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桥顶进记录

合集下载

浅谈框架桥顶进施工出现的偏差问题

浅谈框架桥顶进施工出现的偏差问题

浅谈框架桥顶进施工出现的偏差问题1.顶进施工适用范围及特点顶进施工适用于铁路与公路、城市道路平交道口改造为下穿立交工程以及因新建公路穿越铁路修建下穿式立交桥工程。

与大开挖施工相比,顶进施工有以下特点:施工方便,工程质量高,安全可靠;顶进施工无基础施工,工序简单,工期短;顶进施工时对既有铁路采取特殊加固后无需中断行车,对铁路运输干扰小;框架底板受力面积大,这就使得顶进施工适用于绝大多数地质环境;与地上立交相比较,主体工程量小,可大大节约投资。

2.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法及工艺顶进法施工时先在设计桥位一侧开挖工作坑,然后框架桥箱体预制、背分配梁浇筑及工作坑滑板的现浇,这些均是在工作坑内进行的,同时进行加固铁路,最后顶镐借后背的反力将箱体顶入路基。

顶进施工期间要车辆要注意慢行,需设专门线路防护组随时检测加固铁路,坚决杜绝行车事故。

顶进施工的顺利进行与否与施工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相关,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调查公路和铁路的运行情况,如列车穿越股道数目、通过间隔时间、公路交通量以及复测道路中线、高程;调查及丈量需要拆迁、征地面积,铁路所属地下管线、公路或农用涵渠;确定施工时道路的临时过渡方案和框架预制场地;同铁路有关部门、当地政府和公路管理部门签订有关协议以取得支持。

(1)施工工艺顶桥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工作坑开挖→施工后背墙→滑板及后背梁→预制箱体→箱体顶进→两侧补墙→桥面护轮轨两侧栏杆→竣工验收。

(2)工作坑开挖工作坑是进行预制和顶进工序的临时性工作场地。

工作坑内设有面上铺设润滑隔离层的滑板。

箱体在工作坑内预制,工作坑的布局关系到箱体顶进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3)排除地表积水及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地表水流入工作坑内应在工作坑四周设置排水沟。

并根据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情况在顶进范围内布置井点,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做法是:在开挖工作坑前,预先在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用抽水设备抽水,使地下水位降到设计坑底以下0.5—1.0m,并同时在开挖工作坑和使用过程中不断抽水。

K232框构桥 线路加固及顶进方案

K232框构桥 线路加固及顶进方案

国道京沈线道路改造工程锦承线K232+413.84 5-14-5m框构桥线路加固及桥体顶进施工方案编制单位:中铁九局六公司国道京沈线道路改造工程项目部审核单位:北京通达监理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负责人: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日期:审批日期: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方案 (2)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3)五、抢险应急预案 (15)一、编制依据(一)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

(二)、现行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TB10415-2003)及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CJJ74-99);(三)铁道部下发的《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北京铁路局下发的《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2008]435号)。

二、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框构桥位于锦承线铁路K232+413.84处,钢筋混凝土轨枕,无缝线路,60kg/m 轨。

框构桥轴线与铁路交角65度。

本框构桥为3孔连续式,净宽为5-14-5m。

机动车道:净宽14m,净高5.414m。

设计结构尺寸为:本框构桥主体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防水等级不低于P8,框架顶板厚0.9m,底板及边墙厚1.0m,全宽28.0m,全高8.0m,框构桥全长26.39m,前后端框构主体距线路中心分别为5m(公路小里程侧)、4m(公路大里程侧,牵出线位置),顶进前段设3.31m悬臂及刃角,待顶进就位后补齐,顶进后端设3.31m平衡墙,底板采用钢板加强,引道最大坡度控制在4.5%左右。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底层上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各层岩土特征分述如下:粉质粘土:可塑状态,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压缩性,层顶埋深6.3-7.8m,层厚4-4.1m,地基承载力为160Kpa,层顶埋深10.3-11.9m,层厚11.2m,地基承载力为180Kpa。

下穿河道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

下穿河道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

下穿河道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一、前置作业1.1. 模板制作制作按设计尺寸大小的木模板,模板表面要平整光滑,四边要铺设橡皮布,以防膏沙漏泄,模板表面四周要用角铁加固。

1.2. 索具架设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好索具架,在架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索具的张力,锚井的设置必须牢固,避免索具倾斜、跳跃等现象。

1.3. 材料准备将机制钢筋、模板、填充料、切割模板用的工具等材料准备好,并分类放置,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使用。

二、施工方法2.1. 热熔填充料按照设计要求将热熔填充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涂抹在木模板表面,一次性涂抹好之后,要及时进行下一步作业,不能太长时间放置。

