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氮族元素 第三节 氨铵盐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氮族元素 第三节 氨铵盐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氮族元素 第三节 氨铵盐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第三节 氨铵盐

一、选择题

1.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解答:本题考查氯化铵的性质。

解:氯化铵分解需要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环境温度,③正确;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可以隔绝空气,④正确。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2.同温同压下,两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3NH 和②2NO ,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不能确定 解答:本题考查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浓度的有关知识。

解: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情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必然相等。可设圆底烧瓶的体积为L V ,所含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 x 。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中,因此3(NH )mol/L x

c V

=

而二氧化氮与水会反应生成硝酸:2233NO H O 2HNO NO +??

→+ 所以322(HNO )[mol][L]mol/L 33x

c x V V

=÷=。

可见两者浓度相同。 本题答案为选项C 。

3.密度为30.910g cm /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等于13.5%

B .大于12.5%

C .小于12.5%

D .无法确定 解答:本题考查稀释后溶液浓度的计算。

解:质量分数为25.0%的氨水用等质量的水稀释后浓度为12.5%,已知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时,水的质量会大于氨水的质量,从而使浓度低于12.5%。 本题答案为选项C 。

4.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3NH 液化后分离可增大正反应速率,提高2N 、2H 的转化率 B .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利用3SO 转化为24H SO 时放出的热量 C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2Cl 进入阳极室 D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高温不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解答:本题考查工业生产的有关知识。

解: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3NH 液化分离能提高2N 、2H 的转化率,但温度的下降会减小反应

速率,所以选项A 错误;

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利用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3SO 时放出的热量,所以选项B 错误;

电解饱和食盐水,氯气是阳极产物,所以选项C 错误;

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温度升高会使平衡逆向移动,所以选项D 正确。 本题答案为选项D 。

5.氢化铵(4NH H )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4NH H 与水反应有2H 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4NH H 是离子化合物,固态时属离子晶体

B .4NH H 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 .4NH H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D .4NH H 与水反应时,4NH H 是氧化剂

解答:本题考查氢化铵的知识,氢化铵(4NH H )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性质也相似,要利用已有氯化铵的知识推测氢化铵的性质。

解:氯化铵是离子晶体,而氢化铵(4NH H )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可推知4NH H 也是离子化合物,固态时属离子晶体,所以选项A 正确;

已知4NH H 与水反应生成2H 的同时,也有氨水生成,形成的溶液显碱性,所以选项B 错误; 4NH H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会有氢气和氨气两种气体产生,所以选项C 正确;

4NH H 与水反应时,4NH H 是还原剂,

产物氢气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所以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D 。 二、填空题

6.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图614-所示。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2NaNO )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615-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_________、氢气__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图616-甲装置的目的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图616-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气,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其原因是__________。

(4)用图616-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气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中,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5)写出图616-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H +、OH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本题考查工业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知识。

解:(1)实验室用饱和亚硝酸钠(2NaNO )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根据反应条件氮气的制备可选用装置a 。氢气可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得,可选用装置b 。 (2)氮气和氢气通过装置甲,装置甲的作用是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干燥气体、观察氢气和氮气的流速作用。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气、氢气两种气体。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就可以使反应持续进行;生成的一氧化氮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322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 (6)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会与水作用生成硝酸,溶液中会有硝酸根离子。即反应结束后锥形

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 +、OH -、4NH +、3NO -

离子。

本题答案为: (1)a 、b 。(2)干燥气体,观察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不会,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气、氢气两种气体。 (4)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322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6)4NH +、3NO -

。 7.在实验室中用图617-中所示的装置(固定、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气体的制取

实验探究。请回答:

(1)气体制备时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图618-所示的装置中,肯定不符合气密性检查要求的是__________。

(2)若用装置③制取并收集干燥的3NH ,烧瓶内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证明氨气已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将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氮气和铜。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氮气(可含有少量的水),应使用上述仪器中的③→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并按气流方向从左向右列出)。此时①中应盛放__________,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解答:本题考查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解:(1)气体制备时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图示装置中,肯定不符合气密性检查要求的是D ,因为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如果气密性好,两端液面不会一直相平。

