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神经外科操作规范之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适应症】凡经CT、MRI或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诊断,伴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受压症状者。
【禁忌症】血肿量较小,未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受压者。
【术前准备】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位置、范围及血肿密度。
【操作方法及程序】1.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适于血肿属液态状态,包膜不甚肥厚,无钙化者。
(1)体位:在局部麻醉或全麻下,采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患侧肩下垫枕,减少颈部扭曲。
(2)钻孔:根据血肿位置,通常选择顶部钻孔引流,硬脑膜往往呈青紫色,质地较厚,十字切开硬脑膜及血肿壁层,将其切开即可见陈旧性血溢出。
(3)置管引流:用吸引器将流出的血肿慢慢吸除,然后将硅胶管置入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流出的液体清亮为止。
(4)留观引流:以病人术后体位为准,将高位的导管退至距钻孔处3-4cm 处,外接已排除空气的灭菌软塑料密封袋,缝合钻孔切口,将引流管缝扎固定在头皮上,引流管一般于术后3-5d拔除,先拔低位置管,后解开高位导管,以空针边吸引边拔出,以排除囊腔上部的空气。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骨瓣开颅清除术适合于包膜明显肥厚或已有钙化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或反复钻孔引流失败的病人。
开颅后,可以将硬脑膜连同与粘连的血肿外膜一并剪开,尽可能将增厚的包膜切除,并妥善止血,通常不需要切除血肿包膜的脏层,以免造成皮质损伤。
保护蛛网膜的完整,以免造成局部积液。
【注意事项】1.插入导管时要有一定角度,冲洗是动作要轻柔,注意避免损伤脑实质。
年轻者脑复位较快,故不宜反复插管。
2.行骨瓣开颅时,开瓣要足够大。
3.病人拔管前平卧48h。
4.术后必须严密观察病人,必要时复查头颅CT,及时发现气颅和新的出血。
【手术后并发症】1.血肿复发或形成积液。
2.引流管损伤脑组织或皮质血管。
3.气颅。
4.术后感染。
5.癫痫发作。
神经外科硬脑膜外脓肿清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外科硬脑膜外脓肿清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脓肿部位有异物、碎骨片、死骨或其他原发病灶。
2 .病人全身情况较好,可以耐受手术,并且病人和家属同意手术治疗。
【禁忌证】
1.病人全身脏器功能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
3 .病人和家属拒绝手术
【术前准备】
1.积极抗感染治疗。
4 .根据影像学检查的资料进行定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根据脓肿部位决定体位,使手术区显露良好。
5 .切口范围应包括所需清除的死骨或原发病灶。
6 .常规消毒铺巾。
7 .用棉片保护切口各层组织,用骨蜡封闭骨窗边缘。
8 .彻底清除异物、碎骨片、死骨或其他原发病灶。
9 .留取部分脓液或炎性组织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10 以过氧化氢溶液、抗生素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后,留置引流管。
11 术后积极抗炎及支持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切口各层和颅骨板障,减少感染扩散。
2 .避免损伤硬脑膜,导致感染向颅内扩散。
3 .应彻底清除异物、碎骨片、死骨等病灶。
【手术后并发症】
1.切口不愈合,形成窦道。
2 .脓肿复发。
3 .感染扩散,出现脑膜炎、脑脓肿、骨髓炎等。
4 .脑脊液漏。
5 .周围组织损伤。
6 .癫痫。
手术讲解模板: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够,需扩大椎板切除范围后再延长硬脊膜 切口。
手术资料: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4.切除肿瘤
手术资料: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硬脊膜切开后,先将肿瘤表面的蛛网膜纵 行切开,为防止术中出血进入上下端的蛛 网膜下腔,避免引起术后无菌性脑膜炎和 蛛网膜粘连,可用盐水棉片放在肿瘤的上 下两端轻轻填塞。将肿瘤前后上下进行分 离,在游离出肿瘤的一端做2~3个贯穿缝 线,轻轻提起(图4.14.2-4A),以利于 肿瘤的进一步分离,
