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练习试题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练习试题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练习试题

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水的离子积常数

b 2.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

c (H +)、c (OH -)的关系 a a 3.pH 的概念,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a a 4.pH 的简单计算

b c 5.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pH 试纸、pH 计测定溶液的pH)

a b 6.中和滴定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b 7.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考点一 知识梳理

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 H 3O ++OH -或H 2O H ++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加试):K w =c (H +)·c (OH -)。

(1)室温下:K w =1×10-14。(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 增大。 (3)适用范围: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 w 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 +和OH -,只要温度不变,K w 不变。

注意 (1)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c (H +)·c (OH -),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所以与其说K w 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如说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的离子积常数。即K w 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22H O H O (H )(OH )c c +-=。

(2)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 +和OH -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 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 3、Na 2CO 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不变。 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体系变化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K w 水的电离程度 c (OH -) c (H +) 酸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注意

2424

方法与技巧

理清溶液中H+或OH-的来源

1.常温下,中性溶液:c(OH-)=c(H+)=10-7mol·L-1

2.溶质为酸的溶液:(1)来源: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H+)=c(OH-)。

(2)实例:计算pH=2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c(OH-)=(K w/10-2) mol·L-1=10-12mol·L-1,即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12mol·L-1。

3.溶质为碱的溶液

(1)来源: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OH-)=c(H+)。

(2)实例:如计算pH=1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方法是知道溶液中的c(H+)=10-12 mol·L-1,即由水电离出的c(OH-)=c(H+)=10-12 mol·L-1。

4.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

(1)pH=5的NH

4

Cl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由水电离的c(H+)=10-5mol·L-1,因为部分OH-

与部分NH+

4

结合,溶液中c(OH-)=10-9mol·L-1。

(2)pH=12的Na

2CO

3

溶液中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OH-)=10-2mol·L-1。

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知识梳理

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1)酸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

(2)中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

(3)碱性溶液:c(H+)7。

2.pH及其测量

(1)计算公式:pH=-lg c(H+)。

(2)测量方法

①pH试纸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pH。

pH试纸使用注意事项:

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可能产生误差;用pH试纸读出的pH值只能是整数;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因为氯水呈酸性的同时呈现强氧化性(漂白性)。

②pH计测量法。

(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常温下:

1.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实质是c(H+)与c(OH-)的相对大小,不能只看pH,一定温度下pH=6的溶液也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应注意温度。

2.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25℃时,pH=12的溶液不一定为碱溶液,pH=2的溶液也不一定为酸溶液,也可能为能水解的盐溶液。

4.等浓度等体积一元酸与一元碱混合的溶液——“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1)强酸与强碱混合呈中性;(2)强酸与弱碱混合呈酸性;(3)弱酸与强碱混合呈碱性。

5.常温下,已知酸和碱pH之和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1)两强混合:

①若pH之和等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中性,pH=7;

②若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

③若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酸性,pH<7。

(2)一强一弱混合——“谁弱显谁性”。

pH之和等于14时,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方法与技巧

1.酸碱稀释时两个误区

误区一:不能正确理解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

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

误区二:不能正确理解弱酸、弱碱的稀释规律

酸强酸

pH =a

体积为原来

的10n 倍

pH=a+n

弱酸a<pH<a+n

碱强碱

pH=b

pH=b-n

弱碱b-n<pH<b

注:表中a+n<7,b-n>7。

2.pH计算的类型

(1)单一溶液的pH计算

强酸溶液:如H n A,设浓度为c mol·L-1,c(H+)=nc mol·L-1,pH=-lg c(H+)=-lg (nc)。

强碱溶液(25℃):如B(OH)n,设浓度为c mol·L-1,c(H+)=10-14

nc

mol·L-1,pH=-lg c(H+)=14+

lg(nc)。

(2)混合溶液pH的计算类型

(1)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c(H+)混,再据此求pH。c(H+)混=c H+

1

V

1

+c H+2V2

V

1

+V2

(2)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c(OH-)混,再据K w求出c(H+)混,最后求pH。c(OH-)混=

c OH-

1V

1

+c OH-2V2

V

1

+V2

(3)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或OH-的浓度,最后求pH。

c(H+)

混或c(OH-)混=

|c H+酸V酸-c OH-碱V碱|

V

+V碱

考点三酸碱中和滴定(加试)

知识梳理

1.实验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溶液

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c HCl·V HCl

V NaOH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实验用品

(1)仪器

图A是酸式滴定管,图B是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2)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滴定管的使用

①酸性、氧化性的试剂一般用酸式滴定管,因为酸性和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

②碱性的试剂一般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活塞无法打开。

3.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记体积→加指示剂。

(2)滴定

(3)终点判断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c HCl·V HCl

V NaOH

计算。

4.几种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

石蕊<5.0红色 5.0~8.0紫色>8.0蓝色

甲基橙<3.1红色 3.1~4.4橙色>4.4黄色

酚酞<8.2无色8.2~10.0粉红

>10.0红色

5.

