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细菌法检测饮用水综合毒性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天津市地表水水体污染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表征研究

天津市地表水水体污染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表征研究
② M c o o c t e g n ir t xA u eR a e t 试剂在4 ℃左 右 回温 , 水 合 后
B@
圆 o
囝 o


空自
I ̄l蕞 t a
发光 菌 在 进行 新 陈 代 谢 时会 发 光 , 当某 种 因素 影 响 其 正常 新 陈 代谢
C o 0 o o
线 ( 范围),作为水质突变和 毒性应急的指 导依据 。 关键 词: 地表水 :发光 细菌;急性毒性 中图分类号 :X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I 7 一7 9 2 1 )0 1 1 2 9 6 | 5 7( 0 0 4 0 3 —0 T
0曹畜
2 )测 定条件 。室 温要 求: 1—0C 5 3"
4结 累厦 讨论 我 们在 4 i月期 间 通过 对地 表 水发 光 细菌 的 急性 毒性 试验 发 光损 失 ~ 1
率 测定 结果见 表 i ,通 过计 算初 始算术 平均值 Ao c及标 准偏 差值 So c ,得 控制
范 围A o S o c ±3c 。建 立综合 毒性 基准线 ,作 为应 急 ( 发地控 制 : 培养 块 1+. ℃, 50 5 读数井 1+ Y 。 5 I  ̄
3 )步骤 。① 将M co o ir tx A o o 0 o o №d l 5 0 析仪 模 式钮 调置 “ e 0 分
Aue 模 式 , 使 用 8.% ct” 19 SreigTs实验检测方式 。 cenn et
尔弧 菌为 弧菌 属发光 细菌 。 细菌 发光 可概 括 为细菌 体 内合成 的 细菌发 光 酶催化 还 原型 的黄 素单核 苷 酸 (MI )和 长链 脂肪 醛 (C O 至少含 8 c FN1 2 RH , 个 )并 在0的参 与下 发生氧 2 化 还原 反应 而放 出光 子 。细 菌 的发光 涉 及 多种物 质 的参 与 。而且 这些 物质 的合 成 或产 生是 细菌 的 生理代 谢 的一 个 组成 部分 , 因此 ,只 有在 外界 条件 适 宜时 。发 光才 比较 理想 。 所 以发光 细 菌 的发光 状况 对外 界 条件 的变 化极 为 敏感 ,并 可通 过发 光 强度 的 改变很 快 反映 出来 ,这就 是为 什么 可 以利用 发 光细 菌来 检测 环境 中 有毒 、有 害物 质 的基 本原 理 ,也 是发 光细 菌 能应用 于 快速 的环 境污 染监 测 的根 本 原因 。此 方法 利用 灵 敏的 光 电测量 系 统测 定 毒 物对 发光 细菌 发 光强 度 的影 响 。毒 物 的毒 性可 以用发 光损 失率 表 示 ,也

青海弧菌发光检测法可快速检测饮用水中的有害物质

青海弧菌发光检测法可快速检测饮用水中的有害物质

Mar2 0 01
(H 、
F 。DDs A Ⅳ
3 9
始使 用发 光菌检测环 境水质 的污染 状
况 , 国19 年 开 始 推荐 使 用海 洋发 光 我 95
用水中有害物质综合 毒性 的传感仪 研
制 》课 题 . 成 了基 于 青 海 弧 菌 发 光 形 的 检 测 饮 用水 的 全 套 技 术 规 范 方 法 。
菌作为环境水质污染的检测方法. 但使
口 本刊记者 马永娇
细 菌 发 光 实 际 上 是 细 菌 的 光 呼 吸
的浓度 ) 的生物 毒性会因添)N C之后 ] aI I ] 发生改变, 致使检测结果不准确 。
鉴 于此 , 国科 研 人 员 开始 寻 找 淡 我 水型 发 光 菌 , 东 师范 大 学 朱 文 杰教 授 华
可 自动 恢 复活 力。 将活 力恢 复的 青海 弧茵加入 水中, 如水中含有有害物质 . 青 海 弧菌 的 发 光强 度会 偏 离 正 常范 围 ; 过 便携 式仪 器进行 检 测 . 通 半小
弧菌 19 年研制出青 海弧菌冻干粉, 9 9
并 获 得 发 明专 利 ; 之后 将 青 海 弧 菌 冻干 粉 专 利 技 术 转 让 给 北 京 滨 松 光 子 技 术
股 份 有 限公 司 。 目前 , 配 套 使 用 的 仪 其
大 地 震 后 灾 区水 质 安 全 快 速 检 测 中 得
仪完全可以实现 对偶氮类 染料苏丹红
l I I
、 、
A pe s i 系列拉曼光谱系统 r
可实现多种非法添加物的筛查
目前 . 用A pe 应 s i系列拉 曼 光 谱系 统 r 对 苏丹红 标样 的检 测 限可达 到 1u / , gL 0