(2)若用装置③制取并收集干燥的3NH ,烧瓶内装的试剂是碱石灰(或生石灰、NaOH 固体),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是浓氨水,收集装置应选择⑥。证明氨气已收集满的操作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试纸变蓝(或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有白烟生成)。 (3)实验过程如下:

首先利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制备氨气,选装置③;利用碱石灰干燥氨气,选装置④;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备得到,选用装置⑦;排水集气,选装置①→②。 所以,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氮气(可含有少量的水),按气流方向从左向右为:③→④→⑦→①→②。

本题答案为: (1)D ;(2)碱石灰(或生石灰、NaOH 固体),浓氨水,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试纸变蓝(或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有白烟生成);

(3)④→⑦→①→②,稀硫酸,3222NH 3CuO 3Cu N 3H O +??

→++△

。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材料来探究3NH 的还原性,部分实验装置如图619-所示。

材料1:3NH 是强还原剂,能将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或低价态的氧化物,如:

3222NH 3CuO 3Cu N 3H O +??→++△

材料2:Cu +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2Cu +和Cu :22Cu O 2H Cu +++??→

2Cu H O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该学习小组设计下列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方案,简易、可行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

A .加热氯化铵固体,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

B .在2N 和2H 的混合气体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500℃,再通过碱石灰

C .加热浓氨水,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

D .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

(2)为证明3NH 还原CuO 的反应中有水生成,B 中应放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 (3)当观察到__________(填现象),即表明A 中的反应已经完成。

(4)该小组欲用体积之比为1∶4的稀硫酸做试剂,检验反应是否有2Cu O 固体生成。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 可证明还原产物中含有2Cu O 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 (5)请写出A 中生成2Cu 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6)若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该反应是否生成2Cu O ,最简便且准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 解答:本题考查氨气的性质实验。 解:(1)A .加热氯化铵固体会分解,但生成的氯化氢与氨气会重新化合为氯化铵,不合理; B .在2N 和2H 的混合气体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500℃,这是工业制备3NH 的方法,不适合在实验室完成;

C .加热浓氨水会分解产生氨气,再通过碱石灰达到干燥的目的。合理;

D .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可制得氨气,再通过碱石灰干燥。合理。 从简易、可行的角度看最佳方案是选项D 。

(2)利用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呈蓝色,可证明水生成。所以在B 中应放入的试剂是无水硫酸铜,来证明3NH 还原CuO 的反应中有水生成。

(3)氧化铜为黑色,单质铜为红色,因此当观察到A 中固体由黑色完全变为红色,即表明A 中的反应已经完成。

(4)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胶头滴管外还有烧杯、量筒、玻璃棒。

因为Cu +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22Cu O 2H Cu +++??

→2Cu H O ++,而单质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要证明还原产物中含有2Cu O 的操作及现象是:加入稀硫酸后如果溶液变成蓝色,说明含有氧化亚铜。

(5)A 中生成2Cu O 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2NH 6CuO 3Cu O N 3H O +??

→++△

。 (6)若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该反应是否生成2Cu O ,最简便且准确的方法是称量反应前后装置A 中固体的质量。利用质量差可定量判断。

本题答案为: (1)D ;

(2)为证明3NH 还原CuO 的反应中有水生成,B 中应放入的试剂是无水硫酸铜; (3)A 中固体由黑色完全变为红色;

(4)所需的玻璃仪器除了胶头滴管外还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加入硫酸后溶液呈蓝色;

(5)32222NH 6CuO 3Cu O N 3H O +??

