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教育(物理)作业题1
2022年版《义务教育物理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物理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卷填空题一门学科。
理论体系。
作用。
撰写科学探究报告。
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物理教学,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贯穿物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1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科学态度与责任。
19课程目标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调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改进。
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尺度”三个二级主题。
会发展密切相关。
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
32.物理课程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育。
相关。
设计中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对相关物理内容作出要求。
课程内容纳入了一级主题。
44.年新物理课程标准中将必做实验中的测量改为探究:将“测量水平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卷选择题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 B )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
A.科学B.实验C.实践D.核心素养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发展,为培养( C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A.高素质人才B.全体学生核心素养C.德智体美劳D.全体学生科学素养3.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 B )和教学基本要求。
A.教学方法B.教育内容C.教学方向D.教育本质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 B )的养成和发展。
A.探究能力B.核心素养C.道德品质D.知识储备5.新课标指导思想以( C )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A.学生B.教师C.人民D.国家6.学业要求反映学生完成( A )的学习后,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应达到的学业成就。
A.一级主题B.二级主题C.三级主题D.所有主题7.( C )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了解身边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了解物质的属性、结构与物质世界的尺度,初步形成物质观念。
物理专业素质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专业素质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A. 3×10^8 m/sB. 3×10^4 km/sC. 3×10^5 km/hD. 3×10^6 km/h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F = maB. F = m/aC. a = F/mD. a = mF答案:A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力为10N,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5 m/s²B. 20 m/s²C. 1 m/s²D. 4 m/s²答案:A4. 哪种物质的导电性能最好?A. 橡胶B. 玻璃C. 银D. 陶瓷答案:C5.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时间的关系是什么?A. Q = I²RtB. Q = IR²tC. Q = I/RtD. Q = R/I²t答案:A6. 以下哪种波是横波?A. 无线电波B. 光波C. 声波D. 水波答案:B7. 一个理想气体经历等温膨胀,其压强和体积的关系是什么?A. P₁V₁ = P₂V₂B. P₁/T₁ = P₂/T₂C. P₁V₁² = P₂V₂²D. P₁V₁ = 2P₂V₂答案:C8.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个陈述是错误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
B. 能量的总量在孤立系统中是恒定的。
C.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D. 能量转换和转移的过程是可逆的。
答案:A9. 以下哪个现象是多普勒效应的结果?A. 火车驶过站台时,乘客听到的汽笛声频率的变化。
B.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不同颜色。
C. 从湖面反射的光比从陆地反射的光看起来更亮。
D. 远处的钟声听起来比近处的钟声慢。
答案:A10.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的距离s 与时间t的关系是什么?A. s = gt²B. s = 1/2gt²C. s = 2gtD. s = gt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电磁波谱中,________波的波长最长。
科学基训参考答案

科学基训参考答案科学基训参考答案科学基训是一项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通过科学基训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探索科学的奥秘。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科学基训的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物理学部分:1. 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什么是功率?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速率的物理量,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 什么是电阻?电阻是表示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的物理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化学部分:1. 什么是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张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它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组,用于描述元素的化学性质。
2. 什么是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蓝等。
3. 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生物学部分:1. 什么是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2. 什么是基因?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可以编码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3.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
以上是对科学基训中一些重要概念和知识点的简要解答。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科学基训的核心内容,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些参考答案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科学基训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理素质考查卷

物理素质考查卷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准确涂写在答题卡上。
每个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选择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只能答在答题卡上。
2、填空题和计算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答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共计30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受到的阻碍最大,因此传播速度最小C.声音在不同种媒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时,振幅不会发生变化2、在港口的集装箱码头上,吊车正吊着集装箱匀速上升。
下列关于物体间作用力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集装箱受到的重力和钢丝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集装箱受到的重力和它对钢丝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因为向上运动,所以集装箱受到的合力方向为竖直向上D.集装箱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对钢丝绳的拉力3、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大。
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③.每个同学的体重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③4、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到距凸透镜60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等大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会“冒汗”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地面上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会变成水6、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其轴心与右边的通电线圈的轴心重合。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条形磁铁仍静止,则此过程中桌面对条形磁铁的摩擦力A.逐渐增大,方向向左B.逐渐减小,方向向右C.逐渐增大,方向向右D.逐渐减小,方向向左7、用一电流表测某一电路的电流,如选用0~0.6A的量程,测得的电流为0.4A;如选用0~3A量程,测得的电流为0.38A,那么该电路中的电流应为:A.0.4AB.0.38AC.0.39AD.以上答案都对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L1和L2两灯的电流相等且都为零,则开关的开闭情况是:A.S1、S2断开,S3闭合B.S1、S3断开,S2闭合C.S1、S3闭合,S2断开D.S1、S2闭合,S3断开9、现有两个小灯泡,上面分别标有“6v 1.2w”和“12v 6w”字样,把这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为了不损坏灯泡,则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为:A.18vB.10.8vC.9.4vD.27v10、已知甲、乙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为1﹕2,体积.之比为2﹕3,放入足够深的某种液体中自由静止后,所受的浮力之比为2﹕5,则:A.甲乙两球都漂浮在液面上B.甲球漂浮,乙球沉底C.甲球悬浮在液体中,乙球沉底D.甲、乙两球都沉底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中至少有一项符合要求。
物理课时作业本素养评价卷

