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油墨的组成 印刷材料与适性课件
合集下载
印刷材料及适性

BaSO4 :透明,耐光热,化学稳定性好,可调节油墨的流动 性,并有防脏作用。
Al(OH)3 :透明,分散性好,可用来制作罩光油或撤淡剂, 但影响干燥性,需进行改良。
①铝钡白和高岭土也可用作油墨填充料,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 油墨。
2012.3
22
8-3 油墨连结料
连结料:是由高分子物质混溶制成的液状物质。
书刊纸用墨,新闻纸用墨,塑料薄膜用墨,印铁墨,织物印花 墨等
特种油墨
防伪油墨,发泡油墨,香味油墨,导电油墨,磁性油墨等
2012.3
6
8-2 油墨颜料
一、颜料:显色物质,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
黑色、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
外观:有色,微细粉末状固体,呈球状或片状等不规 则形态,粒径大小10-7~10-5m;
作用:作为分散介质,连结料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动 度,是颜料粒子的载体,赋予了油墨流动能力和印刷 能力;作为成膜物质,连结料决定着油墨的干燥性和 膜层品质。
一、连结料的常用原料:
植物油: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 矿物油:机械油、油墨酮类,酯类等
树脂:天然、合成
2012.3
12
8-2 油墨颜料
(一)白色颜料
钛白(TiO2)
特点:①颗粒细小、均匀,平均0.2~0.3um; ②白度高,折射率高,遮盖力强,用于印铁或软 管印刷中的打底白墨中; ③耐光、耐热,化学稳定性好。
锌钡白(BaSO4·ZnS)
特点:①颗粒细软,平均0.25~0.35um; ②折射率比钛白高,遮盖力仅为钛白的1/4; ③耐碱性较好,毒性小。
2012.3
3
8-1 油墨概述
一、油墨的定义
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成像 物质,它是由有色体、连结料、辅助剂等物 质组成的具有颜色、一定流动度和粘性的均 匀混合物,一般以液体或具有流动度的浆状 胶粘体的形式存在。
Al(OH)3 :透明,分散性好,可用来制作罩光油或撤淡剂, 但影响干燥性,需进行改良。
①铝钡白和高岭土也可用作油墨填充料,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 油墨。
2012.3
22
8-3 油墨连结料
连结料:是由高分子物质混溶制成的液状物质。
书刊纸用墨,新闻纸用墨,塑料薄膜用墨,印铁墨,织物印花 墨等
特种油墨
防伪油墨,发泡油墨,香味油墨,导电油墨,磁性油墨等
2012.3
6
8-2 油墨颜料
一、颜料:显色物质,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
黑色、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
外观:有色,微细粉末状固体,呈球状或片状等不规 则形态,粒径大小10-7~10-5m;
作用:作为分散介质,连结料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动 度,是颜料粒子的载体,赋予了油墨流动能力和印刷 能力;作为成膜物质,连结料决定着油墨的干燥性和 膜层品质。
一、连结料的常用原料:
植物油: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 矿物油:机械油、油墨酮类,酯类等
树脂:天然、合成
2012.3
12
8-2 油墨颜料
(一)白色颜料
钛白(TiO2)
特点:①颗粒细小、均匀,平均0.2~0.3um; ②白度高,折射率高,遮盖力强,用于印铁或软 管印刷中的打底白墨中; ③耐光、耐热,化学稳定性好。
锌钡白(BaSO4·ZnS)
特点:①颗粒细软,平均0.25~0.35um; ②折射率比钛白高,遮盖力仅为钛白的1/4; ③耐碱性较好,毒性小。
2012.3
3
8-1 油墨概述
一、油墨的定义