生物毒性监测技术在给水系统的毒性监测应用

生物毒性监测技术在给水系统的毒性监测应用
22 测 试 方 法 .
生命安全。水质污染事故概况起来可以分为事故污染 、 人为荼毒
和自然灾害。为保障安全供水需要建立供水毒性检测系统 , 在实
验室 中判断毒性 的经典方法是对特定有毒化学物质实行单 个指 标进行监测 , 比如重金 属 、 农药 残 留、 机物等 , 有 而在实 际应用 中, 的毒性效应是一项综合 的生物学参数 , 水 是所有组成物质拮 抗作用 或抑制作用 的综合结果 。目前水 毒性测试生物学方法包 括发光细菌法 、 浮游动物试验 、 藻类试验 、 鱼类试验等 , 这些都 已 经是 国标要求的检测方法 ,标 准号 ,这些方法 中除发光细菌法 外, 其他方法均因操作复杂 、 检测周期 长而不方便使用。 发光细菌是一类非致病 的革兰 氏阴性兼性厌氧细 菌 ,在正 常 的生理条件下能够发射可见荧光 的细菌 ,这种可见荧光 波长
31 生物毒性测试结果 .
自 21 0 0年 1 至 2 1 年 3月 , 晋 城 市 4个 主要 饮用 水 0月 01 对
水源地 ( 1源水 口、 2 源水 口、 3 源水 口、 4 源水 口)4个水厂监 、
测点 ( 1 出水 口 、 2 出水 口 、 水 口 、 出 水 日 ) 行 了 3次/ 3出 进 月
水 源 水
பைடு நூலகம்
监 测 位 点 1源 水 口 2源水 口
3源水 口 4源水 口 1源 水 口
相对发光度平均值 9_ 33 9. 57
l31 O. 9. 95 8. 68
毒性基准线 43 D -S 9 I士l. 33 2O 9 . 23 5 7±1.
生物毒性 检测技术能够很好 地检测水质 的生物毒性 效应 , 并不代表能够替代常规的理化检测方 法 ,两种 检测 方法各有优 势 ,水体 中的生物毒性效应可以同时综合反映一种或多种化学 品的浓度 、 生物有效性及其生物体本身 的毒性 , 还可 以反映水体 中各种效 应的相加 、 同和拮抗作用 ; 协 但是 , 很难根据生 物毒性 效应来确定产生毒性效应的原因。因此 ,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与 将 有 目的的理化技术相结合是解决应急监测问题的最佳方案 。本

发光细菌法检测水土环境毒性的进展和评价分析

发光细菌法检测水土环境毒性的进展和评价分析

发光细菌法检测水土环境毒性的进展和评价分析摘要:发光细菌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的生物测试方法,被人们广泛应用在水土环境毒性测试工作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文章在阐述发光细菌法测定原理的基础上,就发光细菌法在水土环境毒性测定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发光细菌法;水土环境;毒性;检测在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下,金属开始通过各个途径进入到土壤、水文、大气等生态系统中,这个期间会对系统中的生物体产生不良反应,进而使得整个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

为了能够确保工业发展的安全有效,需要相关人员按照规范的标准研究金属生物毒性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潜在危害。

生物毒性是指生物体在毒物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不良效应,为了能够更为精准的把握这种反应,可以借助生物测试方法,比如发光细菌法来测试生物体中的毒性。

一、发光细菌法的测定原理生物发光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在自然环境中,可见光的生物有发光细菌、真菌、放射虫类等。

发光是发光细菌的一种生理过程,在分子氧作用、细胞内荧光酶催化作用下会将还原态的黄素单核苷酸和长链脂肪醛氧化为黄素单核苷酸和长链脂肪酸。

在发生化学反应之后还会释放出波长在450nm到490nm的蓝绿光。

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发光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个期间,能够干扰或者损害细菌呼吸、生理过程的任何因素都会使得细菌的发光强度出现变化。

