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材料及适性
印刷材料及适性

Al(OH)3 :透明,分散性好,可用来制作罩光油或撤淡剂, 但影响干燥性,需进行改良。
①铝钡白和高岭土也可用作油墨填充料,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 油墨。
2012.3
22
8-3 油墨连结料
连结料:是由高分子物质混溶制成的液状物质。
书刊纸用墨,新闻纸用墨,塑料薄膜用墨,印铁墨,织物印花 墨等
特种油墨
防伪油墨,发泡油墨,香味油墨,导电油墨,磁性油墨等
2012.3
6
8-2 油墨颜料
一、颜料:显色物质,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
黑色、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
外观:有色,微细粉末状固体,呈球状或片状等不规 则形态,粒径大小10-7~10-5m;
作用:作为分散介质,连结料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动 度,是颜料粒子的载体,赋予了油墨流动能力和印刷 能力;作为成膜物质,连结料决定着油墨的干燥性和 膜层品质。
一、连结料的常用原料:
植物油: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 矿物油:机械油、油墨酮类,酯类等
树脂:天然、合成
2012.3
12
8-2 油墨颜料
(一)白色颜料
钛白(TiO2)
特点:①颗粒细小、均匀,平均0.2~0.3um; ②白度高,折射率高,遮盖力强,用于印铁或软 管印刷中的打底白墨中; ③耐光、耐热,化学稳定性好。
锌钡白(BaSO4·ZnS)
特点:①颗粒细软,平均0.25~0.35um; ②折射率比钛白高,遮盖力仅为钛白的1/4; ③耐碱性较好,毒性小。
2012.3
3
8-1 油墨概述
一、油墨的定义
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成像 物质,它是由有色体、连结料、辅助剂等物 质组成的具有颜色、一定流动度和粘性的均 匀混合物,一般以液体或具有流动度的浆状 胶粘体的形式存在。
印刷材料及适性(油墨第十三章 油墨的光学性质、抗耐性及细度)

2、刮版细度计法
稀释比例: •流动度≤27mm加5倍6#调墨 油。 •流动度在27—32mm之间, 加4倍调墨油。 •流动度在32—45mm之间, 加3倍调墨油。 •流动度>46mm,不稀释。
第五节 油墨膜层耐抗性
耐抗性指油墨形成固态膜层后,膜层受到外界 因素影响时,保持膜层色彩和其他品质不变的 性能。
第十三章 油墨的光学性质、 抗耐性及细度
膜层的光学性质是对油墨在承印物 表面成膜干燥后,膜层的状态、品质 及相应感官效果的描述。主要包括膜 层的光泽、膜层的透明性及膜层的色彩。 膜层的光学性质,不仅与颜料的结构、 性质、颗粒大小及分布有关,与颜料在 连结料中的分散程度及连结料自身的性 质有关,还与承印物的性能、油墨的渗 透量及干燥程度、印刷工艺过程有关。
4、承印物的平滑度和光泽度
(与印刷品的光泽度有一定的一致性关系)。
测量印刷品光泽度的方
与测量纸张光泽度的原理和仪器相同。 一般采用45°角进行测量。
第二节 膜层的透明度(遮盖力)
当光线照射于膜层表面时,将有一部光 线通过折射进入膜层,这些折射光一部 分被膜层吸收,一部分穿透膜层。吸收 越多,膜层的遮盖力越强;透射越多, 膜层的透明度越高。
第四节 油墨的细度及试
油墨的细度指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大小。油墨 颗粒粗大会引起印刷故障:平版印刷中可能产 生堆版、糊版甚至毁版;溶剂型油墨会引起毁 版、油墨沉降等。特别是印刷加网线数比较高 的印刷品,对油墨细度的要求更高。
油墨细度的测量方法 1、显微照相法—使用电子显微镜,根 颗粒尺寸判定油墨的细度。
•耐光性 •耐热性 •耐酸碱、耐溶剂、耐水性
三原色油墨的颜色评价
1、色强度 2、色相误差 3、灰度和饱和度 4、色效率
第四章 纸张的力学性能 印刷材料与适性课件

四、纸张表面强度的测量
利用IGT印刷适性仪,通过加速印刷的方法,测得纸张 出现拉毛时的临界印刷速度(拉毛速度)来表征纸张 的表面强度。
同种纸张采用不同粘度的油墨,其拉毛速度不同,因 此需考虑油墨的因素。国际上采用VVP值度量纸张拉 毛阻力的大小,同种纸张的VVP值为一常数。
VVP值=拉毛速度×油墨塑性粘度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8
4-2 纸张的机械强度
纸张的强度取决于纸张中纤维本身的强度和纤 维的结合强度。
一、抗张强度与伸长率
1.抗张强度
概念:在标准条件下,指定宽度的纸或纸板 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用绝对抗张力或断裂长来描述 测量:肖伯尔抗张强度仪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9
纸张的抗张强度仪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17
4-3 纸张的表面强度
二、拉毛对印刷的影响
1. 造成图文部分的污染。
纤维状白斑:纸面粒子剥落引起 非纤维状白斑:剥落的粒子沾到印版上,阻碍着墨,
出现实地上的环形白斑。
2. 胶印中橡皮布及墨辊清洗次数增加。
剥落粒子随油墨附着于橡皮布上,阻碍油墨转移引 起堆墨;
拉毛严重时,脱落的纤维甚至会从印版到达墨辊, 则需清洗墨辊。
4.什么是纸张的抗张强度?其对印刷有什么影响?
