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课件

合集下载

药理学基础知识课件

药理学基础知识课件
药理学基础知识
学习交流PPT
1
1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绪言 第二部分 药效学
第三部分 药动学 第四部分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学习交流PPT
2
2
第一部分 绪言
学习交流3PPT
3
一.药物
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变过程,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控制生育 (如避孕、坠胎等)的化学物质。
▲药物
●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及提取的有效成分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基因工程药物等
学习交流PPT
25
25
4. 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指药物发生治疗作用后引起的不良反应.
例子: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的 细菌被消灭,不敏感的细菌乘机大量 繁殖,导致假膜性肠炎,也称菌群交 替症或二重感染
学习交2流6PPT
26
5.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 下,但仍残存药理效应。
学习交1流8PPT
18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方2 式药




局部作用
别 质
全身作用 区
利多卡因 注射液
?
地高辛
学习交1流9PPT
19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择3 性药

含义: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 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 较小或不发生作用

选 特点
药物与组织器官亲和力的差异; 组织器官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
学习交流6PPT
6
药物 毒物
抗焦虑 镇静、催眠
地西泮
嗜睡、抗惊厥、麻醉
中毒:呼吸抑制、死亡

药理学(药学导论)PPT课件

药理学(药学导论)PPT课件
程的调节。
药理学实验数据分析
01
02
03
0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实 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药效学分析
分析药物对生物体生理功能的 影响,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分析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
浓度的动态变化。
毒理学分析
药物政策与管理
药理学为药物政策制定和药品 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
质量和安全。
02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药物通过与靶点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种结合通常是高度特异 性的。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类型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包括激动剂、拮抗剂和调节剂。
药物亲和性与效应的关系
药物的亲和性与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亲和性越高,效应越 强。
药动学相互作用
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影 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作用时间。
化学相互作用
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 生的化学反应,导致药 物结构变化或产生新的 化合物,从而影响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个体化给药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 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生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 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糖肽类等。

药理学ppt课件

药理学ppt课件
药理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药理学概述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相互作用 • 临床药理学 • 药理学前沿进展
0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药理学的定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 规律的学科,旨在阐明药物的作用机 制、作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及 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数据分析与解释
临床药理学专家参与数 据分析与解释,以确保 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06
药理学前沿进展
新型药物设计和发现技术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药物与靶点分子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 设计的成功率。
抗体药物设计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和优化针对特定靶点的抗体,用于治疗肿 瘤、感染性疾病等。
药理学的重要性
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学科中的重要基 础学科,对于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 病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新药研发和药 物评价的重要依据。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以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适应症和不良反 应等。
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以及临床试验 等。体内实验主要通过动物模型和人体试验来研究药物的作 用机制和效果,体外实验主要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方法来 研究药物的生物活性。
药物的排泄
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的过 程。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排泄和胆汁 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半衰期
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评价药物 消除速度的重要参数。
表观分布容积
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 浓度之比值。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பைடு நூலகம்程度。

药理学课件ppt(全)

药理学课件ppt(全)

药理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经历了从经验药理学、实验药理学到现代药理学的演变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和 拓展。
现状
现代药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在新药研发、 临床用药指导、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药理 学正向着更精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靶向药物
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 设计,具有高选择性和低 毒性等特点。
心血管系统药物
抗心绞痛药物
通过增加心肌供氧、减少心肌耗 氧或扩张冠状动脉等方式,缓解
心绞痛症状。
抗高血压药物
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包括利尿、 扩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
通过影响心脏电生理过程,减少或 消除心律失常的发生。
药理学课件ppt全
目录
• 药理学概述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常见药物类型及其作用特点
目录
•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 • 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策略 •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0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定义与任务
药理学定义
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 规律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 供理论依据。
害成分。
07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新药研究方法和策略
1 2
基于靶点的新药研究
利用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等方法预测药物与 靶点的相互作用,指导新药设计和合成。
基于表型的新药研究
通过观察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表型变化,寻找 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发现新药。
3
基于细胞的新药研究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药物对细胞生长、分化 和凋亡的影响,筛选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候选药 物。

