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及其使用-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温度计——初中物理第三册教案2篇

温度计——初中物理第三册教案温度计——初中物理第三册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温度计年级:初中物理三册教学目的:1. 理解温度的概念,并可以正确使用温度计进展温度的测量。
2. 理解温度计的根本原理和构造。
3. 掌握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换算关系。
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作用。
2. 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3. 温度的单位及温度计的读数和换算。
教学准备:1. 温度计。
2. 温度计的构造示意图。
3. 温度转换的实例。
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温度吗?温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 概念讲解:解释温度的概念,即物体热量的上下程度。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3. 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通过展示温度计的构造示意图,讲解温度计的组成局部和工作原理,即温度变化会导致温度计内部液体或固体柱的膨胀或收缩,通过读取膨胀或收缩的量来判断温度的上下。
4. 温度的单位:介绍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根本单位和表示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5. 温度计的读数和换算: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进展温度的读数和换算,例如从华氏温标转换为摄氏温标,反之亦然。
6. 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展温度转换的实际演练。
7. 总结:复习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温度单位及转换方法。
8. 拓展:介绍其他常用的温度单位和温度计,例如开尔文温标、红外线温度计等。
教学评价:1. 老师观察学生对温度概念、温度计构造和原理的理解情况。
2. 修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其是否可以纯熟运用温度单位和温度计进展温度的换算。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理解温度的其他应用,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热传导等。
2. 鼓励学生进展实际的温度测量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温度变化。
温度计——初中物理第三册教案精选2篇(二)教学目的:1. 理解温度的定义,温标的作用,以及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关系。
2. 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和考前须知。
3. 知道物体的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速度有关,并能解释温度的变化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初二物理温度计教案5篇

初二物理温度计教案5篇教案不墨守成规,能继往开来,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初二物理温度计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二物理温度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说明: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概念。
在本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节课以以上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以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创造,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阅读教材,相互讨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培养起后进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自学、观察、分析、创造的能力,及在学习中相互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自学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图片学生观察后说说感受,引入课题《温度》二、新授第一节温度2、学生实验一学生用手触摸热水杯和冷水杯,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再让少数同学触摸两杯水。
老师:凭感觉判断温度准确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物体的温度应该怎么办?(一):温度计原理及构造老师:你们知道的有哪些温度计?它的构造是什么?(说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4.1温度计教案

年级八年级课题 4.1 温度计课型新授知识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2、认识并记着一些生活环境中常有的温度值教技术3、会用温度计丈量温度学过程1、经过察看和实验认识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目方法2、经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标感情态度经过教课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念,使学生乐于探与价值观索自然现象和平时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课要点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课难点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量程、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差别教课器具自制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烧杯热水冷水教学过程设计教课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建情形引入新课学生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水的冷热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而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问:只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靠谱吗?水的感觉同样吗?合作研究一、温度计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要正确地判断和丈量温度,就要选择丈量工具------ 温度计。
出示自制温度计学生思虑、回答问:可否用这只小瓶分辨出哪杯水温度高,哪杯水察看实验现象,议论水柱温度低?高低变化的原由,得出它师演示,将小瓶先后放入热水中和冷水中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问:如何用小瓶测出温度值?学生回答:刻上刻度便可以发放实验室用温度计,让学生察看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生察看温度计的基本总结: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结构(玻璃外壳、液泡、液体温度计里的液体,有的用水银(比方,体温计),毛细管、温度计内的液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实验室用的常用温度计)体,刻度和符号)过渡:温度计上的符号 C 或℃表示该温度计采纳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我们来研究摄氏温度。
设计企图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经过察看认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察看能力和表述能力教课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二、摄氏温度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76 页至 77 页摄氏温度部分思虑回答下列问题学习的能力和问: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认识小资猜中自然界的获得信息的能25℃怎么读?一些温度经过议论将空力-12.5 ℃怎么读?白填上三、温度计的使用出示三种常有温度计察看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和比较三种温度分度值计的结构和量思虑: 1、为何这样设程、分度值的区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别,分别难点值? 2、假如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高出温度计所能丈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问: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学生议论实验室用温度培养学生的实总结出正确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方法:计的使用方法验着手能力及1、温度计的玻璃泡所有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剖析概括能力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初中物理实验:温度计的使用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温度计的使用教案设计温度计的使用教案设计一、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液体的温度,了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种类及故障排除方法,并能正确操作使用温度计。