物理课时作业本素养评价卷在物理课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让人抓狂的概念,比如牛顿的三大定律,真是让人既崩溃又着迷。
你知道的,什么“物体保持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听起来就像在说:“嘿,别打扰我,我正在休息!”而那些关于重力的讨论,简直让人想大喊:“我只想在地球上好好待着,别把我拉上天啊!”而每次实验的时候,老师总是笑得像个孩子,指着那些飞来飞去的小球,告诉我们:“看,重力让它们回到地面,这就是自然的法则!”心里默默想,物理学家真是乐天派。
说到实验,真是充满了戏剧性。
我们总是期待着那个“啪”的一声,结果往往是“噗”的一声,东西飞得到处都是,老师的脸上瞬间变得有些无奈,那表情就像是看到了小朋友把蛋糕打翻了一样。
然后大家就会哈哈大笑,谁也不觉得丢脸。
毕竟,科学就是要在失败中找乐子嘛。
你想啊,谁能想到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居然会把我们的头发弄得像爆炸了一样。
每个人的样子都像刚被雷劈过一样,真是搞笑。
老师还会给我们讲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那些古代科学家的疯狂实验,简直就像在看一部悬疑大片。
比如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丢下两个不同重的球,那种挑战权威的气魄,让人觉得真是酷毙了。
想象一下,如果我在那儿,肯定会紧张得手心出汗,心里嘀咕:“千万别摔坏了!”结果他却大大咧咧地证明了“重的轻的同时落地”,这才明白,原来物理学家也是需要勇气的。
还有那些关于光的实验,尤其是光的折射。
我们用透明的水杯,放入铅笔,结果铅笔看起来像是断了一样,感觉就像是一场小魔术。
朋友们看到的时候,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像发现了新大陆。
这时候,大家总会开玩笑:“铅笔,你是不是偷偷藏起来了?”可见,物理的魅力就是这样,让人惊叹又觉得有趣。
没想到,原来光也是个“骗子”,它在水里玩起了“变脸”,真是太神奇了。
物理课上也不能少了公式,哎呀,那个公式真的是让人感到无奈。
每次看到那些字母就像看到一道高深的数学题,心里就想:“我能不能选择逃跑?”但当我们终于算出结果,心中那种成就感简直无与伦比。
2021年宜宾市物理科素质能力测试题

V S L 1L 2 A2 2 2 1 2 1 21 2 12021 年宜宾市物理科素质能力测试题一、选择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 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7~8 题有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选对得 3 分,选不全对的得 2 分,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
当拉力 F =5N 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 10N 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N B.小木块将保持静止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ND.拉力增大到 10N 时,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 6 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
若苹果 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 m 1、V 1 和 F 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 浮力为 m 、V 和 F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 m >m ,则 F 一定小于 F 1 2 1 21.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B. 若 m =m ,则 F 一定大于 F 图 6C. 若 V =V ,则 F 一定小于 FD. 若 V >V ,则 F 一定大于 F12122. 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 1 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图 1A.熔化、凝华B. 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 3.如图 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
闭合开关 S 后,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突然都变为零,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 是( )图 2A.灯 L 短路B.灯 L 断路C.灯 L 短路D.灯 L 断路8. 如图 7 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5V ,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 ,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灯泡标有“3V 1.8W”字样。
2021初中物理教师学科专业素养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三套)

