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单项抗一HBc—Igc 阳性结果的解释及临床意义
如何正确解读乙肝五项检查报告单

如何正确解读乙肝五项检查报告单1、hbsag-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2、hbsab-表面抗体: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3、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4、hbeab-e抗体: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5、hbcab-核心抗体: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临床意义: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报告单解读:乙肝五项包括五项指标,人们给这五项指标排了个队,依次为: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抗-hbe)、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临床上常用乙肝五项的不同组合来判断感染的现状和转归.乙肝五项检查对照表内容如下:1、乙肝五项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2、乙肝五项第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强.3、乙肝五项第1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弱.4、乙肝五项第13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5、乙肝五项第1345项阳性:说明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6、乙肝五项第14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7、乙肝五项第1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慢性乙肝即:①急性hbv感染;②慢性hbsag携带者;③传染性弱.8、乙肝五项第5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①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②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③无症状hbsag携带者.9、乙肝五项第2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说明是乙肝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10、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①曾经注射过乙肝苗并产生了抗体,有免疫力;②曾经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并且有一定的免疫力;③假阳性.11、乙肝五项第2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或是乙肝病毒感染后已康复,已有免疫力.12、乙肝五项第4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病毒.13、乙肝五项全阴说明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但目前没有保护性抗体.但是却并不是绝对性安全,需要进一步做下hbv-dna检查,如检查结果为阴性,则说明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则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属于隐匿性乙肝.。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外壳部分的蛋白质,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便在肝细胞内复制装配,其中外壳部分常有剩余,此剩物进入血液就形成HBsAg血症。
由于HBsAg本身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不含核酸,也无DNA 聚合酶活力,故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
由于它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故已被定为现症HBV感染的指标之一。
检测HBsAg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在急性乙型肝炎,HBsAg常在感染乙肝病毒后6-12周出现,当氨基转移酶(ALT、AST)或胆红素开始上升时,HBsAg滴度达到高峰;当症状出现后HBsAg滴度开始下降,多在发病4-5个月内消失。
由于HBsAg 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乙肝病毒标志物,故常用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在乙型肝炎急性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后,仍持续阳性者,常提示肝炎慢性化。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其原先可能就有乙肝病毒感染,常表现为无症状带毒者,病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一旦出现症状,已是慢性乙型肝炎,甚至已是肝硬化了。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但HBsAg阴性并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约有5%的乙型肝炎病人出现HBsAg阴性。
原因如下:1:急性乙型肝炎HBsAg阴性可能是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即HBsAg消失,抗HBs尚未出现之际。
2: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重叠感染,丁肝病毒大量复制,对HBsAg合成有抑制作用。
3:乙肝病毒的S基因变异,不表达HBsAg。
4:低水平的乙肝病毒感染,其HBsAg阴性是因为目前检测HBsAg 的方法还不够灵敏。
另外,即使HBsAg阳性,亦需澄清是否有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
因甲型和乙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丁型以及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均有双重感染。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抗HBs可作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的判断指标。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

常见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其检测意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外壳部分的蛋白质,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便在肝细胞内复制装配,其中外壳部分常有剩余,此剩物进入血液就形成HBsAg血症。
由于HBsAg本身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不含核酸,也无DNA 聚合酶活力,故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
由于它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故已被定为现症HBV感染的指标之一。
检测HBsAg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在急性乙型肝炎,HBsAg常在感染乙肝病毒后6-12周出现,当氨基转移酶(ALT、AST)或胆红素开始上升时,HBsAg滴度达到高峰;当症状出现后HBsAg滴度开始下降,多在发病4-5个月内消失。
