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10 日月潭 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读并正确书写本课的11个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和小组讨论,训练学生读书和说话的能力。
3、通过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出日月潭的美丽迷人。
【难点】感受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提问:同学们喜欢旅游么?都去过哪些地方呢?(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去的地方真多,那你们去过台湾么?(大多数同学摇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到台湾去旅游。
(展示台湾风景图片)台湾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我们先去游览日月潭。
(出示日月潭风景图片)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熟读课文内容,为识字做好铺垫。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
)(三)深入研读1、了解主要写了什么,接下来一一寻找问题的答案。
日月潭的位置:台湾省,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日月潭美在哪里?清晨的景色美,中午的景色也美。
(过渡:那接下来,仔细阅读第3、4自然段,找一找,清晨和中午美在哪里?)2、设置小组讨论,讨论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美景。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隐隐约约)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0日月潭(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0 日月潭(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十课《日月潭》。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台湾省著名的旅游景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动人传说。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景色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景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激发想象力,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对风景名胜产生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描绘景色。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动人传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学习课文:(1)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说出插图中的景物。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日月潭的名字由来、景色特点等。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段描写,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描绘日月潭的景色。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日月潭2. 板书内容:课文中的生字词、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课文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三遍,签字确认。
(2)用课文中的词语描绘一幅美丽的景色,不少于100字。
(3)查找资料,了解台湾省的其他风景名胜。
2. 答案:(1)略(2)示例:湖面上波光粼粼,碧绿的湖水映衬着蓝天白云,远处的山峦青翠欲滴,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动人传说。
10日月潭(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0日月潭(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10日月潭》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第二单元“美丽的祖国”章节,详细描绘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和民间传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景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提高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景物。
难点:把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朗读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日月潭风光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美丽景色的感受,引出本课课题《日月潭》。
2. 课堂讲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 例题讲解(1)出示PPT,展示日月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
(2)教师示范,讲解表达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4. 随堂练习(1)学生四人一组,互相讨论,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指出不足。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日月潭》2. 生字词:潭、碧、绕、岛、洒、影、群、展、翅、舞蹈3. 课文主要内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民间传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你喜欢的景色。
2. 答案:(1)见作业本。
(2)见作业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生字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但部分学生在描述景色时表达不够流畅,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我国其他风景名胜的资料,进行分享。
10《日月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1.板书标题:日月潭
2.板书内容:
-地理位置:台湾省南投县
-美丽风光:青山绿水、潭水清澈
-民间故事:日月潭的由来、龙凤呈祥
3.板书设计:
-标题字体加粗,居中显示
-地理位置、美丽风光、民间故事用不同颜色标注,清晰区分
-关键词语用醒目的符号标注,如着重号、下划线等
-板书布局合理,条理分明,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台湾省地理位置的掌握情况,为日月潭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日月潭的重点,强调日月潭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美丽风光的描述:日月潭的景色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日月潭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景色之美,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民间故事的理解: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民间故事可能较为复杂,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简化故事情节、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日月潭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日月潭的传说》、《台湾的美丽风光》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进一步了解日月潭和台湾的美丽风光。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如查找更多关于日月潭的资料,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在教室的黑板上画出日月潭的简笔画,方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讨论。
第10课《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10课《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日月潭》选自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著名景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详细内容涉及了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重点描述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得名由来以及清晨和中午的景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生字卡片、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台湾地图,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日月潭》。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基本情况。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
4. 精讲课文: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由来。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日月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日月潭2. 板书内容:(1)台湾省日月潭(2)位置:台中附近的高山上(3)得名由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4)景色特点:清晨:薄雾、晨星、灯光、隐约、仙境;中午:阳光、湖水、清晰、展现、美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日月潭》优质教案

