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37学时
医学检验技术《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

《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Genetic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33086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临床检验学分:2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高中生物学、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后续课程:病理学、流行病学、儿科学、妇产科学选用教材:[1]蔡绍京,医学遗传学(第3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2]左伋,医学遗传学(第7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必读书目:[1] 曹新,生物医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2] Aap,Medical Genetics in Pediatric Practice[M],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13[3] Colleen D. Clements,Medical Genetics Casebook[M],Humana Press,1982[4] Schire, Carmel,Medical Genetics[M],McGraw-Hill Education,2014[5] Rius, Marcel,Medical Genetics at a Glance[M],Wiley-Blackwell,2013选读书目:[1]丁卫,Medical Genetics[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Edward S, Essential Medical Genetics[M],Wiley-Blackwell,1988[3] Peter Turnpenny, Emery’s Elements of Medical Genetics[M],Elsevier,2017[4] Joanna Latimer, The Gene, the Clinic, and the Family: Diagnosing Dysmorphology,Reviving Medical Dominance[M],Routledge,2013[5] Kaja Finkler, Experiencing the New Genetics: Family and Kinship on the MedicalFrontier[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0学习网站:/二、课程教学目标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门涉及上万种遗传性疾病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学科,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医学遗传学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临床医学各个分科的发展,这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特征之一。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供基础医学专业使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物证学教研室2006年5月《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课程编码:50126420-2课程类别: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基础课学时:34学分: 2二、教材医学遗传学陈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三、主要参考资料《医学遗传学》李璞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四、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90%五、教学目的及要求近年来人类分子遗传学迅猛发展,尤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因而强有力地推动着医学的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边缘学科探讨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
了解本学科各主要领域的新成就,新技术,为进行有关的研究工作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六、教学内容前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次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理论/实验)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 总论DNA结构与特征基因表达与调控人类染色体总论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群体遗传学生化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药物遗传学免疫遗传学肿瘤遗传学临床遗传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实习一、蛋白多态测定实习二、DNA片段分析技术实习三、DNA序列分析技术3(3/0)3(3/0)3(3/0)3(3/0)3(3/0)3(3/0)3(3/0)3(3/0)3(3/0)3(3/0)3(3/0)3(3/0)3(3/0)3(3/0)3(3/0)2(0/2)2(0/2)2(0/2)合计51(45/6)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掌握:遗传病概念及分类熟悉:遗传性疾病研究方法了解:医学遗传学分科和发展简史第二章DNA分子的结构与特征掌握:遗传的分子基础熟悉:DNA分子的结构及特点了解:第三章基因表达与调控掌握:基因的概念;结构基因的结构特点;半保留复制、转录、翻译等概念;中心法则;基因突变的概念及机理。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课程英文名称: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时数:学时学分数:学分执笔人:赵佳编写单位:医学遗传学系编写日期:年月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的教学目: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分子遗传学迅猛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边缘学科探讨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
了解本学科各主要领域的新成就,新技术,为进行有关的研究工作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遗传病概念及分类2.掌握遗传性疾病对我国人群的影响3.了解医学遗传学分科和发展简史【授课内容】1.遗传病2.遗传病对我国人群的影响3.医学遗传学分科4.医学遗传学发展简史第二章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遗传的细胞基础2.掌握遗传的分子基础【授课内容】.遗传的细胞基础(自学).基因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第三章单基因遗传病【目的要求】1.掌握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2.掌握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发病因素3.掌握两种单基因伴随遗传【授课内容】1.单基因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单基因遗传病的基本遗传方式3.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发病几个因素4.两种单基因伴随遗传问题第四章线粒体遗传病【目的要求】. 掌握线粒体遗传特征.了解线粒体结构特点及常见线粒体遗传病【授课内容】1.线粒体结构和遗传特征2.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线粒体基因病第五章多基因遗传病【目的要求】.了解数量性状.了解多基因遗传的特征与正态分布模型.了解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4.