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行星的运动1

6.1行星的运动1
6.1行星的运动1

6.1行星的运动

【自主学习】

一、你了解的关于《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内容有哪些呢?请在下面写出关键字。

二、现在请打开课本,阅读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所有内容,把你了解的新内容的关键字写出来。

三、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放到第一节《行星的运动》,并尝试合上课本,独自完成以下内容:

(一)把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当成故事列出提纲,并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二)完成以下问题

1.地心说: 是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运动。

2.日心说:是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运动。

3.两种学说的局限性

都把天体的运动看的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运动,而和丹麦天文学家的观测数据不符。

思:“日心说”打败了“地心说”,是否说明日心说比地心说完善?

4.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太阳处

在的一个上。

5.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内扫

过的。

6.开普勒第三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跟它的公转周期的的比值都相等。

用α表示半长轴,T表示周期,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k=

【课堂探究】

1.探究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 的一个焦点上。

椭圆轨道特征 将一条绳的两端固定在两个定点(图钉)上,以铅笔拉紧绳子所画出的图形即为椭圆。这两个定点称为此椭圆的两

个焦点。从椭圆上任一点至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

O 点为对称中心点, 称为半长轴; 称为半短轴。

2.探究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相等的

面积。

思考:1、试比较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的速度大小?

2、试求出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的速度大小的比值?

3,探究开普勒第三定律(面积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动手计算后,你得到了什么?

经计算可知:所有行星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月球、卫星的比值也相等.说明:K 值与环绕天体无关,与中心天体有关

引申:在中学阶段,我们将椭圆轨道按照圆形轨道处理

向心力----【随堂练习】

1.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4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日心体系”宇宙图景,即“日心说”的如下基本论点,现在看来这四个论点存在缺陷的是 ( )

A 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地球是绕太阳旋转的普通行星,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C 天穹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 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大得多

2.根据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处在圆心上

B 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C 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围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长

D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率是不变的

3.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k R

T =3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数 B. 不同星球的行星,k 值可能不同

C. 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 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4. 关于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自转周期就越大

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就越大

C .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

D .冥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大

5.由于多数行星的运动轨迹接近圆,开谱勒行星运动规律在中学阶段可以近似处理,其中包括:

A 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太阳处于圆周的中心

C k T

R =23

中的R 即为圆周的半径 D 所有行星的周期都和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 6.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 点的速率比在B 点的大,则太阳是位于 ( ).

A .F2

B .A

C .F1

D .B

7.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转动,它们的运动周期之比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 ). A .1∶27

B .9∶1

C .27∶1

D .1∶9

8.在宇宙发展演化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宇宙膨胀说”,就是天体的距离在不断增大,

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在相比( ).A.公转半径较大 B.公转周期较小 C.公转周期较大 D.公转角速度较大

9.在宇宙发展演化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宇宙膨胀说”,就是天体的距离在不断增大,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在相比( ).

A.公转半径较大B.公转周期较小 C.公转周期较大 D.公转角速度较大

10.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分别为R1和R2,如果m1=2m2 , R1=4R2。求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T1:T2。

11.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此进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设卫星的轨道近似看做圆,“东方红”一号绕地球一周需114min,你认为还需要哪些条件,就可以推算出他的轨道半径?

【拓展提高】

1601年,第谷逝世。约翰·开普勒接替了第谷的工作,开始编制鲁道夫星表。但开普勒的兴趣和注意力却更多的放在改进和完善哥白尼的日心说上,在探讨行星轨道性质的研究上。他发现第谷的观测数据,与哥白尼体系、托勒密体系都不符合。他决心寻找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和行星运行的真实轨道。

最初的研究从观测与理论差异突出的火星着手。他运用传统的匀速圆周运动加偏心圆来计算,均遭到失败。经过长达4年近70次各种行星轨道形状设计方案的计算,开普勒认识到哥白尼体系的匀速圆周运动和偏心圆的轨道模式与火星的实际运动轨道不符。于是他大胆的抛弃了统治人类思想达2000年之久的“匀速圆周运动”偏见,尝试用别的几何曲线来表示火星轨道的形状。他认为行星运动轨道的焦点应该在产生引力中心的太阳上,并进而断定火星运动的线速度不是匀速的,近太阳时快些,远太阳时慢些并得出结论:太阳至火星的直径在一天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开普勒把这结论推广到其他行星上,结果也是与观测数据相符。就这样,他首先得到了行星运行的等面积定律。随后他发现火星运行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焦点位于太阳上的椭圆,他把这结论应用于其他行星也是适用的。于是他又得到了行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定律。这两条定律发表在他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学》一书上。但他对自已取得的成就还不满足。他渴望找到一种能适合所有行星的总体模式,把各行星联系在一起。他坚信存在着一个把全体行星完整地联系在一起的简单法则。

