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引言翻译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它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翻译的过程和结果,翻译研究领域不断发展新的方法和理论。

其中,功能语言学途径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功能语言学途径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它对理解翻译现象和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性。

一、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功能语言学是一种以语言功能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它强调语言的使用方式和功能。

它认为语言是一种实现交际目的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一种复杂的规则系统。

功能语言学主张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通过分析语篇、场景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文本的意义。

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语篇分析和语用分析等。

文本分析关注词汇、句法和语言结构等内部元素;语篇分析则关注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语境;语用分析则研究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功能语言学可以揭示语言的多样功能和交际背景,从而更准确地解读和翻译文本。

二、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1. 语言策略的分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不同语言和文化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

通过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可以分析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技巧。

比如,翻译家为了更好地传达源语言的含义,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词汇、句式和语气。

通过分析这些语言策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翻译家的意图和目的,以及他们面对不同语言和文化时所做的选择。

2. 文化背景的分析翻译研究中经常涉及到跨文化的比较和交流,而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理解和传达至关重要。

功能语言学途径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来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翻译家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3. 交际功能的分析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而这种交际是基于语言使用者的共同理解和参与。

功能语言学可以通过分析语篇结构和参与者的角色来揭示交际功能的实现方式。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一、本文概述《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在交际中的实际功能和效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首先介绍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然后阐述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词汇、语法和篇章层面上的功能对等,以及文化因素的处理。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将展示功能语言学途径在翻译实践中的有效性和优势。

本文还将讨论功能语言学途径在翻译研究中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二、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功能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在实际社会交流中的功能和作用,而非仅关注语言的形式或结构。

这一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功能语言学的视角下,翻译不再仅仅是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文字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旨在实现特定交际目的。

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和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强调语言的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这些功能在翻译过程中同样适用,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概念意义,还要考虑到原文的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以确保译文在目标文化中能够实现与原文相似的交际效果。

语篇分析则关注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分析原文的语篇结构,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语义联系,并在译文中保持这种连贯性和衔接性。

这样,译文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并接受。

功能语言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和语篇分析的要求,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这一理论也提醒我们,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需要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背景。

三、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是一种独特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它强调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而非仅仅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系统功能语篇视角下的翻译对等研究

系统功能语篇视角下的翻译对等研究

语教学》上所发表的 “ 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所言:
式 两 种 方 式 来 体 现 。纲 要 式 结构 指 的 是 有 阶 段 、 有 步 骤 的
多年 的语 篇分析 实践证 明,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 比其 结 构 ,表 明语 篇 的 体 裁 类 型 。语 篇体 裁 的 体 现 样 式 通 常 由 他理论 更适合 于语 篇分析的理论 ,我们在进行语篇 分析时 特 定 的语 言 结 构 充 当 。在 系 统 功 能 语 言 学 者 看 来 ,语 言 是 完全可以用这一理论作指导 ;事实证 明 ,系统功 能语 法是
此 , 转换 规 则 是 翻 译 重 点研 究 的 对 象 , 对等 / 值 是翻 译 研 用 。这里 的合适要 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 方面考虑 。文 等 究 的核 心 。 ( 张美 芳 、黄 国文 ,2 0 ) 02 二 、 功能 语 篇理 论 的 基本 观 点 化 语 境 指 的 是 语 篇 在 特 定 的 社 会 、 文 化 中所 能 表 达 的所 有 的 意 义 ( 括 交 际 目 的 、 交 际 步 骤 、 交 际 形 式 、 交 际 包
笔者 在 综 合 分 析 黄 国文 先 生 分 别 发表 在 《 国外 外 语 教 心 世 界 ) 的经 历 、看 法 和 世 界 上 所 发 生 的事 情 ; 人 际 意 义
2 0 0 01 . 4
语 言应 用研 究
是 指 用 语 言 来 与 别 人 交 往 , 建 立 或 保 持 与 别 人 的 关 系 ,影 《 技 英 语 学 习 》 曾刊 登 过 ~ 篇 英 文 报 道 , 标 科 n