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

(1)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用酚酞作指示剂,例如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

(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例如用盐酸滴定氨水。

(4)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

(5)并不是所有的滴定都须使用指示剂,如用标准的Na

2SO

3

溶液滴定KMnO

4

溶液时,KMnO

4

颜色褪去

时即为滴定终点。

注意(1)强氧化性溶液、酸性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碱性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即酸性KMnO

4溶液、溴水、稀盐酸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Na

2

CO

3

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2)酸式滴定管的查漏方法:

将旋塞关闭,滴定管里注入一定量的水,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夹上,放置10分钟,观察滴定管口及旋塞两端是否有水渗出,旋塞不渗水才可使用。

(3)滴定终点是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点,不一定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

方法与技巧

1.误差分析的方法

依据原理c(标准)·V(标准)=c(待测)·V(待测),所以c(待测)=c标准·V标准

V待测

,因为

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所以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的变化,即分析出结果。2.滴定终点的判断答题模板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

(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3.图解量器的读数方法

(1)平视读数(如图1):实验室中用量筒、移液管或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视线与刻度的交点即为读数(即凹液面定视线,视线定读数)。

(2)俯视读数(如图2):当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由于俯视视线向下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凹液面的上侧,读数高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即读数偏大。

(3)仰视读数(如图3):读数时,由于视线向上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液面的下侧,因滴定管刻度标法与量筒不同,这样仰视读数偏大。

至于俯视和仰视的误差,还要结合具体仪器进行分析,因为量筒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增大;而滴定管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减小,并且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是两次体积读数之差,在分析时还要看滴定前读数是否正确,然后才能判断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是偏大还是偏小。

21.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 mL 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溶液的体积10V

甲≤V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

甲≤c(OH―)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若分别与5 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 :甲≤乙 : pH=11

【答案】AD

【解析】A、如果酸是强酸,当PH=3升高到PH=4,需要溶液稀释10倍。如果酸是弱酸,当PH=3

升高到PH=4,需要溶液稀释大于10倍,则溶液的体积是10V

甲≤V

,A正确;B、酸性溶液中,酸

电离出的H+会抑制水的电离,则甲烧杯中的H+浓度是乙烧杯中H+浓度的10倍,因此水电离出的OH

—浓度:10c(OH―)

甲=c(OH―)

,B错误;C、如果生成的盐不水解,则溶液的PH相等。如若盐水解,

则甲烧杯中溶液的碱性强于乙烧杯中溶液的碱性,因此所得溶液的PH:乙≤甲,C错误;D、若分别于5 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如果是强酸,则均是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如果是弱酸,则酸过量,但甲烧杯中酸的浓度大,pH小,因此,所得溶液的pH:甲≤乙,D正确。

13.室温下向10mL0.1mol/L 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13.解答:选D。

解析:A.错误,a点所示溶液中,NaOH与HA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中的溶质是NaA,A-部分水解,正确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是c(Na+)>c(A-)> c(HA) >c(H+);

B.错误,a点对应的是NaA溶液,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b点对应的溶液是NaA和HA溶液,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故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

C. 错误,pH=7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a+)=c(A-);

D.正确, b点对应的溶液是等物质的量的NaA和HA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故c(A-)>c(HA)。

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

溶液中

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M点所示溶液导电能力强于Q点

COO-)﹥c(Na+)

B.N点所示溶液中c(CH

3

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解析: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程度很小,离子浓度也较小,M点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弱,A错;N点所示溶液为碱性,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易判断出此时c(Na+)>c(CH

COO-),B错;由于M点的H+浓

3

度等于N点的OH-浓度,对水的电离程度抑制能力相同,所以两点水电离程度相同,C正确;Q点的

pOH=pH,溶液为中性,而两者等体积混合后生成醋酸钠,水解显碱性。则所加NaOH溶液体积略小于醋酸溶液的体积,D错。

答案:C

12.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

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

A.在pH=9.0时,c(NH

4+)>c(HCOˉ

3

)>c(NH

2

COOˉ)>c(CO

3

2-)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

4+)+c(H+)=2c(CO

3

2-)+c(HCO

3

-)+c(NH

2

COOˉ)+c(OHˉ)

