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恶性颌下腺肿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高频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高频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3 4 ・
中 国 中西 医结 合 影 像 学 杂 志 2 0 1 5年 2月第 1 3卷 第 1期
高频彩超对腮 腺肿瘤 的诊 断与鉴别诊 断价值
丛 颖 , 杨 芳 , 侯 兴 华 , 唐 军 , 董 宏
( 辽宁省鞍 山市 中心 医院① 超声科 , ② 病理科 , 辽宁 鞍山 1 1 4 0 0 1 )
[ 摘 要 ] 目的 : 探 讨 超 声对 腮 腺 肿 瘤 的诊 断 与 鉴别 诊 断价 值 。方 法 : 回顾 性 分 析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的 1 7 3例 腮 腺 肿 瘤 的 声 像 图 资料 。结 果 : 1 7 3例腮 腺 肿 瘤 中 , 良性 1 5 9例 , 超声 诊 断 符 合 率 7 1 . 1 %( 1 1 3 / 1 5 9 ) , 恶性 l 4例 , 超声 诊 断 符 合 率 7 1 . 4 %( 1 0 / 1 4 ) 。 良性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i t v e : T o a s s e s s t h e v a l u e o f u l r t a s o n o g r a p h y i n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a r o t i d t u m o r s . Me t h o d s : A
mo s r p l e o mo r p h i e a d e n o ma s we r e mo s t c o mmo n , f o l l o we d b y a d e n o l y mp h o ma .W h i l e t h e ma l i g n a n t c a s e s we r e s h o we d a s i r r e g u l a r ma s s e s wi t h u n c l e a r ma r g i n .T h e mo s t c o mmo n ma l i g n a n t t u mo r s w e r e mu e o e p i d e r mo i d c a r c i n o ma .Ou r s t u d y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b e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目的:分析高频彩超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高频彩超检查,观察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分析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征。

结果:60例患者病理诊断良性肿瘤38例,恶性肿瘤22例,高频彩超检出率分别为86.8%、90.9%。

良恶性肿瘤在形态、边界、包膜、钙化上差异明显;良性肿瘤血流分级以0~I级为主,恶性肿瘤以Ⅱ~Ⅲ级为主,且恶性肿瘤的PSV、RI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高频彩超不仅检出率高,依据声像图特征、血流特征还能够准确判断出肿瘤的性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标签:高频彩超;腮腺肿瘤;声像图特征;血流分级腮腺是人体中最大的涎腺体,发生肿瘤的概率高,且大多数为上皮肿瘤。

从生理解剖角度来看,腮腺位于外耳道下方,内部含有丰富的脂肪,容易诱发不同类型的肿瘤[1]。

在治疗方面,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控制病灶进展,改善生存质量。

由于肿瘤无痛,患者发病后没有明显的特征,容易错过早期治疗时机,超声诊断不仅能够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也是手术方案的制定依据。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高频彩超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60例。

其中男34例(56.7%),女26例(43.3%);年龄18~76岁,平均(51.6±2.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1±0.4)年。

患者均为单发性肿瘤,其中左侧28例(46.7%),右侧32例(53.3%);位于腮腺浅叶45例(75.0%),腮腺深叶15例(25.0%)。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依据《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患者年龄18~80岁之间,经手术或病理检查后确诊[2];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高频彩超检查对于腮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高频彩超检查对于腮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高频彩超检查对于腮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研究高频彩超检查对于腮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我院接收的78例腮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高频彩超检查,分析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

结果:78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检出恶性病变35例,非恶性病变43例,经病理诊断恶性病变36例,非恶性病变42例,两种方式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高频彩超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超声诊断共有42例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同,诊断结果符合率达到了97.7%。

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应用于腮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因此,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可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共同检查,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高频彩超检查;腮腺肿块;诊断;鉴别;价值[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value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rotid masses.Methods: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9,78 patients with parotid masses received by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high-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he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the diagnosis results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s was analyzed.Results:there were 35 cases of malignant lesions,43 cases of non malignant lesions,36 cases of malignant lesions and 42 cases of non malignant lesions in 78 cases of ultrasound diagnosi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P > 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high-frequency color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there were 42 cases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with the sam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reached 97 7%.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HFUS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arotid masses has a high value of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Therefore,it can be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ing examinations in the actual clinical diagnosi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Key words] 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parotid mass;diagnosis;differentiation;value腮腺肿块在临床上有的时候是良性,有的时候是恶性,如果是良性那么相对来说好一些,如果属于恶性,发展速度也非常快,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颌下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

