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萨染色方法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之五兆芳芳创作吉姆萨(Giemsa)染色法:吉姆萨染液由天青,伊红组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特染色法基底细同.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果,染粉白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细胞各类成分均不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情况中下在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三性情况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因此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染色用正经片必须清洁,无酸碱污染.配制顼特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近中性,不然可导致各类细胞染色反响异常,以致识别困难,甚至造成错误.一般性操纵技巧血涂片制备;细胞染色;显微查抄;血液病诊断;染色不良;瑞特(Wright)染色法;酸性染料;伊红;碱性染料;亚甲蓝;吸附作用;PH对细胞染色的影响;甲醇;吉姆(Giemsa)染色法春天要经常使用润肤剂,它含有松香油脂酸和丰厚维生素a,经常使用可放慢皮肤血液循环,剌激面部细胞排泄,有效改良皮肤生理情况,削减气候对皮肤的危害.第二节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血涂片的显微查抄是血液细胞学查抄的根本办法,临床上应用极其普遍,特别是对于各类血液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血细胞阐发仪的普遍应用,血涂片的不雅察也可作为判断仪器结果的简略单纯办法.比台不雅察10个高倍视野血涂片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大致估量血内这些细胞的数量,借以作为仪器结果阐发后质控的参考.但积存涂片制备和染色不良,常使细胞辨别产生困难,甚至导致错误结论.例如,血膜过厚细胞重叠缩小,血膜太薄白细胞多集中于边沿,细胞散布不匀;染色偏酸或偏碱均可使细胞染色反响异常.因皮制备厚薄适宜,散布均匀,染色良好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查抄的重要革本技巧之一.血涂片制备办法及注意事项将在实习指导中详细介绍. 1.瑞特(Wright)染色法:为发不雅察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类细胞及其异常变更,血涂片必须嘲行染色.血涂片的各类染色办法大多是罗氏染色法衍变来的.目前经常使用瑞特染色法.(1)瑞特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有复合染料.亚甲蓝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结构.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蓝.美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市售美蓝中部分已被氧化为天青.伊红通常为钠盐.即伊红和伊混杂后,产生一种憎液性胶体伊红美蓝中性沉淀,即瑞特染料.