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的研究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76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用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
结果 6个月后对2组患者血压、体重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处理方法两组均给予口服尼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片,根据血压高低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决定高血压药物及剂量,每日1-2次,1次1片。
但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
干预方式如下:1.2.1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高血压控制和预防的一项重要手段[2],本研究中,我们给观察组患者发放自编的高血压防治宣传手册,人手1册;组织患者及家属每月集中宣讲1次,宣讲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对人体的危害、监测手段和如何控制或避免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情绪激动及肥胖等危险因素。
1.2.2 心理干预嘱咐患者注意保暖,尽量保持轻松愉快心情,多听舒缓的音乐、读书看报,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保证每天有8h以上的充足睡眠。
并要求家属配合,避免患者受到任何精神刺激和创伤。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顽固的慢性病,在长期与疾病对抗的过程中,不少患者会产生消极、懈怠、焦虑的情绪,甚至不能完全按照医嘱配合治疗。
因此,从患者的心理需求出发,需要有目的地对患者安慰疏导,减轻精神负担,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同时,也通过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指导家属发挥家庭支持和督促作用。
1.2.3 用药干预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手段。
根据老年人大多有心血管系统调节功能减退的特点,应嘱病人按照逐步降压的原则,坚持长期采取口服的方式使用降压药物,既要控制好血压,又要防止血压骤降引起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
同时,要帮助患者充分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当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调整用药,避免出现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威胁生命的高血压急症。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现代研究及护理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现代研究及护理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临床现代研究及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现代研究1. 高血压病的病因研究老年高血压病的病因研究是临床研究的核心之一,有效地识别和控制病因对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至关重要。
目前,学者们已经发现高血压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2. 药物治疗研究随着医学的发展,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也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目前,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 靶向治疗的研究靶向治疗是当今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靶向治疗也备受关注。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新型利尿剂等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药物正在不断涌现,为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4. 并发症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这些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发症的研究也成为了临床现代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老年高血压病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足的休息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老年高血压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药物治疗护理药物治疗是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因此药物治疗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治疗方案,严格控制药物的用量和用药时间,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按量地服用药物。
3. 并发症护理并发症是老年高血压病的一大难题,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积极地进行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的不良影响。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的介绍,引出中医护理干预的理论基础及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随后详细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实际影响,并阐述研究方法及结果。
研究表明,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结论强调了中医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为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突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高血压是全球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给社会健康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失眠”等病症范畴,其病机多与肝阳上亢、肾阴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多为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滋补肾阴等,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寿命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程度,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推广中医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医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本社区确诊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每组4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
比较护理满意度、血压指标、自我管理能力。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血压指标改善明显,各项自我管理能力也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血压控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社区中医护理干预;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当前,受到不良生活、饮食及运动习惯的影响,也由于人口老龄化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出现明显提高。
老年高血压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会导致肾衰竭、冠心病等,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
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仅有较少患者会产生头晕、头痛等表现。
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病症,其血压水平不断提高也为心脑血管疾病、眼底疾病等高危影响因素,若是未能及时治疗或者是治疗方法不合理,会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等,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该疾病的发展相对较慢,在发病后应持续利用药物控制,也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才能够控制病情。
