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关于酸碱性的测试题带答案
酸碱有关试题及答案高中

酸碱有关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ClC. NaClD. H2O答案:B2. 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H2SO4B. KOHC. NH3D. CH3COOH答案:B3. 强酸和弱酸的区分依据是:A. 溶液的pH值B. 溶液的颜色C. 溶液的浓度D. 酸的电离程度答案:D二、填空题1.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______与______反应时,生成盐和水。
答案:酸;碱2. 强酸的特点是完全电离,其溶液的pH值通常小于______。
答案:73. 酸的强弱与酸的______有关。
答案:电离常数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答案: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改变颜色的化学物质。
例如,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在实验中,酸碱指示剂常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或进行酸碱滴定实验。
2. 请解释什么是水的离子积常数(Kw)以及它在水溶液中的意义。
答案:水的离子积常数(Kw)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水分子自离子化生成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乘积。
Kw的值反映了水的自离子化程度,其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明水的自离子化能力增强。
四、计算题1. 已知某酸HA的电离常数Ka=1.8×10^-5,计算0.01M HA溶液的pH 值。
答案:首先,设HA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x,则HA的浓度为0.01-x。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公式:Ka = [H+][A-]/[HA] = x * x / (0.01 - x)由于Ka较小,可以忽略x相对于0.01的量,简化为:Ka ≈ x^2 / 0.01解得x ≈ sqrt(Ka * 0.01) = sqrt(1.8×10^-5 * 0.01) ≈ 4.24×10^-3pH = -log[H+] = -log(4.24×10^-3) ≈ 2.37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同学们应该能够对酸碱的基本概念、理论、指示剂的应用以及酸碱度的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高考化学真题酸碱专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真题酸碱专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酸和碱的区别是()
A. 酸溶液呈现红色,而碱溶液呈现绿色
B. 酸溶液具有酸味和腐蚀性,而碱溶液有碱味和腐蚀性
C. 酸溶液具有酸味和腐蚀性,而碱溶液不具有酸味和腐蚀性
D. 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性质完全相同
2.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 Ca(OH)2
B. H2SO3
C. KOH
D. Na2CO3
3. 常见的酸雨形成原因是()
A. 空气污染导致酸性物质的排放
B. 大量的火山喷发造成酸性物质的释放
C.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导致酸性的增加
D. 酸性地下水渗入地表水形成酸雨
二、判断题
1. 盐酸是强酸,它的水溶液呈酸性。
(√)
2. 碱是一种无味的物质,不具有腐蚀性。
(×)
3. 酸和碱能互相中和,生成盐和水。
(√)
三、填空题
1. 酸的pH值小于____。
答:7
2. 氨水是一种____。
(弱碱/强酸)答:弱碱
3. CaCO3是一种____。
(碳酸盐/硫酸盐)答:碳酸盐
四、解答题
1. 酸和碱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答:酸的定义是指在水溶液中能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
碱的定义是指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2. 什么是pH值?
