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地理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精美课件

合集下载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共37张PPT)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共37张PPT)

27
①保塬 平整土地,增 加水流入渗, 减少地表径流; 营造护田林网, 采用先进的灌 溉技术
28
②护坡 缓坡修筑水 平梯田发展 林果基地; 封坡育林育 草。
29
③固沟 在主要沟道 打坝建库, 拦泥蓄水, 支沟分段营 造防护林。
30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逐步退耕还林 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等。
坡脚建 挡土坝、 护坡坝
陡坡地 种草植 树
缓坡地建梯田、 种果树、牧草
31
32
知识结构:
全球最大 的黄土区
黄 土 严重的水土流失
位置及范围 地理位置过渡性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原 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生机焕发的黄土地
33
1.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地形区是( D)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2.关于该区域(阴影部分)地
23
大秦铁路
24
黄土高原的工业(能源工业为龙头)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炼铝工业
钢铁工业
有色冶金工业 飞机制造 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制造工业 电子电器工业
建材工业
纺织、食品工业
25
四、生机焕发的黄土地
26
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点——保持水土 措施——“三结合”
保塬、护坡、固沟
工程措施、生物措 施、农业技术措施
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D.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3.图中数字与对应的山脉名称正确的是(C )
A.①-大兴安岭 B.②-天山 C.③-乌鞘岭 D.④-南岭 34

星球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3黄土高原(共22张PPT)

星球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3黄土高原(共22张PPT)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__行__山__西至_乌___鞘__岭_
南至_秦__岭____北至 _长__城____,跨越了山西省 ___陕__西__省、 宁__夏_____ _____等省大部分和
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河北的一部分。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 最厚达300米以决水土流失?
• 1、植树种草,退耕还 林、还草,科学放牧。
2、修梯田、建挡土坝。
植树造林、建梯田




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靠崖式
黄土中“挖出”的房屋
下沉式
结合P41中的图文资料,说一说:
1)窑洞有何特点?
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 再向四壁挖洞,形成一个四合院。
人们挖窑洞都选择土质坚硬的地方,房顶和墙壁都相当厚,不易传热, 所以 窑洞冬暖夏凉。
过度放牧 人为因素 陡坡开荒
毁林毁草 开矿、修路
使地表更加疏 松,植被更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一碗水,半碗沙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 每年流失土壤
占世界流失总量(600亿吨) 相当于毁坏耕地
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
150~160万km2 50多亿吨
1/12 100万亩 80%~90%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
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思考: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 植被覆盖越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
弱 ,水土流失的状况 越严重 。
探究 活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
地形 ---- 地面坡度大
自然因素
黄土特性 --- 土质疏松,多孔隙 降雨---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初中地理 人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ppt

初中地理 人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ppt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 过度放牧 土流失的危害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破坏农田和村庄
生态环境恶化
河流含沙量增大,淤塞下游河 床、水库,给防洪和河道整治 造成了巨大困难
四、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 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8.人生道路总是迂回曲折,难免会遇 到坎坷 和困难 ,我们 在厄运 面前决 不能低 头,一 定要坦 然面对 ,迎难 而上, 做一个 奋发有 为,昂 扬向上 的人。
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变化
拍摄于1989年2月
拍摄于2020年2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位置
大部分地 区海拔在
1000~ 3000米
黄土 高原
黄土高原范围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秦岭
二、风吹来的黄土
中亚、蒙古高原、我国西北内陆
水土流失的治理 林草护坡示意
水土流失的治理
打坝淤地
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材料来源:中国河流泥沙公报
潼关
黄河多年平均输 沙量9.78亿吨,近 十年平均年输沙
量1.66亿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 悦动情 。他所 治理的 滁州这 一方水 土,可 谓政通 人和, 百姓安 居乐业 ,快乐 无比, 太守自 然也就 乐得其 醉了, 他沉醉 于这方 山水之 乐,也 更沉醉 与民同 乐之中 。
自然原因
坡度
降水强度 不同
地表土质 不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件(共39页)(初中地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件(共39页)(初中地理)
缓慢、平稳的放置 在模拟坡度上
将土均匀铺平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实验目的 探究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影响因素 实验结论
地表植被
植被覆盖率 高VS低
植被覆盖率 越低,水土 流失越严重
土 质 坡 度 降水强度
沙土VS黏土 陡坡VS缓坡 暴雨VS小雨
黄土高原
10°S
黄土高原
1.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 )
A、太原 B、成都 C、石家庄 D、合肥
10°S
黄土高原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 泛支持的说法是 ( C )
A、水成说 B、风水雨相说 C、风成说 D、冰川作用
10°S
黄土高原
3. 下列不属于黄土地貌景观的是( A )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实验目的 探究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影响因素 实验结论
地表植被
植被覆盖率 高VS低
土质
沙土VS黏土
坡 度 降水强度
陡坡VS缓坡 暴雨VS小雨
10°S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样土
沿折痕打开
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 而不是水冲来的。
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 西北向东南。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北平原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共45张PPT)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共45张PPT)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打坝淤地
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 集中的地区。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建梯田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3)矿物成分不同——排除风化残积说