C.随着CO

2的通入,

c(OHˉ)

c(NH

3

·H

2

O)

不断增大

D.在溶液中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

2

COOˉ的中间产物生成【答案】C

考点:电解质溶液

高中化学知识讲解《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中和滴定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4、指示剂的使用。 ①用量不能太多,常用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 ②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时,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改变:颜色变化对比明显。 如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pH变化范围很大,可用酚酞,也可用甲基橙;强酸滴定弱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一般不用石蕊试液,原因是其溶液颜色变化对比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较大。 要点二、中和滴定操作。 1、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试剂。 ①仪器。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等。 ②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 2、准备过程。 ①滴定管的使用: a.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碱式滴定管同样检验)。 b.洗净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润洗2~3次,并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c.注入液体: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 mL~3 mL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d.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 满反应液(如果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除去碱式

高中化学 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云南省高中化学 3.2.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一、内容及其解析 1、 内容: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 。 2、 解析:学习水的电离以及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水的离子积,,c (H +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2、解析: (1)、通过学习知道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和离子积常数,知道水的电离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要求懂得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及PH 的测定方法,学会用PH 的理论进行有关溶液PH 的计算。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和溶液pH 值的关系 2、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 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过程: 引入:水是不是电解质?研究电解质溶液时往往涉及溶液的酸碱性,而酸碱性与水的电离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水是如何电离的呢?精确的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 地电离,生成H 3O + 和OH — : 一、水的电离(第一课时)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 H 3O + + OH — 简写为:H 2O H + + OH — 实验测定:25℃ [H + ]=[OH -]=1710-?mol/L 100℃ [H + ] = [OH - ] = 16 10 -?mol/L 水的电离与其它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何异同? 不同点:水是“自身”作用下发生的极微弱的电离。 相同点:均是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提问:请学生计算水的浓度,1L 纯水的物质的量是55·6mol ,经实验测得250 C 时,发生电 离的水只有1×10-7 mol ,二者相比,水的电离部分太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可以视为常数,常数乘以常数必然为一个新的常数,用K w 表示,即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2、水的离子积 K w = c (H +)·c (OH — ) 由于250C 时,c (H +)= c (OH —)= 1×10-7 mol/L 所以250C 时,K w = c (H +)·c (OH —)=1×10-14(定值)(省去单位)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影响K w 的因素是什么?(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 -12 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度越大。对于中性水,尽管Kw,电离度增大,但仍 是中性水,[H +]=[OH -].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经典试题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集萃(五)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26. (3分)如右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等质量的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在烧杯中央滴入CuSO 4溶液。 ⑴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指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27. (4分)以铜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用含3~5gNaOH 的15%NaCl 的混合溶液做电解液,外加电压为 1.5V 电解时,得到一种半导体产品(产率93%以上)和一种清洁能源,则它的阳极反应式为 ,阴极反应式为 ;电解也是绿色化学中一种有效工具,试以此为例,写出绿色化学的两点特征: 和 。 28. (10分)下图中E 是一种固体的非金属单质,A 、B 、D 、F 、G 、H 中都含有E 元素,A 、C 、F 、H 、G 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G 加入含碘的淀粉蓝色溶液,蓝色褪去。 ⑴试写出A ~H 的分子式;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⑵写出G 与单质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 (5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两种:HCl 、NaOH 、NaH 2PO 4、Na 3 PO 4、H 3 PO 4和Na 2HPO 4。 ⑴这六种物质两两间可能形成 种互相不发生反应的组合。 ⑵取某种组合溶液,滴入甲基红指示剂后为黄色(pH=6.2),再滴入酚酞指示剂后仍是黄色(酚酞无色,pH ≤8.0),则此组合是 和 的组合液。 ⑶取另一组合溶液xmL ,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c mol/LNaOH 溶液滴定至红橙色(此时pH 约为9.6左右),又消耗V 1mL(V>V 1),试确定此组合溶液是 和 物质组成的。 30. (7分)我国东方Ⅱ号宇宙火箭的燃料是N 2H 2(CH 3)2,助燃剂为N 2O 4,两者发生完全燃烧时产生了巨大推力,让火箭携带卫星上天。 ⑴N 2H 2(CH 3)2中N 的氧化数为 ,N 2O 4中N 的氧化数为 。 ⑵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试写出N 2O 4中N 、N 连接的一种Lewis 结构式并标出形式电荷 。 ⑷N 2H 4与N 2O 4比较, 的N -N 键长较长,其理由是 。 H G E A F B C D O 2 NH 3·H 2O HCl