(2)细胞的染色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类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合,对各类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用本染料液染色后,在同一血片上,可以看到各类不合的色彩,例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果,染粉白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3)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细胞各类成分均不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情况中下在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三性情况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因此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染色用正经片必须清洁,无酸碱污染.配制顼特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近中性,不然可导致各类细胞染色反响异常,以致识别困难,甚至造成错误.新鲜配制的染料偏碱,须在室温或是37℃下贮存一定时间,待染料成熟,主要是美蓝逐渐转变成天青B后才干使用,贮存时愈久,染色效果愈好.EAM GILLILAND等采取吸光度比值作为顼特染液的质量规格.rA测定办法如下:取瑞特染液15-25μl(视染液浓度而定),加甲醇10ml稀释,混匀后以甲醇为空折管,辨别以波长650nm和25nm比色.Ra=a650/a525.因为美蓝吸收峰小组长为650nm,伊红吸收峰波长为525nm ;天青B吸收峰也为650nm但吸光度A约为美蓝的一半.所以新配染料rA接近2,随着美蓝逐渐氧化为天青B,RA也相应下降.RA下降到1.3±0.1时便可使用.瑞特染液贮存进程中,必须塞严,以避免甲醇挥发和被氧化成甲酸.有人主张在配方中参加甘油30ml,避免甲醇挥发,关可合细胞染色清晰.甲醇必须纯净,如甲醇中丙酮含量过量,染色偏酸,使白细胞着色不良.2.吉姆萨(Giemsa)染色法:吉姆萨染液由天青,伊红组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特染色法基底细同.但本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好,结构显示更不清晰,而胞质和中性颗粒则着色较差.为统筹两者之长,可用复合染色法.即以稀释吉姆萨液代替缓冲液,按瑞特染色法染10min.或先用瑞特染色法染色后,再用稀释吉姆萨复染.。
吉姆萨染色鉴定细胞凋亡实验方法

吉姆萨检测细胞凋亡实验方案1 材料及器具吉姆萨染料(粉剂)、甘油、甲醇、KH2 PO4、Na2 HPO4、蒸馏水、封闭型棕色瓶2 试剂配制吉姆萨母液:吉姆萨染料粉剂0.75g甘油50ml甲醇50ml将粉剂放于甘油内搅匀,放入60℃温箱24h,经常摇匀,取出待冷再加甲醇混匀,配成母液,封闭棕色瓶保存。
吉姆萨工作液:使用时以原液10ml加入pH为6.4-6.8的磷酸盐缓冲液100ml稀释成工作液。
磷酸盐缓冲液:A液Na2HPO4 0.946g,蒸馏水100mlB液KH2PO4 0.907g,蒸馏水100ml临用时取A液40ml,B液60ml混合,pH值约为6.64。
3 染色步骤(1)常规脱蜡至水;(2)蒸馏水洗;(3)在37℃温箱中吉姆萨染色30min;(4)蒸馏水洗2min;(5)PBS分色适度;(6)将切片从PBS中拿出,甩掉切片上的水分,放在空气中略干燥,以肉眼观察组织上的水分消失为度;(7)入100%酒精中30s至1min;(8)二甲苯透明5min;(9)中性树胶封片。
4 预期结果背景淡蓝色,核为深蓝色,凋亡细胞为深蓝色。
5 体会在染色中第6步是关键,不经过此步骤直接入100%酒精脱水,脱色会很严重,无法控制,使染色失败;在第6步后入95%的酒精中脱水,脱色也非常快;若将切片从PBS中拿出,甩掉切片上的水分,放在空气中略干燥,以肉眼观察组织上的水分消失后再入100%酒精脱水,效果良好。
因此,用吉姆萨染料染料检测细胞凋亡操作简便、色彩鲜艳、对比度好、细胞核和凋亡细胞着色清晰,能够长期保存、不褪色,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吉姆萨染色法对大脑组织凋亡细胞的染色》-徐广有,2005年。
吉姆萨染色方法及结果

1.材料
1g的姬姆色素染料加入66ml甘油,混匀,60度保温溶解两小时,再加入66ml甲醇混匀,即配成姬姆色素原液,此原液用前用PBS(6.8)稀释十倍左右就可以使用(此为姬姆萨工作液)。
工作液可保存一个月左右,Camon固定液(3体积乙醇+1体积冰乙酸);
PBS缓冲液配制:在基因工程手册里,网上的不大准确!