掌握多基因遗传病复发风险估计【授课内容】1.多基因遗传的特点2.多基因病的特征3.多基因遗传病复发风险估计第六章染色体病【目的要求】.正常人类染色体的结构.掌握染色体畸变种类及畸变机理.掌握常染色体病致病机理及核型.掌握性染色体病致病机理及核型【授课内容】1.人类正常核型2.染色体畸变3.染色体异常的后果和染色体病第七章群体遗传【目的要求】.了解平衡定律及应用.了解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授课内容】1.群体中的遗传平衡2.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3.遗传负荷第八章人类疾病的生化与分子遗传学【目的要求】1.掌握血红蛋白病2.了解胶原蛋白病、受体蛋白病、血友病3.了解酶蛋白病发病机制及遗传方式4.掌握苯丙酮尿症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理、遗传方式、治疗及预后【授课内容】1.分子病2.酶蛋白病第九章基因操作(自学)【目的要求】1.掌握重组原理、方法2.掌握目的基因的获得与检测3.掌握常用分子杂交方法4.理解原理第十章基因定位与基因克隆【目的要求】.掌握基因定位的方法: 连锁分析. 掌握体细胞杂交、原位杂交及荧光原位杂交【授课内容】1.连锁分析在基因定位中的作用2.体细胞杂交与基因定位3.原位杂交及荧光原位杂交4.其他重要方法5.基因克隆第十一章人类基因组计划(自学)【目的要求】了解人类基因组研究状况第十二章遗传病的诊断【目的要求】.掌握诊断的方法:系谱分析、细胞遗传学检查、生化检查. 掌握基因诊断、、杂交、杂交、杂交【授课内容】1.病史、症状和体征2.系谱分析3.细胞遗传学4.生物化学检查5.基因诊断第十三章遗传病的治疗【目的要求】.掌握治疗的方法: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饮食疗法、基因治疗的方法.了解基因治疗的前景【授课内容】1.手术治疗2.药物治疗3.饮食疗法4.基因治疗第十四章遗传病的预防【目的要求】.掌握遗传咨询的方法, 产前诊断的方法.理解先天畸形的预防.法计算复发风险【授课内容】1.遗传病的普2.遗传咨询3.产前诊断4.新生儿筛查5.携带者筛查6.先天畸形的预防7.单基因遗传病的复发风险估计第十五章药物遗传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代谢遗传基础2.掌握异常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3.了解生态遗传学研究状况【授课内容】1.药物代谢遗传基础2.异常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3.生态遗传学第十六章癌肿遗传学【目的要求】1.掌握特异性标记染色体、癌基因、病毒癌基因、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2.掌握癌基因的分类与激活机制3.理解二次突变学说4.了解癌肿发生的多步损伤学说【授课内容】1.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和肿瘤发生2.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与相关癌发生3.染色体异常与肿瘤4.癌基因5.肿瘤抑制基因6.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说实习内容:实习一、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实习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实习三、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实习四、检测性别实习五、人类遗传性疾病(录象)与模拟遗传咨询科研技能实践一、人类染色体显带标本的制备及识别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三、基因组的提取和鉴别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应予重点讲授;第二级是理内容,教师可有选择性的讲授,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一般由学生自学,教师也可选择性讲授。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详细)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讨论稿)2013年11月修订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在医学生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阐释遗传性疾病的遗传规律、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遗传保健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门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二、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医学遗传学基本知识、医学遗传学基础理论和人类遗传学疾病。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既应掌握五大类遗传性疾病的基本特点,也应掌握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临床特征、遗传学改变和遗传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按要求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理解和熟记所学内容,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理解所学内容,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基本理解所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遗传病案例贯穿全程;课堂讲授与课外练习并重,文献检索与英文阅读并进,知识面拓展贯穿全程。
四、建议教材《医学遗传学》(第三版),顾鸣敏、王铸钢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五、参考书目1. 陈竺主编,《医学遗传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7月2. 左伋主编,顾鸣敏、张咸宁副主编,《医学遗传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3. Robert Nussbaum, Roderick R. McInnes, Huntington F. Willard. Thompson & Thompson Genetics in Medicine, 7th edition, Saunders Elsevier, 2007六、主要参考网址1. 上海市精品课程——医学遗传学:/jpkc/med_heredity/index.asp,2.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3. 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4. 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5. 人类基因组委员会:七、本大纲的编写基础和适用对象及考核方法本大纲是在各相关学科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依据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医学遗传学》(第三版)教材的内容编写,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检验、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等专业学生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教学大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格式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课程号(代码):501109020-01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34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近年来人类分子遗传学迅猛发展,尤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因而强有力地推动着医学的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边缘学科探讨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