颌下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

颌下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牛乐君;刘海螺;王美君【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06(016)012【摘要】目的:探讨颌下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例颌下腺肿瘤的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29例颌下腺肿瘤中,恶性肿瘤约占41.4%(12/29),良性肿瘤约占58.6%(17/29).本组颌下腺肿瘤超声表现共同特征是:颌下三角出现肿块,内部可见实质性或混合性回声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颌下腺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杂乱,动脉血流频谱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7.8~24cm/s,阻力指数(RI)0.43~0.94.颌下腺良性肿瘤内部及周边无或偶见点状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颌下腺肿瘤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总页数】3页(P1246-1248)【作者】牛乐君;刘海螺;王美君【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02医院特诊科,辽宁,沈阳,100003;解放军第202医院特诊科,辽宁,沈阳,100003;解放军第202医院特诊科,辽宁,沈阳,1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7;R445.1【相关文献】1.小儿腹部肿瘤临床表现及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比较 [J], 徐开烟;张伟华;朱守容;詹细珍2.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颌下腺肿物中的诊断价值 [J], 王瑶琴;李航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颌下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探讨(附98例分析) [J], 吴周贵;任永富;沈友洪;陈巧玲;阎若元;唐丽娜;尚志红4.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三阴性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中的特征表现和诊断价值 [J], 陈泉5.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三阴性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中的特征表现和诊断价值 [J], 陈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腮腺区肿块的临床价值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腮腺区肿块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0 23 7. 7
腮腺 区肿块
彩 色多普勒超声
本 组 检 查 出 4例 炎 性 肿 块 。腮 腺 区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 o:0 36 /.s . 07 s 1x 2 1 2
急性炎症 的临床症 状结合 超声 检查 可迅
速确诊. 慢性 炎 症 形 成 的 肿 块 与 肿 瘤 则 不 易 区别 。典 型 慢 性 炎 性 肿 块 表 现 : 块 边 肿 界不 清 , 回声 增 强 , 声 增 强 义 以 周 边 明 回 显 , 流 信 号 强 度 以 0级 和 I级 为 主 , 血 流信 号 的参 数 R 值 一 般 < . 。临 床 表 I 06 现 在 诊 断 中极 为 重 要 , 括 曾 经 有 发 热 、 包
腮 腺 是 涎 腺 中最 大 的 一对 腺 体 , 腺 涎 肿 瘤 8 % 发 生 于 此 , 腮 腺 区 肿 块 是 0 且 口腔 颌 面 外 科 较 为 常 见 的病 变 , 临床 多 表 现 为 无 痛 性 肿 块 。应 用 超 声 检 查 腮 腺 发 现 有 无 肿 块 , 块 大小 及 物 理特 性 已 被 临 肿
论 蔷 ・临 床 辅 勋 检 查
C H I E C O M M UN I D O C T RS N SE TY O
高 频 彩 色 多普勒 超 声诊 断腮 腺 r l块 的临床 价 值  ̄r ,
例, 恶性肿 瘤 1 8例。其 中黏 液 表皮 癌 6
李 晓 娜
状 ” 布或混 合型低 回 , 分 混合 型中有 以
可有衰减。C F 表 现 : DI 恶性 肿瘤 流 信
号 丰 寓 ( 冈 2 , 般 Ⅱ级 。 本组 显示 恶 见 )一 性 肿 只 有 1例 ( . % ) 显 示 明 显 血 71 未 流 1 ( 14 ) 示 为 Ⅱ级 I 流 . 是 O例 7 . % n L 这 由 于 恶 性 肿 瘤 m 供 相 对 较 多 , 管 密 度 m 大 , 流速度较高 。 血

高频彩超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附47例报告)

高频彩超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附47例报告)
【关键词 】高频彩超 ;腮腺 肿瘤 ;诊断价值
doi:10.3969/j.issn.1004—551 1.2018.04.039 【中图分 类号】R739.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1004—5511(2018)04-0451-02