答: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数值范围是0-14,其中7表示中性溶液,小于7表示酸性溶液,大于7表示碱性溶液。
以上为高考化学真题酸碱专题及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酸碱有关试题及答案

酸碱有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碳酸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B2. 判断下列物质的酸碱性:A. 柠檬酸是酸性物质B. 纯碱是碱性物质C. 碳酸氢钠是中性物质D. 氢氧化钠是酸性物质答案:A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以下哪种物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A. 碳酸氢钠B. 硫酸钠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C二、填空题4. 酸碱指示剂______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答案:酚酞5.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称为______盐。
答案:正盐三、简答题6. 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酸中的氢离子(H+)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H2O),同时酸和碱的其他离子结合生成盐。
四、计算题7. 已知某酸的浓度为0.1M,与等体积的0.05M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答案:首先计算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然后根据pH的定义计算pH值。
混合后氢离子浓度为0.1M/2 - 0.05M = 0.025M,pH = -log(0.025) ≈ 1.60。
五、实验题8.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醋酸是弱酸。
答案:取少量醋酸溶液,用pH计测量其pH值。
由于醋酸是弱酸,其pH值将大于2(强酸的pH值为1)。
然后逐渐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观察pH值的变化。
如果pH值逐渐增加,说明醋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进一步验证了醋酸的酸性。
六、论述题9. 讨论酸雨的形成原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酸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这些酸性物质随着降水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腐蚀建筑物和文物,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生长,以及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七、判断题10. 所有酸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错误。
只有活泼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则不能。
酸碱值测试题及答案

酸碱值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pH值等于7表示溶液为:A. 酸性B. 中性C. 碱性D. 无法确定答案:B2. 以下哪种溶液的pH值小于7?A. 纯水B. 柠檬汁C. 碳酸钠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3. 要将pH值为4的酸性溶液调节至中性,应加入:A. 酸性物质B. 碱性物质C. 中性物质D. 任何物质答案:B4. pH值在1-7之间表示溶液是:A. 酸性B. 中性C. 碱性D. 无法确定答案:A5. pH值在7-14之间表示溶液是:A. 酸性B. 中性C. 碱性D. 无法确定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当溶液的pH值____7时,溶液呈碱性。
答案:大于2. 人体血液的正常pH值范围大约在____之间。
答案:7.35-7.453. pH值是____度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答案:衡量4. 酸性溶液的pH值____7。
答案:小于5. 溶液的pH值可以通过pH计或pH试纸进行测量。
答案:可以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越强。
()答案:错误2. 碱性溶液的pH值一定大于7。
()答案:正确3. 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答案:正确4. 纯水的pH值总是等于7。
()答案:错误5. 溶液的pH值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来确定。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解释什么是pH值,并说明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
答案: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用来衡量溶液的酸碱性。
pH值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重要影响,例如,土壤的pH值影响植物的生长,饮用水的pH值影响人体健康。
2. 为什么pH值在7左右被认为是中性?答案:pH值在7左右被认为是中性,是因为在25摄氏度时,纯水的氢离子浓度为10^-7 mol/L,其负对数正好是7,因此pH值为7的溶液既不呈酸性也不呈碱性。
3. 请描述如何使用pH试纸进行溶液酸碱度的测试。
化学酸碱中的酸碱强度练习题

化学酸碱中的酸碱强度练习题1. 下列酸溶液中,哪个是最强的酸?a) HClOb) H2SO4c) HFd) HNO3答案:d) HNO3解析:HNO3是硝酸,属于无机强酸,具有很强的酸性。
HClO是次氯酸,H2SO4是硫酸,HF是氢氟酸,它们的酸性相对较弱。
2. 下列碱溶液中,哪个是最强的碱?a) NH4OHb) NaOHc) KOHd) Ca(OH)2答案:c) KOH解析:KOH是氢氧化钾,属于强碱,具有很强的碱性。
NH4OH是氨水,NaOH是氢氧化钠,Ca(OH)2是氢氧化钙,它们的碱性相对较弱。