但是,多数患者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较低,疾病控制效果不佳。
为缓解医院压力,社区应承担慢性病的诊疗工作,重点提高人们对慢性病的认知以及控制能力。
高血压在中医中被归于眩晕范畴,中医在该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中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中医也有着群众基础良好、接受程度高等优点。
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中医护理干预,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社区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65.48±6.97)岁,观察组年龄为(65.96±6.33)岁。
比较年龄等资料,无显著差异,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为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研究

10 7
内蒙古 中医药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研究
李香 红 。
摘
要: 目的 : 讨 有利 于老年 高血压 患 者提 高临床 治 疗效 果 的护 理 干预 方 式。 方 法 : 12 高血 压 患 者 , 探 将 8例 随机 分 为 实验 组和 对 照
组 各9 例 ; 照组 : 取 传 统的 常 规 治疗 护 理措 施 ; 1 对 采 实验 组 : 传 统 的 常规 治 疗护 理 措施 基础 上 , 行 宣教 、 导 、 促 及 出院 后 指 在 进 指 督 导 。对 两组 患者 出院半 年后 生活 方式 和 血压 控 制 情 况进 行 调 查 , 得 原 始数 据 并 进行 对 比分 析 , 计 量 资料 采 用T 验 , 术 资料 取 对 检 技 采 用x 验 。 结果 : 检 实验组 生 活 习性 改 变率 为6— 6 降压 有效 率 为9 %; 照组 为 1— O , 6 9 %, 5 对 3 5% 降压 有效 率 为4 %, 4 两组 对 比 具有 显 著 统 计 学意 义 ( < .1。 结论 : 老年 高血 压 病 患者 进行 强 化护 理 干预 , P OO ) 对 改变 不 良生 活 习惯 , 血压 控 制有 明显 的作 用 。 对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3、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行为干预,老年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饮食、适当运 动、规律服药和监测血压等方面,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4、血压控制效果:由于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 明显改善,血压水平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具有积极 的影响。通过这种模式干预,老年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高血压知识,树立积极的 治疗信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应进一步推广知信行模式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为更多老年 患者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
参考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已成为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为了有效 控制高血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了知信行模式干预, 旨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次演示将探讨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社 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知信行模式干预是一种系统的健康行为干预方法,它强调知识、信念和行为 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个模式下,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是目标。 通过知信行模式干预,可以帮助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 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高血压作为 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 社区护理干预作为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 有重要作用。本次演示将就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 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功效和 依从行为对于控制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护理干 预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功效和依从行为的影响,以期为未来的护理实践 提供参考。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2)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以往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认知状况。
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一定临床作用,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状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也有所改变,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和应用。
标签:护理干预;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在很多农村地区,大多数老年人从没测量过自身血压状况,缺乏对疾病的认识。
此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因此患者的自我管理在疾病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1]。
本文选取我院120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分为两组,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意在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影响状况。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接受确诊,符合临床中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
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中包含31例男,29例女,平均年龄为(72.11±0.34)岁。
研究组中包含32例男,28例女,平均年龄为(73.21±0.42)岁。
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本研究课题,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包含常规的用药指导、换药等。
研究组6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护理患者心情往往会受到疾病现状、疾病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况,此种状况对疾病的治疗存在不利因素。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论文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其中男210例,女90例,患者的年龄在61-87岁之间。
对所有患者在采取护理干预之前和之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的变化以及血压控制情况。
结果护理干预之后能够严格遵循医生嘱咐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护理干预之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之后按时服药控制血压和定期检查血压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护理干预之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稳定的情绪,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遵义嘱咐的行为,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影响作用目前我国的老年化加剧,导致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加,高血压极易导致发生心力衰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1]。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危害到了人类身心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往往会涉及到家族遗传史、社会环境、情绪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单纯的给药治疗方式很难从根本上将高血压进行控制,还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严格的遵医嘱咐,将血压水平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水平[2]。
