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19 年“文科+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12 )(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学制:三年二、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和形象思维模拟计算机图形学(CG)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虚拟现实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智能CAD 信息智能和决策支持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机器人多媒体技术工程数据库智能控制嵌入式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通讯系统,网络与数据库安全,密码技术,软件智能化,软件工程和软件合成,计算机支持合作系统(CSCW),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等研究方向。
三、课程设置与要求: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修满的最低学分数为15学分(详见课程设置表)专业培养要求(包括专业要求、文献阅读、成果发表、学位论文要求等):本专业以培养能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开创型、复合型高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门人才为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能在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做出开创性的成果,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出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的学习计划,并逐步参与导师指定的课题工作,要求有足够的文献阅读量,并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做好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应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数篇,并取得研究成果等要求。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12 )(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学制:二年半二、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结构网格计算与分布式处理嵌入式系统与SOC设计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网络存储网络协议工程网络信息安全数字化技术计算机视觉及图像处理操作系统编译技术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面向对象技术与软件自动化软件智能化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和形象思维模拟计算机图形学(CG)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智能CAD 信息智能和决策支持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机器人智能多媒体技术工程数据库智能控制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通讯系统计算机支持合作系统(CSCW)信息安全三、课程设置与要求: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医学院内科学专业(代码:100201 )(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掌握内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较好的相关学科知识,洞悉把握内科学发展进程及当前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的人才。
要求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较好的听、说能力和较强的读、写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作风、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制:3.5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心血管病:(1)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3)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研究;(4)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5)心血管病基因药物研究;(6)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2、呼吸系病:(1)哮喘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2)COPD发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3)肺癌发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4)肺部感染病原体耐药机制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研究;(5)肺部少见病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6)肺栓塞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⑺呼吸系统危重症的临床救治研究。
3、血液病:(1)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2)造血干细胞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研究;(3)白血病病毒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4、消化系病:(1)胃肠癌及癌前期病变的发病及干预逆转研究;(2)脂肪肝和酒精肝的基础及临床研究;(3)胆胰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4)幽门螺杆菌致病及耐药机制研究;(5)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5、内分泌与代谢病:(1)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与防治;(2)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糖尿病肾病的基因药物研究;(4)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与防治。
6、肾病:(1)肾小球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肾脏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危重病血液净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4)血液净化新技术包括生物人工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浙江大学博士招生简章2023

浙江大学博士招生简章2023浙江大学是一所世界闻名的学府,是我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35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在各项学科排名中,浙江大学名列前茅。
今天,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浙江大学2023年博士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根据浙江大学的统一安排,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不少于600名。
其中,不少于390名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不少于210名为工程博士研究生。
二、招生专业浙江大学开设了众多博士研究生专业,包括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各个领域。
具体的招生专业及报考要求可以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上查询得知。
三、招生要求1.学历要求申请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相当学历。
对于具备良好科研工作经历的本科生也可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2.语言要求除掌握中英文的外籍人士外,所有申请人都必须通过符合规定的英语考试(例如TOEFL、IELTS)才能申请博士研究生。
截至2023年的申请截止日,所有成绩应在两年内考取。
3.学术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学术素质和潜力,有志于在所报考的研究方向上深入研究,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其他要求申请人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和社会公德。
四、申请流程1.选择招生专业根据自身兴趣和学术兴趣选择申请专业。
2.申请计划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填写博士研究生入学申请表,并缴纳入学考试费用。
3.提交材料申请人应将以下材料上传至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1)个人详细简历;(2)英文能力考试成绩单;(3)硕士学位证书、学位授权书、学习成绩单的复印件;(4)其他学术成果,如发表论文、获奖、竞赛等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5.通过考试按照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的规定参加入学考试,并通过考试。