初三化学溶液的酸碱性讲义练习

本次课课堂教学内容 一、要点复习 1.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例如:碳酸钠(Na2CO3)属于盐类但其溶液显碱性,硫酸铜(CuSO4)属于盐类,但其溶液显酸性。 2.酸性、碱性溶液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性、碱性溶液。 二、内容讲解 知识点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表现为酸性 2,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表现为碱性 3,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呈中性 知识点2 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 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1)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是碳酸改变了溶液的颜色。 4.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典例分析 1.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含碳酸)、白醋、酸果汁等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表现出酸性;

2.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等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这些溶液显碱性 3.食盐水、蔗糖水等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显中性。 知识点3溶液酸碱性强弱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7 溶液呈酸性;pH>7 溶液呈碱性;pH=7 溶液呈中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2. pH的测定: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典型例题】 1.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 2.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3.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肥皂水 B.氨水 C.酸果汁 D.食盐水 4.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5.小明在一次晚会上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向事先做好的白花上喷一种无色试液后,白花变成了鲜艳的红花。请你判断小明所喷的试液可能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无色稀硫酸 D.水 6.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显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总结 在历年高考命题中,通过图象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pH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有关混合溶液pH的计算、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盐类水解、守恒关系的应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 等知识的题目是必考题,具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试题通常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涉及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 浓度的等量关系、大小关系以及水的电离程度等知识和规 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一、解题方法: 1.要仔细分析所给图象,确定图象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 碱性,充分挖掘图象信息中的隐含条件,如图示中的最高点、最低点、交汇点、突变点都是提供解题信息的关键点。 2.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等方法解决问 题。 (1)三大守恒:①电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质子守 恒。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 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

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可水解的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 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需要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 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3.对于混合溶液的离子平衡图象题,解题思维必须触及:混合溶液有无反应、反应物是否过量、电离与水解何者强、 溶液体积变化有无影响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等。若不发生反 应的混合溶液,则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若恰好完全反应的 混合溶液,生成的是酸或碱则考虑电离,生成的是盐则考虑 水解。若反应物过量,则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若 有定量计算,则要考虑混合溶液的体积变化。 4.一定要理解透坐标用对数表示的含义。结合平衡移动 原理确定变化量到底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5.选择题中的曲线图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图象。该类试题中,图象中 一般会同时涉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酸碱混合液的pH与离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图象。 (3)沉淀溶解平衡图象。 无论哪种图象题,主要的命题点都无外乎以下几方面: (1)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判断。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练习题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 课前预习 1.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回忆前面所学的知识,哪些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猜想紫色石蕊有什么特性? 2.举出三种日常生活中曾给你留下“酸”印象的物质。 课堂练习 3.初三化学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等。区别稀盐酸和食盐水,一般选用;区别石灰水和蔗糖水,常选用,现象更明显。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用。 4.据实验现象,填写指示剂溶液变色情况: 5.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性物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性物质。 6.日常生活里的下列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无明显变化的是()A.雪碧B.纯碱溶液C.纯净水D.柠檬汁 7.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氨水B.肥皂水C.食盐水D.白醋 8.能用无色酚酞区别开的一组溶液是()A.稀盐酸和稀硫酸B.石灰水和雨水 C.纯碱溶液和稀氨水D.食盐水和蔗糖水 9.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是①食盐水②白醋③肥皂水,其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②①③ 课后测试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1)稀盐酸遇到紫色石蕊变红色()(2)pH小于7的雨水,呈酸性,是酸雨() (3)胃酸过多的病人在空腹时最好多吃一些柑橘() (4)pH在6.5~7.5之间的土壤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5)pH计可以较精确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 12.人体中几种重要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①血液7.35 ~7.45 ②唾液6.6~7.1③胃液0.8~1.5 ④胆汁6.8~7.4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①B.②C.③D.④ 13.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如下:①甘草7.2 ~8.5 ②甘蔗6.0~8.0③大豆6.5~7.5 ④茶树5.0~5.5 江西很多丘陵地区土壤为红色,呈弱酸性,你认为江西适宜种植()A.①B.②C.③D.④ 三、简答题 14.家中的白醋和白酒,我们可以通过闻它们的气味,轻而易举地把它们分开,如果要用化学性质,区别这两种物质,你有几种方法?(至少写出两种) 15.正常的雨水呈什么性?为什么?什么样的雨水被称为“酸雨”?你知道“酸雨”形成的原因吗?请动手试一试,测一测本地区长的雨是否是“酸雨”。 16.放学回家,小明想起了老师要大家检验家中的各种水溶液,如:矿泉水、汽水、肥皂水、柠檬汁、牛奶、洗洁精等,看看它们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的,但是怎么检验呢?家里又没有红蓝石蕊试纸,又不能都用喝的办法,该如何是好呢?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练习试题