腮腺是涎腺 中最大 的一对 ,腮腺肿 瘤组织 类 型复 杂 ,但绝大多数 为 良性肿 瘤性 病变 ,主要 的临床 症 状 为无痛性肿块 。多数 患者 以缓 慢生 长 的肿块 形 式存 在 ,但在少部分患者会发生 恶性肿 瘤。本文 回顾性 分 析经手术病理确诊 的 47例腮腺 肿瘤 患者 的彩超声像 图特点 ,旨在对高频超声在腮腺 肿瘤诊 断 中的应用 价 值 进 行 探 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资料 本研 究对象选 自2013年 5月 ~2014 年 10月在我 院经 手术治疗 的腮腺肿瘤 患者 47例 ,其 中男 25例 ,女 22例 ,年龄 30~8l(45.0±2.5)岁。患 者多 以腮腺肿块 主诉就诊 。 1.2 仪器与方法 超声诊 断采用 的仪器 为彩色 多普 勒超声诊断仪 (GE Voluson E一9),检查过程 中宽频线 阵探头 的频率设定为 7.5~12.0 MHz。受检者体位采 用仰 卧位 ,头偏 向健侧 ,颈 后垫枕 ,充分暴 露患侧 腮腺 部位 。扫查切面选取耳前下 及耳 下腮腺 区 ,扫描 方式 为多切面扫查 ,仔 细观察 肿 瘤 的大小 、形 态 、边 界 、位 置 、包膜等 ,根 据肿 瘤 的 内部 回声 及颈 部淋 巴结情 况 初步鉴别 肿瘤性 质 。肿 瘤 内部及 周 围血 流情 况 采用 彩色多普 勒血 流显像进行 观察 ,动脉血流 速度及 阻力 指数采用 脉冲多普 勒进 行测量 。 1.3 血流分布 判 断标准 … 采用 Adler方 法进 行分 级 ,共分为 4级 。0级 :肿块 内未见 血流信 号 ;I级 :肿 块 内见 1~2个 点状 血流 信号 ,少量 血 流 ;II级 :肿块 内见 3~4个 点状 血 流信 号或 一条 管壁 清 晰 的血 管 , 中量血流 ;HI级 :肿块 内见 4个 以上点状血流或 2条 管 壁 清晰的血管 ,丰富血流 。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同 (D%0 0 ) D I 示 良恶 性 肿 瘤 的血 流信 号 检 出率 分 别 为 7 . 和 9 . , 者 间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良 恶性 肿 瘤 的 瘤 内 J . 5 。c F 显 76 13 两 而 动 脉 收 缩期 峰 值 ( ) 别 为 ( 6 1 5 5 c 8和 ( 5 6 9 7 c 8 分 别 为 0 4 ± 0 0 s分 2 . 土 . )m/ 4 . ± . ) m/ , . 6 . 5和 0 6 ± 0 0 , 者 的 S RI 显 著 性 .8 . 7两 和 有 差 异 ( < O 0 ) 结论 : 声检 查 对 腮腺 肿 瘤 的 良 恶性 鉴 别 诊 断具 有 重要 应 用 价 值 。 P .5 。 超 【 键词】 声检查 ; 腺肿瘤 ; 别诊 断 关 超 腮 鉴 本 文 对 7 例 腮 腺 肿 瘤 用 二 维 超 声 和 彩 色 多 普 勒 ( D I 期 峰 值 流 速 ( ) 阻 力 指 数 ( ) 2 C F) s和 RI。 及 脉 冲 多 普 勒 ( D) 测 , P 检 目的 是 探 讨 超 声 对 腮 腺 肿 瘤 的 良 恶 2 结 果 性鉴别诊断价值 。
Ch n a t r ti i n i a He l h Ca e Nu r t o

1 1 官 乔 示 毪
超 声 检 查 对 腮 腺 肿 瘤 的 良恶 性 鉴 别 诊 断 的 价 值
李 冰
【 图 分 类 号 ] 7 7 3 中 R 3.3 【 献标识 ̄1 文 5 -A 【 章 编 号 】 。4 4 4 2 1 )6 0 1 -0 文 1 。 —7 8 (0 0 0 - 2 5 2 【 要 1目的 : 讨 超 声 对 腮 腺 良恶 性 肿 瘤 的鉴 别诊 断 价 值 。 方 法 : 用 高频 探 头 对 7 摘 探 采 2例 患者 腮 腺 肿 瘤 病 变二 维 图像 进 行 分 析 , 用彩 色 多普 勒 血 流 成 像 (D I观 察 肿 瘤 的 血 流 信 号 , 时 测 量 病 变 内血 流 频 谱 的 收 缩 期 峰 值 流 速 ( ) 阻 力 指 数 应 c F) 同 s和

