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总结

合集下载

天平和量筒

天平和量筒

连接仪器应做到心中有全局,一
般依“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的顺序连接,并安放平稳。
装置气密性检查
连接好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 手掌紧贴试管或锥形瓶外壁 ,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移开手掌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液柱,证明装置的气密性 良好。
注意:如果环境温度偏高,也可采用酒精灯微 热或其他方法。
②砝码用镊子夹取,不能直接用手取。
③若左码右物应是 (物质的质量=砝码-游码)
砝码=物质质量+游码
左 = 右 + 游
量筒
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筒使用方法
方法:先倒后滴、量筒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 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在液面接近刻度线时,应改用胶头滴管。
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 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 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
仰视或俯视的方大
仰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小
正确读数
注意
a.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 b.量筒底无“0”刻度。 c.量筒不能加热。 d.量筒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溶解、稀释溶液。
连接仪器装置 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试管的洗涤
标准:内壁均匀附着水,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
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托盘天平的使用
(1)精确度:用于粗略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精确0.1g) (2)使用方法: ①天平放在水平台,游码归零调平衡 ②左物右码(加砝码,由大到小) ③读数:物质质量=砝码+游码 左 = 右 + 游
④撤砝码(由小到大)
(3)注意: ①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放在纸上,易潮 解、易腐蚀的药品(如氢氧化钠)要放在玻璃器皿(如 小烧杯或表面皿)上。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心得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心得

一、实验背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为了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测量的方法,我们进行了密度测量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密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进行密度测量。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原理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其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m为物质的质量,V为物质的体积。

四、实验器材1. 天平: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

2. 量筒:用于测量物质的体积。

3. 胶头滴管:用于添加液体。

4. 金属块、木块、塑料块等:作为实验样品。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天平和量筒的准确性。

2. 使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记录数据。

3. 使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记录数据。

4. 计算金属块的密度,并记录结果。

5. 重复步骤2-4,分别测量木块和塑料块的密度。

6.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属块密度:ρ = m/V = 7.8 g/cm³2. 木块密度:ρ = m/V = 0.6 g/cm³3. 塑料块密度:ρ = m/V = 1.2 g/cm³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这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金属块密度较大,木块密度较小,塑料块密度介于两者之间。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密度的计算公式。

七、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器材,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2.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了如何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天平读数不准确、量筒读数误差等。

通过查找原因、调整实验方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1、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

注:①若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调;若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调(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例:如右图所示,此时,平衡螺母应该向(左、右)调②调完平衡后不能移动天平的位置,不能将两托盘对调,否则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③若指针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此时天平也是平衡的(3)左物右码。

添加砝码应从大到小,添加到加上一个最小砝码太多,减去一个最小砝码太少,此时应调节游码(注: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线处。

(4)读数:物品质量=砝码总质量+称量标尺示数值。

(砝码在称量标尺上的示数以左边刻度线为准)例:如右图所示,物体的质量是 g注:若左码右物,此时物体的质量m=托盘上砝码总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示数(5)取放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捏。

不能超过量程。

例: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请指现其中的三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1)作用:测液体的体积(2)要会选择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测量精确度。

(3)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同一水平面。

1mL=1cm3 l L=1dm3 l L=103mL例:如右图所示,量筒里的液体体积是 mL。

课后反思《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课后反思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课后反思当我决定讲测量小石块密度时,那一刻起我便琢磨这节课该怎样讲才会出彩。

经历了精心的备课、紧张的课堂展示之后,对这一节课以及实验课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第一、要对一节课要教学的内容范围有清晰的界定。

按照教材的安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和测量盐水的密度是一节课的内容,合称为“测量物质的密度”但是经过精细的备课发现,如果一节课来完成两个实验,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水过地皮湿,而一节课一个实验会使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复习巩固天平的使用、认识并学习量筒的使用、设计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主要讨论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练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每一环节都能细致到位的进行。