了解本学科各主要领域的新成就,新技术,为进行有关的研究工作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讲总论(2学时)掌握:遗传病概念及分类熟悉:遗传性疾病研究方法了解:医学遗传学分科和发展简史第二讲人类基因(2学时)掌握:遗传的分子基础熟悉:DNA分子的结构及特点第三讲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效应(2学时)掌握:基因的概念;结构基因的结构特点;半保留复制、转录、翻译等概念;中心法则;基因突变的概念及机理。
熟悉:基因表达的调控。
了解:人类基因组结构。
第四讲人类染色体(2学时)掌握:人类染色体相关基本概念,X染色体失活,人类染色体数目、类型及结构特征,同源染色体等基本概念,核型及染色体区带描述原则。
熟悉:染色体分组,染色体命名体制,性别决定。
了解:染色体标本制作与显带技术,染色体多态性。
第五讲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2学时)掌握:染色体畸变的因素,染色体畸变的主要类型,数目结构畸变的机制,平衡结构异常的遗传效应,染色体病的类型。
熟悉: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的描述,染色体异常携带者子代发病风险。
了解:染色体异常与特定因素的相关性,染色体病主要症状。
第六、七讲单基因遗传病(4学时)掌握:单基因疾病的遗传方式;各种单基因疾病的特征;影响单基因遗传的因素。
熟悉:系谱与系谱分析法。
第八讲群体遗传学(2学时)掌握: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定义及实现条件;Hardy-Weinberg定律的应用。
《医学遗传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医学遗传学》理论课教学大纲(供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使用)蚌埠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制定二OO六年蚌埠医学院《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英文名称: MEDICAL GENETICS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程总学时:60 理论课学时: 51 实验学时: 9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医学遗传学是将遗传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遗传学基本的原理和规律,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临床上常见遗传病的诊断、检验、预防、治疗及遗传咨询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医学遗传学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已经融入到医学科学发展的主流(mainstream)当中。
1999年12月,《Nature》杂志发表了英、美、日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人类第22号染色体DNA核苷酸全序列,这是世界首次提供的在一条完整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也是最终完成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重要里程碑,被评为1999年头号科技新闻。
2000年5月,《Nature》杂志发布了人类第21号染色体DNA核苷酸全序列。
第21号染色体是最小的人类常染色体,第21号染色体三体导致的Down综合征是人类常见的智力障碍疾病,上述工作无疑为探讨Down综合征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2000年6月,美、英两国联合宣布人类全部24条染色体的全基因组序列草图完成,受到全球范围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关注。
2001年2月,英国《Nature》杂志和美国《Science》杂志分别发表了“公”(HGP全球协作组)、“私”(美国Celera公司)两家采用不同技术手段所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工作框架图论文,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逐步进入到“基因组医学”(genomic medicine)时代。
《医学遗传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等)

《医学遗传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Ⅰ前言《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边沿学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新领域,在医学院校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
它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的关系,主要任务是研究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从而提高人类的健康素质。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遗传病的遗传机制,了解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并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初步解决一些实践中的遗传学问题,如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病诊断、家系调查、系谱分析与单基因病发病风险的估算、皮肤纹理分析方法、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的基本估算方法。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急救医学、法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医学美容、眼耳鼻喉科学专业(方向)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分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的内容及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教学内容中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必须要讲授的内容,重点内容是核心内容的一部分。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2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12学时,理论/实验为5:2。
四教材:《医学遗传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蔡绍京,1版,2006年。
Ⅱ正文第一章医学遗传学概论一教学目的使学生全面了解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内容、范围以及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学习遗传病的概念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医学遗传学的概念,遗传病的概念及分类(二)熟悉遗传病的危害(三)了解医学遗传学的相关概念、分支学科及发展简史三教学内容(一)医学遗传学的研究范围医学遗传学的概念;医学遗传学的分支学科;(二)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三)我国医学遗传学的研究现状(四)医学遗传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五)遗传病的概述1 遗传病及其特征(遗传病的概念、特征)2 遗传病的分类3 遗传病的识别4 遗传病的危害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教学目的使医学生全面了解遗传发生是在细胞基础上,学习人类染色体、细胞分裂与生殖遗传和体细胞增殖遗传的关系。
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教学大纲

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专业的专业课。
基本目的:医学遗传学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结合临床医学,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遗传或基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疾病发生的遗传机制;遗传或基因作为分子医学的基础为现代医学(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所提供的新观念与新思路;重要疾病在遗传学角度的新进展;临床医学中有关的遗传学技术。