医学课件 药理 1药理学总论

医学课件 药理 1药理学总论

分次给药: 间隔恒定时间,恒量给药时,如要快速达Css,首剂加倍。 降低Cmax和Cmin之差:
如要迅速达到Css,可在第一个T1/2内将给药速度增加1.44倍。
达到Css后,改变滴注速度或剂量,需再经5个T1/2才能达到新的Css。
Po或分次注射给药时,在不影响达Css下,尽量缩短给药间隔时间,但在单位时间内给药总量恒定,则使峰谷浓度差距减小。
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eg.N-R,GABA-R,NMDA-R,Gly-R… G-蛋白偶联受体:多。DA-R,Adr-R,5-HT-R,M-R,阿片-R…。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主要为一些生长因子受体,涉及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细胞内受体:eg.甾体激素受体,甲状腺素受体。 其他:细胞因子受体、其他酶类受体
*
2 步骤:1)氧化、还原、水解 2) 结合 3 肝药酶: 特点: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的诱导和抑制 四、排泄 1 肾脏:主要排泄器官。肾小球过滤 肾小管分泌, 酸化或碱化尿液可促进药物的排泄。 2 胆汁: 肝肠循环 3 乳汁、胃、肺、汗液、唾液 4 评价参数:血浆清除率 CL=ke‧Vd
*
2.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1)定义 2)内容:副作用(side reaction)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急性、慢性、特殊毒性(carcinogenesis, teratogenesis and mutagenesis)。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 重庆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刘颖菊
药理学定义 研究药物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基础学科

药理学ppt课件全部

药理学ppt课件全部
的药物。
1
哺乳期妇女用药
避免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儿 体内,选择不影响哺乳的药
物。
儿童用药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物剂 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剂 型。
老年人用药
注意药物代谢和排泄的改变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注意 药物相互作用。
04
药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药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感染性疾病
药理学研究能够协助诊断感染性疾病,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为医生提供敏感药物的选择依据,提高治疗效 果。
现代药理学
现代药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药物研发、临 床试验、药物治疗等多个领域。
药理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
药理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学、化学、免疫学等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实验性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以揭示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 治疗方式,可以激活患者自 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疾病。 未来药理学将进一步探索免 疫疗法的机制和应用,开发 更有效的免疫药物。
人工智能与机器 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 药理学领域的应用将为药物 的研发、预测和优化提供更 多可能性。通过大数据分析 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加 速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进程, 提高成功率并降低成本。
药物相互作用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药物之间产生协同或拮抗 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类型
包括药效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化学相互作用等。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药理学课件ppt

药理学课件ppt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的过程。
分布
药物在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分布 。
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 化的过程。
排泄
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
01
速率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 转化和排泄速率过程。
03
药物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 相互作用。
02
动力学参数
表征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 物转化和排泄快慢的动力学参数
,如半衰期、清除率等。
04
临床应用
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制定 合理的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
疗效果。
03
CATALOGUE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
药物的作用机制
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或组织相互 作用的过程,包括药物的跨膜转 运、体内分布、活化与代谢等。
受体理论
受体是药物发挥药效的靶点,分 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而产生药理 效应。
药理学的任务
药理学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效 应动力学、药物不良反应与毒性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效学和药动学等方 面的内容。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药理学
古代药理学起源于人类对药物的初步认识和使用经验。人们通过长期实
践,总结出一些药物的功效和用法,形成了早期的药理学知识。
综合研究
01
药理学将更加注重多学科综合研究,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生物信息学等。
精准医疗
02
药理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生理特
征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转化医学