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成像 物质,它是由有色体、连结料、辅助剂等物 质组成的具有颜色、一定流动度和粘性的均 匀混合物,一般以液体或具有流动度的浆状 胶粘体的形式存在。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件第二篇 印刷油墨

二、油墨的组成与分类
主剂
油 墨
助剂
色料
颜料 染料
连结料 干燥性调整剂 流动性调整剂 色调调整剂 其他助剂
包含无机颜料、有机 颜料
包括水溶性、油溶性、 醇溶性染料等
包含植物油、矿物油、有 机溶剂、水、天然树脂、
合成树脂、沥青等
包含撤粘剂、稀释剂、增稠剂、 冲淡剂、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 等
➢ 无机和有机颜料的优缺点: 有机颜料的优点:①选择范围广,种类多; ②大多有良好的遮盖力与着色力; ③色泽变化 多,且光亮鲜艳; ④颗粒小,比重轻,质软,吸油量大,大多无毒。 缺点:耐油性、耐光热性差。
着色力 标试准样样颜颜料料所所用用白量 白颜 1颜料 00料量 %
➢遮盖力:指颜料遮盖底色的能力 。取决于颜料 折光率与连接料折光率之比,其值越大遮盖力 越大,分散度越大遮盖力越大。
➢吸油量:指颜料与油脂的结合能力,一般要求 在30~50g之间,太小,颜料可能亲水引起乳化 和分层,印刷易堆版,太大影响干燥速度。
耐 晒 桃 红
➢ 特殊颜料 金粉(铜粉):铜合金粉,800~1000目。 银粉(铝粉); 夜光颜料(磷光颜料); 萤光颜料(稀土荧光颜料,有机荧光颜料)。
铝粉
夜光颜料
荧光颜料
四、填料(体质料):是透明性好的白色颜料。
➢作用: ①调整油墨的粘塑性; ②降低颜料的着色力; ③减少墨雾 ➢种类:CaCO3 Al2O3 Al(OH)3 BaSO4
于高档油墨。 ②炭黑:着色低,应用于低档油墨。
炭黑
彩色颜料 ①铬黄:(PbCrO4 PbSO4 PbO)根据三者比例不同可
得各种黄色,遮盖力强,耐溶剂,价廉,有毒。 ②铁蓝:着色力强颗粒细,色彩鲜艳。 ③ 铁红:(Fe2O3)遮盖力强。
印刷材料

印 刷 材 料 与 适 性
1、油吸收方法 ③ IGT油吸收性试验
一滴红色油墨
纸张 试样
以油痕长度的倒数乘以1000,表示油吸收性。 油痕越长,说明纸张越光滑,吸收性越小
第二章
纸张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纸和纸板的基本物理性质
印 2.油墨脏污试验法(Ink-Stain Test) --- K&N油墨试验 刷 K&N油墨--专用油墨 材 料 (1)油墨脏污试验的程序 与 ①将过量的试验油墨涂于纸张表面; 适 ②让油墨保留一定时间; 性
第二章
纸张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纸和纸板的基本物理性质
印 刷 材 料 与 适 性
第二阶段: 从纸张离开压印区,到油墨完全干燥 吸收方式:
油墨中的连结料从整体中分离出来,通过小孔隙和纤 维粗糙的表面以相当慢的速度进入纸张内部。
吸收速率影响: 印迹的光泽性和透印程度
吸收速率可以用Washbum公式来描述
第二章
方法:
1、先用第一印盘在纸条上印一层薄薄的油态石蜡 膜,立即用第二印盘再在纸条上压印一层黑墨。 2、测量墨膜的密度 分析: 石蜡膜在压印初期的吸收强烈地影响着第二印黑墨在 纸面的的附着。石蜡在压印时压主纸内越多,则转移 到纸面黑墨越多,墨膜的密度越大。
第二章
纸张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纸和纸板的基本物理性质
第二章
纸张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纸和纸板的基本物理性质
印 刷 材 料 与 适 性
2、油墨吸收性能 油墨吸收性能可分为两方面
压印瞬间的吸收----包含在纸张油墨接受性能
从油墨与纸面接触到完全固化的吸收过程 纸张 毛细孔状态----决定扩散和渗透的因素
油墨种类
印刷油墨知识介绍2精品PPT课件

印刷速度影响油墨的粘性
印刷速度影响油墨的粘性,用于高印刷的轮转油墨这 个性质特别明显,印刷速度增加导致油墨的粘性增大,IR 过大会导致拉纸毛和转印效率低。
IR 18 16 14 12 10 8
每分钟的转数
所以我们在设计油墨的时候,对于高速印刷的轮转油墨 粘性一般均在 3- 6 之间,在四色套印时(湿套印)IR 大小 应根据印刷顺序递减,黑→蓝→红→黄。 如果在四色套印中色序发生变化,会发生逆套印现象后色序 将前色序油墨拉掉,应当调整色序或降低油墨的粘性。
➢ 紫外线干燥型油墨
油墨的固着和干性
油墨的固着和干性 油墨的干燥是指流态的油墨转化为固态的现象
