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合集下载

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4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现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999年11月25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观部门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合理处置土地资产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

要从有利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促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国有企业改革时,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根据行业、企业类型和改革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和管理政策。

(一)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和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国有企业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

(二)对于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根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主要采用授权经营和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配置土地,国家以作价转为国家资本金或股本金的方式,向集团公司或企业注入土地资产。

(三)对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应坚持以出让、租赁等方式配置土地。

非国有资本购买、兼并、参股原国有企业时,可将企业原划拨土地评估作价后同其他国有资产一并转为国有股,逐步通过股权转让变现;也可分割出与企业净负债额相当的土地转为出让土地,参与企业整体拍卖和兼并,剩余土地,购买方或兼并方有优先受让权和承租权。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改革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改革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改革孙晖史后擘孙建成王凌骁吴申昊薛超薛林伟杨志鹏张冬阳张雪寒(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010级会计4班 225300)[摘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历来备受瞩目。

我们要正确地分析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状况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1 引言1978午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选择了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宁江机械厂、四川化工厂、新都县氮肥厂和南充钢厂6户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由此启动了国有企业改革。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走过34年的历程,在各种不同的观点碰撞中、在各种改革举措探索中前行。

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倒在改革的路上,但毕竟也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突出重围”,开始步入市场经济之路。

今天的国有企业已经不同于往昔的国有企业,这种变化使我们对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的一些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2 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的状况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国有企业能否增强活力,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企业经营机制健全了,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才会发生根本好转。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了三十几年的历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2.1 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000年以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从来没有超过1000亿元。

到了2000年,3年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结束,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上升到2390亿元,2002年是2630亿元,2003年达到4951.2亿元。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

2.2 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企业的亏损补贴曾经是我国财政的一个大问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财政收入中,对亏损的国有企的补贴首经达到了20%,即五分之一的财政收人要用来补贴企业。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0]3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0]3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0]3号2000年2月21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深化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一)加快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含经授权的控股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国有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今年底基本到位。

(二)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在省政府领导下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对全省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监督,对省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行使管理权。

(三)组建省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国有独资性质的企业法人,是政府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受托人。

省政府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出资人,委托省国资管理机构行使股东权利。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根据政企分开、企业与原主管部门彻底脱钩的原则,按大的行业将省属国有资产相对集中,对现有的省已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各类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投资公司以及省厅局直属企业进行适当归并,组建若干个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省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主要职能是:担任国有资本的出资人,作为各类国有企业的出资主体;按照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要求,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进行经营运作;执行省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负责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其投资企业按照投资额享有重大决策权、投资收益权和经营管理者选择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十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十章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单项选择题:1、粉碎“四人帮”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坚持的错误方针是()。

A、反击右倾翻案风B、“两个凡是”C、“阶级斗争为纲”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2、1977年8月召开的,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又继续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的全国代表大会是()。

A、中共十大B、中共十一大C、中共二十大D、中共十三大3、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的题目是()。

A、《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实现四化,永不称霸》4、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5、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予以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A、彭德怀B、邓小平C、薄一波D、刘少奇6、1979年4月5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改革、整顿、提高”B、“改革、稳定、充实、完善”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改革、发展、创新、提高”7、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全会通过的决议是()。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8、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决议是()。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9、198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提出的重大命题是()。

党的领导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意义与历史发展

党的领导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意义与历史发展

党的领导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意义与历史发展作者:王昱文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06期摘要: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经济体制的发展紧密相关,坚持党的领导,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因此,研究党的领导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党的领导;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意义;发展历史中图分类号:F276.1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6-0014-01一、党的领导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意义在世界各国中,政治领导的企业虽然在数量、形式、结构表现上不尽相同,但都存在于历史渊源、政治背景、文化传承不同的经济体制中,并且也将持续发展存续,例如英国黄金股模式下的政府企业或是新加坡淡马锡公司。

党的领导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对于我国来说更加具有深刻意义。

我国国有企业自诞生之初就与党的领导紧密相连。

从建国初期的“厂长领导分工负责制”到20世纪改革开放阶段的“在党的领导下厂长(经理)负责制”,到如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治理中始终处于重要位置。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一国情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国有企业代表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的取向,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国家发展现代化、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坚力量。

国有企业不但承担了我国公有制的主要生产资料,为我国经济制度甚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国企工人,代表着广大工人阶级,又因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地位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也决定了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治理中的重要环节。

二、党的领导参与国有企业治理的历史发展纵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1988年8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433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发

433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发

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1999]433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观部门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合理处置土地资产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

要从有利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促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二、国有企业改革时,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根据行业、企业类型和改革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和管理政策。

(一)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和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国有企业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

(二)对于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根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主要采用授权经营和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配置土地,国家以作价转为国家资本金或股本金的方式,向集团公司或企业注入土地资产。

(三)对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应坚持以出让、租赁等方式配置土地。

非国有资本购买、兼并、参股原国有企业时,可将企业原划拨土地评估作价后同其他国有资产一并转为国有股,逐步通过股权转让变现;也可分割出与企业净负债额相当的土地转为出让土地,参与企业整体拍卖和兼并,剩余土地,购买方或兼并方有优先受让权和承租权。

(四)对承担国家计划内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国有企业,原划拨土地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也可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向企业注入土地资产。

对其他采用成熟技术进行产品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国有企业,可将原使用的划拨土地按出让方式处置,土地收益可作为应付帐款暂留行业,全额用于技术改造,并参照技改贷款方式进行管理。

(五)各项土地资产配置政策涉及的具体行业划定和土地收益使用管理办法,由我部分别商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确定。