药理学全部课件

药理学全部课件

妥曲珠利Toltrazuri
化学名:1-甲基-3-﹝4-(4-三氟甲基硫代苯氧)间甲苯基﹞-1,3,5-三嗪三酮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 适应症: 妥曲珠利对堆型、波氏、巨型、和缓、 毒害、柔嫩艾美尔球虫以及火鸡腺状艾美尔球虫、 火鸡艾美尔球虫、火鸡小艾美尔球虫均有杀灭作 用。
妥曲珠利Toltrazuri
为一种强的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抑制剂, 阻碍病毒核酸合成。 适应证:广谱抗病毒 副作用:有致畸和引起溶血,可致心肌损害和引
起呼吸困难。
阿糖腺苷(Vidarabine)
适应证:抗疱疹病毒 副作用: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肝损害及骨髓
抑制等毒性反应。
阿昔洛韦(Aciclovir,无环鸟苷,Zivirax)
氨基比林 氨替比林
双氯芬酸钠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 于甲醇、乙醇,稍难溶于水。本品为强 效消炎、镇痛、解热药,其作用比阿斯 匹林强50倍;常做成水剂。
秋水仙碱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抗 痛风药
抗虫药
王兆山
磺胺氯吡嗪钠
本品为N-(5-氯-3-吡嗪基)-4-氨基苯磺酰 胺钠盐一水化合物。按一水化合物计算, 含C10H8ClN4NaO2S·H2O不得少于99.0%。 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味。
这类药物临应床用广泛,其临床地位 较重要。
1.解热作用 特点:降低发热个体体温,对正常者无影响(与氯丙嗪不同) 机理:抑制PG合成有关。(PG是致热物质)
2.镇痛作用 中等度镇痛作用,临床主要用头痛、牙痛、肌肉痛、关
节痛、痛经等,对剧痛及平滑肌绞痛无效。
3.抗炎作用 PG既是致痛物质,又是致炎物质,这类药物通过抑制PG
(抗聚集) 大剂量 抑制血管内皮PG合成酶,PGI2↓(促聚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群地平
尼群地平可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包括冠状动脉、肾小动脉),产生以降低 舒张压为主的作用。尼群地平还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 。 降压作用温和,持久。用于各型高血压,对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尤为适 用。
不良反应
可有头痛、眩晕、心悸、面部潮红、口干、恶心、踝部水肿。轻度反射性 心率加快。停药后可消失。
用途
用于各型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尤其适用于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哮喘、高 脂血症、肾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其他抗高血压合用的可增强疗效,对禁忌 症应用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的患者,可首选本药。 不良反应
反应为头晕及头痛,其次有发热感,面朝红,足部水肿及液体潴留等,卧 床休息或停药后,水肿可逐渐消退。禁用于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
三、交感神经抑制药
(一)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为受体阻断药的代表药,通过. 阻断β受体,产生缓慢、温和而持久4 的降压作用,长期应用不产生耐受性。其降压作用机制:
力减弱;能降低心肌自律性,血压稍降低。
(2)抑制肾素释放:阻断肾球旁细胞β1受体,抑制肾素释放的分泌和释放,
使血管扩张和血流量减少而降压。临床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心输出量偏高
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不良反应
.
2
可引起低钾血症、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以低钾血症最常见,长期用药
需合用留钾利尿药。
吲达帕胺
具有利尿作用和钙拮抗作用,强效、长效降压药。口服单剂后约24小时 达最大降压效应。利尿作用与氢氯噻嗪相似,但比氢氯噻嗪强10倍。具 有扩张血管平滑肌强于利尿作用。归为血管扩张药。用于治疗。对轻、 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伴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
首次用量不宜超过0.5mg,临睡前服用,可防止或减轻这种不良反应。
2、其他:眩晕、头痛、心悸、出汗等。
拉贝洛尔
Hale Waihona Puke 兼有α受体及β受体阻滞作用。β-阻滞作用约为普萘洛尔的1/6~1/4,降压作
用中等偏强,起效快,口服2小时后即有明显的降压效应。临床应用中、重度
高血压,静注可用于高血压危象。
不良反应
可见乏力、眩晕、上腹不适等,大剂量可致体位性低血压。
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如卡托
普利等。(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等。
5.血管扩张药
(1)血管平滑肌舒张药:如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2)钾通道开放药:如吡那地尔等。
国内外应用广泛的一线药抗高血压药的是利尿药、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断药、
不良反应
少数人偶见眩晕、头痛、口干、失眠等。长期用药会有轻度的血钾 降低和尿酸增高。对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孕妇慎用。
二、钙通道阻滞药