在这个信念鼓舞下,开普勒忍受着个人在家庭方面遭受的巨大不幸,在很少有人了解和支持的困难条件下,经过九年的反复计算和假设,终于在1618年找到在大量观测数据后面隐匿的数的和谐性: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就是周期定律。1619年,他在《宇宙的和谐》一书中介绍了第三定律,他情不自禁地写道:"认识到这一真理,这是超出我的最美好的期望的。大局已定,这本书是写出来了,可能当代有人阅读,也可能是供后人阅读的。它很可能要等一个世纪才有信奉者一样,这一点我不管了。"

开普勒的三定律是天文学的又一次革命,它彻底摧毁了托勒密繁杂的本轮宇宙体系,完善和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宇宙体系。开普勒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试图建立天体动力学,从物理基础上解释太阳系结构的动力学原因。虽然他提出有关太阳发出的磁力驱使行星作轨道运动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它对后人寻找出太阳系结构的奥秘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都作出重要的提示.

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2)

第1-3节、万有引力定律 一、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3 2a k T 比值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提出)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______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______成反比. 2、表达式:___________. 3、引力常量 (1)大小:G =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在实验室里准确地测出了G 值 4、距离r :公式中的r 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球体,就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5、万有引力定律适用的条件 (1)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2)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可用公式计算,r 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 6.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三、重力加速度 1、地球上物体的重力 mg =G Mm R 2,方向指向地心 (此公式同样适用于某星球) 2、在高空处的重力 假如说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h , mg h =G Mm (R +h )2,而gR 2=GM .解得:g h =(R R +h )2g . 例1、关于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自转周期就越长 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就越长 C .水星轨道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就最长 D .冥王星离太阳“最远”,公转周期就最长 例2、已知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12倍。则木星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长轴为地球公转轨道半长轴的 倍。 例3.对于公式F =G m 1m 2r 2理解正确的是( ) A .m 1与m 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B .m 1与m 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当r 趋近于零时,F 趋向无穷大 D .当r 趋近于零时,公式不成立 例4: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后,人们就能计算出地球的质量。现公认的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请你利用引力常量、地球半径R 和地面重力加速度g ,估算地球的质量。(R =6371km ,g =9.8m/s 2)

6.1行星的运动(教案)

6.1 行星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指示目标:了解人类对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知道开普勒三大定律 2、能力目标:会利用地球的公转周期与公转半径计算任意一个太阳系行星半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古人在追求真理时候的执着,研究问题的任性,培养学生 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过程 ●1、学生阅读书本两分钟,从书上获取信息 提问 1.古代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2.“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哪种学说统治时间更长?为什么? 板书:一、历史回顾 板书:1、地心说 资料:地心说的起源很早,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经亚里士多德完善,又让托勒密进一步发展成为 “地心说”。在16世纪“日心说”创立之前的1000多年中,“地心说”一直占统治地位。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地球之外有9个等距天层,由里到外的排列次序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力天,此外空无一物。上帝推动了恒星天层,才带动了所有天层的运动。人类居住的地球,则静静地屹立在宇宙中心。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太阳、月亮以及其它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统治很长时间的原因: ①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 ②符合宗教地球是宇宙的 中心的说法。 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 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后来经托勒密(90-168)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板书:代表人物:托勒密(90-168) 板书2、日心说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绕太阳转动。

61行星的运动

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 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自行阅读、展示、总结 五、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 是,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

