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的欣赏

合集下载

欣赏美的措施

欣赏美的措施

欣赏美的措施引言在现代社会,美是令人向往和追求的。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人们渴望能够欣赏美,以缓解压力和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感。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创造和提供美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欣赏美的措施,其中包括欣赏自然美、欣赏艺术美和欣赏人文美等方面。

欣赏自然美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所呈现出来的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欣赏自然美:1.探索自然景观:去郊外或者著名的风景区,亲身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如山水、森林、湖泊等。

可以进行徒步、露营或者拍照等活动,将自然美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2.观赏日出日落:每天早上和傍晚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大自然会展现出美丽的景色,例如金色的阳光、橙色的天空和云朵等。

找一个合适的地点,静静地观赏日出和日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品味季节变化: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春天的花朵绽放、夏天的绿色植被、秋天的红叶和冬天的雪景等。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去欣赏自然的美,感受季节带来的变化。

4.种植绿植:在家中、办公室或者公共场所种植一些绿植,如花卉、盆栽植物等,可以使环境更加美观,也能提供一种舒缓和放松的感受。

欣赏艺术美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表达出来的美。

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

以下是一些欣赏艺术美的方法:1.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艺术馆和博物馆是聚集了大量艺术作品的场所,例如名画、雕塑作品、文物等。

通过参观这些场所,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艺术美,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造型风格。

2.欣赏音乐会和表演:音乐和表演是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

购买音乐会或者表演的门票,亲临现场欣赏表演者的精彩演出,感受音乐和舞台的美妙和魅力。

3.阅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阅读小说、诗歌、散文等,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对于生活和情感的诠释,感受到文字所呈现的美感。

4.学习艺术技能:学习一门艺术技能,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美育第四版美即生活电子课件艺术美的欣赏(二)

美育第四版美即生活电子课件艺术美的欣赏(二)

过程,如今还出现了立体全息电影、味觉电影、动感
电影等新的电影表现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提 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1.电影镜头。可分为远景镜头、全景镜头、中景
镜头、近景镜头和特写镜头。
2.蒙太奇。即镜头的组接技巧。

3.长镜头理论。主张把镜头拍得长一些,以表现
真实的时间和空间。
4.特技摄影。常用的方法有模型摄影、绘画摄影、
演戏剧情节,展示人物性格,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3.物质形象。它包括舞台布置、灯光、服装、道具、
音响效果等。物质形象要服从表演形象,并与之有机地结
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为完整而生动的舞台形象服务。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思考·交流·品味

1.什么是电影艺术?电影诞生以来,其形式经
历了哪些发展变化?

2.电影有哪些种类?【思维导图】
材料
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 以油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 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的不吸油的平面上进行描绘
风格 技法
以写意为主
重视笔墨,运用线条、墨色 和轻重彩色来表现客观物象 的形体结构、阴阳向背;并 运用虚实疏密结合和留白等
手法 来取得巧妙的构图效果
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吸收了透视学、色彩学、解剖 学等新科学的研究成果
满感、祥和感;底部云朵采用水平构图,显示出稳定
感、宁静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回目录页
思考·交流·品味建来自1.什么是建筑艺术?2.建筑从功能上一般可分为哪几类?建筑艺术的
筑 基本特点是什么?
3.简述建筑艺术的构成要素。【思维导图】

美学中的审美与美的欣赏

美学中的审美与美的欣赏

美学中的审美与美的欣赏美学是研究美和艺术的学问,是人们对于美的本质、形式、价值以及美的欣赏与鉴赏的系统化理论体系。

审美则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人们对于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美的欣赏则是审美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人们对于美的现象和作品进行评价和赏析的过程。

本文将从审美的角度,探讨美学中的审美与美的欣赏。

一、美的本质与审美主义美学的研究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就一直围绕着美的本质展开。

古代美学思想家们认为美是某种特殊的形式、秩序或模式。

然而,近现代美学家们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审美主义认为美是艺术作品中的一种客观属性,它存在于独立于观者情感和主观偏好之外的作品中。

