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已成为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及其周围病变的重要方法。
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是尿路疾病中的一种,对尿液引流会产生较大阻力,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结石等病变。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是利用多层次扫描技术,将切面和重建技术相结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清晰准确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
检查准备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
1.饮食方面:检查前2-3天,患者需要遵守无渣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肉类等食物。
2.药物方面: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止美托洛尔等β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等有影响的药物。
3.心理方面:检查前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过度紧张。
检查步骤1. 静脉注射造影剂先要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通常采用地高辛或者碘造影剂等物质来辅助检查。
注射完后,患者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其药物充分分布至全身,以保证检查效果。
2. CT扫描扫描在注射完造影剂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CT扫描,通常采用螺旋扫描模式。
扫描结束后,通过图像重建技术,将图像还原为肾盂、输尿管等内部器官及其周围的三维立体图像。
医生可通过此图像来观察尿路结构和可疑的异常病变等信息。
3. 建立模型在获得尿路的三维图像后,需要通过数字成像方法将其转变为数字模型,以便于医生更好的进行贴合分析。
建立模型的两个关键步骤是分割和重建。
•分割:利用软件将图像中的尿路等结构分离。
•重建:根据分割后的立体结构,建立其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以及体积信息。
4. 分析结果分析结果主要包括结构解剖学、病理和功能。
结构解剖学主要是观察尿路的内部结构,包括肾盂、输尿管等内部器官及其周围的结构和组织。
病理则是观察尿路存在疾病的部位、类型和范围等信息。
功能则关注尿路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如输尿管周围压迫等。
5. 诊断患者的CT图像是通过数字化表达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的构造,并生产窗口以显示该部位的形态。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结构特点
02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疾病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手术损伤等原因导致。
病因
症状
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能导致腰部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手术等。
03
02
01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可能是由于尿液中的晶体物质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沉积形成。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等。
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肿瘤
其他疾病
病因
其他疾病可能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炎症、粘连等。
症状
其他疾病可能导致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
治疗
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03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手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手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积水等并发症。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
病因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可能导致腰部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
症状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手术等。
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肿瘤可能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
病因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肿瘤可能导致腰部疼痛、血尿、腹部肿块等症状。
症状
心理支持
家庭成员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
家庭护理
康复与护理
05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是肾脏尿液排入输尿管的狭窄部位,其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尿流梗阻和肾积水等病症。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诊断与治疗PPT

超声检查:可显 示肾盂、输尿管 扩张和积水情况
静脉肾盂造影:可 显示肾盂、输尿管 扩张和积水情况, 还可显示梗阻部位 和程度
逆行肾盂造影:可 显示肾盂、输尿管 扩张和积水情况, 还可显示梗阻部位 和程度
磁共振尿路造影: 可显示肾盂、输尿 管扩张和积水情况, 还可显示梗阻部位 和程度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酸碱度等指标 尿液生化检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电解质等成分 尿液细胞学检查: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CT等检查,观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形态和功能
症状:腰痛、血 尿、尿频、尿急
诊断:肾盂输尿 管连接部梗阻
治疗方案:手术 治疗,解除梗阻
治疗效果:症状 缓解,肾功能恢
复
随访观察:定期 复查,预防复发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患者A,男性,45岁,因 尿频、尿急、尿痛就诊,诊断为肾 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经手术治疗 后症状缓解。
案例三:患者C,男性,58岁,因 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就诊,诊断为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经手术治 疗后症状缓解。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早期诊断:开发更敏 感、特异的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探索更有 效、微创的治疗手段
预后研究:评估治疗 效果,预测疾病进展
并发症管理:研究并 发症的发生机制和预 防措施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 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 管理能力
跨学科合作:加强与 其他学科的合作,共 同推进研究进展
THANKS
汇报人: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保持尿道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预防结石:多喝水,保持尿液通畅,避免结石形成 预防肾功能损害: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发现并治疗肾功能损害 处理并发症:如出现感染、结石、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和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

行开放或经腹腔镜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ICD-9-CM-3:55.87)。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 疾病编码(ICD-10:N13.000)。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血型、尿常规、
疗
期注意事项
及注意事项
工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 □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及手术记
作
同意书
录
□ 观察病情 □ 观察引流量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程记录 □ 嘱患者可以下地活动,
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长期医嘱: □ 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三级护理 □ 饮食◎普食◎糖尿病饮食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0-14 天
时间
住院第 1-3 天
住院第 4 天 (手术日)
住院第 5 天 (术后第 1 天)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 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主 □ 完成医嘱
□ 术后标本送病理
诊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术 □ 术后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
1
但无扩张; (3)如有条件可行肾核素扫描检查,进一步明确肾功
能和梗阻肾引流情况; (4)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用于肾盂输尿管显影不佳病
例,可明确积水程度、病变部位、显示远端输尿管通畅情况; (5)CT 和 MRI 可用于积水较重及复杂病例检查; (6)有尿路感染史者需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以排除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 总结诊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方法。
方法:UPJ梗阻患者20例,术前诊断主要依靠CT、逆行肾盂造影和利尿性B超检查。
外科治疗采用离断式肾盂壁瓣肾盂成形术。
结果:B超和逆行肾盂造影对UPJ梗阻的确诊率分别为80.2%和100%。
离断式肾盂壁瓣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更通畅,无狭窄或漏尿并发症。
结论:在UPJ梗阻的术前诊断中,逆行肾盂造影明显优于IVU,B超检查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离断式肾盂壁瓣肾盂成形术疗效满意。
【关键词】尿路梗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肾盂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284-02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引起原发性肾积水的常见病因。
我院自2004-2010年共手术治疗由连接部狭窄所致肾积水患者20例。
现将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进行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共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7~36岁,病程5天~4个月。
临床表现:腰腹部胀痛或肾绞痛10例、腹部包块5例、肉眼血尿3例、体检发现肾积水2例;其中左侧12例、右侧8例。
肾积水轻度3例、中、重度17例,合并马蹄肾畸形1例。
1.2 手术方法取健侧卧位,升起腰桥,取患侧第十二肋缘下斜切口,充分暴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及输尿管上段,观察病变输尿管的长度,在远端离断输尿管,距肾门外2~3cm处将肾盂环形完全切断,切除病变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根据肾盂扩张程度设计剪裁多余肾盂,输尿管斜行切开1.5cm,向上牵拉输尿管,应保持与肾盂吻合无张力,若有张力,可向下游离输尿管。
然后用5/0号微乔线做肾盂输尿管无张力漏斗状吻合。
在未完全吻合之前肾盂输尿管内放一适当型号的双J管做内支架及内引流,双J管上端送入肾盂,再吻合输尿管和肾盂之前壁。
留置腹膜后引流管1根,关闭切口,保留导尿管。
1.3 术后处理卧床休息,并予抗生素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离断与非离断肾盂成形术式比较

