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固醇血症讲解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ppt课件

临床特点
特征性黄色瘤:30~ 60岁出现; 明显心血管事件: 60 岁( 男), 70岁 ( 女)
特征性黄色瘤: 儿童期 出现; 严重心血管事件: 十几 岁。
-
2 摘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3月第34卷第5期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表现
LDL-C升高 黄色瘤
角膜弓
冠心病
-
3
LDL-C升高
杂合子FH 患者的 LDL 水平可高达350mg/dL(9.1mmol/L),比正常 水平高出 3 倍。
临床诊断标准: 成人血清TC>7.76mmol/l,或LDL-C>4.91mmol/l;16岁以下
儿童TC>6.72mmol/l,患者或其亲属患者黄色瘤; 若患者TC>15.52mmol/l并伴有黄色瘤,则可诊断为纯合子FH
,未达到纯合子标准的则为杂合子FH。 基因检测是诊断FH的金标准。
-
8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
11
谢谢聆听!
-
12
9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FH患者,要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控制血压、控制体重、锻炼、戒烟等。 ➢ 药物降脂:首选他汀类
-
10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 其他药物--ApoB反义核苷酸、PCSK9抑制剂、甲状腺激素类似物、CETP抑
制剂
➢ 血液净化疗法:费时、价格昂贵 ➢ 肝脏移植 ➢ 基因治疗
根据美国国家脂质协会治疗推荐: FH 成年患者,应使 LDL-C 至少降低 50%。 具有较高危心血管疾病的 FH 患者:LDL-C降低到<100 g/L(2.58mmol/l) (临床上已明确的心血管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糖尿病、早期心血管病阳性家 族史、吸烟、脂蛋白 Lp(a)≥50g/L )
高胆固醇血症标准

高胆固醇血症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胆固醇血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的一种疾病。
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结构成分,同时也是合成激素和维生素D的前体。
当胆固醇的水平过高时,会增加心脏疾病、中风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了解高胆固醇血症的标准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高胆固醇血症的标准通常根据人体血液中的不同类型的胆固醇来划分。
在血液中,胆固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另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在血液中的过高水平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HDL-C则被称为“好胆固醇”,它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坏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标准是LDL-C水平大于160毫克/分升,总胆固醇水平大于240毫克/分升,或者HDL-C水平低于40毫克/分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可能会根据个体的其他危险因素而有所调整,比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
在诊断高胆固醇血症时,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而不只是单纯依靠胆固醇水平。
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两种。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利用他汀类药物(比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来降低LDL-C水平,同时还可以使用纤维酸衍生物(比如贝特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来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持续使用,并且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
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手段。
在改变生活方式方面,首要的是改变饮食习惯。
建议患者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的摄入。
规律的运动也是降低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改变。
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且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高胆固醇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过高、血胆固醇过多)定义病因风险因素症状诊断治疗改变生活方式降低胆固醇药物预防以下全文如果您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过高,即患有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分为三类:•低密度脂蛋白(LDL) —也叫坏胆固醇。
它会导致胆固醇和其他脂肪在血管中堆积。
LDL 偏高会引发动脉和心脏疾病。
•高密度脂蛋白(HDL) —也叫好胆固醇。
它会消除血管中的胆固醇和其他脂肪。
HDL 较高有助于防止心脏疾病。
•甘油三酯—体内常见的脂肪形式。
糖尿病或某些遗传病患者的这一脂肪水平通常偏高。
•微粒—与体内特定类型的胆固醇相关的蛋白质。
这可提前警示您有患上血管疾病的风险。
病因高胆固醇血症的原因包括:•遗传•高脂饮食•超重•久坐的生活方式•酒精摄入过多•肝脏或肾脏疾病•神经性厌食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性疾病风险因素以下因素会增大您罹患高胆固醇血症的机会:•年龄:胆固醇水平常随年龄升高•性别:•男性•绝经后女性•家庭成员患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脂饮食•肥胖,超重•久坐的生活方式症状此病症本身极少有任何症状。
但如果不治疗,通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这是十分危险的动脉硬化。
它最终可能会阻断动脉中的血流。
严重时还会导致:•心绞痛•心脏病发作•中风•其他严重并发症如果您患有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会沉着在:•肌腱•眼睛下方•角膜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Nucleus Medical Media, Inc.诊断医生将询问您的症状和病史。
并将进行体检。
以下检查可检测您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血液检查可测量:•总胆固醇•HDL 胆固醇•LDL 胆固醇•甘油三酯治疗治疗可能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摄入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摄入高纤维食物。
素食饮食有助于降低LDL 胆固醇。
可就最适合您的饮食计划向医生咨询。
•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安全的锻炼计划。
•如果您吸烟,请戒除。
•如果您超重,请减肥。
•禁食经过加工和精炼的糖和淀粉(烤面包、烤土豆、白米饭和单糖)•饮酒应适度。
高胆固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分类
高胆固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通常指LDL升高或HDL降低。
3
类型
高胆固醇可分为原发性高胆固醇和继发性高胆固醇。
4
原发性
遗传因素导致,与家族史有关,占大多数。
高胆固醇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
高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和外周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脏病发作
动脉粥样硬化会阻碍心脏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脏病发作,甚至死亡。