审美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客观的标准和规律来评价和识别美。

例如,高洛德认为美是一种与形式的完美和和谐相关的客观属性;康德认为美是一种自由的、无目的的关注,它与真与善不同,通过感染和影响观者的审美理性来产生审美情感。

二、审美经验的多样性与主观性在现代美学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个体的审美经验和主观感受。

审美经验是每个人在接触美的作品时所产生的感知、理解和情感反应。

因为每个人的背景、经验和文化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审美经验也会有所不同。

这种多样性和主观性使得美的欣赏成为一种个性化而独特的体验,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作品的评价和喜好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审美判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美的欣赏不仅仅包含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还涉及到对于美的评价和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审美判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客观性体现在人们通过对作品的形式、结构和技巧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

例如,对于绘画作品,人们可以从线条、色彩和透视等方面来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然而,主观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人们的主观情感和偏好会对于作品的评价产生影响。

因此,审美判断既包含客观的标准和规律,也包含个体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倾向。

四、审美教育与美的欣赏能力的培养美的欣赏能力是一个人通过教育和培养所获得的对于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能力。

艺术欣赏领略艺术之美

艺术欣赏领略艺术之美

艺术欣赏领略艺术之美艺术欣赏:领略艺术之美艺术是一门独特而神秘的创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作,艺术家们能够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和理念。

而艺术欣赏,则是一种通过欣赏艺术品来感受和领略艺术之美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从艺术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并通过与艺术家的对话,进一步理解和体会艺术的内涵。

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绘画,我们能够欣赏到艺术家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所创造出的美妙画面;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音符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舞蹈,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舞者们优美的动作和瞬间的表达力;通过戏剧,我们可以沉浸到故事情节中,与演员们一同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

艺术欣赏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欣赏行为,更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和对话。

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观者与艺术品之间建立起一种心灵的共鸣,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作品传递给观者,观者在回应中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递给艺术家。

这种对话超越了时间、空间和语言的限制,让人们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并丰富了我们的思维。

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观者需要用心去感受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欣赏或者赞叹之中,而是要深入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通过审视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细节表达等,观者能够发现更多的细节和艺术家的用心之处。

同时,观者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来与作品进行互动和人生的对比,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欣赏的美不仅在于观赏时的享受,更在于观赏后所带来的思考和启发。

艺术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在艺术的世界中领略到人类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我们能够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多样性。

这些经历和认识都将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培养我们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艺术欣赏欣赏艺术之美感悟人生意义

艺术欣赏欣赏艺术之美感悟人生意义

艺术欣赏欣赏艺术之美感悟人生意义艺术欣赏:欣赏艺术之美,感悟人生意义艺术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创造力,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其他感官的联合,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艺术欣赏的过程不仅是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更是一种意义深远的体验,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并感受人生的意义。

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文学,艺术作品都有着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感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平凡,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和精神享受。

当我们站在一幅画前,细细地品味着画中的每一笔每一点,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于色彩、形态和结构的独特表达。

通过这些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体验并欣赏到不同于现实的美。

艺术欣赏不仅仅是对艺术形式的赏析,更是一种对内心情感的沟通和诉说,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作品中感悟到艺术家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与艺术家进行一种心灵的交流。

这种交流不止于作品本身,更关乎人们对于生活、人生、美好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欣赏艺术,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美的存在,还能够自我反思,思考人生的意义。

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展示了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理解。

当我们欣赏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时,也许会思考艺术家是如何捕捉和表达他所观察到的世界的。

在音乐的海洋中徜徉时,也许会思考作曲家是如何通过音符将情感流淌而出。

这些思考和感悟,使得我们对人生和世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加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艺术欣赏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教育。

通过欣赏艺术,我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我们学会了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艺术教育在人们的成长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帮助我们培养了独立思考、创造力和对美的敏感度。