2.方法
①涂片的制作与固定:用移液枪吸取10-20μL待检溶液滴在载玻片上,均匀涂布,室温下阴干后,用Camon固定液固定涂片10min。
②染色:置姬姆萨工作液30min。
③洗脱:染色完成后,涂片立即用ddH2O洗脱。
④显微镜观察:用甘油压片,指甲油封固。
在100×油镜下观察。
吉姆萨染色原理

吉姆萨染色原理吉姆萨染色原理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它通过使用吉姆萨染料将细胞核和细胞质染色,从而使细胞结构清晰可见。
吉姆萨染色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吉姆萨染色原理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吉姆萨染料的特性。
吉姆萨染料是一种碱性染料,它能够与细胞核中的DNA结合,使细胞核呈现出深蓝色或紫色。
同时,吉姆萨染料还可以与细胞质中的RNA结合,使细胞质呈现出浅蓝色或粉红色。
这种双重染色的特性使得吉姆萨染色在观察细胞结构时非常有用。
在进行吉姆萨染色时,首先需要将待染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然后使用甲醇或乙醇进行固定。
接下来,将吉姆萨染料溶液滴在载玻片上,让其与细胞接触。
随后,将载玻片在空气中风干,使吉姆萨染料充分渗透到细胞内部。
最后,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细胞,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吉姆萨染色原理的优点在于它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步骤和昂贵的设备。
同时,吉姆萨染色还能够提供对细胞结构的清晰、直观的观察结果,有助于科研人员对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进行研究。
因此,吉姆萨染色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用于一般细胞的染色外,吉姆萨染色原理还可以应用于染色体的观察。
在观察染色体时,吉姆萨染色可以使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清晰可见,有助于对染色体异常的检测和分析。
因此,吉姆萨染色在遗传学和生殖医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吉姆萨染色原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细胞染色方法,它通过利用吉姆萨染料对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双重染色,使得细胞结构清晰可见。
吉姆萨染色不仅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遗传学和生殖医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对吉姆萨染色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吉姆萨染液—病理切片常用染色方法

当疾病侵入人体,会引起相应病灶部位的病理性改变,对于相应病灶部位的观察经大量应用于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
20世纪90年代病理检查进入组化、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及癌基因检查。
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新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到医学中来,超微结构病理、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遗传病理学等方法也都应用到病理检查中。
癌细胞活体切片图为探讨器官、组织或细胞所发生的疾病过程,可采用某种病理形态学检查的方法,检查他们所发生的病变,探讨病变产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做出病理诊断。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产品,就是在病理学以及疾病研究中常用的染色剂——吉姆萨染液。
(abs47047618)吉姆萨染液别名姬姆萨染色液,吉姆萨染色液,姬姆萨染原液。
为天青色素、伊红、次甲蓝的混合物,本染色液最适于血液涂抹标本、血球、疟原虫、立克次体以及骨髓细胞、脊髓细胞等的染色。
染前用蛋白酶等进行处理,然后再用姬姆萨染液染色,在染色体上,可以出现不同浓淡的横纹样着色。
姬姆萨染液可将细胞核染成紫红色或蓝紫色,胞浆染成粉红色,在光镜下呈现出清晰的细胞及染色体图像。
吉姆萨染色图吉姆萨染色原理及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吉姆萨染色液(Giemsa stain)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故吉姆萨染色常与瑞氏染色联合使用。
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在使用时,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
细胞各种成分均含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天青结合,染色偏蓝。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吉姆萨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技术,主要用于在细胞中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
吉姆萨染色主要通过染色剂吉姆萨(Giemsa)在细胞中与特定的分子结合而实现。