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水的离子积常数 b 2.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 c (H +)、c (OH -)的关系 a a 3.pH 的概念,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a a 4.pH 的简单计算 b c 5.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pH 试纸、pH 计测定溶液的pH) a b 6.中和滴定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b 7.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考点一 知识梳理 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 H 3O ++OH -或H 2O H ++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加试):K w =c (H +)·c (OH -)。 (1)室温下:K w =1×10-14。(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 增大。 (3)适用范围: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 w 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 +和OH -,只要温度不变,K w 不变。 注意 (1)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c (H +)·c (OH -),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所以与其说K w 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如说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的离子积常数。即K w 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22H O H O (H )(OH )c c +-=。 (2)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 +和OH -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 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 3、Na 2CO 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不变。 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体系变化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K w 水的电离程度 c (OH -) c (H +) 酸 逆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2004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 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 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4分) 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元素X 和Y 。X 是用高能48Ca 撞击Am 24395靶得到的。经过100微秒,X 发生α-衰变,得到Y 。然后Y 连续发生4次α-衰变,转变为质量数为268的第105号元素Db 的同位素。以X 和Y 的原子序数为新元素的代号(左上角标注该核素的质量数),写出上述合成新元素X 和Y 的核反应方程式。 答案: Am 24395+ 4820Ca = 288115+3n (2分)不写3n 不得分。答291115不得分。 288115 = 284113 + 4He (2分) 质量数错误不得分。 4He 也可用符号α。 (答下式不计分:284113-44He = 268105或268105Db ) (蓝色为答案,红色为注释,注释语不计分,下同) 第2题(4分)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 这种高聚氮的N-N 键的键能为160 kJ/mol (N 2的键能为942 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在这种晶体中,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 ;按键型分类时,属于 晶体。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 ,这是因为: 。 答案: 3 原子晶体 炸药(或高能材料) 高聚氮分解成N 2释放大量能量。(各1分) 姓名学校 赛场报名号赛区 省市自治区

高中化学精讲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 34、酸碱中和滴定 1.复习重点 1、 理解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滴定的正确步骤,了解所用仪器的结构(两种滴定管)。 3、 理解指示剂的选用原则和终点颜色变化判定。 4、 学会误差分析及成因 2.难点聚焦 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 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 如:①Hcl+NaOH===NaCl+H 2O ②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③N 3PO 4+3NaOH====Na 3PO 4+3H 2O 注意:①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 ②由于所用指示剂变色范围的限制,滴定至终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2、中和滴定原理 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 1mol 1mol C (HA).V (HA) C (BOH).V (BOH) 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 ) HA () BOH ()BOH ()HA (V V .C C =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 定 读标V V .C C )HA (=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 若酸为多元酸, HnA + nBOH===BnA+nH 2O 1mol nmol C (HA).V (HA) C (BOH).V (BOH) 则有关系:) HB () HA ()BOH ()HA (V .n V .C C = 3、滴定方法的关键 (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量筒(或移液管)。 (2)操作:①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 ②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③计算。

2020-2021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后习题:第三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基础巩固 1常温下,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 A.1.0×10-14 B.1.0×10-13 C.1.32×10-14 D.1.32×10-15 答案:A 2纯水在80 ℃时的pH()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 答案:C 3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答案:B 4常温下,在0.01 mol·L-1 H2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 A.5×10-13 mol·L-1 B.0.02 mol·L-1 C.1×10-7 mol·L-1 D.1×10-12 mol·L-1 答案:A 5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H+)·c(OH-),所以K W随溶液H+和OH-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 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K W=K电离·c(H2O),一定温度下K电离和c(H2O)都是不变的常数,所以K W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H+)·c(OH-),只要温度一定,K W是常数,溶液中H+的浓度变大,OH-的浓度就变小,反之亦然。 答案: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H++OH-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详解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第1题(12分) 通常,硅不与水反应,然而,弱碱性水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硅溶解,生成Si(OH)4。 1-1已知反应分两步进行,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CH5+的存在,人们曾提出该离子结构的多种假设,然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获得该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并由此提出该离子的如下结构模型: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快速转动;所有C-H键的键长相等。 1-2该离子的结构能否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说明?简述理由。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 A+H2O NH2OH+HN﹡O2→ B+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请分别写出A和B的路易斯结构式。 第3题(8分)