八、总结浙江大学博士招生简章主要包括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招生要求和申请流程。
浙江大学关于制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浙江大学关于制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浙大研院(2004)6号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二、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1、学科专业已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原则上应按一级学科制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于部分研究领域较宽的一级学科,需按二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的也应本着“前沿、特色、研究”的原则,体现本一级学科的总体要求。
2、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既要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又能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体现我校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点。
研究方向的设置不宜过窄、过细,数量不宜过多。
提倡在学科交叉和渗透的领域设置研究方向,鼓励在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设置研究方向。
设置研究方向应具备:(1)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2)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重要的实际成果;(3)能开出本研究方向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讲座课程;(4)有培养博士研究生需要的经费、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
三、培养方式为保证培养质量,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
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博士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
四、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五年。
学校实行每学年四学期制教学和研究生课程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应根据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博士论文答辩前完成课程学分。
浙江大学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优质生源奖学金管理-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浙大研院〔2015〕10号浙江大学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优质生源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为切实提高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鼓励与支持具有研究潜质的优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攻读我校人文学科博士学位,根据我校人才培养规划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设立“浙江大学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优质生源奖学金”。
第一条资金来源:学校根据招生当年度博士研究生培养成本补偿经费来源,设立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优质生源奖学金,实行专款专用,滚动支持。
第二条奖励对象:该奖学金用于支持我校人文学科改善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自2015级起,纳入人文学部所属学院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
第三条奖励名额:学校根据奖学金总量,动态调整当年度奖励名额。
第四条奖励标准: 10000元/学年,按照学制年限持续奖励。
获奖研究生在学制年限内出现违反浙江大学校纪校规、变更学历层次、中期考核不合格等情形者,取消并终止奖学金的发放。
第五条申报程序:1.实行导师申请制,导师在博士研究生复试结束前,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
2.申请者填写《浙江大学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优质生源奖学金申请书》,由所在学院负责组织有关学科专家进行评审,经学部审定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3.学部报评审结果至研究生院备案,由研究生院核定评审结果,并完成奖金发放工作。
第六条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优质生源奖学金的评审工作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宁缺勿滥,留存累计。
由研究生院监督评审工作,核定评审结果;学部统筹协调评审工作;各学院成立评审机构,负责制定评审实施细则、具体评定和管理工作,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七条获得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优质生源奖学金的研究生,可以同时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以及学校资助政策规定的其它奖学金。
第八条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研究生院2015年4月21日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 2015年4月21日印发。
2019 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统考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2019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统考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2019年统考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
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报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学院2019年拟录取统考硕士研究生名单已经确定,现给予公示,公示期为十个工作日(2019年3月20日至4月2日)。
如对公示名单及其相关内容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学院反映。
申诉联系人:高晖,联系电话:88273199 ,电子信箱:rwbksk1@。
2019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统考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2019.3.20。
浙江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简介(

浙江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简介(2019/20)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 和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城大」) 两校的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的具体细节如下:1.学术范畴∙两校已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领域。
2.招生对象及选拔∙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采取申请审核制,通过博士生资格考核,从城大与浙大相关学科统招的博士研究生中择优选拔,具体选拔程序及人数须由双方共同参与确定。
硕博连读生转博后也可参加联合博士培养项目。
如申请人同时获得城大和浙大博士研究生资格,将享受城大的全额奖学金。
3.学习地点与安排∙联合博士培养项目的修读年限一般为五年。
原则上学生第一学年在浙大修读并完成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程,第二至第五学年按以下学习模式分别在浙大、城大及城大深圳研究∙经两校双方同意,学生修课所得学分可获两校互相承认。
若有需要,两校的导师可安排学生在浙大或在香港城大一段时期修课或做研究。
另外城大的老师也可到深圳研究院授课,以协助学生达致两校的课程要求。
∙学生必须达致两校的培养计划和学术水平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才可申请授予学位。
4.培养方式∙学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即由浙大及城大各指派一名教师作为导师。
∙学生的培养计划,包括专业课的选择、研究方向的确定和学位论文选题,由两校导师共同商讨决定。
∙学生在联合培养期间,由两校成立的督导小组(Qualifying Panel)跟进其学习进度。
督导小组的基本成员包括两校的导师(Supervisors)。
5.资格考试∙学生被取录进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课程后,必须于指定时间内通过城大的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ination)。
此为城大其中一项毕业要求,为能通过的学生将被要求退出课程。
6.博士生学术论坛∙香港城市大学定期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合资格学生可获得资助,包括交通、住宿等。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需于学习期间最少出席一次,论坛的报名详情请留意城大周亦卿研究生院每年的公布。
