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吉姆萨染色法

合集下载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的原理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的原理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的原理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核染色方法,其原理基于不同染色剂对细胞核的亲和性不同。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主要由三种染色液:甲醛液、吉姆萨液和洗涤液组成。

1. 甲醛液
甲醛液用于杀死和固定细胞;它可以凝固细胞质和细胞核,使它们不会破裂或丢失。

2. 吉姆萨液
吉姆萨液中含有三种染色剂:墨绿、甲基蓝和伊红。

这些染料具有亲和力,可以区别染色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颜色,从而突出细胞核的结构。

甲基蓝能够染色DNA,使细胞核显现出蓝色;伊红则能够染色RNA,使胞质显现出红色;墨绿则可以同时显现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形态。

3. 洗涤液
洗涤液用于清除余下的染料和细胞残留物,使细胞刚刚染过的颜色更加鲜艳。

总之,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是一种利用染色剂的亲和力不同来突出细胞核和细胞质结构颜色区别的染色方法,对于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瑞氏染色操作步骤

瑞氏染色操作步骤

瑞氏染色操作步骤瑞氏染色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技术,用于细胞、组织和生物样本的研究中。

该技术可用于确定细胞形态、染色体数量和形态、染色体变异等。

以下是瑞氏染色的操作步骤:1.样本处理:样本一般采用新鲜的、保存良好的细胞或组织样本。

在处理之前,需要检查样本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细胞样本应具有充足的数量和活力,组织样本应达到一定的厚度和大小。

此外,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如固定处理、去除上皮细胞等。

2.制片:制作干片是瑞氏染色的重要步骤。

首先,用无菌的玻片将样本涂抹均匀。

有时还需要使用刮片等工具辅助涂抹。

然后,制片需通过加热、干燥等过程。

这使得细胞或组织与玻片表面相关联,以便在后续染色过程中处理。

3.染色:将制片进行染色是瑞氏染色的核心步骤。

瑞氏染色使用吉姆萨染色(Giemsa stain)或艾因染色(Ehrlich stain)方法。

在吉姆萨染色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吉姆萨组合来改变细胞或染色体染色的颜色。

在艾因染色中,使用配制艾因染液进行染色。

两种方法的染色时间和温度也有所不同。

在染色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样本的染色时间和温度,以避免染色过度或过轻。

4.显微镜观察:经过染色后,制片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时要准确、认真、耐心、细致。

需要注意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要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细胞或染色体图像。

5.结果分析:根据显微镜观察得到的图像,可以对样本进行分析和判断。

主要从细胞形态、染色体数量和形态、染色体变异等方面进行评估,并与常模比较,以便对生物样本进行分类、鉴定和研究。

总的来说,瑞氏染色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染色技术,适用于细胞、组织和生物样本的研究。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样本处理、制片、染色、显微镜观察和结果分析等关键步骤。

只有仔细、细致地操作,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实验数据。

瑞氏吉姆萨染色步骤

瑞氏吉姆萨染色步骤

瑞氏吉姆萨染色步骤瑞氏吉姆萨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技术,它能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得到更加清晰的展现。

下面将介绍瑞氏吉姆萨染色的步骤。

一、制备细胞涂片首先需要制备细胞涂片,即取一定数量的细胞,将其分布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

制备细胞涂片时需要注意,要使细胞分布均匀,不要有过多的交叉和重叠现象。

二、固定细胞细胞涂片制备好后,需要进行固定。

固定的目的是防止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失去其原有形态和结构。

固定液可以用4%的乙醛或乙醇,也可以用甲醛进行固定。

三、染色在固定液起作用后,需要进行染色,这是瑞氏吉姆萨染色的核心步骤。

染色液的配方为:甲基绿、甲基红和亚甲蓝各1克,乙酸1毫升,蒸馏水100毫升。

将染色液滴在细胞涂片上,静置10-15分钟。

四、洗涤染色液静置后,需要用蒸馏水进行洗涤。

洗涤的目的是去除多余的染料和固定液。

五、脱水洗涤完成后,需要将细胞涂片进行脱水。

脱水的目的是使细胞涂片逐渐失去水分,加强细胞涂片的硬度和稳定性。

脱水可以用70%、80%、95%和绝对酒精进行,每种酒精浸泡时间为2-3分钟。

六、透明化脱水后,需要进行透明化处理。

透明化的目的是使细胞涂片变得透明,方便观察和保存。

透明化液可以用苯酚、苯酚-氯酸-甘油溶液等。

七、封片透明化完成后,需要进行封片,即用封片胶封住细胞涂片。

封片胶可以用环氧树脂或丙烯酰胶进行。

总结瑞氏吉姆萨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技术,能够使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等信息得到更加清晰的展现。