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跟它的的比值都相等,即=k,比值k是一个对于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 3.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太阳处在。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或)不变,即行星做运动。 (3)所有行星跟它的的比值都相等,即=k。 (二)、自学检测 1.关于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行星的运动,早期有“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而“地心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之一是相对运动使得人们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 B.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可近似地看成圆轨道 C.开普勒第三定律=k,式中k的值仅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D.开普勒第三定律也适用于其他星系的行星运动 2.木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那么木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速度的大小是() A.恒定不变的 B.近日点大、远日点小 C.近日点小、远日点大 D.无法判定 3.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轨道半径的,则此 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d为“天”)() A.1d~4d B.4d~8d C.8d~16d D.16d~20d (三)、巩固练习 1.16世纪,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日心说”的如下四个基本论点,这四个论点就目前来看存在缺陷的是()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转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C.天穹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与日地距离相比,其他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大得多9 (四)、拓展延伸 3.有一个名叫谷神的小行星(质量为kg),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

高中物理必修二检测:第六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试卷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A级抓基础 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B.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C.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 D.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解析:托勒密的地心学说可以解释行星的逆行问题,但非常复杂,缺少简洁性,而简洁性正是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哥白尼的日心说之所以能被当时人们所接受,正是因为这一点.要结合当时历史事实来判断,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2.(多选)对开普勒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 B.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 C.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它和太阳的连线垂直 D.日心说的说法是正确的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选项A正确.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故选项B正确,选项C、D错误.答案:AB 3.关于开普勒第二定律,正确的理解是()

A.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匀速曲线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变速曲线运动 C.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由于角速度相等,故在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小于它在远日点处的线速度 D.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由于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故它在近日点的线速度大于它在远日点的线速度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选项B正确,但不符合本题意.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选项D正确. 答案:D 4.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R3 T2=k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定律只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的半长轴为R1,周期为T1,月球绕 地球运转的轨道的半长轴为R2,周期为T2,则R31 T21= R32 T22 C.k是一个与环绕天体无关的常量 D.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解析:该定律除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也适用于行星绕恒星 的运动,故A错误;公式R3 T2=k中的k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中心天 体不同,k值不同,地球公转的中心天体是太阳,月球公转的中心天体是地球,k值是不一样的,故B错误;k是一个与环绕天体无关的常量,它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故C正确;T代表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故D错误. 答案:C 5.(多选)在天文学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如图所示,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规律入手,下列判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 61 行星的运动练习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 61 行星的运动 "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绕地球转动 B.太阳足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D.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 2.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接受的原因是 ( ) A.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B.若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C.若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对行星的描述也变得简单 D.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3.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3 2R k T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 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 ,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期为T',则 33 22 ''R R T T = C.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4.关于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长 B.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短 C.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 D.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冥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 5.有关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C.所有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 6.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 A.1~4天 B.4~8天 C.8~16天 D.16~20天

[练案+答案]人教版 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练案+答案正式版

6.1 《行星的运动》练案 【A 组】 1.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推论出下列结论中,哪个是错误的( ) A .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 .同一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 C .不同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 D .同一卫星绕不同行星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2.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转,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它们的运转周期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长轴比是() A. 3:1 B. 9:1 C. 27:1 D. 1:9 3.两个质量分别是m 1和m 2的行星,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等于R R 12和,则它们运行周期的比等于( ) A .3/2 21R R ?? ??? B . 3/2 12R R ?? ??? C . 12m m D . 21 m m 4. 我国的人造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有近地点和远地点,由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比近地 点运动的速率小,如果近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 1,远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 2,则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和近地点运动的速率之比为( ) A . 12R R B .21R R C D 5.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 ) A .1~4天之间 B .4~8天之间 C .8~16天之间 D .16~20天之间 【B 组】 1.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公式3 2R k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 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R ,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R 1,周期为T 1,则3 31221 R R T T =。 C .T 表示行星的自转周期 D .T 表示行星的公转周期 2.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近日点离太阳距离为a ,远日点离太阳距离为b ,过近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 a v , 则过远日点时速率为( ) A 、a b v a b v = B 、a b v b a v = C 、b a v b =a v D 、a b v a b v =

行星的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1节 行星的运动 1.将冥王星和土星绕太阳的运动都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约是土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8倍。那么冥王星和土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A .2∶1 B .4∶1 C .8∶1 D .16∶1 【答案】B 【解析】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即33122212R R T T =,已知1 2:8T T =得到3 13264R R =,整理得到12 4R R =,答案B 正确。 2.火星探测器沿火星近地圆轨道飞行,其周期和相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T 0和R 0,火星的一颗卫星在其圆轨道上的周期和相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T 和R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00 3lg( )lg()2T R T R = B .00lg( )2lg()R T T R = C .003lg( )lg()2R T T R = D .00lg( )2lg()R T T R = 【答案】A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3 3 0220 R R K T T == ,则:323200 R T R T =,所以它们的对数关系可以表达为: 00 32T R lg lg T R =( )().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 3.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 D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答案】D 【解析】A .所有行星都沿着不同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选项A 错误;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焦点处,选项B 错误; C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短,选项C 错误;