在有毒有害物质和发光细菌出现接触的时候,发光强度会出现变化,且随着毒性物质浓度的增加,发光也会日渐减弱。

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利用发光细菌作为指示微生物,将发光强度的变化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在此基础上深入测定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毒性,从而帮助相关人员全面的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质。

二、发光细菌法检测水土环境毒性检测使用发光细菌进行毒性测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利用野生型发光细菌来开展毒性测试,细菌发光强度和毒性物质的浓度会呈现出一种反比的关系。

在具体测试分析中会通过发光抑制率来体现水土环境中的毒性大小。

发光菌在环境毒性检测中的应用

发光菌在环境毒性检测中的应用

进行监测。利用发光菌对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进行持续监测表 明, 经处理 过后的水质毒性有了明显的降低, 还 发现初级沉淀不能有效 的降低污水 的 毒性, 而毒性的去除主要是在生物处理 阶段 。 除此之外 , 发光菌还能够评估 化合物的毒性并探 讨毒性指标和 化学指标 的联 系。
3 . 2发 光 菌 应 用 于 大 气 污 染 毒 性 的 监 测 利用发光菌进行大气污染监测早期出现在四 f 一 年 代。 将 火 力 发 电厂 排
概括如下 : 细 菌中的黄素单核苷酸在细菌荧光酶 的催化 下发生氧化反应而 放 出光子 , 从而发 出荧光 。 一般此 荧光 的波长 范围在 4 2 0 — 6 7 0 n m, 最大 的发
射波长为 4 9 0 n m, 因此 发 光 菌 发 出的 光 呈 现 蓝 绿 色 。这 个 过程 可 以用 以 F 反应 式 表 示 : F MNH2 + O2 + RCHO 细 菌 荧 光 酶 RcooH+ F M N+ H2 0+h
3 . 3发光 菌 用 于 土 壤 污 染 毒 性 的监 测 目前 , 由于大量农药的使用, 我 国各 地 土 壤 都 受 到 了不 同程 度 的 污 染 , 危 害 十 分 严 重 。因此 近 些 年 有 人 对 发 光 菌 用 于 七壤 污 染 毒 性 监 测 做 了相 关 研 究 。 通 过 将 土 壤 中 的 毒 性 物 质抽 提 到 水 溶 液 中, 再 用 发 光 细 菌进 行 监 测
科 学研 究
礴湾
发光菌在环境毒性检测 中的应用
潘 涛 朱小亮 王 海 燕
( 江苏新源水 务有限公司 2 2 3 8 0 9 ) 摘 要: 发光细菌法在环境毒性检测 中是一种快速 、 灵敏 、 低成本 的生物检 测方法 , 受 到人们 的』 泛 重视。本文就发光菌的形态、 生理 、 生态 以及应用 原理 等进 行 了简述 , 并对发光菌在环境毒性检测中的应用进行 了概述 。 关键 词 : 发光菌 ; 环境污染 ; 毒 性 监 测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尤其是饮用水安全方面,但由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尚未达到理想境界,仍需将大量污染物排入自然环境,水环境仍受重金属与有机物的影响。

当前,我国水污染比较严重,要想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水环境污染现状,就必须强化水环境监测工作,运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并增加生物监测技术的投入力度,深入研究其对生物体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生物监测技术;水环境监测;应用1生物监测技术及其原理水体中的生物受到污染后,生物指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生物监测技术对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及种群展开不同水平的生物监测,并通过这些生物指标来完成对生物所处的水环境的综合性分析,最终得到对水环境质量的综合判断。

水生物生活在水中,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生物生活在受到污染的水中,其生活习性、运动方式、身体特征都会发生变化。

从行为生态学角度讲,当水生物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细胞器、分子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污染物在水生物体内堆积,影响水生物的生殖、个体信息传递、捕猎与反哺行为,并随着繁殖逐渐从个体影响到整体群落的分布和生长,导致生态系统中种群整体生理生化指标都发生变化,水生物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行为。

水中污染物干扰了水生物的器官发育,损坏了水生物的神经器官,导致其正常的生殖功能与激素分泌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其通信与猎食。

水生物觉察到水域环境中存在污染物,会逃离到干净的水域,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当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某一浓度时,水体的污染情况也能够直接从生物数量体现出来,生物会出现逃离等异常行为,并随着水污染的加剧,有毒物质会直接导致水生物死亡。

2生物监测技术的种类生物监测技术从生物的层次出发,可以分为对细菌、藻类、水蚤、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监测。

