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讲课ppt电子教案共26页文档
死亡与安乐死PPT学习教案

3、接受死亡理性的文化
表现:安乐死 观念: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 分,是一个过程。 行为:面对死亡。 态度:注重今生今世。
第4页/共35页
二、死亡标准与道德
第5页/共35页
1、人类对死亡的态度
一般的理解:死亡是一件不愉 快的事情,是外界或他人的恶 意介入的结果,总是与不吉祥 的事物相联系,恐惧、受惩罚、 要求报答等观念由此而生。
例外: 体温过低,低于32.2度 未用巴比妥类等中枢神
经系统抑制剂
第20页/共35页
6、综合标准:
或循环和呼吸功能的不可 逆停止
或整个脑,包括脑干的一 切功能停止
第21页/共35页
7、道德问题
处于不可逆昏迷状态的 病人,医务人员或其家属是 否有权决定撤消维持心跳呼 吸和营养的机器。
第22页/共35页
死亡与安乐死
会计学
1
一、三种死亡文化及其比较
第1页/共35页
1、拒绝死亡的巫术文化
表现:中国的厚葬方式、古埃及的金 字塔。 观念:死亡是邪恶势力对人的入侵。 行为:恐惧死亡、拒绝死亡的发生。 态度:采取对抗的手段,如巫术。
第2页/共35页
2、美化死亡的宗教文化
表现:宗教的超度法会 观念:多种宗教认为死亡只是 回归到更美好的世界。 行为:接受死亡的发生。 态度:采取消极等待的手段, 如祈祷;重来生来世。
第26页/共35页
4、赞成的道德理由
➢死的权利 ➢减轻痛苦是道德行为 ➢节约资源是道德行为 ➢弊端可以通过法律约束消除 ➢将隐蔽的行为转换成受监管的行为
第27页/共35页
5、反对的道德理由
➢生命神圣,生命权利不可剥夺 ➢医务人员和家属为了自身利益 放弃责任 ➢不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安乐死讲课 ppt课件

三、安乐死与健康意识
❖ 弗洛依德说:“每当我们试图去设想死亡时, 我们都能看到,我们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旁观死亡 的人而活着。”
❖ 健康不仅是肉体上无病无痛,还应该体现在精 神上的舒畅、健全与社会适应的良好。
❖ 主动安乐死,是对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极端 痛苦的人实施的一种直接的、旨在仁慈地提 前结束生命的行为。
❖ 主动自愿安乐死,是指被无痛苦结束生命的 人,在头脑清醒时有这样的要求。人们谈论 的安乐死主要就指主动自愿安乐死。
❖ 主动的非自愿安乐死,是指重病者或濒临死 亡者没能力作出安乐死选择,他们被无痛苦 的结束生命完全是出于监护人对患者意愿的 诠释。包括对患有严重残疾的儿童的处置和 撤消对植物人水和营养物的维持。
❖ 1976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一次安乐死 国际讨论会;1980年,“国际死亡权利联合会 成立”。
❖ 在美国,医生亲自给病人注射致死剂量药物 要定为一级谋杀罪;如让病人能达到自杀的目 的而提供方便,就要被定为二级谋杀罪。
❖ 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曾于1995年5月通过一项 《垂危病人权利法》,但该法生效不到一年就 被废除了。
你认为主动和被动安乐死有无本质区别?
❖ 道德哲学家认为无本质区别,它们的动 机都是相同的,两者都属于有意,但又是 无可奈何的行为。杀死和让其死在道德上 是相同的。
❖ 公共政策学家认为存在根本区别。(1) 被动安乐死,患者死于疾病;主动安乐死, 患者死于另一人的行为。(2)主动安乐 死排除了纠正误诊的可能,而撤消或终止 治疗,还有发现、纠正误诊的可能。
(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第六专题人类度过死亡阶段的两种选择.ppt

消极安乐死,是指医务人员应病人请求,不再 给以积极治疗,而仅仅给以减轻痛苦的适当维 持治疗,等待其安然死去。
2019-11-9
感谢你的阅读
10
种类(2)
自愿安乐死(voluntary euthanasia)
意识清楚、有行为能力的病人自由表达或曾经 意识清楚的病人曾经表达安乐死愿望的安乐死。
2019-11-9
感谢你的阅读
32
中国首例安乐死?
1986年6月,病人X,女,患肝硬化晚期、 肝性脑病、脑疝、严重褥疮,救助无效。 其一子一女不愿母亲继续受苦要求院长 实施安乐死,被院长拒绝,乃要求大夫P 对其实施安乐死。
P起初也未同意,但看他们要求迫切,并 已经立下字据,开了复方冬眠灵100毫克, 交护士注射。
符合一定标准的适当的医护,那么,不是犯罪, 免于起诉。
2019பைடு நூலகம்11-9
感谢你的阅读
30
《根据请求终止生命和帮助自杀 (审查程序)法》
必须确信病人的死亡请求是自愿的而且是经过深思熟 虑的;
必须确信病人所正面临的是无休止的并且无法忍受的 痛苦;
必须已经就病人的病情以及预后通知了病人; 必须与病人一道确信没有其他合理的解决办法; 已经咨询了至少一名医生; 已经用适当的医疗护理帮助了病人; 必须向政府提交一份提供病人病情及实施安乐死或协
荷兰的安乐死立法
2000年11月议会下院以104:40通过《根据请 求终止生命和帮助自杀(审查程序)法》 (Termination of Life on Request and Assisted Suicide [Review Procedures] Act)
2001年4月10日,议会上院46:28:1通过。 修改刑法:如果医生实施安乐死,并且实现了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的伦理分析PPT参考课件

