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

合集下载

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解释及其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

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解释及其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

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解释及其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一、不完全汇率传递的理论解释1.1 汇率传递的概念汇率传递,指的是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对国内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

一般认为,汇率升值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而汇率贬值则会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下降。

1.2 不完全汇率传递的概念不完全汇率传递,指的是汇率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不完全,通常表现为汇率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不足以完全抵消进口或出口价格的变化。

不完全汇率传递可能是由于市场结构、市场垄断、政府干预等因素导致的。

1.3 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原因首先,市场结构影响了不完全汇率传递。

一些市场可能受到垄断力量的支配,这些垄断力量使得进口商和出口商能保持更高的利润率,因此汇率变化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在市场价格上。

其次,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也可能导致不完全汇率传递。

例如,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可能会导致人们在购买进口商品时容忍更高的价格。

1.4 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影响不完全汇率传递意味着汇率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可能比预期的小,这会影响国际贸易政策。

例如,如果一国希望减少不利贸易逆差,可以采取扩大出口、缩小进口的措施。

在推行政策时,如果不考虑不完全汇率传递,那么政策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

二、不完全汇率传递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2.1 贸易战在贸易战爆发的背景下,不完全汇率传递可能会削弱市场分析对汇率变化和贸易的预测精度。

例如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加征关税,带来对中国出口商品需求的下降,这一现象可能会导致美元贬值,但是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存在使得这种贬值对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影响减少,从而减少美国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抑制力。

2.2 进口保护当国家实施进口保护政策时,不完全汇率传递可能使得这种保护措施的效果下降。

例如,一个国家可能会对钢铁进口征税,然而由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存在,这种政策可能只会导致汇率的变化,而不会减少钢铁进口贸易。

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到不完全汇率传递对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

2.3 出口补贴不完全汇率传递也可能影响政府实行出口补贴政策的效果。

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的理论综述_江曙霞

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的理论综述_江曙霞

摘要: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认为两国之间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但事实证明名义汇率的贬值在许多工业化国家对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不大,而且近二十年来汇率传递程度仍在下降。

本文简单归纳了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理解汇率传递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对指导针对汇率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汇率不完全传递;价格;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83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6-0069-04Abstract:Economists have traditionally made the simplified assumption that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ondi -tion (PPP)holds.Empirically,however,this assumption has found little support in general.Evidences are found that sizeable depreciations of the nominal exchange rate exert fairly small effects on importing prices and consumer prices across a wide set of industrial countries,and these effects have decline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An extensive the -oretical literature has identified various explanations why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to import and consumer prices is incomplete.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and declining trend of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to prices is critical from a policy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adjust the monetary policy rules in response to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Key words:Incomplete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Price;Inflation;Monetary Policy收稿日期:2009-04-20作者简介:江曙霞(1959-),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阮峥(1979-),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博士研究生,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

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分析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解释

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分析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解释

内容摘要
针对不完全汇率传递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首先,加强国际政 策协调可能有助于提高汇率传递效果。例如,通过实行共同货币政策或建立区域 货币联盟,可以降低各国经济周期的差异,从而改善汇率传递效果。其次,加强 国际贸易合作和减少市场分割也有助于提高汇率传递效果。例如,通过降低关税 和非关税壁垒,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从而增强汇率传递效果。
谢谢观看
结果与讨论
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小。这可能是因为中国长期实行 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以及国内价格调控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结果与讨论
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尚未完 全开放,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存在不完全传递现象。这种现 象的产生主要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以及国内外贸易 政策等相关因素有关。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效应,我们提出以下 政策建议:
内容摘要
其次,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影响因素也很多。一方面,货币政策的差异会影响 汇率传递的程度。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本国出口增加,但其他国家可 能会采取相应措施限制进口,从而降低汇率传递效果。另一方面,经济结构的差 异也会影响汇率传递的效果。例如,对出口依赖程度较小的国家,汇率传递程度 可能较低。
内容摘要
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中,支出转换效应被分解为两个主要渠道:价格效 应和数量效应。价格效应是指汇率变动引起的国内价格水平变化对企业和消费者 支出的影响。当本国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商品价格下跌,企业 和消费者会相应地调整他们的支出结构。这种价格效应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原理来 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

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

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作者:郑平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1期[摘要]本文分析了不同环节的汇率传递系数,从多个角度探讨汇率传递不完全的原因,并具体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完全传递对支出转换效应、货币政策有效性等的影响。

[关键词]汇率传递贸易货币政策作者简介:郑平(1972-),男,四川南充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

一、不同环节的汇率传递系数商品价格的决定分为三个层次,狭义上指进口商品价格的决定,这包括特定产业的进口价格,以及总进口价格;中间层次是对国内生产的进口替代品价格的决定;广义上指一般物价水平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批发物价指数WPI的决定。

研究对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是受到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的推动,汇率传递到总物价水平则是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同时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讲,汇率变动先影响进出口价格,然后影响国内生产价格,最后才影响到国内消费价格 [1]。