黄土地貌景观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对畔畔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 东山上的那个点灯呀西山上的那个明 ,一马马的那个平川呀瞭不见个人。
黄土塬
陇东董志塬、 陕北洛川塬 甘肃白草塬
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土梁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建梯田是治理坡 耕地水土流失的有 效措施,蓄水、保 土、增产作用十分 显著。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过渡放牧的地方减少 放牧牲畜的数量。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甘宁 晋 陕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地理位置和范围
黄土的来源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厚度100米左右。
黄土的来源
黄土来源问题有:风成说、水成说、风化残积说等 “风成说” 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吹来。
风成说
(1)厚度均匀——排除水成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3黄土高原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3黄土高原课件
过垦过牧
陡坡耕种
采矿修路
思考:视频 1、水带走了什么?水流失后留下了什么? 2、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3.水土流失带来了什么后果?
1、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村庄和农 田,自然灾害加剧,导致农业物产量降低 生态环境恶化 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 地面积减少。 3、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活动2:探究黄土地貌及其成因。
1.问题线索:提出问题“黄土高原为什么千沟万壑,成为世界上水土 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分析歌词:《白羊肚手巾三道道蓝》中唱到“咱们见格面面容易, 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 话,哎呀招一招的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呢?
3.制作橡皮泥模型“塬、梁、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这三种地貌的 景观特点的理解,突破难点。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那么严重,应 该全部退耕还林、 还草
我觉得黄土高 原应该部分退 耕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反馈
黄土峁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黄土峁:呈穹状或 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沟谷进一步发育成:川 川: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流水侵蚀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面积65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45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流水侵蚀
4.模拟实验: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 危害,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 模拟实验--读教材图6.33--补充材料--引导认识 对生活经济的影响
革命圣地——延安

八年级地理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共43张PPT)优秀课件

八年级地理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共43张PPT)优秀课件
实验结论:
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 沟壑纵横,沟谷两侧多出现 直立的陡崖,地表起伏大。
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 天然植被退化,黄土高原的植被 覆盖率极低。
黄土高原景观
枯燥的黄土
遇水后变为泥浆
黄土质地松散,内部多孔隙和 纵向的裂隙,极易被流水侵蚀,并 形成泥浆进入河流。
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 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单位时间内坡面 径流量大。
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川
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 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黄土墚
长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孤立的馒头状黄土丘陵。
黄土川
黄土高原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是农业 较兴旺,人口集中的地区。
黄土高原地貌类型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 蚀的不同程度
支离破碎
五、懂治理
植树种草 修挡土坝
陡坡 坡脚
修建梯田
选择: ①植树种草 ②修建梯田 ③修挡土坝
缓坡
坡脚修挡土坝
陡坡植树种草
缓坡修建梯田
看变化
综合治理前后的黄土高原有何不同?
山青了,水绿了!
图片中反映 的哪些变化?
黄土高原地区生产方式的转变
杂交玉米
农产品丰富了, 产量增加了。
蔬菜水果
练一练
1.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
探究一:文明的摇篮
黄河流域 是中华民族古 代文明的发祥 地之一。早在 六七千年前, 这里的渭河平 原就已经出现 了原始农耕文 明。
秦 始 皇 陵 及 兵 马 俑 坑
古 城平

麦 积 山 石 窟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黄土高原》 (共22张PPT)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黄土高原》 (共22张PPT)