2021/3/10
授课:XXX
3
主动安乐死是指根据病人及其家属的意 愿,要求医务人员采取某种措施,结束 病人的生命,使其安然的无痛苦的死去。
被动安乐死是指对那些确实无法挽救的 病人,终止维持病人生命的措施,任其 自行死亡。
2021/3/10
授课:XXX
4
安乐死的基本条件:
2021/3/10
授课:XXX
10
案例
据2001年10月14日《法制日报》报道:上海 市一市民因对其实施“安乐死”而被刑5年。
67岁的梁万山与92岁的老母张秀英多年来一 直相依为命,他们没有工作也没有劳保,生活 条件始终较困难。今年4月8日,张秀英突 然瘫倒在家门口,不省人事。梁万山将她送 到医院,医生诊断为脑溢血且深度昏迷。梁 万山一开始去医院陪夜,自己服侍母亲。但 每隔两小时一次的翻身、擦身、换尿布,使 上了年纪的他也力不从心,于是梁花750元请 了个护工。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的 伦理分析
广州医学院社科部 陈化
2021/3/10
授课:XXX
1
很难说死亡在哪里等候着我
们,让我们时时刻刻等候着它。
有准备地迎接死亡,就是有准备
地迎接自由。
—蒙田
每扇门都可以被关闭,只有 死亡之门例外。—意大利谚语
2021/3/10
授课:XXX
2
安乐死简介
安乐死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在不违反晚期绝症患者得意愿 或受其委托的前提下,处于对患者的同 情和帮助及对其死亡权利和个人尊严的 尊重,不给或撤消引起疼痛或痛苦的治 疗,或采取措施使患者以无痛苦的方式 结束生命。
2021/3/10
授课:XXX
11
在住院的五十多天中,张秀英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 说不出话,吃不进饭,大小便失禁,只有左手左脚稍 稍能动。医生告诉梁其母已没什么希望,老人只能靠 注射葡萄糖维持生命,拖一天是一天。眼见母亲治愈 无望,经济日趋窘迫,更不忍时时看母亲痛苦万分的 表情,5月30日,梁万山将母亲接回家中。第二天 中午,在犹豫与矛盾中挣扎了一天一夜的梁万山,决 定亲手对母亲实施“安乐死”。他用两条浸泡了盐水 的湿毛巾绑在老母的手臂上,再用两根铁丝绕在毛巾 外,接通了电源。当晚,梁万山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临终关怀宣讲培训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脑干死(brain stem death)
(3)判定性观察
♣ 使用人工呼吸器,持续深度昏迷,没有自主呼吸, 至少观察12小时:
♣ 如确为脑部损伤,则观察12小时; ♣ 有药物中毒的可能时,药物的半衰期过后,再观察
◀◀
第二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终关怀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 二、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三、临终关怀医院的特点 四、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 五、临终关怀的理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第三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死亡及临终病人的心身问题
一、死亡的定义 二、死亡的标准 三、临终及濒死的概念 四、死亡过程的分期 五、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和护理 六、临终病人家属心理反应 七、对死亡的态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脑干死(brain stem death)
(1) 判定前的先决条件 病人有原发性脑部结构上的损伤、病人深度昏迷,不
能自行呼吸而必须依赖人工呼吸器维持呼吸 (2)排除可逆性的昏迷: ---导致昏迷的原因为“无法医治的脑部结构上的损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乐死