颌下腺解剖及相关疾病超声表现

颌下腺解剖及相关疾病超声表现

颌下腺解剖及相关疾病超声表现颌下腺是人体的三大唾液腺之一,通过颌下腺分泌的唾液能占到60%-65%之间,颌下腺对于人体的正常吞咽与消化等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那么关于颌下腺你又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颌下腺解剖1.颌下腺。

颌下腺又称下颌下腺,整体呈扁椭圆形,重量大概在10-20克之间,主要功能是分泌浆液。

颌下腺是下颌下三角内的唾液腺,颌下腺的前下方与后下方分别为二腹肌的前腹与后腹,上缘是下颌骨的下缘。

以下颌骨舌肌为界限,颌下腺分为浅部与深部,其中浅部较大,而深部较小,两部在下颌舌骨肌后缘进行连接。

颌下腺的浅部呈卵圆形形状,在上下颌骨舌肌的下部,最靠近腮腺的部分,后部可到达上下颌角,浅部的前段最接近二腹肌的前腹。

颌下腺深部也被称为延长区,利用上下颌舌骨肌肉和舌骨舌肌之间的空隙,与舌下腺相通。

2.颌下腺导管。

正常人的颌下腺导管大约有5cm长,直径大概在2-4mm之间,相较于腮腺导管来说,颌下腺导管的管壁更薄。

颌下腺导管起端在浅部的深面,在舌下肉阜处开口。

颌下腺导管的行进过程较长,并且其位置是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进行的,唾液的运行速度较为缓慢,加之开口处较大,很容易进入牙垢等异物,导致钙盐沉积,形成结石。

3.颌下淋巴结。

正常人有大约3-6个颌下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的位置并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颌下淋巴结处于颌下腺鞘内或下颌骨与腺体之间的地方,分布在腺体表面,但也有些淋巴结位于颌下腺内部。

颌下腺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正常的颌下腺在超声中呈现出类圆形或三角形形状,大小大约有2.0×3.4厘米,厚度大概在1.5厘米,声像图回声呈较为细小的点状,回声较为均匀,回声强度接近腮腺回声强度。

但当颌下腺出现疾病时,超声检查结果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1.颌下腺炎。

颌下腺炎的主要起因是涎石等异物或是损伤,阻塞伤害了颌下腺导管,从而产生炎症,导致腺体出现逆行性感染。

当出现颌下腺炎时,患者在进食时会感觉颌下腺酸胀,颌下腺表现出肿大、压痛,部分患者因反复发作,还会出现腺体纤维化,导致颌下腺出现硬结性肿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恶性颌下腺肿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8-03-02T13:18:53.0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作者:宋贞英
[导读] 高频超声可作为原发性恶性颌下腺肿瘤首选和筛选诊断方法。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安徽芜湖 241001)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原发性恶性颌下腺肿瘤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7年4月之间36例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患者,测量并记录肿块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钙化以及血流情况,最后观察颈部淋巴结情况。

结果:原发性恶性颌下腺肿块超声表现多样化,超声多能提示恶性病变,但难以作出具体类型的病理诊断。

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原发性恶性颌下腺肿瘤首选和筛选诊断方法。

【关键词】恶性颌下腺肿瘤;高频超声
【中图分类号】R7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144-02 颌下腺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腮腺和颚腺,占涎腺肿瘤的第三位,其中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患者多以颌下区触及包块就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经过病理确诊的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2010年4月—2017年4月之间36例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患者,男性18例(50%),女性18例(50%),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8岁,所有患者术前行浅表超声检查,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病理结果为腺样囊性癌24例(66.7%),粘液表皮样癌8例(22.2%),恶性混合瘤4例(11.1%)。

1.2 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采用意大利超声仪器Mylab型,探头频率10MHz,为浅表线阵探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预设条件为浅表小器官。

1.2.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扫查仔细并与健侧比较,测量并记录肿块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钙化以及血流情况,最后观察颈部淋巴结情况。

肿块回声低于颈部肌肉回声者为低回声,回声介于颈部肌肉和健侧颌下腺腺体之间者为中低回声,回声高于健侧颌下腺腺体者为中高回声;当淋巴结呈明显增大、形态失常,淋巴门高回声结构消失,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内见不规则血流信号、或出现钙化或囊性变时考虑为异常增大淋巴结。

2.结果
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超声表现多样,具体表现为:所有患者单侧发病,左侧16例(44%),右侧20例(56%)。

