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案例
家庭暴力社会工作案例

家庭暴力社会工作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咱们这个小城里,有这么一个家庭。
男的叫大强,女的叫小美。
大强呢,是个脾气暴躁的家伙,平时在外面工作不顺心了,回家就拿小美撒气。
小美呢,是个家庭主妇,每天忙里忙外照顾孩子和家庭,性格比较软弱,面对大强的打骂,总是默默忍受。
他们家有个可爱的女儿叫小花,小花可聪明伶俐了,但每次看到爸爸打妈妈,就吓得躲在角落里哭。
这家庭啊,就像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充满了压抑和恐惧。
二、介入过程。
1. 发现问题。
我作为社区的社会工作者,一开始是接到邻居的举报。
邻居说经常听到小美家传来哭声和打骂声,担心出什么事。
我就上门去了解情况。
刚进门,就看到小美脸上有一块淤青,小花躲在妈妈身后,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大强则坐在沙发上,一脸不耐烦。
我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这肯定是家庭暴力啊。
2. 建立关系。
我先和小美聊了起来,轻声细语地安慰她,告诉她我是来帮助她的。
小美开始还有些犹豫,不太敢说话,但看到我真诚的眼神,慢慢地就打开了话匣子,把这些年受的委屈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这时候,大强在旁边哼了一声,说:“这是我们家的事儿,你个外人少管闲事。
”我可没被他吓住,我笑着对大强说:“大强哥,你看你这么能干,在外面工作肯定很辛苦。
但是家里呢,也得和和美美才好啊。
我今天来不是找事儿的,就是想让你们一家人过得更幸福。
”大强听我这么一说,态度稍微缓和了一点。
3. 深入了解。
我找了个机会,把大强单独拉到一边,和他聊了起来。
原来啊,大强在单位里总是被领导批评,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心里憋着一肚子火。
他又不知道怎么发泄,就把气撒在了小美身上。
我就跟他说:“大强哥,你这样可不对啊。
小美在家里也不容易,你把她当成你的出气筒,这对她不公平,对孩子也不好啊。
你要是在外面受了气,可以找些健康的方式来发泄,比如去打打球什么的。
”大强听了,若有所思。
4. 制定计划。
我把大强和小美叫到一起,提出了一个计划。
大强要参加一个情绪管理的课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人类社会福祉和个体心理健康的专业,其实践范围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儿童保护、家庭咨询、老年关怀、残障服务、社区发展等。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案例,下面我们将精选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应用。
案例一,儿童保护。
小明是一名7岁的男孩,他的父母离异后,由于家庭暴力和经济困难,小明的父母无法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情感支持。
小明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自闭和抑郁症状,老师和同学都对他的情况感到担忧。
社会工作者介入后,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心理辅导,同时联系相关部门为小明提供心理咨询和家庭援助。
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小明逐渐恢复了自信和快乐,学业和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二,老年关怀。
李奶奶是一位独居的80岁老人,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她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社会工作者定期上门探访,陪伴李奶奶聊天、做家务、购物,帮助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组织了一些老年人活动,让李奶奶有机会结识新朋友,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
在社会工作者的关爱和帮助下,李奶奶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身心健康得到了改善。
案例三,残障服务。
小芳是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女孩,她在学校和社会交往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歧视。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小芳的家人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社交训练计划,帮助小芳逐步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积极倡导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包容和关爱,组织了一些公益活动和宣传教育,促进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在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下,小芳逐渐融入了社会大家庭,她的自信和独立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上就是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案例,每个案例都充分展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也能够感受到社会工作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希望社会工作者们能够继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案例一:心理健康辅导在一所中学中,有一名学生张明因长期沉迷游戏而导致学业下滑、与同学疏远。
社工小刘了解到张明的情况后,主动与其家长接触,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小刘与张明进行了多次面谈,并开展了心理测评,了解其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合作,小刘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游戏限制措施,并结合家庭环境,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张明逐渐摆脱游戏成瘾,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与同学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案例二:青少年保护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复杂,家庭成员有吸毒问题,经常产生暴力冲突。