3-1 以“”表示空层,A、B、C表示Cl-离子层,a、b、c表示Mg2+离子层,给出三方层型结构的堆积方式。 3-2计算一个六方晶胞中“MgCl2”的单元数。 3-3 假定将该晶体中所有八面体空隙皆填满Mg2+离子,将是哪种晶体结构类型? 第4题(7分) 化合物A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差的无水的弱酸钠盐。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将A与惰性填料混合均匀制成样品,加热至400℃,记录含A量不同的样品的质量损失(%),结果列于下表: 利用上述信息,通过作图,推断化合物A的化学式,并给出计算过程。 第5题(10分) 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苄,用下列方法分析粗产品的纯度:称取0.255g样品,与25 mL 4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 mL圆底烧瓶中混合,加热回流1小时;冷至室温,加入50 mL20%硝酸后,用25.00mL 0.1000mol·L-1硝酸银水溶液处理,再用0.1000mol·L-1NH4SCN水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消耗了6.75 mL。 5-1 写出分析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5-2 计算样品中氯化苄的质量分数(%)。 5-3 通常,上述测定结果高于样品中氯化苄的实际含量,指出原因。 5-4 上述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氯苯的纯度分析?请说明理由。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一、单选题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由水电离产生的c(H +)=1×10-10mol?L -1的溶液中:NO 3-、Fe 2+、Na +、SO 42- B . w +K c(H ) =10-10mol?L -1的溶液中:NH 4+、I -、Cl -、K + C .-+ c(OH )c(H ) =1×106的溶液中:K +、Na +、Cl -、HCO 3- D .惰性电极电解AgNO 3后的溶液中:SO 32-、K +、Na +、S 2- 2.常温下,下列溶液中c(H +)最小的是 A .pH =0的溶液 B .0.03 mol·L -1H 2SO 4 C .0.05 mol·L -1HClO D .0.05 mol·L -1的NaHSO 4 3.在下列叙述中:①0.1mol?L -1HA 溶液的导电性比0.1mol?L -1的盐酸的导电性弱;②测得0.1mol?L -1的HA 溶液的pH=2.7;③常温下,测得NaA 溶液的pH >7;④常温下,向HA 的溶液中加入NaA 固体,pH 增大;⑤等pH 等体积的盐酸和HA 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 反应,HA 放出的H 2多。能说明HA 是弱酸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4.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 .c(OH -)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1.下列说法,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CO2可以灭火,所以镁条着火时可用CO2灭火 B. 海水的溴以Br-形式存在,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提取Br2 C.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温下不可能发生氮的固定 D. 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2.溴单质与氯气的性质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观察溴的外观→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B.观察溴的外观→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C.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 3.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O2 B.SO2 C.NH3 D.Cl2 4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加水液封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5.Na2O、NaOH、Na2CO3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③电解质;④细分为:碱性氧化物、碱、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H+ B.Ca2+ C.SO42- D.NH4+

7.鉴别NaCl、NaBr、NaI 三种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氯水、CCl4 B.淀粉溶液 C.溴水 D.碘水 8.下列物质不能用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Na2O2 B.FeCl3 C.NO2 D.SO2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 === Cu2+ +Fe2+ B.氯气跟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ClO-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 === 2Fe3++3H2↑ 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 CO32- + H2O 10.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 将红色布条放入新制的氯水中,布条退色(HCl) C. 将SO2通入新制的氯水中,溶液退色(Cl2) D. 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11.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O(NO2):水 B.FeCl2溶液(FeCl3):Fe C.CO2(HCl ):Na2CO3溶液 D.NaHCO3溶液(Na2CO3):CO2 1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已知: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 mL 0.1 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200 mL 0.1 mol?L?1 KCl溶液 B. 5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0.2 mol?L?1 NaCl溶液 D. 25mL 0.15 mol?L?1 AlCl3溶液

