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389例临床病理分析
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思路

组织病理学 ✓ 分化好 ✓ 分化差 增殖活性(核分裂像) ✓ G1 ✓ G2 ✓ G3 肿瘤部位、大小、浸润/侵犯、转移(TNM) ✓ 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阑尾、结直肠
低分化NEC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小细胞癌的瘤细胞小、圆形或卵圆 形,似淋巴细胞;有些瘤细胞拉长 典型的低分化的NEC包括小 呈纺锤状,胞浆稀少,核细颗粒状 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简称小 或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 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 见,呈弥漫分布或巢团状排列,常 泌癌,形态与肺的相应肿瘤 伴坏死(图7) 相同 值得指出的是小细胞癌的瘤细胞一 般小于3个淋巴细胞,但是偶尔可 以大于3个淋巴细胞,甚至为巨细 胞,只要满足其它形态特点仍然可 以诊断为小细胞癌
后肠NEN多不表达,分化差的NET和NEC中可能为 阴性
神经分泌颗粒 的膜蛋白
肽类激素
在神经内分 泌颗粒内
分泌至血浆
嗜铬粒蛋白B( Chromogranin B, CgB)
Syn
直肠和卵巢NEN可表达
KI-67增殖活性
p53 和Rb(NEC :p53>90%, Rb >70%)
生物标记物
NEN
Klöppel G. et al.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n NeuroendocrineTumours. Vienna, Austria. 2011.
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增殖活性标志物
突触素和嗜铬粒素 可通过计数每个高倍
A(CgA)
视野的核分裂象数和
(或)Ki67阳性指数
来确定
可选择的项目
多肽激素和生物活性 其它标志物 胺
如类癌综合征中的 生长抑素受体,尤 5-羟色胺、胃泌素、 其生长抑素受体2 高血糖素或胰多肽 (SSTR2)等
[系列病例]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与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的相关性
![[系列病例]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与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的相关性](https://img.taocdn.com/s3/m/08b21bf1f8c75fbfc77db2c8.png)
[系列病例]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与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的相关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在下消化道肿瘤中所占比例甚微,对于该病的起源,发病机制尚不确定。
有研究者通过总结病例系列发现其很可能与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相关。
背景遗传性消化道癌症综合征约占癌症的5%-10%,表型多样。
该病的诊断对于患者及其家人具有重要影响。
他们罹患结肠或结肠外癌症的风险增加,增加筛查,预防性的手术或治疗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
结直肠癌(CRC)在美国为第二致死性肿瘤。
腺癌是主要的病理亚型。
对于下消化道来说神经内分泌瘤(NENs)是非常罕见的病理类型(息肉综合征病例1 男性,25岁,否认结肠息肉及结直肠癌家族史。
因严重腹痛行CT检查发现直肠壁不规则增厚及多发肺、肝转移。
肠镜检查发现>100枚的息肉及直肠肿物并取活检。
病理结果:结肠多发息肉;直肠浸润型肿物,有丝分裂数>100/高倍视野(HPF),Ki-67%>90%;免疫组化:低分化大细胞NEC,突触素(Syn)阳性,CK7阳性,CK 20阳性,CgA阴性,粘蛋白阳性。
基因检测:该患者检测到APC基因缺失性突变p. Q1406X (c.4216C>T),明确的诊断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没有检测到其他致病性突变,因此该患者的APC突变应该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建议其家属进行基因检测。
病例2 女性,47岁。
在42岁时因便血查肠镜发现6个小绒毛状腺瘤,直肠蕈状肿块,病理为大细胞NEC,肿瘤细胞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有丝分裂数2/HPF,Ki-67%约60%,免疫组化CgA、Syn均为阳性,PCR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为稳定型。
该患者接受了放疗、化疗。
肠镜随访4年期间发现了另外7个小的管状腺瘤。
基因检测:该患者存在纯合型MUTYH缺失性突变c.1437_1439delGGA (p.Glu480del),与MYH相关性息肉病的诊断相一致。
林奇综合征病例3 男性,62岁。
因需明确贫血病因查结肠镜发现结肠肝曲3cm肿物。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舒尼替尼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历程
舒尼替尼
舒尼替尼是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点包括VEGFR-1, -2 和 -3,PDGFR-a 和 b, KIT, FLT3, CSF-1R 和RET
非临床研究
在RIP1-Tag2胰腺岛细胞癌转基因小鼠模型中, 舒尼替尼:减低肿瘤负荷并提高生存减少内皮细胞群 (抑制VEGFR)减少周细胞覆盖 (抑制PDGFR)
生 物 治 疗
Oberg, Ann Oncol. 2010 May;21 Suppl 5:v223-7
PROMID研究:长效奥曲肽VS安慰剂