固着:油墨印到纸上,连接料中的溶剂部分向纸的纤维中渗透, 剩下的颜料和树脂固定在纸上,不用强力摩擦,不易沾污印品的 背面,这一阶段称为: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油墨的流动性
定义
一定量的油墨在一定的重力压力下(250克),15分钟油墨 向外扩展的直径(mm),称之为流动度
SR值(DM值) 用平行板粘度仪,一分钟时油墨的铺展半径(直径),即为 该油墨的SR值(DM值)。
流动度
SR
油墨的粘性和流动度与印刷的关系
大
拉纸毛
拉纸毛
拉纸毛、转移不良
网点扩大
适用性范围
IR
脏版 网点扩大、飞墨
脏版
小
大
流动度
转移不良
不下墨 网点不光洁
易乳化
小
油墨的干燥方式
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形成液态的膜层,膜 层经一系列物理或化学变化而成为固态或准固态 膜层的过程称为干燥过程。
油墨的成份及印刷适性(精选)PPT共15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印刷适性(精 选)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印刷油墨介绍课件

(2)纸张中的化学物质和润湿剂助长油墨乳化。 (3)润版液中含有皂类或洗 涤剂类引起油墨乳化。
• 处理方法: (1)换用粘度高、较稠厚的难乳化油墨,或者在原油墨中加入高
粘度调墨油。 (2)换张纸。 (3)调节润版液组份和PH值。
三、油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油脏 现象:印版的非图文区变成感脂性,油墨附着在它的上面,污脏了印刷
颜料和连结料分解 油水相容,产生浮脏
印刷时油墨乳化 成品褪色或变色 粘连
• 耐光性
二、油墨特性及检验
定义:墨膜的颜色对日光曝晒的耐抗性能,称为油墨的耐光性。
• 油墨印迹的耐光性,主要决定于所用颜料的耐光性质及其在墨体中 的浓度。
• 完全耐光的颜料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是无法取得的,只是耐晒牢度不 同而已。通常,颜料在墨中的浓度越大,其耐光性就越高。
油,使油墨具有粘性和弹性。 (2)调整供墨量。 (3)使用表面张力较高的润版液。 (4)将压力调适。 (5)更换纸张。
三、油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二、套印不良
现象:湿对湿套印时后面印刷的油墨不能顺利地附着在先印刷的油墨上。 原因:(1)与先印的油墨相比后印的油墨粘性过高。
(2)先印的油墨固着慢且墨量大。 (3)四色油墨的颜色强度平衡不适当。 处理方法:
流动性
油墨固着
2
保护作用
UV油墨的连接料合成树脂成分
3
固化时低聚物和单体聚合成大
分子聚合物进行干燥结膜
3、助剂
一、油墨的组成成分与分类 • 干燥调整剂
• 流动调 整剂
助剂
• 功能型助剂
• 色调调整 剂
油墨分类
一、油墨的组成成分与分类
按照印刷方式来分类
凸版印刷 油墨:书 刊黑墨, 轮转黑墨, 彩色凸版 油墨等;
• 处理方法: (1)换用粘度高、较稠厚的难乳化油墨,或者在原油墨中加入高
粘度调墨油。 (2)换张纸。 (3)调节润版液组份和PH值。
三、油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油脏 现象:印版的非图文区变成感脂性,油墨附着在它的上面,污脏了印刷
颜料和连结料分解 油水相容,产生浮脏
印刷时油墨乳化 成品褪色或变色 粘连
• 耐光性
二、油墨特性及检验
定义:墨膜的颜色对日光曝晒的耐抗性能,称为油墨的耐光性。
• 油墨印迹的耐光性,主要决定于所用颜料的耐光性质及其在墨体中 的浓度。
• 完全耐光的颜料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是无法取得的,只是耐晒牢度不 同而已。通常,颜料在墨中的浓度越大,其耐光性就越高。
油,使油墨具有粘性和弹性。 (2)调整供墨量。 (3)使用表面张力较高的润版液。 (4)将压力调适。 (5)更换纸张。
三、油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二、套印不良
现象:湿对湿套印时后面印刷的油墨不能顺利地附着在先印刷的油墨上。 原因:(1)与先印的油墨相比后印的油墨粘性过高。
(2)先印的油墨固着慢且墨量大。 (3)四色油墨的颜色强度平衡不适当。 处理方法:
流动性
油墨固着
2
保护作用
UV油墨的连接料合成树脂成分
3
固化时低聚物和单体聚合成大
分子聚合物进行干燥结膜
3、助剂
一、油墨的组成成分与分类 • 干燥调整剂
• 流动调 整剂
助剂
• 功能型助剂
• 色调调整 剂
油墨分类
一、油墨的组成成分与分类
按照印刷方式来分类
凸版印刷 油墨:书 刊黑墨, 轮转黑墨, 彩色凸版 油墨等;
印刷材料——油墨部分

– 钛白
即TiO2,是白色结晶粉末,(分子量是79.90)它具有很高的折光 指数,即最不透明,良好的理化稳定性,(耐高温)大多用以制 造高级油墨中,尤其是印铁和软管白墨。 钛白粉含TiO280%以上,还加入其它金属如Al、Zn或Si、有机物质 (如油酸)进行改性,或混以硫酸钡、硫酸钙等。
• 制造:
和遮盖力抵消了。而且理化性能稳定白色颜料和填料,遮盖力取 决于连结料中的折射指数的差额,差额大,油墨遮盖力(不透明 度)越高
二、填料
填料(filler)又称为伸展剂(extender) • 种类: 主要是碳盐类,硅和硅酸盐类,硫酸盐类 如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钡、氢氧化铝、锌钡白、硅酸铝(高岭土) • 填料的作用:
印刷材料
——油墨部分
课程内容
• 了解油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性能(作用) • 主要类型油墨的特性:
– 流变特性、干燥特性、光学特性、耐抗特性
• 油墨的常规检验指标及测定原理、方法 • 常见的油墨故障分析 • 油墨制造的新趋势、新课题
课程要求
因为油墨种类多,特性千变万化,但每类 型油墨特点突出
要求掌握每类油墨的化学组成和性质,以 及它们与印刷性能的关系、应用性能、检验 方法,从而把握油墨适性规律,更好地指导 生产过程,也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H2SO4
钛矿石(FeTiO3)
Ti(SO4)2
水解 钛酸
焙烧 TiO2
– 锌白
主要是氧化锌和锌钡白(Lithopone)两种产品
锌白主要用氧化锌组成( 98%)
ZnO受热时颜色变黄,冷却后又可回复原色,故它的白度、遮盖力均 差于钛白。
又ZnO偏碱性,当用酸值较高的连结料配制油墨时,它易与游离脂肪 酸皂经使油墨胶化变质,且这种油墨长期保存时易与空气反应使 油墨变稠或变质——这种情况见于我国生产的低档白墨中。
即TiO2,是白色结晶粉末,(分子量是79.90)它具有很高的折光 指数,即最不透明,良好的理化稳定性,(耐高温)大多用以制 造高级油墨中,尤其是印铁和软管白墨。 钛白粉含TiO280%以上,还加入其它金属如Al、Zn或Si、有机物质 (如油酸)进行改性,或混以硫酸钡、硫酸钙等。
• 制造:
和遮盖力抵消了。而且理化性能稳定白色颜料和填料,遮盖力取 决于连结料中的折射指数的差额,差额大,油墨遮盖力(不透明 度)越高
二、填料
填料(filler)又称为伸展剂(extender) • 种类: 主要是碳盐类,硅和硅酸盐类,硫酸盐类 如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钡、氢氧化铝、锌钡白、硅酸铝(高岭土) • 填料的作用:
印刷材料
——油墨部分
课程内容
• 了解油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性能(作用) • 主要类型油墨的特性:
– 流变特性、干燥特性、光学特性、耐抗特性
• 油墨的常规检验指标及测定原理、方法 • 常见的油墨故障分析 • 油墨制造的新趋势、新课题
课程要求
因为油墨种类多,特性千变万化,但每类 型油墨特点突出
要求掌握每类油墨的化学组成和性质,以 及它们与印刷性能的关系、应用性能、检验 方法,从而把握油墨适性规律,更好地指导 生产过程,也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H2SO4
钛矿石(FeTiO3)
Ti(SO4)2
水解 钛酸
焙烧 TiO2
– 锌白
主要是氧化锌和锌钡白(Lithopone)两种产品
锌白主要用氧化锌组成( 98%)
ZnO受热时颜色变黄,冷却后又可回复原色,故它的白度、遮盖力均 差于钛白。
又ZnO偏碱性,当用酸值较高的连结料配制油墨时,它易与游离脂肪 酸皂经使油墨胶化变质,且这种油墨长期保存时易与空气反应使 油墨变稠或变质——这种情况见于我国生产的低档白墨中。
印刷材料及适性