二、实验原理温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通常由热敏元件和指示器两部分组成。
目前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温度计是利用物质在温度升高时产生的物理量变化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利用液体膨胀原理,热敏电阻温度计和热电偶则利用材料的热电效应原理。
三、实验器材1.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2.烧杯、量筒或其他可容纳液体的容器。
3.热水和冷水4.清水5.恒温箱或温湿度计(可选)四、实验步骤1.先用温水或热水调整温度计刻度,让其灵敏度最大,并能达到读数范围。
2.用清水将温度计上的液体清洗干净。
3.接下来将温度计置于热水中,观察液柱的变化并在恰当的位置读数,记录下数据,可以重复多次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4.然后将温度计置于冷水中,重复上述步骤。
如果液柱没有回归到初始位置,则可能液柱被大气压力挤压,产生气泡,此时可以轻轻敲击热水温度计的底部,让气泡破裂。
5.重复以上步骤数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注意:温度计的读数一定要垂直观察,横向观察会产生折射误差。
五、实验记录实验数据见表格:温度计 | 热水温度 | 冷水温度---- | ------- | -------水银温度计| 60℃ | 10℃酒精温度计| 55℃ | 5℃六、误差分析在实验中,由于热水和冷水的温度波动、不同温度计的灵敏度不同等因素,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七、实验总结与思考这是一次简单而又实用的物理实验,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温度计使用方法和原理,并能熟练进行测量和记录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计的保护和正确读数的技巧,实验结果可用于实际生活中使用。
八、参考文献《物理实验技术手册》浙江大学出版社《物理实验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初中物理温度计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温度计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掌握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以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 熟悉摄氏温度的规定。
4. 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准备:1. 教具:演示用温度计、烧杯、冷水、温水、热水、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
2. 学生实验室用温度计(每人1支)。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2.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
3. 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1. 温度的概念1.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1.2 温度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
2. 温度计的作用2.1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
2.2 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如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
3.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3.1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3.2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玻璃管、玻璃泡、刻度盘等。
4. 摄氏温度的规定4.1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4.2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4.3 将0℃到100℃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份为1℃。
5.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5.1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273.15℃)为基准的温度计量单位,单位为开尔文(K)。
5.2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转换公式:T(K)=t(℃)+273.15。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温度。
2. 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并记录数据。
3.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体温度计的准确性。
四、课堂小结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初中物理第二册温度计教案

初中物理第二册温度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2)理解温度的概念及温度的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
(2)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温度的测量及数据分析。
2.教学难点:(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温度是什么吗?如何测量温度呢?(2)学生回答: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温度计的原理(1)教师讲解: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教师演示:展示一个简单的液体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液体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
(3)学生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温度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3.温度计的结构(1)教师讲解:常见的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它们的主要结构包括玻璃管、液体、温度刻度等。
(2)教师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温度计,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结构。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部或侧壁。
②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的刻度线平行。
(2)教师演示:演示正确的温度计使用方法。
(3)学生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液体的温度。
5.温度计的读数方法①观察温度计的刻度线,确定温度值。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部或侧壁。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的刻度线平行。
(2)教师演示:演示正确的温度计读数方法。
(3)学生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初中物理-八年级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温度的概念与单位。
2.了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的温度计的类型及其特点。
3.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能够解释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的概念与单位、温度计的基本原理、温度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能够解释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
