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

合集下载

世界园林风格总结

世界园林风格总结

一、中国体系:典雅且精致总体印象: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融洽,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一思想在造园当中的具体表示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

“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中式园林设计手法千变万化,造园中的叠山理水艺术是最常见的。

叠山理水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中式园林不管南北、大小,几乎是凡有园,必有山石;异样,凡条件具备,都必然引水入园。

与自然山水不同,园林中的山水除兼备自然的形神外,还要具有传情的作用。

《园冶》中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是这个意思。

山石除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外,通常可借山石把单一的大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的空间,被分隔的空间多相互连绵、延伸、渗透,而不流于空旷、单调。

而且山石尚可起遮挡视线和围合空间的作用。

甚至利用山石还可以堆叠成各种形式的蹬道,这也是古典园林中富有情趣的一种创造。

和山石一样,水也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

园林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从情态上则有动有静。

集中而静的水多用于中小型庭院,其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

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可使有限空间具有开朗的感觉。

而对于大中型庭院,虽然也是集中用水,但水池偏处于庭院的一侧,这样可腾出大块面积供堆山叠石,形成山水环抱的格局。

和集中用水相对的是分散用水,其特点是: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

至于水池的形状绝大多数呈不规划的形式以再现自然水景。

在园林中,涓涓溪流是对自然界溪流的艺术摹写,它一般忌宽而求窄,忌直而求曲,此外还应该宽窄对比,求得变化,产生忽开忽合、时收时放的节奏感。

园林及园林风格

园林及园林风格

意大利园林
特点:具有台阶式的布局, 台阶上喷泉,雕塑;中轴式 对称。常用黄杨和柏树组成 花纹图案树坛,突出常绿树 而少用鲜花。
意大利园林
汇聚为水池。
• 动水: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然后顺坡势往下成为水瀑或流水
梯, 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喷泉,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
意大利园林
园林小品:雕镂精致的石栏杆、石坛罐、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
Eed
Thank you
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要素之山石 “山石”包括筑山、叠山、置石等 江南四大名石:冠云峰、瑞云峰、玉玲珑、绉云峰
冠云峰、瑞云峰、玉玲珑,均为太湖石,以“漏、透”胜; 绉云峰,为英德石,则独长于“瘦、皱”
冠云峰(苏州留园)
瑞云峰(苏州十中) 玉玲珑(上海豫园)
绉云峰(杭州西湖)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要素之水体
东方——风景式园林
风景式园林: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着重在显示纯自然的天 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移和摹拟。
中国园林
特点:浑然天成,幽远空 灵,以黑白灰为主色调;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高 于自然;小中见大。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要素
山石、水体、植物、建筑
建筑 山石
水体
地中海风格: 典型元素二:精致小巧的水景,多以几何形式出现
地中海风格: 典型元素三:标志性钟楼或塔楼
地中海风格:
典型元素四:色彩绚丽的花境,尤其是在样板示范区的运用,感官打 动,体验式营销
现代风格:
由美国人倡导的现代景观设计手法
采各家之所长 能根据建筑风格及客群的喜好灵活变换各个元素,从而整体上达到协调统一
规整式与风景式的融合

I04 园林景观 设计风格

I04 园林景观 设计风格

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及元素代表一、国外风格1、东南亚风格:A、泰式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且体量较大,具有显著特征,适用于营造精品、中等以下面积项目。

一般元素:多层屋顶、高耸的塔尖,用木雕、金箔、瓷器、彩色玻璃、珍珠等镶嵌装饰。

宗教题材雕塑、植物题材的花器、泰式凉亭、茂盛的热带植物。

雕刻:泰国的刻集中在佛教人物的表现上,在泰国,佛教人物非常,这些人物是用木材、金属、象牙或稀有石器和灰泥制成。

B、巴厘岛风情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具有显著热带滨海风情度假特征,相对泰式来说,巴厘岛风格更显自然、朴素及轻松随意,适用于南方沿海区域营造精品、中等以下面积项目。

一般元素:花园水景、游泳池、瀑布、喷泉,还有大大小小的百合花池、莲花池、气势宏大的无边水池。

雕塑花园,种有莲花或百合的水院,或以种植花卉为主的花园、巴厘亭阁,莲花池畔的亭阁、茅草屋顶、木材、大量热带植物以椰子树为主。

2、欧式风格A、北欧(欧洲北部国家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及冰岛)风格特征:具有北部欧洲凝炼庄重的厚实感,色调深沉,气势宏大,植被浓密丰富,适用于长江以北地区以打造欧陆风情为主的大面积项目。