10.日月潭【课前解析】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那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喜爱、赞美之情。
关注课文:本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优美的风光。
第2自然段: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通过两个带有“像”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日潭和月潭的形状。
第3自然段:通过“点点灯光、隐隐约约”描写了清晨时分的日月潭因薄雾而展现的朦胧美。
第4自然段:通过两个比喻句,描写了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引发了作者无限遐想。
第5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注生字:本课共有8个会写字,其中“湾、胜、现”左窄右宽,“迹、展”分别是左下包围和左上包围,需要注意“展”字易错,竖提的左边不要多写撇。
【教学目标】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8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学重点】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8个字。
2.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4自然段。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潭、湖、绕、茂、盛”等生字,会写“湾、名、胜、迹、央、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3.借助图片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
4.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对,这就是我们中国台湾的日月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月潭,一起欣赏欣赏那里美丽的景色。
(板书:日月潭)(出示课件3)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提出要求: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阅读此文,不仅要领略到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而且要体味到对祖国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期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深厚感情。
因此,要体会文中深厚感情,就必须把文中要求认识的字词掌握,把课文读通,在读中干悟。
(二)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9个字,会写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积累语言。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主要以识字、读文为主,在识字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读文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在读中领略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读单元导读和看祖国的地图,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
这节课将去欣赏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本环节老师范读把同学们带入美丽的日月潭,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找到不认识的字:自学生字,带拼音、去掉拼音读,小老师领读,交流识字方法等。
最后用猜字游戏巩固识字、把字放入词语中、句子中读,使学生认识本课生字,为学生读课文做好铺垫,完成识字任务。
(三)学写3个字“绕”、“约”、“纱”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观察,先分析字形“应如何写好?”,训练学生细心观察,独立书写能力,并在分析过程中识记生字。
(四)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字送回课文,你还认识吗?”导入第四环节。
本环节逐步读课文,在教师边指导朗读过程中,学生在读课文中体会日月潭的美景。
第一自然段通过学生读、欣赏图片了解日月潭的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中国台湾。
同时渗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方法:新授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等。
一、揭题导入,古筝曲引入。
1.我们的国家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神奇的九寨沟,四季如春的西双版纳,令人向往的丽江,芳草凄凄,野花芬芳,遍地牛羊的大草原,美丽如画的西湖…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的是一个特别而又美丽的湖,它的名字叫“日月潭:(板书课题)2.观察课文插图(课件),看了,预习了课文,它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能否用一个词语告诉同学们。
3.你想对日月潭了解的更多吗?[出示课件,范读课文],边听边到书本里找一找。
二、自学生字词语1.读准生字,想个办法记住它。
2.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3.哪些词语句子是你觉得最美的,请你用“————“划出来。
4.检查生字。
指导写法。
出示课件5.分小节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1.中国台湾是我们祖国一衣带水不可分割的领土,日月潭的风光是我国珍贵的旅游资源,老师在这里给你们出几道问题:出示课件2.①日月潭在中国台湾什么地方?周围有什么?②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哪几个小节能找到?先来读一读再回答。
你能说准确吗?1.日月潭是我国——省最大的——。
那里——,——,周围有——。
(板书:湖大,水深)2.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名字得来的原因。
你们说的真具体,如果我们把“圆圆的”,“弯弯的”这些词去掉,改成“北边像太阳”,“南边像月亮”好不好?为什么?(出课件)看!光华岛把这个大湖分成两个部分。
左边——(生接),右边——(生接)板书: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南边像弯弯的月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日月潭文本分析:本文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日月潭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本文文质兼美,5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
课文第2自然段通过两个带有“像”字的比喻句,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日潭和月潭的形状以及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第3自然段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描写了清晨的日月潭因薄雾而呈现的朦胧美。
第4自然段又通过两个比喻句,为我们描写了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以及所引发的美好联想。
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9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学重点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句;背诵第2~4自然段。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9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
1.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引起关注。
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登临了黄河边上的鹳雀楼,观赏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还欣赏了黄山多个怪石的有趣,是不是深深地为祖国的壮美山河陶醉了呢?是不是还想继续游览祖国的山河呢?别急,让我们与黄山奇石作别,一路向南,去祖国的宝岛——台湾看一看。
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呢?(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回答)宝岛上耀眼的明珠——日月潭,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2.简介台湾的著名景点。
(课件出示台湾风光的图片)台湾有著名的阿里山、优美的垦丁海岸、景致清幽的莲池潭和风光秀丽的日月潭。
3.理解题目。
(1)理解“潭”的意思。
(出示日月潭图片)“潭”是深的水池之意,可联系一年级下册学过的古诗《赠汪伦》中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理解。
(2)提出问题:这个潭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名叫“日月潭”?(3)师板书题目:日月潭。
过渡:(出示地图)日月潭是我国台湾最大的一个湖。
同学们请看图,这就是台湾的日月潭。
(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今天我们就去日月潭游览一番,去欣赏宝岛台湾这一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
二、初读课文,识字认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标个记号。
指导:整体上读出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边读边想象描绘的景物。
第3、4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