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综述

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综述

• 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通过同年8月1日实 行《企业法》。承包制和租赁制、企业自 主权、厂长负责制、政企关系以法律方式 确定。
• 经济学界关于“两权分离”的理论主张对 政府政策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1984年10月实行以税代利的第二步“利改 税”,目的是将国家和企业之间的隶属式 分配关系改为税收关系,为企业创造平等 竞争的机会。
• 1993年底通过《公司法》确立法律依据, 1994年百户企业制度试点,国有小企业大 规模以公司制、出售产权、股份合作制以 及过渡(租赁、托管、兼并、破产)形式 进行改革。
• 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 革,理论界形成了两种倾向:
• 1、产权改革为核心
• 2、政企分开为核心
• 产权论者的主张:
• 在将政府的双重身份与职能分离的基础上 构筑新的公有产权主体,即不同形式的国 有资产持股公司,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 位问题;
• 1、股份制企业集团
• 2、各种基金组织
• 3、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 (1)上海模式
• (2)武汉模式
• (3)深圳模式
1997——
• 1997年十五大报告:“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 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 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 1988年国家实行双紧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企业竞相通过股份制形式向社会发行股票 筹集资金,全国掀起第二次“股份热”。
• 1989年治理整顿,清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 潮,股份热骤然降温,一些地区甚至要求 退出股份制试点。
• 1990年国务院提出《关于治理整顿,深化 改革的意见》,1990年11月和1992年4月 上海和深圳两市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

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政策解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既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又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军转干考试辅导专家为帮助2014年即将转业的军转干部进行有效备考,现将《决定》中针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的新观点、新举措进行解读。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但是,经过多年实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障碍多,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不协调等。

在过去经济粗放增长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不明显,但在新形势下,这些矛盾集中显现,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是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长期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需严重萎缩,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到以往的水平。

将来,即使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外需的增长也很难达到以往的速度。

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过渡到了中高速阶段,要想保持中高速增长,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做优做强。

另一方面,不断消除市场中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这也是长期以来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关系争议的回应。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

特别是近两年关于“国进民退”、国有企业垄断、民营企业家移民等现象争议不断。

有些是出于真心关心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一些别有用心,人为制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立,制造矛盾。

虽然争论的问题很多并不符合事实,数据也不支持,但已造成了重大的负面效应,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共産党第15回大会中央委員会第4次全体会議
(1999年9月19~22日)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有企業若干の重要問題に関する決定)」
→「一、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有企業改革の推進およびその発展は、重要かつ緊急の任務である)」
「(…中略…)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下,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且一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改革和建设
(公有制を主体とし、多種の所有制経済が共に発展する情勢下にあって、国有経済の総体的実力はさらに強化され、国民経済において継続して主導的役割を果たし、かつ財政収入の主たる来源となり、国家の改革および建設に資する力を有する)。


→「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国有企業改革および発展の主要な目標と指導方針)」
「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
(2010年までの国有企業改革および発展の目標は、経済体制および経済増長方式という2項目に及ぶ根本的転換と対外開放という要求に適応すべく、戦略的な調整および改組を基本的に完成させ、さらに比較的合理的な国有経済の産業分布および構造を形成し、経済効率にすぐれ、科学技術の開発能力、市場競争力、リスク管理能力に優れた完成された現代企業制度を樹立し、国有経済を国民経済においてさらに効果的な主導作用を担当させる)。


→「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経済分布の戦略的調整)」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目前,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在坚持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总量将会继续增加,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分布更加合理,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会有所减尐。

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
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这种减尐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国有経済分布の戦略的な調整には、産業構造の優化レベルおよび所有制構造の調整と完全にリンクし、進出する分野もあれば撤退する分野もあり、また、積極的な政策を推進する分野もあればそうでない分野もあるとい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を堅持する必要がある。

当面、国有経済の進出領域は広すぎる傾向にあり、個々の企業の質はあまり高くないため、資源の配分も非効率的であるといった問題は早急に解決する必要がある。

また、国有経済が支配すべき産業および領域の主たるものは、国家の安全に関わる産業、自然独占の産業、重要な公共製品あるいは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産業、基幹産業およびハイテク産業に関わる重要企業等である。

その他の産業および領域については、資産の再編および構造調整を経て産業の集中化、重点化を図り、国有経済個々の質向上に努め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国有、集団所有制という公有制経済を主体とする前提の下、個人、私営企業等の非公有制経済の発展を奨励、指導する。

国民経済の不断の発展にともない、国有経済は広大な発展空間を有し、総量は継続して増強され、個々の質が向上して、さらなる合理化が進展すれば、国民経済におけるその比重は減尐することとなる。

只、公有制を主体として、国家が国民経済の命脈を支配し、国有経済の支配力および競争力が強化されるならば、この種の比重低下傾向はわが国社会主義体制の性質に何ら影響を及ぼすものではない。

積極的に多種にわたる公有制の実現形式を模索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国有資本は株式制を通じて、さらに多くの社会資本を吸収、組織し、国有資本の効能を拡大し、国有経済の支配力、影響力等を高め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国有大中型企業は最も優勢な企業であり、株式制を実施し、規範化された上場、中外合資、企業相互の株式持合い等の形式を通じて、株式制企業に改組し、混合所有制経済を発展させ、重要な企業は国家支配を実行する)。


→「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国有企業の戦略的な改組を推進しよう)」
「抓大放小(大を掴んで、小を放つ=国有大型企業は国家管理を強化し、国有中小企業に関しては、市場化を進める)」政策を堅持し、実力、競争力のある大型企業および企業集団を育成し、地区、産業、所有制、国家といった様々な境界を超越した大企業集団を形成することの必要性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成された現代企業制度を樹立しよう)」
「現代企業制度」の樹立に関する内容が、引き続き重要項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