小明在学校中表现出攻击性和自闭行为,导致同学间的疏远。
社工小李注意到小明的问题后,首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家庭问题。
同时,小李在学校中开展了青年保护教育,倡导同学关注身边的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暴力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改变。
案例三:老年人关怀小华是一名社区的社工,他负责关怀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体。
在访问中,他了解到一位叫老李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交圈子狭窄,情绪低落。
小华积极与老李交流,鼓励他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老人建立联系。
同时,小华联系社区医院为老李提供定期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
通过积极的关怀和帮助,老李的生活逐渐有所改善,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四:家庭暴力干预小丽是一名遭受家暴的妇女,她经历了多次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社工小陈接到小丽的求助后,与她进行了隐私保护的沟通,为她提供了安全住所并帮助她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小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小丽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援助后,小丽逐渐走出家暴的阴影,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
案例五:单亲家庭支持小王是一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工作忙碌,缺乏关注和陪伴。
社工小赵了解到小王的情况后,制定了个性化的支持计划。
小赵邀请其他亲戚或邻居来照顾小王,增加他的家庭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案例库

社会工作案例库一、贫困家庭帮扶案例。
1. 案例背景。
老张一家住在城市的老旧小区里,一家五口人挤在不到五十平米的小房子里。
老张身体不好,患有慢性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偶尔打打零工。
他老婆在附近的小餐馆做服务员,工资微薄。
家里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大女儿上高中,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经常为学费发愁;两个小儿子还在上小学,学校里的一些课外活动费用对他们家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
2. 介入过程。
经济援助方面:社工首先联系了当地的民政部门,帮老张一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同时,积极寻找社会慈善资源,联系到了一个企业资助项目,这个项目可以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资助,老张的三个孩子都符合资助条件,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费和学习用品费用就有了保障。
就业支持:鉴于老张身体状况,社工为他联系了社区的手工制作工作坊,这份工作比较轻松,老张可以在家完成一些手工制品,按件计酬,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也能补贴家用。
还为老张的老婆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的信息,她参加了家政服务培训后,找到了一份收入更高一点的家政工作。
心理辅导:家庭经济压力让老张一家都很焦虑,社工定期上门进行心理疏导。
告诉他们困难只是暂时的,现在有很多资源在帮助他们,要对生活有信心。
特别是在大女儿面临高考压力的时候,社工还专门请了教育专家为她做心理辅导,让她能安心学习。
3. 案例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老张一家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经济上,家庭收入增加了不少,不再为孩子们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发愁。
老张一家的心态也变得积极起来,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大女儿顺利考上了大学,两个小儿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二、社区老年人关怀案例。
1. 案例背景。
阳光社区是一个老龄化比较严重的社区,很多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
李奶奶就是其中一位,她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老伴儿去世后,她一直独自生活。
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但是因为孤独,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每天就是坐在家里看看电视,很少出门。
妇女社会工作案例

妇女社会工作案例在当今社会,妇女社会工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妇女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得到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以下将介绍一个妇女社会工作的案例,以展现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某市的妇女之家接到了一位叫做小丽的女性求助电话。
小丽是一名家庭妇女,她的丈夫经常对她进行言语和身体上的暴力,使得她生活在极度恐惧和压力之下。
小丽没有经济独立,也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网络,她希望能够得到妇女之家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她摆脱这种困境。
妇女之家的社会工作者立即对小丽展开了心理咨询和安全评估。
在与小丽的交谈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小丽在长期的家庭暴力中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她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社会工作者与小丽一起制定了一份个人安全计划,帮助她寻找临时的安全住所,并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她提供心理治疗和支持。