手术资料: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
注意事项:
3.脊膜瘤的硬脊膜附着部必须妥善处理, 一般部位需距肿瘤边缘外数毫米处绕瘤剪 开一圈,然后与肿瘤一并切除。对于附着 部位于硬脊膜囊偏前部者,应用双极电凝 细致处理,以减少肿瘤复发。
手术资料: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
术后处理: 术后密切观察神经系统体征,一旦发现症 状进行性加重,应想到有术后血肿压迫的 可能,需尽早打开切口进行相应处理。
脊膜瘤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呈卵圆形或 结节状,扁平形罕见,位于蛛网膜外,常 与蛛网膜有紧密粘连,而与脊髓则无粘连。 肿瘤巨大者在脊髓的对应面上常形成压迹。 脊膜瘤的基底起自硬脊膜的内侧面,其血 液供应来自硬脊膜,故肿瘤近旁的硬脊膜 血管常较粗大,应予电凝。硬脊膜切开后, 先在脊髓和肿瘤间将蛛网
手术资料: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⑤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通过第4腰椎 棘突;⑥两侧髂后上棘连线相当于第2骶 椎椎体。
手术资料: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由于体形的差异,按上述标志定位可能有 1~2个棘突的误差。为避免误差,可先根 据体表标志定位,再在相应棘突的体表上 用胶布粘着一铅字,摄X线片后,从X线片 上铅字的位置核定手术部位。
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PPT参考课件

遗落在脑组织内。 ❖ 脑棉片在术中会剪成小段,所以清点时要核对清
楚,尤其是其完整性。
59
Company Logo
李莎
60
24
3、头皮局部解剖知识
❖ 头皮是覆盖在头颅外的软组织。 ❖ 头皮的分层:按位置分为额顶枕区与颞区两个部
分,其分层不尽相同。 (1)额顶枕区头皮由浅入深分为5层:皮肤、浅筋
膜即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层、骨膜。 (2)颞区头皮由浅入深分为6层:皮肤、皮下组织
、颞浅筋膜、颞深筋膜、颞肌、骨膜。
25
Company Logo
(5)、磨钻手柄、磨钻头、铣刀
35
Company Logo
三、手术步骤
36
1、消毒铺单
❖ 大单对折塞入头下,巡回护士需协助抬头;大单 对折铺头上托盘方向和两侧
❖ 台上备大角针4线缝单子与头皮 ❖ 在铺大洞单前,脑外护皮巾对半剪,一半贴在切
口处 ❖ 留下的治疗巾做袋子放置电刀吸引器和双级,两
❖ 递纱布棉垫覆盖切口网帽包扎。
56
Company Logo
注意!!!
❖ 如没有置深静脉管,最好开通两组静脉通路。 ❖ 提前备好两组吸引装置 ❖ 消毒铺单前,需保护病人角膜,涂眼膏贴眼膜贴;
干棉球塞耳;病人注意保暖和安全,预防术中低 体温,防坠床、压疮和电刀烫伤等。 ❖ 按手术部位选择相应的体位,记号笔标记后,护 士与医生需再次确认手术部位,分清左右。
除部分脑膜,放于盐水中保存,不可丢弃。
52
53
Company Logo
7、清除脑内血肿
❖ 递脑压板清除整块血肿,乳突吸引器吸除,向脑 深部分离直达血肿腔内,清除血肿或软化坏死的 脑组织,递双极电凝止血;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颅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讲解模板

5.硬脑膜外置引流,骨瓣复 位,缝合切口各层。
手术资料:颅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注意事项: 1.在清除血肿过程中,如残留薄层血块与 硬脑膜紧密粘连,且无活动性出血时,不 必勉强剥离,以免发生新的出血。
可位于单侧矢状窦旁,亦可 发生在窦的两侧;横窦损伤, 血肿多位于颅后窝,亦可同 时发生在枕部,凡发生在上 矢状窦的两侧或横窦的上下 者,均称之骑跨性血肿,手 术时如不注意,容易漏掉一 侧血肿;脑膜前动脉或筛前、 后动脉损伤形成的血肿则在 额极或颅前窝底部(图 4.2.1.3-2)。
手术资料:颅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手术资料:颅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手术步骤:
损伤则按静脉窦损伤的修复 方法加以处理。对硬脑膜表 面小血管的渗血,要一一予 以电凝止血(图4.2.1.310)。
4.悬吊硬脑膜,尽量消灭死 腔。彻底止血后,沿骨窗周 围每隔2~3cm用丝线做1次 硬脑膜与骨膜的悬吊缝合
手术资料:颅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手术步骤:
谢谢!
