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语文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语文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东莞市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6月)高考冲刺试题(最后一卷)语文试题主观题阅卷评分细则

6.为什么说我国的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还面临着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①5G通信标准尚难统一。5G必要专利申请角逐激烈,中国企业尚未形成绝对领先优势。

②5G与各行业融合存在较大难度。5G应用终端要适配各行各业,应用终端测试面临巨大压力。

③5G成本压力大。运营商面临建设周期长、投资额高与回报缓慢等多重压力。

④5G网络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网络数据管理存在巨大风险。

(每点2分,其中观点概括1分,举例分析1分;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

【补充细则】(若没有概括,只有分析,按得分点给分)

1.答案的前三个要点,观点概括与举例分析可分开作答,也可合并作答;第四个要点必须将观点概括和举例分析分开作答。

2.第一个要点的给分应围绕“在全球5G通信标准统一过程中全球竞争激烈”和“中国企业在5G必要专利申请的角逐中未占据绝对优势”来作答,前者点出关键词“通信标准”和“全球竞争”,任答一个可得1分;后者从材料二的两则图表隐含信息解读出“中国企业未能完全占据优势或者主导地位”,可得1分。

3.第二个要点的给分应围绕“应用终端与各行各业的关系”和“应用终端在实际场景中的性能变化”来作答,各得1分;前者如果只答“应用终端”而没有涉及“应用终端与各行各业”的关系的话,不给分;后者如果没有举例说明“应用终端测试在实际场景中的不稳定情况”,不给分。

4.第三要点的给分应围绕“运营商面临的成本压力”和“归纳周期长、投资额高与回报缓慢三个具体压力”来给分:

①如果考生能够概括出观点“运营商面临成本压力”,即使后面三个具体压力的举例要点不够完整,也按照观点概括1分和举例分析1分来给2分;

②如果考生将观点与举例合并作答,则要求必须概括出运营商的三个具体压力中至少两个,才能给2分;

③如果考生完全摘抄“电信运营商5G网络的建设也不会一蹴而就”和“运营商将面临巨大的高额投资与缓慢回报的成本压力”这两句,并没有观点概括,亦没有举例要点概括,只能给1分。

5.第四要点的给分应严格按照“观点概括和举例分析”的格式来给分,因为“5G网络安全面临巨大挑战”这个观点是对材料四文本内容的整体概括,“网络数据管理存在巨大风险、容易暴露在黑客视野、没有足够防御能力”属于举例分析。考生必须围绕材料四来进行观点概括与举例分析。

6.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考生答案有3点以上,挑选其中最好的3点来给分。

【评分示例】

6分示例:

示例1:①在5G通信标准仍未统一上(观点概括1分),各国竞争激烈,我国面临争夺5G 市场主导地位的巨大竞争(举例分析1分)②5G应用终端要适配各行业,挑战巨大(观点概括1分),实际应用与普通测试差距大(举例分析1分)③4G建设成本尚未收回,运营商的成本压力大(观点概括1分),投资额高且回报缓慢(举例分析1分)

示例2:①全球统一5G标准时,国家利益将引起一场不小的角逐战(观点概括1分);中国企业还没有绝对优势(举例分析1分);②应用终端需适配各行各业,这将是极大的挑战;

③运营商在4G建设成本未收回的情况下开启5G运营面临巨大的高额投资和缓慢回报(举例分析1分)等成本压力(观点概括1分);④5G的“万物互联”将面对黑客的攻击(举例分析1分),一旦出安全事故,网络安全代价将非常大(观点概括1分)。

示例3:①5G仍未统一通讯标准,通信行业涉及国家利益,仍需加强统一;②应用终端未

能适配各行业(观点概括1分),实际场景运用困难,需加强产业链中各类企业合作(举例分析1分);③5G流量贬值,流量资费红利消失,在4G建设成本未收回的情况下,运营商成本压力大(观点概括1分),5G网络建设缓慢(举例分析1分);④5G网络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观点概括1分),对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防御问题需建立安全体系保护(举例分析1分)。

示例4:①5G频率标准还未统一:各国为利益在5G统一标准中,必将相互角逐,竞争压力大。②应用终端还未适配各行各业(观点概括1分):尚未给各类企业合作推出适合终端,应用终端在实际场景中性能变化大(举例分析1分),③5G成本压力大(观点概括1分):流量贬值,红利消失,运营商面临高投资慢回报的成本压力(举例分析1分);④5G网络安全不够有保障(观点概括1分):防御力不足,智慧城市数据管理可能受到黑客攻击(举例分析1分)。

8.小说从“我”的视角来塑造老田的形象,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①作为抗洪事件的参与者,“我”见证了老田超强的治洪能力,使老田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②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我”既参与了抗洪事件的始终,还从旁了解到老田在1954年防汛排涝中受伤的情况,在小说结尾处补叙出来,使老田形象更加丰满感人;③作为老田的下级,“我”在最初认识老田时觉得他疲沓散漫,后来才发现实际上他精通业务、果敢有魄力,叙述上先抑后扬,使老田的形象更加鲜明高大。

【补充细则】

1.分析从“我”的视角来塑造老田形象的好处,分3点作答,每点2分。其中效果(好处)表述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

①第一点效果可表述为:使老田的形象更真实可信。

分析可表述为:因为“我”是抗洪事件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也可表述为:使用第一人称叙述。

②第二点效果可表述为:使老田的形象更加全面、立体、丰满。

分析可表述为:“我”既参与了抗洪事件的始终,还从旁了解到老田在1954年防汛排涝中受伤的情况,在小说结尾处补叙出来,或者表述为通过“我”的视角可以用多种途径、从多个角度表现老田这一人物形象。