初中物理教师学科专业素养考试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1. 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近年的事,但是物理知识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之初。
四五百2.物理学研究的、的普遍性,是各门的基础,也是各门技术科学的基础。
物质结构运动及其规律自然科学3. 在、建立的经典力学的基础上,物理学的各门学科都得到发展。
伽利略、牛顿4.1895年,发现X射线,荣获19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一个获得者。
伦琴5.为了证实电子的存在,曾花不少精力,设计许多巧妙的实验,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
汤姆逊6.被发现并证实之后,便向建筑在经典物理学基础上的物质结构旧观念发起冲击,表明比原子小的粒子是存在的,原子不是最小的客体,指出经典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局限性。
电子7.居里夫人经过艰苦的历程,终于在1898年7月18日向法国科学院报告发现新元素,它的放射性强度比铀要高出400倍。
居里夫人把这元素取名为,以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
钋8.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这场物理学上的革命,推动了物理学发展,为和现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起了催生作用。
这也告诉我们,终极真理的观念、无所作为的观念都是不对的,都是不符合千万年的自然史和百年自然科学史的史实的。
实验现代物理学9.微波作为一门学科,包括和两部分,是一门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的技术科学。
电磁波理论微波技术10.利用电磁波和的距离,这是雷达最基本的功能。
发现目标测量目标11.目前我国微波能应用的频率主要是兆赫。
915—2450二、选择题1.1887年,验证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的实验中发现光电效应的是( A ).A. 赫兹B.基尔霍夫C.法拉第D. 普朗克2.当物理学进入20世纪后,就诞生两个理论,开创了现代物理学。
( CD)A. 电磁理论B. 分子物理学理论C. 量子论D. 相对论3.利用微波进行通信的方式很多,主要有( ABCD )A.微波中继通信B. 微波卫星通信C. 移动通信D. 个人通信4. 各种雷达的工作性能不完全相同,但是都由、和三大部分组成。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作业答案:第一题:1、课程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3、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意志内部启动机制。
5、教学论: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包括教学过程及其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师与学科、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与管理,等等。
6、教学原则是教学理论的核心,它来源于人们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
它是根据教育方针、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制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性原理。
7、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8、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应于学生学习所有学科的学习。
”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素质教育(第2章)作业题
一.填空题
1.开普勒在第谷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各种尝试,认识到了行星运动轨道不是圆而是 ,由此他提出了两个定律,分别是:①椭圆定律,即 ;②等面积定律,即 。
2.伽利略选择了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加速运动进行研究,还开创性地设计了 ,这个实验被评为物理学史上“最美丽”的十大实验之一。
3.万有引力公式22
1R m m G F -=中的G 叫做 。
5.电流的磁效应是由丹麦物理学家 发现的。
他发现与通电导线 的磁针将转向 的方向。
6.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是 。
7.历史上,在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的研究中,以 为代表的光的 和以荷兰科学家 为代表的 最为重要。
8.黑体是能100% 的物体。
9.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设是,在辐射场中有大量包含各种频率的谐振子,一个频率为ν的谐振子的能量是 ,只能是 的整数倍。
能量元=0ε ,h 为普朗克常数。
10.玻尔对氢原子或类氢原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基本假设,是① ,② 。
11.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是 。
12.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① ;② 。
二.选择题
1.牛顿出版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叫《自然 的数学原理》
A .现象 ;
B .科学;
C .哲学;
D .规律。
2.第二宇宙速度是指,这个概念最先是由提出的。
A.绕地球运行的速度,伽利略;B.逃离地球的速度,牛顿;
C.逃离太阳的速度,牛顿;D.绕地球运行的速度,牛顿。
3.法拉第发现了,但他对物理学更大的贡献是,为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A.磁性起源假说,建立“场”的概念;B.磁性起源假说,电磁感应;C.电磁感应,磁性起源假说;D.电磁感应,建立“场”的概念。
4.由于缺乏严谨的数学表达,“场”的概念一开始不被人接受,但认识到了“场”的革命性意义,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方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被证明。
A.麦克斯韦,赫兹;B.法拉第,库仑;
C.库仑,赫兹;D.法拉第,麦克斯韦。
5.到19世纪末,物理学有了突破性的发现,这就是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分别是:、和的发现。
人类从此打开了奇妙的微观世界研究的大门。
A.X射线、波粒二象性、原子;B.X射线、放射性、电子;
C.α射线、放射性、中子;D.光电效应、α粒子反射、电子。
6.发现了放射性。
A.伦琴;B.卢瑟福;
C.居里夫人;D.贝克勒尔。
7.发现了电子。
A.J.J.汤姆孙;B.卢瑟福;
C.居里夫人;D.贝克勒尔。
8.1900年,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表彰他发现了。
A.伦琴,X射线;B.居里夫人,放射性;
C.居里夫人,X射线;D.J.J.汤姆孙,放射性。
9.为研究原子的结构,许多科学家都曾提出过自己的假设,其中,J.J.汤姆孙的假设被称为。
但这个模型被的实验推翻。
A.“葡萄干布丁模型”,居里夫人,α粒子散射;B.行星模型”卢瑟福,β粒子散射C.“行星模型”,卢瑟福,β粒子散射;D.“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
10.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发现了中子。
A.伦琴,居里夫人;B.卢瑟福,查德维克;
C.居里夫人,查德维克;D.居里夫人,卢瑟福。
11.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提出电子具有。
A.波动性;B.质量;
C.粒子性;D.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