(2016)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试卷无答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 (2016年9月12日)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位置,用铅笔解答无效(包括作图)。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将任何纸张带入考场。 凡要求计算者,须给出计算过程,没有计算过程无效。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等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于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用涂改液涂改的解答无效。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气体常数R=8.31447 J K-1 mol-1 法拉第常数F=96485 C mol-1 阿佛加德罗常数N A =6.022142×1023 mol-1 第1题 (15分) 1-1 2009年10月合成了第117号元素,从此填满了周期表第七周期所有空格,是元素周期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117号元素是用249Bk轰击48Ca靶合成的,总共得到6个117号元素的原子,其中1个原子经p次α衰变得到270Db后发生裂变; 5个原子则经q次α衰变得到281Rg后发生裂变。用元素周期表上的117号元素符号,写出得到117号元素的核反应方程式(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 1-2 写出下列结构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C 6 H 5 )IF 5 ]-(C 6 H 5 ) 2 Xe[I(C 6 H 5 ) 2 ]+

1-3 一氯一溴二(氨基乙酸根)合钴(III)酸根离子有多种异构体,其中之一可用 空洗净的鸡蛋壳里,将蛋壳开口朝上,部分浸入盛有0.1 mol L-1的氯化铜溶液的烧杯中,在静置一周的过程中,蛋壳外表面逐渐出现金属铜,同时烧杯中的溶液渐渐褪色,并变得混浊。 2-1设此装置中发生的是铜离子和硫离子直接相遇的反应,已知φ?(Cu2+/Cu)和φ?(S/S2-)分别为0.345V和 -0.476 V,nFE?=RT ln K,E?表示反应的标准电动势,n为该反应得失电子数。计算25o C下硫离子和铜离子反应得到铜的反应平衡 迄今已知的除金刚石和氮化硼外最硬的固体。1930年确定了它的理想化学式。左下图是2007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给出的碳化硼晶胞简图。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水的电路与溶液的酸碱性》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 考点1 水的电离平衡概念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1.水的电离平衡和电离平衡常数 H2O + H2O H3O+ + OH-ΔH>0 或者H2O H+ + OH- ΔH>0 ①25℃时:K W= =10-14mol·L-1 ②Kw随温度升高而 2.水的电离度 对于水c(H2O)=(1000g/L)/(18g/mol) = 55.56mol/L(常数). 常温时α水=10-7/55.6=1.8×10-9=1.8×10-7% 所以水是的电解质.比水还难电离的物质通常看作是非电解质. 3.影响水的电离度大小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规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度. (2)浓度的影响规律: ①加入酸, 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水的电离度。 ②加入碱, c(O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水的电离度。 ③加入因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或呈碱性的盐,使水的电离度。 ④加入因电离而使溶液呈酸性的酸式盐, 如:NaHSO4、NaHSO3和NaH2PO4等,相当于加入酸的 [例1]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pH值升高 B、[H+]和[OH-]的乘积增大 C、酸性增强 D、OH-离子浓度减小 考点2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1.溶液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判断依据是:看和的相对大小. 在任意温度的溶液中:若c(H+)>c(OH-) c(H+)=c(OH-) c(OH-)>c(H+)

