大 3、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50米,宽是40米,()个这样的操场面积是1公顷. A.5 B.40 C.20 4、半圆形花圃,在花圃周围围上篱笆。篱笆的长度是()米。 A.21 B.22.3 C.23.6 D.25.7 5、一个数字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这个数是() A.1 B.5 C.15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没有公约数。() 2、1.25×(0.8+1)=1.25×0.8+1 () 3、一个自然数的倒数一定比它本身小。() 4、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是真分数。() 5、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难点及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6×5表示5个3.6的和是多少或者3.6的5倍是多少。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2.6×0.4就是求2.4的十分之四是多少。8.5×3.4就是求8.5的3.4倍是多少。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也就是末位要对齐),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要去掉。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小数点向右移: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 求另一个因数 的运算。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 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⑵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除数是小数,先要变整数,按照“三步走”~一看二移三再算。 一看: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小数点: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一看几位就移几位);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 补足;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 )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3.4.09×0.05的积有( )小数,5.2×4.76的积有( )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很快地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0.13×0.28=() 13×2.8=() 0.013×28=() 0.13×2.8=() 1.3×0.028=()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0.03与0.04的积是0.12。( ) 2.一个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 3.53.78保留一位小数是53.8。( )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则积( )。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C.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2.下面各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 A.0.85×1.01 B.0.85×0.99 C.0.85×1

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 0.58×5.5○5.5×2 0.23×1○0.23 0.23×1.1×0.9○0.23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 80×0.3= 1.1×9= 2.用竖式计算。 1.45×0.12= 3.08×0.28= 13.5×26.7= 3.15×0.35≈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帮收款员把下面两张购物小票填写完整。

最新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复习

最新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复习 一、知识点: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概念: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练习: (一)填空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的意义相同,就是求()的简便计算. 2、2.7×O.38的积有( )位小数.0.25×4的积有()维小数. 3、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 )算出( ),再看( )一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 )起数出几位,点上( ). 4、根据第一列的积,很快的写出后面每列两个数的积. 1、小数乘整数的积一定是小数. (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l0倍. ( ) 3.0.4×5和5叉0.4表示的意义相同. ( ) 4.大于3.1小于4.1的一位小数有无数个. ( ) (三)、列竖式计算: 96×0.25 58×1.325 6.52×8.4 0.66×3.02 二、知识点:积与因数 概念 1、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 2、积与因数的关系: ①.当两个因数都小于1时,积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②.当一个因数大于1,另一个因数小于1,那么积应该比小的因数大,比大的因数小; ③.当两个因数都大于1时,积比其中任何一个因数都大 练习: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或“=”符号. 5.8×1.1○5.8 0.54×9○9 4.6×0.99○4.6 0.25×4○2.5×0.4 0.1×0.1○0.2 0.39×1.4○3.9×0.14 1.6×1.09○1.59 (二).填空. 算式2.5×A,当A()1时,乘积大于2.5,当A()1时,乘积小于2.5,当A()1时,乘积等于2.5. 三、知识点:估算. 练习: 7.9×4.2≈ 4.02×5.1≈ 5.8×I.993≈ 0.86×0.42≈ 2.95 ×5,9≈ 0.92×4.7≈ 0.89×3.3≈ 30.02×0.77≈ 四、知识点:简便运算 (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6.减法的性质:a-b-c=a-(b+c) (二)、练习: 2.5×7.8×O.4 (4+0.4)×2.5 8×7×0.125 7.6+13.9+2.4 3.9×9.9+0.39 32.5×39+62×32.5—32.5 五、知识点:积的近似值. 方法:四舍五入法 (练习). (一)、填表(根据“四舍五入“法填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值).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题型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题型(最新教材) 1、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每份有( )个苹果。 2、两个平行四边形A,B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的41,是B的61。已知A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则B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对吗?( ) 4、给911至少加上( )个分数单位变成最小的质数 5、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6、( )÷12=43= () ++463=()8=24÷( )=( )填小数 7、一个分数是2016,如果将它的分子减去12,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减去多少? 8、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25,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后得到9 4,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9、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得76,原来分子与分母的和是 52,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3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10、如果给 20 () 75分母减少9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减少()11、给分数 100 12、老师拿来三根彩带,长度分别是80cm 120cm 200cm,让同学们剪成相等的小段,要求每条彩带不许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按最长段剪,每段做一朵花,一共可以做多少朵花? 13、把一张长24cm,宽18cm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得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有几种剪法?剪最大的正方形,可以减多少块?14、街心公园里有一块三角形绿地,三条边长分别是24米,36米和30米,设计师想在这三条边上等距离放置休闲椅,且三个顶点处各放置一张,至少需要放置多少张? 15、如图所示,街道ABCD在B、C处拐弯,在街道的另一侧要等距离地安装路灯,要求在A,B,C,D处各安装一盏路灯。这条街道最少要安装多少盏? 16、在一个长30米,宽12米的长方形池塘的四角和四条边上种树,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最少要种多少棵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17、一些小朋友分组做游戏,第一次分组每组4个余下2个,第二次分组每组5个也余下2个,最少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18、要在人才路一侧种106棵梧桐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原来是9米,现在要改成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5米,有多少棵树不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在23、2 2、 16、39、2、45中,质数有(______)个,合数有(______)个,(__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三角形的底是15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_______)厘米。 3、一个袋子里放着5个梨、6个桃子、4个桔子、7个苹果,如果任意拿一个水果,有_____种可能,拿到_____的可能性最大. 4、港湾月色小区每层楼高2.85 m,熊大家住在16层,熊大家的地板距地面( )m;贝贝家在8楼,贝贝家的天花板距地面( )m。 5、化简一个分数,用2、3、5各约了1次,得到的最简分数是,原来的分数是(____)。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后的近似值是3.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7、3.2525……是(________)小数,循环节是(___________),用简便记法写(__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是(_________)。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3.6cm2,底是8.4cm,高是(____)cm。 9、2.48×0.9的积有(_______)位小数;0.126×1.7的积有(______)位小数。 10、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3.2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箱子里有6个黑球、3个白球、2个红球,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至少应再向箱子中放入()个红球。 A.2 B.3 C.4 D.5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它的2倍,体积( ) A.扩大到它的4倍B.扩大到它的6倍C.扩大到它的8倍 3、每个空瓶可以装2.5千克的色拉油,王老师要把25.5千克的色拉油装在这样的瓶子里,至少需要()个这样的瓶子。 A.10 B.11 C.12 4、一根木头锯下一段要113秒,现在要把这块木头锯成6段,共需要()秒. A.678 B.452 C.565 5、下面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的数是()。 A.222 B.4765 C.3720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2、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 3、半圆的面积是这个圆的面积的一半。() 4、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两“0”,这个数就会扩大100倍。() 5、小明在小红的南偏西40°方向500米处,则小红在小明的北偏东40°方向500米处.()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 0.8×5= 0.3×0.6= 1.5×7= 13×0.3=

