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健康知识宣传
幼儿园夏季健康护肤知识宣传

幼儿园夏季健康护肤知识宣传一、引言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夏季的到来,气候变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让宝宝的皮肤容易出现问题。
为了让幼儿的皮肤得到更好的保护,幼儿园需要进行夏季健康护肤知识宣传,以帮助家长和老师保护幼儿的皮肤。
二、皮肤在夏季的问题2.1 皮肤晒伤夏季气温高,阳光强烈,紫外线辐射增强,容易导致皮肤晒伤。
尤其是宝宝娇嫩的皮肤,更容易受到伤害,引发疼痛、红肿等反应。
2.2 皮肤过敏夏季的空气湿度高,细菌、尘螨等微生物容易滋生,加上宝宝大量出汗,机体排毒功能减弱,会导致皮肤过敏。
2.3 皮肤干燥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湿度低,加上洗澡、游泳等活动会带走皮肤上的水分,会导致宝宝皮肤干燥,出现干燥、粗糙、脱皮等现象。
三、夏季健康护肤知识3.1 防晒夏季外出,需要注意给宝宝做好防晒措施。
可以选择宝宝专用、防晒指数高的防晒霜,涂抹全身,尤其是面部、手臂等暴露部位。
3.2 多洗澡夏季天气炎热,洗澡可去除身上的汗渍和灰尘,让宝宝保持清爽。
但每次洗澡时间不应过长,水温适宜,不要用肥皂或者洗发水等刺激性的洗涤用品清洗。
3.3 保持皮肤湿润为了避免宝宝皮肤过于干燥,可以在洗完澡后涂抹婴儿霜,以保持皮肤湿润。
在家中也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空气湿度,让宝宝的皮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3.4 饮食调节通过饮食调节,可以让宝宝皮肤更加健康。
多吃蔬菜果汁,可以让机体排毒,有助于皮肤变得更加细腻。
同时,多喝水也有助于保持皮肤水分。
四、夏季健康护肤小常识4.1 穿棉质衣服夏季天气炎热,穿棉质衣服可以让宝宝更加舒适,且棉织品透气性好,不易引起皮肤过敏。
4.2 戴帽子宝宝的头皮娇嫩,容易受到晒伤,戴帽子可以有效遮阳,减少紫外线的辐射。
4.3 安排室内活动夏季气温高,户外活动容易让宝宝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出现中暑等症状。
因此,可以安排一些室内活动,避免宝宝长时间在炎热的户外活动。
五、结语夏季宝宝的皮肤容易受到伤害,需要家长和老师做好保护工作。
通过宣传夏季健康护肤知识,让家长和老师了解常见的皮肤问题,并掌握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以保证宝宝的皮肤健康。
夏季高温防中暑知识宣传标语

夏季高温防中暑知识宣传标语夏季高温防中暑知识宣传标语中暑是夏季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它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不能被低估。
夏季高温防中暑知识宣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介绍一些夏季高温防中暑的知识,并提供一些宣传标语,以提醒大家注意防晒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首先,了解什么是中暑很重要。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机体热量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这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脸红、口渴、皮肤干燥和发热等。
严重的中暑可能导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所以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预防中暑。
其次,防晒和降温是最重要的预防中暑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防晒和降温的宣传标语:1. 关上阳光,打开空调,远离高温!2. 炎炎夏日,防中暑从清凉开始!3. 高温来袭,防暑有招,及时补水降温!4. 润泽你的夏天,远离中暑!5. 防晒须知:多喝水,遮阳,减少户外活动时间!6. 热浪袭来,要有效遮阳,远离中暑的困扰!7. 夏日高温,多吃清凉,少走阳光长时间暴晒路线!8. 清晨活动,防中暑,户外活动从早到晚!9. 热天防中暑,走入阴凉房,享受凉风!10. 关注防暑降温,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此外,要预防中暑还需要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 多喝水:高温下身体容易脱水,多喝水是保持水分平衡的关键。
2.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在高温时段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要注意遮阳。
3.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避免在烈日当头的中午时分进行剧烈运动,应选择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活动。
4. 适当降温:可以通过使用空调、风扇、冷毛巾等方式来降低室内温度。
5. 注意合理饮食:夏季应多吃清凉、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避免过量食用油腻和辛辣食物。
6. 注意保护头部:戴帽子或使用阳伞可以有效遮阳,保护头部免受阳光直射。
7. 关心他人:关心老人、儿童和病患者,提醒他们防暑降温。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夏季高温防中暑知识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广泛宣传,可以提高大家的防暑意识,减少中暑的发生率,保护大家的健康。
健康宣传之【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