由于HBsAg 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乙肝病毒标志物,故常用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在乙型肝炎急性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后,仍持续阳性者,常提示肝炎慢性化。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HBsAg阳性的肝炎病人,其原先可能就有乙肝病毒感染,常表现为无症状带毒者,病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一旦出现症状,已是慢性乙型肝炎,甚至已是肝硬化了。
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但HBsAg阴性并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约有5%的乙型肝炎病人出现HBsAg阴性。
原因如下:1:急性乙型肝炎HBsAg阴性可能是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即HBsAg消失,抗HBs尚未出现之际。
2: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重叠感染,丁肝病毒大量复制,对HBsAg合成有抑制作用。
3:乙肝病毒的S基因变异,不表达HBsAg。
4:低水平的乙肝病毒感染,其HBsAg阴性是因为目前检测HBsAg 的方法还不够灵敏。
另外,即使HBsAg阳性,亦需澄清是否有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
因甲型和乙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丁型以及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均有双重感染。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抗HBs可作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的判断指标。
乙型肝炎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乙型肝炎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临床意义--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
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即俗称的“小三阳”。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3)免疫复合物的存在。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者。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 + -- -- +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 (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 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注意爆发性乙肝--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乙型肝炎血清抗—HBc—IgM滴度及抗—HBc s/co值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血清抗—HBc—IgM滴度及抗—HBc s/co值检测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血清抗-HBc-IgM滴度水平及抗-HBc s/co值检测在鉴别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雅培试剂盒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c-IgM滴度及抗-HBc s/co值,比较80例急性乙肝及37例慢性乙肝急性发作二组间抗-HBc-IgM滴度及抗-HBc s/co值。
结果抗-HBc-IgM滴度值急性乙肝组明显高于慢乙肝急性发作组(P<0.01),抗-HBc s/co值急性乙肝组明显低于慢乙肝急性发作组(P<0.01)。
结论抗-HBc-IgM滴度及抗-HBc s/co值检测对鉴别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抗-HBc-IgM滴度用于鉴别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其准确性更高。
而同时检测血清抗-HBc-IgM滴度及抗-HBc s/co值对鉴别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可靠性更高,更具临床诊断价值。
标签:血清抗-HBc-IgM滴度水平;抗-HBc s/co值;急性乙型肝炎;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12月本院应用雅培试剂盒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c-IgM阳性住院患者117例,其中急性乙肝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1.7±11.4)岁。
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均出现表面抗原、E抗原及HBVDNA阴转,部分患者出现表面抗体。
慢性乙肝急性发作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9.2±14.3)岁。
随访6个月无表面抗原转阴。
诊断标准根据2000年9月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
兩组患者既往均无明确的肝炎病史,系首次发病,排除合并甲、丙、戊、酒精性肝炎、先天性及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药物性肝炎等。
1.2方法分别于入院第2 d空腹采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抗-HBc-IgM 滴度、及抗-HBc s/co值参考值(阴性<1.0),方法为免疫荧光定量,抗-HBc-IgM 滴度检测AXSYM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ABBOTT公司生产)试剂盒为AXSYM 用乙肝核心抗体检测,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非参数统计采用Wilcoxon W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进行诊断试验评价,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1. 引言1.1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简介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乙肝五项检验是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清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血清乙肝e抗原(HBeAg)、血清乙肝e抗体(anti-HBe)和血清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五项指标的检测。
这些检验结果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血清HBsAg检测结果反映了病毒感染的早期,阳性结果说明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
血清anti-HBs检测结果为阳性时,表示患者体内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血清HBeAg和anti-HBe检测结果则反映了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和慢性感染的状态。