一般元素:木屋、明镜的湖水、木栈道,原石散布的广场、宽阔的草坪、茂密的森林以及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等等。

园林中的四大要素山石、水、植物、建筑,在北欧的园林甲以最自然、最纯粹的方式展现于人们的视野中,所以现代北欧园林设计中,多是在保持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再做人工雕琢。

B、美式风格风格特征:建立在欧洲大陆景观风格基础上,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与繁复冗长的传统欧洲风格相比,美式更倾向于实用主义特征,在保持一定程度欧洲古典神韵同时,形式上趋于简炼随意、现代自然,适用于温带、亚热带区域力图打造欧陆风格的大中型项目(实用乡村风格)。

四大园林

四大园林

英国园林英国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

(一)“庄园园林化”时期英国庄园园林学派园林的第一个阶段(18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造园艺术对自然美的追求,集中体现为一种“化”风格。

(二)“画意式园林”时期就在勃朗把自然风致园林洁净化、简练化,把庄园牧场化的时候,随着18世纪中叶浪漫主义在欧洲艺术领域中的风行,出现了以钱伯斯(WilliamChambers,1722~1796)为代表的画意式自然风致园林。

(三)“园艺派”时期英国学派的成功,使英国式自然风致园林的影响渗透到整个西方园林界。

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现代色彩的职业造园家逐渐成为一个专门和固定的职业。

同时也使得造园艺术逐渐受到商业利益的控制和驱使。

生活的丰富和信息交流的日益简便。

伊安·麦克哈格,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风景园林设计及区域规划系创始人及系主任。

由于他出色的设计和对园林事业的巨大贡献,他一生中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包括1990年由乔治.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艺术奖章和最近刚刚获得的享有盛誉的日本城市设计奖。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比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

英国教堂不象法国教堂那样矗立于拥挤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与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

它们不象法国教堂那样重视结构技术,但装饰更自由多样。

英国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长,其间不断改建、加建,很难找到整体风格统一的。

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和法国亚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厅较矮较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而且有一个较短的后横翼,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这是英国常见的布局手法。

教堂的正面也在西边。

东头多以方厅结束,很少用环殿。

索尔兹伯里教堂虽然有飞扶壁,但并不显著。

英国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

索尔兹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约123米,是英国教堂中最高的。

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托斯卡纳风格

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托斯卡纳风格

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托斯卡纳风格(一)一、风格介绍托斯卡纳是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它源于意大利中西部的托斯卡纳地区。

这种风格多体现为乡村风情主体,这种风格多数体现在建筑外观上,通过天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和灰泥来表现建筑的肌理。

尤其是红色陶土屋瓦及灰泥墙面涂层,都是非常具有意式乡村风格的元素。

它是意大利建筑的代表,它让人想起沐浴在阳光里的山坡、农庄、葡萄园以及朴实富足的田园生活。

这片地区的特点是它的多样性。

佛罗仑萨以及周边地区,是因艺术与建筑而闻名的历史悠久的古城,历久弥新。

托斯卡纳留存了几代人在此耕作的当地人的民居。

结果,乡村农舍和优美的别墅就星罗棋布在这片迷人的土地上。

托斯卡纳风格是乡村的,简朴的,但更是优雅的。

与大自然的有机组成,反映了这片地区的农业渊源。

将当地奶白的象牙般的白垩石,出名的金色托斯卡纳阳光,红色的土壤,浓绿的森林,葡萄园和牧场,和浅绿的橄榄树果园,更有深色的红宝石光泽的Chianti酒和鲜红的番茄各种颜色调和在一起就是托斯卡纳。

它的风格是乡村的,简朴的,但更是优雅的。

与大自然的有机组成。

体现了该地区于农业的渊源。

二、如何布局意式乡村风格的规划布局主要要把握两个部分,第一建筑的布局,建筑多为连续半围合的格局,适当的小中庭花园和露台的设计尤为重要;第二就是开阔的周边密林种植区,做出远距离的环抱,为庭院提供远景组成。