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大版

2013年五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西师 大版) 五年级(上册)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该有几位小数,小数末尾0去掉。 如3.2=4×0.8 积有一位小数,因数中一共也有一位小数。0.25×2、位数不够0补足 3、倍数应用题,求多的用×,求少的用÷,求多少倍用÷ 4、一个数(0除外)×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1.01×0.99>0.99 2.6×0.99<2、小数的近似数(用四 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保留2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如果所看位置 上比5小(4,3,2,1,0)则全舍,反之满5(5,6,7,8,9)要向前一位进一。 6、最大是4也要舍去,最小是5也要进一,四舍五入是5.24的三位小数最大是5.244,末尾写4,最小是5.235,末尾写5,前一位减1。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了10倍,增加了9倍,如果增加了36,36÷9=4,原数是4。 8、a×b=b×a (a×b) ×c=a×(b×c) (a+b) ×c=a×c+b×c (a-b)xc=ac-b×24÷2.4 40÷2.5÷0.4 102×0、一个因数扩大了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了ab倍。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同时扩大20倍,积扩大400倍,20×20=400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整数算,商的小数点是关键,商的小数 点要和被除数对齐,哪一位不够除,用0来占位子,如 果有余数添0继续除。 2小数除以整数,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大,商大于1,比除数小,商小于1。 504÷6 765÷45 084÷2除数折半商4、5,同头无除商8、9。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 不变,余数要变。1.7÷0.7=2……0.3 17÷7=2……除数的变化和结果刚好相反,其它的变化和结果保持一致。 除数扩大10倍,商缩小10倍 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 大多少倍,被除数也扩大多少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 方法做。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填一填。(19分) 1、在自然数中(0除外),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2、算式9×6=54,那么我们可以()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3□”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6□”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3、 4、两个数都是质数,且这两个数的和是12,积是35,这两个数是()和()。 5、在25、38、75、60、18中,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同时是2、3、5的倍数有( )。 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8,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 7、8和14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判断。(12分) 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与它的最大因数一样大。() 2、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数。() 5、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6、35的因数有4个。() 三、选择。(8分) 1、a,b是两个非零的整数,8a=b,b是a的(). A、因数 B、合数 C、倍数 2、要使9□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在□里可以填()。 A、2、4、6、8 B、0 C、0、2、5 3、一个比10小的自然数,它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3,这个自然数是()。 A、9 B、8 C、6 4、下面每组数中最大公因数是15的是()。 A、45和55 B、25和45 C、30和45