高胆固醇的随访建议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评估风险。
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
医生应向患者提供有关高胆固醇的知识,包括其危害、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患者应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学习如何控制饮食、进行适度运动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高胆固醇的患者教育
高胆固醇的多学科协作
医师和药师
医师制定治疗方案,药师提供药物咨询,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注册营养师
营养师指导患者制定低脂饮食方案,提供营养建议,帮助患者控制胆固醇水平。
多学科团队
多学科协作,整合各专业优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高胆固醇的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生活方式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饮酒,保持正常生活状态,以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性。
其他因素
一些疾病和特殊情况也会影响血脂检查结果,应向医生咨询相关注意事项。
高胆固醇的临床表现
血压升高
高胆固醇可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血压,引发高血压。
胸痛
高胆固醇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心绞痛等症状。
高胆固醇血症讲解

高胆固醇血症讲解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什么是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预防•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管理•高胆固醇血症的常见误区与疑问目录01什么是高胆固醇血症1胆固醇的生理作用23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膜构成胆固醇是合成激素的必需物质,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激素合成胆固醇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健康。
维生素D合成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与遗传有关,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则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导致。
分类总胆固醇(TC)≥200mg/dl(5.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30mg/dl(3.3mmol/L)或有家族史。
诊断标准高胆固醇血症的分类与诊断标准高胆固醇血症的危害高胆固醇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肝功能损伤骨质疏松高胆固醇血症可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高胆固醇血症可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引发肝功能损伤。
高胆固醇血症可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
02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03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遗传性疾病,患者同时表现为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01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遗传性疾病,患者可能在年轻时胆固醇水平就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病早。
02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家族遗传性疾病,患者表现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受体缺陷,可能导致胆固醇合成增多或清除障碍。
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胆固醇合成增多。
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增多。
肾病综合征基因突变部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如上述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等。
2024年高胆固醇血症诊断与治疗PPT

认知行为疗法:通 过改变患者的认知 和行为,帮助患者 建立正确的生活方 式和饮食习惯,降 低胆固醇水平。
团体心理治疗:通 过组织患者参加团 体活动,增强患者 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提高患者的心理 素质和抗压能力。
家庭支持:鼓励患 者家属积极参与患 者的心理干预,为 患者提供关爱和支 持,帮助患者度过 难关。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 疗
药物治疗
降胆固醇药物:他汀类药 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 药物等
降血脂药物:胆固醇吸收 抑制剂、PCSK9抑制剂等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
降血压药物:ACEI、 ARB、CCB等
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 格列本脲等
其他药物:鱼油、植物固 醇等
非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运动锻炼:增加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体重控制: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糖尿病:高胆固 醇血症可能导致 糖尿病的发生和 发展
肾病:高胆固醇 血症可能导致肾 功能损害
预防措施:健康饮 食、适量运动、控 制体重、戒烟限酒、 定期体检等
并发症治疗
肾病:使用降胆固醇药物,
冠心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
如阿司匹林
糖尿病:使醇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
心理干预注意事项
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 加强心理疏导,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心情和感受
心理干预建议
保持积极心态: 保持乐观、积 极的心态,避 免焦虑、抑郁
等负面情绪
建立健康生活 方式: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 如合理饮食、 规律运动、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病理生理过程
胆固醇吸收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对 胆固醇的吸收增加,导致血浆中
胆固醇水平升高。
脂蛋白代谢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 度脂蛋白受体缺陷导致血浆中低 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同时高密 度脂蛋白(HDL)水平下降。
动脉粥样硬化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 A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 血浆中高水平的LDL可导致AS的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概述 • FH的病因及机制 • 临床表现及诊断 • 治疗及管理 • 预防及筛查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热点问题
CHAPTER 01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概述
定义及疾病概述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血浆总胆固醇(TC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
