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合成与组成测定【仅供参考】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组成

2滴0.5mol/L CaCl2
③检定Fe3+: 少量0.2mol/L FeCl3于试管中 少量产品溶液于试管中
1滴1mol/L KSCN
3 定量分析
3.1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0.02mol/L 400mL)
KMnO4
烧杯 盖表面皿
加热至沸并保持30min 保持水量
冷却
棕色瓶
暗处放置7天
3.1.2配制0.02mol/L Na2C2O4 溶液250.0mL 3.1.3 KMnO4溶液的标定
C2O42
m :m Fe3
C2O24
55.8 88.0
: Fe3
C2O24
55.8 88.0
四、实验步骤
1 合成
莫尔盐 5.0g
烧杯内 100mL H2O
加热溶液
10mL 氨水 6mol/L
滴加15mL 6% H2O2 约20分钟
取5滴上清液至试管中,滴加 K3[Fe(CN)6]检验是否氧化完全
25.00mL Na2C2O4
40mL 水 锥形瓶
10mL 3mol/L H2SO4
加热至75-85 ℃ (瓶口开始冒热气)
KMnO4滴定 平行3次
计算KMnO4浓度
温 度:75~850C
标定条件
酸 度:cH+:0.5-0.1mol.L-1
滴定速度:慢
快
慢
滴定终点:自身指示,30s不退色
(2) 组分含量的测定
搅拌 40 ℃ 水浴加热
红棕色
煮沸并搅拌 10分钟以上
静置
倾去上清液
沉淀中加入100mL水 搅拌、加热、洗涤沉淀
50mL热水洗沉淀
抽滤
Fe(OH)3沉淀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合成及分析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合成及分析一、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合成方法:1.合成三草酸铁:将适量的氢氧化铁固体加入到约100mL的蒸馏水中,加热至沸腾溶解。
然后,将草酸二钠固体溶解在50mL蒸馏水中,加入到氢氧化铁溶液中。
搅拌反应物溶液,直到得到澄清的混合溶液。
将澄清溶液过滤并冷却,最后得到三草酸铁晶体。
2.合成三草酸合铁酸钾:将约2g的三草酸铁溶解在20mL的蒸馏水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固体,直到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
继续加热溶液,直至溶液变得澄清。
最后,对溶液进行冷却、过滤和干燥,得到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
二、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分析方法:1.紫外可见光谱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并画出吸收光谱图。
通过比较吸收峰位置和强度,可以确定样品的组成和浓度。
2.X射线衍射分析法:将样品放入X射线衍射仪中,通过测量样品对X射线的衍射情况,分析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组成。
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与样品浓度的关系,确定三草酸合铁酸钾的浓度。
4.离子色谱法:通过离子色谱仪测量样品中铁离子和钾离子的浓度。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和钾的含量。
总结:三草酸合铁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通过合成和分析方法可以得到该化合物的纯品以及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法、X 射线衍射分析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结构、浓度以及含量等重要信息。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与分析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与分析
一、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方法:
1.氢氰酸法:
将氢氰酸加入到含铁离子的溶液中,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搅拌均匀并加热,得到三草酸合铁酸钾的沉淀。
反应方程式如下:6KOH+6HCN+FeCl3→K4[Fe(CN)6]+3KCl+6H2O
反应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会影响产率和纯度。
2.氯化铁法:
将氯化铁溶液加入过量的氰化钾溶液中,搅拌均匀并加热,得到三草
酸合铁酸钾的沉淀。
反应方程式如下:
6KCN+FeCl3→K4[Fe(CN)6]+3KCl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是氯化铁的溶液对皮肤有刺激性,需要注意安全。
二、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分析方法:
1.离子交换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可以用于分离和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
将样品溶解在
适当的溶剂中,通过离子交换柱分离出三草酸合铁酸钾,并用紫外光谱仪
测定其吸收峰。
2.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的铁离子含量。
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经过适当的稀释,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吸收峰。
3.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可以用于分离和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
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毛细管电泳仪分离出三草酸合铁酸钾,并用紫外光谱仪测定其吸收峰。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合成与组成测定(大学生短学期实验报告)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合成与组成测定(大学生短学期实验报告)三草酸合铁酸钾是由三种有机酸与铁酸钾合成的一种复杂配合物,主要是由十八烷酸、椰油酸和柠檬酸以及铁酸钾组成。