基本要求: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疾病的遗传遗传机制,了解遗传医学新进展;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实验方法。
教学方式: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参考教材:1.张咸宁等主编《医学遗传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中英文双语教材)2.Leland Hartwell, Leroy Hood, Michael Goldberg, etc. 主编《Genetics :From Genes to Genomes 4th》教学内容安排:第1章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医学遗传学、遗传病、再发风险等基本概念。
2.掌握遗传因素对疾病发生的作用类型,遗传病的特点和分类。
3.熟悉遗传病的研究策略。
4.熟悉医学遗传学的分支学科。
5.了解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历史。
第2章人类基因教学要求1.掌握基因、断裂基因、基因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等概念,基因的化学本质,DNA分子结构及其特征,基因的分类,基因组组成,基因复制,基因表达,RNA编辑及其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结构基因组学及其研究内容,后基因组计划及其研究内容;2.熟悉基因概念的演变,断裂基因的结构特点,遗传密码的通用性与兼并性,基因表达的控制;3.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取得的成就。
注:本章教学时数与内容可根据学生学习的“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作适当删减第3章基因突变教学要求1.掌握基因突变的特性,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分子机制;2.熟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和基因突变的修复机制;3.了解动态突变疾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温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0一六年九月《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Medical Genetic)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 37(28/9)周学时 2 学分 2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适用专业七年制眼视光、五年制临床医学、卫生检验、法医学、四年制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近年来人类分子遗传学迅猛发展,尤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因而极大地推动着医学的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边缘学科探讨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的基本理论;以及掌握遗传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
了解本学科各主要领域的新成就,为进行有关的研究工作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两大学科的结合,是介于基础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学科。
在学习本门课之间应该具备生理学、生物化学、高等数学、诊断学等基础知识。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医学遗传学,管敏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医学遗传学,左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医学遗传学,李璞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4)医学遗传学,陈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5)医学遗传学(Genetic in Medicine),Robert L.Nussbaum,Roderick R. McInnes,Huntington F. Willard III,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闭卷考试(理论考试80%+实验考试20%)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见实验大纲)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绪论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遗传病的概念、特点、分类。
(二)熟悉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主要内容和HGP对人类疾病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贡献。
(三)了解医学遗传学的重要性和发展简史。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遗传病的概念、特点、分类。
(二)详细讲解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三)一般讲解医学遗传学的重要性和发展简史。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互换定律;掌握遗传密码的概念、特点。
掌握断裂基因、基因家族和基因组重复序列的概念。
(二)熟悉遗传密码表的使用。
(三)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重叠基因、移动基因和假基因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一)简要回顾性讲解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互换定律(或自学)。
(二)详细讲解遗传密码的概念、特点和遗传密码表的使用,断裂基因、基因家族的概念(三)一般讲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重叠基因、移动基因、假基因和基因组重复序列。
(注:本章其它内容自学)第三章基因突变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的类型;掌握基因突变(碱基替换、缺失突变、重复突变、插入突变和倒位突变等)命名的通式及其含义。
掌握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移码突变等含义。
(二)熟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及其诱发机制;熟悉DNA损伤的重组修复机制。
(三)了解光复活修复和切除修复;了解基因突变的特性,基因多态性的概念、类型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及其诱发机制(特别是化学因素诱发机制);详细讲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的命名规则和基因突变的结果。
(二)一般讲解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 DNA分子损伤的修复系统。
第四章单基因遗传病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婚配类型与子代发病风险估计,系谱特征和系谱分析;X连锁显性和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婚配类型与子代发病风险估计,系谱特征和系谱分析;掌握遗传异质性、遗传印记、延迟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外显率、表现度的概念。
(二)了解基因的多效性、不规则显性、遗传早现、拟表型、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婚配类型与子代发病风险估计,系谱特征和系谱分析;重点介绍X连锁显性和隐性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婚配类型与子代发病风险估计,系谱特征和系谱分析;重点介绍遗传异质性、遗传印记、延迟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和外显率、表现度的概念。
