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楷的用墨方法

合集下载

书法中墨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书法中墨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书法中墨的使用方法有哪些书法中墨是很常见的,那么你知道墨应该怎么使用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书法中墨的使用方法,来欣赏一下吧。

书法中墨的使用方法以清水逐渐加入: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

至于加水,最先不宜过多,以免将墨浸软,或墨汁四溅,以逐渐加入为宜。

墨正:柳公权有所谓的「笔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观,磨出的墨也不均匀。

力匀而急缓适中:磨墨时用力过轻过重,太急太缓,墨汁皆必粗而不匀。

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沬,色亦无光。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浓度适中:这里要先澄清一下,即使是董其昌的淡笔,也是用浓墨写的,差别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浓淡。

如果墨汁含水过多,笔一下到纸上便迅速扩散,形成一团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墨团,怎么有笔画可言?但也别矫枉过正了,拿浓到像半凝果冻的墨来写字也是很可怕的。

还需记得用洁白纸,以浓墨为佳,若用有色纸,则可以稍淡。

随磨随用: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胶与煤逐渐脱离,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书,极易褪色。

而市面上所售的现成墨汁,有些胶重滞笔,有些则浓度太低,落纸极易化开,防腐剂又多,易损笔锋,不宜采用。

储放匣内:研墨完毕,即将墨取出,不可置放砚池,否则胶易黏着砚池,乾后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湿变软,两败俱伤。

也不可以曝放阳光下,以免乾燥。

所以最好还是放在匣内,即可防湿,又避免阳光直射,不染尘,是最好方法。

书法中墨的种类1.松烟墨墨名。

燃烧松树枝取烟,经过漂、筛,除去杂质,配以上等皮胶和麝香、冰片等加工制成,名“松烟墨”。

这是我国较早的制墨法,宋赵希鹄《洞天墨录》云:“古墨惟以松烟为之。

”明罗颀《物原》中载: “刑夷做松烟墨。

”明杨慎云:“烟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烟墨姿媚而不深重,若以松脂为炬取烟,二者兼之矣。

”松烟墨,质细色润,不带油腻,易于附色,适宜于画工笔画。

钟繇小楷用笔方法

钟繇小楷用笔方法

钟繇小楷用笔方法
钟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伟大书法家之一,他的小楷尤为著名。

钟繇小楷兼有魏碑之刚劲、汉隶之秀美,发挥了汉魏书法之大成,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书经典之一。

钟繇小楷的用笔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起笔夸张,落笔笔力沉稳
钟繇小楷的笔画一般都是「上薄下厚」的,即起笔时笔按向上伸直的方向稍偏偏,造成笔画的轻重差别,表现出一种夸张的效果。

而在落笔时,则笔画的重压十分沉稳,力度非常自然。

如此一来,钟繇小楷的笔画显得富有生动感和变化性。

二、笔力有抑有扬
在钟繇小楷的笔画中,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抑有扬」。

抑指笔画间的空隙,扬指笔画间的连贯。

这种「有抑有扬」的笔画阴阳交错,造成了画面的疏密适度,从而富有和谐美。

三、间架中有章法
钟繇小楷的笔画间的空隙,叫做「间架」或「画架」。

间架并不是画面中毫无用处的部分,而是钟繇用来规范笔画形态、编成字形的基础。

因此,在钟繇的小楷中,间架中有章法,有严格的大小比例和位置关系,展现他的精准观察及分析能力。

四、墨色沉稳,线条流畅
钟繇小楷的笔画既靠墨色,又靠线条。

钟繇在小楷中,使用的既有粗墨又有细墨,他在加墨时能够控制墨量的大小来使字形既有重量感,又不失流畅性。

同时,他的线条也具有一定的力度和连续性,很好的展现了书法的韵律感。

钟繇小楷的用笔方法,为后人带来了很多借鉴过的经验,他的小楷不仅实用,还十分美观,是书法学习者不可错过的一部分。

金墨写小楷技巧

金墨写小楷技巧

金墨写小楷技巧
金墨写小楷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1. 选笔:选择一支优质的小楷毛笔,毛笔的质地和制作工艺对于书写效果有很大影响。