评价奥曲肽LAR的抗肿瘤作用随机、双盲、前瞻、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2001-2008年,在德国18个研究中心开展计划入组162例患者,有85例接受了治疗(n=42 奥曲肽LAR; n=43 placebo)
胃NETs
胰腺 NETs
回肠 NETs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肿瘤组织
病理学诊断
手术标本其他肿瘤信息HE发现具有内分泌特征必选检测和可选检测
TNM分期
ENETS 的TNM分期系统AJCC/UICC的TNM分期系统
NANETS/ENETS共识:GEP-NEN诊断流程
提示NENs的临床表现
II期研究: 至肿瘤进展时间
类癌(n = 41)中位TTP: 10.2 月95% CI: 9.2 to 17.4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 = 66)中位TTP: 7.7 月95% CI: 6.5 to 12.5
时间(月)
0
2
4
10
12
14
20
100
90
80
70
60
50403020100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74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74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原发性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进行深入探讨,重点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预后。
通过对该疾病综合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全面了解这种肿瘤病理学特征,探讨目前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评估患者生存预后情况。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某院的GI-NEN病例,共计174例。
这些病例发生时间,均为某院2019年1月份之后以及2023年8月份之前。
此外,这174例病例中,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和例肠NEN患者分别为40例和134例。
研究使用Kaplan-Meier法创建了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了胃NEN和肠NEN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
此外,还深入分析了辅助化疗对高级别NEN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通过对胃、肠低级别NEN和高级别NEN患者生存时间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低级别NEN预后明显优于高级别NEN(P<0.01)。
然而,并没有观察到胃、肠高级别NEN生存曲线之间的统计学差异(P>0.05)。
此外,术后是否接受化疗对胃、肠高级别NEN的5年总生存率均没有显著影响。
对于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发现胃低级别NEN预后受淋巴结转移影响并不显著,而肠低级别NEN若发生淋巴结转移则预后较差。
结论:目前临床指南推荐的化疗方案对高级别NEN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以提高高级别NEN患者预后。
关键词: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74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例肠NEN引言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是一类来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主要包括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NET)和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NEC)。
这些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分泌激素,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
NEN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其中胃肠道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之一。
神经内分泌肿瘤

Add a title
组织胚胎学和解剖学分类
分类
病理学分类
组织胚胎和解剖学分类
前肠:口腔、舌、咽、喉、气管、支气管、食道、胃、十二指肠、胆道、空肠上段、甲状腺、胸腺、胰腺。 中肠:空肠下段、回肠、盲肠、阑尾、右半结肠。 后肠:横结肠、左半结肠、直肠。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分化程度良 典型类癌 单核 核浆适度 有丝分裂罕见(2个/2mm2) 无坏死灶 瘤界清楚(包膜) 非典型类癌(分化良的神经内分泌癌) 结构类似于典型类癌 细胞多形性 少见坏死灶 有丝分裂(2-10/2mm2)
胰腺TNE 1968 Murray-Lyon: Streptozocin – Insulinom 1973 Broder Streptozocin – 42%RO 1987 Moertel Adriamycine – 20% 1987 Altimari DTIC – 17% 1980 Moertel 5-FU + Streptozocin > Streptozocin 1992 Moertel
预遗传因素 MEN1 Von Recklinghausen Von Hippel-Lindau
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瘤
<10%TNE 部位: 喉 支气管 胸腺 胰腺 直肠 90%合并转移
生化学检查 (前肠)
生化学检查
后肠
激素分泌罕见 Chromogranin A (?)