(1)细菌监测分为硝化细菌法、发光细菌法以及氧化亚铁硫杆菌法,由于硝化细菌的呼吸速率会受到水中有毒物质的影响,因此通过检测硝化细菌的呼吸速率和氨氮消耗速率来达到水质监测的目的;发光细菌法常用来对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等物质进行监测,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水中毒性物质较为敏感,因此检测其呼吸作用能够完成对水质的判断。

水质综合毒性的测定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试行)

水质综合毒性的测定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试行)

水质综合毒性的测定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试行)二〇二〇年七月目次前言.................................................................................................................................................. i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方法原理 (1)5 干扰和消除 (2)6 试剂和材料 (2)7 仪器和设备 (3)8 样品采集和处理 (3)9 分析步骤 (3)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4)11 精密度 (5)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质综合毒性现场快速监测方法,制定本方法。

本方法规定了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综合毒性的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

本方法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制订。

本方法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方法验证单位: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力合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湖南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李红岩、张艳芬、于志勇、马梅、饶凯锋、张琳琳、刘勇、吴洁、丁雄。

本方法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解释。

水质综合毒性的测定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试行)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质综合毒性的现场快速监测发光细菌法。

本方法适用于对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综合毒性的快速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方法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11348-3 水质检测-水样对费氏弧菌发光的抑制效应的测定ISO 5667-16 水质-样品的生物测试指南GB/T 15441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SN/T 5103 国境口岸饮用水生物毒性发光细菌检测方法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589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发光细菌luminescent bacteria发光细菌是一类非致病的革兰氏兼性厌氧微生物,在适当条件下能发射出肉眼可见的蓝绿色光,且发光强度与其接触的毒物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有对应关系。

发光细菌在环境毒性检测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发光细菌在环境毒性检测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发光细菌在环境毒性检测中的应用前言目前对环境毒性的检测主要是用物理仪器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这类方法的优点是能准确定性和定量,但是其仪器设备往往价格昂贵,技术要求和使用成本很高,只能在实验室里使用毫无疑问,上述检测方法不能预测对人体的影响尤其是中长期的影响。

要回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即对生物毒性大小的判断,必须用生物医学的方法对污染的生物毒性进行分析。

目前较常用的是检测污染物毒性的方法是从医学物理学的方法引用过来的小鼠,鱼,或藻类毒性实验,但其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如时间长,要有专门的人员操作,成本高,个体存在差异等。

而应用发光细菌来检测污染物毒性则能克服这些缺点,具有快速,灵敏且容易进行等优点[1-2]。

在有毒物质的筛选和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就当前,对发光菌的研究已转向应用方面,尤其是在环境毒物的检测上,这方面的论文每年都发表很多,数量很多,最近也有将发光菌应用于食品安全方面。

正文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

故在环境中各种污染物不是单独存在的,而往往是以组合形式存在的多种污染物混合在一起所造成的复合污染日益受。

到人们的重视,其往往表现出相加、拮抗和协同作用[45]。

因此促进了联合作用研究方法的发展。

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始于1939[6]年,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发展了TU(毒性单位)法[7]、AI(加和指数)法[8]、MTI(混合毒性指数)法[9]及λ(相似参数)法[10]。

这些方法都能根据实验和相应公式的计算结果简单判别混合物的联合作用方式为拮抗、独立、相加及协同。

随着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污染物联合毒性已经由最初的定性研究阶段向定量研究阶段过渡。