2. 研磨:使用清水将金墨研磨至细糊状,这是为了让金墨更好地融入水中,研磨时要轻轻搅拌,避免产生气泡。

3. 调墨:将研磨好的金墨倒入适量的清水中,搅拌均匀,调制出适合书写的小楷墨汁。

墨汁的浓度要适中,过浓会影响书写流畅度,过稀则容易渗透纸张。

4. 选纸:选择质地细腻、吸水性好的纸张,如宣纸、毛边纸等,这样的纸张能够更好地表现出金墨写小楷的艺术效果。

5. 练习:在开始书写之前,要多做练习,掌握小楷书法的特点和基本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6. 掌握笔法:小楷书法要求笔画精细、力度适中,掌握正确的笔法是写好金墨小楷的关键。

7. 注意姿势: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身体放松、自然,手臂与手腕配合协调,才能写出优美的金墨小楷。

8. 耐心细致:金墨写小楷需要耐心和细致,不断调整和修正,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通过以上技巧的掌握和实践,相信你能够写出生动、优美的金墨小楷作品。

写小楷调墨技巧

写小楷调墨技巧

写小楷调墨技巧
小楷是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字体,它的造型优美,细腻而精致。

调墨是书法创作的必备技巧之一,它能够让作品的墨色层次更加丰富,造型更加鲜明。

以下是写小楷调墨技巧的几点建议:
1. 墨量掌握
小楷的笔画一般要求细腻、匀称,所以在调墨时要注意墨量的掌握。

一般来说,小楷的笔画比较细,墨量要慢慢加强,不宜马虎和草率。

2. 用笔掌握
小楷的笔画要求流畅、圆润,所以在调墨时也要注意用笔的掌握。

一般来说,小楷的笔画用毛笔书写最为合适,但是笔顶太硬或太软都会影响笔画的流畅性和圆润度。

3. 墨色搭配
小楷的墨色搭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一般来说,小楷的墨色以黑色为主,但是在搭配中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浅色调,如浅灰色、深灰色等,以丰富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4. 墨水清晰
小楷的笔画要求清晰、明朗,所以在调墨时要注意墨水的清晰度和稠度。

特别是在书写精细的笔画时,墨水一定要清晰、流畅,这样才能保证笔画的清晰度和流畅性。

5. 墨色渐变
小楷的笔画中,渐变的墨色也是很常见的。

在调墨时,可以通过
将一种颜色的墨水逐渐加入另一种颜色的墨水来实现渐变的效果。

这样可以让作品更加立体、丰富。

总之,写小楷调墨需要注意墨量、用笔、墨色搭配、墨水清晰以及墨色渐变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流畅、优美、精致的小楷作品。

王宠小楷用笔方法

王宠小楷用笔方法

王宠小楷用笔方法王宠小楷是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注重舒展大气、流畅自然的笔画。