陡坡毁 林开垦
人 为 因 素
修路 采矿
P20 活动
水土流失小实验
黄土高原景观
图6-3-2 延安气温年变化曲 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大量泥沙汇入,使得黄河泥沙 含沙量剧增,并在下游淤积, 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悬河”, 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
泥沙翻滚的黄河
水土流失后果 带走大量肥沃的地表土,使土层 变薄,土壤养份流失,耕地质量 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降低。
知识结构
位置范围
黄土地貌பைடு நூலகம்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
能源基地
水土流失
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
三、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1.找出大同、阳泉、平朔、准格尔、东 胜、神府等煤矿,说说它们分别位于哪 些省级行政区。 大同、阳泉、平朔——山西 准格尔、东胜——内蒙古 神府——陕西 2.找出经过黄土高原的主要铁路线,说 说它们对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 和促进作用。 陇海线、同蒲——太焦线、包头——西安的 包西线。 促进当地煤铁资源开发利用,把当地资源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长城
乌鞘岭
太 行 山
秦岭
一、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P19 阅读
风吹来的高原
中亚、蒙古、 西北内陆
过渡性 —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湿润、半湿润→ 半干旱、干旱
农业→牧业
二、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质地疏松,植 被覆盖率低,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自然灾害频发。
图6-3-3 黄土高原煤炭资源分布
能源输出三种形式
煤炭靠铁路运出去
煤转化成电力送出去 煤转化成煤气送出去
P23 思考 想一想,与把煤铁路或公路运输相比,将煤转化成电 力和煤气送出去,有什么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流失
地表特点: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1、阅读图6.34,说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1)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就越轻。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①土质: 沙土 (沙土或粘土)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②坡度: 陡坡 (陡坡或缓坡)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③降水强度越 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 流水冲来的;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黄土的来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第三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当地产生的,而是外来的。(中亚或蒙古的)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27 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想一想
这么厚的黄土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水成说”
科学家的假说
“风水雨相说”
“风成说”
(图片点击可放大)
• 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
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 漠、戈壁吹来的。
阅读材料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 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 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 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 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 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特色建筑——窑洞
传统服装—白羊肚巾
传统艺术—信天游
传统服装—白羊肚巾
传统艺术—信天游
面食为主的黄土高原地区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 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 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 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 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 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 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 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①土质: 沙土 (沙土或粘土)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②坡度: 陡坡 (陡坡或缓坡)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③降水强度越 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地表裸露、植被稀疏、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文原因: 过垦过牧、修路采矿、滥砍滥伐
八下地理第四课时
预 习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01
黄土高原的为什么被称为 02 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的成因
03
• 黄土高原地区古代也称其为关中地区,主要包括我国陕西和陕西等地区,西安是我 国著名的古代都城。
• 古人云:“得关中者得天下。”在古代,关中构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十三朝古都,是名 副其实的兵家必争之地。同学们请思考:哪些朝代兴起于黄土高原地区。
顺着风向…… 粗大砾石残留原地——戈壁 颗粒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沙漠 颗粒细小的尘土随风东移南下、堆积——黄土层
活动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1.下列现象被认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黄土就象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下 河村。秦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普遍认为秦始皇兵 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有机组成部分
陕西民谣—信天游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 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 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 在100米--200米之间,最 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 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 居世界之冠。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到 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
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 、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是河流含沙量变大,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 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的巨大困难
——使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洪涝灾害严重——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 产
滑坡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思考: 怎样才能改善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社会、经
1、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高原疏松的土质长期收流水的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板 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 貌景观……
1、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黄土塬:是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由厚层 黄土组成,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北 方 地 区 第 二 级 阶 梯
乌鞘岭


范 围:
南北西东

抵抵至起

秦长乌太 岭城鞘行

。,岭山 连,,

内 蒙




主要省区
青 海
河 北




族 自
陕西


西
河南
兵马俑,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下 河村。秦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普遍认为秦始皇兵 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有机组成部分

1、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黄土梁: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 梁。
1、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黄土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 的馒头状山丘。
1、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川地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川地多有长久发展 的历史。例如渭、汾谷地不只以黄土塬地形为主,断层地形和地震活 动也很突出,表示川地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