2.2. 钢筋制作及模板安装在预制钢筋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绑扎好钢筋,然后将制作好的模板放在钢筋上,用索具将钢筋和模板牢固地固定在空中。

2.3. 填充混凝土在钢筋和模板固定好之后,将混凝土从顶部开始向模板内倾倒,边倒边用长棍将混凝土压实,直至混凝土的高度达到设计的要求,接着压实下层,直至填充完毕。

2.4. 拆除模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方可拆除模板。

在拆除模板时,一定要先拆除模板下部,然后一层一层地往上拆,拆完后将模板材料进行专门的回收处理。

三、注意事项3.1. 安全第一在使用索具、机器等设备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到人员和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3.2.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要求平整,整洁,坚固,便于作业和材料堆放,工地要做好防尘、防雨、防晒等措施。

3.3.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和设计要求。

3.4. 资料方面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工作,同时对施工图纸、质量验收报告等资料归档处理。

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

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

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论文摘要:在站场改造施工中,线路不停止运行旳状况下,进行桥旳顶进施工,不仅风险大并且顶桥旳精确度不轻易控制,导致工程中旳难题,通过长时间旳探索,我们总结了一定旳经验。

在框架桥预制时,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控制:基坑开挖完毕后,制作后背梁,后背梁与顶进段一侧面层表面平整,保证顶进过程中旳直线。

滑板对顶进施工重关重要,滑板位于垫层与主体桥底板之间,在滑板旳底部纵横向设置地锚梁,与滑板连成整体防止滑板在顶进过程中随主体桥移动。

同步船头坡刃角相称规模于框架主体旳悬挑部位,其斜度控制是难点。

同步导向墩旳布置、隔离层旳平整润滑、测量放线旳精确度也同样是工程旳质量要点。

在框架桥顶进旳期间,注意顶进方向,保证桥体旳直线运行。

关键词:顶桥后背梁滑板隔离层顶镐船头坡目录第一章后背梁 (3)1.1 后背梁制作 (3)1.2后背梁控制点 (3)第二章滑板 (3)2.1滑板制作 (3)2.2滑板施工控制点 (4)第三章导向墩 (4)3.1 导向墩选材 (4)3.2导向墩布置 (5)第四章隔离层 (6)4.1隔离层旳制作 (6)4.2隔离层控制点 (6)第五章船头坡 (6)5.1船头坡旳制作 (6)5.2船头坡控制点 (7)第六章刃角 (8)6.1刃角制作 (8)6.2刃角控制点 (9)第七章测量放线 (9)7.1轴线测量 (9)7.2高程测量 (10)第八章框架桥顶进 (10)第九章总结 (10)塘沽站旅客地道改建工程位于天津市塘沽区火车站内,由铁路第三勘察设计院设计,该工程既有正线下为顶进施工,新建线下为现浇施工,地道中心里程K178+992.0,净宽8.2m,净高3.7m,主体轴线长为61.9m;。

顶进段钢筋混凝土体积为325.6m3,重量为1222.0吨。

该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工作量、风险性大,项目部组员压力大,为了保证塘沽站改建工程在保证质量旳前提下期到必成,保证顶桥旳精度,从如下几点进行控制:一、后背梁(一)后背梁制作:1、基坑开挖完毕后,制作后背梁,后背梁施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根据主体桥旳重量与详细尺寸,设计后背梁。

框架桥(涵)顶进后背加固设计

框架桥(涵)顶进后背加固设计

框架桥(涵)顶进后背加固设计摘要:某市315省道某段(南外环路)下穿某高铁立交桥工程,桥梁主体为(8.0+16.0+8.0)m三孔连体下穿框架桥,采用顶进法施工。

其高铁行车密度大,按照铁道部有关要求,施工顶进期间行车速度不低于45 km/h,且通行I级超重、超限重载列车。

本桥线路加固纵向长度达60m,线路加固纵向长度大,加固困难。

线路加固设计中采用了钻孔桩基础,H型钢横抬(施工)钢便梁的加固线路方法,解决了线路纵向大跨度加固长度的难题.满足了施工需要。

介绍该桥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框架桥;顶进;加固;设计Abstract: on a provincial highway 315 (south waihuan) under a high bridge engineering in iron, bridge subject for (8.0 + 16.0 + 8.0) m three hole under the frame bridge joined in, the top straight fighting construction. Its high iron traffic density, according to mor relevant requirements, in jacking construction speed during not less than 45 km/h, and traffic level I overweight, overrun overloaded train. This bridge lin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length up to 60 m, the lin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with large length, strengthening difficult. Circuit is adopted in 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drilling pile foundation, h-beam horizontal carried (construction)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steel beam line method, solve the large span length lin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of problem. Meet the construction need.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he bridge are the main points.Keywords: frame bridge; Top into; Reinforcement; design1.工程概况某市为了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完善其的路网结构,促进其与周围城市交流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其政府拟在315省道某段南外环建设一座穿越某高铁的公铁立交桥。