其步骤包括制备细胞涂片、固定细胞、染色、洗涤、脱水、透明化和封片。

不同的步骤需要注意不同的细节,只有每个步骤都严格按照要求操作,才能得到满意的染色结果。

瑞氏-姬姆萨染液使用说明书

瑞氏-姬姆萨染液使用说明书

4、显微观察:将干燥后的载片被染成红色。
注意事项
1. 染色时间与室温及细胞多少有关。室温低、细胞多则染色时间要长;反之,可减少染色
时间。必要时可增加染液量或延长时间。冲洗前,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有核细胞是否染色清
楚,核质是否分明。应该在具体实践中摸索合适的时间,特别是在更换染液时。每批染色液,
100mL
/
说明书
1份
1
均需试染,以便掌握染色时间。
2. 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洗,否则会使染料沉着在载片上。
3. 冲洗完的载片应立放于支架上,防止剩余水分浸泡而导致脱色。
温馨提示
为了您的自身安全,使用试剂前,请做好防护,如穿实验服,带手套等。
储存温度
避光储存于室温。
包装清单
货号
品名
包装
HCY115
瑞氏-姬姆萨染液
2)将瑞氏-吉姆萨染液倒入染缸内,使染液覆盖载片上的细胞。具体染色时间视细胞而定,
一般 3~30min,染色时最好在镜下观察;
3)染色后水洗,先用 PBS 溶液漂洗载片,再用小股水流冲洗,防止将大量的细胞从载片上
冲落下来而影响后续观察。冲片结束后将载片放到阴凉处风干。
3、封片:中性树胶封片,制作成永久涂片。
对胞质和中性颗粒则着色较差。
为兼顾二者之长,选用复合染色法。即瑞氏-吉姆萨染液。
染色步骤
1、涂片并固定:将细胞均匀的涂布于洁净的载玻片上,待其干燥后进行固定。
固定液的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多数细胞可用甲醇固定。甲醇固定:涂片干燥后浸入甲醇内,
固定时间 15-30min。
2、染色:
1)固定后,室温下通风晾干。将载片置于染缸内准备染色;
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

吉姆萨配方

吉姆萨配方

吉姆萨染色方法显示X染色质结构吉姆萨粉1 g ,甘油(AR) 66 mL ,甲醇(AR) 66 mL 。

先将吉姆萨粉溶于少量甘油中,用研钵研磨成匀浆,再将全部甘油倒入。

放入56 ℃温箱中2 h ,取出将甲醇加入混匀,即配成原液,于棕色瓶中密封保存备用。

临用时加入pH为6. 8 的磷酸缓冲液( V∶V = 9∶1) 配成吉姆萨染色剂。

(二)吉姆萨染色法此法可将细胞核与胞质同时染色,故便捷快速;但染液配制技术不易准确掌握,效果常不如HE染色稳定。

1.吉姆萨(Giemsa)染液的配制(1)取1.5g吉姆萨粉末放入50ml甘油,置于60℃温箱,约3h后溶解。

(2)取出后倒入50ml中性甲醇,即为母液。

于棕色瓶可长久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甲醇内含醋酸,会使染液中的伊红沉淀出来,不利染色。

(3)将母液与0.1 mol/LPBS(Ph6.9~7.2)按1:9混合即成工作液。

吉姆萨染液对pH极敏感,偏酸时染色过红,偏碱时则过蓝。

所以,工作液宜现用现配,保存时间不超过48h以免被CO2酸化。

瑞氏-姬姆萨染色方法1、试剂配制:原料:A:瑞氏染粉0.8--1克;吉姆萨染粉0.5克B:甘油33mlC:甲醇500ml配法:将A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B研磨,再加入少量B磨,再加入少量B磨……倒出,将未溶部分,继续加入B磨……>全溶,加入C,或中间加入C 亦可。

2、染色步骤:滴数滴入玻片盖满标本,30秒,再加入双蒸水或PBS2-3倍染1-3分中,倾去染液,水洗……封片。

吉姆萨染色液贮备液配制:吉姆萨粉1g,加甘油60ml,加热并搅拌,待溶解冷却至室温,再加甲醇33ml吉姆萨(Giemsa)氏母液将吉姆萨粉末1g先溶于少量甘油,在研钵内研磨30min以上,至看不见颗粒为止,再将全部(66mL)剩余甘油倒入,于56℃温箱内保温2h。