因此,我们应该将艺术欣赏融入教育的各个领域,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艺术之美,体验到人生的意义。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我们无需追求“正确”的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立而独特的审美观。

每个人对于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是主观的,而这正是艺术的魅力之一。

艺术欣赏的五个基本原则

艺术欣赏的五个基本原则

艺术欣赏的五个基本原则艺术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存在,还能够启发思考、表达情感和传递价值观念。

然而,当我们面对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欣赏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下文中,将介绍艺术欣赏的五个基本原则,并详细列出相关步骤。

原则一:倾听内心的感受- 直面艺术作品时,尝试在内心深处放松自己,打开感知通道。

- 关注自己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尤其是情感反应。

- 倾听并承认自己的感受,不受他人评价和期待的影响。

原则二:了解艺术的背景和创作者- 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之前,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杂志或网上的文章等,了解作品的背景、创作动机、艺术风格。

- 研究艺术家的传记和他们的其他作品,以了解其艺术发展和体系。

原则三:分析和探索作品的技术和表现手法- 注意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和形式等视觉元素,并思考它们如何共同构成艺术作品。

- 研究作品的细节,寻找作者有意或无意地传达的信息或主题。

- 探索作者选择的媒材以及其使用方式,思考这些选择如何增强作品的意义和表达力。

原则四:对比和建立联系- 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后,尝试将其与其他同类型的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其相似之处或独特之处。

- 尝试发现作品与其他领域(如文学、历史、哲学)之间的联系,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补。

原则五: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在全面了解作品之后,形成你自己的个人见解。

- 回顾你在第一次欣赏时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考虑你的观点是否有所改变。

- 在评价作品时,尝试表达你的观点,但也要尊重他人的不同看法。

不必担心评价是否“正确”,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和表达你的观点。

通过以上五个基本原则,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欣赏艺术作品,提升我们的艺术品味和鉴赏能力。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培养的过程。

无论是细品一幅画作,还是细赏一部电影,通过运用这些原则,我们将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艺术的魅力。

文学的欣赏品味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文学的欣赏品味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文学的欣赏品味作品中的艺术之美文学作品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之美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艺术之美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和核心,它表现在作品的情感、思想、形式等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一、情感的艺术之美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的抒发。

作者巧妙地运用情感的包围和渲染,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力。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孤独和无助,从而引起共鸣。

二、思想的艺术之美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是作者对人生、社会、价值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作者通过作品传递自己的思想观点,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通过对婚姻、人生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个体在社会中的困境的揭示,使读者能够在作品中找到共鸣,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

三、形式的艺术之美文学作品中的形式是作者通过语言、结构、节奏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作者通过精妙的叙述、巧妙的布局以及抑扬顿挫的句法,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例如,杜拉斯的《情人》采用了回忆的叙述方式,通过片段式的叙事和交叉的时间线,给作品增加了神秘感和层次感,使读者产生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总之,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之美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

情感、思想和形式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作品的艺术之美。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还能够享受到艺术形式的美感,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品味和思考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之美,从中汲取思想的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文学作品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让我们沉醉在文字的海洋中,领略其中的艺术之美。

(字数:464字)。

艺术与美的赏析

艺术与美的赏析

艺术与美的赏析艺术是一种人类创造力的表达形式,旨在通过各种媒介传达情感、思想和美学观念。

美是一种主观的审美体验,涵盖了对事物的外观、结构、情感和思想内涵等方面的感知和评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艺术与美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赏析。

一、艺术及其表现形式艺术可以通过绘画、雕塑、音乐、戏剧、舞蹈、文学和电影等多种媒介来表达。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但都追求某种形式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

绘画是一种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等元素来表达想法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画家通过画布上的色彩组合和形象描绘来传递他们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梵高的《星夜》给人以宁静和美的感觉,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舞蹈班》则展示了欢快和活力。

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和乐器演奏来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艺术形式。

作曲家通过音符的组合、和声和节奏的运用来传达他们的意图。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一部具有强烈情绪和美感的作品,而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则是一首娓娓道来、优美动人的乐曲。