四、把下面的数写成几个质数连乘积的形式。(12分) 8 40 33 52 五、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0分) 28和7 8和9 63和27 16和40 六、解决问题。(29分)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均为质数,并且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李丽每隔2天去1次图书馆,王芳每隔5天去1次图书馆,4月30日她们都去图书馆,5月份同时去图书馆的日子有哪几天? 4、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跑步,小明跑一圈需要8分钟,小华跑一圈需要10分钟,现在两个同时从起点出发后,至少需要多少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一一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女口:1.5 X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女口:1.5 X0.8 (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 X1.8 (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二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冷二b X a 乘法结合律:(a xb) X c=a X(b X c) 乘法分配律:(a+b) X c=a X c+b X c 或a X c+b X c=(a+b) Xb( b=1 时, 省略b) 变式:(a-b) X c=a X c-b X c 或a X c-b X c=(a-b) X 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北4c=a咒b X c) 第二单元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 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新版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全册教案 一、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P1~3,例1、例2,课堂活动、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体会转化思想方法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积的末尾有0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用具: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 1.课件出示主题图 (1)这是小明在暑期拍摄到的照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能解决吗? (2)抽学生回答,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 1.6×40.52×86 1.95×41 2.观察说说这些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特点?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板书: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1.学习例1:一位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竖式计算的书写算法 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4.2元的西红柿,买6千克要多少元? 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 (1)学生尝试解答。 (2)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解法。 预设1:4.2×6表示6个4.2相加,即4.2+4.2+4.2+4.2+4.2=25.2元 预设2:4.2元转化为42角,42×6=252(角),252角就是25.2元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家的? 预设①:为什么要把“元”化成“角”来计算呢?他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元”化成“角”就是把4.2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计算。他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 预设②:除了用“角”来计算可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外,你还能想到用那些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呢?(4.2扩大10倍就变成整数)预设③:252是4.2×6的结果吗?那应该把252怎样处理呢?为什么要把252缩小10倍? 比较几种解法,你喜欢那种?为什么?(喜欢把因数扩大成整数来计算,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小结:计算4.2乘6,把4.2扩大10倍,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在竖式中相应板书) (3)在菜市场里选择一个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来解决。学生自由选择,全班交流,说出解法。 (4)观察这些算式中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了什么?(因数中有一位小数,乘出来的积也是一位小数)(板书) (5)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归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一按整数乘,二打小数点) (6)规范小数乘整数竖式的书写方法(一般:小数乘整数只需要将两个因数的末尾对齐,不需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即时练:9×1.8学生独立完成,注意竖式的对位。 1.8 1.8 ×9×9(不对) 2.学习例2:两位小数乘整数 (1)学生独立审题,尝试解答。 (2)展示学生的算法。 (3)计算中你认为要注意什么问题? 预设1:这里的小数位数是两位,不能把小数点点错了。 预设2: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更简便。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 汇总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第2课时小数乘小数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知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位 第3课时积的近似数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难点:能根据生活实际灵活取积的近似数 第4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难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第5课时解决问题 重点:体会不同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难点:应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位置 重点:明确行和列的意义 难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 重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将“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成“一个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第3课时商的近似数 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第4课时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重点:认识循环小数,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难点: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 第5课时解决问题 重点: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第四单元可能性 重点: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能准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 用字母表示数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重点:能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难点: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难点:能简化含有字母的式子 2 解简易方程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 难点:能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2课时解方程(一) 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当减数或除数是未知数时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解方程(二) 重点:掌握形如ax±b=c和a(x±b)=c的方程的解法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例2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暑假生活过得很愉快吧? 学生:愉快! 教师:老师这儿收到一位同学在暑假中拍的照片。(课件出示:没有对话框的主题图)说说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学生看图介绍略。 教师:小朋友们的暑假生活真丰富,我们先到这张照片中