然后再加入甲醇(66mL),搅匀后保存于棕色瓶中。

母液配制后放入冰箱可长期保存,一般刚配制的母液染色效果欠佳,保存时间越长越好。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在白带综合检查中的应用

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在白带综合检查中的应用

表 1统计 3 个 月的 患者2 9 0 例7 L 4 / g  ̄9 . 6 例 标本检 查 结果
我们 在多年 的 白带常规 检查 中 ,运用 临床 常用的 瑞 氏一 吉姆 萨染 色法 ,能 比较全 面地评 估 阴道 的健 康状 况 ,检 查 出滴虫 ,霉 菌 ( 孢 子 、菌 丝 、纤毛 菌 ),线索 细胞 ( 阴道 加德 纳 氏菌 );等 ,在 细 菌 和细胞 学方 面 ,除能 报告 出正常 菌群 和正常 细胞 增生状 态外 ,还 可 报告 出异常 菌大 致形态 和 非典型 增生及 癌细 胞 ,指导进 一步 细菌及 细胞学检查 。 1结 果综 述 随意统 计3 个月 的患者 2 9 0 例及体检 9 6 例标本结 果 ,结果状况见表 1( 乳酸杆菌和鳞状上 皮阳性 指+ + 以上)。
于分 类。
3 染色 方法
瑞氏一 吉姆萨染色:涂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液3  ̄ 5 滴于涂 片上,约l mi n ,滴加新鲜配制1: 2 0 稀释 ( 即1 份吉姆萨原液加2 0 份
p H6 . 8 磷 酸盐缓冲液 混合而成 )吉姆萨 应用液6 - 1 0 滴 ,用 吸球 吹气混 匀 ,一般 染2 0 mi n 。流水冲洗 ,自然干 燥后镜检 。常规革 兰染色 ( 非 阴道杆菌增多需要 时)。
不必要的心理和误解 。
患者烦恼,送患者愉悦,我们就要尽力去做,但我们的医疗服务是动态
的, 我们不与过于敏感, 要时常站在患者的立场想—想,许多问 题就好解
决了,不要责备患者, 要关心患者的需要,发现患者的意见, 欢迎患者批
评解决问 题 ,勇于承认错误,纠正错误,患者 的投诉当一面镜子,就是在
非正常 白带 1 6 9 人份 , 占 4 3 . 5 %。此法 1 小 时 即可 出结果 ,报告时

瑞氏-吉姆萨染液配法

瑞氏-吉姆萨染液配法

英文拼写 Wright's stain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

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使用方法瑞氏(Wright's staim;美蓝-伊红Y)染色:1.瑞氏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Methvlem blue)和酸性染料黄色伊红(Eostm Y)合称伊红美蓝染料即瑞氏(美蓝-伊红Y)染料。

2.用甲醇作瑞氏染料溶剂,即成瑞氏染液。

甲醇是瑞氏染料良好溶剂,有两种作用:(1)甲醇使瑞氏染料中美蓝(M)与伊红(E)在溶液中离解,可使细胞成分选择性吸附其中的有色物质而着色。

甲醇ME(瑞氏染料)----→M+ + E-在配制的瑞氏染液中美蓝如放置过久即可氧化而含有天青,美蓝天青与伊红化合物能使核染成紫红色,但不能使胞浆染为蓝色,多余美蓝就可以使胞浆染成蓝色,染色主要是化学作用,是离子彼此结合的反应。

(2)甲醇具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在一定形态及增加细胞结构的表面积,提高细胞对染料吸收作用,同时由于甲醇吸附染色液中的水,使染色液升温,加速染色反应。

染液配制(1) 瑞氏染液配制:瑞氏染料 830gm或1g甲醇(AR)500ml或600ml○先称干燥(事先放入温箱干燥过夜)瑞氏染料放置乳钵内,用乳棒轻轻敲碎染料成粉末,再行研磨至听不到研芝麻声即呈细粉末,加少许甘油或甲醇溶解研磨,使染料在乳缸内显“一面镜”光泽,而无染料粉粒沉着。