CHAPTER 04
治疗及管理
药物治疗及管理
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最常用的药物,可以显著降低LDLC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 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等指标,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控制饮食
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蛋黄、奶酪等,增 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
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相关 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 等,以帮助评估患病风险 和制定治疗方案。
社区宣传及教育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社区宣传、健康讲座 、宣传册等,向公众普及家族性高胆固 醇血症的预防和筛查知识。
VS
提供咨询和支持
为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风险的人提供咨 询和支持,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风险和应 对方法。
高胆固醇血症病情说明指导书

高胆固醇血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高胆固醇血症概述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脂质代谢特别,具体是指血清总胆固醇增高〔超过 6.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1.70mmol/L〕。
本病主要由于基因缺陷、不良的生活方式、全身性疾病所致。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常于体检时觉察。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是以服用降低胆固醇药物为主。
多数患者,经早期、标准诊治,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大事的发生,预后较好;局部消灭严峻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英文名称:hypercholesterolemia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局部药物、耗材、诊治工程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询问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局部类型与遗传有关,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病症:皮肤黄色瘤、胸闷、胸痛、头晕、头痛主要病因:主要由于基因缺陷、不良的生活方式、全身性疾病所致检查工程:体格检查、血脂检测重要提示: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急因素,严峻威逼人类安康。
降低特别上升的胆固醇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大事的发生,因此需乐观到院诊治。
临床分类:高胆固醇血症依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其中,绝大多数严峻的高胆固醇血症是由于基因缺陷所引起,即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而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比较少见。
另外,目前又将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分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严峻的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性ApoB100 缺陷、家族性特别 B-脂蛋白血症五种类型。
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特点传染性传染源发病率好发地区好发季节传播途径发病率发病趋势无传染性。
暂无资料。
我国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约为 4.9%。
暂无资料。
暂无资料。
暂无资料。
我国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约为 4.9%。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有所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正常胆固醇水平的人群也呈现出和冠心病危险的相关 -正常胆固醇水平人群(上海)研究
冠心病死亡相对危险性
2.00
1.00 0.50 4 0.25 9 12 18
基线 TC
mmol/L (mg/dL)
3.53 (136) 3.54–4.10 (137–158)
4.11–4.62 (159–178)
4.63 (179) 3.6 3.8 4.0 4.2 4.4 4.6 4.8 (139) (147)(155) (162)(170) (178)(186)
家族性高 甘油三酯 血症 ?? 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可有轻 度胆固醇升高,VLDL明显增 加。 IV
四 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 硬化的关系
动
1 2 3
脉
硬
化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动 脉 中 层 钙 化 小 动 脉 硬 化
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是由于脂质在大、中动脉的 集聚所致,是一个缓慢、渐进的 慢性炎症过程,最终引起动脉的 狭窄和闭塞,组织和器官的血液 供应减少,导致缺血性发作和死 亡。
眼动脉梗塞
脑梗死 脑软化
血 脂 异 常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 病
肾梗死 肾性高血压 肾功能衰竭
下肢动脉梗塞 肢体干性坏疽
五 高 脂 血 症 的 治 疗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的
高脂血症 高血压 糖尿病 吸烟 缺少体力活动 肥胖 高半胱氨酸血症 纤维蛋白原增高 史
引自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协作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
中国血脂异常知晓率和治疗率很低
TC≥200mg/dl 和/或 LDL-C ≥ 130mg/dl, 仅有11% 知道血脂水平, 3% 接受药物治疗 TC ≥ 240mg/dl和/或 LDL-C ≥160mg/dl, 仅有29% 知道血脂水平,10% 接受药物治 疗
HDL-C 低下
60
升高
高脂血症的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1 . 原发性脂质异常血症:原因不明的脂质
异常血症。可能与基因异常有关。
2 . 继发性脂质异常血症:由饮食、某些疾
病或药物引起的脂质异常血症。
继发性脂质异常血症常见的病因
饮 食:奶油、酒精等 某些疾病: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 -肾脏疾病: -阻塞性肝脏疾病:药物性肝损害→阻塞性黄 疸→脂质异常血症 -激素影响:怀孕
Data are from the Seven Countries Study of 12,467 men from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USA and Japan. Verschuren WM et al. JAMA 1995;274:131–136.
药
物:
-噻嗪类利尿剂 -β受体阻断剂
(二)按临床诊治需要分类:
1 高胆固醇血症 2 高甘油三脂血症 3 混合性高脂血症 4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法
常用名
基因 缺陷
LDL 受体 缺陷
临床特征
以胆固醇升高为主,可伴 轻度甘油三酯升高,LDL 明显增加,可有肌腱黄素 瘤,多有冠心病和高脂血 症家族史。 同上
平均 TC
mmol/L (mg/dL)
Data from the Shanghai study, conducted in 9021 Chinese people with 8 –13 years’ follow up. Numbers of deaths from CHD in each baseline cholesterol group are shown with vertical lines that represent one standard deviation. Chen Z et al. BMJ 1991;303:276–282.