中肠
Chromogranin A 5HIAA
特点和预后
治疗
01
02
控制激素 特异性: 奥美拉唑60-120mg/日 氯甲苯噻嗪150-600mg 非特异性: 生长抑素同功体: 善得定50-150ug/日 善得定LP 20mg/28日 IFN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临床病理观察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临床病理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方法:对100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100例消化系统NET中,食管1例,胃20例,道肠65例,胰腺10例,阑尾2例,肝1脏例,胆管1例。
肿块直径<2cm 72例,≥2cm 28例。
病理分级:NET G1 60例,G2 23例,G3 17例。
无淋巴结转移85例,有淋巴结转移15例。
临床分期包括86例I期、7例Ⅱ期、5例Ⅲ期和2例IV期。
免疫组化Syn阳性率100%,CD56阳性率为74%,CgA阳性率为80%。
患者生存时间与肿块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肿块直径<2cm,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低,临床分期早,患者生存期长。
关键词: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临床病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NEN)发现率逐年提高。
神经内分泌肿瘤也可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T)、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和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NEN)是一类起源细胞遍布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肿瘤,具有异质性,可发生在人体的各个组织与器官。
消化系统是神经内分泌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如胃、肠、胰等高发部位。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消化系统中有100例神经内分泌瘤,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对每例病理切片进行诊断、分级和分期。
100例中,男60例,女40例。
病变部位:食管1例、胃20例、肠道65例、胰腺10例、阑尾2例、肝脏1例,胆管1例。
纳入标准:①病历资料完整,包括临床、病理资料;②患者治疗方式为手术或内镜;③患者病理诊断需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④发病部位为消化系统器官(胃肠、肝胆、胰腺)。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临床病理要点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临床病理要点NEN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包括上皮源性(包括胃肠胰NEN;肺、胸腺和头颈部等部位的NEN;甲状腺髓样癌;皮肤迈克尔细胞癌)和非上皮源性(包括副节瘤和嗜铬细胞瘤等)。
上皮源性NEN表达角蛋白,而非上皮源性NEN不表达角蛋白(马尾的副节瘤除外)。
胃肠胰NEN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胃肠胰NEN分为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瘤(NET G 1、G2 、G3)和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NEC )。
除了胰腺的微小腺瘤和胃的胃泌素驱动的微小1型神经内分泌肿瘤之外,均具有恶性潜能。
---NET---NET是以温和的组织学形态为特征,分化良好的内分泌肿瘤,根据肿瘤的核分裂象以及ki 67增殖指数分为 G 1、G2 、G3三个级别。
NET占消化道所有NEN的大部分,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多发病变,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者需要考虑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型(MEN1)。
【胃NET】根据临床背景不同可以分为三个类型:I型NET:占胃NET5%-10%,与自身免疫性胃炎发生有关,老年女性多见,由于壁细胞破坏导致胃泌素分泌增加,导致嗜铬样细胞增生导致嗜铬样细胞增生。