这些方法都能根据实验和相应公式的计算结果简单判别混合物的联合作用方式为拮抗、独立、相加及协同。

发光细菌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有检测水体污染毒性(主要包括海水污染的毒性检测,河流污染的水质检测,河流水质状况的检测,对排污口水质毒性的检测,城市污水毒性的评估,对工业废水的生物毒性检测,检测重金属污染的水质毒性,多种重金属存在时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等),检测河流,湖泊沉积物或底泥的毒性,检测大气污染,检测土壤污染,检测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毒性,还包括食品保鲜包装物毒性检测,和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突发性污染事故及水质突变现象时有发 生,且呈明显 增 加 趋 势。 水 质 突 发 性 污 染 事 故 直 接 威 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1]。为保障安全供水,预 防水质的突发性污染,必须建立供水预警系统,而应急 毒性检测是供水预警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Microtox 毒性测试技术( 应用发光细菌法) 是一种基于生物传感 技术的应急毒性检测系统,测定系统的基础是使用一 种发光细菌费希尔弧菌,该菌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会发 光,而有毒物会抑制细菌正常的代谢,导致细菌发光强 度减弱,毒性越强,对细菌代谢的抑制作用就越强,发 光强度减弱的程度就越大。Microtox 毒性测试系统能 快速检测饮用水的综合毒性变化,通过对细菌发光强 度的测 定 即 可 以 监 测 水 中 化 学 毒 性 物 质 的 含 量 水 平[2]。该方法可在 15 min 内快速检测出饮用水中的 任何毒性变化,也可以对饮用水中的慢性毒性物质进 行长期监测。
关键词: 发光菌; 综合毒性; 生物毒理性基线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123.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1257( 2013) 15 - 1897 - 03
Study on detection of complex toxicity of drinking water by luminescent bacteriaLeabharlann 图 3 甲醛对发光菌发光的影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六价铬和甲醛浓度的 增加,发光菌的光损失率也逐渐增加,从甲醛的模拟毒 性实验可以看出,5 min 的光损失率和 15 min 的光损失 率差异不大,而六价铬的 15 min 损失率明显比 5 min 损失率要大,且甲醛浓度与光损失率的曲线斜率明显比 六价铬的斜率要大,说明发光菌对甲醛比六价铬要敏感。 3. 3 pH 值对发光菌发光的影响 水样的 pH 值会影 响发光菌的发光度。分别配制 pH 值为 1 ~ 12 的水样 进行试验,研究 pH 值对发光菌发光的影响,以 pH 值为 X 轴,细菌光损失率为 Y 轴绘制发光菌生理曲线,见图 4。
·1898·
职业与健康 2013 年 8 月第 29 卷第 15 期 Occup and Health,Aug. 2013,Vol. 29,No. 15
发光损失率是毒性物质影响发光菌活性而引起的发光 菌发光总量的降低比率,代表将原始样品浓度稀释为 81. 9% 时 仪 器 检 测 到 的 发 光 损 失 率,单 位 为 百 分 比 ( % ) ,该数值越大表示毒性越大。
结果 建立某地区水质生物毒理性基线为 - 11. 0% ~ 18. 4% ,作为水质综合毒性判断依据; 发光菌发光影响因素实验表
明,pH 值、色度、浑浊度、余氯等因素对发光菌发光有抑制作用,需要在测试之前对水样进行预处理。结论 通过建立生物
毒理性基线,发光细菌法可以快速地判定水样的毒性强弱,可作为监测水质突发性污染事故及水质突变的应急方法。
·1899·
菌测定水样毒性传统方法中,一般先将样品 pH 值调节 至 7 左右,而这有可能改变待测样品中毒物的存在形 态和性 质[3]。本 实 验 结 果 表 明,若 水 样 的 pH 值 在 5 ~ 9,则不需调节 pH 值; 若水样的 pH 值低于 4 或高于 10,则需就近调节至 5 或 9,尽量减小因调节水样 pH 值而引起 的 水 样 中 毒 物 性 质 的 变 化。 但 调 整 水 样 的 pH 值可能会影响到测试的准确性和水样完整性。
2 结果与讨论
2. 1 建立饮用水毒性基线 应用发光细菌法检测水 样的毒性不同于其他检测方法,不能通过 1 次或几次 测定结果来确定相应点位的水质情况,而是需要先建 立待测区域水质的生物毒理性基线,确定毒理性范围。 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可信度高的生物毒理性基线必须 对待测区域内的水质进行长时间( 最好以 1 年为 1 个 周期,等时间间隔测试) 不间断的毒性检测,积累至少 20 个以上的数据作为保证。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无法 做长期的固定采样,只能模拟抽取某地的生活饮用水 测定 20 次建立毒理性基线限值,得到发光损失率测量 值。一般依据为:
试剂水合( 菌种活化) 时间统一控制在 15 min,水 样和稀释水( 小试管中) 在室温下放置 15 min,使菌种 与样品在进行曝光反应时的温度一致。
不同化 学 物 质 对 发 光 菌 的 发 光 影 响 作 用 稍 有 不 同,为了实验的一致性,统一将菌种的曝光反应时间控 制在 15 min。 1. 5 结果的表示 采用发光菌的光损失率表示结果,
D = x珋± 3s
式中: D—生物毒理性基线限值; x珋—数列的平均值; s—标准偏差
对某地生活饮用水水样 20 次的模拟检测,建立了 该水样的生物毒性基线,结果见图 1。
图 2 六价铬对发光菌发光的影响
图 1 某地生活饮用水发光菌的生物毒理性基线