如果由于庭院尺寸限制无法做出环抱的远景,那么就在隔墙上做足爬藤植物,或运用桧柏和高篱,一样可以达到不错的景观效果。

三、把握硬质景观特点以自然质感的砖石为主,但铺装材料多切割成规则的形状,适当地使用彩色瓷砖。

墙面用灰泥或者涂刷鲜艳的颜色,注意需选用户外涂料。

木质结构的廊架等构筑物,色彩上要兼顾到周边建筑和整体庭院风格,但是不建议用原色。

四、巧用装饰元素较多使用的装饰物有:铁艺桌椅、赤陶花器、石雕花器和兽头水口,陶质的花器的使用量可以加大,除了赤陶本色,还可以使用赤陶刷涂白色和彩色的盆器,多使用盆器一方面能灵活增加种植组合,另外对北方庭院来说方便在冬季将植物搬入暖房过冬。

世界园林风格及赏析之泰国园林

世界园林风格及赏析之泰国园林

世界园林风格及赏析之泰国园林[摘要]中国自然山水园林、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林、法国宫廷式花园林、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四大流派的园林风格,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必将向外辐射到周边国家。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欧陆风情以及东方园林两大体系。

泰国园林凭借着独天得厚的优美风光,极富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沉淀,加之外来艺术文化的影响以及与民族特色的良好融合,泰国园林成为东南亚地区自然风景园林资源中的一支奇葩。

[关键词]泰国园林;多元融合;群落;独创性世界园林可以分为自然式东方园林和规则式西方园林。

东方园林的风格是写意的造景手法。

讲究在依山傍水之地,修建亭台楼阁、水榭、藤架,石凳石桌,红砖碧瓦、小桥人家,或高山流水、或曲径通幽。

园中山石嶙峋,清流萦绕,古木参天,竹影婆娑,水波粼粼,林木森森,以小中见大的格调,塑造着富有“咫尺山林”的意境。

西方园林中轴线十分突出,整座园林以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

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

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

在西方规整式园林中,植物长被用来组成或渲染加强规整图案,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这种可以追求形体统一、错综复杂的图案装饰想过的规则式种植方式显得陈旧和落后了。

但是,在园林设计中规则式种植作为一种设计形式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是需要赋予新的含义。

19世纪开始,西方风景园林的风格逐步深入泰国,尤其在皇宫别苑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与泰国传统民族风格相融合,形成极富特色的文化艺术产物。

泰国园林是一个自然与人文条件均很优越并发育完善的有机整体。

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民族特色与外来影响相互渗透,东方和西方流派多元融合,传统相视与现代观念有机共存。

既有与历史紧密相关的,又有以自然风景特色为主的;既有穿透风味浓郁的,又有时代特征鲜明的;有的以名山大川为依托,有的以城市环境相共生。

世界园林可以分为四大流派

世界园林可以分为四大流派

世界园林可以分为四大流派世界园林可以分为四大流派:1、中国自然山水园:中国园林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着人们顺应自然,以求生存与发展的思想。

在造园技法上是模拟自然而高于自然,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它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为骨架,以植物材料为肌肤,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风光。

又运用隔景、障景、框景、透景等手法分隔组合空间,形成多样而统一的不同景点,可谓步移景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宋代以后,又在模拟自然的基础上,强化人们精神思想和文化上的追求,形成写意山水园,以诗词歌赋命题、点景,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

达到诗情画意的境地,已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

2、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由于意大利地处南欧地中海亚平宁半岛,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暖湿润,三面为坡,只有沿海一线为狭窄的平原。

因此自古以来,意大利的贵族、富豪多背靠山坡、面向大海建造宅院别墅。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使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达到极盛时期。

特别是古希腊的建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入侵者,大批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复兴,并得到高度发展。

台地园的造园模式是在高耸的欧洲杉林的背景下,自上而下,借势建园,房屋建在顶部,向下形成多层台地;中轴对称,设置多级瀑布、叠水、壁泉、水池;两侧对称布置整形的树木、植篱及花卉,以及大理石神像、花钵、动物等雕塑。