1行星的运动-第一节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推论出下列结论中,哪个是错误的 ( ) A .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 .同一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 方的比值都相等 C .不同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 方的比值都相等 D .同一卫星绕不同行星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2.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转,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它们的运转周期为27:1, 则它们的轨道半长轴比是 ( ) A .3:1 B .9:1 C .27:1 D .1:9 3.下列说法中符合开普勒对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描述是 ( ) A .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C .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逐渐增大 D .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B .太阳静止不动,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 .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D .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两个质量分别是m 1和m 2的行星,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等于R R 12和,则它 们运行周期的比等于 ( ) A .3/221R R ?? ??? B . 3/212R R ?? ??? C . 12m m D . 21 m m 2. 我国的人造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有近地点和远地点,由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在远地点 运动速率比近地点运动的速率小,如果近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 1,远地点距地心距离为 R 2,则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和近地点运动的速率之比为 ( ) A .12R R B . 21R R C . 12R R D . 21 R R 3.下面关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察所记录的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些数据在测量记录时误差相当大 B .这些数据说明太阳绕地球运动 C .这些数据与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 D .这些数据与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 4.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3 1,则此卫

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教案学案

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理解领悟 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描述行星运动规律开始的。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直到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等阶段。教材通过对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等科学家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研究的介绍,使我们领略到前辈科学家们对自然奥秘不屈不挠探索的精神和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悟到科学的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悄悄地来临。 1.地心说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公元2世纪,提出了地心说宇宙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托勒密按照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最后是恒星天球(原动天)的顺序,安排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心说宇宙结构。他用“偏心轮”、“本轮—均轮”和“等距轮”三种基本运动80多个“轮上轮”巧妙地说明天体的各种运动,与实测数据符合得较好。虽然这只是用以计算天体角位置的一个数学方案,但因为同人们的直观经验一致,又迎合宗教教义,那以后的1400多年里一直被大家所公认。 2.日心说 15世纪,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为代表的日心说学派则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哥白尼在《天体运动论》中提出了以下基本观点: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的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是绕太阳旋转的普通行星,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天穹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大得多。日心说大大简化了对行星运动轨道的描述,经过与地心说的长期争论,最终被人们所接受。但日心说存在两大缺陷:一是错误地把太阳当成了宇宙的中心,二是沿用了行星在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陈旧观念。 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仔细整理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留下的长期观测资料,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了解释计算结果与第谷的观测数据间的8’差异,他摒弃了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设,提出了行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的新观点。经过10多年的悉心研究,终于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行星运动定律: ①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 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 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③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由于开普勒把第谷的宏大数据表转化成了一个简单的和可以理解的曲线和规律的体系——开普勒三定律,且与观测资料十分吻合,所有很快得到了天文学家们的公认,而开普勒也得到了“天空的立法者”的光荣称号。 4.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 对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理解: ①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了行星的运动轨迹是椭圆,太阳在此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不

人教版必修2 第6章-第1节 行星的运动

第六章第一节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 1.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B ) A.托勒密B.哥白尼 C.布鲁诺D.第谷 解析: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布鲁诺是宣传日心说的代表人物。 2.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B ) 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符合人们的日常观感 B.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C.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D .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解析: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选项B 正确。 3.(威海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校联考)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 1=19600km ,公转周期T 1=6.39天。2006年3月,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轨道半径r 2=48000km ,则它的公转周期T 2最接近于( B ) A .15天 B .25天 C .35天 D .45天 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r 1r 2)3=(T 1T 2 )2 ,代入解得T 2≈25天,B 正确。 4.阋神星,是一个已知最大的属于柯伊伯带及海王星外天体的矮行星,因观测估算比冥王星大,在公布发现时曾被其发现者和NASA 等组织称为“第十大行星”。若将地球和阋神星绕太阳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已知阎神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557年,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 ,则阎神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 C ) A .3 557R B .2 557R C .35572 R D .25572 R 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 地T 2地=r 3 阋T 2阋 ,得r 船=35572 R 。 5.如图所示,对开普勒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61行星的运动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6.1 行星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先民看到北极星常年不动,以及北斗七星等拱极星的回转,便以为星空是圆的,就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半球大锅,覆整在大地上,而北极则是这盖天的顶,又认为地是方的,就像一张围棋盘,此即“天圆地方”说.东汉时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浑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大鸡蛋,地球就是其中的蛋黄.