印刷材料及适性印刷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它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和适用性。
在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印刷方式、印刷效果、耐久性等。
本文将就印刷材料及其适性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我们来谈谈纸张这一最常见的印刷材料。
纸张是印刷品质的重要基础,不同类型的纸张适用于不同的印刷需求。
例如,对于需要高清晰度印刷的图片或文字,可以选择光面的铜版纸;而对于需要书写或印刷的文件,可以选择书写纸或复印纸。
另外,还有特殊的纸张材料,如艺术纸、卡纸等,它们适用于特殊的印刷效果或场合。
因此,在选择纸张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印刷需求和效果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除了纸张,印刷材料还包括墨水和油墨。
墨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色彩和质量。
一般来说,墨水可以分为水性墨水、油墨和溶剂墨水等。
水性墨水适用于纸张印刷,干燥速度快,对环境友好;而油墨适用于印刷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附着力。
因此,在选择墨水时,需要根据印刷材料的不同和印刷效果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此外,印刷材料还包括印刷机和印刷辅助材料。
印刷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印刷效果和生产效率。
不同的印刷机适用于不同的印刷材料和印刷方式。
例如,胶印机适用于大批量的印刷品生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纸张和墨水;而数字印刷机适用于小批量的印刷品生产,适用于特殊的纸张和墨水。
印刷辅助材料如印刷版、印刷胶辊等也是印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质量和适用性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印刷材料的选择是印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印刷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印刷方式、印刷效果、耐久性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 油 墨
第八章 油墨的组成
8-1 油墨概述 8-2 油墨颜料 8-3 油墨连结料 8-4 油墨助剂
8-1 油墨概述
油墨发展简史及现状
墨汁 (水溶性固体)
油墨 (油性连结料)
印墨 (水性墨、UV墨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3
Q
Q
8-1 油墨概述
二、油墨的组成
颜料——不溶于水或溶剂的固体颗粒 作用:赋予油墨颜色
种类:白色,黑色,彩色(黄色、蓝色)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3
8-2 油墨颜料
(一)白色颜料
1.钛白(TiO2)
特点:①颗粒细小、均匀,平均0.2~0.3um; ②白度高,折射率高,遮盖力强,用于印铁或软 管印刷中的打底白墨中; ③耐光、耐热,化学稳定性好。
2.锌钡白(BaSO4·ZnS)
连结料——使固体颗粒分散于其中的液体物质 作用:提供油墨的转移传递性能和干燥性能
辅助剂——经常在油墨使用时加入的添加剂 作用:调节油墨的印刷适性
三、油墨组分的作用
颜料:决定油墨的色相、透明度、耐光性等;
连结料:决定油墨的流变性质、干燥性质、抗水性、 光泽度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6
8-1 油墨概述
色相:从浅柠檬黄到深桔黄的一系列颜色。 特点:①色相丰富,遮盖力强,着色力较强,密度大,颗
粒粗(5~10um),价廉; ②不耐光,耐溶剂性强,抗酸碱性差,有毒性,胶
印墨中不使用。
2. 铁蓝 [KFe·Fe(CN)6·H2O]