浙江大学-2019 年“文科+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 项目特点
本项目依托“文科+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由社会科学研究院牵头开展相关工作。本项目 以“智慧社会”为总体招生方向(即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交 叉融合而转型发展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充分利用我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结构层次丰富、交叉学 科平台集聚等学科生态多样化的优势,实施“一人一案”的个性化育人方案,着力构建聚焦智慧社会领域 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具有文科特色的交叉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科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4. 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在申请浙江大学学术新星计划项目、赴国(境)外大学或科研 机构开展联合培养或短期学术交流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或优先资助。
七、导师简介及联系方式
所在 主导师
学院Βιβλιοθήκη 联系方式导师简介黄华新
人文 学院
Rw211@
Dong-Hee Shin
传媒与 国际文 化学院
新闻传播学
2
陈积明
国际文
(0503)
韦路
化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新闻 (Computational Journalism)
(1)数据新闻研究 (2)算法推荐研究 (3)谣言治理研究 (4)社会情绪研究
新闻传播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和所有其他相关学科
法学 3
(0301)
李有星* 郑小林 杨小虎 金雪军 贲圣林 赵骏 郑春燕
dshin1030@cau.ac.kr drluwei@
李有星
光华法 eclyx@
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项目特点
本项目依托“文科+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由社会科学研究院牵头开展相关工作。本项目 以“智慧社会”为总体招生方向(即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交 叉融合而转型发展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充分利用我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结构层次丰富、交叉学 科平台集聚等学科生态多样化的优势,实施“一人一案”的个性化育人方案,着力构建聚焦智慧社会领域 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具有文科特色的交叉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科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dshin1030@cau.ac.kr drluwei@
李有星
光华法 eclyx@
学院
黄华新长期从事逻辑、语言与认知的交叉研究,担任国家社科 基金重大项目“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首席专家。张仲非作为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多媒体数据挖掘和关联数据挖掘 方面的研究,取得一系列相关重要学术成果。金立重点研究基于信 息科学的形式语义学和论证逻辑,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廖备水主要从事逻辑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负责逻辑与计算 领域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
王健 周伟华 岳文泽
何贵兵
教育 学院
pclabeeg@
导师组由从事运动科学、人工智能领域的 5 位博士生导师组成, 长期从事人体姿势与运动控制、智能控制和人工智能等研究,在多 感觉姿势表征和运动控制机制研究领域形成明显特色。
本团队以聚焦于数据数据驱动的企业管理智能决策研究,重点
二、招生目录
招生学 序 招生学科 导师组(带*的为
院(系) 号 名称(代码) 主导师)
名称
交叉学科名称
拟研究的学术问题
招生对象的专业 背景要求
哲学 1
(0101)
黄华新* 张仲非 金立 廖备水
人文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语言文学 心理学
逻辑、语言与计算
逻辑学 语言学 心理学 计算机科学
Dong-Hee Shin* 传媒与
心理学 7
(0402)
何贵兵* 陈丽君
心理与 行为科
学系
公共管理
大数据驱动管理决策
心理学 行为经济学 公共管理
管理学 计算机科学
三、招生规模 本中心共招收 7 名;每位主导师限招 1 名。
四、招生办法 参照招生学院(系)的博士招生录取办法。
五、 招生对象 仅限招收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
六、奖励办法 1.优秀本科生通过推荐免试被录取为直接攻博生的,入学后颁发 10000 元/人“新生奖
主导师 Dong-Hee Shin 系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传媒与国际 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技术、人机互动、数据新闻、 信息技术政策等。合作导师陈积明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教 育部长江学者、信息学部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优化与控制、 控制系统安全、工业大数据与物联网等。合作导师韦路系传媒与国 际文化媒体传播、国际传播、政治传播等。支撑本研究的课题项目主要包 括传媒学院优势特色学科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文科领军人才科研启 动项目和大数据+网络舆情交叉创新团队项目等。
运动人体科学 基础医学 计算机科学 自动化控制
管理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数据分析与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企业管理 计算机科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岳文泽* 郑能干 杨续超 郑国轴 李艳
公共管 理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与城市治理
空间信息技术 (GIS)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地资源管理 城市管理
光华法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应用经济学 工商管理 数学
智能金融安全与 风险控制研究
法学 金融 管理 计算机等
体育学 4
(0403)
管理科学
5
与工程
(1201)
公共管理 6
(1204)
王健* 李玺 温煦 彭玉鑫 黄聪 周伟华* 陈为 刘勇 杨翼 金庆伟 陈熹
教育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多感觉整合与运动控制
新闻传播学
2
陈积明
国际文
(0503)
韦路
化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新闻 (Computational Journalism)
(1)数据新闻研究 (2)算法推荐研究 (3)谣言治理研究 (4)社会情绪研究
新闻传播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和所有其他相关学科
法学 3
(0301)
李有星* 郑小林 杨小虎 金雪军 贲圣林 赵骏 郑春燕
导师组由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优秀导 师组成,师资资源丰富强大。导师组在研的课题有国家重大、重点 课题,省部课题以及学校交叉学科研究课题。有浙江大学互联网金 融研究院、浙大 AIF(江干)政产学研中心、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 会员平台(如蚂蚁金服、微贷网、爱财集团、鑫合汇等),有金智 塔公司、大数据战略浙江大学基地等合作单位,方便了解智能金融 技术、政策、法律、企业运营前沿动态信息和调查研究。
学金”,以激励产出创新性研究成果。 2.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在完成主学科培养方案的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要求的基础上,直
接攻博生完成所交叉学科 5 门及以上专业课程,硕博连读生完成所交叉学科 3 门及以上专业 课程;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所交叉学科的课程辅修专业证书。
3. 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达到学位授予要求的,可授予相应主学科的博士学位,并颁发 交叉培养荣誉证书。
研究大数据背景下市场客户行为、企业的定价、库存以及物流决策。
相关科研项目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子商务驱动浙江产
管理 学院
业集群转型与竞争力提升研究以及 MIT 合作项目全球供应链中的食 larryzhou@ 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管理方法。导师组由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4. 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在申请浙江大学学术新星计划项目、赴国(境)外大学或科研 机构开展联合培养或短期学术交流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或优先资助。
七、导师简介及联系方式
所在 主导师
学院
联系方式
导师简介
黄华新
人文 学院
Rw211@
Dong-Hee Shin
传媒与 国际文 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