可抑制细胞外Ca2+内流量,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二氢吡啶类:硝苯 地平、苯烷胺类:维拉帕米、苯并噻氮卓类:地尔硫卓、二氢吡啶类扩血 管作用最强。各种钙通道阻滞药长期服用无耐受性,对糖、脂质、尿酸 及电解质代谢无明显影响。
ACE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
1 利尿药
氢氯噻嗪:作用机制早期是通过排钠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及心输出量而间
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是通过持续降低血管平滑肌内钠离子浓
度,经Na+--Ca2+交换机制,细胞内Ca2+降低,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而降压。
单独可治疗轻度高血压,也可作为基础降压药常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以
与其他药合用。
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恶心、腹胀、皮疹、晕厥、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反应。哮
(2)中枢反应:有乏力、嗜睡、头晕、失眠、
(3)β受体阻断效应:阻断β1受体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少心排出量,可诱发
或加重心功能不全。阻断β2受体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4)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可引起原病情加重,如血压升高、严
(二)中枢性降压药
.
6
中枢性降压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激活延脑中枢a2受体,抑制中枢神
经系统发放交感神经冲动,致使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 低,并能抑制肾素的释放。 可乐定 降压作用中等偏强,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激动中枢突触后膜α2-肾上腺受体和 延髓腹外侧区的I1咪唑啉。该作用导致交感神经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出减少 ,从而使外周阻力、肾血管阻力、心率以及血压降低。也与激动外周交感神 经突触前膜的受体,反馈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有关。本药还具有镇痛、镇静、 抑制胃肠运动及分泌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中度高血压,特别是伴有溃疡病 的患者。 不良反应
重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在病
情控制后应组建减量至停药。
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严重心功能不全
者禁用。
.
5
阿替洛尔、美托洛尔
两药均为选择性受体阻断药,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降压作用优于普奈
洛尔,对受体影响较小,因此对伴有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较安全。
硝苯地平: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 压。降压作用迅速强大。降压的同时不减少冠脉、肾、脑的血流量,但 反射性的加快心率,增加血浆肾素活性,若合用β受体阻断药可对抗短 效制剂长期应用可加重心肌缺血、增加心. 性猝死发生,现已主张用长效 3 制剂(缓释片),一次用药可持续24小时降压,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2.α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选择性阻断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α1受体,能同时扩张阻力血管和容量血
管。降压作用中等偏强。适用于轻、中度尤其是伴有高脂血症或前列腺增生的
高血压患者,合用利尿药或受体阻断药可增强疗效。也可用于治疗难治性慢性
心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
1、首次应用时出现“首剂现象”:首次服用1小时内出现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
心血管系统药
.
1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
1.利尿降压药 如氢氯噻嗪、吲巴帕胺等。
2.钙拮抗药 如硝苯地平等。
3.交感神经抑制药 (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α1受体阻断药:如哌唑嗪α、β受体阻断药:如拉贝洛尔。(2)中枢性降压
药: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3)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4)去甲肾
或血浆肾素水平偏高的高血压疗效较好。
(3)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的β2受体,
使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
(4)中枢降压作用:阻断中枢β受体,使外周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而降压。
用途
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特别是对伴有心排出量增多和肾素活性增高的
患者疗效较好,也可用于伴有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患者。重度高血压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