这样的课看似内容少,但我认为效果是显著的。

第二、要对教学环节进行紧凑的安排。

就“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这一实验课而言,我设计的总共的教学环节及进行顺序是这样的: 复习巩固天平的使用、认识并学习量筒的使用、设计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主要讨论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练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小石块的密度,在复习巩固天平的使用、认识并学习量筒的使用之后,直接抛出问题“给你一个小石块,你如何测出它的密度?”学生回答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用量筒测出它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算出它的密度后,教师追问“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直接用媒体给出实验步骤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验,没必要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因为教学进行到这里,实验步骤已基本给出,再让学生弄的话,就是在制造学生的疲惫感,所以各个环节一定要有逻辑性、紧凑,尽量避免重复。

第三、一定要让学生熟悉仪器的使用。

包括仪器的性能、使用规则、安全等事项。

这一点目前普遍的处理方式就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第四、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

既然是学生实验,就要给每个学生完整进行一次实验的时间,初次实验的话,每人约需10 分钟的实验时间,两人一小组的话,总共需给出至少20 分钟的时间。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实验报告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实验报告 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设计并进行试验:
用天平固体的质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
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4、用镊子往天平右盘中添加砝码.
5、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6将测量数据填到如下表格中
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
1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2把空烧杯(或小瓶)放到天平的左盘中.
3调节天平重新平衡,测出空烧杯(或小瓶)的质量m .
4在烧杯(或小瓶)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
量,设它为M .
5将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
数据记录
表一
表二
交流评估:如何测出一滴水的质量?一枚普通邮票的质量?。

公开课反思(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

公开课反思(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公开课反思
俞道永《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这一节将用一课时教授完毕,我先利用第五章第一节质量的测量工具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时让学生看导学案的《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学习目标,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完成上节课的知识链接,小组讨论后下节课由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汇报老师,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课上由同学们自学课本知识,并积极参与实验,老师做协助引导同学。

本节课共分为六大部分:一、知识回顾;二、自学展示;三、习题巩固;
四、练习测量实际物体质量和体积;五、相关习题巩固;六、结束新课,升华全课。

在教学后我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1、教师指导是否到位关键在于学生在自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是否恰当点拨,点拨是否具有启示性和引导性。

本节课我在课下的指导是针对各组组长,后分配组长指导其他组员。

优点在于体现小组长的领导能力和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缺点是没有亲自确认每位同学的完成力度。

2、学生主体是否能充分体现关键看学生是否在课堂成为主角,而不是老师在唱独角戏。

本节课我让组长发言讲解、提出问题,并尽可能由学生回答,但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位同学都发言。

3、训练的针对性、重点是否突破对于理科,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训练必须在知识的应用中体现,题我精选,但题量不大。

4、课程内容学生是否吃透本节内容学生书体自学完成对于主要内容有所了解但可能不深入。

5、难点是否攻破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突破难点能够锻炼同学间的互助能力。

化学实验的基础技巧掌握准确的称量方法

化学实验的基础技巧掌握准确的称量方法

化学实验的基础技巧掌握准确的称量方法化学实验的基础技巧 - 掌握准确的称量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准确的称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技巧。

只有掌握了准确的称量方法,才能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称量方法,帮助读者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一、用天平称量固体试剂在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用天平来称量固体试剂。

下面是一些关于准确称量的技巧:1. 选择合适的天平:对于大量固体试剂的称量,应选择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以提高称量的准确性。

对于小量固体试剂的称量,可以使用更简便的药瓶天平。

2. 预热天平:在进行称量前,应先将使用的天平预热一段时间,以使其温度稳定。

这样可以消除温度变化对称量结果的影响。

3. 使用称量纸:在天平盘上放置称量纸,再将试剂称量在称量纸上。

这样可以避免试剂与天平盘的直接接触,减少天平盘的清洁工作,同时也能减少试剂的挥发。

4. 合理调整天平:在进行称量时,应先调整天平指针或数码显示器,使其指向零点。

同时,避免将试剂直接倒入称量纸上,而是通过适当斜角的方法将试剂缓慢倾倒。

5. 避免风力干扰:在称量过程中,应避免有强风吹过,以免干扰称量精度。

可以选择在实验室通风量较小的地方进行称量,或者使用风罩等工具阻挡风力。

二、用容量瓶准确配制溶液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准确地配制溶液。

以下是一些关于准确配制溶液的技巧:1. 选择合适的容量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容量的容量瓶。