正常情况下,汇率的进出口价格传递速度要远远大于汇率的国内消费价格传递速度。

由于价格刚性,汇率变动后,这一系列价格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这一系列价格调整过程中就伴随着进出口数量的调整,直到再次回到均衡,一价定律成立,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才逐渐消失。

大量的数据表明,进口商品在进口的早期阶段的价格表现不同于消费品物价指数,汇率的传递表现非常明显(Obstfeld, 2002)。

在开放经济中,实际汇率变动传递到由CPI计算的通胀率的程度由四个因素决定(Yelena F, Takhamanova, 2003),即实际汇率传递到单个企业价格的程度,这又取决于单个企业面临的需求弹性和成本函数;在CPI 篮子中进口商品所占比重;实施弹性价格的企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以及货币当局的可信度。

从汇率的变动到国内价格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时滞,汇率对进口价格、进口替代品价格及总物价水平的影响逐渐减少。

Dornbusch(1987)分析,国内厂商与进口品的生产者之间的战略性相互影响会导致进口价格对汇率变动做出弱化的反应。

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机理、特征及政策——文献梳理及观点解析

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机理、特征及政策——文献梳理及观点解析

经济与管理评论金融保险研究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机理、特征及政策—文献梳理及观点解析顾海峰张亚楠(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中国上海200051)[摘要]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的重大问题。

在国际经济开放环境 下,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将导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调控效果下降,对此,通过科学揭示汇率不完全传递的规律,以此来提升汇率对价格的传递效率,对于实现中国国内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对汇率传递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解释了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的程度及特征进行了梳理,同时进一步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的政策进行了解析,并以此为依据,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该研究成果将为汇率不完全传递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观点参考及文献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汇率;价格;不完全传递;机理;特征[D O I编码]10.13962/j.c n k i.37-1486/f.2018.03.011[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10(2018)03-0119-13一'弓I言物价波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价水平经历了多次较为明 显的波动。

自1980年的“洋跃进”以来,我国经历了 8次物价总水平的大幅度波动,这种大幅 度的物价水平波动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冲击。

21世纪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率增长相 对比较平稳,近10年最高值为5.9%,最低值为-0.7%。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汇率对一国内 外经济的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最核心的经济变量之一,2016年以 来,汇率剧烈波动已成为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的一大干扰,而在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 长会议上,各国对汇率问题的关注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人民币汇率而言,2005年7月,开始实行以市场供需为基础进行调整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不 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也不断增强,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变化历程。

论汇率不完全传递对经济的影响

论汇率不完全传递对经济的影响

种 汇率决定 理论 , 购买力 平价理论 指 出了决定汇率 的根
从微观经济角度分析 。 首先 , 绝对 购买力平价理论 出 从 发, 产品运输和流通成本 为零 , 即交易费用为零 的假设在现
本 因素。 即将汇率视 作 因变 量 , 将物价 视作 自变量 。 而 , 然
实际经济运行 过程 中 , 这种 因果关 系是并非绝对 的, 而是相 互作用的 。 即汇率的变化反过来 也会影响一 国的物价水平 ,
实 中是 不可能 成立 的, 汇率发生 变动而运 输和流 通成本 若 保持不 变 , 则汇率 变动 只会 导致进 口产 品的成本 出现部分 变动。 次 , 其 一价定律和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都是建立在完 全竞争的前提之上的。 在不完全竞争 的市场条件下 , 企业必 然会调 整商品 价格 以维 持市场份 额 , 此时企业 就要考虑 许
形式 , 即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 于绝对 购买 对 力平价 , 按照卡塞尔的理论表述 , 指 :如果 在 自由贸易的 是
说, 汇率传递既不会 出现完全传递 , 也不会 出现完全不传递 这 两种极端情况 , 即汇率传递往往是不完 全的。
二 、 率 不 完 全 传 递 的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汇
这就是 汇率 的价格传递效应 。
最 初 G lbr 和 K e e( 9 7) 汇率 传 递 ( xhn e o eg d n t r 19 把 t eca g
p s—hog 定 义为 在商品进 口国和 出 口国之 间汇率 变动 as t u h) r
收稿 日期 :2 1— 4 2 00 0— 1
汇率 是宏观 经济环境 中的一个重要 变量 , 变动对 国 其
民经济有着深远 的影响 。 传统的 国际金融理论认 为 , 汇率 的

人民币汇率不完全和非对称传递--理论、特征及对策分析

人民币汇率不完全和非对称传递--理论、特征及对策分析

人民币汇率不完全和非对称传递--理论、特征及对策分析崔昊;霍强【摘要】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effect is a cor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macro-economy. Through theoretical summar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RMB's incomplete and asymmetric pass-through. This paper could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of RMB exchange rate and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 terms of trade, infl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In August 2015 RMB becomes depreciating, since then, a series of change of RMB's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happened.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RMB's exchange rate incomplete and asymmetrical pass-through that macro-economical policy mak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also gives some policy advices.%汇率传递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和宏观经济政策管理的核心命题之一。

文章通过理论综述和统计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表现为明显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能够为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收支关系、贸易条件变化和通货膨胀变化提供一定的解释力,而2015年8月人民币进入贬值区间以来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不完全汇率传递及其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