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帮助小丽重新建立了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她寻找就业机会和经济独立的途径。
通过与当地妇女就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小丽得到了一份家政服务的工作,使得她能够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并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在整个案例中,妇女之家的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提供了紧急的安全保障,更重要的是帮助小丽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生活。
通过心理咨询、经济支持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小丽得以重新融入社会,摆脱了家庭暴力的困扰,实现了自我价值的重建和自主权的获取。
这个案例充分展现了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妇女社会工作不仅仅是对妇女权益的维护,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贡献。
通过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妇女们能够摆脱各种困境,重新获得自己的生活和权利,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妇女社会工作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妇女们能够重新获得自己的生活和权利,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重视和关注妇女社会工作,为妇女们创造更加安全和有尊严的生活环境。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案例一:家庭暴力干预背景:在某个社区中心工作的社工小王,接到一名邻居报警称该社区有一家发生了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
小王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个家庭的妻子小李一直以来都遭受着丈夫大明的虐待,此次事件是由于邻居报警而揭开了这一秘密。
行动:小王首先与小李进行了密切接触,倾听她的遭遇,并记录了她所描述的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随后,小王与小李一同填写了暴力清单,列举了她所经历的各类暴力行为。
他还了解到小李并非孤立无助,还有一对未成年子女也受到了丈夫暴力的伤害。
分析:通过记录和初步了解,小王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例。
他观察到小李的身上有明显的伤痕,也证实了她所说的暴力行为。
此外,小王还意识到该家庭未成年子女也处在危险之中,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案例二:青少年社交问题背景:社区中心的社工小张接到一名年轻家长的咨询电话,对方称自己的孩子小明一直在学校中遭受同学排挤和欺凌,严重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行动:小张在与家长通话后,与小明进行了一次面谈。
在面谈中,小明透露了自己在班级中遭受到的冷落和侮辱。
小张保持耐心,记录下小明的言辞和表达。
分析:根据小明的描述,小张分析认为这是一起青少年社交问题的案例。
排挤和欺凌行为给小明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他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张准备与学校老师和小明的同学进行沟通,并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帮助小明尽快摆脱困境。
案例三:老年人孤独与抑郁背景:社区老年中心的社工小杨常常接触到一位老奶奶,名叫阿姨。
阿姨丈夫已故,子女繁忙,并很少关心她的生活,导致阿姨经常感到孤独和抑郁。
行动:小杨与阿姨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经常与她聊天,陪伴她度过寂寞的日子。
同时,小杨还与阿姨一同参加社区中心的各种活动,帮助她拓展社交圈。
分析:通过与阿姨的接触,小杨认识到这是一例老年人孤独与抑郁问题的案例。
老人在丧偶后遭受孤独感的折磨,同时缺乏足够的社交支持,导致她进一步陷入抑郁。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某市开展了一项针对失独家庭的社会工作项目,通过提供心理辅导、就业帮扶、法律援助等多种帮助形式,帮助他们重建家庭、找到工作以及解决法律问题。
以下是该项目中的一个个案:小明,今年32岁,是一名失去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失独家庭成员。
在失去家人之后,小明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长期处于情绪低落和自闭的状态。
他没有高中学历,无法找到较好的工作,只能在一些低收入职位上勉强维持生计。
他曾尝试过寻找社会支持,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
在项目的社工的关注下,小明参加了心理辅导课程。
在心理辅导师的帮助下,小明逐渐能够面对自己的情绪,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慢慢恢复了对生活的希望。
同时,社工还在就业方面为小明提供了一些资源,包括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和帮助他制定就业计划。
小明积极参与培训,提升了自身的技能水平,并通过社工的帮助找到了一个稳定的工作。
但是,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小明也面临着一些法律问题。
他的合同中存在着不合理的条款,工资未按时发放,他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工为他提供了法律援助,帮助他了解劳动法规并指导他维权。
小明向用人单位提出了合法要求,成功地争取到了自己的权益。
通过这个个案,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作在帮助失独家庭重建生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理辅导帮助小明摆脱心理困扰,重新找回自信;就业帮扶提供了他获得更好工作机会的途径;法律援助帮助他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项目的帮助,小明逐渐重建了自己的家庭,与他人建立了良好的社交关系。