③第三点效果可表述为:使老田的高大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高大”一词具体表述为老田的优秀品质也可得1分。抓住“我”的视角的有限性,分析出“我”对人物形象由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或者分析出先抑后扬的手法均可得1分。

2.给分原则不拘泥于分层、分点,而应该关注是否答出关键词句。

3.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示例】

6分示例:

示例1:①以“我”的视角塑造老田形象(结合文本分析1分),使其更具真实性(效果概括1分),②以“我”的视角更全面地展现老田抗洪救灾的动作、神态,语言,转换不同的时间,空间下的场景,(结合文本分析1分)使老田形象更丰富而鲜明,(效果概括1分)③通过“我”对老田的逐步了解,从对步子慢,讲话无力的不解,对防洪措施的不解,对老田的谋略、果断,领导力的敬佩与对他关节炎的了解,“我”的态度转变,(结合文本分析1分)突出了老田果断周全,有勇有谋,为民的形象,(效果概括1分)④“我”的初来乍到与对老田的敬佩衬托了老田形象,体现作者对其有勇有谋形象的肯定。

示例2:①使老田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效果概括1分)。“我”作为抗洪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了老田的事迹(结合文本分析1分);②使老田形象更加全面丰富(效果概括1分)。“我”参与了抗洪事件,最后还了解到老田在1954年防汛排涝中受伤的情况,呼应了文章开头老田走路慢,讲话少气无力(结合文本分析1分);③使老田的形象更加鲜明高大(效果概括1分)。通过与老田一起抗洪,改变了“我”对老田的认识,使他的形象更加鲜明(结合文本分析1分)。

9.小说既刻画了老田这一典型形象,也塑造了抗洪民众的群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处理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①既叙写了老田抗洪经验丰富,也写到了村民面对洪灾群策群力,点面结合,描绘了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场景,使小说的内容更丰富;②既刻画了老田等基层干部形象,又塑造老姜头等普通村民抗击洪灾的群像,两者互相烘托,充分展现了中国劳动者的整体形象;③既有基层干部身体力行,也有人民群众全员参与,反映了中国劳动者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补充细则】

1.本题围绕3个点给分,一是对内容表现的作用,二是对人物形象的作用,三是对主题的作用。每个点作用概括1分,具体分析1分。每个点中的具体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答案中的第①点中老田的形象可以表述为“经验丰富”“精通业务”“有勇有谋”等。第②点,考生如果写出“为了突出老田的形象”“由群像烘托老田的形象”也视为正确,可以给1分。

3.学生也可以将题干中的“这样处理”理解为“点面结合”。指出“点面结合”1分,结合文本具体阐释如何点面结合2分,分析点面结合对内容、形象、主题的作用各1分。

4.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

6分示例:

示例1:①既有个人,又有群像,描绘了抗洪的全景(作用分析1分),使小说内容更丰富,不单薄(作用概括1分);情节更完整,真实。②通过群像人物的描写,烘托(作用分析1分)出老田作为领导者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作用概括1分),写出他平时工作尽职尽责,百姓听服,塑造了一个工作认真尽责的领导形象。③个人和群像人物共同治水活动,彰显了洪水来临时万众一心抗洪救灾的精神(作用分析1分),凸显了以田副局长带头的村民救灾的真实场景,使得主题更鲜明、深化(作用概括1分)。

示例2:①人物上:将老田的沉稳以及堵住缺口的决心与抗洪民众、姜老头等进行对比和烘托(作用分析1分),更加突出了老田的沉稳,有决心(作用概括1分)。②主旨上:从主人公老田及抗洪群众两方面来写,突出了文章所表达的万众一心抗洪的必胜决心(作用分析1分),使得文章更加富有色彩,小说主旨得到深化(作用概括1分)。③内容上: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作用概括1分),使故事更加富有亮点和特色。④情节上:使得险情的严重性更加真实,情节更加合理,抗洪不只有老田更有广大民众的付出才得以成功(作用分析1分),使情节更具有合理性、可读性和丰富性。

13.【古文翻译评分注意事项】

1.翻译题评改时关注的顺序:先看大意,然后再看重点词的意思。

2.关于大意分的说明:大意分体现为“读懂”,只要句子结构基本完整,主谓宾的意思接近,即可得大意分,其他修饰成分可以略。

13(1)且可顿兵养锐,徐以计策縻之,不忧不克也。

【参考答案】我们最好暂且安顿军队,养精蓄锐,慢慢用计策来牵制他们,不必担心不能打败他们。(答出“顿”“縻”“克”意各1分,句意2分)

【补充细则】

1.大意部分,2分只要句子结构基本完整,主谓宾的意思接近,即可得大意分。

大意分落在“且”和补充主语上。

①“且”,翻译为“姑且/暂且/暂时“等均可。但不能理解为“而且”

②在句前增加一个主语“我们”,如果翻译中未能体现添加了主语,则该点不得分。

2.解词部分,3分

①“顿”字为“安顿”之意。补充:“顿”翻译为“休战”或“驻扎”。而考虑到具体的语境,可将“顿”与后文一起翻译为“安顿军队”“安排军队休息”等相近的意思也可得分。

②“縻”字翻译为“牵制”,补充:“縻”翻译为“束缚”或“消耗”;另外,根据考生的共

认,较多学生将之翻译为了“攻打”,故此意项也给分

③“克”字翻译为“打败”,补充:“克”翻译为“攻克”或“战胜”等相近的意思也可得分。

13(2)“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欲去者不禁。”因夜开城门。

【参考答案】“我们从东边来的文官和武将足以成就大事,想要走的人,我不制止。”于是晚上打开城门。(答出“文武”“去”“因”意各1分,句意2分)