通过对乙肝五项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2. 正文2.1 乙肝五项检验包括哪几项指标乙肝五项检验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检测过程中常规进行的五项指标检验,主要包括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检测、血清乙肝e抗原(HBeAg)检测、血清乙肝e抗体(anti-HBe)检测和血清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检测。
这五项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感染情况和免疫状态。
1.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标志。
阳性结果表明个体目前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或者曾经感染过。
阴性结果则表示个体没有乙型病毒感染。
3. 血清乙肝e抗原(HBeAg)检测主要用于判断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
阳性结果表明病毒携带者具有高传染性,阴性结果则表示传染性较低。
4. 血清乙肝e抗体(anti-HBe)检测可以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
最新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含义及临床诊断意义-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不同亚型乙肝病毒重叠感染
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
+ +
+ +
+ + + +
+
+
+
+ + + + + +
恢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
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上各种血清学标记物之间的
组合多种多样,其最终诊断还需依据病毒学、 影像学、生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 需行肝脏穿刺术以明确有无抗病毒指征。
进入恢复期, 对相同HBsAg亚型的HBV感染具有 防御性,但对不同亚型的HBV保护力不完全。
• 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对HBV感染的免疫力的标志只
有抗HBs
HBeAg
• 于HBsAg出现不久后出现
• HBcAg的降解产物,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e抗原阳性其HBV-DNA阳性率为92%
• 急性感染恢复期的病人,e抗原血清转换优先于
若持续存在则提示感染慢性化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高低看hbvdna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急性感染早期病毒携带大三阳转变而来传染性小临床极少见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传染性高低应结合hbvdna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传染性强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慢性病毒携带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乙肝趋向转为小三阳或慢携带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不同亚型乙肝病毒二次感染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不典型急性感染临床极少见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乙肝急性感染中期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乙肝感染早期sag测不出抗hbc尚未产生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急性乙肝早期病毒含量高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强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pres1急性乙肝即将恢复或慢乙肝携带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乙肝感染恢复期有免疫力无传染性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不同亚型乙肝病毒重叠感染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举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恢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综上所述临床上各种血清学标记物之间的组合多种多样其最终诊断还需依据病毒学影像学生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需行肝脏穿刺术以明确有无抗病毒指征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及其意义

肝酶活性指标,升高表示肝脏受损,可能与病毒复制有关。
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
HBeAg转阴、HBsAg转阴:提示病情好转,预后 良好。
HBV DNA转阴:提示病毒复制减弱或无复制,传 染性降低。
ALT持续升高:提示肝脏受损严重,可能进展为肝 硬化或肝癌。
指导抗病毒治疗
根据HBV DNA和ALT水平判断是否 需要抗病毒治疗。
预测预后
血清标志物的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例如预测肝硬化和肝癌的风 险。
加强公众教育和筛查工作
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知和理解,包括传播 方式、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等。
推广筛查
鼓励医疗机构和社区开展乙型肝炎筛查,特别是对高风险人群,例 如慢性肝病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和孕妇等。
。
监测和随访
要点一
监测
定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如 病毒复制水平、肝功能状况等,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恶化 或复发。
要点二
随访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期检测乙型肝 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以评估治疗效果,监测耐药性的发生 ,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重要性和意义
诊断乙型肝炎
通过检测血清标志物,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以 及感染的具体阶段。
监测疾病进展
通过定期检测血清标志物,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包括病毒 复制程度、肝功能状况和肝纤维化程度等。
指导治疗
根据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抗 病毒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方案。
乙型肝炎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其他严重的肝脏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tat Obet e Tods u st ec nc l i i c n eo n i cI G( n i c o l p s — As c r ] j c v i i s h l i g f a c f t HB —g a t HB ) ny o t c i asn i a — — — — — —