3. 下面的试剂中,哪个可以用来区分酸的强弱?b) 甲基橙指示剂c) 酚酞指示剂d) 高锰酸钾溶液答案:b) 甲基橙指示剂解析:甲基橙指示剂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而在弱酸或中性溶液中呈橙黄色。
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溶液中酸的强弱程度。
4. 下面的试剂中,哪个可以用来区分碱的强弱?a) 洋红指示剂b) 酚酞指示剂c) 石蕊试纸d) 高锰酸钾溶液答案:c) 石蕊试纸解析:石蕊试纸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测试纸,可以通过将试纸浸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中碱的强弱程度。
碱性溶液会使石蕊试纸变绿。
5. 下列酸中,哪个是最强的?a) HClc) HNO2d) H3PO4答案:a) HCl解析:HCl是盐酸,属于无机强酸,具有很强的酸性。
H2SO3是亚硫酸,HNO2是亚硝酸,H3PO4是磷酸,它们的酸性相对较弱。
总结:酸碱的强弱可以通过其离子的电离程度来判断。
一般来说,无机强酸和强碱的电离程度高,具有很强的酸碱性;而有机酸和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相对较低,具有较弱的酸碱性。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指示剂或试纸的变色来快速判断溶液中酸碱的强弱程度。
酸碱平衡试题及答案高一

酸碱平衡试题及答案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NaOHB. HClC. NaClD. H2O答案:B2.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A. 离子交换B. 电子转移C. 质子转移D. 能量转换答案:C3. 根据酸碱理论,下列哪种物质是碱?A. H2SO4B. NH3C. Na2CO3D. HCl答案:C4.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产物是:A. 盐和水B. 酸和水C. 碱和水D. 盐和酸答案:A5. 溶液的pH值小于7,则该溶液是:A. 碱性B. 中性C. 酸性D. 无法判断答案:C6. 以下哪种物质是两性物质?A. NaOHB. H2SO4C. Al2O3D. HCl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强碱?A. KOHB. NH3·H2OC. Ca(OH)2D. Na2CO3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强酸?A. H2SO4B. CH3COOHC. H2CO3D. HClO答案:A9.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弱酸?A. HClB. H2SO4C. HNO3D. CH3COOH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弱碱?A. NaOHB. NH3C. Ca(OH)2D. KOH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酸的定义是能够释放________(质子)的物质。
答案:H+2. 碱的定义是能够接受________(质子)的物质。
答案:H+3. 溶液的pH值等于7时,该溶液是________。
答案:中性4. 溶液的pH值大于7时,该溶液是________。
答案:碱性5. 溶液的pH值小于7时,该溶液是________。
答案:酸性6.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盐;水7. 两性物质是指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能表现出碱性的物质,例如________。
答案:Al2O38. 强酸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酸,例如________。
答案:HCl9. 强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碱,例如________。
高考化学复习溶液的酸碱性同步检测(附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溶液的酸碱性同步检测(附答案)酸碱度描画的是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水平,用pH值来表示。
以下是溶液的酸碱性同步检测,希望考生可以在做题时发现自己的效果。
1.用pH大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相对强弱有许多缺乏之处。
荷兰迷信家Henk Van Lubeck 引入了酸度(AG)的概念,即把酸度定义为c( H+ )与c(OH-)比值的对数,用公式表示为AG=lg [c( H+ )/c( OH- )] 。
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25℃时,AG=10的溶液呈碱性B.在25℃时,假定溶液呈中性,那么pH=7,AG=1C.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D.在25℃时,0.1 molL-1 NaOH溶液AG=0解析:选C 25℃时AG = lg [c( H+ )/c( OH-)]=10,可以失掉=1010,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A错误;在25℃时,假定溶液呈中性,那么c(H+)=c(OH-)=10-7,带入pH和AG的计算公式中可以得出pH=7,AG = lg [c(H+)/c(OH-)]=lg 1=0,B错误;pH=-lg c(H+),变型失掉c(H+)=10-pH,那么c(OH-)=10pH-14再代入AG的公式中得AG=lg=14-2pH,所以C正确;在25℃时,0.1 molL-1 NaOH溶液中c(OH-)=10-1,c(H+)==10-13,AG=lg =-12,所以D错误。
2.(2021浙江瑞安中学)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区分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失掉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画正确的选项是()A.a不能够显酸性B.b不能够显中性C.a能够显酸性或碱性D.b能够显碱性或许酸性解析:选C 由于不知道酸的酸性强弱水平,所以与氨水混合后酸碱性不定。
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能够为中性(强酸)或酸性(弱酸)。