以下是关于王宠小楷用笔方法的详细介绍:一、用笔特点:1. 笔画有节奏感:王宠小楷追求笔画的起承转合,注重笔画之间的音节和谐、节奏感。

在书写时,要注意一个字一个字的节奏感,善于把握笔画的轻重快慢,使整体字形富有活力和韵律感。

2. 筆畫錯落有致:王宠小楷强调笔画的错落有致,避免过于刻意和生硬的笔画排列。

在书写时,要注重笔画的错综复杂,让字形在空间上呈现出富有层次感的效果,以增强视觉的冲击力。

3. 结构巧妙且均衡:王宠小楷的字形结构巧妙且均衡,让字形在整体上呈现出平衡和谐的美感。

在书写时,要注重字形的结构完整和均衡,避免出现过于松散或过于拥挤的情况。

二、用笔方法:1. 用笔轻重:在书写中,轻重用笔是王宠小楷的重要特点之一。

轻笔用于直线和水平线,可以通过速度控制和笔尖角度调整来实现;重笔多用于曲线等弧形部分,体现出笔画的厚重感和节奏感。

2. 用笔起落:在书写时,要注重笔画起承转合的节奏感,用笔要有始有终。

起笔时,要先用轻柔的力度,逐渐加重,达到笔画的顶点,然后再慢慢减重收笔。

起承转合的过程中,注意用笔的速度和力度变化,使字形在起承转合时呈现出流畅自然的笔画。

3. 用笔点画:王宠小楷注重点画的处理,即画笔在停顿处稍微用力,形成点状的笔画。

这种点画的处理让字形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整体字体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

4. 用笔延伸:在书写中,延伸用笔是王宠小楷的用笔方法之一。

延伸用笔指的是在笔画需要延长的部分,让笔尖稍微延伸,再一气呵成。

这样能够使字形更加细长雅致,增加视觉的延伸感。

总结:王宠小楷是一种追求舒展大气、流畅自然的书法风格。

在书写时,要注意书写节奏感、错落有致的笔画排列、巧妙且均衡的字形结构。

同时,要掌握轻重用笔、起落用笔、点画处理和延伸用笔等方法,以使字形更具动态和艺术感。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琢磨,相信你也能够掌握王宠小楷这一独特的书法风格。

书法用墨法

书法用墨法

书法用墨法
书法用墨法是书法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蘸墨法:这是最基本的用墨方法,也是比较传统的用墨方法。

方法是先在砚台或碟子里蘸上适量的墨汁,然后依次在每个笔划中蘸上墨汁,让墨汁均匀分布在笔毛上,再在碟子或砚台上将多余的墨汁刮掉,最后进行书写。

这种方法能够让墨汁更好地附着在笔毛上,书写出来的线条更加均匀、流畅。

2. 破墨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墨迹上叠加不同的墨色,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第一遍书写的基础上,再蘸上不同颜色的墨汁,在原有的墨迹上重新书写一遍或数遍,使墨色逐渐叠加、渗透、融合,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3. 积墨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多次叠加墨色来形成厚重、丰富的墨迹。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第一遍书写的基础上,不断重复蘸墨和书写的过程,每次叠加的墨色可以不同,最终形成层次分明、浓淡相间的墨迹效果。

此外,书法用墨法还包括润墨法、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具体的书写内容和个人风格来决定,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谈谈小楷的用墨方法

谈谈小楷的用墨方法

谈谈小楷的用墨方法小楷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也是书法中最为繁复的一种字体,对于小楷的用墨方法,成就了小楷书法的独特魅力。

下面将详细分析小楷的用墨方法,从笔触运用、布局形式、墨色运用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笔触运用小楷书法注重笔触的灵动与繁复,要求字体之间有明显的开合、相互交错之处,因此,在用笔方面需要细腻而有力地运用。

小楷的用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是笔画要细而不失力度,笔画宜直且有张势。

小楷是指书法中的小字体,笔画相对来说较为细小,因此,要保持笔触纤尽而不失力度,避免出现笔画粗细不均的情况。

2.其次是运用勾、捺、折等笔画,使字体具有繁复的形态。

小楷字体特点是笔画之间的关系复杂、形态纷繁,要注重勾腹的使用,使字形更加丰满饱满。

同时,要注意使用捺、折等笔画,使得字体的线条更加生动。

3.最后是要注重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使字体线条饱满而有力。

小楷书法要求笔画线条的起笔、收笔都要有力度,不能显得柔弱或散乱。

起笔的时候,要迅速用力,收笔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弹性,才能使字体看起来更加有力。

二、布局形式小楷书法的布局形式以方正为主,注重字体之间的秩序和协调。

在小楷的布局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是字体之间的间距要有所区分。

小楷书法要求字体之间的间距分明,但不宜过大或过小,以保持整个篇章的协调统一2.其次是要注意字体之间的衔接和转折。

小楷字体中的笔画和构造都有很多转折点,要保持字体之间的转折处的衔接流畅,避免出现生硬的感觉。

3.最后是整个篇章的布局要有层次感。

小楷书法要求篇章整体布局要有层次感,首先是要注重标题、短语的位置和大小,使其凸显;其次是要注意篇章的开篇与收尾之处的处理,使整个篇章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