三、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法、图示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注重实验、图示化教学。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是什么、温度的重要性及常见的温度计有哪些。
2.知识讲解:(1)温度的概念与单位。
温度是反映物体热度高低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K)。
(2)温度计的基本原理。
温度计是根据不同材料的线膨胀、液体体积膨胀等作用测量温度的仪器。
(3)常见的温度计类型及其特点。
有普通温度计、气压式温度计、热敏电阻、热电偶等,每种温度计有其特点应用领域。
3.实验操作:(1)实验目的:探究物质的状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2)实验仪器:三种常见的温度计、水、手套等。
(3)实验过程:取三个烧杯,分别装满水,将温度计分别放入水中,用火炭加热水,同步记录三个温度计的温度变化,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及颜色变化。
(4)实验结果: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状态逐渐由固态变为液态,最后变为气态,水的颜色也逐渐由蓝色变为白色。
4.小结:(1)要求学生概括温度的概念与单位、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温度计类型及其特点。
(2)要求学生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掌握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的原理。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搜集温度计的名称、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等相关知识,写出1000字左右的学习笔记。
六、板书设计:温度的概念与单位、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温度计类型及其特点、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的原理。
八年级物理-温度计教案

八年级物理-温度计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温度计的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学会使用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并能够相互转换。
3.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测量误差控制在正负0.5℃以内。
【教学重点】1.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3.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学生需要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并能够熟练使用。
【教学方法】1. 讲解法。
通过课件与教师口述,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温度计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2. 实验法。
通过实际操作温度计测量温度,并比较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误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温度计的作用,如测量室内温度、测量人体体温等。
二、讲解(15分钟)1. 温度的定义:物体的热度高低,能量集中情况的定量表现。
2.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
3.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物质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物理变化的原理,将物理变化转换为度数,从而测量温度。
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时将温度计置于温度测量的物体上,等待温度计稳定后读数。
5. 温度计的注意事项:避免碰撞、过度摇晃、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使用等。
6.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相互转换:C=(F-32)x 5/9,F= C x 9/5 + 32。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 实验材料:摄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酒精灯、冰水、滚水。
2. 实验过程:(1) 将两种温度计同时放进冰水中测温,比较两种温度计温度的读数是否相同。
(2) 将两种温度计同时放进滚水中测温,比较两种温度计温度的读数是否相同。
(3) 将两种温度计同时测量室温,并比较两种温度计温度的读数是否相同。
3. 实验思考:(1) 为什么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在冰水温度下的读数不同?答:冰水的温度是0℃,而华氏温度计的刻度零点是32℉。
所以,在冰水温度下,两种温度计的读数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计及其使用
教学目的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表示符号及读法.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3.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工作原理。
4.会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通过并进式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及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今天的天气预报了吗?谁能告诉我今天的气温?
生:20度。
师:播音员是怎么说的?
生:北京地区今天白天最高温度20摄氏度,今天夜间最低温度12
摄氏度。
师:气温高说明什么?气温低又说明什么?
生:气温高说明天气热,气温低说明天气冷。
师:气温高低表示天气的冷热程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秋去冬来,气温逐渐降低,当你们看到湖水结冰时,气温在多少度以下?
生:零度以下。
师:冬去春来,气温回升,当你们看到冰雪消融时,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生:零度以上。
师:炉子上烧着一壶水,当水“开”了的时候,水温是多少?
生:100度.
师:随着温度的变化,水可以结成冰,从液态变成固态。
固态的冰又可变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又可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这些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热现象。
在这一章我们将研究这一类现象。
2.新课教学
[板书1]第四章热现象
[板书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师:有一天大风降温,你忘记多穿衣服感冒了,有没有发烧,怎样才能知道呢?
生:摸摸脑门热不热。
生:用体温表量一量。
师:我们常凭感觉,如用手摸脑门来判断温度的高低。
感觉可靠吗?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1]每位同学桌上备有大约0℃、25℃和50℃的三杯水。
请同学们按书第36页图4-1的方法进行实验。
将左、右两手食指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然后先把左手食指放入温水中,再把右手食指放入温水中。
师:中间这杯水是冷还是热呢?
生:左手觉得热,右手觉得冷。
师:看来靠感觉不能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
要准确地判断温度高低需采用第二个同学说的办法,用体温表测量。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今天我们将学习温度计和它的使用方法。
[板书3](写在板书1和板书2之间)
一、温度计
[板书4](写在板书2之下)
1.实验用温度计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温度计,观察它的构造。
(展示温度计的结构挂图或投影片)
师:请一位同学按从外部到内部,从下到上的顺序描述一下温度计。
生:外部有玻璃外壳,下边是个玻璃泡,上边是个内径很细的玻璃管,管上有刻度和字母C。
内部有红色(或银白色)液体。
师:现在你们用手握住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中液柱在细管中的变化。
(停1分钟)
师:看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生:看到液柱在细管中上升,液体受热膨胀了。
师:手的温度比玻璃泡高,热从手传给玻璃泡,泡里的液体受热膨胀,液面升高,从液面处的刻度就可读出温度值。
师:把手松开,继续观察温度计中液柱在细管中的变化。
(停1分钟)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生:看到液柱在细管中下降,说明液体温度降低,变冷收缩。
师:根据这两次实验,我们能总结出温度计测量温度的道理吗?