个 意 义 系统 , 形 式 是 用 来 体 现 意义 的 结 构 。语 言 有 三 个
种 可操 作 性 强 、 实用 性 强 的语 篇 分 析 理 论 , 它完 全 可 以 层 次 :语 义 、 词汇 一 法 、 音 系/ 系 。 它 们 之 问 又 依 次 为 语 字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司显柱)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司显柱)

语篇功能与翻译策略
总结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功能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助于确定翻译策略和选择合适的语篇结 构。
详细描述
语篇功能是指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实现的功能,包括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和语篇组织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 根据语篇功能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同时,译者还需要根据目标语的语篇结构, 调整译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语篇规范。
中期阶段
在20世纪70年代,系统功能语言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 完善,韩礼德和其他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语言在社会语 境中的功能。
近期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系统功能语言学得到了广泛 的接受和应用,不仅在语言学领域,还在翻译、语篇分析、 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派别的关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机
05
器翻译பைடு நூலகம்结合
机器翻译的现状与挑战
机器翻译的快速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 翻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能够快 速、高效地完成翻译任务。
面临的挑战
尽管机器翻译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 存在一些挑战,如语义理解、文化差 异、语言特性的处理等,需要进一步 解决。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
02
心概念
语境与意义
语境
语境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文化、 社会、情景等多个方面。系统功能语 言学认为,语境对语言的意义和使用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义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意义是指语言 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包括概念意义 、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
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是指语言在构建语篇中的作用,包括起始、展开、连贯和结尾等。系统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功能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

功能语言学在语篇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功能语言学在语篇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得体 , 各个照应成分的参 照点均 可在语 篇 中或语境 中找到 。
因此 , 整个语篇是语义连贯的整体 。 ( 替代 二)

语 法 衔 接 手 段
替代指的是用 替代 形式来 取代 上下文 中出现 的某 一个 成分。被替代 的成 分可以在 上下 文中找到 , 替代的主要作用 示避免重复 , 并且也发挥 衔接 的作 用。因此 , 语篇 中的替代 关系也同时构成语 篇的衔接 关 系, 英汉 对 比, 英语 中的照应 现象 比汉语的多。汉语多用 原词重 复的方式 来达到语 篇 的 衔接 , 本文 内没有用到替代这种衔接方式。
看它是一个 有 意义 的连 贯 的整 体。整 体性 是语 篇 的特性 。 韩礼德和哈桑把衔接 手段分为两类 : 法手 段和词汇手段 。 语 居祖纯在《 汉英 语篇 翻译 》 一书 中, 把语 篇分 析用 于语 篇 翻译实践 ,人们 翻译 的不会 是孤零零 的单句 , “ 而是完整的 语篇材料 , 或有 明确上下文的语段 。 j ”1 2 因此 , 要在语篇 翻译的实践 中强调语篇 的完整性 。《 盲人 挑灯》 是居 先生的 例文 ( 见文后附录 ) 我们 通过 对这 篇文 章原 文 和译文 的 比 ,
较 , 说明功能语言学在语篇 翻译 中的作用 。 来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具 体的照应 手段在英 汉语 篇中的出现频率来看 , 英语 使 用人称代词 和指示代词 的频率 明显高于汉语 , 汉语 通过 而
零式 指示 和名词 的重 复来表 达照应 关系 。英语 除 了用 词汇 和句法手段外 , 还可以通过改变形容词和副词 的形 态来 表示 比较照应 , 汉语只能用 词汇和句法的方式来表 达。由于使 用
21 0 1年 6月
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

描述翻译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关性研究

描述翻译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关性研究

5 2
青 岛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 0 8年 1 2月
化 中的 位 置 不 确 定 , 对 翻 译 策 略 造 成 影 响 。 并 S L的“ F 系统 ” 则是 语 言层 次 上 的范 畴 , 用来 描 述

i o t s ielg , cnmi ,cl r. ” np li , do y eo o c ut e ) 。 ic o s u
关键词 : 述翻译学; 描 系统 功 能语 言 学 ; 系统 ; 能 ; 境 功 语
中图分类号: O一 6 H 5 H 0 ;0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13 2 0 )4— 0 l 0 10 4 3 (08 0 05 一 5