【补充细则】

1.大意部分,2分只要句子结构基本完整,主谓宾的意思接近,即可得大意分。

关键得分点落在“东”和“济”上。

①“东”,名词活用作状语“从东边”(1分)

②“济”译为“成就”。(1分)

2.解词部分,3分

①“文武”为“文官和武将”之意。补充:文武官员等相近的意思也可得分。

②“去”字翻译为“走”,补充:离开等相近的意思也可得分。

③“因”字翻译为“于是”,补充:就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含义2分,分析情感4分)

①诗歌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屋檐前来回走动时,希望梅花和他一起欢笑,(1分)而那些疏枝上的梅花,也真有很多忍不住笑了起来。(1分)

②诗歌最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移情入境,(1分)借花的欢笑(1分)更加突出表达了

诗人因弟弟携家迁至江陵,兄弟即将团圆(1分)的喜悦和兴奋。(1分)。

【补充细则】

1.含义2分,准确翻译最后两句每句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

2.分析4分,落在写作手法分析和表达情感分析两个角度,每个角度2分

3.若有学生将“分析”与“思想情感”结合在一起回答,可酌情给分。

4.第②点中的写作手法任答1点给1分,还可以表述为:借景抒情/以景衬托等。

第②点中的思想情感任答1点给1分,还可以表述为:思念家人、与亲人团聚、与家人团聚的愉悦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很多人都知道运动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医生也时常会建议,

①。但运动是否会带来“幸福”或“满足”之类的积极心理影响,却少有相关研究。最近有科学家就这个问题检视了23份运动与快乐幸福相关的研究文献。其中15份研究文献显示,经常运动者会比“肢体不勤”者的快乐感多出52%,而②,又比全不运动者高出两成。

这表明,运动与“快乐幸福”有着直接关联。其他8份研究文献则认为由于缺乏理论支撑,最多只能证明运动与“快乐幸福”可能存在间接关联。根据23份研究文献,科学家认为,尽管仍然缺乏理论支撑,③。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①③每空2分,②空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①有精神压力的人应该多运动

②“肢体不勤”者的快乐感

③但运动与快乐幸福间存在着关联

【补充细则】

语段分析:本语段节选自美国密歇根大学人体工学副教授陈蔚云发布的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运动健身的频率及质量,是建立快乐与运动间正面关系的重要因素。本语段共7句话。第1句话概述医生基于运动的作用做出的建议。第2句话分析缺少运动是否会带来“幸福”或“满足”之类的积极心理影响的研究。第3到5句用文献证明运动与“快乐幸福”有着直接关联。

第6句点明运动与“快乐幸福”可能存在间接关联。第7句总结文章。

1.第①空:“精神压力”1分,“运动”1分。

“精神压力”也可以写“感到焦虑、抑郁”、“精神疾病”等。但写“心理疾病”不得分。2.第②空:“肢体不勤”者快乐感1分。意思对即给1分

“‘肢体不勤’者”也可以写成“偶尔运动者”“较少运动者”,强调运动不多这一类人。但写“经常运动者”“偶尔不运动者”不得分,这里不是强调“多运动”。

“快乐感”1分。本句话前面有“而”字表示承接,是一个复句,所以不能承前省略。

3.第③空:“但”1分,“运动与快乐幸福间存在关联”1分。

本句话前面有“尽管”,因此必须写出关联词“但”,也可以写“可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运动与快乐幸福间存在关联”也可以写成“运动与快乐幸福有关”“运动与快乐幸福相关”“运动可以带来快乐幸福”等表示关联的短语。

4.超字数,则每处另扣1分。关键词有错别字,则该关键词不得分。

【评分示例】

第①空2分示例:

示例1:有精神压力(1分)的病人多运动(1分)

示例2:有精神压力(1分)的人要多运动(1分)

示例3:人们应该多运动(1分)以缓解精神压力(1分)

第②空1分示例:意思对即给1分

示例1:“肢体不勤”者的快乐感(1分)

示例2:偶尔进行运动者的快乐感(1分)

示例3:很少做运动的人的快乐感(1分)

第③空2分示例:

示例1:但(1分)运动确实能带来快乐幸福等心理(1分)

示例2:但(1分)不可否认运动能带来快乐与幸福(1分)

示例3:可(1分)运动也确实带来快乐(1分)

21.下图是某医院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请根据该图说明废气和污泥是如何产生及处理的,不超过100字。(6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第1句2分,第2句4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①废水经过MBBR生化池处理产生了废气,废气通过活性炭+紫外光催化净化后排出。

②废水经过MBBR生化池和混凝沉淀池,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了污泥,污泥排入污泥贮存池,经污泥叠螺脱水机脱水消毒后被定期清运处理。

【补充细则】

第①句:废气是废水经过MBBR生化池处理产生的;(这个得分点主要叙述了废气的产生,1分)废气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活性炭+紫外光催化净化后排出(这个得分点主要叙述了废气的处理方法,1分)。

第②:污泥是废水经过MBBR生化池和混凝沉淀池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这个得分点主要叙述了污泥的产生,1分)污泥处理分三步,排入污泥贮存池,经污泥叠螺脱水机脱水消毒、定期清运处理。(这个得分点主要叙述了污泥的处理,3分,每步1分)