它能够显著地染色细胞的核和细胞器,便于观察和分析。
吉姆萨是一种由甲酸、溴化酚和胰蛋白消化产生的溴化物复合物。
它主要通过与细胞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等结合,形成吉姆萨染色体,从而在显微镜下直观地显示出核和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
吉姆萨染色通过改变细胞内核和细胞器的颜色,使它们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观察和分析,有助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学改变。
吉姆萨染色的过程主要包括固定、染色和洗涤等步骤。
首先,细胞需要被固定在载玻片上,以保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器的分布。
固定一般使用乙醛、乙醇或甲醛等试剂进行。
固定后,使用吉姆萨染液将固定的细胞染色剂覆盖在细胞上,染剂很快渗入细胞内,与核酸和蛋白质发生结合反应。
染剂的浓度和染色时间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获得明确和清晰的染色效果。
染色结束后,对载玻片进行洗涤,清除掉未结合的染剂和杂质。
洗涤的目的是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和减少背景干扰。
通常使用缓冲溶液和蒸馏水洗涤多次,确保载玻片表面的纯净化程度。
经过洗涤后,载玻片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
在显微镜下,吉姆萨染色的细胞呈现出直观的形态和结构,显示出核、染色体、细胞质和其他细胞器等部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主要是由于吉姆萨染剂和细胞内的核酸以及其他细胞成分的相互作用。
吉姆萨染剂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与DNA和RNA结合,形成吉姆萨染色体。
吉姆萨染色体的形成可以改变细胞的颜色,使其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观察和分析。
此外,吉姆萨染剂还可以与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更好地显示细胞内的细胞器和组分。
吉姆萨染色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学研究中,吉姆萨染色可以用来观察染色体、细胞核和细胞质结构等,研究细胞的形态学和细胞器的功能。
在临床医学中,吉姆萨染色可以用来诊断和鉴别疾病,例如诊断白血病、骨髓生成障碍等。
he染色吉姆萨染色试剂方法[精华]
![he染色吉姆萨染色试剂方法[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414c5dc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1.png)
两种染色试剂和方法如下。
000000一、HE染色000000试剂:000000苏木素染液:苏木精1g;无水乙醇25mL;硫酸铝钾10g;蒸馏水350mL;碘酸钾0.1g;冰醋酸10mL。
A 液:用25mL 无水乙醇溶解1g苏木精,摇动即可溶解。
B 液:用350mL 蒸馏水溶解10g硫酸铝钾,摇动或振荡即可溶解。
把A 液和 B 液混合,加入碘酸钾摇动至颜色加深。
最后加入10mL冰醋酸,摇动颜色变为深葡萄酒红色。
染液配制当日即可应用于染色。
酸化液:醋酸20-35mL加蒸馏水至700mL。
000000伊红染液:储液:取1g伊红,溶于100mL 95%的乙醇,待溶解完全后加几滴冰醋酸至染液呈半透明状,避光保存备用。
工作液:取一定量的伊红储液,加入等量70%乙醇,此液即为伊红染液的工作液。
000000染色步骤:000000(1)细胞爬片放用PBS漂洗3次,每次5min,无水乙醇固定5min,风干。
000000(2)95%乙醇1min,75%乙醇1min,三蒸水1min。
000000( 3 ) 浸洗5 % 的醋酸液 ( 酸化液 ) 数秒。
000000( 4 ) 苏木精染液 3 - 5 m i n,胞核呈橙红色。
000000( 5 ) 自来水冲洗至颜色变蓝。
000000( 6) 盐酸乙醇液分化数秒,颜色再次返红。
000000(7) 自来水再次冲洗,返蓝。
000000( 8) 伊红染液5min,流水漂洗15min左右。
000000二、吉姆萨染色000000试剂:000000吉姆萨染液配制:取吉姆萨粉末1g溶于66ml甘油中研磨混匀,然后放置55-60℃水浴2h,冷却后加入66ml甲醇中混匀,过滤后棕瓶分装保存。
0000 00PBS甲醇液:PBS与甲醇一比一混合。
000000染色步骤:000000(1)细胞爬片使用PBS漂洗3次,每次5min。
000000(2)加PBS甲醇液静置2min,去掉PBS甲醇液。
000000(3)加甲醇固定10min,去掉甲醇,加入新无水甲醇漂洗去掉。
医学真菌生化鉴定方法

医学真菌生化鉴定方法关键词:真菌生化试剂甲醇亚甲蓝假丝酵母标准溶液化学试剂北京标准物质网医学真菌的生化鉴定主要指通过生化试剂对真菌进行着色,随后显微镜下检测其菌丝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
常用的医学真菌染色方法如下:1.吉姆萨染色主要用于组织或血涂片中的荚膜组织胞质菌和马尔尼菲青霉菌酵母细胞染色。
将血液样本推片或组织涂片,自然干燥:100%甲醇脱水固定后,滴加吉姆萨染色剂,蒸馏水洗片后自然干燥后镜检。
2.乳酸酚棉蓝染色用于多种真菌的染色,显微观察真菌时,乳酸酚棉蓝溶液常作为固定液。
将接种物在载玻片上涂片:滴加乳酸酚棉蓝染色剂;彻底分散真菌,加盖玻片,进行镜检。
3.亚甲蓝染色主要用于检测汗斑皮屑的病原菌。
将感染皮屑置于载玻片上,滴加亚甲蓝染液:混合充分,加盖玻片进行镜检,可进行油镜检测。
4.过碘酸雪夫(PAS)染色主要用于组织内真菌染色,在PAS染色下真菌为淡红色或紫红色。
使用清蛋白涂布载玻片,制备的玻片可长期保存。