健康宣传之【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一、基本知识:1、高温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之为“持续高温”。
2、高温对人体的影响: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甚至引起中暑,损害健康。
3、中暑的症状:中暑的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悸、胸闷、发热、有呕吐感等,个别重度中暑患者甚至出现高体温及昏迷状态。
为便于理解和研究,把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二、中暑症状的处理1、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有利于散热。
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2、补充水及电解质。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3、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4、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5、重度中暑病人更严重者,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三、夏季防暑降温注意事项1、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水。
注: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2、口渴不宜狂饮。
大量运动、劳动出汗后,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约占汗液的0.5%左右,如不及时补充盐分,会使得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3、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00-15:00时,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如非外出不可,可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着装以浅色为好。
4、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剩又是诱发皮肤炎症的病因,若大量饮酒又会助热升温,无异于火上浇油。
高温预防中暑知识宣传内容

高温预防中暑知识宣传内容高温预防中暑知识宣传内容一、认识中暑中暑是高温天气中最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自身的体温调节机能失效,导致体内体温过高而出现身体不适甚至危险情况的现象。
中暑的发生率在夏季居高不下,尤其是在高温酷暑的气候条件下。
因此,正确有效地预防中暑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二、中暑的类型1. 焦热病型中暑:也称为“热射病”,主要发生在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人群中。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热、头晕、疲劳、呼吸急促、心悸、出汗异常等。
2. 热衰竭型中暑:这种类型的中暑最常见于体力劳动者或参加剧烈运动的人群中。
症状包括体力不支、出汗过多、头晕、呼吸急促等。
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中暑状况。
3. 热衰竭型中暑:热衰竭型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体液丧失过多,出现中暑症状的情况。
三、高温预防中暑知识1. 注意穿着:在高温环境下,衣着要以轻便、宽松、透气为主。
选择颜色浅、面料透气的服装能够减少对阳光的吸收和体温的提高。
2.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在高温天气下,规律的休息可以有效帮助身体恢复体力和能量。
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剧烈活动,将活动安排在清晨和傍晚的较凉爽时段进行。
3. 规律的饮食:高温天气下,人体出汗增多,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能够有效预防中暑。
饮食中应多摄入水果和蔬菜,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4. 注意室内降温:室内空调、电风扇等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提供凉爽的环境。
但是长时间在冷气房间中过度降温容易引起身体反应迟钝、感冒等问题,因此应掌握适宜的室温,不过度降温。
5. 注意安全措施: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选用合适的防晒霜、帽子、遮阳伞等遮挡阳光。
同时,也要注意防蚊虫叮咬,避免传染一些与中暑密切关联的疾病。
6. 常规体检:对于容易中暑的人群或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来说,定期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夏季老年人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内容

夏季老年人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内容示例第一篇:夏天到啦,老伙计们!这可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季节呀。
天气热得能把人烤化了,但咱也不能光贪凉,还得注意身体,预防那些可能找上咱的疾病呢。
咱老年人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很久的机器,得精心呵护着。
夏天这热劲儿,就像个调皮的孩子,老想捣乱。
比如说那中暑,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啊!咱可得小心着点,别大中午的还在外面溜达,那不就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嘛。
就像那鸡蛋,在太阳下晒久了都能熟了,咱可不能让自己的身体也变成“熟鸡蛋”呀!还有那肠胃疾病,夏天的食物可得注意了。
别看到啥好吃的都往嘴里塞,万一吃坏了肚子,那可遭罪了。
就跟那汽车似的,你给它加了不好的油,它能跑得顺畅吗?咱的肠胃也一样啊,得好好对待。
那些生冷的食物,别一下子吃太多,得悠着点。
夏天出汗多,可得多喝水呀!水可是生命之源,就像咱身体的润滑油。
别等渴了才喝,那时候就晚啦。
想想看,要是机器没了润滑油会咋样?咱得时刻保持身体有足够的水分,这样才能正常运转呀。
空调也是个让人又爱又愁的东西。
吹着是舒服,可也不能一直吹呀。
咱不能像那离不开妈妈的孩子似的,一直赖在空调屋里。
适当出去走走,出出汗,对身体也有好处呢。
要是一直吹空调,那不就像那温室里的花朵,经不得一点风雨啦?咱老年人夏天还得注意睡眠。
晚上热得睡不着?那就开点风扇啥的,但也别吹得太猛了,小心着凉。
睡眠好了,咱这身体才有精神头,才能更好地和夏天这个“小调皮”斗智斗勇呀。
咱可得把自己的身体当宝贝一样照顾着,别不当回事儿。
夏天虽然热,但咱也能过得健康又快乐。
别嫌我啰嗦,我这可都是为了大家好呀。
咱一起开开心心地过夏天,让那些疾病都离咱远远的,好不好?咱老年人也能在夏天里绽放光彩,活出自己的精彩呢!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示例第二篇:夏天到啦,老伙计们!这可是个热闹又充满活力的季节呢。
但咱可得留点心,夏天对老年人来说,也有些小麻烦哟!咱就说这气温吧,那是蹭蹭往上涨,热得人直发慌。
老年人身体可不像年轻人那么能抗热,这时候就得特别注意啦!就好比咱家里的电器,用久了也得小心出毛病不是?夏天容易出汗,水分流失得厉害。
高温中暑健康教育宣传知识