[新课教学]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 一.“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 “日心说”代表人物:哥白尼,“日心说”能更完美地解释天体的运动. 二、开普勒行量运动定律 [做一做] 用图钉和细绳画椭圆 生: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从行星运动轨道,行墨运动的线速度变化,轨道与周期的关系三个方面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具体表述为: 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师: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 生:不同. 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注:行星在远日点的速率与角速度最小,在近日点的速率与角速度最大.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由于行星的椭圆轨

高中物理6.1行星的运动

6.1 行星的运动(课前学) 肥城三中高一物理组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天体运动的历史过程。 2、理解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及其简单应用,掌握在高中阶段处理行星运动的基本方法。 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4、学习科学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 一、人类认识天体运动的历史 1、“地心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2、“日心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内容 开普勒第一定律:。 开普勒第二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即: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多数行星运动的轨道能够按圆来处理。 三、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牛顿根据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得出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成正比,与成反比,即。然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知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为,最后,得出: 【课前演练】 1、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A.1-4天之间B.4-8天之间C.8-16天之间D.16-20天之间 2、两行星运行周期之比为1:2,其运行轨道的半长轴之比为:() A.1/2 B. C. D. 3、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水星到太阳距离的2.6倍,那么地球和水星绕太阳运转的线速度之比是多少?(设地球和水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是圆轨道) 4.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B.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的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C.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D.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5、考察太阳M的卫星甲和地球m(mr2 B、r1

6.1行星的运动1

6.1行星的运动 【自主学习】 一、你了解的关于《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内容有哪些呢?请在下面写出关键字。 二、现在请打开课本,阅读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所有内容,把你了解的新内容的关键字写出来。 三、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放到第一节《行星的运动》,并尝试合上课本,独自完成以下内容: (一)把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当成故事列出提纲,并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二)完成以下问题 1.地心说: 是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运动。 2.日心说:是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运动。 3.两种学说的局限性 都把天体的运动看的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运动,而和丹麦天文学家的观测数据不符。 思:“日心说”打败了“地心说”,是否说明日心说比地心说完善? 4.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太阳处 在的一个上。 5.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内扫 过的。 6.开普勒第三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跟它的公转周期的的比值都相等。 用α表示半长轴,T表示周期,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k=

【课堂探究】 1.探究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 的一个焦点上。 椭圆轨道特征 将一条绳的两端固定在两个定点(图钉)上,以铅笔拉紧绳子所画出的图形即为椭圆。这两个定点称为此椭圆的两 个焦点。从椭圆上任一点至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 O 点为对称中心点, 称为半长轴; 称为半短轴。 2.探究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相等的 面积。 思考:1、试比较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的速度大小? 2、试求出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的速度大小的比值? 3,探究开普勒第三定律(面积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动手计算后,你得到了什么? 经计算可知:所有行星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月球、卫星的比值也相等.说明:K 值与环绕天体无关,与中心天体有关 引申:在中学阶段,我们将椭圆轨道按照圆形轨道处理