→++△

; (6)称量反应前后装置A 中固体的质量。

9.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2H 那样还原CuO 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室还可在__________(填一种试剂)中滴加浓氨水的方法快速制取少量氨气。 (二)实验探究

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及其产物,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如图620-所示。

(1)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B 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C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3NH 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三)问题讨论

(1)有学生认为:3NH 与CuO 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2Cu O 。已知2Cu O 是红色粉末,在酸性溶液中,Cu +能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2Cu +和Cu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2Cu O 。

(2)在解决了问题(1)后,又有同学提出:2Cu O 与CuO 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298gCu OH 固体,加热到80℃~100℃时,得到黑色同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 。冷却后称量,A 的质量为72g 。

据此可推得A 为__________,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解答:本题考查氨气还原性的实验。 解:(一)制取氨气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422322NH Cl Ca(OH)CaCl 2NH 2H O +??→+↑+△

(2)实验室还可在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或碱石灰)中滴加浓氨水的方法快速制取少量氨气。

(二)实验探究

(1)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对后续氨气还原氧化铜产物水的确定有干扰,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在装置A 和B 之间增加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于干燥氨气。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 变为红色物质说明有铜生成,无水4CuSO 变蓝证明有水生成,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结合元素价态变化可确认为氮气。所以3NH 与

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3CuO 2NH 3Cu N 3H O +??

→++△

。 (三)问题讨论

(1)利用在酸性溶液中,Cu +能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2Cu +和Cu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24H SO ,充分振荡,若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2Cu O ,反之,则没有2Cu O 。

(2)取()298gCu OH 固体,加热到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 。冷却后称量,A 的质量为72g 。据此可推得A 为2Cu O ,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CuO 比2Cu O 的热稳定性差。 本题答案为:

(一)(1)422322NH Cl Ca(OH)CaCl 2NH 2H O +??

→+↑+△

; (2)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或碱石灰)。

(二)(1)在装置A 和B 之间增加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3223CuO 2NH 3Cu N 3H O +??

→++△

。 (三)(1)取少量样品,加入稀24H SO ,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2Cu O ,反之,则没有;

(2)2Cu O ,CuO 比2Cu O 的热稳定性差。

10.利用如图621-所示的装置和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品,完成下列实验。

已知3222NH 3CuO N 3Cu 3H O +??

→++△

,该实验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则: (1)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浓氨水与固体NaOH 接触,会逸出大量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3)证明3NH 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解答:本题考查氨气的性质实验。 解:(1)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利用碱石灰可以吸收水蒸气; 烧杯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环境。

(2)浓氨水与固体NaOH 接触时,NaOH 吸收溶液中水分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有利于32NH H O ?分解,氢氧化钠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使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使32NH H O +

324NH H O

NH OH +-?+平衡不断逆向移动,也有利于氨气的逸出。

(3)证明3NH 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管口有无色液滴产生。 本题答案为:

(1)吸收水蒸气;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环境。

(2)NaOH 吸收溶液中水分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有利于32NH H O ?分解,氢氧根离子浓

度增大,使32NH H O +324NH H O NH OH +-?+平衡逆向移动,也有利于氨气的逸出。

(3)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有无色液滴产生。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氨气制法和性质进行如下设计: (1)下面是该小组学生提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几种方案。

A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B .加热氯化铵固体

C .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D .将浓硫酸滴人浓氨水中 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该小组学生把21molO 和3NH 的混合气体导入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使之充分反应,恢复到常温常压。若整个容器中的反应随着氧气量的增加而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324NH 5O +???→催化剂

24NO 6H O +;2234NO 3O 2H O 4HNO ++??

→。设原混合气体中有2molO x ,最后容器中生成3molHNO y ,再向容器中注入2100mLH O ,得到溶液。

①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y =__________(用x 的代数式表示,下同)。

②容器中有不溶性气体,此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y =__________。

解答:本题考查氨气制法和性质实验。 解:(1)解析:

A .硝酸铵固体受热易爆炸,不适合用于制备氨气;

B .加热氯化铵固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但分解的产物还会重新化合为氯化铵,不能 用于制备氨气;

C .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可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2NH Cl Ca(OH)+??→△

232CaCl 2NH 2H O +↑+;

D .将浓硫酸滴入浓氨水中会生成硫酸铵,不能生成氨气。

(2)整个容器中的反应随着氧气量的增加而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3224NH 5O 4NO 6H O +??→+△

;2234NO 3O 2H O 4HNO ++??→。

设原混合气体中有2molO x ,最后容器中生成3molHNO y ,再向容器中注入100mL 2H O 得到。

分析可知:当恰好生成NO ,59x =

;当恰好生成硝酸时,2

3

x =。 ①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氨气过量, 只发生反应322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现在氨气过量说明x 的取值范围:5

09

x <<

,此时硝酸0y =。 ②容器中有不溶性气体,此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说明氧气不足,一氧化氮有剩余,则x 的取值范围为

5293x <<,生成硝酸593

y x =-。 本题答案为: (1)C ,422322NH Cl Ca(OH)CaCl 2NH 2H O +??