手术资料:颅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注意事项:
3.如果血肿清除后,受压的脑部不见膨起 回复,且无波动,多因脑疝未能复位所致。 如将床头放低,行腰椎穿刺向内注入滤过 空气20~30ml,常能使脑疝复位,脑即逐 渐膨起。若仍处于塌陷状态不见膨起,可 经颞叶下面轻轻上抬钩回使之复位,或切 开小脑幕游离缘,解除钩回的嵌顿,复位 脑疝(图4.2.1
手术资料:颅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注意事项: .3-13)。
4.除非特殊紧急情况下,应 避免采取骨窗开颅清除血肿, 以免术后遗留颅骨缺损。
手术讲解模板: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手术资料: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适应证: 1.伤后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有骨折线经 过血管沟,并有明显脑受压症状或出现钩 回疝综合征者。
手术资料: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适应证: 2.CT或脑血管造影检查,在硬脑膜下有一 较大的梭形血肿,并有占位效应,使中线 移位者。
手术资料: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术前准备: 2.皮肤准备,手术前先用肥皂及水洗净头 部,剃光头发。
手术资料: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术前准备: 3.手术前禁食。
手术资料: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术前准备: 4.术前1h给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4mg 或东莨菪碱0.3mg肌注。
手术资料: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手术资料: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概述:
另一种较少见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由于大脑表面回流到静脉窦的桥静 脉被撕裂所致,即单纯性硬脑膜下血肿。形成的血肿常分布于大脑凸面的 较大范围,并以额顶部者最为多见。如为回流到上矢状窦的桥静脉或矢状 窦被撕破,血肿除位于大脑凸面外尚可分布于大脑纵裂内;如为回
手术资料: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手术步骤:
根据血肿是液体状(多为单纯性硬脑膜下 血肿)或固体凝血块(多为复合性硬脑膜 下血肿),分别采用钻孔引流或骨瓣开颅 两种不同的血肿清除方法。但急性硬脑膜 下血肿多与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并存,且 多位于对冲部位的额叶底部和颞极,易发 生于两侧,故需采用骨瓣开颅的血肿清除 方法。
手术资料: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术后处理: 3.对重症病人,如有条件,最好收入ICU 病房,进行全面监护。
手术资料: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并发症: 除一般开颅术后常易发生的合并症外,尤 应注意:
手术讲解模板:颅内血肿清除术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手术步骤: 3cm的脑皮质(图4.2.1.6-6),然后用脑 压板和吸引器按穿刺的方向逐渐向脑深部 分离,直达血肿腔内(图4.2.1.6-7)。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手术步骤:
4.用吸引器将血肿吸除,如有活动性出血以电凝止血。对软化、坏死的脑 组织也要一并清除(图4.2.1.6-8)。 5.彻底止血后,血肿腔内置引流管(亦可不置),关闭切口。
并发症: 2.继发性脑肿胀和脑水肿应妥善控制。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并发症: 3.长期昏迷病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水电 解质平衡紊乱、下丘脑功能紊乱和营养不 良等,应及时予以相应的处理。
谢谢!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概述:
,脑表面无明显损伤或仅轻度挫伤。常见 的脑内血肿的部位如(图4.2.1.6-1)所 示。脑内血肿的影像表现见(图4.2.1.62~4.2.1.6-4)。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术前准备:
1.术前必须有正确的定位诊断。近年来由 于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CT、MRI、DSA等 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对病变的部位及与周 围结构的关系术前应详加分析,以便选择 合适的手术入路,争取获得最好的显露, 尽可能地避开颅内重要结构,增加手术的 安全性和争取良好的效果。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术前准备: 2.皮肤准备,手术前先用肥皂及水洗净头 部,剃光头发。
概述: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清除术
适应证: 脑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慢性硬膜下出血清除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慢性硬膜下出血清除术
概述:
将局部的纤溶物质及纤维蛋 白降解产物尽可能地冲洗掉, 然后进行引流。行骨瓣开颅 将血肿连同囊壁一并切除的 手术方法,现已不作为首选, 仅在囊壁异常增厚或已钙化, 钻孔冲洗引流术难以使受压 的脑部回复时方始采用。 (图4.2.1.5-1,4.2.1.5-2)
手术资料:慢性硬膜下出血清除术
慢性硬膜下出 血清除术
手术资料:慢性硬膜下出血清除术
慢性硬膜下出血清除 术
科室:神经外科 部位:头 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慢性硬膜下出血清除术
概述: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约占颅脑损伤病例的1%, 占颅内血肿10%左右。高龄者好发。
手术资料:慢性硬膜下出血清除术
概述:
过去多认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形成是由 于包膜血管的血浆渗入,增加了囊内渗透 压,致使血肿的体积不断扩大。近年的研 究表明,其形成的机制是因血肿包膜的外 层内微血管不断破裂出血和过度纤维蛋白 溶解促进出血,使血肿体积逐渐扩大。因 此,在治疗上除了将囊内液体排空外,还 需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的方法
手术资料:慢性硬膜下出血清除术
并发症:
4.硬脑膜外血肿 多为钻孔时硬脑膜与颅 骨间的血管被剥离撕裂引起出血,出血后 又使剥离不断扩大所致。应及时开颅将血 肿清除。
谢谢!