人们在林中,居高临下,海风拂面,一种独特的地中海风光尽收眼底。

3、法国宫廷式花园:法国地处气候温和的平原地带,王室、贵族占据着辽阔的领地,领地四周为茂密的森林。

因此,其园林的形式从整体上讲是平面化的几何图形,也就是以宫殿建筑为主体,向外辐射为中轴对称,并按轴线布置喷泉、雕塑。

树木采用行列式栽埴,大多整形修剪为圆锥体、四面体、矩形等,形成中心区的大花园。

茂密的林地中同样以笔直的道路通向四处,以方便到较远的地方骑马、射猎、泛舟、野游。

著名的凡尔塞宫可谓经典之作。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ppt课件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ppt课件
ppt课件 45
ppt课件
30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欧式——规整有序
法式园林
法国凡尔赛宫
ppt课件
31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欧式——规整有序
法式园林
ppt课件
32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欧式——规整有序
法式园林
ppt课件
33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欧式——规整有序
法式园林
ppt课件
34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欧式——规整有序
7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中式——写意造景
ppt课件
8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日式——幽静素雅
ppt课件
9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日式——幽静素雅
日本园林常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构图简洁、意蕴丰富。其典型表现便是禅宗寺院的“枯山水”园 林。后期的枯山水,只用几尊石组,一块白砂,凝缠成一方净土。
ppt课件
余荫山房
杭 州 郭 庄
ppt课件
4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中式——写意造景
园中建池,池上建桥,桥的东西面皆见水,意为左右逢源。园中栽种棕树、榕树,意含“中庸之 道”。隔窗望景,从房间望去,透过中式各类漏窗,无论远观还是近眺,像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为不 同的景致增添了各种情趣。
ppt课件
5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法式园林
ppt课件
35
世界各地园林风格与特点
欧式——规整有序
意式园林
意大利的台地园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富豪权贵纷 纷在风景秀丽的地区建立自己的别墅庄园。这些庄园一般都建在丘陵或山坡上,为便于活动,就采用了连 续的台面布局,这就是台地园的雏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
作者:吕晓婷李晓红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29-01
一.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
1.意大利台地园概述
别墅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

别墅园林多半建立在山坡地段上,就坡势而作成若干的台地,即主建筑位于山坡地段最高处,前面沿山势开辟多层平台,分别配置保坎、花坛、水池、喷泉及雕像,各层台地间以蹬道相联系,轴线两旁栽植植物作为庄园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过渡,即所谓的台地园。

2.意大利台地园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台地园形成的重要原因。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

平原和谷地夏季闷热,山丘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气流。

温和的气候与政治的安定吸引了大量贵族、主教和资本家在郊外经营别墅,由此意大利造园出现了适应山地、丘陵的布局方式。

3.意大利台地园的主要特色
台地园的通常布局为主要建筑物通常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的台地,分别配置保坎、平台、花坛、水池、喷泉、雕像。

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

中轴线两旁栽植高耸的丝杉、黄杨、石松等树丛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过度。

这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

台地园的另外一个特色是理水的手法远较过去丰富。

每与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然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水瀑,平淌或流水梯,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
装饰点缀的“园林小品”也及其多样,那些雕镂精致的石栏杆、石坛罐、保坎、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它们本身的光亮晶莹衬托着暗绿色的树丛,与碧水蓝天相掩映,产生一种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造园要素
1.轴线
台地园是依山势开辟的几层方正平坦的台地,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或局部轴线上,布局多是对称几何形。

庭园有时只有一条主轴,有时分主次轴,还有几条轴线或直角相交、或平行、或呈放射状。

初期庭园中,各台层有独立轴线而无贯穿各层的轴线;至中期则出现贯穿全园的中轴线,且富于层次变化,各种水景、雕塑、台阶都是轴线上的主要装饰,有时仅以不同形式的水景组成全园的轴线。

2.水景
由于意大利台地园布局紧凑,高差大,顺势利导引入山泉水,布置各种跌水、喷泉,形成气氛活跃的景观。

初期庭园内,水池外形以几何形为主,水流依地形变化形成瀑布、水阶梯等常规水景。

中、后期庭园水景开始追求新奇的效果,水池外形丰富,如法尔奈斯庄园的蜈蚣形链式水景和贝壳形水盘。

在水景处理上,不仅注重水的光影与音响效果,还以“水”为主题形成多彩的水景。

3.石作
石作包括平台、台阶、栏杆、挡土墙、雕塑等要素,这些都是建筑向花园的延伸。

由于台地园建于山上,要分层塑造台地,挡土墙、栏杆、台阶能够削弱各级台地间的不协调,因而成了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文艺复兴后期,尤其注重对台阶、栏杆等视觉焦点的精细处理。

4.植物景观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以“自然服从秩序”为原则,追求图案美和几何美。

因此台地园出现了将树木修剪成各种形状的“绿色雕刻”或拱门、廊道的“绿色建筑”;将树木修剪成“绿色剧场”或绿丛植坛及迷园。

从建筑上俯瞰时,这种图案式构图有很好的观赏效果,故其多设置在建筑前的平台和底层台地。

意大利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植物配置时常选用深浅不同的绿植造景,色彩淡雅均一。