引言
描 述翻译学 ( T ) 旨在 通 过描 述 实 际 的 翻 DS , 译行 为及其结果 , 发现语言 、 去 文化 以及 文学等方
第2 5卷第 4期
20 0 8年 l 2月
青 岛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E C E SC I E EQ N D O U I E ST O R A FT A H R O , G I G A NV R IY L
Vo. 5 No. 12 4 De . 0 c 2 o8
要一 种语言 学理论提供 相对成熟 的理论术语 来解 决这 个 问题 ] ( 啪 叭。而 系统 功能 语 言学 ( F S L) 中关 于系统 的 、 功能 的 、 境 的理论 , D S的基 语 与 T 本语 言观点 和社会 文 化 观点具 有 异 曲 同工 之妙 ,
而后 者所强 调 的语言 研究 中的交 际 功能 途 径 , 更
础 和 目 的 , 篇 分 析 和 语 言 系 统 研 究 互 为 语 前 提 ] ‘ i 。

试论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

试论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

试论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一、概述翻译研究历来是语言学和文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目的在于揭示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规律,探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传达机制。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范式,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认为语言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使用的,具有表达意义、建立关系、传递信息等多种功能。

这一理论框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使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意义转换和文化传递等问题。

在翻译研究中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可以更加系统地探讨翻译的本质和规律。

这一模式关注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强调翻译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需要考虑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差异、交际需求以及读者的接受度等因素。

系统功能语言学还关注翻译过程中的意义生成和传递机制,通过分析语言结构、词汇选择以及语篇组织等方面的变化,揭示翻译过程中的信息转换和意义重构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通过分析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也将关注该模式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在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1. 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及现状翻译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不仅关乎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层面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翻译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翻译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进而推动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发展。

翻译研究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起着关键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科技合作等领域都需要翻译作为支撑。

翻译研究能够提升翻译质量,为跨国合作提供有力的语言保障,进而推动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而语篇分析理论的实质是传递文章主要信息,尽可能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中心思想,译文2从语篇角度出发,根据广告翻译的特征,“蚊子杀、杀、杀”这句广告词肯定了自己产品的功效,且运用了意译的手法,将bye翻译成“杀”而不是“再见”,符合中国人的口语习惯,因此,译文2更符合译语语类的表达方式,a major economic speech last Thursday, Mr Turnbull stopped to shake the man"s hand and slip some money into his coffee cup.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而语篇分析理论的实质是传递文章主要信息,尽可能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从语类对应、语域对应和语义对等三个方面阐述语篇分析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语篇分析;翻译;功能语言学1 语篇分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者哈里斯第一次提出“语篇分析”这一术语,其又被称为“话语分析”。

20世纪80年代,语篇分析开始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

希夫森在Approaches to Discourse一书中介绍了六种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分别为言语行为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交际文化学、语用学、会话分析和变异分析。

而在语篇分析领域最值得一提是韩礼德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他的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他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应用在任何口头语篇和英语书面语篇。

我国学者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语义、情景、语域等角度进行分析,证明了功能语篇分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

2 语篇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首先,语篇分析主张意思连贯且合乎语法的语篇为研究对象,要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而不是只局限于单个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倡导以意义而非形式作为语言研究的中心,认为语言是一个意义系统,形式是伴随着这个系统,用来体现意义的。

可以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本质上是意义的而非形式的。

语言被认为是一种意义潜势,该潜势同时体现了三种意义,即概念、人际和语篇意义(ideational, interpersonaland textual)。

同时它还关注语言外层次,即语境的研究。

语言层次思想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特征。

其中表达意义的语义层及体现该层次的词汇语法层是研究的重点,而这也正是翻译研究的中心问题。

本文拟从语义层即三大元功能层次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提供一些借鉴。

一、意义、功能与翻译(一)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Roger Bell 在《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一书中将语言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试图构建一个系统的语言模式来研究翻译过程[1]XIII.他的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相当完整性的翻译理论研究框架……以功能语言学为基础说明了意义在翻译中的中心地位,又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阐述人类信息处理(特别是翻译)的过程。