的菜市场去看看。 课件出示:放大稍作修改的买菜图,增加有关整数乘法能解决的问题,如:买每千克茄子6元,买17千克多少钱等内容。 教师:阿姨们在买菜中遇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能帮他们解决吗? 学生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6××××35 教师:选择这些算式中会算的进行计算。 学生计算后让学生说说选择了哪些题算,估计会出现以下情况。 假设1:学生除了第1道整数乘整数的题能计算外,其余小数乘整数的题都不会计算。 假设2: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计算小数乘法。 如果学生会计算小数乘法的题目,则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会这样算?如果学生不会算小数乘整数的题,则按以下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大家都会算6×17,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看看大家都不会算的题是什么样的题? 学生:都是小数乘整数的题目。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教学例1 教师: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元的西红柿,买6千克要多少元”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可能学生会想出以下方法: 学生1:我是用加法来计算的,因为×6就是6个相加,即+++++。我算出来的结果是元。 教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学生:可以。 学生2:把元转化成用“角”做单位是17角,17×6等于102角,最后再把102角转化成用“元”做单位的数是元。 教师:老师对这种解决方法很感兴趣,同学们分析一下,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什么?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讨论出: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把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计算。他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 教师:对了,这个同学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板书:转化)除了用“角”来计算可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以外,你还能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难点试题全套(完美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难点试题 较复杂的分段计费问题 一、我会填。(每空4分,共28分) 1.一辆出租车收费标准是: 4 km以内收费8元。如果老师坐车的行程是3.5 km,那么老师应给司机()元。 2.市内电话5分钟以内每分钟收费0.29元。丽丽和住同市区的奶奶通话了4分钟,丽丽这次的电话费是()元。 3.(9-3)×1.5=() 8+(10-4)×2.5=() 4.邮局邮寄本埠信函的收费标准是:100 g以内的,每20 g(不足20 g,按20 g计算)收0.8元。如果强强给本埠的市长寄一封80 g的信函,应付邮费()元;如果强强给本埠的老师寄一封82 g的信函,应付()元的邮费。 5.某地固定电话每次前3分钟内收费0.23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1元。老师某次通话时间是6分钟,她这次通话的费用列式是()(列综合算式)。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4分,共12分) 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 计费单位收费标准 不超过1小时3元 超过1小时部分(不足 2元/小时 1小时按1小时计算) 一辆车在停车场共停了4小时15分,这辆车离开时应该付给停

车场多少元停车费? 1.这辆车在停车场一共停了4小时15分,根据题目要求,要按()去收费。 A.4小时15分B.4小时C.5小时 2.停车的时间超过了1小时,求要付的停车费,下面思路正确的是()。 A.付3元就可以 B.只要算出超出1小时部分的收费就可以 C.用3元加上超出1小时部分要收的费用 3.求一共付多少元停车费,列式正确的是()。 A.3+2 B.3+5×2 C.3+(5-1)×2 三、对比练习。(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采用了以下的电费计算方法。 (1)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 千瓦时0.55元收费; (2)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部 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 (1)小红家8月份用电96千瓦时,需付电费多少元?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1-5单元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测试题 (分数的认识) 一、填空。