后期庭园植物配置受法式花园的影响开始注重色彩、形状的对比。

三.文艺复兴不同时期台地园的特征及实例
1.文艺复兴初期
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发源地,人文主义者的实践唤起人们对别墅生活的向往,佛罗伦萨郊外肥沃的土壤、郁葱的林木与丰富的水源为建造庄园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初期台地园多建在丘陵坡地上,选址时注意周围环境,要求有可远眺的前景。

园地顺山势辟成独立的多台层,无贯穿中轴线。

建筑位于最高层以借景园外,风格保留中世纪的痕迹。

喷泉、水池常作为局部中心,并与雕塑结合,形式简洁。

绿丛植坛是常见装饰,多设在下层台地上。

快速兴建起的植物园既丰富了园林植物的种类,又加强了游憩功能。


菲耶索勒美第奇庄园建于1458~1462年间,由建筑师米开罗佐设计,坐落在阿尔诺山腰的陡坡上,视野开阔。

庄园由三级台地构成,受地势所限上下两层稍宽,中间层狭窄。

入口
设在台地东端,进门后有小广场,西侧是半扇八角形水池,背景是树木和绿篱组成的植坛,导向明晰。

建筑前庭是开敞的草地,点缀大型盆栽。

西面有独立而隐蔽的花园,当中为椭圆形水池,围着四块植坛。

建筑与花园相间布置的方式既削弱台地的狭长感,又使建筑被花园环绕,四周景色各异。

下层台地采用图案式布置方式,便于居高临下欣赏。

庄园虽无豪华的装饰,却以杰出的设计手法,通过简洁的空间布局,形成与周围景色和谐的整体。

2.文艺复兴中期
16世纪,罗马继佛罗伦萨后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城市。

教皇尤里乌斯二世让艺术师的才华充分体现在建筑的宏伟壮丽和花园的豪华气势上。

中期台地园布局严谨,有明确轴线贯穿全园,以水池、雕塑及台阶、坡道加强透视效果。

园中理水技巧娴熟,注重水的光影和音响效果。

植物造景上由常绿植物形成了高低不一的绿篱、绿墙及绿色剧场的天幕,迷园形状日趋复杂,花坛、喷泉由直线变成曲线造型,令人眼花缭乱。

罗马美第奇庄园建于1540年,因选址优良、布局精心和王宫般的府邸著称,由建筑师李毕设计,坐落在罗马城边的山坡上。

它构图简洁,两层台地以矩形植坛为主,建筑坐落在顶层露台上,前面有草地植坛和方尖碑泉池,面对别墅的一侧是树丛,将视线引向长平台两端。

平台尽头是围墙和伞松树丛,透过树丛望去景色迷人。

底层台地由矩形绿丛构成,东南上方有观景平台,由此经一片树林通向帕纳斯山丘。

庄园的造园要素简单,但尺度很大,与建筑相协调,建筑掩饰了地形的起伏变化,并使视线在空间上富有变化。

在顶层平台上越过底层花园的树梢和挡墙,可欣赏300m开外花园中朦胧的树丛,景观上互为借景,浑然一体。

3.文艺复兴后期
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造园从高潮逐渐走向没落,造园风格背袭了最初的人文主义,反映出巴洛克艺术的非理性特征,此后与巴洛克艺术同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登上历史舞台。

园林艺术出现追求新奇,表现夸张的倾向,园内充斥着繁杂的装饰小品,建筑物体量偏大,占有统率地位。

水景新颖别致,绿色雕塑的形象和植坛的花纹日益精细,同时暴露出滥用整形树木的特点,形态不自然。

花园形状变为矩形,并在四角加上各种形式的图案。

花坛、水渠、台阶多设计成流动的曲线型,林荫道纵横交错,整体用透视术造成幻觉。

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先由建筑师波尔塔在1598年开始建造,到1603年由建筑师多米尼基诺完成,水景工程由封塔纳和奥利维埃里负责。

庄园坐落在阿平宁山半山腰的小镇上,府邸前庭视野开阔,两侧平台上是小花园,布局十分华丽而巧妙。

厨房的烟道移至平台两侧,成为装饰性小塔楼,与府邸融为一体。

由于具备山林和乡村环境中庄园重要的标识性作用,府邸建造在山坡上,充分利用了环境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