高温中暑健康教育宣传知识
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高温中暑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大夏天的,太阳那叫一个毒啊,就跟个大火球似的挂在天上,烤得人都快熟了。
这时候要是不小心,可就容易中暑啦!
你想想,那中暑的滋味可不好受啊!就好像整个人被丢进了一个大蒸笼里,头晕乎乎的,浑身没劲儿,还恶心想吐。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
咱平时可得多留个心眼儿。
大热天的,别老在外面瞎晃悠,尤其是中午那阵子,能躲就躲躲。
要是非得出去,那也得做好防护措施呀,戴个帽子、打把伞啥的,别让那太阳直接晒到咱脑袋上。
还有啊,喝水可太重要啦!别等渴了才想起喝水,那时候就晚啦!就跟汽车没油了跑不动一样,咱身体没水了也不行啊。
时不时地就喝点水,让身体保持水润润的。
穿衣服也有讲究呢!别穿那些厚得要命的衣服,找些轻薄透气的穿上,让风能够吹到咱身上,帮咱降降温。
你说要是在外面突然觉得不舒服了,头晕啦、心慌啦,那可得赶紧找个凉快地儿歇歇。
可别硬撑着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说家里或者工作的地方,空调该开就开,别心疼那点电。
但也别把温度调得太低,不然一进一出的,身体能受得了吗?就跟那冰火两重天似的。
咱也得关心关心那些在户外工作的人呀,像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啥的。
他们多辛苦啊,顶着大太阳干活儿。
咱们能给他们提供点帮助就提供点,一瓶水、一处阴凉,都能让他们好受不少呢。
你说这高温中暑是不是得重视起来?这可不是小事儿啊!咱可不能掉以轻心,得好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不然真中暑了,那难受的可是自己呀!大家都记住了没?别不当回事儿哟!。
夏季高温防暑知识宣传内容简短

夏季高温防暑知识宣传内容简短夏季高温防暑知识宣传内容简短夏季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夏季高温防暑知识的宣传,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酷热天气。
以下是一些简短但重要的宣传内容。
1. 多饮水: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体大量水分流失,因此要适当增加饮水量。
每天饮用足够的水,避免饮用过多的咖啡、茶和酒精类饮料,以免加重脱水情况。
2.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尽量避免在炎热的中午时分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如果需要外出活动,尽量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段,或者选择阴凉的地方进行活动。
3.注意户外活动时的防护:出门时应尽量佩戴宽边帽、太阳镜和薄透气的长袖衣物,以及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尽量减少。
选择防晒霜还可以帮助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照射。
4. 防暑药物:适量服用防暑药物,如冰片、藿香正气水等,有助于缓解炎热天气带来的不适感。
5. 注意饮食搭配:夏季高温天气,人体增加排汗,需要更多的盐分补充。
但是要注意饮食平衡,避免暴饮暴食导致肠胃不适。
6. 室内外温差适应:室外高温天气下,进入室内会感觉更加凉爽,但是室内外温差过大对身体不利。
所以进入室内后应适当关闭空调温度,在出门前和室外保持5℃左右的温度差。
7. 注意短暂休息:在高温天气下进行体力劳动或运动时,要适时停下来休息,补充体力和水分,避免过度劳累引起中暑等不适。
8. 注意日常卫生:夏季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因此,注意日常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尤其是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食品卫生,避免因不洁食物导致食物中毒。
9. 关注特殊人群:老人、幼儿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对高温天气更为敏感,应重点关注其健康状况。
特别是婴幼儿,他们通过出汗的方式散热较弱,需经常给予适量清水喂养,或者使用浸湿的毛巾擦拭身体,及时清洗身体上的汗液。
10.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中暑、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切勿因为小病不重视,以免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总的来说,夏季高温危害人体健康,但只要我们掌握了相应的防暑知识,注意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适度增加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预防高温天气对我们的危害,并度过一个健康而快乐的夏天。
夏季健康知识宣传内容有哪些