三、墨色运用小楷书法对于墨色的运用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注重墨色的深浅变化和丰富性。

在小楷的墨色运用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是要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小楷书法要求墨色的浓淡变化丰富而有层次,以突出字体线条的饱满和力度。

小楷的执笔方法有哪些

小楷的执笔方法有哪些

小楷的执笔方法有哪些学习小楷是需要很多的技巧的,那么小楷如何执笔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小楷的执笔方法,来欣赏一下吧。

小楷的执笔方法“指实掌虚,腕平掌竖”是基本大法所谓“指实”即为擫、压、钩、格、抵的五指执笔法。

擫以大指第一节指肚紧贴笔管上方,力量朝右上方,要斜一点。

压用食指上节端压住笔管外方,力量与大指相对。

钩用中指上节靠近横纹处,弯曲如钩地钩住笔管,力量朝右下方。

格用无名指爪肉相接处紧贴笔管,力量与中指相对。

抵用小指紧贴无名指下端,藉以增加无名指的指力。

由于五指的合理分布,力量由四面聚集笔管,一枝笔就坚实稳定地执在手中。

书写小楷,执笔宜浅,当以指端贴管,因为指端处感觉灵敏。

执笔浅则掌自然虚,掌虚则运动适意,无窒碍之势。

南唐李后主所提出的“拔镫法”,历代书家各有不同的解释,有的人认为善于骑马的人,当以足尖踏马蹬,浅则易出入,有的人认为拔镫即古人用指尖持小棒挑拔灯心,比喻浅执之法,有的人认为由于浅执笔时,虎口状如马蹬(即凤眼执笔法),这三种解释尽管不同,但都是指执笔要浅,浅则易于转动。

书写小楷,执笔不可太紧,亦不可太松,太紧则用笔易于僵硬,太松则点画易靡弱,故执管当用软硬劲,紧而不死,松而不脱,不宽不猛,有中和之道乃佳。

赵宧光《寒山帚谈》中说:“握管太紧则力止于管而不及毫,且反使管不灵动,又安能指挥如意哉。

”这确为心得之语,笔力要透过肩、肘、腕、指贯注到笔尖,各关节部分的肌肉都不宜紧张用力,执得太紧则力止于管,腕部紧张则力止于腕,纵有臂力,亦不能贯注于笔尖,故苏轼提出把笔虽无定法,但必须欲虚而宽,只有虚而宽,才能运转自如。

书写小楷时,若执笔太深(即执管在食、中指中节处),则掌势必不能虚,指深掌实,运笔时就不能回旋进退,容易导致气机窒滞,调运不灵的毛病。

书写小楷时,执笔又不宜过高,以离笔头约一寸左右,低则沉着而坚定,字无飘忽之弊。

唐韦荣宗说:“真书小密,执宜近头。

”赵宧光《寒山帚谈》也说:“真书宜稳重,故执笔去笔头一寸或一寸二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楷的用墨方法
气韵的生动,本于笔法,而成于墨法,有笔的轻重徐疾,不但可以产生韵律的变化,同时也可以产生用墨浓淡枯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于楷书,特别是小楷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不像行草那样强烈,那样震撼人心。

一般地说,小楷用墨宜浓一些,不宜太淡,太淡则伤神采,试观古人作小楷,无有不用浓墨者,特别是唐人写经,墨色如漆,神采焕发,虽经数百年,仍犹如初脱手光景。

用浓墨之法,不宜墨汁,当取上等油烟,墨之精品,在砚上重按轻推,不徐不疾,作顺时针方向推磨,清水注入砚池也不宜一下子倒得太多,边注边磨,墨公的浓淡以浓而不滞笔毫为度,磨墨宜贪,故砚池要深,可以蓄墨,墨色要细,故砚面要细,可以发墨,墨磨好后,不必马上蘸墨作书,当稍候片刻,使其墨滓下沉,然后取浮溢在上面的一层晶莹细腻的墨汁用之,所谓磨墨须奢,用墨须俭。

