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提优训练1(无答案)

合集下载

第1章提优测评-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24)上册

第1章提优测评-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24)上册
象,并及时做好记录。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C )
A. “铜绿”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固体逐渐消失,反应后得到蓝绿
色溶液
B. 碳酸氢铵受热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镁条与食醋反应产生氢气
D. “铜绿”受热逐渐变黑,有水雾产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人们所观测到的星系,其内
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1%~10%,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
部引力。这一发现表明,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原因是它们不发光
也不反射光。因此,科学家称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为“暗物质”。
然而,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对此,
你认为下列观点中不可取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热源。
①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加热时应该用 外焰
进行

加热。
② 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三分之二(或 )

③ 使用酒精灯加热时,用完的酒精灯,必须用 灯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章 综合提优测评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章 综合提优测评

第8章综合提优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物质中,与其他三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是( ) A.CO2B.COC.H2CO3 D.C2H2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该有机物是( ) A.油脂B.糖类C.蛋白质D.维生素3.要鉴别淀粉溶液和肥皂水两瓶溶液,下列试剂不可选用的是( ) A.碘水B.酚酞C.pH试纸D.NaOH溶液4.下列物质中,属于维持生命活动“备用能源”的是( ) A.糖类B.蛋白质C.油脂D.维生素5.人体内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是( )①肌肉②血液③毛发④激素⑤各种酶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③④⑤6.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燃烧着的“高级机器”。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淀粉类物质B.水C.脂肪D.蛋白质7.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一种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B.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C.酶是化学反应中的“旁观者”D.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8.农业上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它能杀灭植物病菌的原因是( ) 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B.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溶解C.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D.波尔多液中的物质使菌体蛋白质变性9.绿色化学工艺要求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要制取的产物。

下列反应是石油化学工艺中的重要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工艺要求(图中每根短线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有机化学反应中用“→”代替“===”)。

x为( )A.1 B.2C.3 D.410.可卡因又称古柯碱,化学式为C17H21NO4,是一种生物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不是有机物B它是一种混合物C.古柯碱中含有43个原子D.它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11.有机物可按其组成的特征分类,例如CH4属于烷烃类,CH3OH属于醇类,CH3COOH 属于羧酸类。

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期末复习提优专项训练试卷(1)

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期末复习提优专项训练试卷(1)

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期末复习提优专项训练试卷(1)一、选择题1.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B.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溶解度的单位为克;B.是恒温蒸发,蒸发的水的质量相等,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也相等;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但析出晶体的质量要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溶解度的单位为克;B.是恒温蒸发,蒸发的水的质量相等,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也相等;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但析出晶体的质量要看原来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是甲大于乙;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但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B。

3.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会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放砝码的托盘上忘了放纸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答案:D【解析】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量取实际水的体积偏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B.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相当于溶剂水的体积偏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解析:D【解析】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量取实际水的体积偏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B.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相当于溶剂水的体积偏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C.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放砝码的托盘上忘了放纸相当于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配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D. 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相当于溶液中水的体积偏小,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正确。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综合提优测试卷.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综合提优测试卷.docx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综合提优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四个标志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2.下面所列的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核能C.风能D.煤炭3. (2016·定西)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氦等。

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燃物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C.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4.下列物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红木家具B.塑料饭盒C.玻璃茶杯D.铁制水管5.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

下列材料分类中正确的是( )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有机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塑料属于复合材料D.陶瓷属于合成材料6.水污染在全球相当普遍,下列措施可以减少水污染的是①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和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②农业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③减少含硫的氧化物和含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的排放④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A.①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7.目前我国年产垃圾总量约5亿吨,其中约23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

节约资源,某市近期更换了一批分类垃圾箱。

以下物质应该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A.废旧报纸B.烂莱叶、果皮C.铝制易拉罐D.塑料材质饮料瓶8. (2016·衢州)“绿色生活”是一种能源、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A 随着丢弃旧电池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9.有关专家提出了“以废治废”的治理污染新思路,并且起到了一定的成效。