亚铁氰化铁,又称为普鲁士蓝,色相深蓝。 特点:①着色力强,颗粒细小,颜色鲜艳,耐光性好;
有机颜料:天然或合成 a. 根据分子聚集状态不同可分为:色淀颜料、 色原颜料、颜料性染料等 b. 根据分子结构不同可分为:偶氮颜料(-N=N-)、 酞青颜料( C=N-)等
2. 按色彩特性分类:消色颜料(黑\白),彩色颜料
(黄、品红、青、红、蓝、绿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9
8-2 油墨颜料
特点:①颗粒细软,平均0.25~0.35um; ②折射率比钛白高,遮盖力仅为钛白的1/4; ③耐碱性较好,毒性小。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4
(二)黑色颜料——炭黑
炭黑是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或裂解的产物。
1.炭黑的性质:
① 粒径及聚集体结构:颗粒细小,比重小、视比容大, 以聚集形式存在;
② 表面性质:比表面能高,吸附性强,吸油量较大,着 色力强,遮盖力强;
7. PH值:PH值不当,会使连结料发生胶化。 8. 含水量:含水量的高低会影响颜料的分散度,进而影
响其吸油量。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2
8-2 油墨颜料
四、无机颜料
主要成分:单质元素、金属氧化物、无机盐 或络合物等
特点:色彩鲜艳,遮盖力强,视比容小,耐 抗性好;但某些颜料含有毒成分(Pb,Cr )。
颜料性染料——是指不溶解的有机有色体。
2012.2
பைடு நூலகம்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7
8-2 油墨颜料
(一)有机颜料的结构特点:
四、油墨的分类
按印刷版型分类
平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凸版印刷油墨,孔版印刷油墨
按连结料类型分类
树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矿物油型油墨,水性油墨,UV型 油墨
按干燥形式分类
氧化结膜干燥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渗透干燥型油墨,光 固干燥型油墨
按承印物种类分类
书刊纸用墨,新闻纸用墨,塑料薄膜用墨,印铁墨,织物印花 墨等
③ 稳定性好,炭黑表面的酸度对油墨干燥有影响,酸性 越强则干燥越慢。
2.炭黑的应用:
色素炭黑——胶印墨,高黑度、着色力强,聚集程度 低,吸油量较小;
专用炭黑——印报墨,分散性好,无特殊性能要求;
溶剂油墨用炭黑——柔印墨或凹印墨,粘度低,颜料 含量少。
8-2 油墨颜料
(三)彩色颜料
1. 铬黄(PbCrO4 +PbSO4 +PbO)
三、颜料的理化性能
1. 分散度:颜料粒径越小,其分散度越高,稳定性、 着色力、遮盖力也会随之提高;
2. 着色力:表示油墨着色的强度。
取决于: a. 颜料对光的选择性反射 b. 油墨中颜料的多少、分散度
影响:着色力强,则油墨用量少,印刷适性好, 可以印刷细网线产品。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0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1
8-2 油墨颜料
4. 吸油量:用来描述颜料与油脂的结合能力,对油墨性 能影响较大。吸油量小油墨遮盖力高,但稳定性差。
5. 密度:用视比容来描述。视比容越大,密度越小,油 墨稳定性好;视比容越小,墨性差,易糊版结块。
6. 耐抗性:油墨颜料对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高温、 日晒、酸碱、溶剂的作用下保持原有色彩的性质。
②对酸碱极敏感,遇碱即分解,耐热性差,胶印墨 中多用酞青蓝取代。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6
8-2 油墨颜料
五、有机颜料
有机颜料都是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多为芳香族化合 物的衍生物。
有机颜料的类型:
色原颜料——利用金属盐或酸类将水溶性染料制成不溶 性的有机颜料;
色淀颜料——利用铝钡白等无机载体将有机染料沉淀而 成的颜料;
特种油墨