第3自然段中,“薄薄”“隐隐约约”读得轻柔一点。
第4自然段中,第一句音调稍高,突出日月潭晴天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舒缓,声音较轻,突出日月潭雨时的朦胧之美。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
(3)在课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尝试弄清它们的意思并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2.检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词卡,指名读、齐读。
日月潭台湾湖水环绕茂盛周围名胜中央小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2)提示易读错的字。
“盛、胜、央、童、境”都是后鼻音。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加一加水+胡=湖月+生=胜氵+弯=湾立+里=童◆换偏旁记一记绕——浇——烧纱——沙——吵境——镜◆扩词记一记:湾(港湾)(海湾)(华丽)湖(西湖)(湖面)客(客人)(做客)3.把生字还原到句子中,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1)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2)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3)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4)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4.做游戏,巩固识字。
(1)摘果子。
小组为单位,通过课件玩“摘果子”游戏,让同学摘果子,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并能读准,苹果树上的果子就掉下来,其余留在树上。
看哪个小组的果子摘得多,摘得快。
(2)夺红旗。
后鼻音“盛、胜、央、童、境”,前鼻音“潭、展、现”和翘舌音“盛、绕、胜、纱”不易读准,可采用夺红旗的形式,借助拼音使学生再一次明确读音。
方法:可以在字卡一面写上生字,另一面画上小红旗,谁认对了,小红旗就归谁,看看谁夺得的红旗多。
5.指名朗读喜欢的自然段,其他学生说说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释义。
【名胜古迹】指风景优美或留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地方。
例句:这座城市里有很多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
例句:垂柳倒映在湖面上。
【清晰】清楚。
例句:远处的高塔清晰可见。
【朦胧】不清楚;模糊。
例句:这里烟雾朦胧,仿佛仙境一般。
【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
多比喻景物优美的地方。
例句:九寨沟景色秀丽,如诗如画,走进去就好像到了人间仙境。
【风光秀丽】风景清秀美丽。
例句: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
6.掌握要求会写的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读。
(2)给生字扩词。
湾(海湾)(港湾)名(有名)(名字)胜(名胜)(胜利)迹(古迹)(迹象)央(中央)(央求)丽(秀丽)(美丽)展(展现)(展示)现(出现)(现在)披(披上)(披衣服)(3)书写指导。
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说说自己觉得哪个生字容易写错。
②交流互动,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字。
③重点指导。
名“夕”的短撇从竖中线右侧起笔,第二笔横短撇长,撇过田字格中心,第三笔点收笔于田字格中心处。
央第一笔竖和第二笔的竖段向内斜;竖撇上段在竖中线上;撇尖、捺脚持平。
展里面的竖提左边不要多写一撇。
披左窄右宽。
注意右边“皮”的笔顺,第一笔是横钩,不是竖撇。
④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找出“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过渡:日月潭的名字里包含着太阳和月亮,这个名字可真美!那么同学们知道它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吗?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并画出来。
(1)学生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画出相关句子。
(2)出示文中的段落,学生朗读。
湖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3)思考:这个句子里有两个“像”,说说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自主运用“像”字说一两个比喻句,和同桌合作说一说。
(4)再次出示日月潭图片,图文结合,感受日月潭的形状美、风景美。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说说课文写了日月潭哪些方面的特点。
过渡:刚才我们弄清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是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那课文其他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可以用铅笔在每个自然段旁边试着写一写。
◆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第1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及周围的环境。
第2自然段:写日月潭的形状和名字的由来。
第3自然段:写清晨有雾时湖面的美景。
第4自然段:写中午晴天和雨天日月潭的美景。
第5自然段:写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3.提取关键信息:文中最能体现日月潭总体特点的词语是什么?(风光秀丽。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1.教师简单回顾本课时的主要内容。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文章。
说它美,是因为它给我们介绍了台湾的一处美景,虽然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它,但只从日月潭的名字,我们就能想象出它有多美了。
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美,大家已经阅读了好几遍,有没有发现这一点?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通过交流识字,大家已经掌握了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读课文已经没有字词障碍了,但要读出它的美来,课后还要多练习哦!下节课,我们再走进日月潭欣赏它的美。
2.字词积累:摘抄课文中你觉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湖水碧绿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太阳高照蒙蒙细雨风光秀丽3.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短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种形式复习字词(开火车读、指名读等)。
日月潭湖水环绕茂盛周围中央中外游客小岛薄纱童话仙境吸引名胜古迹群山环绕点点灯光树木茂盛风光秀丽蒙蒙细雨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可轻声跟读。
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宝岛台湾上有一颗最耀眼的明珠——日月潭。
同学们,你们喜欢日月潭吗?老师读了课文,也被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深深地吸引了,忍不住想要介绍一下日月潭。
你们想听吗?那就随老师踏上日月潭之旅吧。
二、研读课文,品悟美景过渡:如果只用一句话来介绍日月潭,你们想用哪句话呢?同学们可以在课文中找找看。
(课件出示: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如果只用一个词语介绍呢?(风光秀丽。
)作者是怎样介绍日月潭的秀丽风光的?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读一读、品一品吧!学习第1自然段简单了解日月潭的位置及概况1.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把优美的语句画下来,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1)思考: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日月潭的位置——我国台湾中部的山区;概况——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2)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日月潭的美。
预设:就日月潭的风光进行想象、描绘。
①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学习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尝试用简笔画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理解,感受日月潭周围都是山,林木参天的美景。
②出示被群山环绕的日月潭远景图片,结合图片想象:如果你就在湖中的小岛上,往四周看,你会看到什么?小结:这句话介绍了日月潭周围的环境。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明丽的山水图。
“名胜古迹”更让我们感受到日月潭历史悠久。
③指导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这个句子:“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要重读、语速稍慢,表现出那里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美。
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日月潭的特点1.指名读第2自然段并找出日月潭的特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2.出示图片,找出与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有关的句子。
3.教师课件出示月潭位置,请同学指出日潭位置。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比较哪个句子更好。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