考生围绕这些拟写即可。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广东商学院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6-2007学 年 第一学 期 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 --------------------------------------------------------------------------------------------------------- --- ---------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以A 表示事件“甲种产品畅销,乙种产品滞销”,其对立事件A 表示 甲种产品滞销,乙种产品畅销 2、 概率具备非负性、完备性和 可列可加性 3、 假设事件A 和B 满足(|)1P B A =,则A 与B 的关系是 A B ? 4、 如果事件A 和B 是互不相容的,且()0.3,()0.4P A P B ==,则()P A B += 0.7 5、 0-1分布的分布律{}P X k == 1(1)0,1k k p p k --= 6、 二项分布(,)B n p 的分布律{}P X k == (1)0,1,2,,k k n k n C p p k n - -= 7、 正态分布2(,)N u σ的方差为 2 σ 8、 设随机变量X 的期望()E X u =,方差2 ()D X σ=,则对任意给定的正数ε,有{}P X u ε-≥≤ 2 2σε 9、 历史上最早的中心极限定理是 棣莫拂—拉普拉斯定理 10、设(,)X Y 为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f x y 为其联合概率密度,(),()X Y f x f y 分别为X 与Y 的边缘密度,若对任意,x y ,有 (,)()()X Y f x y f x f y = 则称,X Y 相互独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下列四个条件中,能使)()()(B P A P B A P -=-一定成立是( ) A 、B A ? B 、A 、B 独立 C 、A 、B 互不相容 D 、A B ? 2.设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10(<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山东)政治主观题评分细则

38题(26分): (1)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3分)有利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3分)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3分)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3分) (补充说明:第一个得分点答出任何一分句得2分,答出两个得3分;若考生答出“破除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应“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要点,得2分。第二个得分点答出“有利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或者“有利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繁荣”即得3分。第三个得分点答出“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政治互信”任何一点得2分,答出两个得3分;若考生答不出以上要点,答出“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交流”,得2分。第四个得分点答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即得3分。) (2)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8分) 中国:扩大产品市场;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6分) (补充说明1:第一个得分点“扩大产品供给”2分,若考生答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发展”得1分;第二个得分点“增加税收”2分;第三个得分点“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任意一条即得2分;第四个得分点“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2分,考生若答出“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创新产业”,对应“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要点,得2分。 补充说明2:“扩大产品市场”2分;“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2分;“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2分。)39题(26分): (1)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4分)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4分)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4分) (补充说明:第一个得分点第一个分句2分,后三个分句2分;若考生答出“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或者“价值观对人生方向选择具有引领作用”,对应“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点,得2分;若考生答出“价值判断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应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对应“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点,得1分。第二个得分点前三个分句2分,最后一个分句2分;第三个得分点前两个分句2分,,后三个分句2分.)(2)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3分)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4分)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3分) (补充说明:第一个得分点“尊重历史事实”1分,“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2分;若考生答出“还原历史”对应“尊重历史事实”要点,得1分。第二个得分点“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2分,“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2分。第三个得分点,考生答出“向英雄学习,继承发扬英雄任务的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即得3分) (3)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本领;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每条2分,答出任意两条给满分4分,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补充说明:了解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精神。如:读某一书籍,参观英雄博物馆等也可给2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博明学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1-5 BCDDB 6-10 ADABD 11-15 DBCCA 16-20 ABBBB 21-25 DDACB 26-30 DCAAB 31-35 ADCDB 36-40 CCCBC 二、41、(1)人口数量、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的地域与城乡分布、经济与社会发展水 平、人口的素质、国家的政策等。(能答出其中三方面即可得3分) (2)适度的人口规模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或:人口问题的产生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等,能体现这一思想即可得分) (3)有历史与自然两方面主要原因: 从自然来说:东部自然条件优越,较适合人居;西部自然条件较差,生存条件较差。 从历史来说:历代统治者开发的重点大多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因政策与交通等原因开发程度较低。(答出其他原因,只要言之成理且正确也可得分) (4)开放性问题,能体现以下思路即可 A 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的问题。但也存在着分布不平 衡、农村人口多、老龄化加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现在表现为民工潮的问题)。 B 针对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必须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 口素质 C 人口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配套机 制。如建立养老保障体制、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发展经济、加强宣传教育等等。 D 任意选取其中一项,阐述其对贯彻计生政策的意义即可。 (5)该网友的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看到制度与政策对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同时认识到人口问题的存在与一国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密切关系; 但是该网友的错误在二:一是片面地将人口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制度与政策问题;二是将人口问题简单地归结为人口数量多的问题,认为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存在着人口问题,只是表现的形态不同,因为日本也面临着人口的增长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困境。 42、(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与依据,《义务教育法》是对宪法有关规定的具体化与体现。 (3)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立法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开门立法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切实保障最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东莞市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省二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读理解】 21—23CCA24—27BDCB28—31CDCD32—35BACB36—40EAFGB 【完形填空】41-45BADBC46-50ACDCB51-55DCABD56-60CBDAB 【语法填空】注意:语法填空一空1.5分,形式错也不得分。 61.are held62.surprised63.are64.on65.responsibility 66.raising67.an68.hands69.which70.officially 【语法改错】注意:1.格式错也不得分。2.阅卷时注意对前10处改的内容进行给分,从第11处起不算分。 【书面表达】(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Peter,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with you?I am really delighted to learn that you are planning a trip to China in May.Welcome to China.Here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ravelling in China. When in China,you can choose to travel by taking high speed railway or by plane,which allows quick and easy access to most of the big cities in China.More amazingly,unlike previous years when you had to get into some tourist attractions with the ID card,now you can do it through a face recognition app,which will save you much time spent waiting in a queue.Besides,you can use mobile payment instead of paying in cash when shopping.Thus don’t bother to take a lot of cash with you. Anyway,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ravelling in China will be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that you can’t miss. Hopefully,I will have a three-day holiday for May Day when you come here,so I can show you around.Looking forward to your coming. Yours,Li Hua