[文章编号]1000-2057(2008)05-0373--02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离断与非离断肾盂成形术式比较吴卫星.姜海林(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如东226400)【摘要】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早期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近年来采用A n.der s on—H 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其中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7例,肾积水明显减轻8例(47.O%),没变化6例,加重3例,A nder s on—H 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5例,肾积水明显改善23例(92.0%)。
肾积水改善不明显但未加重2例。
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尿路肾盂造影及M R I检查,A nder s on—H 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 ndem on—H 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93+.2f文献标识码1B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原发性肾积水的常见原因。
我院于1996—2007年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42例,效果良好。
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45岁,平均15岁,病程1个月~2年。
病变均为单侧,其中右侧31例,左侧l l例,对侧肾均完好。
临床表现为腰痛或腰不适25例,肉眼血尿6例,腹部肿块2例,尿路感染5例,无症状经B超检查发现4例,其中并发肾结石5例。
本组42例均行B超检查,提示不同程度的肾积水,行排泄性尿路造影(I V U) 39例,逆行性尿路造影11例,磁共振尿路成像(M R U)3例。
均显示程度不等的肾积水及梗阻部位。
42例均在术前明确诊断。
1.2手术方法(1)行A nder s on—H yne 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5例;(2)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7例,其中单纯纤维索条松解术3例。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PPT精品课件

内镜治疗——经皮肾镜UPJ梗阻内切开术
手术关键:
1、成功跨过梗阻部位 2、穿刺通道选择最好能够直对UPJ——中后盏或上外盏, 有时可选择外下盏。
3、选择2根导丝:1根为工作导丝,另1根为安全导丝 4、做到全程切开, 5、外侧放切开能避免损伤异位血管,前方或后方切开? (输尿管高位进入肾盂)此时可能会发现异位血管。(治疗 效果不佳)
内镜治疗——输尿管内切开术
优势:直视下看到UPJ,精确的定位以及直视下 全层切开。发现异位血管,避免严重出血。
缺点:输尿管硬镜不能处理合并肾盂、肾盏结石, 严重积水患者不适用。
内镜治疗——输尿管内切开术
软镜下钬激光 内切开术
开放手术
总体原则:
切口选择:前方经腹膜外/后方背侧(合并其他畸形如马 蹄肾、异位肾/比较瘦的患者),腰部切口(熟门熟入路, 不受胖瘦影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
《坎贝尔泌尿外科学》第38章
尿液从肾盂输送到输尿管的过程受到干扰
先天性(临床发现多在 中年或老年时)
后天因素:
结石 炎症 医源性狭窄 肾盂输尿管外的病变压迫
发病机制(先天性)
部分输尿管存在异常蠕动
正常的输尿管螺旋形走行的肌肉组织被异常的纵行肌束或纤维组织所代替—— 输尿管正常的蠕动波消失
异位血管压迫(争议?)
肾动脉分支/主动脉的发出,在输尿管后方跨过, 争议——是否是病因?是否只单纯处理异位血管?(40%/患者;20%正常人) 异位输尿管的存在对UPJ内切开术是个不利的因素。
临床表现
腰部肿块(新生儿,较少见/产前超声检查普及) 肾功能不全(单侧/双侧) 腰痛、血尿 上尿路感染 继发性高血压(少见)
手术讲解模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注意事项:
2.如有炎症性粘连,可于输尿管上段切开 输尿管外膜,找到输尿管与外膜间的分离 平面,用血管钳自此向肾门方向分离,但 要注意异位肾血管。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注意事项: 3.如输尿管狭窄段较长,在施行“Y-V” 成形手术时,为避免吻合口张力过大,可 将肾脏游离并向下移位。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概述: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概述: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概述: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手术须根据肾积水的程度、肾功能情况、狭窄的 原因和狭窄的程度、位置和长度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若肾积水并非十 分严重,尚保存部分肾功能,应尽量保留患肾,尤其对双肾积水病儿肾切 除应非常慎重。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方法很多,包括狭窄段纵切横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Y-V”成形术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 术
科室:泌尿外科 部位:肾盂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麻醉: 膜外麻醉,小儿则用全麻。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概述: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用于肾 积水的手术治疗。 肾积水在儿童是常见 的,无明显性别差异。在单侧病例,左侧 比右侧较为常见,双侧肾积水约占15%, 婴幼儿比例更高。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概述:
引起肾积水的先天性畸形可以发生在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膀胱颈及尿道, 造成肾积水和肾功能减退,并能产生感染、 结石和憩室等继发性病变。此处着重介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及邻近的输尿管先天性 狭窄所引起的肾积水的手术(图 12.21.1.1-0-1~12.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