不完全汇率传递及其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

金融天地一、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不完全汇率传递一直是国际经济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20世纪60年代,对不完全汇率传递问题的关注源于对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是否成立的检验,不完全汇率传递也被视为导致二者不成立的原因之一。

根据Menon(1995)的定义,汇率传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to Price)效应是指汇率变动引起贸易品价格的变化程度。

如果汇率传递效应是完全的,汇率波动可同等程度影响国内价格,但事实上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干扰,汇率完全传递效应是不存在的,而且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和时滞效应。

二、我国外向型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汇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经济变量。

经济学中,用“汇率传递效应”来表示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较高的汇率传递效应意味着汇率变动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大幅波动。

若汇率传递效应较低,则意味着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有限,便利通货膨胀目标的维护。

自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后,汇率传递效应趋于强化。

而近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在施加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

我国企业面临的企业汇率风险也越来越大。

企业汇率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外汇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未预期到的汇率变动对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跨国公司未来的税后现金流的现值产生直接影响,以及对整个公司的营利能力及其价值(或股东的财富)产生潜在影响的可能性。

(二)外汇交易风险。

外汇交易风险是指某项以外币定值结算的国际经济合同自签订之日到其债权债务得以偿清这段期间内,由于该种外币与本国货币的汇率波动而导致该项交易的本币价值(收益或成本)发生变动的风险。

(三)外汇折算风险。

外汇折算风险,也称“会计风险”,是指根据公认的会计准则,跨国公司在会计年末将海外子公司、分公司或其它附属机构以外币记账的财务报表,合并到母公司或子公司以本币记账的财务报表时,由于各项资产、负债项目及收入与费用项目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或交易日汇率与合并报表时换算用现行汇率或期末汇率不同,致使有关会计项目出现账面上的外汇损益,从而影响股东们及社会公众公司经营成果及财务状祝的评价产生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
一、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概念和意义
二、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三、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理论前提和假设
四、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五、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应用及其启示
随着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断加深,全球经济已经实现了高度一体化,因此,汇率波动也逐渐成为国际商业和金融市场的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汇率传导(即外汇汇率变动前后商品价格变动的关系)成为了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其适用场景和局限性。

一、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概念和意义
不完全汇率传递是指汇率变动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没有达到100%。

也就是说,即使汇率发生了较大波动,其对进口
商品的价格或对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影响,都不会完全或直接呈现,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实现不完全汇率传递。

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正是针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和研究。

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对于理解全球商品定价、各经济体间的贸
易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主要作用在于支持政策制定者制定更为准确和有效的货币政策,以及在国际贸易中指导企业拓展市场并控制风险。

二、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汇率的波动直接导致商品价格的波动。

但实际上,商品价格变动以及成本因素并不足以完全反映汇率波动的影响。

不完全汇率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结构:种种市场因素,例如采购市场、投资市场和销售市场的完整性、合成市场、定价力量等等,都是影响汇率传递的重要因素;
(2)进口成本:贸易伙伴的最终成本,以及可能由于汇率波动而改变的进口成本价格差,这些都能够对未能完全传递的影响产生重要影响;
(3)价格中间商(价格调整者):例如零售商等可以通过适度抬高价格来抵消进口成本的增加,或者选择其他进口国家来避免贵国货币贬值对于多种产品的影响等。

三、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理论前提和假设
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关键理论前提如下:
(1)进口商品市场联动性非常强,能够充分影响汇率波动的程度和对本国消费者的影响;
(2)外汇供给和需求的弹性较小,导致汇率波动比较剧烈;
(3)商品价格的适应能力和成本的压力决定了商品价格变动的程度。

假设包括:
(1)进口商品定价币种与本币均为外币,市场竞争程度非常高,价格透明度高;
(2)各商品市场信息流畅,价格调整与竞争低成本且快速;
(3)在追求营销优势的情况下,价格最大限度上能够适应进口成本变化,并且该市场具有完全竞争性。

四、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同时,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以下局限性:
(1)理论前提与现实情况不完全吻合,不能够完全贴合所有市场环境及国别特征;
(2)可能因为政治动荡或经济危机等特殊情况导致商品价格不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3)偏离市场竞争假设将导致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出现,同时也会影响市场反应的敏捷性。

因此,对于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需要从以下方向进行努力:
(1)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提高不完全汇率传递理
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重视市场结构变化和机制变化,以更为准确地预测汇率
波动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重视企业的作用,提高市场竞争程度的力度,以及进一
步细化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应用过程和对结果的分析。

五、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应用及其启示
(一)中国对保税区的贸易有所限制,影响了汇率传导的质量;
(二)墨西哥制造商付出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而汇率变动的影响大多从其所生产的商品价格上体现;
(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经验表明,货币强势似乎能够缓解大宗商品出口地短期内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以上案例均展示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市场情况以及不同的产业,在实际运用中的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的表现。

这些案例的例子表明,我们需要更为完善、更为完整的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以适应不同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注意这些理
论的局限性和改善方向,为经济决策和商业指导提供更为精准、更为有效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