○再加较多量甲醇研磨呈一面镜光亮,静置片刻,将上层液体倒入一清洁储存瓶内(最好用甲醇空瓶),再加甲醇研磨,重复数次,至乳钵内染料及甲醇用完为止,摇匀,密封瓶口。

○存室温暗处,储存愈久,则染料溶解、分解就越好,一般储存3个月以上为佳。

(2) 缓冲液:●缓冲液作用:○染色对氢离子浓度是十分敏感的,据观察pH值的改变,可使蛋白质与染料形成的化合物重新离解。

○缓冲液须保持一定的pH使染色稳定,PBS的pH 一般在6.4~6.8,○偏碱性染料可与缓冲液中酸基起中和作用,偏酸性染料则与缓冲液中的碱基起中和作用,使pH恒定。

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液

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液

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液(Wright-Giemsa stain )产品简介: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 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

吉姆萨染液由天青2与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法基本相同,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与故姬姆萨染液常与瑞氏染液联合使用。

Leagene Wright-Giemsa stain以进口的瑞氏色素和吉姆萨色素为主要原料,通过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

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

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

染液中加中性甘油,防止甲醇挥发或氧化,同时也可使血细胞染色较清晰。

Leagene Wright-Giemsa stain的特点: 由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组成,等量混合使用或分别处理标本使用。

产品组成:主要成分:试剂(A): 主要由瑞氏色素、吉姆萨色素、甲醇等组成。

试剂(B): 主要由磷酸盐等组成。

自备材料:1、载玻片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3、染色架4、显微镜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或细菌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

2、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置于染色架上。

3、滴加Leagene Wright-Giemsa stain覆盖涂片,室温染色1~2min。

4、涂片滴加等量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晃动玻片或采用其他方式混合,使磷酸盐缓冲液与Wright-Giemsa stain混匀,室温静置3~10min。

5、步骤3、4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取Leagene Wright-Giemsa stain和磷酸盐缓冲液等量混合后,即为Wright-Giemsa stain工作液,滴加工作液于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上,室温静置3~10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氏-吉姆萨染色液说明书
【产品名称】
瑞氏-吉姆萨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07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100ml、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2×20ml/盒、 2×100ml/盒、2×250ml/盒、2×500ml/盒、2×5000ml/盒。

【预期用途】
主要用于对血细胞进行染色
【检验原理】
瑞氏染料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 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吉姆萨染料由天青Ⅱ与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吉姆萨染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与瑞氏染色联合使用。

瑞氏-吉姆萨染色液是利用Romanowsky Stain技术原理改良而成的,细胞的着色过程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内部的一种过程,此过程既有物理吸附作用,又有化学亲和作用,各种细胞及相关成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同,对瑞氏-吉姆萨染色液中的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的亲和力也不一样,标本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相应各类细胞呈现不同的着色,从而达到辨别其形态特征的目的。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瑞氏-吉姆萨染液瑞氏染料、吉姆萨染料、甲醇
2、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1、血细胞涂片染色: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2、阴道分泌物(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新鲜标本离开人体涂片后,需尽快以火焰或酒精固定,以避免细胞变形。

3、骨髓涂片染色:涂片制成后,应在空气中快速摇动或扇干,防止细胞皱缩变形或固空气潮湿而溶血,不能用高温或火烤干燥。

4、脱落细胞涂片:取样本并涂片,待检涂片固定可采用自然干燥法或湿片固定法(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检体及所采用的固定液所对应的规范操作要求进行);若采用湿片固定法,标本浸泡时间稍长些,效果会更佳;若采用湿片固定液固定标本,固定液用后需经常过滤,更换,防止细胞交叉污染。

【检验方法】
1、滴加瑞氏-吉姆萨染液于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涂片,染色;
2、将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滴加于瑞氏-吉姆萨染液上面,以嘴或洗耳球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
3、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色液,可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
4、干燥、镜检。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仅供形态学初检观察染色使用。

【注意事项】
1、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必须充分干燥,否则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2、涂片染色中请勿先去除染液或直接对涂片用力冲洗,以免染料沉着于涂片上。

3、染色液用量应充足,勿使染色液蒸发干。

4、制作血细胞染色时,当天气寒冷或湿度较大时,应于保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或在染色时脱片。

5、本产品仅用于体外诊断,应由专业人士使用及进行结果的判读。

6、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并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在有效期内使用,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失效日期见包装。

7、用后应按医院或环保部门要求处置废弃物。

【基本信息】
备案人/生产企业名称:安徽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住所:淮北凤凰山经济开发区凤冠路三期标准化厂房三号厂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