公开课教案 行星的运动

行星的运动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发展过程;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计算推理能力;以及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提出科学假设,再经过实验验证的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建立过程,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教育,建立科学的宇宙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求知热情。 【教学重点】“日心说”的建立过程和行星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对天体运动缺乏感性认识;开普勒如何确定行星运动规律的 【教学仪器】录像,课件,图钉,纸,线 【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引入: 宇宙中有无数星系,与我们最密切的星系就是太阳系,首先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来看一下太阳系的结构。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这是我们早就获知的一个信息。然而,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因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天体而被“逐出”行星行列,编入“矮行星”。这样的话,太阳系就只有八大行星了,今后教材对这一点内容会做相应的修改。 行星重新定义一事,表明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开始进入探测太阳系的黄金时代。那么,在古时,人类是对太阳、月亮、地球等天体的运动有过什么样的看法? 新课教学 最早,人类从观察北极星常年不动,及北斗七星的回转现象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圆地方。直至公元二、三世纪才对宇宙中各天体的运动形成初步的理论——地心说。公元16世纪又提出了日心说。 一、地心说 首先请地心说小组展示自己的ppt,简要介绍地心说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 地心说的主要内容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围绕地球做简单完美的圆周运动。 接下来有请日心说小组介绍其创立者和主要内容 二.日心说 日心说的内容:太阳是宇宙中心并且静止不动,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并且在自转,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过渡:我们现在知道地心说是错误的,哥白尼的日心说也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它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但日心说比地心说更接近真理。但日心说的传播必然危及教会的思想统治。罗马教廷对公开支持日心说的科学家加以迫害,把日心说视为“异端邪说”。可见,日心说最终战胜地心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三.日心说的发展过程 请日心说发展史小组介绍为日心说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参看殉道者哥白尼学说的弘扬。 过渡:虽然哥白尼、伽利略等人否定了地心说,但仍然认为行星围绕太阳做简单的完美的圆周运动。那么是谁纠正了这个观点,使“日心说”更彻底地否定地心说.开普勒。提到开普勒我们就有必要先了解留给开普勒大量精确观测资料的人——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 有请第谷小组讲述其对天文学的贡献。参看第谷和开普勒的故事,两颗超新星——第谷和开普勒,建立万有引力的背景 过渡:第谷连续20年对750颗左右恒星进行观察并有准确记录,为开普勒革新行星运动理论,发展日心说奠定了基础,那么开普勒如何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呢?请开普勒小组介绍接下来,我们通过录像把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它们的理论以及建立的宇宙体系作个总结。 看了录像和先前同学们的介绍,请大家谈谈:从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第谷、开普勒这些科学家

课时1 行星的运动.pdf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课时1 行星的运动 例题推荐 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 ) A .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B .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C .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D .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2.有人发现了一个小行星,测得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8 倍,则这颗小行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将是地球的公转周期的几倍? 练习巩固 3.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太阳处在所有 ;所有 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 跟公转周期的 的比值都相等. 4.关于地球和太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B .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所以太阳围绕地球运转 C .由于地心说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所以地心说是正确的 D .地球是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5.关于公式等k T R =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公式只适用于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B .公式只适用于太阳系中的行星或卫星 C .公式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 D .—般计算中,可以把行星或卫星的轨道看成圆,R 只是这个圆的半径 6.关于公式k T R =23 中的常量k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对于所有星球的行星或卫星,k 值都相等 B .不同星球的行星或卫星,k 值不相等 C :k 值是一个与星球无关的常量 D .k 值是—个与星球有关的常量 7.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绕某恒星运行,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到它们的运转周期之 比为8:1,则 (1)它们的轨道半径的比为 ( ) A .2:1 B .4:1 C .8:1 D .1:4 (2)两行星的公转速度之比为 ( ) A .1:2 B .2:1 C .1:4 D .4:1 8.A 、Bj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为l :2,轨道半径之比为2:1,则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为 ( ) A .1:2 B .1:4 C .22:1 D .4:1

高中物理 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行星的运动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发展过程. 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二、教学重点 1.“日心说”的建立过程. 2.行星运动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天体运动缺乏感性认识. 2.开普勒如何确定行星运动规律的. 四、教学方法 1.“日心说”的建立的教学——采用对比、反证及讲授法. 2.行星运动规律的建立——采用挂图、放录像资料或用CAI课件模拟行星的运动情况. 五、教学步骤 我们与无数生灵生活在地球上,白天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夜晚,仰望苍穹,繁星闪烁,美丽的月亮把我们带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着无数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它们的神秘始终让我们渴望了解,并不

断地去探索.而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已为我们的探索开了头,让我们对宇宙来一个初步的了解.首先,我们来了解行星的运动情况. 板书:行星的运动.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发展过程. 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1.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星球,而这些天体是如何运动的呢?在古代,人类最初通过直接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地心说”的观点,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太阳和月亮绕地球而转动.因为“地心说”比较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好像太阳绕地球转动.正好,“地心说”的观点也符合宗教神学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所以“地心说”统治了人们很长时间.但是随着人们对天体运动的不断研究,发现“地心说”所描述的天体的运动不仅复杂而且问题很多.如果把地球从天体运动的中心位置移到一个普通的、绕太阳运动的行星的位置,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天体的运动,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随着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人们希望借助星星的位置为船队导航,因而对行星的运动观测越来越精确.再加上第谷等科学家经过长期观测及记录的大量的观测数据,用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很难得出完美的解答.当时,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探险航行已经使不少人相信地球并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个球体,哥白尼就开始推测是不是地球每天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呢?他假设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与其他行星都是围绕着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这就是“日心说”的模