酸碱试题及答案

酸碱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NaOHB. HClC. H2SO4D. NaCl答案:A2. 酸的定义是:A.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B. 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C.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金属离子的化合物D. 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答案:A3.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H3B. H2OC. NaOHD. Na2CO3答案:B4. 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HClB. H2OC. NH3D. NaCl答案:C二、填空题1. 酸的共轭碱是______,碱的共轭酸是______。
答案:碱的共轭酸,酸的共轭碱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的定义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的化合物。
答案:氢离子3. 在酸碱电子理论中,碱的定义是能够接受______的物质。
答案:质子三、简答题1. 请简述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机制。
答案: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其分子结构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发生化学变化,导致分子结构改变,从而引起颜色变化,以此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2. 为什么说水是一种弱酸?答案:水是一种弱酸,因为它可以电离生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水的电离常数Kw很小,说明其电离程度很低,因此被称为弱酸。
四、计算题1. 已知某酸的电离常数Ka为1.8×10^-5,求该酸的pKa值。
答案:pKa = -log(Ka) = -log(1.8×10^-5) ≈ 4.742. 已知某碱的电离常数Kb为5.6×10^-10,求该碱的pKb值。
答案:pKb = -log(Kb) = -log(5.6×10^-10) ≈ 9.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关于酸碱性的测试题带答案1.在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H+的浓度为1×10-7molL-1,则该溶液( )A.呈碱性B.呈酸性C.呈中性D.c(OH-)=100c(H+)解析:此题考查了KW的应用以及酸碱性的判断。
KW=1×10-12mol2L-2=c(H+)c(OH-)=1×10-7molL-1c(OH-)则c(OH-)==10-5molL-1因此c(OH-)>c(H+),溶液显碱性且10-5molL-1=c(OH-)=100c(H+)=100×10-7molL-1。
答案:AD2.下列溶液的pHA.人体内血液B.橙汁C.蔗糖水D.胃液解析:生物中许多生命活动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而且要在一定的pH范围内,解题时应把化学知识与生物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pH答案:BD3.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OH-为( )A.1.0×10-7molL-1B.1.0×10-6molL-1C.1.0×10-2molL-1D.1.0×10-12molL-1解析:pH为12的溶液若为碱溶液则溶液中c(OH)=10-2molL-1,由KW=10-14mol2L-2=c(H+)c(OH-)知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为10-12molL-1,若为盐溶液,该盐为强碱弱酸盐,溶液中的OH-全部是由水电离产生为10-2molL-1,由水电离出的H+一部分与弱酸根结合生成弱酸,导致c(OH-)>c(H+)显碱性。
答案:CD4.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11∶1B.9∶1C.1∶11D.1∶9解析:本题是求两溶液的体积比,实际上考查的是pH的计算,且属于酸碱混合碱过量的情况。
可根据溶液混合反应后剩余c(OH-)浓度列式求解。
设以下标1表示酸,2表示碱。
则混合前碱中c2(OH-)=0.1molL-1,酸中c1(H+)=0.01molL-1,则:c余(OH-)=10-3molL-1==0.001;解得V2∶V1=1∶9,故选项D正确。
此题也可用估算法巧解。
因强碱中c2(OH-)是强酸中c1(H+)的10倍,故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体积比应为V2∶V1=1∶10,而题中不是恰好反应,而是碱稍过量,因而V2∶V1应略大于1∶10,从而得出结果。
答案:D5.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A.m=nB.m>nC.m解析: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稀释至原体积的n倍后,c(H+)也随之变为原来的。
醋酸是弱酸,不完全电离,也稀释至原体积的n倍时,pH小于盐酸溶液稀释后的pH。
因为CH3COOHCH3COO-+H+又电离出H+,所以应继续加水稀释使pH增大,和盐酸的相等,即m>n。
答案:B6.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A碱酸石蕊乙B酸碱酚酞甲C碱酸甲基橙甲D酸碱酚酞乙解析:此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项。
选择指示剂要求颜色变化一定要明显故不选石蕊,排除A。
B项中滴定管中溶液为碱,选用乙滴定管,排除B。
C选项滴定管中为酸选甲,符合题意。
D项强碱滴定强酸两指示剂均可,滴定管内盛碱选乙符合题意。
答案:CD7.实验室用H2SO4滴定氨水,选用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B.石蕊C.酚酞D.任选一种均可以解析:指示剂选择一定要颜色变化明显,排除B。
达到滴定中点时颜色变化范围与滴定产物酸碱性一致,H2SO4与氨水反应的产物(NH4)2SO4为酸性,故选A。