[例2] (1)某温度下,某溶液的pH=7,该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吗? (2)某温度下纯水的c(H+)==2.0×10-7mol/L。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4.0×10-13mol/L,则该溶液的pH值可能是________。 [解析]在该温度下,kw= c(H+)·c(OH-)=2.0×10-7×2.0×10-7=4.0×10-14。 c(H+)=4.0×10-13mol/L,则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若酸性溶液,溶液中的c(H+)=4.0×10-14/4.0×10-13=1.0×10-1mol/L。所以溶液的pH值=-lg c(H+)=-lg(1×10-1)=1;若碱性溶液,则溶液的pH值=-lg c(H+)=-lg4.0×10-13=13-lg4=12.4。 【答案】(1)不一定(2)该溶液的pH值可能为1或12.4。 [规律总结](1)在25℃时是中性溶液,低于25℃时是弱酸性溶液,高于25℃时是弱碱性溶液。(2)本题的情境转换成非理想状况,主要考查考生灵活应变的能力。 考点3 pH值计算的基本规律 1. 两种强酸溶液混和,先求c(H+),再求pH。 C(H+)= 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和,且原溶液pH值相差≥2时,把稀溶液(pH较大的)当作水来处理,混和液的pH值=小pH+0.3。 2.两种强碱溶液混和,先求c(OH-),再通过求c(H+),最后求pH值. C(OH-)= 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和,且原溶液pH值相差≥2时,把稀溶液(pH值较小的)当作水来处理,混和液的pH=大pH-0.3。 3.强酸和强碱混和,先确定过量离子的浓度: 若H+过量c(H+)=(c(H+)酸V酸-c(OH_)碱V碱)/(V酸+V碱) 若碱过量c(OH-)=(c(OH-)碱V碱-c(H+)酸V酸)/(V碱+V酸) 当酸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离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H 值;当碱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OH值,再求pH值。 4. 有关酸、碱溶液的稀释 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一个单位,弱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不到一个单位; [例3] 求下列溶液的pH: (1)某H2SO4溶液的浓度是0.005mol/L:①求此溶液的pH;②用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0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附答案)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 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 卷论处。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一题 (17分) Cr及其化合物在现今工业上十分常用,Cr占地壳蹭的丰度为0.0083%,主要来源是铬铁矿、铬铅矿。最初Cr的提炼是用铬铁矿与焦炭共热生产的。 1.写出铬铁矿、铬铅矿的化学式,写出铬铁矿与焦炭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其水溶液可有三2.Cr常见的价态为+3和+6,常见的Cr(Ⅲ)化合物为CrCl 3 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绿色和绿色,请分别画出这三种不同颜色的Cr (Ⅲ)化合物阳离子的立体结构。指出Cr的杂化方式 3.常见的Cr(Ⅵ)化合物是重铬酸钾,是由铬铁矿与碳酸钠混合在空气中煅烧后用水浸取过滤,然后加适量硫酸后加入氯化钾即可制得,写出涉及的反应方程式。 4.在钢铁分析中为排除Cr的干扰可加入NaCl和HClO 加热至冒烟来实现,写出 4 (CN)2被称为拟卤素,其性质与卤素单质既有相似点,也有一些不同。它可以由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一同制取得到。 1. 写出制取(CN)2的反应方程式。 2. (CN)2不稳定,它在水溶液中有2种水解方式,其中一种是生成HCN与HOCN。 请分别写出(CN)2的两种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3. HCN在加热时与O2反应,反应比为8:3,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4.液态的HCN不稳定,易聚合。其中,三聚体中包含有2种不同环境的C, 2 种不同环境的H与2种不同环境的N;而四聚体中H只有1种环境,C,N则各有2种不同环境。试画出两种聚合体的结构,并分别标明它们中所具有的 SmCo5是一种典型的AB5型金属化合物,可作为磁性材料,其结构如下 其中大球为Sm,小球为Co。而另一种永磁体材料X跟SmCo5的结构密切相关,他是将如图(a)层的1/3Sm原子用一对Co原子代替,并且这对Co原子不在(a)平面上而是出于该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其连线被(a)平面垂直平分。且相邻两(ABAB……型排列,三方晶胞则为ABCABC……型排列。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与习题(含答案)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过氧乙酸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

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A+H2O NH2OH+HN﹡O2→B+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请分别写出A和B的路易斯结构式。 第3题(8分) 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某无水MgCl2晶体属三方晶系,呈层形结构,氯离子采取立方最密堆积(ccp),镁离子填满同层的八面体空隙;晶体沿垂直于氯离子密置层的投影图如下。该晶体的六方晶胞的参数:a=363.63pm,c=1766.63pm;p=2.53g·cm-3。 3-1 以“”表示空层,A、B、C表示Cl-离子层,a、b、c表示Mg2+离子层,给出三方层 型结构的堆积方式。

3-2计算一个六方晶胞中“MgCl2”的单元数。 3-3 假定将该晶体中所有八面体空隙皆填满Mg2+离子,将是哪种晶体结构类型? 第4题(7分) 化合物A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差的无水的弱酸钠盐。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将A与惰性填料混合均匀制成样品,加热至400℃,记录含A量不同的样品的质量损失(%),结果列于下表: 利用上述信息,通过作图,推断化合物A的化学式,并给出计算过程。 第5题(10分) 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苄,用下列方法分析粗产品的纯度:称取0.255g 样品,与25mL 4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 mL圆底烧瓶中混合,加热回流1小时;冷至室温,加入50 mL20%硝酸后,用25.00mL 0.1000mol·L-1硝酸银水溶液处理,再用0.1000mol·L-1NH4SCN水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消耗了6.75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