七、解决问题。 1、某校有24人参加市华罗庚数学竞赛,结果有18人获奖,获奖人数占参加竞 赛人数的几分之几? 3、一种彩纸,甲商店8张要价3元,乙商店6张要价2元,如果布置教室要用这种 彩纸,派你去选取购,你会选择哪能家购物?为什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测试题 (长方体、正方体) 一、填空题。 1、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瓶墨水是60();(2)大卡车油箱的容量是160()。 2、()m3=18dm 3=( )cm3 3、4.5L=( )dm3= ( )m3 4、28m2= ( )dm20.2m=( )cm 5、用一根长56cm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如果长是6cm,宽是4cm,高是 ()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0cm,它的体积是()dm3,表面积是() dm2。 7、一个棱长10c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二、判断题。 1、长方体水箱的容积也就是它的体积。() 2、棱长6c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3、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也一定是相等的。() 4、如果一个长方体有两个相邻的面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实际上就是一个正方体。 () 5、把一个正方体截成两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正好是原来正方 体表面积的一半。()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dm,它的表面积是()dm2 A、8 B、12 C、36 D、24 2、一个杯子里装了500mL水,我们就说杯子的()是500mL.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备课本西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本单元的教材,共分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与运用,主要以写景为主。教学本单元教材时,可以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放手让学生去品读感悟,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惊喜:学生的发现也许是我们成人所不能感悟到的。 本单元的“积累与运用”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既注意了美词佳句、写景方法的复习巩固,又注意了单元知识的扩展。“语海拾贝”是积累古诗中的写景佳句;“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介绍世界自然风光,扩展学生眼界,提高语文素养;“习作百花园”为学生将本单元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用于写作实践创造了条件。 在本单元中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感悟、多体验、多表达,感受阅读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阅读过程中,让他们主动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自觉主动背诵相关课文、段落,抄写妙语佳句,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1.看海 作者:徐蔚南精读课文(讲授课)教材简析 《看海》是一篇描写潮水变化的散文,作者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以及文中优美的词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 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法情感朗读法指导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庆华初中:胡利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 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一些探索规律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些方法再来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 (板书:发现) 教师:首先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学生:这个故事总是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教师:不错!大家已经发现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了。 (板书:不断重复) 教师:谁能根据这个特点接着老师的故事继续往下讲?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教师:照这样讲下去,你发现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像这样重复下去,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讲不完) 教师:这种重复的现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有的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 (教师板书出示算式:2÷6) 教师: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个算式,看计算过程中你又能发现什么?学生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2÷6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①除不尽,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③余数重复出现“2”。 教师:怎样表示这种除不尽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认识循环小数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演算2÷6的竖式计算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个算式的3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重难点突破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一、建构数学模型,探寻规律 突破建议: 本单元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教师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突破建议: “数学广角”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并非让学生记熟规律、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操作、实践验证。怎样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初步向学生渗透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较为复杂的问题,即化繁为简的思想。例1教学中,假设路长只有20米,要栽几棵树呢?提示学生用画线段图或者示意图的方式来辅助思考,从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发现直接用除法20÷5=4算出的结果和通过直观图看出的5棵树有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还要结合教材中“对吗?检验一下”“可以画线段图来验证”等线索,向学生渗透简单的化归、数形结合、一一对应、模型、推理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应用画图策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突破建议: 在日常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画线段图的方法,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辅助教学,突出“一一对应”思想,把间隔点数和栽树的棵数对应起来。之后让学生再用“25 m”或者自己列举的数据进一步探究,教师可以出示统计表,学生将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利用统计表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四、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突破建议: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15瓶饮料中有一瓶变质了(略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___次一定能找出变质的那一瓶。 2、把一个长16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的大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________平方厘米。 3、10以内的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______),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______)。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_________)。 4、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06平方米。这跟木料的体积是(_____)立方米。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只大象大约重5(______)。(2)1个哈密瓜大约重2(_____)。(3)沙发大约长18(______)。(4)杯子的高大约是9(_____)。(5)妈妈刷牙大约用了3(_____)。(6)张东跑100米用了16(____)。 6、甲乙两数相差19.8,甲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等于乙数,则甲数是(_____). 7、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后的近似值是3.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分米. 9、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10、12有(______)个因数,17有(______)个因数。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若一个梯形的高是6分米,上底和下底都增加4分米,则面积就增加了()。A.6平方分米B.24平方分米C.12平方分米D.96平方分米 2、如下图,用总长85米的篱笆围成一块梯形菜田,梯形一边是利用房屋墙壁,则菜田的面积是( )平方米。 A.550 B.650 C.750 3、下列算式中,商大于1的是() A.7.5÷8.6 B.3.4÷3.23 C.0.24÷0.42 D.75÷75 4、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无法确定 5、在计算6.38÷0.02时,应看做()÷2来计算。 A.638 B.6.38 C.63.8 D.6380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除法中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也就扩大到原来的2倍。() 3、一个分数,它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就越小。() 4、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合数。()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再点小数点。 2.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当一个因数比1小,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大;当一个因数等于1,它们的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3.做乘法的估算,通常是把不是整个、整十、整百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个、整十、整百的数后再估算。关键是化繁为简。 4.求积的近似值,通常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应该保留几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5.解决问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算出结果。如本单元典型数量关系: (1)读天然气表,电表或水表,算本月的费用通常是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实际用量单价×实际用量= 本月费用 (2)出租车计费,通常有 起步价+规定路程外按一定单价计价的出租车费=一共要付的费用 演变一:(一共要付的费用-起步价)÷起步价规定路程外的单价+起步价包括的路程=总路程上网费、停车费与出租车费道理相通。 (3)工程问题中,通常有: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演变一: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队伍数=工作总量 演变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队伍数=工作效率

每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演变。 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 1.图形平移后形状、大小都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描述图形的平移路线时要说清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平移前,先确定一个点,看这个点会平移到哪儿,保证平移的格数正确;二是注意看原来的图中的每条线段各占几格,保证图形和原来一样。 2.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通常叫顺时针方向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通常叫逆时针方向旋转。 3.图形旋转时总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 描述图形的旋转路线时要说清楚图形绕哪个点沿哪个方向旋转了多少度。画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旋转前,先确定一条线段,用这条关键的线段的旋转来判断这个图形的旋转。 4.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1条对称轴,有的不止1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要注意:一是对称轴两边图形所对应的方格数要相同:二是左边部分的图形要和右边部分的图形相同。6、可以利用平移、旋转、对称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但要注意:(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用0占位。(3)被除数小数的末尾不够除,添0继续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