→+↑+△

; (2)①5

09

x <<,0y =; ②

5293x <<,593

y x =-。

(完整版)初三化学计算题专题练习题

初三化学计算 1、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填计算式)100kg 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某农田需2.8kg氮元素,则应施kg尿素。 2、某农田去年用了60 3 ] 3、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牙齿和骨骼中,以羟基 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1004,右图是小青同学收集的纯牛奶的包装说明 阅读答题: ①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钙克 ②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保留0、1%) ③若人体每天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 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喝盒牛奶。 4、、20 kg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冶炼含杂质2% 5、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膨胀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求①生成氧气多少克,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2KClO3 ==== 2KCl+3O2-↑) 6、把一根铁钉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称量,质量增重0、8克,则有多少克铁参加反应?同时有多少克铜生成? 7、某同学用混有二氧化锰的高锰酸钾8克加热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佘固体的质量7、36克,则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M n O2

8、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加入碘梭钾KIO3的方法补碘,已知食盐中加碘的量每千克食盐中含碘为0、035克,相当干每千克食盐中含多少克碘酸钾? 9、20克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称量为15、6克,求原 混合物中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10、将171克石灰石高温煅烧(杂质不含氧也不参加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残佘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了24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高二化学《氮族元素》测验题答案

高二化学《氮族元素》单元测验试卷 姓名 班级 座号 成绩 第I 卷(6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 A .CO 2、碳氢化合物 B .NO 和NO 2 C .SO 2 D.氟氯烃 2、下列关于氮族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最外层均有5个电子,最高价均为+5价 B 、非金属性比同周期的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弱 C 、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氧族元素、卤族元素小 D 、稳定性:NH 3 > PH 3 3、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且能维持含量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 .氮分子结构稳定 B .氮气难溶于水 C .氮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 .氮气比空气轻 4、下列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H SO H SO 2423和 B. 红磷和白磷 C. H O D O 22和 D. O O 18 8168和 5、将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发现氧化铜变红色,此外还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这种气体估计应是( ) A. O 2 B. H O 2 C. NO D. N 2 6、在8363242NH Cl NH Cl N +=+反应中,若有1023.g NH 被氧化,则反应用去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A. 5.04L B. 6.72L C. 20.16L D. 40.32L 7、有一种盐A 和KOH 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B 经过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到 酸C ,B 和C 反应又可以生成A ,则A 是 ( ) A .NH 4Cl B .(NH 4)2SO 4 C .NH 4NO 3 D .NH 4HCO 3 8、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 1铜与浓硝酸反应;○2铜与稀硝酸反应;○3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 ,CuO 再与稀硝酸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所消耗的硝酸的量:①>②>③ B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 C .因铜与浓硝酸作用最快,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① D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

初中化学计算题大全

初中化学计算专题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 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2)计算碘酸钾(KIO 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 (3)计算碘酸钾(KIO 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4)计算1kg 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 g 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 3CH(NH 2)COOH 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 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 3O 3N 3Cl 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 .高氰精中C 、O 、N 、Cl 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 .高氯精中C 、N 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 .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第三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 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1)30g 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3)请你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每天至少应摄人多少克下列食物才能满足你对蛋白质的需求(可以只摄取一种食物,也可同时摄取几种食物)。 2.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体系,许多农户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有效解决了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提高了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小明家种了一片麦子,经农科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39kg ,氮元素42kg 。请你帮小明算算,至少需购买硝酸钾、硝酸铵各多少千克?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1、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 Cr )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一个主要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经典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现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 g滤液。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 g。(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解析】 试题分析: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H2SO4质量为:10 0g×9.8%=9.8 g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208 98 233 y9.8 g x 233/98 =x/9.8x=23.3 g 208/98 =y/9.8y=20.8 g (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 g+23.3 g-100 g=208 g 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g/208 g×100%=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 和Cu的固体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3)在图中画出向20g 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24.5%的稀硫酸至过量,铜的质量变化曲线_____。