5. 什么是纸张的表面强度?表面强度不足对印刷有 何影响?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222012.2印刷材 Nhomakorabea及适性6
纸张的Z 向压缩变 形
4-1 纸张的弹性与可压缩性
2. Z向变形特性对印刷的影响
在印刷过程中,Z向变形能产生一种缓冲作 用,使纸张与印版良好接触,利于油墨的顺 利转移,尤其可改善平滑度较低的纸张的印 刷效果。
印刷材料及适性

3.涂布的要求:
① 对原纸的要求
木材纤维原纸,抗张强度、表面强度较高,表面性 质适中,吸收性适中,均匀度好;
② 对涂料的要求
能够形成平滑的涂料层,具有良好的油墨接受性; 颜料:颗粒大小适中,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 油墨接受性,白度高。常用:BaSO4,TiO2, CaCO3等。 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附力,使颜料粒子相互粘结, 与原纸牢固贴合。常用:PVA,淀粉等。
二、漂白
目的:选用适当的漂白剂,通过氧化、还原或分解等反应,使纸浆
中残留的木素进一步溶出,或去除其它有色物质,提高纸浆的纯度, 使纸浆变白。
常用漂白剂:
氧化性:Cl2、次氯酸盐等,氧化除去木素及有色物质, 使其溶出,提高纸浆纯度、白度及稳定性。
还原性:ZnS2O4、Na2O2等,使有色基团改变结构,保持 浆料特性,但不稳定,空气氧化颜色易恢复。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三、纤维的结构:
1. 纤维细胞的形态:
细而长,两端尖,中间空,呈纺锤体 柔韧性、绕曲性,相互交织后具有一定的结合力 纤维细胞在原料中含量的多少会影响纸张的性能
2. 纤维的特性:
3. 纤维细胞壁的层次结构:
初生壁:很薄,木素70%+少量纤维素,细纤维无规则 取向 次生壁:很厚,分外、中、内三层,各层细纤维排列 方向不同
3. 再生纤维——废纸,节约能源,减少消耗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二、造纸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及特点:
植物纤维的化学组分包括四类,主要为碳水化
合物和苯酚类物质两种,其中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为主要成分,它们的性质对纸张的性能有很大的 影响。
印刷材料学课件印刷材料及适性第四章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2·
2.纸张应力—应变关系
印刷材料及适性 BIGC
纸张伸长率(变形)随负荷增大而增大,但不成直线 关系。
应力
最大应力
应变(%)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3·
弹性固体: 应力(σ)与变形( ε )是线形关系
E=
σ ε
流体的应力(σ)与变形( ε )需要考虑 时间因素 :
·19·
撕裂度:在与纸张平行的方向上,撕裂一定距离纸页所
需的力。
内撕裂度:先将纸张切出一定长度的裂口,然后测量再从 裂口开始撕裂一定距离时所需的力
撕裂度的测量:爱利门道夫撕裂度仪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20·
影响纸张撕裂度的因素
撕裂度主要取决于纤维的长度和强度,与分子间结合力 的关系并不紧密。但打浆度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纸张的 撕裂度.