研究表明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可以使老年人的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
我院就对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其中男210例,女90例,患者的年龄在61-87岁之间。
300例患者中,合并脑梗死患者有70例,脑出血患者有10例,冠心病患者60例。
患者的社会背景,123例为退休教师或者干部,105例为退休工人,72例为农民;患者的教育背景,129例为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103例为小学水平或者是文盲,68例为初中文化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杨国媛天津市北辰医院【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锻炼、体力活动的减少,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提高高血压患者人群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护理干预,让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方法,从而调整患者的不良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整体护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故本文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相对应的护理干预综述如下: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我国老年人所占人口比重相当巨大,并且这种状况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去。
由于高血压病程漫长,许多病人对高血压基本知识掌握不足,老年人又常伴有记忆力减退、健忘、反应迟钝、思维混乱等,降压疗效难以巩固,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增加了此病的危险性[1]。
研究指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大量饮酒,高盐、高脂及低钾饮食,身体超重,缺乏运动,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密切相关[2]。
因此研究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1. 认知干预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选用适宜的方法向其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让病人了解自己的血压及血压控制标准,知道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知道规律服药的重要性以及终身治疗的必要性,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3]。
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发病与精神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建议控制体重,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介绍正常血压范围,经常测量血压的重要性,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等[4]。
2. 饮食干预2.1饮食指导高血压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习惯或膳食组成有密切关系,如钠盐摄入过多,钾、镁、钙的摄入不足,肥胖等[5]。
有研究表明,肥胖与高血压成正比,应指导患者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使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
建议患者少食含脂肪高的猪肉、动物内脏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和鱼类的摄入,少食多餐[6]。
低钙摄入能使血压升高,常食用新鲜蔬菜及木耳、香菇、虾皮、紫菜等。
可以增加钙,降低血压。
另外,蔬菜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有降低血胆固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些蔬菜如芹菜、孛荠等还有降压的作用[7]。
对有酒精中毒个人史或家族史者、有肝病患者,劝导其戒酒;对不愿戒酒者,劝导其每日饮少量红葡萄酒或者黄酒(50~100 ml )[8]。
少喝咖啡,咖啡有升压作用。
可饮绿茶,绿茶中含有大量活性物质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降低脂肪的功能,从而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8]。
同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要求前3个月食盐15g/d,4-6个月12g/d,7-9个月9g/d,10个月开始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6g/d,禁食腌制小菜[10]。
2.2 体重监测肥胖是高血压病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
减肥、控制体重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合理膳食与有氧运动两者结合,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肥胖患者应逐步控制体质量在标准范围内,以每周体质量减轻1.0 kg为宜[11]。
日常饮食中应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人量,以保持标准体质量。
限制能量摄人,以植物脂肪为主多进食不饱和脂肪酸,鼓励患者多食用鱼类和豆制品。
3. 行为干预3.1 放松技巧指导患者学会放松自身紧张度指导患者排除杂念、全身放松、深慢呼吸、坚持长期反复训练,掌握全身主动放松时的个体体验,并逐渐做到很容易地再呈现这种状态,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12]。
肌肉放松训练,患者静坐一舒适的位置,闭目,双足分开,两手放在双腿上,尽量放松所有的肌肉,从足开始直到面部,呼吸时默念“一”字,持续20min,每日清晨1次[13]。
按个人习惯而定,不强调一定要早起、早睡或晚睡、晚起,但禁止熬夜,保证每天8 h睡眠[14]。
3.2 戒烟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
这是由于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15]。
高血压患者不应抽烟,吸烟能促进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和发展,其有害成分尼古丁、一氧化碳对心血管有害。
因此通过干预,要求患者在3个月内戒烟[16]。
3.3 血压监测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应定时问、定部位、定血压计、定专人,并给予记录。
指导病人定期测量血压,教会家庭内自测血压或定期到社区卫生站测血压。
家庭内自测血压,要掌握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根据老年人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最好选择每日的血压高峰和低谷时期测量,一般选择在清晨6:00—7:00、中午12:00一13:00时、下午16:00—18:00时和晚上入睡前测量比较合适。
还要教会患者记录血压值。
4. 运动干预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患病率是同龄正常体重者的3倍,体力活动是降压因素之一,适量的体力活动还有降压的作用[17]。
高血压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
患者血压稳定且无明显并发症时,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减轻体重,如快步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网球、跳绳等。
当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时,只可进行较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做操、练气功、打太极拳等,避免举重、俯卧撑等力量型运动,避免劳累。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强度和频率[18]。
活动每次以30-45min为宜,每周3-5次。
运动强度依心率而定,最大心率=170一年龄,为安全起见,用最大心率的70%以下作为运动的指标[19]。
5. 服药干预由于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注意用药原则,交待患者坚持规则吃药,不要随便换药、停药或加药、减药,以防出现意外或反复;并坚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舒畅[20]。