防伪油墨,发泡油墨,香味油墨,导电油墨,磁性油墨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7
8-2 油墨颜料
一、颜料:显色物质,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
黑色、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
外观:有色,微细粉末状固体,呈球状或片状等不规 则形态,粒径大小10-7~10-5m;
性质:不溶于水或溶剂等介质,但能均匀的分散其中, 并不与其发生反应;
作用:赋予油墨颜色,其存在状态影响油墨的流动性、 化学稳定性和干燥性。
要求:a. 颜色接近光谱色,饱和度大
b. 分散度高,视比容大,透明度好
c. 耐水,最好耐酸碱、耐醇、耐热、耐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8
8-2 油墨颜料
二、颜料的分类
1. 按化合物特性分类:
无机颜料:络合物、金属氧化物、无机盐等, 如:铁蓝,铬黄,炭黑,金墨,银墨等
8-2 油墨颜料
3. 遮盖力:颜料的不透明度,即油墨遮盖底色的能力。
取决于: a. 颜料与连结料的折射率之比 b. 颜料的分散度
影响:决定多色印刷的色序, 遮盖力大的油墨先印, 透明度好的油墨后印。
特别提示: 用途不同,对遮盖力的要求不同 印铁打底墨要有较高的遮盖力 四色叠印墨要求较高的透明度
第八章 油墨的组成
8-1 油墨概述 8-2 油墨颜料 8-3 油墨连结料 8-4 油墨助剂
8-1 油墨概述
油墨发展简史及现状
墨汁 (水溶性固体)
油墨 (油性连结料)
印墨 (水性墨、UV墨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3
Q
Q
8-1 油墨概述
二、油墨的组成
颜料——不溶于水或溶剂的固体颗粒 作用:赋予油墨颜色
种类:白色,黑色,彩色(黄色、蓝色)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3
8-2 油墨颜料
(一)白色颜料
1.钛白(TiO2)
特点:①颗粒细小、均匀,平均0.2~0.3um; ②白度高,折射率高,遮盖力强,用于印铁或软 管印刷中的打底白墨中; ③耐光、耐热,化学稳定性好。
2.锌钡白(BaSO4·ZnS)
连结料——使固体颗粒分散于其中的液体物质 作用:提供油墨的转移传递性能和干燥性能
辅助剂——经常在油墨使用时加入的添加剂 作用:调节油墨的印刷适性
三、油墨组分的作用
颜料:决定油墨的色相、透明度、耐光性等;
连结料:决定油墨的流变性质、干燥性质、抗水性、 光泽度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6
8-1 油墨概述
色相:从浅柠檬黄到深桔黄的一系列颜色。 特点:①色相丰富,遮盖力强,着色力较强,密度大,颗
粒粗(5~10um),价廉; ②不耐光,耐溶剂性强,抗酸碱性差,有毒性,胶
印墨中不使用。
2. 铁蓝 [KFe·Fe(CN)6·H2O]
亚铁氰化铁,又称为普鲁士蓝,色相深蓝。 特点:①着色力强,颗粒细小,颜色鲜艳,耐光性好;
有机颜料:天然或合成 a. 根据分子聚集状态不同可分为:色淀颜料、 色原颜料、颜料性染料等 b. 根据分子结构不同可分为:偶氮颜料(-N=N-)、 酞青颜料( C=N-)等
2. 按色彩特性分类:消色颜料(黑\白),彩色颜料
(黄、品红、青、红、蓝、绿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9
8-2 油墨颜料
特点:①颗粒细软,平均0.25~0.35um; ②折射率比钛白高,遮盖力仅为钛白的1/4; ③耐碱性较好,毒性小。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4
(二)黑色颜料——炭黑
炭黑是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或裂解的产物。
1.炭黑的性质:
① 粒径及聚集体结构:颗粒细小,比重小、视比容大, 以聚集形式存在;
② 表面性质:比表面能高,吸附性强,吸油量较大,着 色力强,遮盖力强;
7. PH值:PH值不当,会使连结料发生胶化。 8. 含水量:含水量的高低会影响颜料的分散度,进而影
响其吸油量。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2
8-2 油墨颜料
四、无机颜料
主要成分:单质元素、金属氧化物、无机盐 或络合物等
特点:色彩鲜艳,遮盖力强,视比容小,耐 抗性好;但某些颜料含有毒成分(Pb,Cr )。