【答案】12.25 9: 1 。 【解析】 【分析】 根据加入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氧化亚铜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比值以及画图。 【详解】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24.5%×50g =12.25g ;故填:12.25 (2)设原混合物中Cu 2O 的质量为x ,生成的铜的质量为y 。 224421449864x 12.Cu O+H SO CuSO +C 2u +H 5O g y ═ 1449864 ==x 12.25g y 解得:x =18 g ;y =8g ; 原混合物中Cu 2O 与Cu 的质量比为18 g :(20 g ﹣18 g )=9:1;故填:9:1 (3)没加入硫酸时,铜的质量为2g ,加入到50g 稀硫酸时铜的质量为2g+8g =10g 。如下图所示; 故填: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3.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1)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硫酸盐和氢气. (2)相对原子质量:Mg ﹣24、Fe ﹣56、Zn ﹣65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 放入烧杯中,将140.0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主产品Na2CO3的俗名是____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Na2CO3中常混有少量的NaCl,现有样品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表示_____,B点的溶质为_____。 ②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纯碱或苏打 NH4+ Na2CO3与盐酸或HCl恰好完全反应 NaCl、HCl 96.4%。 【解析】 (1)Na2CO3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为NH4+。 (2)①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5).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x 100 g×7.3% x=10.6 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2.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答案】(1)67.5%;(2)50g;(3)53.15g 【解析】 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图中最多生成的氢气质量0.10g,可以计算出:(1)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硫酸溶液的质量;(3)生成硫酸锌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得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x,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y 。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2 10g(1-x) y×9.8% 0.10g (1)65 2 = 101-x 0.10g g() ? ,x=67.5% (2)98 2= 9.80 0.10 y g ? ,y=50g (3)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0g×(1-67.5%)-0.10g=53.15g 答:(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50g; (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3.15g。 3.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NaOH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高三化学《氮族元素》复习学案(一)-氮族元素、氮气

高三化学《氮族元素》复习学案(一) 知识点[N2、NO x、NH3、NH4+] 新大纲要求: 1、氮族元素简介(B) 2、氮气的化学性质(C) 3、氨气的物理性质(B)、氨气的化学性质(C)、氨气的用途(B)、氨气的实验室制法(C) 4、铵盐(B) 学习过程: 一、概述: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递变规律:随核电荷数增加,得电子能力________,失电子能力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金属性____________。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________。 〖针对性训练〗 已知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价 B、X元素是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 C、X原子的第3电子层含有18个电子 D、X的氧化物的水溶液呈强酸性 二、氮气: 电子式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分子极性__________。 [问题]氮气为什么常温下很稳定? 1、物理性质:__色____味_____。标况下的密度______,___溶于水,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______。 2、氮气的化学性质:(按要求举例说明) (1)氧化性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氢气的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Mg的反应) (2)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O2的反应) 3、氮的固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补充实验) (1)实验室:(配平下列反应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①NH4Cl(溶液) + NaNO2(溶液)—— NaCl+ N2↑+ H2O ②NH3+ CuO ——Cu+ N2↑+ H20 (2)工业:蒸发液态空气法 5、用途:(阅读课文相关内容) 氮在自然界中如何循环? 三、氮的氧化物橡胶管的 作用? 试剂名 称?