答案:A8.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lgc(D+),以下关于pD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的pD=7.0B.含0.01mol的NaOH的D2O溶液1L,其pD=12.0C.溶有0.01molDCl的水溶液1L,其pD=2.0D.在100mL0.25molL-1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1的NaOD 的重水溶液,其pD=1.0解析:KW=16×10-16,则c(D+)=4×10-8molL-1A.pD=-lg4×10-8=8-2lg2=7.4,A错。
B中c(OD-)==0.01molL-1,pD==-lg16×10-14=12.8,B错。
C.c(D+)==0.01molL-1pD=-lg0.01=2.0(符合题意)D.c(D+)==0.1molL-1pD=-lg0.1=1.0答案:CD9.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析:此题给出条件①a7②10-aVa=10-14+bVb③Va由以上4个条件知若a=3,则b=6,则pH=b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与题意不符,则a≠3。
若a=5则b=10,则10-5Va=10-14+10Vb则=10>1即Va>Vb与Va因为b>7故a=0.5×b>3.5又=10-14+a+b则a故答案:(1)否若a=3则b=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3(2)否若a=5,c(H+)=10-5molL-1,则b=10,c(OH-)=10-4molL-1,==10>1,即Va>Vb 与Va(3)10.(1)图Ⅰ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6,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L。
(2)图Ⅱ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_________(填字母)。
A.amLB.(50-a)mLC.>amLD.大于(50-a)mL(3)若图Ⅰ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位置,A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6,则液面读数为______________mL。
解析:图Ⅰ为量筒,量筒特征由下到上数值增大,若a为6则数值小于6,A与B,B与C刻度相差1mL,则每一刻度线为0.2mL,故A的刻度为5.8mL。
图Ⅱ考查滴定管,滴定管上刻度由上到下越来越大,而且下部有一段无刻度,则当液面读数为a,内部液体体积V>(50-a)mL。
若Ⅰ为滴定管,由上到下刻度增大,故刻度大于6mL,又因为AC之间刻度相差1mL,每两个刻度之间为0.1mL,故液面读数为6.08mL。
答案:(1)5.8(2)D(3)6.0811.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试完成下列问题:(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3溶解而能测定NaOH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终点,能否据此得出准确的滴定结果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能否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____,如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解析:当盐酸中加入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时,盐酸首先与NaOH 反应,只有NaOH完全反应完时,盐酸才与BaCO3反应,故BaCO3不溶解。
原溶液为碱性,酚酞为红色,滴定终点时,红与粉红无明显变化,故非终点,终点应为粉红色变为无色。
因为滴定管下部有一段无刻度,故当滴定液达活塞处时,读出的液体体积小,故测定结果偏低,不能准确判断滴定结果。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显酸性,不仅NaOH与盐酸反应,BaCO3也与盐酸反应,故不选。
若用,则使用盐酸偏多,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1)因为滴加盐酸首先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2)浅红色变无色(3)不能(4)不能偏高走近高考12.(2006全国高考理综Ⅱ,7)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解析:H2O的电离为吸热反应,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H+)、c(OH-)增大,则水的离子积KW=c(H+)×c(OH-)增大,pH=-lgc(H+)减小,而c(H+)=c(OH-),呈中性。
答案:D13.(2006上海高考,20)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0.1molL-1的盐酸和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B.0.1molL-1的盐酸和0.1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D.pH=4的盐酸和pH=10的氨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和简单计算,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pH=7,A不正确。
等物质的量的HCl与Ba(OH)2混合,碱过量,溶液pH>7,B正确。
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知,当pH酸+pH碱=14时,酸碱等体积混合,已电离的部分恰好完全反应;由于醋酸为弱酸,氨水为弱碱,所以C选项中醋酸过量,D选项中氨水过量;故D选项中pH>7。
答案:BD14.(2004全国高考理综Ⅰ,11)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A.9.0B.9.5C.10.5D.11.0解析:若1体积pH=2.5的盐酸与1体积某浓度的该一元强碱恰好完全反应,则酸中H+浓度等于碱中OH-浓度,两者的pH之和等于14,也就是碱的pH=11.5。
将该溶液稀释10倍,就得到题中所用的强碱溶液,其pH减小1,等于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