”[2]“此书可以说是近十年里国际译学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3]在翻译研究中,意义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概念。

Bell 确认了三个方面的意义,即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交际意义(interactionalmeaning)和文本意义(discoursal meaning),并将这三种意义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三大元功能(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联系起来。

Bell 区分了三个重要概念:命题(proposition)、句子(sentence)和话语(utterance)。

在这三者中,命题是最抽象的,与具体语言、语境无关。

句子也是抽象的,但较命题次之。

句子与具体语言相关,但与语境无关。

话语是具体的,与具体语言、语境都有关。

认知意义涉及的是命题内容,由体现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体现。

交际意义涉及的是句子类型,指如何通过体现人际功能的语气和情态系统将命题组织成与具体语言相联系的句子类型。

文本意义涉及的是话语的可接受性,指在具体语言中将认知意义和交际意义放到语境中,通过体现语篇功能的主位和信息系统创造出衔接连贯的可接受的话语[1]106-110.Bell 借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理论应用于翻译中的意义研究,将这三大功能置于命题、句子、话语三个由抽象到具体不同的层次上。

这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功能位于同一层次上的提法是不同的。

Juliane House 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其所构筑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至今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House 的模式当中,她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原文及译文。

这三个层次分别是:语言(language)、语域(register)和语类(genre),语域包括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三个方面。

然后自下而上依次审视原文和译文在三个层次上是否一致,找出不一致的地方[4].但是在语言层面上,House 并没有采用Halliday 的三大元功能及其词汇语法模式,因此也就无从谈起三大元功能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了。

在国内方面,黄国文等将三大元功能应用于翻译质量评估,指出“评估译文的好劣的主要标准看译文在经验功能方面是否对等。

”[5]97同时他又认为“对诗歌这个体裁的翻译,有时经验意义不是一定要严格对等,因为有些诗歌的内在价值主要不在于对经验的识解和传递经验意义,而是考虑人际意义或语篇意义的表达。

”[5]101他认为这种情况是少数的、个别的。

司显柱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同时结合Reiss 的类型学理论建立了一个翻译质量评估模式[6]57-60.但是我们知道Reiss 将语篇分为信息类、表情类和感染类三种类型的做法是来自于Buhler 的思想。

在Buhler 的理论中语言有三大功能:描述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吁功能。

Reiss的三种语篇类型分别与此相对应。

Halliday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概念功能对应于Buhler 的描述功能,人际功能对应于表达和呼吁功能。

也就是说Reiss 的三种语篇类型对应于Halliday 的概念和人际功能,因此在司显柱的模式中其实只涉及到两个功能。

“对译文质量的判断只需要看译文语篇的概念意义/功能和人际意义/功能是否和原文对等……[语篇功能]是辅助于前两种意义的实现,并不表示‘内容’的意义,所以与前两种意义并非处于同一个层面上。

”[6]57他将语篇功能与概念和人际功能放于不相等的位置,语篇功能在其所构造的模式中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处于次要地位。

(二)从语言层次思想看对等对等是翻译研究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到目前为止,翻译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对等这一概念发展的。

” [7]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Halliday 提出对等应从三个维度考虑: 层次(stratification)、元功能(metafunction)和级阶(rank)[8]13-18.后来他又增加了三个维度:示例(instantiation)、精密度(delicacy)和语轴(axis)[9]17-19.这样总共有六个维度全面考查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与本研究相关的两个维度,即层次和元功能。

元功能位于语言层次中的语义层,是翻译对等研究的中心。

“就目前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来说……[翻译中对等的]研究焦点是语篇的语义单元,而不是其它的语法单元。

”[10]语言层次思想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上而下我们可以分出语言外层次(extra-linguistic levels)及语言内层次(linguisticlevels)。

语言外层次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语言内层次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或字系层。

各层次之间是体现(realization)的关系,即下一层次是对上一层次的体现。

在语义层上的语言三大元功能中,概念功能用来表达人们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识和反映,说的是语言与主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