初中化学计算题汇总

初中化学计算题汇总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xx 甘肃兰州)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牌口服液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化学是:C12H22O14Zn每只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 45、5mg制药厂(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01%)(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服用___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 2、(xx 甘肃兰州)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配料氯化钠、碘酸钾(KIO3)含碘量(20mg~30mg)/kg保质期18个月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贮存方法避光、避热、蜜蜂、防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

一是_____ ;(2)计算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3)计算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4)计算1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_____ g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xx 四川)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 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____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 2、(xx南京市)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氰精中 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高氯精中 C、N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第三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初中化学经典溶液的计算题

①涉及沉淀的叙述型计算题: 1、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他们取该纯碱样品11.0g,全部溶解在100.0g 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0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0g。请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50g Ca(NO3)2溶液与50g K2C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Ca(NO3)2==CaCO3↓+2KNO3。请计算: (1) 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 (2) 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涉及气体的叙述型计算题: 1、(2006天津市)将10g不纯的锌粒(杂质不容与水也不与酸反应)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气体,试计算: (1)锌粒中纯锌的质量;(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我国化工专家侯得榜的“侯是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现称

取只含氯化钠的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 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121g,试求: (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由溶液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1、现有Na2CO3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共12g,将它放入98g20%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在此酸性溶液中再加入80g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计算: (1)恰好完全中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南充市名优特产阆中保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测定保宁醋醋酸含量的原理是: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中和30g 保宁醋,用去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20g。请你计算: (1)30g保宁醋中含醋酸的质量;(2)该保宁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小结及练习题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小结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写出能用装置A制备的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该气体可选用装置_____来收集(填装置序号),其选择依据是_____。 ⑵小颖同学欲用干燥 ..、纯净 ..的一氧化碳气体还原某氧化铜样品(杂质只有铜),并测定其纯度。 (查阅资料) 将草酸(H2C2O4)晶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气体,其反应原理为: H2C2O4浓硫酸 CO↑+CO2↑+H2O。 ①若小颖同学选用草酸来制取CO,其发生装置她应选择_____(填装置序号)。 (定量实验) ②小颖同学先用电子秤称取了1.00g氧化铜样品,放入装置C中的玻璃管内并组装好所有相关仪器,再将草酸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按照以下仪器的连接顺序进行实验:混合气体→D→C→E→H,最后,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E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已知: CO+CuO Δ Cu+CO2)实验过程中,在装置C的大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③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对应的改进方法_____。 ④实验改进后,小颖同学对实验所得的正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设所发生的反应均完全进行):通过测定,当装置C中的氧化铜全部被还原后,装置E的质量增加了0.33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至0.1%)。 ⑤小黄同学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若②中实验方案不加以改进,也能正确测算出该样品中氧化铜的纯度,他的计算依据或方法为:_____。 【答案】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F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应该装置D前连接装置一个装置E,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60.0% 根据 H2C2O4浓硫酸 CO↑+CO2↑+H2O,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的关 系,装置E增加的质量的一半就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氮族元素(新人教版)

高三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氮族元素 知识梳理1 氮族元素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所含元素:。 (2)氮原子的电子式:磷原于的原子结构示意筒图:。 (3)随电子层数增多,。 (4)元素的主要化合价N: P,As:-3、+3、+5 Sb,Bi:+3、5 (5)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金属性逐渐. 2.单质性质递变:(1)状态:;(2)密度:. (3)熔、沸点:逐渐升高;降低。 3.化合物性质:气态氢化物从NH3至BiH3稳定性依次,碱性依次,还原性依次。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 答案:1.(1) N P As Sb Bi (2)(3)原子半径增大(4)-3、+1、+2、+3、+4、+5 (5)减弱、增强 2.(1)气态→固态(2)逐渐增大(3)N、P、As ; Sb、Bi 3. 减弱、减弱、增强、减弱 例1.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它的含氧酸的钾盐化学式不可能是A)KRO3B)K3RO4C)KRO2D)K2RO4 导学解析:对绝大多数主族元素而言,最外层电子数与最高正价相等。但不排除该元素存在其它正价的可能,只不过其它正价均小于最高正价。D选项中R元素化合价为+6,已超过了最外层电子数。因此不可能! 答案:D 总结心得:注意硝酸盐与磷酸盐形式的不同。 例2、根据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砷的单质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B)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 C)砷可以有-3、+3、+5等多化合价D)砷的还原性比磷弱 自己的思路: 导学解析:N、P、As——由上而下,以磷为参照,可判断D选项中所述及的性质不可能(金属