5.显色鉴别培养是近年来真菌诊断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真菌特异的生化反应,即真菌分解培养基中的底物,致使真菌菌落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也属于医学真菌生化鉴定方法的范畴。
该种方法可以方便快速地分离鉴定主要的致病性真菌,同时不影响药敏实验结果,目前在临床上被应用于假丝酵母等真菌的检测。
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结合VITEK2Compact-YBC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可以实现医学真菌的快速高通量的鉴定。
采取患者的痰、尿、分泌物、咽拭子等标本,于沙保弱培养基上37℃培养1~2天,初步镜检确定有孢子和菌丝的真菌阳性标本。
将阳性标本分别接种CHR显色培养基和VITEK2Compact-YBC 鉴定卡,37℃培养1~2天记录结果,比照CHROMagar直接鉴定法与VITEK2Compact仪器法的鉴定结果,可以确定医学真菌的鉴定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姆萨染色液说明书
【产品名称】
吉姆萨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02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
A液吉姆萨染液:20ml、100ml、250ml、500ml;B液磷酸盐缓冲液: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
A液20ml+B液250ml/盒、A液100ml+B液4×250ml/盒、
A液250ml+B液5×500ml/盒、A液500ml+B液5000ml/盒。
【预期用途】
用于组织细胞学染色从而鉴别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淋巴结)中的白细胞,还可用于鉴定某些微生物。
【检验原理】
吉姆萨染色原理及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吉姆萨染色液(Giemsa stain,又称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故吉姆萨染色常与瑞氏染色联合使用。
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血细胞染色:吉姆萨染料中含有美蓝和伊红两种染料,前者为碱性,后者为酸性,它们与细胞内的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亲和力,从而使其呈现出不同的色调,以便于辨认。
染色体染色:也称G显带,染色体上富舍A-T碱基对的DNA和组蛋白结合紧密,胰酶处理时不易高度抽提,和染料亲和力较强,呈深带;而富含G-C碱基对的区段结合的蛋白质被胰酶抽提,和染料亲和力降低,呈浅带。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A液吉姆萨染液吉姆萨染料
2、B液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血细胞: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染色体:中期染色体。
疟原虫: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或厚血膜涂片。
【检验方法】
(一)疟原虫、血细咆染色:
1、血涂片晾干后用甲醇固定;
2、配制吉姆萨染色液:取适量的A1吉姆萨染液和A2磷酸盐缓冲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即为吉姆萨染色液,即配即用;
3、将固定的血涂片置于吉姆萨染色液浸染;
4、浸染后取出用水冲洗;若滴染,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色液,可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
5、干燥,镜检。
(二)染色体染色:
1、将制片标本用胰蛋白酶进行处理;
2、配制吉姆萨染色液:取适量的吉姆萨染液和磷酸盐缓冲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即为吉姆萨染色液,即配即用;
3、入吉姆萨染色液浸染,干燥,镜检。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仅供形态学初检观察染色使用。
【注意事项】
1、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必须充分干燥,否则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2、细胞培养为获得染色体标本的关键,应严防污染。
3、如用滴染法染色,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色液,应以流水冲去,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
4、本产品仅用于体外诊断,应由专业人士使用及进行结果的判读。
5、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并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在有效期内使用,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失效日期见包装。
6、用后应按医院或环保部门要求处置废弃物。
【基本信息】
备案人/生产企业名称:安徽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淮北凤凰山经济开发区凤冠路三期标准化厂房三号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