统计学课后至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模板

第一章至第九章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选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 1、在重庆地区经济普查中, 总体单位是( ) 。D A、重庆地区所有经济单位 B、重庆地区每个区县 C、重庆地区所有经济单位负责人 D、重庆地区每个经济单位 2、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有65、75、85、80, 这四个数是( ) 。D A、特征 B、统计量 C、变量 D、数据 3、总量数据表现为( ) 。A A、绝对数 B、平均数 C、相对数 D、众数 4、某连续变量数列, 末组定义为500元以上, 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元, 则末组组中值为( ) 元。A A、520 B、510 C、530 D、540 5、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 她们是( ) 。C A、总体容量与变量数 B、组距与组数 C、分组名称与各组次数 D、变量与数据 6、某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 标准差为100元, 平均工资增长了20%, 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 。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 7、某地区每万人的病床数为36。这是( ) 。B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8、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 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 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 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40%。则平均废品率为( ) 。B A、1.5% B、1.45% C、4.5% D、0.94% 9、分析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应该使用( ) 。B A、折线图 B、散点图 C、直方图 D、茎叶图 10、分析重庆市GDP, 以1997年为最初水平, 为最末水平,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 次方根。B A、9 B、10 C、11 D、2 11、某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 3月份比2月份下降2%, 则3月份与1月份相比( ) 。A A、提高2.9% B、提高3% C、下降3% D、下降2% 12、某企业报告期产量上升10%, 生产费用上升8%, 则单位成本降低了( A ) 。 A、1.8% B、2% C、20% D、18% 13、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 如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 样本容量应扩大到原来的( C ) 倍。

试题16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深圳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 A.书斋.(zāi)哺.育(bǔ)灌溉.(gài)拾.级而上(shì) B.洗涤.(dí)撺.掇(cuàn)顷.刻(qǐng)杞.人忧天(jǐ) C.渲.染(xuàn)灰烬.(jìng)游弋.(gē)不折不挠.(náo) D.蝉蜕.(tuì)震悚.(sǒng)侦缉.(jī)铢两悉称.(chèn) 参考答案D A项的“斋”应为zhāi,“拾”应为shè; B项的“撺”应为cuān,“杞”应为qǐ; C项的“烬”应为jìn,“弋”应为yì。 (评分标准:选择正确得2分。) (设计意图: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拼音的情况,四个选项涉及声调、声母、韵母、易混字的考查。难度系数是容易。) 2.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 A.东西或许微不足道 ....,但里面满含着对“逆行英雄”深切的感恩与牵挂。 B. 2019年深圳新春戏曲晚会中,市粤剧团台柱子冯刚毅在优美音乐中将人物内 心感情表达得栩栩如生 ....。 C. 不言而喻 ....,《流浪地球》的热播对科学教育改革具有促进作用。 D. 口述电影活动中,口述老师对枪战、跳跃等冲击性的视觉信息的讲述,让视 障者有身临其境 ....之感。 参考答案是B A、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B、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C、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 D、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评分标准:选择正确得2分。) (设计意图:此题考查成语运用情况。B项的“栩栩如生”容易用错对象。此题的难度系数为中等。) 3.下列句子表达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校园学习类APP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宣扬封建迷信、散布谣言等有害内容的信息。 B. 深圳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花展不仅为深圳的世界著名花城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掀起了深圳市民的赏花热潮。

主观题打分方法 好的

主观题打分方法 我校考试评卷基本是按采点给分的模式。因此答题贵在“全深兼顾”,见前文《我校研究生考试答题经验:贵在“全深兼顾”》,此处不赘述。以下举例说明如何采点给分。 一、概念比较题 法律效力和法律实效(5分) 评分标准: 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第一,法律效力指法律具有的约束力和保护力,属于“应然”范畴;法律实效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的实际实施状态,属于“实然”范畴。(1分)第二,法律效力一般强调形式有效性,即法律只要满足由有权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即获得约束力和保护力;法律实效一般侧重实质有效性,即法律只有在实践中部分或全部被遵守、执行、适用,才是有实效的。(1分)第三,法律效力是证成法律存在的必要条件;法律实效是对有法律效力的法律实施以及实现状况的一个评价指标。(1分)没有法律效力的“法”就谈不到法律实效问题;但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在实践中也不一定都有实效。(2分) 二、辨析题[即判断分析题](判断命题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法律价值之间不可能存在冲突(5分) 评分标准: 错误(1分) 法律价值本身是一个体系或者系统。(1分)组成法律价值体系的各法律价值并非是平行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每一个价值都有自身相对的独特性。(2分)多种规定性不同的价值共存,在逻辑上旧有冲突的可能。(1分) 三、简答题 简述正义与法律关系的学说并说明通过法律实现正义的基本方法。(10分) 评分标准: (1)通过立法分配权利以确立正义,使正义要求规范化、明确化。(3分)(2)通过法律实施,发挥法律的特殊强制性,惩罚费正义行为,促进正义的实现。(3分) (3)通过公正地解决冲突和裁决纠纷,补偿损失以恢复正义。(4分) 四、论述题 结合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论述人类的平等诉求及其法律保护机制。(15分) 评分标准: 法律与平等的一般关系。(4分) 法律将平等权利化。(5分) 法律为平等提供统一标准。(3分) 法律保护被确认的平等。(3分)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位于重庆市主城九龙坡区繁华地带的一个危旧房改造项目工地中,二百八十户拆迁房屋已搬迁,仅剩一户未搬迁。三年多来这里孤独地耸立着一栋二层小楼,小楼周围已向下挖空数米。这座像“孤岛”一样的小楼照片在今年三月流传开来,被网友称为重庆甚至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重庆“最牛钉子户”的房主杨武、吴苹夫妇在现身两天内迅速成名。据了解,