多见于胃体和胃底,绝大多数病变为G1,直径<1.5cm,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呈惰性的生物学行为,约2%-5%的病例发生肝转移。
II型NET:发生于Zollinger-Ellison综合症患者,其中部分为MEN1,无性别差异,平均年龄50岁,因为泌素瘤所致的高泌素水平导致嗜铬样细胞增生。
大多为多发病灶,胃体胃底多见,约1/4的病变直径>1.5cm,局部淋巴结和肝脏转移率分别是30%和10%。
III型NET:男性多见,平均年龄55岁,与高泌素血症和嗜铬细胞增生无关,多为单发,胃窦、胃体均可以发生,大多数呈深部浸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常见。
【小肠NET】小肠NET约占小肠肿瘤的50%,多为G1,回肠相对多发,部分病例与乳糜泻、肠重复和炎性息肉相关,1/3的病例为多发病灶,可出现类癌综合症,尤其是转移性的病例,小肠NET较其他部位而言,容易发生转移。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探讨

例 ,对肿瘤进行常规 镜检 ,并做免疫组化检测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取2 0 1 2 年3 月至2 0 1 3 年3 月 我院经病理证 实为神经 内分 泌肿瘤的 胃肠道 病变3 6 例 ,对 肿瘤进行 常规镜检 ,并做 免疫组化检 测。 比较不 同类型肿瘤 的发病 年龄 、分布部位 、临床 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 。
1 . 2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癌细胞对神经内分泌细胞标志物 ̄ I N S E 、铬颗粒蛋
白、L e u - 7 等 显示 阳性 反应 ;癌细胞对 上皮 性标志 物 ,如 低一 中分子
量的细胞角蛋白 ( c y t o k e r a t i n )、上皮抗原 ( E MA)、癌胚抗原等亦
可 呈 阳性 反 应 ;此 外 ,根据 癌细 胞所分 泌 的 内分 泌激 素种 类 ,可对 5 - 羟色 胺、生 长抑 素、高血糖 素 、胰多 肽等呈 阳性 反应 。已有 研究证 实 ,同一起源部位 的不同器官所 出现的类癌其治 疗预后效果 存在较大 的差 别 。譬 如说 如 阑尾 类癌 的转 移发生率 相对较 低 ,预后 效果 比较 理想 ,然而 空肠 、 回肠在 出现 类癌后 ,且 预后效果则较 差。近几年有
将所搜集 的3 6 例肿瘤标 本采取浓度为 l 0%的福 尔马林进行 固定, 而后行常规 取材 ,经石 蜡包埋 后制片 , 4 mm连续切片 ,而后经H E 染 色 ,在光镜 下进行观察 。全部标本 均采I  ̄ N S E( 神经元特 异性烯醇 化 酶)、抗嗜铬素A 抗体 ( C g A)、E MA ( 上皮 膜抗原 )、C K( 细胞角 蛋 白)、抗突触 素抗体 ( S y n )免 疫组化染 色 ,其 中有部分 标本 经抗 5 一 羟色胺 ( s e r o t o n i n ,5 - H T )、生 长抑素 ( s o ma t o s t a t i n ,S S )以及降 钙素抗体 ( c a l c i t o n i n ,C T )等免疫组化染 色 ,所采取的免疫组化 方法 为AB C 法 ,A B C 试剂 盒购 自美 国D a K o 公 司。将 己知阳性切 片作为 阳 性对 照 ,并将P B S 缓冲 液代替 . 抗作 阴性对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 一般资料 : 以2 0 0 6年 一 2 0 1 1 年 问福建省第 二人 民医院
及福建省立 医院, 南 京军 区福 州总院病 理科有 完整记 录资料
患者 为研究对象 。采用 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 6年问经病理确
诊的 消化系统 神经 内分 泌肿瘤患 者的检 出率 、 发病年 龄 、 性
人 。国内发病情况很少报 道 , 尤其 是福州 地 区消化 系统神
年 神经 内分泌肿瘤 的检 出率发 现 , 近 4年神经 内分泌肿 瘤的
检 出率 明显增加 , 2 0 0 8年 、 2 0 0 9年 、 2 0 1 0年 、 2 0 1 1年检 出率分
别为0 . 1 0 %、 0 . 1 3 %、 0 . 1 1 %、 0 . 1 9 %, 比较各年病 例检 出率差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3 . 3 2 ) 岁 。2 0 0 6年 ~ 2 0 1 1年检 出的神经 内分 泌肿瘤患者