(二)安乐死的特征
1、安乐死执行者的动机和意图必须是道德的
2、安乐死必须由医务人员参与 3、安乐死的对象必须是目前医疗条件下身体品质无 法复员的绝症患者 4、安乐死必须是由病人或家属自己提出要求,才能 实施
(三)安乐死的历史发展
夏沃事件
·[1990年] 夏沃成了植物人。其夫迈克 尔提出申请,要求对夏沃实施安乐死。 ·[1998年] 夏沃的父母将女婿告上了法 庭。开始长达七年的法律抗争。 ·[2001年4月] 法院批准迈克尔拔去夏 沃食管,两天后,另一法院做出相反判决, 进食管重新接上。 ·[2003年10月] 经法院批准,进食管被 再次拔去,数天后再次接上进食管。 ·[2004年9月] “特丽法案”违背“三 权分立”原则,对宪法构成违反。 ·[2005年3月] 美国国会达成议案,要 求重新为她插入进食管,布什改变行程,中 断休假返回华盛顿,随时准备签署国会的这 项新议案,赋予其法律效力。
2、死亡标准 脑死亡标准是以不可逆的深昏迷或 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发表检查脑死亡的报告 《哈佛标准》,把死亡定义为不可逆昏迷或“脑死”并提 出四条判定标准: 第一,对外部刺激和身体内部需求无感受性和反映性; 第二,自主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第三,脑干反射消失; 第四,脑电波平直或等电位。 对以上的测试要求是24小时内反复多次而无结果变化。 以下两种情况例外:第一种体温过低(≤32.2℃)者; 第二种刚服用过巴比妥类药物等中枢 神经系统抑制剂的病例。
死亡医学伦理
第一节 人类对死亡的认识
一、死亡概述及死亡标准
(一)、认识死亡
1、人类对死亡的态度
死亡是人必须面对的一种无奈的现实。有史以来人类 如何认识对待死亡的呢? (1)畏惧死亡 2、死亡控制手段 (1)延缓死亡 (2)加速死亡 (3)中止死亡 (2)正视死亡 (3)追求死亡
殡葬文化学—— 临终关怀、安乐死和遗嘱

第二十六章临终关怀、安乐死和遗嘱目的要求: 1、了解临终关怀的起源和现状;2、了解安乐死的内涵和各国安乐死的现状;3、了解遗嘱的种类;教学重点 : 1、临终关怀的起源和现状;2、安乐死的内涵和各国安乐死的现状;教学难点: 1、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其原因;2、安乐死的内涵及其合法性;授课方法:理论讲授法和研讨相结合;(要求学生讨论安乐死的内涵)教学过程:一、临终关怀1、临终关怀的起源: Hospice一词原意为朝圣者或旅游者中途休息以重新补充体力的地方,现译为“临终关怀”、“临终关怀院”或“临终关怀组织”,医学上应用此词多指对临终病人关怀照顾的场所(“院”),也指一种对临终病人的照护方式,亦指该种服务的组织机构。
现代较健全的临终关怀组织始建于1967年7月英国伦敦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机构”(St Christopher Hospice),其创始者是桑德斯博士(Dr. Dame Cicely Saunders)。
她从前是一位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经常接触危重病人,十分同情病人的痛苦,以后经过七年的医学学习,于1958年在圣约瑟临终关怀院(St.Joseph'sHospice)开始她的工作。
她在1967年创办了圣克里斯多临终关怀院,成为所有临终关怀组织参考的对象,它的影响是全面性和全世界的。
它是一个慈善机构,靠各种捐赠办起,它的工作受到了全国健康服务组织协会的赞助和支持。
人们从理性上已接受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对死亡前痛苦的恐惧、对死亡的过程的恐惧、以及死亡后空无的恐惧等,死亡变得非常的可怕。
人生本是为了追求幸福的,而人生的最后一站竟然仍充满着如此的痛苦,因而人到晚年变得越来越焦虑,生活质量愈益下降了。
临终关怀的意义,就在于以现代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工作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使不可避免的死亡变得轻松,自然地、坦荡安适地走向死亡;同时,它也给垂死者的家属以安慰和帮助。
因而它们构成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部分。
2、临终关怀的现状3、临终关怀的展望:临终关怀服务是西方基督教“救世”精神、十五世纪以来“人本主义”哲学和二十世纪以来社会工作相结合的产物。
死亡详解PPT课件

③个体差异及衣着情况:肥胖、青壮年男性及衣着多 者尸冷较慢。小儿尸冷较成人快。
第36页/共100页
尸冷的测量方法:通常以测量直肠温度 为标准尸温。测量时温度计应插入肛门 6-7cm。每小时测量一次。
第6页/共100页
早まった埋葬 A.J.Wiertz(17961865)
第7页/共100页
七旬翁 死亡九天奇迹复活
第8页/共100页
福鼎市一位服农药自杀的妇女在福鼎市医院治疗,病情告危,医生告知家属 替她准备后事。绝望的家人回家设了灵堂,请道士“超度”了两天两夜。05年7月 18日下午,医生拔掉了呼吸机,开出了死亡证明。殡仪馆的车也来了,穿上寿衣准 备前往火化的“死者”却神奇地复活了:医生在临行前做最后一次检查时发现,病 人心跳还没停。
尸体温度的下降有一定的规律性,故根据尸体温 度下降的速度可推断死后经过时间。
成人尸体在16-18℃室温下,死后10小时内平均每小 时尸温下降1℃左右; 10小时后尸温下降变慢,平均每 小时下降0.5℃;24小时后,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第35页/共100页
影响尸冷速度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停尸物导热性。
第29页/共100页
第二节 死后变化
人死亡之后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命 活动停止,并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作用发 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称为死后变化。由 于这些变化使尸体呈现出特有的征象,这些征 象被称为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
尸体现象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和晚 期尸体现象。由于尸体现象的发生是一个连续 过程,因此早期与晚期的划分是相对的(2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