初中化学计算题专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1.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 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 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 ①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______原子的个数最多; ②茶碱(C8H10N4O2·H2O)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性比醋酸更强的有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常用作食品防腐剂。请回答: (1)苯甲酸含有种元素。 ' (2)苯甲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 3.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 ⑴ KNO3属于(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料”); | ⑵ K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⑶ 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⑷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kg。 5.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请按要求进行计算: (1)Al2O3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Al2O3 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求Al2O3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 6.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求: ] (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DMP分子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DMP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________。 7.某些厂家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在食品中添加苯甲酸(C6H5COOH)作为防腐剂。回答下列问题: (1)苯甲酸是由种元素组成;

最新初中化学典型计算题

初中化学典型计算题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有多种,其中包括化学式计算、化合价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计算、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简单综合计算、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等,下面针对2007、2018两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计算题进行一下归类:〔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 第一种: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18 甘肃兰州)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以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

比;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假设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那么患者共需服用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 2、〔2007 甘肃兰州〕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2〕计算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 〔4〕计算1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g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第二种:表达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18 四川〕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 〔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2、〔2018南京市〕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精品)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 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求:(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 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5分)由硫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硫化物),高温条件下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只得到气体SO2和固体CuO 。(1)要使煅烧后的固体CuO完全溶解,可加入适量稀硫酸。计算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所需的化学方程式)(2)运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这种硫化物的化学式为。4.(1)曲酸(C6H6O4)是一种新型添加剂,它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作为防腐剂添加于食品中,具有非常 5.好的效果.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是 (2)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5.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由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仅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33.2g,加入13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氯化钠溶液150g。求:(1)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10分)某矿井采出的食盐(俗称井盐)中含有CaCl2,为设计除杂方案需测定CaCl2的含量;取上述井盐22.8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0.69%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样品检测过程在露℃的恒温下进行,此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1)取样检测后的溶液中,Na +与Cl-的数量比为。(2)求检测后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及井盐中CaCl2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请通过相关计算判断,取样检测后的溶液是否为t℃时的NaCl饱和溶液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8.(4分) 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2H5OH),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mg /100mL血(每100mL血中含有80mg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元素及其化合物

元素及其化合物 1、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部分,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知识特点是作 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和计算的载体,其信息量大,反应复杂,常作为综合试题的知识背景或突破思维的解题题眼。 2、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必须先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部关系,方法是:“抓重点, 理关系,用规律,全考虑” 。 ①抓重点:以每族典型元素为代表,以化学性质为抓手,依次学习其存在、制法、用途、检验等“一条龙”知识,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②理关系:依据知识内在联系,按单质→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盐的顺序,将零碎的知识编织成网络,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滴水不漏 ③用规律:用好化学反应特有的规律,如以强置弱等规律,弄清物质间相互反应。 ④全考虑:将元素化合物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理解,从而达到解综合试题时能将所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信手拈来。 另一方面是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本学科理论、计算或跨学科知识间的外部关系,采取的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 ①分析:将综合试题拆分思考。 ②综合:将分散的“点”衔接到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块”中。 ③抽象:在分析综合基础上,提取相关信息。 ④具体:将提取出的信息具体化,衔接到综合试题中,从而完整解题。 (一)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 ⑴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F、O、Cl 、N、Br、I、S、P、C、Si、H。 ⑵元素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区别: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其强弱的结构因素有:①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③最外层电子数: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是以强列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 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为单质的稳定性。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⑶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其应用 元素的非金属性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原子半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题目常通过以下几方面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 ①非金属单质与H2 化合的条件及难易程度;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④非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⑤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⑥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现的化合价; ⑦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的相对高低(如在HClO 中,氯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则说明 氧的非金属性比氯强)等。 (二)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主要性质的递变性(从F→ I)⑴单质颜色逐渐变深,熔沸点升高,水中溶解性逐渐减小;⑵元素非金属性减弱,单质氧化性减弱,卤离子还原性增强; ⑶与H 2化合,与H2O 反应由易到难;⑷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水溶液酸性增强;⑸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减弱;⑹前面元素的单质能把后面元素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 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6分)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D.产生气体的质量 17、(本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将1.80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求: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答案: 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1分) MnO2 由2KClO3=====2KCl+3O2↑(1分) △ 2.44 3.(5分)(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gCuO恰好完全反应 CuO +H2SO4 =CuSO4 +H2O(2分) 80 98 4.0g 10% x =(1分)