人际功能指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表现出的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

语篇功能指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语言信息的组织方式,语言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构建语篇。

三大元功能在语篇中是同时出现,三位一体的关系。

每一个句子都同时体现语言的三大元功能。

在词汇语法层,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实现;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和情态系统及评价系统实现;语篇功能主要由主述位结构及信息结构实现。

从对等方面看,一般情况下,不同层次的对等所携带的价值不一样。

上一层次的对等价值(value)要比下一层次高。

比如“语义层的对等价值比词汇语法层高,语境层的对等可能是价值最高的。

”[8]15也就是说上一层次的对等在重要性方面比下一层次高,为了保证上一层次的对等,可以牺牲下一层次的对等。

而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看是不对等的,但从更高一个层次,从总体上来看,是为了保证整体翻译的对等而出现的情形。

二、语言三大元功能视角下的语篇翻译(一)三大元功能缺一不可,地位平等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都是位于语义层上,是属于同一个层次的位置平等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

“元功能是……组织意义的基础。

每一种语言文本都是概念、人际和语篇意义的复合体。

”[9]18每个文本每个小句都同时体现这三方面的意义。

“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是理解语言现象的基础……这三大元功能阐释的是相互补充的三种意义:概念资源解释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人际资源展现我们的社会关系,语篇资源组织我们互动时的信息流动。

”[11]但是在翻译研究中我们发现三大元功能要么被赋予新的意义,置于不平等的层面讨论;要么只强调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弱化了语篇意义。

杨信彰早在1996 年就提到一些现代翻译理论“注意到语言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但多多少少忽视了语篇的整体性。

”[12]也就是忽视了语篇意义。

Halliday 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指出“在翻译研究中[语篇功能]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被很大忽略。

”[9]18造成这种现象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误解造成的,因为语篇功能的作用是将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组织成适合于特定语境的语篇,就此认为语篇功能是处于次要地位,是辅助概念和人际功能的实现,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

朱永生和严世清从哲学的角度论证了语篇功能所具有的,与概念和人际功能相对等的元理论属性。

语篇功能要说明的是语言内部资源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构建语篇,进而构建现实世界。

用于体现语篇功能的衔接和连贯所很大程度上是说话者识解经验并将其语言形式体现出来的结果,因此语篇功能说明的是语言与现实和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13].由此可见概念功能是有关人对世界的反映,人际功能是有关人际关系,语篇功能是人如何构建现实。

三个功能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翻译研究中也应如此。

(二)具体语篇中三大元功能的显著性存在差异在明确了语言三大元功能在翻译研究中应置于同一个层次来考虑并缺一不可后,我们来看一下三大元功能在每个具体语篇中的显著性是否一样。

我们知道某一特定语篇其功能不是单一的,可能同时有多种功能,但其中有一个功能是主要的。

“虽然我们认为多功能性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我们承认,在某一特定语篇中,每一次起作用的只有一种占主要地位的修辞目的……其他修辞目的很可能也在场,但它们实际上是从属于语篇的总体功能。

”[14]司显柱也认为“不同的功能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在文本的不同阶段出现,但……总以某一功能为主导”[15]这种情形表现在语言层面就体现为语篇中三大元功能的显著性不一样。

“三种[元]功能中的某一种会显得比其他[元]功能重要……一般说来,带有说明性质的语篇重视的是语言的概念功能,带有劝说性质的语篇强调的则是语言的人际功能。

”[16]从语言层次方面看,元功能是由词汇语法层体现的。

由于语言间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文和原文在词汇语法层必然出现不对等的情况,而词汇语法层的不对等会引起元功能层次的语义偏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以显著性最高的元功能对等为主要判断依据,从而确定译文和原文是否对等。

在评估翻译质量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判断原文文本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语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再在语言层面上确定以哪种或哪几种元功能为主。

Halliday 就曾经说过:“我们可以给翻译的特定例子或类别赋予价值,比如我们可以说翻译诗歌的时候,人际元功能的对等占优势。

”[9]24比如旅游文本,尤其是旅游景点的介绍,是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情况,吸引他们来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