t i fHBV r e s i e u M e h d Th o a a d t s l td a t HB o i v a e we e c l i t o v y ma k r n s r m. t o s e t t l n heio a e n i - c p st e r t r a— i c l t d r to p c ie v f o 5 2 a d 5 4 ip te t s r m a lsd t r n d f r f e HBV r e s u a e e r s e t l r m 3 n 9 n a in s e u s mp e e e mi e o i v 1 v ma k r i cu i g HB Ag, n iHBs n ldn s at - ,HB Ag a t HBe a d a t HBc b c o a t l n y i e , ni — n ni — y mi r p r i e c e z me mmu o s a n asy ( E1 , n y di k d i mu o o b n s a ( M A) e z me n e m n s r e ta s y ELI SA) r s e t e y Th e e so n i 。 e p c i l . e lv l f t HBs we e a a v a — r r 一 i
单 项 抗 一 c阳性 率 进 行 回顾 性 统 计 ; ME A 检 测 的 1 4例 单 项 抗一 c阳性 和 1 7例 HB HB 对 I 2 HB 6 V标 志 物
全 阴性 住 院患 者 的 抗 一 s 平 进 行 分 析 ; E S 筛 选 的 9 HB 水 对 l A I 7例 流 行 病 学 意 义 的单 项 抗 一 c阳性 HB
1 . a d 6 . , .6 , e p c i e y Th o a a d t e io a e n iHB o iie r t y M EI 63 n 2 6 7 r s e tv l . e t t l n h s l t d a t — c p st ae b v A
分 别 为 7 . 、 6 3 和 6. 、. 。ME A 检 测 抗 一 c的 总 抗 + c阳性 率 及 单 项 抗 HB 2 1 1 . 26 76 I HB HB c阳
性 率 分 别 为 7 . % 、3 2 ; I 检 测 HB 标 志 物 单 项 抗 一 c阳性 组 和 HB 标 志 物 全 阴性 组 的 8 1 1 . ME A V HB V
HB ma k r y M E A. a i g a d l t n wi a g r m t 0 f l t h h s h t u fr V r e s b I M k n i i t r n e fo 2 o 3 一o d wi t e p o p a e b fe uo h h s se c nann 0 y t m o t i ig 1 b vn a f e u t 7 s r m a ls wih e ie oo ia a t HB n y p s o i ec l s r m o 9 e u s mp e t p d mi l g c l n i — co l o
i v t c e n d fo 5 4 i p t n sd t r ie o ie HBV r e s b SA, n n i B ft e t i s r e e r m 9 n a i t e e m n d f r f i y e v ma k r y ElI a d a t H co h - d l t e u s mp e r e e mi e y ELI A n El , e p c i ey Re u t Th o a n h - i e s r m a ls we ed t r n d b u S adM A r s e t l. s l v s ett1 dt ei a
血清 标 本 采 用 含 1 小 牛 血 清 P S进 行 稀 释 后 分 别 采 用 E IA 和 ME A 检 测 抗 一 c 进 行 比 较 。 O B LS I HB 并
结果 E S l A检测抗 HB “ I e流行病学 意 义” 临 床意义 ” 和“ 的总抗一 c阳性率及 单项抗一 c阳性率 HB HB
we e 7 .1 r 8 a d 1 .2 , e p c ie y Th i e e c f a t HBs lv l e we n f e H B ma k r n 3 r s e tv l . e df r n e o ni f — e e s b t e i — V— r e v
1sd i 6 ieHBV= r e e a ie a d l 4 a t HB —n y p stv u jcsd tr ie o ie y e n 1 7 f — v ma k rn g t n 2 n i v — co l o i e s bet eem n d f rf i v
8 . P< 0 0 ) Th r r ih r n n p c f e c i i a e i o f l i t n a d hih r f le 6 9, . 0 . e e we e h g e o s e ii r a t t r t n l w od d l i n g e a s 1 c v y uo n g t e r t n hg — o d d l to o a t HB n y s r p st e s mp e y E S a d M EI Co c u e a i a e i i h f l i in t n i v u - c o l e o o ii a l s b lI A n v A. n l - so Th i e e c s o n i in e d f r n e f a t HBc p s t e r t x s mo g me h d o e e m ig HBV r e s i f — o ii a e e i ta n t o s f rd t r n v ma k r n s r m . e a t HBco l e o o ii i y El A n El i v d n ef rHBV n e t n a d f r e u Th n i — n y s r p s t t b iS a d M v y A sa e i e c o i fc i , n o o
d t r n n cb S
[ yw rs HeaisB; HeaisBa t o i ; I Ke od] pt i t pt i ni d s mmu o lb l t b e n go ui G n
基 金项 目 : 京 军 区 医学 科 研 “ 五 ” 划 课 题 ( 2 0 8 南 十 计 0 MB 1 )
s ltd a t HBcp st er t t pd milgc la d ciia inf a c y ELI A r 2 % , oae ni — o iv aewi e ie oo i n l c ls ic n e b i h a n g i S we e7 .1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20 年 3月第 2 第 3期 06 7卷
It a dMac 06V 1 7N . n LbMe, rh20, o. . o3 J 2
・
2O ・ 3
・
论 著
・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 志物单项抗一 cIG HB —g 阳性结果 的解 释及 临床 意义
成 军 谢 珏 王 国政 孙 长贵 葛海峰 孙 关 忠
抗 一 s 果 。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 8 . , 0 0 1 , l S 筛 选 的 9 HB 结 差 Y 一 6 9 P< . 0 ) E A I 7例 单 项 抗一 c阳 性 标 本 HB 不 同倍 数 稀 释 后 E S 和 ME A 检 测 抗 一 c 果 提 示 , 稀 释 或 低 倍 稀 释存 在 较 高 的非 特 异 性 反 l A I I HB 结 未
t e p r o e o v i i g n n p c f e c i i n as e a i i a 5 r l o d d l to s f a i l o h u p s fa o d n o s e ii r a t t a d f le n g tv t o f l i i n i e sb e t c v y y, 0 u
Cl ia inf a c f niHBelG o l o i vt fHBV ma k r e u i clsg ii n eo t n c a - -g nyp st i o i y r esi sr m CH ENG J n, E e. n XI J u a
WANG G oz e g, 1 De a t e t f L b r tr t el 7h Hop tl f P A , n z o 1 0 3 u — h n e a . p rm n a oa o y, 1 t t o h s i L Ha g h u3 0 1 , ao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HB 标 志物 单 项 抗一 cIG( 一 c 阳 性 结 果 的 临 床 意 义 。方 法 V HB —g 抗 HB )
对 微
粒子酶免分析 ( I 检测 52 3例 、 lS 检测 54例住院 患者 HB MEA) 1 E A I 9 V标志 物总抗一 c阳性率 和 HB
应, 高倍稀 释则存在较高 的漏检 率。结论 不 同方 法单项抗一 c阳性率存 在一 定 的差 异 , HB 单项 抗一 HB c阳性可作为 乙肝 病 毒感 染 的 证 据 , 存 在一 定 比例 的 非 特异 性 反 应 和 假 阴性 , 但 日常 工 作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