颜料性染料——是指不溶解的有机有色体。
2012.2
பைடு நூலகம்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7
8-2 油墨颜料
(一)有机颜料的结构特点:
四、油墨的分类
按印刷版型分类
平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凸版印刷油墨,孔版印刷油墨
按连结料类型分类
树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矿物油型油墨,水性油墨,UV型 油墨
按干燥形式分类
氧化结膜干燥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渗透干燥型油墨,光 固干燥型油墨
按承印物种类分类
书刊纸用墨,新闻纸用墨,塑料薄膜用墨,印铁墨,织物印花 墨等
③ 稳定性好,炭黑表面的酸度对油墨干燥有影响,酸性 越强则干燥越慢。
2.炭黑的应用:
色素炭黑——胶印墨,高黑度、着色力强,聚集程度 低,吸油量较小;
专用炭黑——印报墨,分散性好,无特殊性能要求;
溶剂油墨用炭黑——柔印墨或凹印墨,粘度低,颜料 含量少。
8-2 油墨颜料
(三)彩色颜料
1. 铬黄(PbCrO4 +PbSO4 +PbO)
三、颜料的理化性能
1. 分散度:颜料粒径越小,其分散度越高,稳定性、 着色力、遮盖力也会随之提高;
2. 着色力:表示油墨着色的强度。
取决于: a. 颜料对光的选择性反射 b. 油墨中颜料的多少、分散度
影响:着色力强,则油墨用量少,印刷适性好, 可以印刷细网线产品。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0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1
8-2 油墨颜料
4. 吸油量:用来描述颜料与油脂的结合能力,对油墨性 能影响较大。吸油量小油墨遮盖力高,但稳定性差。
5. 密度:用视比容来描述。视比容越大,密度越小,油 墨稳定性好;视比容越小,墨性差,易糊版结块。
6. 耐抗性:油墨颜料对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高温、 日晒、酸碱、溶剂的作用下保持原有色彩的性质。
②对酸碱极敏感,遇碱即分解,耐热性差,胶印墨 中多用酞青蓝取代。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16
8-2 油墨颜料
五、有机颜料
有机颜料都是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多为芳香族化合 物的衍生物。
有机颜料的类型:
色原颜料——利用金属盐或酸类将水溶性染料制成不溶 性的有机颜料;
色淀颜料——利用铝钡白等无机载体将有机染料沉淀而 成的颜料;
特种油墨
防伪油墨,发泡油墨,香味油墨,导电油墨,磁性油墨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7
8-2 油墨颜料
一、颜料:显色物质,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
黑色、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
外观:有色,微细粉末状固体,呈球状或片状等不规 则形态,粒径大小10-7~10-5m;
性质:不溶于水或溶剂等介质,但能均匀的分散其中, 并不与其发生反应;
作用:赋予油墨颜色,其存在状态影响油墨的流动性、 化学稳定性和干燥性。
要求:a. 颜色接近光谱色,饱和度大
b. 分散度高,视比容大,透明度好
c. 耐水,最好耐酸碱、耐醇、耐热、耐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Q
8
8-2 油墨颜料
二、颜料的分类
1. 按化合物特性分类:
无机颜料:络合物、金属氧化物、无机盐等, 如:铁蓝,铬黄,炭黑,金墨,银墨等
8-2 油墨颜料
3. 遮盖力:颜料的不透明度,即油墨遮盖底色的能力。
取决于: a. 颜料与连结料的折射率之比 b. 颜料的分散度
影响:决定多色印刷的色序, 遮盖力大的油墨先印, 透明度好的油墨后印。
特别提示: 用途不同,对遮盖力的要求不同 印铁打底墨要有较高的遮盖力 四色叠印墨要求较高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