统计学课后至参考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统计学课后至参考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作者:————————————————————————————————日期:

第一章至第九章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A A C A B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C A A B D C D B 1、在重庆地区经济普查中,总体单位是()。D A、重庆地区所有经济单位 B、重庆地区每个区县 C、重庆地区所有经济单位负责人 D、重庆地区每个经济单位 2、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有65、75、85、80,这四个数是()。D A、特征 B、统计量 C、变量 D、数据 3、总量数据表现为()。A A、绝对数 B、平均数 C、相对数 D、众数 4、某连续变量数列,末组定义为500元以上,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元,则末组组中值为()元。A A、520 B、510 C、530 D、540 5、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他们是()。C A、总体容量与变量数 B、组距与组数 C、分组名称与各组次数 D、变量与数据 6、某企业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标准差为100元,2007年平均工资增长了2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 7、某地区每万人的病床数为36。这是()。B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8、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 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40%。则平均废品率为()。B A、1.5% B、1.45% C、4.5% D、0.94% 9、分析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应该使用()。B A、折线图 B、散点图 C、直方图 D、茎叶图 10、分析重庆市GDP,以1997年为最初水平,2007年为最末水平,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开()次方根。B A、9 B、10 C、11 D、2 11、某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与1月份相比()。A A、提高2.9% B、提高3% C、下降3% D、下降2% 12、某企业报告期产量上升10%,生产费用上升8%,则单位成本降低了( A )。 A、1.8% B、2% C、20% D、18% 13、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样本容量应扩大到原来的( C )倍。 A、2 B、3 C、4 D、5 14、如果x、y的方差和协方差间具有关系 2.1 / ,2 /2 2 2 2= = y yx y x S S S S ,则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主观题评分原则及标准

1.本材料由十校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到十校参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712500467.html,留言,本站将立即删除。 2、本站对该材料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该材料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不保证该材料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该材料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责任。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评分标准 2006年12月RANGE-FINDERS(4USHI)定稿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CCTV 14points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CCTV has long been a tradition for Chinese people to celebrate the New Year.It was very popular at the beginning,but now,some people suggest that it should be stopped because many programs are outdated and boring. In my opinion,the Gala should continue to be held every year.Firstly,it still has a large audience who prefer to spend their new year’s eve watching it.It has become a custom for them.Secondly,as it is broadcasted throughout the world,it can be a good chance to show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Thirdly,it is an important program for Chinese people living in other nations.By watching the program,they can feel at home. In a word,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is quite meaningful.It shouldn’t be stopped, but be held on year by year. 11points In China,there is a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CCTV on the Spring Festival Eve.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very important to everyone.But as time change,now people have two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hand,a lot of people still like it,and even love it.On the eve,the whole family can sit la.After a busy year,it’s so good that everyone can enjoy oneself.On the other hand,some persons don’t think so,and ask to cancel it.They think the gala’s style is out of d\fashion and so simple that they completely hate it.The gala costs a lot of time and money,but doesn’t impress them at all. In my opinion,the gala is very beautiful.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spend a lot of efforts on it.They hope that people can enjoy it and have fun.I like it very much. 8points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CCTV is very popular in Chinese for many years.Lots of people like to see it when Spring Festival coming.From it,they feel warm and happy.

英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英语听力朗读材料、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听力朗读材料 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听力正式开始。请看听力部分第一节。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如现在你有5秒钟的时间看试卷上的例题。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M: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much the shirt is? W: Yes, it’s £9.15. 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将正确答案标在试卷上。衬衫的价格为9镑15便士,所以你选择C项,便将其标在试卷上。 现在你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第一小题的有关内容 (Text 1) W: Is it raining outside, Bob? M: Raining? Can’t you see that I’m almost wet to the skin? (Text 2) W:Have you got any idea what you’ll buy for Mary’s birthday? M:Well, I’ll get her a very new school bag. And I promised to take her to a film. What about you? W:Oh, I haven’t decided yet. I probably buy her a new music record as she likes it so much. (Text 3) M: Welcome back, darling! W: Thanks for coming to meet me! M: Of course! I wasn't going to let my wife take a taxi home. (Text 4) W:Now, can we get the computers before Wednesday? M:Well, it depends. If it is less than 10 kilometers, We can deliver them on Tue sday. But if it’s farther away, it’ll be on Thursday. Where is your office? W:Just around the corner. (Text 5) W:There was a storm warning on the radio this morning. Did you happen to be listening? M:No, but what a pity! I guess we’ll have to change our sailing plans. Would you rather play tennis or go biking? 第一节到此结束。 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题两个小题。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