36例肿块声像图特点:(1)颌下腺体积不同程度增大,24例(67%)正常颌下腺形态完全消失(图1),肿块平均最大径约(5.3±1.5)cm,12例(33%)颌下腺体积局限性增大,肿块平均最大径约(2.3±1.8)cm;(2)20例(56%)肿块完全呈实性,16例(44%)肿块呈囊实混合性,但均以实性为主;(3)28例(78%)肿块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无包膜,8例(78%)肿块境界较清楚,有完整包膜;(4)30例(83%)内部以低回声为主,6例(17%)呈现不均匀等回声,伴囊性变时可出现暗区,其中4例(11%)内有细小强回声光斑或光点(图2);(5)26例(72%)肿块后方有回声衰减,其余10例(28%)后方无明显衰减或增强;(6)10例(28%)病灶内血流信号极丰富,12例(33%)较丰富,8例(22%)可显示部分血流信号,6例(17%)无明显血流信号;(7)16例(44%)超声提示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

3.讨论
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发病率极低,患者多以颌下区肿胀,触及包块就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往往比较困难。

高频二维超声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楚的显示病灶的物理特性,判断其属于实性,囊性,还是囊实混合性,但仍不能作出具体的病理类型的诊断,往往需要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1]。

本文36例恶性颌下腺肿瘤的超声表现多样,颌下腺增大是共同征象,分为局限性增大和弥漫性增大,局限性增大的病例共同点是在正常颌下腺内见到肿块,本组病例中12例表现为颌下腺局限性增大,需要与最常见的颌下腺肿块如多形性腺瘤相鉴别,本组有8例术前超声误诊为多形性腺瘤,误诊率极高,符合Robert H等学者的研究[2],可能是由于肿块较小时,可以有包膜,境界清楚,很难与颌下腺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

弥漫性增大的患者颌下腺正常形态消失,所以超声在判断具体肿瘤是来源于颌下腺内还是颌下腺外组织时比较困难,本组病例中24例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表现为一侧颌下腺弥漫性增大,正常形态消失,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超声表现需与颌下腺弥漫性炎症相鉴
别,颌下腺弥漫性炎症有时可致颌下腺体积增大,声像图有类似表现,但颌下腺炎症一般病史较长,无明显压迫症状,无周围淋巴结转移征象。

如诊断困难,可建议穿刺活检,因此,有学者[3]认为,所有颌下腺短期内迅速增大应进行活检,除外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可能。

随着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广泛应用,近来也有报道[2]部分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可以在颌下腺增大前得到诊断。

关于原发性恶性颌下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在现有的文献中很少提及,Bradley MJ等学者认为,血流信号的分布分为四个等级[4],一级: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无明显血管(无明显血流信号);二级:能够显示部分血管,但整个肿块内的血管数不超过三支(部分血流信号);三级:超过三支但不超过5支血管(血流信号较丰富);四级:超过五支血管(血流信号极丰富)。

本文有10例病灶内血流信号极丰富,12例较丰富,8例可显示部分血流信号,6例无明显血流信号,有学者[3]认为等级越高,恶性程度越大,但也有其他学者[4]认为部分良性肿块血流也可出现四级,而部分恶性病灶亦可出现一级血流信号,重叠性较高,故血流信号的分布在良恶性病灶之间无明显鉴别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常单侧发生,超声表现具有多样性,高频超声因其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清晰显示病灶物理特性,彩色多普勒能够提供病灶内及周边血流信号分布情况,超声多能提示恶性病变。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过病理确诊的原发性颌下腺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其意义还在于筛查疑似病例,必要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Preuss SF, Klussmann JP, Wittekindt C,et al. Submandibular Gland Excision: 15 Years of Experience[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2 May,65(5) :953-957.
[2]Robert H. Ivy Swelling of the submaxillary Region[J]. Ann Surg, 2013 March,81(3): 605-610.
[3]Yuan WH, Hsu HC, Chou YH, et al. Gray-scale and color Dopplor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plemorphic adenoma and Warthin′s tumor in major salivary glands [J]. Clin Imaging,2009,33(5):964-975.
[4]Bradley MJ, Durham LH, Lancer JM. The role of colour flow Doppler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alivary gland tumour[J]. Clin Radiol, 2010,55:759-762.
作者简介:宋贞英(1988-),女,安徽芜湖人,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浅表超声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