第1节 行星的运动

第1节行星的运动 学习目标要求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和代 表人物。 2.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 3.知道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值大小只与 中心天体有关。 4.知道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 1.物理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 2.科学思维:把熟悉天体的运动抽象成 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3.关键能力:物理建模能力。 一、地心说与日心说 1.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球以及其他星体都绕地球运动。 2.日心说: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3.局限性: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而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不符。 [判一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地球运动。(×) (2)太阳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太阳运动。(×) (3)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太阳绕着地球运动。(×) 二、开普勒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当行星离太阳较近的时候,运行速度较大,而离太阳较远的时候速度较小。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 比都相等。公式为:a3 T2=k。比值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 三、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大小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 T2=k。 [做一做] (多选)(2020·石家庄精英中学高一月考)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运行的速率相等 C.表达式R3 T2=k,k与中心天体有关 D.表达式R3 T2=k,T代表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运行速率较大,离太阳较远时,运行速率较小,故B错误;根据开普勒第 三定律可知表达式R3 T2 =k,k与中心天体有关,T代表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故C、D正确。 答案ACD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1行星的运动

双基限时练(九)行星的运动 1.16世纪,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4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了“日心说”的如下四个基本论点,这四个论点目前看存在缺陷的是( )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动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C.天穹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与日地距离相比,其他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距离大得多解析天文学家开普勒在认真整理了第谷的观测资料后,在哥白尼学说的基础上,抛弃了圆轨道的说法,提出了以大量观测资料为依据的开普勒三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的真相,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太阳处于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整个宇宙是在不停运动的.故A、B、C选项的说法存在缺陷. 答案ABC 2.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 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B.以太阳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C.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D.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解析日心说的观点主要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来研究其他行星的运动,这样其他行星的运动形式变得简单,便于描述和研究.而地心说以地球为参考系,来研究太阳及其他星体的运动,运动形式非常复杂,不便于描述和研究,故B 选项正确. 答案B 3.关于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体的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 B.天体的运动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 C.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所以太阳绕地球运动 D.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解析天体的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都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都遵守牛顿运动定律等,A错;天体的运动轨道都是椭圆,而非圆,只是椭圆比较接近圆,有时将椭圆当作圆处理,但椭圆毕竟不是圆,B错;太阳从东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是地球自转的结果,C错. 答案D

第六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教案

第六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念 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提出科学假设,再经过实验检验的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建立过程,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教育、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顽强的执著精神,从他们身上所流露出来的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学生自学、结合教师的讲解、介绍.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日心说”的建立过程和行星运动的规律. 2.难点 学生对天体的运动缺乏感性认识. 3.疑点 开普勒是如何确定行星运动规律的.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用生动语言来介绍天体物体的发展历史,引起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2.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相关资料来提高认识. 五、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如太阳、地球、月亮、星星等等.这些天体是如何运动的呢?人类最初是通过直接的感性认识以及受宗教的影响,建立了“地心说”,但后来,第谷等科学家通过长期观测,记录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对地心说进行挑战,哥白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包括地球)都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日心说”虽在“地心说”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日心说”解释行星运动时与实际观测的结果仍有一定的误差,最终开普勒通过计算,确立了行星运动的正确图景: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引入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浩瀚宇宙中无数星球中的一个,这些星球是如何运动的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把我们研究的目光投向太空,来研究太空中行星的运动规律。让我们对太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出示2001年度“最酷最炫”的太空图片。 2、新课教学 (1).“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发展过程 人类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就遇到了时间的测量,如季节的更替,旱季或雨季什么时候开始,如何辩别方向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通过对天体——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的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人类就这样开始对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研究。 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发现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他们就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天体——太阳、月亮、行星和星球都围绕着地球在太空做简单的完美的圆周运动,这就是“地心说”。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出示地心说的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