因为它具有极强的抗菌、抗氧化和消毒作用,因此多用于产品的防腐剂中。
本实验主要以三种有机酸与铁酸钾合成三草酸合铁酸钾,并进行组成的测定。
实验步骤如下:1. 将50克十八烷酸,25克椰油酸,25克柠檬酸放入250ml大锥形三口釜中,加150ml水,回流到200ml时加入25克铁酸钾;2. 加热到沸腾,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 继续加热,搅拌,直到溶液变清透为止;4. 用火盐锅倒掉溶液,刮盐的方法消除水;5. 用水冲洗可以将铁和钾的离子洗出,虽然洗水量不可以太多,避免三草酸配基被破坏;6. 将洗水一批批的加入BaCl2溶液中,使三草酸配基的阴离子被络合;7. 将BaCl2溶液及沉淀加入至火盐锅中,将可溶性离子挥发,将沉淀物烘烤至定形;8. 最终产物用矿物油溶解,采取多种检测方法进行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组成测定。
实验将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合成与组成测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由三种有机酸与铁酸钾合成三草酸合铁酸钾。
实验开始时,溶液是混浊不清的,到加入铁酸钾时溶液变得清透。
继续加热蒸发,进而到水洗,终于用火盐锅烘烤获得最终的三草酸合铁酸钾产物。
第二部分,进行产物的组成测定。
三草酸合铁酸钾中的离子配位数及阴离子的特性等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完成,以得出三草酸合铁酸钾中各种成份的组成份额。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关于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合成与组成测定,通过实验能够了解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实际情况,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其丰富的用处,有助于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组成

5C 2 O + 2MnO + 16H = 10CO 2 + 2Mn
2− 4
− 4
+
2+
+ 8H 2 O
cMnO −
4
2 mNa 2C 2O 4 = 5 M Na 2C 2O 4VMnO −
4
ωC O
2
2− 4
5 cKMnO 4VKMnO 4 M C O 2− 2 4 2 = mS
5Fe
2+
+ MnO 4 + 8H = 5Fe
冷却
棕色瓶
3.1.2配制 配制0.02mol/L Na2C2O4 溶液250.0mL 溶液 配制 3.1.3 KMnO4溶液的标定
25.00mL Na2C2O4 40mL 水 10mL 3mol/L H2SO4 计算KMnO4浓度 计算 加热至75-85 ℃ 加热至 (瓶口开始冒热气 瓶口开始冒热气) 瓶口开始冒热气
实验九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 酸钾的 三草酸合铁 制备及组成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三草酸合铁( ) 了解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性质和制 备方法。 备方法。 练习溶解、沉淀、蒸发、浓缩等操作。 练习溶解、沉淀、蒸发、浓缩等操作。 了解简单盐与配合物的区别, 了解简单盐与配合物的区别,通过实验 对配合物的组成进行简单分析。 对配合物的组成进行简单分析。
−
+
3+
+ Mn
2+
+ 4H 2 O
ωFe =
3+
5(cKMnO4VKMnO 4 − cKMnO 4V mS
2 C 2O4 − KMnO 4
) M Fe3+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组成测定及表征实验报告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组成测定及表征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方法,进行组成测定及表征。
实验原理:
三草酸合铁酸钾是一种重要的铁系配合物,其化学式为K3[Fe(C2O4)3]。
其制备方法可以通过混合铁(III)盐和三钠草酸溶液来得到。
三草酸合铁酸钾在水中可以形成红棕色的溶液,结晶后呈现橙黄色。
实验步骤:
1. 将约1 g 的铁(III)盐溶解到100 mL 的水中;
2. 预先准备好0.1 M 的三钠草酸溶液;
3. 将三钠草酸溶液缓慢加入铁(III)盐溶液中,过程中会观察到沉淀的生成;
4. 将生成的沉淀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过滤并用冷水洗涤沉淀;
5. 收集并干燥沉淀,得到三草酸合铁酸钾。
实验结果:
在进行制备过程中,观察到了红棕色的沉淀生成,并且在结晶后呈现出橙黄色。
组成测定:
通过重量法和化学分析法可以确定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组成。
首先使用称量天平测量得到的沉淀质量,然后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如酸基滴定)测定含量准确的三草酸合铁酸钾。
表征实验: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对三草酸合铁酸钾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表征。
X射线衍射可以确定晶体结构,红外光谱可以分析分子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以研究颜色和吸收特性。
结论:
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三草酸合铁酸钾,并进行了组成测定和表征。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研究该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组成测定

结论:在1mol产品中含C2O42- mol,Fe3+ mol,该
物质的化学式为
。
五、注意事项
1. 水浴40℃下加热,慢慢滴加H2O2。以防止H2O2分解。 2. 减压过滤要规范。尤其注意在抽滤过程中,勿用水冲
洗粘附在烧杯和布氏滤斗上的少量绿色产品,否则,将大
大影响产量。
六、思考题
1、能否用FeSO4代替硫酸亚铁铵来合成K3Fe[(C2O4)3]? 这时可用HNO3代替H2O2作氧化剂,写出用HNO3作氧化剂的 主要反应式。你认为用哪个作氧化剂较好?为什么?