无机化学第15章 氮族元素习题演示教学

第15章氮族元素 15-1 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雄黄;(2)雌黄;(3)辉锑矿;(4)锑硫镍矿;(5)辉铋矿;(6)砷华;(7)锑华;(8)铋华 解: (1)As4S4;(2)As2S3;(3)Sb2S3;(4)NiSbS;(5)Bi2S3;(6)As2O3;(7)Sb2O3;(8)Bi2O3 15-2 在稀硫酸介质中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I-+NO2- ------ (2)NH4++NO2- ------ (3)MnO4-+NO2- ------ (4)MnO4-+As2O3------ (5)NaBiO3+Mn2+ ------ (6)H3PO3+NO2- ------ (7)I-+AsO43- ------ (8)N2H4+NO2- ------ (9)N2H4+AgCl------ (10)As2O3+Zn------ 解: (1)2I-+2NO2-+4H+ ═== I2+2NO↑+2H2O (2)NH4++NO2- ? ===N 2 +2H2O (3)4MnO4-+5NO2-+6H+ === 2Mn2++5NO3-+5H2O (4)4MnO4-+5As2O3+9H2O+2H+ ===4 Mn2++10H2AsO4-(5)5NaBiO3+2Mn2++14H+ === 5Bi3++2MnO4-+5Na++7H2O (6)H3PO3+NO2-+2H+ === H3PO4+2NO↑+H2O (7)2I-+AsO43-+2H+ === I2+AsO33-+H2O (8)N2H4+NO2-+H+ === HN3+2H2O (9)N2H4+4AgCl === 4Ag+N2↑+4HCl (10)As2O3+6Zn+12H+ === 2AsH3↑+6Zn2++H2O 15-3 完成并配平下列NaOH溶液参与的反应。 (1)NaOH+P4------ (2)NaOH(过量)+H3PO2------ (3)NaOH+As2S3------ (4)NaOH+Sb(OH)3------ (5)NaOH+NCl3------ (6)NaOH+NO2------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 (1) P + O2 P2O5 (2) C + O2CO (3) Al + O2Al2O3 (4)Fe + O2Fe3O4 (5) Mg + O2MgO (6) H2O2MnO2 H2O + O2↑ (7) H2O H2↑+ O2↑(8) H2+ O2H2O 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 (2)Mg + HCl —MgCl2+ H2↑ (3)Fe2O3 + H2SO4Fe2(SO4)3+ H2O (4)Al + H2SO4 —Al2(SO4)3+ H2↑ (5)Fe(OH)3 + H2SO4Fe2(SO4)3+ H2O (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 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KMnO4—K2MnO4+ MnO2+ O2↑ (2)Al + CuSO4 —Al2(SO4)3 + Cu (3)Zn + HCl —ZnCl2 + H2↑ (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 (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 (6)Fe(OH)3+ H2SO4Fe2(SO4)3+ H2O (7)CH4+ O2点燃CO2 + H2O (8) C + CO2高温CO (9)NH3+ O2催化剂NO + H2O (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 二练习 1 在X + 2O2===CO 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H4 C CH3OH D C2H4 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2H4 B C2H4O C C2H6 D C2H6O 3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 NO B NO2 C N2O D N2O3 4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 A AB2 B A2B2 C AB3 D A2B3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

1 / 6 ①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100% 初中化学计算题四种题型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点拨: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是相乘的关系,不同种元素相对质量是相加的关系。 ②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③化学式中原子团(或根)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团(或根)的个数。计算时先求一个原子团或根的总相对原子质量,再乘以原子团(或根)的个数,即得出几个原子团的总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点拨: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 5、求化学式 点拨:求物质化学式的主要类型: ①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已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 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计算公式: 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 表示. 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写出答案. 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