5 10 15 20
纸张的水分的影响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10·
ε(%)
12
10
1 磨木浆未经过压光的纸张
8
2、3经过超级压光的纸张
6
4
1
2
2
3
12345678 9
时间(h)
压缩变形随时间变化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11·
二、纸张的机械强度
抗张强度:在标准规定的实验条件下,一定宽度的纸样,断裂前 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N/ m )或(Kg/m) 通常, 习惯用绝对抗张力(Kg)或裂断长(m) 表示。
%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
%
50
压 缩 率 40 ( ) 30
20
弹 40 性 恢 复 率 ( 30 )
印刷包装材料与适性考试题目

一.判断1.油墨的干燥(类型,机理,影响)P1332.油墨光学性(颜色):表现形式(反射呈色),呈色方式:网点,墨层(颜色方程),色差△E(计算,说明)。
油墨的光学性能是指油墨转印到承印物表面形成墨膜后的颜色、光泽和透明度等状态。
决定油墨光学性能的因素是墨膜对辐射光谱的反射、投射与吸收的能力。
3.Tack值,油墨粘性:黏性与印刷关系(第一色,从第2色,3色,4色…),墨丝:斜率(计算),截距。
P145墨丝:拉丝性是指油墨受拉伸作用至断裂时形成丝状的能力。
斜率:d=SLlgt+I–SL截距与油墨的稀稠、软硬度有关,截距越大则有哦越稀软,截距越小油墨稠硬。
截距:I=d104.油墨种类:重印(凸印),平印(胶印),凹印,网印(万能印)(喷墨印刷)平版印刷:1.平张纸胶印油墨:树脂型胶印油墨和树脂型快干亮光胶印油墨。
2.卷筒纸胶印油墨:树脂型非热固轮转胶印油墨和树脂型热固轮转胶印油墨。
3.无水胶印油墨凸版印刷油墨:1。
新闻印刷油墨与卷筒纸轮转书刊印刷油墨2.柔性版印刷油墨:a.水基型柔性版油墨b.溶剂型柔性版油墨c.醇型柔性版油墨凹版印刷油墨:1.溶剂型凹版油墨(A.B.C.D.E.F.P.T.V.W)2.雕刻凹版油墨3.水基型凹版油墨网版印刷油墨:1.塑料丝网油墨2.织物丝网油墨3.金属丝网油墨4.玻璃丝网油墨5.纸类丝网油墨。
5.平印(胶印):平印(涂料纸),卷筒纸(热固性,轻涂纸),无水胶印(单张纸)二.名词:1.表面效率:pse(%)=(100-A%+6%)/2 A=4/3(100-k&n)2.酸值:又称酸价,是指连结料中所含游离脂肪酸的量或树脂中未参加反应的羧基量。
3.黏度:指流体分子相互吸引所产生的阻碍其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
4.印刷适性: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他材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总性能。
5.油墨颜色:指墨膜对可见光谱的选择性吸收、透射与反射后呈现的颜色。
6.纸面强度:指纸张表面纤维、胶料、填料或纸张表面材料颗粒间及涂料层与纸基之间的结合强度,它表示了纸张在印刷过程中抗油墨分裂力的能力。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印刷材料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印刷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 学生能了解印刷材料适性的评价标准,掌握印刷品质量与材料选择的关系;3. 学生能掌握印刷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印刷品制作的质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印刷材料适性检测的基本方法;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运用印刷材料知识,完成印刷品制作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印刷材料及适性研究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印刷材料选择中关注资源节约和环保;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印刷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印刷材料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印刷材料基本知识:介绍印刷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场景,如纸张、塑料、金属箔等;分析各类印刷材料的优缺点,使学生了解不同印刷材料的适用范围。
2. 印刷材料适性评价:讲解印刷材料适性的评价标准,如表面张力、吸墨性、耐摩擦性等;介绍印刷材料适性检测方法,使学生掌握如何评价印刷材料的性能。