4. 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草酸根时,在滴定时先滴 入8mL左右的 KMnO4标准溶液,然后加热到343~358K (不高于358K)直至紫红色消失,再用KMnO4滴定热溶 液。这是什么道理?
5C2O42-+2MnO4-+16H+ ===10CO2↑+2Mn2+ + 8H2O 5Fe2+ + MnO4- +8H+ ===5Fe3+ + Mn2+ + 4H2O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托盘天平,分析天平,抽滤装置,烧杯 ( 100mL ) , 电 炉 , 移 液 管 ( 25mL ) , 容 量 瓶 (50mL, 100mL),锥形瓶(250mL)。
②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往草酸亚铁沉淀中,加 入饱和K2C2O4溶液10mL,水浴加热313K,恒温下慢慢滴加 3%的H2O2溶液20mL,沉淀转为深棕色。边加边搅拌,加完 后将溶液加热至沸,然后加入20mL饱和草酸溶液,沉淀立 即溶解,溶液转为绿色。趁热过滤,滤液转入100mL烧杯中, 加入95%的乙醇25mL,混匀后冷却,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 晶体析出。为了加快结晶速度,可往其中滴加KNO3溶液。 晶体完全析出后,抽滤,用乙醇—丙酮的混合液10mL淋洒 滤饼,抽干混合液。固体产品置于一表面皿上,置暗处晾 干。称重,计算产率。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结构组成测定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结构组成测定实验者:于秋彦090103同组实验者:胡楠楠01 邬勇02前言:在大型综合实验中以铁屑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然后制备三草酸合铁( Ⅲ) 酸钾并进行草酸根离子及铁离子含量测定实验中,并进行三草酸合铁( Ⅲ) 酸钾制备实验中的一些有益探索。
传统的三草酸合铁( Ⅲ) 酸钾实验的制备方法是以硫酸亚铁铵为原料与草酸钾反应制得草酸亚铁后经氧化制得三草酸合铁( Ⅲ) 酸钾。
该实验中涉及了化学制备过程中的称量、水浴加热控温、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倾析、常压、减压过滤等系列化学基本操作,以及沉淀溶解、配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离平衡等系列化学原理的应用,同时,实验过程中化学现象变化多,如FeC2O4·2H2O 为淡黄微晶沉淀、[ Fe (C2O4 ) 3 ]4 - 呈橙红色、[ Fe (C2O4 ) 3 ]3 -呈鲜翠绿色、K3 [ Fe (C2O4 ) 3 ] ·3H2O 为翠绿色鲜艳粗大晶体。
但是由于该实验合成过程复杂,需要反复控温、调节酸和氧化剂加入速度和加入量以及多次进行沉淀的洗涤和溶解,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主张简化实验制备过程,通过三氯化铁或硫酸铁直接与草酸钾合成三草酸合铁( Ⅲ) 酸钾:FeCl3 + 3 K2C2O4→K3 [ Fe (C2O4 ) 3 ] + 3KCl该方法由于不需要氧化、加酸等环节且减少了蒸发、浓缩、常压过滤等基本操作,明显简化了实验过程,因而容易得到较好的实验现象。
但实验过程中增加了丙酮等物质的洗涤过程,容易引起环境污染。
实验原理: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s) + 2H+(aq) = Fe2+(aq) + H2(g)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与硫酸铵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小的复盐FeSO4·(NH4)2SO4·6H2O:FeSO4 (aq)+ (NH4)2SO4 (aq)+ 6H2O(l) = FeSO4·(NH4)2SO4·6H2O(s)所得产品为浅绿色单斜晶体,又称摩尔盐,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合成与组成测定
实验报告
实验员:王靖翔班级:环工1401 学号:1100314128
同组成员:解昊,陆海亮
2016年6月13日—2016年6月17日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合成与组成测定
1、前言
1.1实验原理[1]
本实验用Fe与H2SO4反应生成Fe SO4,加入(NH4)2SO4,使之形成较稳定的复盐硫酸亚铁铵(NH4)2Fe (SO4)2·6H2O。
Fe + H2SO4(稀) === Fe SO4 + H2↑
Fe SO4 + (NH4)2SO4 + 6H2O === (NH4)2Fe (SO4)2·6H2O(浅绿色晶体)
用(NH4)2Fe (SO4)2·6H2O与H2C2O2作用生成Fe C2O2,再用H2O2氧化后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
采用重量分析法分析试样中结晶水的含量;用KMnO4作氧化剂,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试样中C2O22-和Fe3+的含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e的含量,比较不同方法的结果。
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解离类型。
1.2物质性质