(二)一般讲解基因的多效性、不规则显性、遗传早现、拟表型、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的概念。
第五章多基因遗传病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多基因遗传、易感性、易患性、阈值、遗传度等概念;多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的估计。
(二)熟悉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三)了解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的遗传特点。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易患性与发病阈值、遗传度的概念,多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率的估计。
(二)一般讲解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
简单介绍精神分裂症、糖尿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
第六章人类染色体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概念;人类染色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分类;核型的概念,非显带染色体分组特征及核型表示法。
(二)熟悉显带核型识别的主要符号和术语。
(三)了解性染色质、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人类染色体常用的显带技术、常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G显带染色体的识别。
了解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概念;人类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分类;非显带核型分组特征及核型表示法。
染色体显带核型识别的符号和术语。
(二)一般讲解性染色质;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人类染色体常用的显带技术;常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G显带染色体的识别。
第七章人类染色体病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染色体数目畸变类型及形成机制、结构畸变描述方法和含义;主要结构畸变的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及其产生机制;掌握Downs综合症的主要特征、核型及产生原因,掌握易位携带者和倒位携带者的遗传效应及其产生机制。
熟悉Downs 综合症的诊断、预防和遗传咨询;性染色体病的主要类型及其核型(Klinefelte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
(二)了解染色体异常的诱因;其它染色体结构畸变。
了解染色体病发生率;了解其它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全与性别发育异常。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降解染色体数目畸变类型及形成机制、描述方法和含义;染色体结构畸变的主要类型及形成机制、结构畸变描述方法和含义。
重点介绍Downs综合征,Downs综合征的遗传分型、诊断和遗传咨询;常见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综合征;详细讲解易位携带者和倒位携带者。
(二)一般讲解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染色体病的发生率和其它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全与性别发育异常。
第八章线粒体遗传病一、目的要求(一)掌握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线粒体病的遗传特点;掌握线粒体半自主性、异质性、阈值效应的概念(二)熟悉主要的线粒体疾病的遗传学机理(LHON)。
(三)了解线粒体DNA的复制、转录;了解其他线粒体病。
二、教学内容(二)重点介绍线粒体疾病的遗传的特点,重点介绍主要的线粒体遗传病(LHON)。
(三)一般讲解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DNA的复制、转录和其他线粒体病第九章群体遗传学及其应用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及两者的换算;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及其应用;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因素(名称即可);近婚系数、适合度、选择系数等基本概念。
(二)熟悉近婚系数的计算。
(三)了解群体、基因库、群体遗传学、医学群体遗传学、突变率、随机遗传漂变、迁移、选型婚配等概念;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证明及其通用公式;近亲婚配的危害及优生运动的不科学;其他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及两者的换算;遗传平衡定律及其应用;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
(二)一般讲解群体、基因库、群体遗传学、医学群体遗传学等概念;遗传平衡定律的证明及其通用公式;近婚系数的计算及近亲婚配的有害效应、优生运动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其他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
第十章生化遗传学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引起溶血性贫血的镰状细胞贫血症,α地中海贫血的概念、分类及分子发病机制,血友病A,经典型苯丙酮尿症,Ⅰ型白化病,Ⅰ型半乳糖血症;(二)熟悉正常人血红蛋白的结构和遗传控制,影响氧转运的血红蛋白结构变异型,β地中海贫血,血友病B,非经典型苯丙酮尿症,Ⅱ型半乳糖血症;(三)了解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其他三种变异类型;造成地中海贫血表现的血红蛋白结构变异型,粘多糖累积症,脂代谢病,嘌呤代谢病,卟啉代谢病,尿素循环代谢病,家族型高胆固醇血症,膜转运载体蛋白病。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血红蛋白的结构和遗传控制,引起溶血性贫血的4种血红蛋白结构变异型,α地中海贫血,血友病A,经典型苯丙酮尿症,Ⅰ型白化病,Ⅰ型半乳糖血症。
(二)一般讲解:影响氧转运的血红蛋白结构变异型,β地中海贫血,血友病B,非经典型苯丙酮尿症,Ⅱ型半乳糖血症,造成地中海贫血表现的血红蛋白结构变异型,粘多糖累积症,脂代谢病,嘌呤代谢病,卟啉代谢病,尿素循环代谢病,膜转运载体蛋白病和家族型高胆固醇血症。
第十二章免疫遗传学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ABO血型抗原的基因控制,掌握新生儿溶血症产生的遗传机制;掌握人类白细胞抗原及HLA复合体的概念;掌握关联的概念。
(二)了解RH血型抗原的基因控制;HLA复合体的基因分类(大类及经典I类基因分类),HLA复合体内基因的多态性,HLA与疾病的关联,HLA与器官移植的关系及单倍体遗传规律;了解人类抗体基因的定位和抗体基因的体细胞重排;了解抗体遗传的基因特点,抗体遗传多样性的机制。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红细胞抗原遗传(包括ABO、RH)和新生儿溶血症; HLA的概念和特点,关联的概念,HLA的DNA分型的概念、HLA的单倍体遗传规律。
(二)一般讲解相对风险的计算,HLA的分类,HLA与器官移植以及HLA的DNA分型;遗传性免疫缺陷病的概念、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分类和遗传基础,常见自身免疫病。
第十三章肿瘤遗传学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肿瘤的概念和分类,癌家族、家族性癌的概念,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的机制,癌基因,癌基因的分类,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概念,P53基因,RB基因,特异性标记染色体,单克隆起源学说,二次突变学说。
(二)熟悉Wilms瘤,P16,BRCA1,BRCA2,NM23,肿瘤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多步骤损伤学说。
(三)了解端粒与肿瘤,表观遗传学与肿瘤,染色体不稳定与肿瘤,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