绩效历年主观题和参考答案

3、在制定绩效考核目标时,部门经理需要与员工达成一致。请问部门经理在与员工就此进行沟通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3、评分标准:(每点2分,最高分10分) (1)向员工概述绩效管理目标设计的目的,讲明部门和员工的主要任务及其考核指标,并阐明个人目标与部门目标之间的关系。(2分) (2)鼓励员工就任务的内容、可测性及可实现的程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建议。(2分) (3)和员工就每一项考核目标及目标发生改变后的处理模式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2分) (4)就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及行动计划达成共识。(2分) (5)讨论为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和支持。(2分) (6)就与目标考核相对应的奖惩方式予以说明。(2分) (7)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将所达成共识的内容记录在案,双方签字确认。(2分) 2、小王在一家私营公司做基层主管已经有3年了。这家公司在以前不是很重视绩效考评,但是依靠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公司的发展很快。去年,公司从外部引进了一名人力资源总监,至此,公司的绩效考评制度才开始在公司中建立起来,公司中的大多数员工也开始知道了一些有关员工绩效管理的具休要求。 在去年年终考评时,小王的上司要同他谈话,小王很是不安,虽然他对一年来的工作很满意,但是不知道他的上司对此怎么看。小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除了工作上的问题,他不是很经常地和他的上司交往。在谈话中,上司对小王的表现总体上来讲是肯定的,同时,指出了他在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小王也同意此看法,他知道自己有一些缺点。整个谈话过程是令人愉快的,离开他上司办公司室时小王感觉不错。但是,当小王拿到上司给他的年终考评书面报告时,小王感到非常震惊,并且难以置信,书面报告中写了他很多问题、缺点等负面的东西,而他的成绩、优点等只有一点点。小王觉得这样的结果好像有点“不可理喻”。小王从公司公布的“绩效考评规则”上知道,书面考评报告是要长期存档的,这对小王今后在公司的工作影响很大。小王感到很是不安和苦恼。 请您结合本回答下列问题: (1)绩效面谈在绩交管理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围绕绩效面谈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2)经过绩效面谈后小王感到不安和苦恼,导致这样的结果其原因何在?怎样做才克服这问题的产生? 2、(1)说明员工绩效面谈的作用: ①使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对绩效管理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通过绩效面谈,使得考评者对绩效管理的目标、考评方法、程序有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下一轮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 ②将员工绩效考评的情况的反馈给员工。考评者要将员工绩效的真实信息反馈给员工本人,对员工的成绩、优点进行表扬,要指出员工的问题、缺点,使之改正。 ③依据考评结果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是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共同的事情,考评者要给被考评者一定的指导。 围绕绩效面谈,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做到: ①对考评者以及被考评者明确考评的目的; ②明确绩效面谈的目的; ③加强对考评者的面谈技巧的培训。 (2)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诸暨中学2019学年高一阶段性考试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10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C 解析A项“尽”读jǐn。B项“正”读zhēng。D项“说”读shuō。 2.D 解析A项绊—拌。B项形—型。C项腋—掖。 3.A 解析A项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B项“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此处望文生义。C项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这里应改为“一蹴而就”。D项“谨小慎微”指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用于形容“城市改造”,对象使用不当。 4.B 解析A项“角”应为“jué”,“生腾”应为“升腾”。C项“妥贴”应为“妥帖”。D项“灸”应为“jiǔ” 5.B 解析A项松弛:松散;不紧张。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使用正确。B项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沉迷”。“沉迷”指深深地迷恋。C项同时:表示并列关系,常含有进一层的意味。使用正确。D项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使用正确。6.A 解析名词加了“呀”“啊”等叹词就需要停顿较长时间,故“音乐舞蹈啊、书法绘画啊、旅游吟诗啊”中间的顿号均应改为逗号。 7.C 解析A项“人心向背”为两面,一面对两面。B项搭配不当,“改善”不能和“弊端”搭配,应将“弊端”改为“现状”。D项成分残缺,在“细微心理”后加上“的处理”。 8.C 9.A 解析B项“百忙之中”不得体。C项“率先垂范”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D 项“令尊”,称对方的父亲。 10.C 解析A项“无”应解释为“无论”。B项“茫然”应解释为“浩荡渺远的样子”;“意气”应解释为“意志和气概”;D项“常”应解释为“固定”。 11.D 解析A项“有”通“又”;“暴”通“曝”。B项“不”通“否”;“知”通“智”;C项“生”通“性”;“受”通“授”。D项“尊”通“樽”。 12.D 解析A项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不一定。B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爪子和牙齿。C 项古义:一般人/求学的人。 13.B 解析A项一,数量名词作形容词,“专一”/日,名作状,“每天”。C项正,使动,“使……正”,可译为“整理”/粪土,意动,“把……看作粪土”。D项水,名作动,“游泳”/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不及”。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参考答案:欣赏 2. 参考答案:相互尊重 3. 参考答案:石油 4. 参考答案:和平 5. 参考答案:联合国 评分标准:第1小题答案有“欣赏”之意即可得分;第2小题关键词“尊重”有答到可得分,第3、4、5小题,与参考答案一致才能得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B 2.D 3.D 4.A 5.B 6.C 7. B 8.D 9.C 10.D 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一致得3分,不一致扣3分。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一致得3分,不一致扣3分。 四、简答题(共30分) 1.参考答案:六一文艺汇演表演的节目、运动会上男女生比赛加油的场面、国旗下朗诵、班队活动、课堂表现等。(9分) 评分标准:需写满3个要点,写出一点得3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 ①不对。(2分) 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一致得2分,不一致扣2分。