如冶炼钢铁时,为减少煤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是在煤燃烧时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进行固硫(主要是利用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单元测试提优卷试题(1)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单元测试提优卷试题(1)

沪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单元测试提优卷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粉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粉,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解析:A【解析】【分析】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粉,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易溶于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增大,稀盐酸反应完全,溶液质量不再增加,故A正确;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酸性减弱,pH值变大,不能大于7,故B不正确;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C不正确;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增加,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当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氢氧化钠的质量应该为零,故D不正确。

故选A。

2.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O3- Fe3+ Na+ OH-B.K+ SO42- Na+ NO3-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Fe3+和 OH-会反应产生沉淀,SO42-和 Ba2+会反应产生沉淀;Ca2+和CO32-会反应生成沉淀。

故选B.考点:离子的共存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Fe3+和 OH-会反应产生沉淀,SO42-和 Ba2+会反应产生沉淀;Ca2+和 CO32-会反应生成沉淀。

故选B.考点:离子的共存3.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答案:B【解析】【详解】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解析:B【解析】【详解】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B不正确;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可以和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故C正确;D、由于四种物质都可以燃烧,且来源广泛,所以生活经常用于燃料,故D正确。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提优跟踪训练1 试题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提优跟踪训练1 试题

提优跟踪训练1一.选择题:1.在以下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钢锭轧成钢条,工业制氧B.电解水制氧气,冰变成水C.空气液化,煤燃烧D.蜡烛燃烧,蜡烛受热熔化2.以下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 B. C. D.3.以下各物质的分类中,有错误的选项是〔〕A.氧化物:干冰、水B.酸:氢氯酸、硝酸C.碱:纯碱、烧碱D.盐:明矾、石灰石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硝酸钾溶液蒸干得硝酸钾,硝酸钾溶解度为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温度升高,固体溶解度不一定都增大5.以下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 B.C. D.6.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因为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A.氟元素B.碘元素C.锌元素D.钙元素7.以下物质不能在饮用品中出现的是〔〕A.乙醇B.甲醇C.醋酸D.水8.以下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复原性的气体单质是〔〕A.氢气B.活性炭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9.氯化钠、碳酸钠、、生石灰溶于水,其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氯化钠B.碳酸钠C.二氧化碳D.生石灰10.以下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响,并且有氯化铜生成的是〔〕A.铜和盐酸B.氧化铜和盐酸C.铜和氯化银D.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铜11.区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方法是〔〕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的铜网12.:甲为固体,乙、丙、丁为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可发生以下反响:甲+乙→丙;乙+丁→丙;甲+丙→丁,那么甲可能是〔〕A. B. C. D.C13.以下溶液中通入〔参加〕括号中的物质,能使溶液中的pH明显增大的是〔〕A.饱和石灰水〔二氧化碳〕B.稀硫酸〔氯化钡〕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碳酸钠〕D.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14.以下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假设其中的酸过量,仍有沉淀生成的是〔〕A. B.C. D.15.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把水倒入盛浓硫酸的量筒里B.把氢氧化钠放在天平托盘上的滤纸上称量C.CO复原氧化铜完毕,先停顿通CO,再熄灭酒精灯D.制取氧气完毕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6.在盛放酒精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以下警示标记中的〔〕17.以下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B.不锈钢C.铁锈D.锰钢18.在反响中,34 gA与80 gB完全反响生成54 gD,假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那么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68B.34C.17D.5119.以下关于金属的用法,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铅制作铅笔芯B.用钨制灯丝C.用铝箔包装食品更好D.古代人用铁比用铜历史早20.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响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

提优计划作业本九年级化学下册沪教版

提优计划作业本九年级化学下册沪教版

提优计划作业本九年级化学下册沪教版英文版The Improvement Plan Workbook for Grade Nine Chemistry, Second Semester, Shanghai EditionChemistry is a fascinating subject that allows us to explore the composition, properties, and interactions of matter. As students in the ninth grade, w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elve deeper into the world of chemistr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Plan Workbook for Grade Nine Chemistry, Second Semester, Shanghai Edition.This workbook is designed to help us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key concepts in chemistry, such as atomic structure, chemical bonding, and chemical reactions. By completing the exercises and activities in this workbook, we can strengthen ou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subject.One of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is workbook is the inclusion of real-worl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 By studying how chemistry is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everyday life, we can see the relevance and importance of this subject in the world around us.Overall, the Improvement Plan Workbook for Grade Nine Chemistry, Second Semester, Shanghai Edition i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students looking to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emistry and excel in their studies. By working through the exercises and activities in this workbook, we can enhance ou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is fascinating subject.完整中文翻译:提优计划作业本九年级化学下册沪教版化学是一个迷人的学科,让我们可以探索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相互作用。