通过计算得出所测生活饮用水生物毒性基准线下 限值 D = - 11. 0% ,上限值 D = 18. 4% 。由此建立该生 活饮用水的模拟生物毒理性基线,作为该水样水质毒 性的判断依据。在毒性测定中 Microtox 分析仪的结果 显示为“ - ”,表示光增加,“ + ”表示光损失。发光菌 与水样混合后,如果水样中含有毒性物质,发光菌的正 常代谢被抑制,导致发光强度减弱,从而造成光强度损 失; 如果水样中不含毒性物质或毒性物质含量很低,或 者水样中含有导致细菌发光性增强的物质时,细菌的 光强度会不变或增加。在建立生物毒理性基线时,把 光损失的示值作为正值,光增加的示值作为负值,从而 构成完整的观测列。 3. 2 六价铬及甲醛对发光菌发光的影响 据文献报 道发光细菌法对 2 000 余种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具有 敏感的效应,其反应的毒性物质包括重金属、农药、真
菌杀灭剂、杀鼠剂、有机溶剂、工业化合物等多种化合 物,其中 包 括 尚 未 列 入 国 家 标 准 内 须 检 测 的 有 害 物 质[5]。本次实验对六价铬和甲醛进行了模拟试验,分 别配制含六价铬和甲醛浓度为 1、2、5、10、20、50 和 100 mg / L 的生活 饮 用 水 进 行 毒 性 测 试,以 毒 物 浓 度 为 X 轴,光损失率为 Y 轴,绘制曲线,见图 2、3。
康莉,毛丽莎,陈慧玲,许欣欣 KANG Li,MAO Li-sha,ChEN Hui-ling,XU Xin-xin
广东省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8055
摘要: 目的 应用发光细菌法,选用 81. 9% 低毒性测试模式,分析饮用水的综合毒性。方法 通过各种模拟实验,建立生
活饮用水的模拟生 物 毒 理 性 基 线 以 及 分 析 对 发 光 菌 试 验 的 影 响 因 素,说 明 在 饮 用 水 应 急 性 毒 性 检 测 中 的 应 用 价 值。
明显的颜色,特别是红、棕或黑色时,可能会影响光的 吸收从而影 响 测 试 精 度。 另 外,色 度 大 的 水 样 也 会 影 响测试的精度。选取一个色度为 30 度而其他化学指 标均为正常的水样做为试验样品,检测到水样的 5 min 发光损失率和 15 min 的发光损失率分别为 75. 94% 和 89. 69% ,均达到了高毒性,由此可见,色度对发光菌也 有抑制作用,对于这样的水样应该在测试前用纯水稀 释后进行测定。 3. 6 浑浊度对发光菌发光的影响 水样的浑浊度可 能会引起发光菌不明确的发光增强或减弱,为了研究 浑浊水样 对 发 光 菌 发 光 的 影 响,选 取 一 个 浑 浊 度 为 20. 1 NTU,而其他化学指标均正常的水样做测试,检测 到水样的 5 min 发光损失率和 15 min 的发光损失率分 别为 5. 499% 和 13. 87% ,均为低毒性,由此可见,浑浊 度对发光菌发光的影响不大。但在实际水样测定时,为 了避免误差,建议对浑浊的或含有沉淀颗粒物的水样,可 以采用离心或过滤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测定。
KANG Li,MAO Li-sha,ChEN Hui-ling,XU Xin-xin Shenzhe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angdong,51805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By using the luminescent bacteria method,a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81. 9% low toxicity model,to analyze the complex toxicity of drinking water. [Methods]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the biological toxicological baseline of drinking water was established,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luminescent bacteria test were studied,to explai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is method in emergency toxicity de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Results]The biological toxicological baseline of water quality in a region was - 11. 0% ~ 18. 4% ,which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comprehensive toxicity of drinking water. The factors, including pH value,chrominance,turbidity and residual chlorine,would inhibit the luminosity of luminescent bacteria,so the water samples would be pretreated before test. [Conclusion]Based on the biological toxicological baseline,the luminescent bacteria method can rapidly determine the toxicity of the drinking water,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emergent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sudden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 and water quality mutation. Key words: Luminescent bacteria; Complex toxicity; Biological toxicological basel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