②参考答案:地震发生时,我在学校五楼,不可以跳楼或立即往楼下跑;应该 远离书本或书架等危险物品,以免被砸到;就近躲到桌子底下;等地震过后, 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地撤离等。(8分) 评分标准:学生能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 3. ①参考答案:略(3分) 评分标准:只要答案切合保护和治理水资源即可。 ②参考答案:不往九龙江里丢垃圾;看到有人污染九龙江,可进行劝阻或提醒;做一些宣传卡片等。(8分) 评分标准:学生能提出两点建议,答出一点得一半分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30 70 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11.x(x-9) 12.外切 13.21 14. 3 15.(1,4)或(3,4) 16. (3,1) 三、解答题 (本题有8题,共66分) 17.(本题6 分) (1)原式= = (前4各1分,共6分) 18.(本题6分) 解:作图3分,点的坐标各1分 (1)如右图 (2)点A 1、B 1、C 1的坐标 A 1( 4 , -3 ) B 1( 5 , 0 ) C 1( 1 , -1 ) 19.(本题6分) 解:(1)略 (3分) (2)根据题意得: 30A ∠=? , 60P B C ∠=? 所以6030A P B ∠=?-?,所以APB A ∠=∠ ,所以AB =PB ·······························1分 在R t B C P ?中,90,60C PBC ∠=?∠=?,PC =450, 所以PB = 450sin 60==? · ··································2分 答:略. 20. (本题8分) 133 3232-+-?23 32+

(1)2分 (2)今年销量的极差是 36 ,去年销量的中位数是 30 。(4分) (3) (2分) 21.(本题8分) 解:(1)可以得到36个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 (图表略)(4分). (2)点在直线上的有(0,0),(1,1),(2,2),(3,3),(4,4),(5,5)六个,这样概率 为 (4分) 22.(本题10分) (1)x =1,y =2;x =2,y =6,代人y =ax 2+bx ,得?? ?=+=+6 242b a b a ,解得?? ?==1 1b a ∴y=x 2+x ;h=41x -165-(x 2+x)=-x 2+40x -165 (4分) (2)h =-x 2+40x -165=-(x -20)2+235, 当x =20时h 最大,即开放20个月,纯收益达到最大 (3分) (3)∵x =4时h<0,x =5时h>0, ∴这套大型游乐设施开放5个月后,就能收回投资. (3分) 23.(本题10分) 解:(1)∵∠ABC 与∠ADC 互补, ∴∠ABC +∠ADC =180°. ∵∠A =90°, ∴∠C =360°-90°-180°=90°.(2分) (2)过点A 作AE ⊥BC,垂足为E.则线段AE 把四边形ABCD 分成△ABE 和四边形AECD 两部分,把△ABE 以A 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则被分成的两部分重新拼成一个正方形. 过点A 作AF ∥BC 交CD 的延长线于F , ∵∠ABC +∠ADC =180°,又∠ADF +∠ADC =180°, ∴∠ABC =∠ADF. ∵AD =AB ,∠AEC =∠AFD =90°,∴△ABE ≌△ADF. ∴AE =AF.∴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 (3分) 145 9.144100037 7073503939≈≈?++++ B D C 61366=÷

人员素质测评与评估·本学期第一次主观题

论述题 为什么说“如果素质测评缺乏评定功用,那么素质测评就纯属一般的调查与了解”? 答:人才素质测评活动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把被测评者的特征行为与某种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素质构成与成熟水平。用来比较的标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存在于测评对象之外的客观要求,例如任职资格标准。另一种是存在于测评对象之中的“常模”标准。例如干部选拔测评中所依据的标准,常常需要在“高子之中拔高子”。前一个“高子”便成了选拔测评中的“准常模”。无论采用哪种标准,通过比较(直接或间接),任何人的素质都被确定在一个相应的位置上,以表明素质结构的优劣与水平高低。如果人才素质测评缺乏评定功能,那么人才素质测评就纯属一般的调查与了解。 人才素质测评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表现为促进与形成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与群体评价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三个重要参数。通过自我测评与群体测评,使一个人有了对他人与对自己的认识标准。一个人的行为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调整与安排的。调整的需要好像在无意识中产生的,个体仿佛自动地调整自己的行动去适应所确认的人才素质测评标准,以提高自己在这些标准上的测评分值。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来到这个世间没有带着镜子,他总是习惯于拿社会群体当作镜子来照,在他掌握了这种社会知觉的方法之后,他便把镜子挪到了自我的内部。因此,通过他人测评、自我测评与群体中互相测评,每个人都能够认识自己的素质,自己的优势素质是什么,短缺素质是什么,亟待改进的素质是什么;社会与工作需要的是什么素质,不需要的是什么素质;什么是良好的素质,什么是低劣的素质。因而会由此激发与产生改善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修养的愿望与行为。 人才素质测评中,既有对良好素质的肯定又有对低劣素质的认识,既有热情的希望与鼓励又有真诚的批评与悔改。因此,人才素质测评可以把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开发期望与被测评者的自我修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个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其次,人才素质测评的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还表现出激励与强化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自我尊重与超越上进的愿望,希望自己在测评中取得好成绩、好结果。获得肯定性评价的行为将会趋于高频率出现,而获得否定评价的行为会趋于低频率出现。人才素质测评是促使个体素质的培养与修养行为向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的强化手段。它是从外部激发个体的内部动机,使培养者与修养者的动机处于积极向上的激活心态,从而产生动力、压力与活力,激励他们素质开发(培养与修养)的行为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去接受并维护社会的测评标准,促进与提高所测评的素质水平。 再次,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还表现出导向作用。测评实践表明,测评过程中哪种素质的权重或分值越大,哪种素质就倍受人们重视;哪种素质的权重小,哪种素质就会被人们轻视;哪种素质不测评,则人们就会逐渐忽视它。这种现象在鉴定性、选拔性测评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应注意到人才素质测评的导向作用的正向发挥。 讨论习题 有人认为素质具有内在性,其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东西,因此素质测评是不可行的。试讨论。 答:素质测评是指明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素质测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测”,主要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行为事实)表征信息;二是“评”,主要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作出量值与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但并不是素质测量与素质评价的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