二、艺术与美的关系艺术与美密不可分,它们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艺术通过创作和表达传递美的意念和情感,而美感则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美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它与个体的文化背景、心理状态和审美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艺术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美感体验。

然而,艺术作品所追求的美是普遍存在的,它超越了个体的喜好和偏好,具有普遍的共鸣力。

艺术作品的美感源于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

艺术家通过色彩、形状、线条、声音、文字和情节等元素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观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感知和解读,产生对美的体验和理解。

三、艺术的赏析艺术赏析是一种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过程,旨在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所传递的美学意义和情感内涵。

以下是一些进行艺术赏析的方法和技巧:1. 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创作环境: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对其所处时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回应和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美的欣赏
-----以《黄河绝恋》为例
三五好友商量着想去看书画展,有时就会听见一人推脱说:“我一个大老粗,没啥艺术细胞,不懂欣赏,你们去吧”。

不过,虽说自己缺少艺术细胞或艺术天赋,但这并不能阻挡人们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他们往往寄希望于下一代,立志把他们培养成艺术家。

其实,我认为,我们不能成为艺术家也并不算是一个太大的缺憾,我们只要能欣赏艺术的美,欣赏艺术家花费了无数的心血与才情而造就的艺术品,这也是好的。

艺术家能够从自身的创作中获得某种满足,欣赏者也能够从艺术品中真正得到完全的愉悦。

在同一个欣赏活动中,人们得到的审美感受肯定是不同的,有多与寡、有感同深受与朦胧缥渺之分,也许有的还会一无所获。

同是一部《红楼梦》,阅历稍显浅薄的年轻人可能会偏重欣赏书中少男少女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但历尽沦桑的成年人可能更能领悟这场悲剧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

在艺术美欣赏中怎样才不至于出现以美为丑和以丑为美的现象,培养和提高欣赏艺术美的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下面我将以《黄河绝恋》为例来具体谈谈如何欣赏艺术美。

第一:要谈如何欣赏艺术美,首先我们须得有一个正确的审美理念。

在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解剖图不是美术”这里说的是广义的“美术”即艺术。

解剖图不是艺术,对,它是科学。

科学是严谨的不能随自己的主观想象来改变。

但艺术却不同,它可以有自己主观的意图、愿望和情感。

这里说的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在《黄河绝恋》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开始欧文的惊险坠机,挂在悬崖上但被小男孩救起。

后又被黑子一行救起,与黑子、安洁和欧文仅凭三人之力,杀死了数以百计的日本兵,而且在关键枪战中,三位主角几乎每次都是十分幸运的躲过了日本兵的枪林弹雨,反而是日本兵,被他们一射一个准。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电影艺术是取材于生活但远远高于生活,其他艺术也是如此。

艺术品中饱含了作者的情感,我们不能用苛刻的现实眼光来挑剔作者融入了想象与夸张的艺术手法。

第二:欣赏艺术美还要充分发挥审美心理功能与审美能力,进入积极的审美状态。

在艺术作品中,情感与形象是不可分的,因而,作为艺术美的两个特征----情感性与形象性也是不能分割的,艺术家是受情感的驱使才创作的。

鲁迅说:“创作总根于爱”,恩格斯说:“愤怒出诗人”。

其实,艺术家既有爱,也有愤怒---憎。

一切进步的艺术家都是怀着对人民大众、对祖国的热爱,对反动势力、丑恶势力的僧恨来从事创作的。

因而,我们在进行艺术美的欣赏时,要运用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判断等各种心理功能,充分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用视觉,听觉甚至是嗅觉来进行来对艺术品全方位的解读。

在观看电影《黄河绝恋》时,我们的眼睛最先接触到的是一张张略显年代的久远与沧桑的黑白照片,然后是一望无际,宽广辽阔的海域和连绵不绝的万里长城,听到的是飞机的轰鸣声和欧文的回忆独白,这时我们便产生了感觉。