手术资料:慢性硬膜下出血清除术
手术步骤:
切除(图4.2.1.5-4C)。如 粘连致密不易分离时可留小 片包膜,亦可只将外侧包膜 切除。④严密止血后,按常 规缝合关颅。腔内置引流管 引流。
手术资料:慢性硬膜下出血清除术
注意事项:
1.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式时,插入的导管 不宜过硬而且手法要轻柔,避免将导管穿 过内侧包膜插入脑内造成脑组织损伤。尤 其采用锥孔冲洗引流时,因骨孔小更应注 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术后处理:
2.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肢体功能障碍加重, 感觉平面有无上升下降,如有上升,表明 脊髓功能有进一步损害,应积极找出原因, 及时处理。颈椎手术者应密切注意呼吸情 况。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术后处理: 3.注意创口引流有无脑脊液流出,如脑脊 液流出较多,应考虑提前拔除引流。一般 引流在术后24~48h拔除。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术后处理: 4.有截瘫者应按截瘫护理。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术后处理: 5.高颈段手术后,有时可发生中枢性高热, 应及时处理。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并发症:
1.硬脊膜外血肿 椎旁肌肉、椎骨和硬脊 膜外静脉丛止血不彻底,术后可形成血肿, 造成肢体瘫痪加重,多在术后72h内发生。 即使在放置引流管的情况下也可发生血肿。 如出现这种现象,应积极检查,清除血肿, 彻底止血切除2个椎板即能满足清除血肿的 需要,个别范围大的血肿,可以适当扩大 椎板切除。以吸引器吸出血肿,直到显露 出硬脊膜,对活动性出血以双极电凝止血。 如发现畸形血管团可以切除。如疑有硬脊 膜下病变,必要时亦可切开硬脊膜向内探 查,根据发现进行相应处理。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手术禁忌:
上述外伤、手术或麻醉等原因,造成完全 性截瘫已十数日或数周,血肿已吸收, MRI显示无明显脊髓受压征象者,手术已 无必要。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手术步骤: 1.以血肿位置为中心做背中线切口,切口 的长度以能显露3个椎板为适当,分开椎 旁肌,牵开器敞开术野。
脊髓硬膜外血 肿清除术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 术
科室:神经外科 部位:头 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概述:
硬脊膜外血肿在椎管疾病中并非罕见,病 因有椎管手术后、硬脊膜外麻醉、椎管血 管性疾病、抗凝疗法、脊髓损伤等,以胸 椎节段为多见。发病后病人迅速出现脊髓 功能损害,出现肢体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 能障碍,显示不全性或完全性截瘫。一般 多根据Frankel法进行功能分级:A级,脊 髓完全性损害,损伤平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并发症:
4.切口感染、裂开 一般情况较差,切口 愈合能力不良或脑脊液漏者易发生。术中 应注意无菌操作。术后除抗生素治疗外, 应积极改善全身情况,特别注意蛋白质及 多种维生素的补充。特殊部位如肩胛之间, 应加强肌肉层缝合。
谢谢!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概述:
如临床症状发展严重,受损平面以下呈完 全性功能障碍或仅存某些感觉(Frankel A或B),应视为急症。临床经验提示:治 疗结果与手术前症状轻重,以及与症状出 现到手术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Lowton 等(1995)报告30例中,Frankel A和B级 者,如在12h内手术效果良好,手
概述: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适应证: 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适应证:
脊柱外伤、椎管手术后、硬脊膜外麻醉或 其他不明原因,病人突然背痛,两腿麻木, 进行性运动障碍。MRI检查显示硬脊膜外 占位病变,以血肿可能性最大,应进行手 术;如两下肢病变发展或接近到完全性瘫 痪,手术应刻不容缓。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概述:
术时间再晚,脊髓功能恢复不佳。Groen 等(1996)复习文献报道的330例病人, 术前为完全运动和感觉缺失者(Frankel A级)在36h内手术和不全性瘫痪在48h以 内手术,亦可获得一定功能的改善。但延 迟多日手术的,后果很严重(图4.20.12)。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概述:
面以下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完全消失; B级,损伤平面以下仅感觉存在;C级,肢 体能活动,但无功能;D级,肢体有功能 活动;E级,功能正常。MRI检查:硬脊膜 外呈凸镜形占位病变(图4.20.1-1),边 缘清晰,T1为等信号,T2为低信号,脊髓 受压移位明显,提示为急性硬脊膜外血肿 的征象。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并发症:
2.脊髓水肿 常因手术操作损伤脊髓造成, 临床表现类似血肿。治疗以脱水、激素为 主;严重者如硬脊膜已缝合,可再次手术, 开放硬脊膜。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并发症:
3.脑脊液漏 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 缝合不严引起。如有引流,应提前拔除。 漏液少者换药观察,不能停止或漏液多者, 应在手术室缝合漏口。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手术步骤: 3.逐层缝合切口。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注意事项: 血肿清除后,注意寻找和分析出血的原因, 必要时做活检,如发现海绵状血管畸形或 硬脊膜外动静脉畸形等可同时处理。
手术资料:脊髓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术后处理: 1.术后仰卧或侧卧,最好卧硬板床。翻身 时应使身体平直,避免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