硫酸亚铁铵(NH4)2Fe (SO4)2·6H2O:俗名为莫尔盐、摩尔盐,简称FAS,相对分子质量392.14,蓝绿色结晶或粉末。
对光敏感。
在空气中逐渐风化及氧化。
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
低毒,有刺激性。
草酸亚铁Fe C2O2·H2O: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
易分解。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K3[Fe(C2O4)3]·3H2O:为翠绿色单斜晶体,溶于水,(0℃时,4.7g-100g水;100℃时117.7-100g水),难溶
于乙醇。
110℃下失去三分子结晶水而成为,230℃时分解。
该配合
物对光敏感,光照下即发生分解。
2、实验内容
2.1仪器与药品
2.1.1仪器[1]: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GG-9070B型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
公司),冰箱,抽滤瓶,布氏漏斗,真空泵(SHB—III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分析天平(FA1004 上海精科天平),电子天平(SPS202F 奥豪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HH·S 1-2S 上海跃进医疗机械厂),红外灯,分光光度计(721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干燥器,电导率仪(STARTER 3100C 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比色皿,吸量管,烧杯,锥形瓶,温度计,玻璃漏斗,移液管,洗瓶,洗耳球,容量瓶,酸式滴定管,量筒,滴瓶,试剂瓶,称量瓶。
2.1.2试剂[1]:
H2SO4(AR),H2C2O4(AR),KMnO4(AR),(NH4)2SO4(CP),
Na2C2O4(AR),K2C2O4(AR),H2O2(AR),Zn粉(AR),ZnO(AR),HCl(AR),还原Fe粉(AR),Fe3+标准溶液(100μg/ml),NH3·H2O(1:1),磺基水杨
酸(200g/L),乙醇(CP),铬黑T,酒精,冰。
2.2制备
2.2.1 FeSO4和(NH4)2Fe(SO4)2·6H2O的制备[1]
反应方程式:
Fe + H2SO4(稀)=Fe(SO4)2 + H2↑
FeSO4 + (NH4)2·SO4 + 6H2O=(NH4)2SO4·FeSO4·6H2O
实验步骤:
①硫酸亚铁的制备
称取5.0g的还原铁粉,倒入250ml小烧杯中,向盛有铁粉的小烧杯中加入37.5mL 3mol/L H2SO4溶液。
盖上表面皿,在远红外加热仪上小火加热20-30min,直至固体表面不再有小气泡冒出为止,注意反应时间不宜过长,加入15ml水后加热至再沸腾,趁热过滤,滤液立即转移至蒸发皿中,此时滤液的PH在1左右。
②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根据FeSO4的理论产量,在反应式计算所需(NH4)2·SO4固体的量(考虑FeSO4在过滤过程中的损失,(NH4)2·SO4的用量可按FeSO4理论产量的80%—85%计算)。
在室温下称12.0g (NH4)2·SO4固体,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混合均匀。
滴加3mol/L H2SO4调溶液的PH=1-2。
用酒精灯小火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微晶膜为止(蒸发过程中切勿搅拌),冷却至室温,析出浅绿色硫酸亚铁铵晶体。
抽滤,用滤纸吸干晶体,观察晶体的形状,颜色,称量并计算产率。
2.2.2 FeC2O4和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3-4]
反应方程式:
(NH4)2Fe(SO4)2·6H2O+H2C2O4=FeC2O4·2H2O(↓)(黄色沉淀)
+(NH4)2SO4+H2SO4+4H2O
6FeC2O4·2H2O+3H2O2+6K2C2O4=4K3[Fe(C2O4)3]+2Fe(OH)3+12H2O 2Fe(OH)3+3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
实验步骤:
①称取10.0g自制的(NH4)2SO4·FeSO4·6H2O固体于广口瓶中,
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30mL去离子水和1.5ml 3mol/L H2SO4 ,加热使之溶解。
然后加入3.3g草酸和33ml水,加热至沸腾,并不断搅拌、静置,便得到黄色FeC2O4·2H2O沉淀。
沉降后,用倾析分离法将沉淀分离,用20ml去离子水洗涤1次,待用。
②将上述沉淀转移到22.0mL水和8g K2C2O4 配置的溶液中(加热溶
解),用滴管慢慢加入20mL6%H2O2溶液,不断搅拌并保持温度在40℃左右。
充分反应后,沉淀转化为氢氧化铁。
加热至沸腾,再滴加16-17 mL1mol/L的草酸溶液至沉淀溶解。
用草酸或草酸钾调节溶液pH为4~5。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抽滤,即得到翠绿色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
2.3含量分析
2.3.1 结晶水质量分数的测定[3]
洗净两个称量瓶,在105℃电烘箱中干燥1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