平均 年 龄 分别 为 ( 5 1 . 7 8±1 4 . 0 4) 岁、 ( 5 1 . 4 8±1 1 . 4 3 ) 岁、 ( 5 5 . 2 5±1 3 . 0 0 ) 岁、 ( 5 3 . 9 9±1 4 . 2 2 ) 岁、 ( 5 2 . 1 0±1 2 . 3 4 ) 岁、 ( 5 8 . 9 4±1 3 . 0 1 ) 岁 。经方差分析 , 6年 间年龄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F=3 . 7 6 1 , P=0 . 0 0 2<0 . 0 5 ) 。男 性 平 均 年 龄 为 ( 5 6 . 9 8±1 3 . 3 3 ) 岁; 女性平 均年龄为 ( 5 2 . 8 1±1 ( F= 9 . 0 3 5 , P:0 . 0 0 3< 0 . 0 5 ) 。各 年龄段 中以 5 O~5 9岁及 6 0~6 9岁 患者 最多 , 占所 有病例构 成 比为 3 0 . 8 5 %、 2 3 . 9 1 %, 高于其他年龄段。其后依次为 4 O~ 4 9岁 ( 1 5 . 1 7 %) 、 7 O~ 7 9岁 ( 1 3 . 8 8 %) 。6年 间检出的神经 内 分泌肿瘤各年龄构成 比较 , 差 异无 统计学意义 ( X =1 3 . 1 0 1 , P
经内分泌肿瘤的发 病情况 、 临床及病理 特点 未见报道 。笔者 回顾性分析 2 0 0 6 年1 月一 2 0 1 1 年l 2月期间经病理确诊 的消
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 , 分析其 临床及病 理特点 , 并通 过 比较 6年间消化 系统神经 内分泌肿瘤 的临床 病理差异 , 以了
解福州地 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 的变化趋势。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关键词 ] 神经内分泌肿瘤 ; 消化系统 ; 病理分型 神经内分泌 肿瘤 ( N e u r o e n d o e r i n e n e o p l a s m, N E N) 是 一组 起源于肽能神经元 和神经 内分泌细胞 的异质性 肿瘤 , 可发生 于全 身许 多 器 官 和组 织 。在 北美 , 其发病率达 5 . 2 5 / 1 0万
别、 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 , 比较 6年 中神经 内分泌肿瘤临床病 理上的差异 , 分析其变化趋势。 1 . 2 诊断标准及 临床病理评价 :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标准参
照世界卫生组织 2 0 1 0版消化系统肿瘤病 理分类 、 欧洲神经内 分泌肿瘤协会共识 、 美 国国立癌症网络指 南 、 中国 胃肠胰神经
异 有统计学意义 ( X =8 4 . 0 6 9 , P: 0 . 0 0<o . 0 5 ) 。男 2 4 2冽 , 女1 4 7例 , 男: 女 为1 . 6 5 : 1 。男女检 出比例逐年缩 小 , 从2 0 0 6 年9 : 1 到2 0 1 1年 1 . 3 3 : 1 。各年检出病例男性与女性 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X 2 :1 4 . 0 2 7, P> 0 . 0 5 ) 。 2 . 2 发病性别 与年龄 : 所有神经 内分泌肿瘤患者平均 ( 5 5 . 3 8
・
1 3 9 2・
吉 林 医学 2 0 1 4年 3月 第 3 5卷 第 7期
消化 系统 神 经 内分泌 肿 瘤 3 8 9例 临床 病 理 分 析
高尤亮 , 王 晨 , 曾德华’ , 万 丹。 , 王 婷 ( 1 . 福建 中医药大学 附属第二人 民医院病理科 , 福建 福州
福州 3 5 0 0 0 3 ; 3 .中国人 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 , 福建
3 5 0 0 0 3 ; 2 . 福建省
省立医院病理科 , 福建 [ 摘
福州 3 5 0 0 2 5 )
要] 目的 : 了解福州地 区消化系统神经 内分泌肿瘤的 临床病理特点及其 近年来 的流行趋势。方法 : 回顾性调查 福州
三家医院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资料 , 分析其 I 临床病理特 点及其变化趋势 。结果 : 2 0 0 6年 ~ 2 0 1 1年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共 3 8 9例 ,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 泌肿瘤 的患病呈升高趋势 , 3 8 9例 患者平均 ( 5 5 . 3 8±1 3 . 3 2 ) 岁, 患者年龄 逐年增高 , 男女 比例为 1 . 7 5 : l , 男女差别逐年减小 , 肿瘤的最常见部位是直肠 ( 3 2 . 9 8 %) 、 胃( 3 2 . 2 0 %) ; 神经内分泌瘤是主要病理
类型 ( 5 8 . 3 5 %) , 2 0 岁后随年龄增加 , 神经 内分泌肿瘤患病增加 , 神经 内分 泌肿瘤患病年龄 高峰在 5 0— 6 7岁。结论 : 福 州地区消
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检 出率较低 , 神经 内分泌肿瘤的患病呈 上升趋势 , 神经 内分泌肿瘤分 布在 性别 、 年 龄、 部位 、 病理分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