在配制稀溶液时,一般选择100 mL或250 mL的容量瓶即可。

在配制浓溶液时,可以选择500 mL或1000 mL的容量瓶。

2. 清洗容量瓶:在使用容量瓶前,应先进行充分的清洗和干燥,以避免杂质对溶液质量的影响。

可以使用去离子水或其他适当溶剂清洗容量瓶,并在清洗后烘干。

3. 细水冲洗:在配制溶液前,先用少量溶剂将容量瓶内壁冲洗一次,并将冲洗液倒掉。

这样可以保证配制溶液的浓度更为准确。

4. 容量线恰处于眼平面:在倒溶液前,容量瓶放置在平稳的水平台面上,并将容量线恰好与眼平面对齐。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二、求物体的质量
有一花岗岩碑石,其体积为30m3 .为了计算其质量,有人找了一小块同种花岗岩
样品,测出该样品的质量为14g,体积为5cm3,利用这些数据,你能算出该花岗石碑
石的质量是多少吗?
三、求物体的体积
5 m3 的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为多少?已知:冰
0.9
103 kg /
m3
四、判断物体是否为实心物体
相当于: m码 m物 m游
则: m物 m码 - m游
(4)对于平衡螺母来说,调时不称,称时不调;调好不动,动后必调。
二、学会使用量筒和量杯 1、对于量筒和量杯,要注意他们的分度值和量程。 2、在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无论液面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 时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3、解释:
v (铁减少一半,所含物质的多少改变,即:质量和体积均变化,但密度不变。)
(1)不同物质的 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m、v的变化而变化。
(2)物质外界条件改变时,密度会变化。
例:(1)、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汽油的质量 变小 ,体积 变小,密度不变。
(2)、小明五一期间去西藏旅游,回到临沂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拧紧盖子的矿
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②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记为V1,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内,读出此时的示
数③记小为石V块2,的则密V度=V:2-V1;m
v
(2)测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他们的总质量 m总;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测出剩据余求盐出水盐的水质的量密度m:剩, 则 倒m 入 量m总筒-m内剩的盐。水的质量为:m m总 - m;剩
记忆口诀:一放水平;二游码拨零;三转螺母梁平衡;哪边高往 哪调,针指中央才算完。(左右摇摆的幅度相同也可判定平衡) (3)称:天平的左盘放置需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置砝码;添加砝码并移动 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当于: m码 m物 m游
则: m物 m码 - m游
(4)对于平衡螺母来说,调时不称,称时不调;调好不动,动后必调。
二、学会使用量筒和量杯 1、对于量筒和量杯,要注意他们的分度值和量程。 2、在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无论液面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 时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记忆口诀:一放水平;二游码拨零;三转螺母梁平衡;哪边高往 哪调,针指中央才算完。(左右摇摆的幅度相同也可判定平衡) (3)称:天平的左盘放置需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置砝码;添加砝码并移动 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记忆口诀:左物右码两边盛,先放大后放小,最后的平衡游码找; (移动游码相当于给右盘增加小砝码) (4)读:此时砝码质量与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游码左边所对应的示数)之 和,即为所称量物品的质量。
记忆口诀:砝码游码加起来,物体质量测出来; (如果物体和游码的位置放反了,那物体的质量m=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5)整理:砝码归位,游码归0。 3、使用天平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1)称量到最后加上一个小砝码后有点多,取下小砝码后又有点少, 处理方法:把小砝码取下来,开始调节游码; (2)若游码没拨0就开始测量,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什么都还没放 就有个示数了,所以最终测出来的值比真实值大); (3)物体和砝码放成了左码右物,调节平衡后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一、学会使用天平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认识天平: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下图是托盘天平的结构:
横梁
2、使用天平:(将这一整页笔记整理到课本89页!!!)
(1)放: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天平底座调至水平; (2)调: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尖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