3. 印刷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印刷过程中常见问题,如糊版、蹭脏、墨迹不干等,探讨这些问题与印刷材料的关系;介绍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课时:印刷材料基本知识,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第二课时:印刷材料适性评价,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三课时:印刷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印刷材料及适第一次月考

2022-2023学年第1学期“印刷材料及适性”第二次月考班级学号姓名一、混合题(填空题每空、判断题每题均为1分,选择题每题2分,名词解释3分)1.填空:用纸张吸收性测试仪,采用K&N油墨脏污法(已知校正因子R k为3.3),测得某两种纸张的R F、R∞(实验室用白度替代)分别为纸张1(57.96、88.62),纸张2(34.13、58.13),请结合我国标准,计算出纸张1、纸张2的K&N值分别为37.90% 、44.59% ,它们分别是铜版纸、新闻纸(新闻纸/铜版纸)。
2.填空:油墨中加蜡主要是改变流变性;描述物质溶解性的两方面性能是溶解度参数,氢键强度。
3.选择:以下对颜料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粒径为0.1~10μmB.溶于水或溶剂C.呈球状或片状等不规则形态D.赋予油墨颜色4.选择:当切应力大于流体某个确定的应力屈服值时,流体开始流动,随着切应力的增加,流体的剪切速率等比例增加,此流体称为( D )。
A. 牛顿流体B. 假塑性流体C. 塑性流体D. 宾哈姆流体5.选择:以下(C)颜料常用于调整黑墨中的棕黄色相,以提高黑度。
A. 酞青蓝B. 铁蓝C. 射光蓝浆D. 湖蓝色淀6.选择:下列句子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 色素炭黑是低结构炭黑,其着色力好、颜色深、光泽性强,适合制造胶印墨B. 填充料可以取代一定比例的颜料,其着色力和遮盖力都很低C. 纸张的酸性越大,pH值越小,越容易腐蚀印版,并延缓油墨印迹的氧化结膜干燥D. 有机颜料是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分散在液态介质中,可能跟介质发生化学反应7.判断:当胶印油墨中的连结料碘值<100时,则其能快速氧化成膜,干性良好。
(✕)8. 判断:当胶印油墨中的连结料酸值过小时,容易在印刷中遇水乳化。
(✕)9. 判断:配制油墨用的颜料视比容越小,其在连结料中就越不易沉淀。
(✕)10.名词解释:油墨的屈服值二、简答题(共9分)画出油墨的特性曲线(d-lg t关系曲线),说明斜率和截距的表达含义(课本P196-19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 张
•包装印刷材料
•3
•4
•5
要求
• 1.熟悉印刷包装材料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 2.了解印刷包装材料的性能和检测方法 • 3. 掌握印刷包装材料的印刷适性 • 4.了解印刷包装材料在印刷生产过程中的常
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6
第一篇 承印材料
第一章 印刷用纸的组成与制造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1-2 印刷用纸的辅料 •1-3 印刷用纸的制造工艺
•11
•12
•毛细管
•植物纤维
•填料、胶料、色料
•图示:纸张的结构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一、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
1. 木材纤维原料:
一般直接从树木中获取,分为两类: ① 针叶木:软木,质地松软,如杉、松、柏 ② 阔叶木:硬木,质地较硬,如杨、桦、枫
2.非木材纤维原料:
① 草类纤维:如芦苇、麦草、稻草、秸秆等 ② 韧皮纤维:麻类、树皮如亚麻、檀皮等 ③ 籽毛纤维:棉纤维——纤维素含量高(94%)
3. 再生纤维——废纸、破布,节约能源,减少消耗
•14
•云 杉
•桦 木
•15
•16
•17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二、造纸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及特点:
植物纤维的化学组分包括四类,主要为碳 水化合物和苯酚类物质两种,其中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为主要成分,它们的性质对纸张的性能有 很大的影响。
•18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1. 纤维素
葡萄糖脱水聚合的产物,长链的天然高聚物 ,线性结构,聚合度约为103
[C6H10O5]n含有3个自由的羟基
纤维素结构式:
•CH2OH
•H
•O
•H
•O •OH
H
•H
•H
•n
OH
•19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特点:
① 含有大量羟基,吸水润胀能力大,半纤维素的含 量决定了纤维的吸水性;
② 半纤维素的聚合度一般在200左右; ③ 半纤维素的含量多少影响纸张的性质,可增强纤
维的润胀、水化、细纤维化程度,提高纸张的强 度(柔软性); ④ 半纤维素含量过高,则纸张的形状稳定性下降, 伸缩率增大。
•21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22
1-2 印刷用纸的辅料
辅料——为满足纸张的不同使用性能而 添加到纸张中的各种助剂,如:
填料、胶料、染料等,
它们可以改善纸张的白度、透明度、平 滑度、抗水性等性能。
•23
1-2 印刷用纸的辅料
一、胶料
1. 施胶的作用:
纸张纤维及纤维间存在大量的孔隙,各纤维 成分含有大量亲水羟基,对水或液体的吸收 极强,会导致字迹图像模糊或透印;
度,甚至会引起掉粉掉毛或糊版等故障。
在纸中加入某些具有抗液性的胶体物质,使 纸张在一定程度上不被水等液体浸润,即给 予纸张抗液体渗透和扩散的性能。
•24
1-2 印刷用纸的辅料
2. 施胶的方法:
内部施胶:胶料加入纸浆中,抄造成具有憎液性 的纸。
表面施胶:在成纸表面涂布胶料,在纸面形成连 续的憎液性膜。
3. 胶料的种类:
内部施胶用:松香胶料、合成胶料,其他胶料 表面施胶用:淀粉、明胶、PVA等
造纸纤维应能满足以下条件:
自身能相互粘结; 形成随机取向的层次结构。
符合以上条件的物质——纤维素纤维
•10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纸张的组成
植物纤维
木材,茎干,韧皮,籽毛,合成纤维等
填料
CaCO3,TiO2 ,滑石粉,高岭土等
胶料
提高纸张的抗水性,改善纸张的光泽度
色料
调整纸张的颜色
3. 木素
立体网状结构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特点
① 木素的结构单元中苯基上连有甲氧基或羟基,原 料不同结构不同;
② 木素起粘结纤维、增强植物纤维组织强度的作用 ;
③ 木素结构极不稳定,受环境影响易发生变质、变 色反应,影响纸张的耐久性;
④ 木素是疏水物质,不易吸水润胀,含量过高时纸 张脆而硬,强度降低,因此在制浆中要一定程度 的除去木素,以保证纸张的质量。
常用类型:CaCO3,3MgO·4SiO2·H2O,TiO2 等
•27
1-2 印刷用纸的辅料
2. 加填的目的:
改善纸张的光学性质和印刷适性; 提高纸张的白度、平滑度和不透明度; 增强纸张对油墨的亲和力; 改进纸张的柔软性和形状稳定性,从而提高
印品质量。 注意:加填应适量,过多则会降低纸张的强
纤维素在化学结构上的特点:
① 葡萄糖为基本的结构单元,纤维素为多糖 ;
② 纤维素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易形成氢 键,容易吸水、润胀;
③ 纤维素分子具有极性和方向性,易氧化; ④ 纤维素分子容易水解。
•20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2. 半纤维素
是多种具有支链的复合聚糖的总称,原料不同,化 学结构不同。
④ 对纸张强度的影响
通过表面施胶增强了纤维间的粘结及表面纤维与 纸体的粘结,可明显改善表面强度、抗张强度、 耐折度等强度性能。
1-2 印刷用纸的辅料
二、填料
一般为溶解性较小的矿物质; 作用——造纸时加入到纸浆中,使纸张的光
学性能和印刷适性符合特定的要求。 1. 常用填料:
应具有的特性:高白度、高折射率,颗粒细小, 水溶性小,密度低,化学稳定性好;
印刷材料及适性
2020年5月30日星期六
课程介绍
学科基础课,必修课 (考试课 )
64学时(周学时 4) 教材:《印刷材料及适性》(第二版)
齐晓坤等编,印刷工业出版社 课程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考试成绩占70%, 平时表现占30%(作业和考勤)
•2
课程内容
•印刷材料
•其它材料
•承印材料
•油 墨
•25
4. 表面施胶对印刷纸性能的影响:
① 对纸张抗水能力的影响
胶印用纸必须施胶,以减少表面纤维的脱落和纸 页的变形,柔印水性墨用纸也需施胶;
② 对纸张油渗性的影响
纸张适度的抗油性则有助于提高印品的光泽度;
特种包装纸需较高的抗油能力;
③ 对纸张可擦性的影响
通过施胶增强表面纤维的粘结性,提高纸张的抗 摩擦性,实现可擦性;
•内容要求
1. 通过对植物纤维的学习,了解印刷用纸的 基本组成 2. 掌握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特点 3. 了解各组分对纸张性质的影响 4. 掌握辅料的种类及作用 5. 了解纸浆造纸工艺过程
•9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印刷用纸是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纸张——是纤维间通过氢键相互粘结起 来的随机取向的层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