他的家庭生活得到改善,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社会工作能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重塑自己的生活,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机会与条件。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案例一:家庭暴力案例李是一位32岁的女性,是一个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她的丈夫在家中经常对她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由于李没有亲近的家人和朋友,她感到无助和孤立。
最近,她开始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对她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社会工作师需要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和介入。
在分析这一案例之前,社会工作师需要对家庭暴力的定义、情况和长期影响有所了解。
此外,他们还需要研究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首先,社会工作师可以与李进行面谈,了解她的受暴经历、家庭背景和目前的生存状况。
这样可以帮助社会工作师更好地了解李需求和问题。
第二,社会工作师可以开展家庭暴力干预计划。
这包括为李提供身体和心理安全的住所,提供紧急援助和辅导。
社会工作师可以协调其他专业人士,如律师和医生,为李提供全面的支持。
第三,社会工作师可以帮助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他们可以帮助她寻找亲属、朋友和社区组织的支持,以便在需要时帮助她。
最后,社会工作师还需要对李孩子进行评估和干预。
他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安全的住所,帮助他们处理来自家庭暴力的创伤。
通过进行这些干预措施,社会工作师可以为李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他们还需要密切关注李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干预。
案例二:老年人孤立案例王是一位80岁的老年人,他生活在一个独居的环境中,并且感到非常孤独。
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他无法独立进行日常生活的活动。
此外,他的亲人远离他,无法为他提供支持。
社会工作师需要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和介入。
首先,社会工作师可以与王进行面谈,了解他的需求和问题。
他们可以了解他目前的家庭和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他所面临的困境。
第二,社会工作师可以帮助王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他们可以与社区组织和志愿者合作,为王提供日常生活的支持和辅导。
同时,他们还可以帮助王参与社交活动,以减少他的孤独感。
第三,社会工作师可以帮助王获得医疗和护理服务。
他们可以协调护理人员为王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或者帮助他获得入住养老院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苏某,农村户口,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
由于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家人对他宠爱有加。
初中毕业之后苏某就进入社会,在外面闯荡了几年。
20岁时和本村茹某结婚,因未到结婚年龄,所以先在村里举行仪式,两年之后领结婚证。
苏某婚后两年,妻子茹某生了一对双胞胎,一儿一女女。
苏某婚后主要在村附近的小工厂上班,妻子茹某无业在家,主要负责养育孩子,照顾老人。
可是苏某对养育孩子没有兴趣,下班回到家看电视,和别人玩牌,从来不主动看管孩子,一遇到孩子哭叫,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孩子。
妻子和其因为此种事情争吵过多次,可是苏某没有丝毫改变,并且妻子发现最近苏某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
【问题】
1.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的你,请对苏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你认为该如何进行介入,请列出简要的介入策略。
3.在为苏某一家提供服务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者应当注意些什么
【问题解析要点】
1.从案例的情况来看,苏某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个人方面:家里唯一的儿子且从小受宠,文化水平较低且能力一般。
(2)家庭方面:结婚年龄过早,和妻子容易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夫妻感情略有摩擦;在对待孩子教养方面,缺乏教养孩子的能力和技巧。
(3)生活方面:个人能力较差,工作一般,一人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压力较大。
2.对于苏某可以采取如下的介入策略:
(1)对苏某进行心理辅导。
苏某结婚年龄过早,所以导致苏某对象子的降生完全没有做好角色转换,所以苏某还沉浸在个人的自由享受上,没有担负其照顾孩子的责任。
所以,对苏某要进行心理调适,并且协助他进行角色转换。
(2)对苏某和妻子进行联合辅导,让两人在交谈中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善夫妻关系。
(3)组织村里的年轻夫妻组成亲子教育小组,邀请苏某一家参加。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中邀请教育专家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技巧等进行介绍,让苏某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3.在为苏某提供服务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者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处理好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态度,尊重服务对象自己的选择。
(2)家庭社会工作者要具有成熟的婚姻家庭观,掌握家庭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3)以开放的态度倾听家庭成员的观点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