自然精气结缀,墨光浮溢,墨色黝莹,湛湛然如小儿目睛,则虽存数百年而墨色不变,这种用墨方法,非多见古人真迹,是很难体味的,写好后,砚池要洗涤,以备明日再用,最好不要用宿墨。

书写小楷的用笔,以硬笔为宜,如市面上可以买到的狼毫小楷,如红毛、红豆,或软硬适中的七紫三羊,小白云等,总以健、齐、尖、圆笔之四德为佳。

写小楷时,笔宜开足,开新笔之法,先将笔浸温水之中让其自然化开,洗去含有毫中的胶水,再于废宣纸上舐尖后挂起,使其阴干,隔一日后方可用,用时,先将笔浸清水中濡透,然后在废纸上转动笔杆,四面揩拭,再蘸墨作书。

作小楷时,墨要干一些,不宜太丰,特别是写在生宣上,墨术丰则易湮化,倘毫中墨丰,可在废生宣上略为揩拭,自我水墨调匀,血肉得所,若开足后,因锋长笔软,难以控制,有一法可以弥补,即先将此笔在墨汁中濡透,让其自然阴干,书写时取其锋尖部分,(三分之一处)在清水中化开,而腰上笔身与笔根部分的笔毫与墨汁粘着硬结在一起,书写起来,自然挺健,或取新笔,不全开足,取其锋尖部的弹性,但这种方法,有一个缺点,即只开局部,毫中墨少,写一二次就要蘸墨一次,就势必会影响到笔势的流畅和书写的速度。

笔开足后蘸墨作小楷时,不得深浸墨汁中,当以笔尖点入砚池,水墨便浸入毫中,然后迅速将笔得出池面,如篙之点水,一粘即起,此所谓渍笔须深,有笔须浅,着墨不过三分,深渗则墨易渗化,字口模糊,且笔力也不易得到控制。

浅着则笔力沉劲,点画清莹,且墨色也容易产生变化。

书写小楷,有墨亦宜润一些,不可太枯燥,枯燥则字无生气,所谓润者,就笔力而言,力圆则润,就墨法而言,丰腴则润,小楷用墨,虽无行草寻样淋漓酣畅的墨色变化,但亦当饮墨如贪,(即开足濡透)吐黑如吝,宁以大笔书小字,勿以太小之笔作小
楷。

陈介祺《习字诀》中说:“小笔写大不台大笔写小,能用大笔为要,能用浓墨,方有力量,小字可展之方丈,方丈须如作小字。

”姚孟起《字学忆参》也说:“蝇头楷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当然,不是要您用大楷笔作小楷,用可大之笔作小字,则笔为我用,墨色自然滋润,笔势自然开展。

书写小楷,用墨亦宜有浓淡枯润之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用笔的节奏变化而自然表现出来的,轻则墨浮而淡,重则黑沉而浓,疾则墨少而枯,徐则墨丰而润,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得之则水敛,顿之则水满,这些变化,在书写小楷时,只有感觉中有存在,而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是很不明显的,节奏富有变化,墨化自然灵活。

小楷用墨中还有一种很高级的境界,即枯中有浓,燥中见润的墨法,相传颜真卿,董其昌两人最善此法,这种笔法,当以中锋为前提,以笔力为基础,以气势为后盾,在笔酣墨饱时,加上速度,副毫与纸面的摩擦,以及纸张的性能和沉着顿挫的笔调所产生出来的一种综合性效果,这种干渴之笔,如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苍润之气欲吐,有天成之妙,在楷书中尤见神采。

总之,用墨之法,当以用笔为基础,以墨不旁出,力透纸背,为书家上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