沪教版初三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单元提优专项训练试卷(1)

沪教版初三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单元提优专项训练试卷(1)

沪教版初三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单元提优专项训练试卷(1)一、选择题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C为常见的建筑材料,D为紫红色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钠盐。

请用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F物质俗称:______。

(2)写出反应④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生石灰复分解反应 CO2+2NaOH=Na2CO3+H2O【解析】【分析】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C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因此C是碳酸钙;D为紫红色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钠盐,解析:生石灰复分解反应 CO2+2NaOH=Na2CO3+H2O【解析】【分析】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C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因此C是碳酸钙;D为紫红色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钠盐,黑色固体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A、B 是碳和氧化铜中的一个;D是铜、E是二氧化碳,F是氧化钙,G是氢氧化钠,H是碳酸钠,I是水,H是氢氧化钙。

【详解】(1)F是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故答案为生石灰;(2)反应④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3)反应③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2.雾霾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治雾霾污染是当前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1是一种鼻用空气净化器,主要材料是硅胶。

净化器中的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_____性。

(2)目前,国内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减排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车用尿素溶液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英才辅导1
班级: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Cu-64 Ca-40 Mg-24 Cl-35.5 Ba-137 1.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久置于空气中的烧碱样品(质量为15g)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组同学将样品溶于水后滴加了几滴酚酞试
液,发现溶液变红,认为烧碱未完全变质
B.小明同学认为D装置的作用为了防止空气中
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C装置
C.装置C中产生的沉淀经过一系列正确操作
后,称得质量为19.7g,小组同学经过计算得出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4g
D.小红同学认为将实验中的盐酸换成稀硫酸更

2.某种碳酸盐类铜矿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CuCO3•bCu(OH)2。

已知Cu(OH)2和CuCO3受热都能分解,分别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组成做了一些探究。

小组同学称取了样
品17.3g,用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

(1)请写出一种你所熟悉的碳酸盐类铜矿的名称。

(2)请写出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C装置中的现象。

(4)对样品进行热分解,直至C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冷却后测得装置D增重0.9g,装置E增重4.4g。

通过计算可得a:b= 。

若缺少B装置,测得的a:b的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5)此实验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

若温度控制不当,会发现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中有少量红色物
质出现。

有的同
(6)学认为这一定是生成了铜,你同意他的观点吗?(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3.某校化学小组对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

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
和,可能
含有Ca(OH)2和
MgCO3(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
实验1:确定水垢中是否含Ca(OH)2和CaCO3
实验2:确定水垢中是否含MgCO3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2探究。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称量D、E装置总质量为200.0 g,按上图组装后,将2.5 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D、E的总质量为201.25 g(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不考虑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讨论】
(1)加入样品前还应,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装置C的作用是,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装置A的作用是。

A、B装置之间设置干燥装置(填“要”、“不要”),其理由是。

(2)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只要求写一种),装置D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装置B中生成CO2的质量为g。

通过计算说明水垢中含MgCO3(填字母)。

A.一定B.一定不C.可能D.无法确定
计算过程:
部分钙、镁化合物溶解性表(20℃)
OH-CO32—HCO3-
Ca2+微溶不溶可溶
Mg2+不溶微溶可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
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
滤,在滤液里加入Na2CO3溶
液。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阴离子
阳离子
实验3: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Mg(OH)2
另取质量为2.50 g水垢,加3.65%稀盐酸与之反应,测得消耗稀盐酸w g。

结合以上实验,判断当w的值满足条件时,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请通过计算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