定义:载脂蛋白是能与血浆脂质(主要指胆固醇、
甘油三酯和磷脂)结合的蛋白质,位于脂蛋白表面。
种类:Apo A1, ApoA2, ApoB100, ApoC, ApoE,…… 功能:
1 与脂质的亲和作用使脂质溶于水介质中
2 运转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3作为脂蛋白外壳的结构成分,与脂蛋白外生物信息想相联系 4以配体的形式作为脂蛋白与特异受体的连接物 5 激活某些与血浆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类
WHO, World Health Report 2003
2754名40-65岁男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120
心肌梗死的新发病率 (4年,%。)
11 4 96
100 80 60 40 20 0
6 14 15 48
无易患因素 HBP
DM
HBP+DM
DYS DYS+HBP/DM
HBP-高血压, DM-糖尿病, DYS-血脂异常
诊治现状
我国高胆固醇血症患病情况
年龄调整高胆固醇血症(TC200mg/dl)患病率
35 30 25 33% 27% 24% 17% 9% 32%
%
20 15 10 5 0
1982-4 1993-4 1998
1982-4 1993-4 1998
男性
女性
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 中国9组人群(35-59岁)合并分析资料
11%
未坚持药物治疗的原因
1 2 3 4 5
15%
53%
10%
15% 7%
1£ º Î Þ Ö ¢ × ´ ¡ £ 2£ º · þ Ò © ² » Ê Ç µ ½ Ö ¬ Ë ù Ø Ð ± ë µ Ä ¡ £ 3£ º ¸ ±× ÷Ó Ã ¡ £ 4£ º Ã » Ê ±¼ ä £ ¬ Ì « ¦ Ã ¡ £ 5£ º Æ ä Ë ü ¡ £
CE SR-BI
肝
CE = 胆固醇酯 FC = 游离胆固醇 ABCA1= ATP结合盒转运子1 LCAT=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SR-BI=清道夫受体BI
合胆 成固 醇 的 内 源 性
乙酰辅酶A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
HMG-CoA还原酶
甲
羟
戊
酸
角
胆
鲨
固
烯
醇
载脂蛋白
不可干预
年龄 性别 冠心病家族史
一级预防(ATP III)
危险性分层
0-1种危险 因素
LDL-C目标值
开始TLC治疗 LDL-C水平 ≥160mg/dl (4.1mmol/L)
125 100 75 50 25 0
≤204 205-234 235-264 265-294 ≥295
(死亡数/1000)
250
300
血清胆固醇 (mg/dl) 总胆固醇水平减少1% 冠心病危险性减少2%
Gotto AM Jr, et al. Circulation. 1990;81:1721-1733. Castelli WP. Am J Med. 1984;76:4-12.
血清胆固醇 (mg/dl) 总胆固醇水平升高1% 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
MRFIT 试 验
研究方法: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
试验。
研究对象: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而无冠
心病的中年男性。
随访年限:12年 研究结果:总胆固醇↓1%=冠心病危险降
低2%。
7个国家男性TC水平和总死亡率的关系
35 30 冠心病死亡率 (%) 25 20 15 北欧 南欧,地中海地区 美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30(2):109-114。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状况
17%
未达 标
68% 32%
未达 标
83%
>1个危险因素
引自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2):。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未坚持饮食治疗的原因
1 2 3 4 57% 15% 17%
1:缺乏饮食控制的方法 2:缺乏对饮食控制重要性 的认识 3:对合理饮食概念的认识 错误。 4:因既往饮食控制无效而 放弃
高胆固醇血症的危害和防治
高胆固醇血症的危害和防治
一 高胆固醇血症的流行病学和诊治现状 二 基本概念 三 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 四 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五高脂血症的治疗
一 高胆固醇血症的流行病学 和诊治现状
2002年全球成人(15岁以上)主要死亡原因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死因 死亡(千) 缺血性心脏病 7157 脑血管疾病 54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742 HIV/AIDS 2279 下呼吸道感染 1748 肺结核 1531 气管、支气管、肺癌症 928 交通事故 814 糖尿病 754 高血压心脏病 735
三 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
(1997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
血脂参数 标 准
胆固醇
合适范围: <200mg/dL (5.2mmol/L) 边缘性增高: 201-219mg/dL (5.235.69mmol/L) 增 高:>220mg/dL (5.72mmol/L) 合适范围: <150mg/ dL (1.7mmol/L) 增 高: >150mg/ dL (1.7mmol/L)
塞尔维亚
南欧,内陆地区
10
5 0
2.60 (100) 3.25 3.90 4.50 5.15 5.80 6.45 7.10 7.75 8.40 9.05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日本
血清 TC mmol/L (mg/dL)
甘油三脂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