坚持长期合理用药是治疗的基础[21]。
正常人血压昼夜节律呈双峰谷的变化, 6:00—8:00血压急骤升高, 9:00一11:00出现第一峰值血压,中午12:00—14:00血压处于低谷,16:00一18:00出现第二峰值血压,而后又缓慢下降,00:00—3:00血压处于最低谷,以后又呈上升趋势。
根据降压药物人体的最高浓度,时间与血压高峰同步的原则,长效控、缓释剂每日1次,清晨醒后即服,短效降压药,每日2次或3次,依据生理血压高峰前3O一60 min给药,切不可按常规早、中、晚3次服药,以防止夜间过度降压[22]。
服用控释剂时需整片吞服,不可嚼碎;卡托普利需饭前1 h服用,否则将影响药物吸收;服用哌唑嗪时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等;尤其对服用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患者,耐心嘱咐患者不能随意停药,如突然停药会引起血压反跳的严重停药反应,在血压控制后,按医嘱逐渐减量[23]。
使用药物时应尽量以最低剂量开始,以减少副作用,服药前及服药后患者自测血压,并记录血压值[24]。
老年人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年轻人高3~7倍[25]。
有些降压药有头痛、头晕、心悸、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如果反应严重,应及时就诊,调整用药。
有些降压药服后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所以最好坐着服药,起身要缓慢,动作幅度要小,以防突然发生低血压而摔倒[26]。
6.心理干预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首先护士应尊重安慰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老年人容易对疾病产生错误认识,老年人患了高血压后对疾病过分担忧,甚至以为高血压就是脑卒中的先兆,因而忐忑不安。
不良情绪的刺激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平衡失调,引起血压升高。
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病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信心,要保持宽容、平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应激事件,避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培养情趣爱好,如:养花、钓鱼、书法、绘画、读书、看报、欣赏音乐等以放松心情,愉悦身心[27]。
同时,老年人容易自我放弃,当患者得知高血压病需要终身服药时,首先会考虑自己已年老,其次想到漫长的服药过程要给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容易放弃自己,拒绝规则服药[28]。
7.家庭干预注重家属的参与教育,使其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支持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与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
生活中需给患者以更多的关心,帮助并督导其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戒烟、限酒、保证足够的睡眠等,从而加强药物治疗的效果及疗效的维持[29]。
护士与家属一起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应[30]。
总结: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遏制高血压病的发乍并能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工程[31]。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对提高其自我保健、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詹桦,张玉梅. 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行为干预的护理效果[J].现代医院,2008,8(7):91-92[2]王励,张桂花.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干预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2488-2489[3]叶丽娟,熊萍,耿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现代护理,2007,13(13):1209-1210[4]田沪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体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5:82[5]薛素兰,杨彩华,杨李素,陈小鸽.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7):2429-2431[6]张淑凤,屈艳萍,丛玉萍,王春玲王哲.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39(5):344-346[7]张朝珍.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8,30(5):712-713[8]于翠民,王晓燕.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7):23-24[9]温梦玲,金爱玲.护理干预对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8,14(27):3796-3797[10]李薇.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J].社区卫生保健,2007,6(6):432-433[11]张宝香,刘景芝,王丽.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09,11(1O):919-920[12]冯秀珠,黄春燕,梁梅冰.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9,l2(2):370-371[13]邹惠娟,王亚.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08,l7(3):129-130[14]朱建玲,姚伟琼,陈树丹,丘向艳.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原医刊,2006,33(2):88-89[15]靳永萍,刘社娟,莫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4):68-69[16]余荣,郑玲.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3):91[17]何以君.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卉喻尔医学院学报,2008,27(11):1372-1373[18]朱挑银,李志娟.护理干预式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防治的效果观察[J].家庭护士,2008,6(7):1771-1772[19]李芸.老年高血压82例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8,l4(9):112-113[20]杨琳.老年高血压病92例服降压药依从性差原因及护理干预[J].南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8,26(3):225-226[21]韦荣妍.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J].现代医药卫,2007,22(2):282[22]李敬蕊,李红霞,张军.老年高血压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6(24):4762-4763[23]张小平.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 2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14(12):60-62[24]高丽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4):325-326[25]周红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家庭治疗的护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6):343-344[26]杨静,金翠香.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与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 27:1302-1303[27]王红霞,蒲建英.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2009, 13(5):308-309[28]王春花.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6):697-698[29]陈小敏,余健,陈贤梓.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09, 25(2):225-226[30]来红.老年临界高血压单纯护理干预与药物治疗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9, 2O (15):21-22[31]林立宇,庄芝芳.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干预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9, 28(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