夏季健康知识宣传内容有哪些引言随着夏季的来临,高温、湿热的天气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同时也为了提供一些有效的健康知识,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夏季健康的重要方面。
1. 饮食夏季饮食的调理非常重要,特别是高温天气下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多喝水:夏季体内水分的流失速度较快,要经常补充水分,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
可以多喝白开水、茶水、清汤等。
- 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
尽量避免油腻、辛辣等食物,以免给身体带来负担。
- 注意食物安全: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要注意食物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食用过期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2. 运动夏季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高温时段: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激烈的运动,可以选择凉爽舒适的早晨或傍晚进行运动,避免中暑或热射病的发生。
- 注意防晒和做好防护措施:在户外运动时,要做好防晒工作,涂抹防晒霜,戴上宽边帽或使用遮阳伞等。
同时,穿着合适的衣物和运动鞋,保护好身体。
- 注意饮水和休息: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休息适当,避免过度疲劳。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向医生咨询。
3. 个人卫生夏季的高温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多洗手:保持常规的洗手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或动物后,要及时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
- 保持身体清洁:经常洗澡,保持身体干燥,避免痱子等皮肤病的发生。
- 注意个人卫生间的清洁:及时清洁个人卫生间,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
4. 环境卫生夏季容易滋生蚊虫、细菌等,环境卫生的保持至关重要,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 防蚊虫叮咬:安装纱窗,使用蚊香或蚊液等,避免蚊虫叮咬带来的疾病。
-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湿度适中,避免细菌滋生。
- 定期清洁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勤洗换被褥、床单等,及时清理垃圾,避免细菌滋生,保证家庭成员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饮食:
中医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有生津润燥之效,“泻胃火,治内热”、“利水下气,制诸风热”。
众所周知,绿豆有降暑功效。
以黄豆和绿豆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饮”,更具清热解暑、润喉止渴之效。
同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经常饮用能均衡人体营养,调整内分泌,对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帮助。
中暑急救五字诀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
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一、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促。
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四、浸。
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
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五、擦。
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高温下在外作业员如何防中暑
盛夏酷暑,高温条件下劳动、工作的人员,由于体力透支较大,极及造成中暑现象。
因此,在饮食和营养方面应当多补充一些水分、食盐和水溶性维生素等。
高温作业人员体内热量消耗大,出汗多,身体的生理代谢往往发生一些改变,如唾液和胃液分泌减少,胃酸浓度降低等。
在高温下从事工作的人员每人每天出汗约3000~5000cc,最多的可达8000~10000cc(500克等于500cc),超过常人出汗量的5~7倍。
由于汗液的大量蒸发,机体内所需的钾、钠、钙等无机盐以及水溶性维生素也随着汗液排出体外。
如果不及时补充所排掉的水分和氯化钠,将会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
早期有食欲不振、恶心、头昏、头晕、疲乏无力、四肢酸困、体力下降,严重时引起血液浓缩,甚至发生抽筋或中暑昏倒。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每人每天至少应补充水分5000cc左右,补充食盐15~25克以上(食物中含的盐在内)。
补充的方法可以经常喝点盐开水,每500克水中加食盐1克左右为宜。
还可以喝盐茶水、咸绿豆汤、咸菜汤和含盐汽水等等。
这样既可消暑解渴,又能及时补充必需的食盐,对预防中暑非常有效。
夏季食物中毒的特点:
(1)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2)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
(3)发病与食物有关。
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食品要注意冷藏(闷湿天气),食品加热要彻底:
2、生熟不要交叉污染:刀墩分开,容器分开(特别是洗过水产品的容器)(举例)
3、不买在常温下销售的散装熟制品
4、剩米饭一定要冷藏,没冷藏过夜的剩米饭一定不要直接吃(水泡饭)或只炒一下就吃。
5、四季豆一定要烧煮到改变其生绿色为止,土豆去芽;
6、烧烤制品,容易亚硝酸盐中毒,特别是板筋类的。
7、定型包装食品:注意:(1)包装是否完整(封口整齐,不漏,不涨,真空者紧实贴食物);(2)标识是否清晰,全面(厂名厂址,许可批号,配料、储存条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3)保质期限(4)保存状态
夏季防雷注意事项:
1、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2、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3、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4、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5、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6、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7、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
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足球、篮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钓鱼、游泳、玩耍。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9、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10、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11、雷雨来临前时,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乃至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汽车是防雷最好防护体
如果户外活动或旷野作业突然遭遇雷电天气,应迅速采取措施避险。
就室外防雷而言,汽车是最理想的防护设施。
野外作业一旦遇到雷电天气应躲在汽车里,但切记汽车不要开动,不要把头伸出窗外,也千万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这些都容易成为雷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