框架桥顶进施工中主体结构状态控制措施

框架桥顶进施工中主体结构状态控制措施
关键词 : 框架桥 ; 顶进 施 工 ; 状态控制 ; 抬头 ; 扎头 ; 高程检测 ; 方 向偏 差
DOI : 1 0 . 1 3 2 1 9 / j . g y a t . 2 0 1 4 . O 1 . 0 1 6
中图分类号 : U4 4 5 . 4 6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9 5 3 ( 2 0 1 4 ) 0 1 — 0 0 6 1 — 0 3
脚两 侧 阻力 的方 法来 纠偏 。 3 . 2 . 2 高 程偏 差 的纠正
高 程偏 差产 生 的原 因 :
( 1 ) 地质 条件 引起 的 。在 地 基 土 土 质 发 生变 化 时, 箱体 就会 因前 后 沉 降不 同 而产 生 抬 头 或 扎头 现
象, 尤其 是 当地基 土为 砂性 土时 。

3 O c m, 右侧保 持 刃脚 吃 土 2 O ~3 0 c m, 用 改 变 刃
环节 , 是 对顶 进设 备 的顶 力 、 最 大 顶 力 系数 、 顶 进设 备 配合 情况 、 滑板 和 后 背 的 工 作情 况 等 进 行 全 面 的
检验 和 考验 , 发现 问题 立 即查 明原 因 , 采 取相 应措施 纠 正或 改进 。顶 桥启 动顺 利 , 可 以防止顶 力不 足 、 启

1 刀
框架桥顶进施工 中主体结构状态控制措施
张 云 琪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设备 运输部 , 辽宁 辽 阳 l O l 1 0 0 )

要: 介 绍 了辽 阳 市新 华 街 下 穿 既 有 沈 大 铁 路 立 交 框 架 桥 顶 进 施 工 中 , 对 主体 结构 的 启 动 、 就位 、 方 向 和 高

框构桥顶进

框构桥顶进

长双烟线K13+600地道桥顶进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长春铁道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4月18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线路加固方案 (4)四、顶进施工方案4.1设备安装与调试 (4)4.2顶进 (4)4.3偏差校正 (4)五、线路恢复 (5)六、安全保证措施6.1慢行期间线路养护 (6)6.2保障既有线行车安全的措施 (7)6.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七、应急处理预案7.1 防滑坡塌方预案 (13)7.2 防止顶进时发生抬头、扎头的应急预案 (13)附表一顶进施工主要机具设备进场记录表 (14)长双烟线K13+600地道桥顶进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一、编制依据1.1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分院提供的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1.2现行部颁〈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桥涵设计规范〉、〈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铁路桥涵施工手册〉;〈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1.3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情况;1.4从现场搜集的第一手资料和其它相关资料。

二、本标段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长春市长双烟线K13地道桥工程,新建一座1-8.5m钢筋混凝土框构桥,轴长13米,净高4.5米;相应线路加固,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排迁及恢复工程。

主体结构采用箱形框架,主体优点有:结构成整体,刚度大,基底应力小,抗震性能好。

主体采用1-8.5m钢筋混凝土框构。

垂直断面顶板厚0.7m,边墙及中墙厚0.7m,底板厚0.8m。

框构桥轴线与长双烟线正交。

三、线路加固在既有线路两侧设置桩径0.5m,桩长16.5m,间距1m 采用梅花形布置的旋喷桩对线路进行防护和加固,同时还对地基进行了处理,形成复合地基,以达到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对既有线路采用D24m施工便梁加固,架空期间列车行驶速度不大于45Km/h。

四、顶进施工方案1、设备安装与调试顶进设备由液压系统和传力设备俩大部分构成,由控制台操纵指挥顶进。

6、顶进铁路框构桥检验批

6、顶进铁路框构桥检验批

顶进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单位工程
名称
陶舒线K35+905道口平改立工程
分部工程
名称
陶舒线K35+905m框构桥
分项工程
名称
框构桥验收部位顶进桥
施工单

长春德维铁道工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于雷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顶进设施及线路加固第19.5.8条符合设计要求
2 顶进时混凝土强度第19.5.9条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一般项目1





mm








线
一端顶进200 / / / 90 110
二端顶进100 / / / / /
高程
1%顶程,且
150
200
+
-
99 64 52 80 110
2





mm






高程50

20
+
11 9 12 -10 -15
中线50 40 20 40 15 34
管节错台10 / / / / / /
对顶法接头和管
节错台
30 / / / / / /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职质量检查员年月日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分项工程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1份,建设单位1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