生: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板书5](1)测温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师:怎样用温度计正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呢?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和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有许多相似之处。
大家先回想一下在讲刻度尺使用时的四步程序。
生:认、量、读、记。
师:只要是使用带刻度的测量仪器,都可以按这四步进行。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这四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大家先看课本第38页课文和第39页的插图,然后结合使用刻度尺测量的四步程序总结使用温度计的四步程序。
学生看书三四分钟,以问答方式同时板书或利用投影片,总结出以下内容。
[板书6](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②量:(玻璃)泡要全浸入,不碰底和壁,放入稍等候,(示数)稳定再读数。
③读:(玻璃)泡留液体中,视线与(液)面平。
④记:记录温度值,标明单位。
师:请大家继续观察温度计,其中有0度和100度两个刻度和符号C。
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摄氏度是怎样规定的?它的0度和100度又是如何规定的?
[板书7]3.摄氏温度(C)
(1)摄氏温度的规定
(2)单位:摄氏度,符号℃
字母C表示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它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此板书可直接让学生画在书上或用投影片,以节省课堂时间。
)
[实验2]用液柱可动的温度计模型或用抽拉投影片练习温度示数的
读法、写法。
师:(将液柱移到某一位置)现在温度计的示数是多少?怎样读?怎样记录?
生:23摄氏度,写作23℃。
师:(将液柱移到零度以下某一位置)现在温度计的示数是多少?怎样读?怎样写?
生:负4.5摄氏度,写作-4.5℃。
师:如读成负4.5度或摄氏负4.5度行吗?
生:不行。
摄氏度是在一起的不能分开。
师:读成零下4.5摄氏度行吗?
生:可以。
[实验3]用温度计测室温和水温。
师:请同学们用桌上的温度计测量教室里的温度和烧杯里水的温度。
注意正确使用温度计。
学生测室温、水温。
教师巡视。
师:现在教室的室温是多少?水温是多少?
生:21摄氏度,23摄氏度。
师:请看书第38页图4-3。
太阳表面的温度是多少?
生:5500摄氏度。
师:火箭燃烧室内燃气的温度是多少?
生:3400摄氏度。
师:液态空气的沸点是多少?
生:负192摄氏度。
师:宇宙中最低温度可接近零下273℃,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
以绝对零度为起点,每度大小和摄氏度大小相同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这是另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
[板书8]4.热力学温度
(1)热力学温度的规定
(2)单位:开尔文,符号K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T=t+273K
(展示书第37页图4-2的挂图或投影片)
师:这是三种常用的温度计:甲是实验用温度计,乙是体温计,丙是寒暑表。
请同学们观察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它们的起始刻度线和量程是否一样?
(2)它们的最小刻度是否一样?
(3)它们所用的测温液体各是什么?
(4)体温计在构造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以问答加部分解释的方式分步填写表7-1)
表7-1
师:三种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为什么不同?
生:因为测量的条件和要求不同。
[实验4]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出示图1投影片或挂图)
师:图1表示的测量液体温度和读数的方法中,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为什么?
生:(d)是正确的,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杯底和杯壁。
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a)、(b)、(c)都是不正确的,(a)温度计碰杯底,视线与液面不相平;(b)视线与液面不相平;(c)温度计测温泡未全部浸入液体。
师:我们现在要用温度计来测水温,测量前一般都要先估测一下水的温度。
估测温度也有一个口诀:一看、二靠、三触。
首先是看,看物体是否烧得发红发白,烧红的铁块温度高达几百到一千摄氏度。
其次是靠,用手背或手指背靠近被测温的物体,以是否有被“烤”的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使手有“烤”的感觉的物体,其温度是一百到三四百摄氏度。
第三是触,用手指短时间“触一下”被测物体,用体温和被测物体的温度相比较。
实验要求和步骤
1.每组做三次实验:分别测自来水、刚从暖瓶倒出的热水和两者混合的温水的温度。
2.每次测量前都要先估测温度再实测温度。
并把估测和实测的温度填入表7-2中。
表7-2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检查温度计使用是否规范,记录数据是否准确。
先找出两组估测值和实测值最接近的实验结果,填入表7-2中,并给予表扬。
根据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评。
师: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生:温度、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构造、使用方法。
3.布置作业
教材第37页练习1~4。
教材第39页练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