这是对影片艺术形象外在情况的直观反映,是我们欣赏电影艺术美的第一步。

为了得到较为完整的形象,又必须运用知觉能力对各种感觉材料进行综合,获得更为具体和饱满的知觉形象。

在这里我们会将一幕幕的情景与电影名联系起来,来思考这个电影到底会讲些什么。

知觉形象的获得,开启了欣赏者形象记忆与联想的大门,拨动了他的情感。

随着电影的不断放映,于是,审美活动进入更高的层次。

美感的产生,在于心与物的交流,这就是审美所要求的最高境界。

欣赏者审美心理能力的强弱及其调动程度,直接关系到他的电影欣赏活动质量的高低。

在观看《黄河绝恋》时,几次都深受触动,忍不住流下泪来。

安寨主在深夜里拿着一家三口昔日甜蜜的合照独自垂泪
时,黑子对着花花被日本人绑架时哭着说:花花,大大不能听鬼子的话,大大是八路军时,还有女主角安洁在最后用力割断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花花和自己挚爱的恋人,而自己沉入到波涛汹涌的黄河里时,真的让人十分动容。

我仿佛已和这些人心意相通,我感受着他们的无奈与悲伤,也体会着他们的崇高与伟大。

直至电影结束,心中却仍久久不能平静。

第三:欣赏艺术美,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及思想修养。

能不能欣赏到艺术独特的美,并不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与欣赏者文化素养与思想修养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歌德就曾说过,人们对美的钻赏,“须经过一番研究,读者才能理解其中意义,才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力去探索出作者的理解力”。

在欣赏艺术品时,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与历史底蕴,对艺术品背后的历史有着基本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对作品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而对作品内容理解的深浅,直接影响着对作品艺术美的感受和把握。

只有当我们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知道作者极力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欣赏到艺术的美,从而获得最大的精神愉悦与满足。

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适度的联想当然是可以,但却不能只是随意的自由自在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自由的联想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现实基础之上的。

在观看《黄河绝恋》时,对其背后的历史我们是有着初步的了解的。

八年的艰苦抗战、坚强不屈的八路军战士,还有二战时的美国同盟军历史课上我们都曾学过。

因而,我们会很快的融入到电影之中,跟随电影的情节,与故事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但是,如果这部电影让异国人,让一个对中国这段历史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的人来看,结果又会是怎样呢?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不能投降,为什么要放弃生命等等情节。

这就是熟悉电影背后的历史背景与艺术欣赏之间的关系。

当然,除了电影,对于一些文学作品,我们不仅要熟悉历史,还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这样才能理解的更为透彻。

《黄河绝恋》真正的美学价值,我认为首先不在于它场景的恢弘与磅礴,当然,场景的描绘在电影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也只是彰显电影其真正价值的陪衬物与载体罢了。

也不在于战争场面多么的富于刺激和惊险,不过,同样的,这也是吸引欣赏者的一个重要方面。

《黄河绝恋》真正的美学价值是要表现在战争面前,在侵略者的刺刀与机枪之下,只要是出生于同一个民族的子孙,无论彼此曾经有多大、多深的家仇旧怨,都会迎韧而解,化敌为友,同仇敌忾,傲笑乾坤!体现出的是八路军战士与广大爱国同胞的不畏强权与坚强不屈,是庞大的手足之情与浓浓的爱国之情。

纯洁善良的灵魂和不畏邪恶坚持正义的斗争精神,也是电影制片人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如果没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在欣赏作品时就不可能理解到这一点,也不可能认识到作品的内容美,因而也不可能真正领会作品的艺术美之所在。

总之,艺术美的欣赏与欣赏者的水平及被欣赏物的美学价值的大小都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要想从艺术中获得美感与满足,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审美理念并充分发挥审美心理功能与审美能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及思想修养,这样才能欣赏到艺术真正的美。

本次小论文在此就告一段落了,若其中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指出,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