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1)

角的度量(1)
角的度量(1)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同学们玩过黄金矿工的游戏吗?要想准确地抓住目标,最重要的是什么?看来这里蕴含着角的知识。(板书:角)

同学们看,小明两次都准确地抓住了最大的黄金,这两次形成的角的大小一样吗?你觉得哪个大?学生交流。

二、进行新课。

活动一:比较角的大小。

1、有办法比较出他们的大小吗?

学生交流方法。

可能出现的方法:

(1)用量角器量。

(2)重合起来。追问学生,你想重合角的哪儿?演示一下。

(3)用小角来量。

2、小组活动。

用小角量来比较角1和角2的大小。

展示小组活动结果:

活动小结:为了方便我们交流和记录,我们就要用一个统一的计量角的单位。

活动二:认识角的单位、量角器。

师: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来表示。那么多大的角才是1度的角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是怎样规定的。

这是一个半圆,你能用它折出一个角吗?(生演示)这个角的顶点在哪?边在哪?(生指顶点、边。)展开,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两份,这就是每一份所对的角。

再对折,现在把半圆平均分成了4份,展开,一份所对的角在哪?

再对折,现在把半圆平均分成了8份,这是其中一份所对的角。

我们再对折,就把半圆平均分成了16份,这是其中一份所对的角,再对折就把半圆平均分成了32份,这是其中一份所对的角。

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是多大?

(课件演示)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这么大,和你想象的一样大吗?这个角的大小就是1度,写作1。。那么10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0度。能找到20份所对的角吗?多少度?30份所对的角在哪?多少度?人们为了看起来方便就把这些数据写在上面,做成了我们用来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量角器:这条0度所在的直线叫0度刻度线,从这个0度开始的里面的这圈数字叫内圈刻度,从这个0度开始的外面的这圈数字叫外圈刻度,这个点叫量角器的中心。

同桌两个拿出一个量角器,一起说说0度刻度线在哪?中心在哪?哪是内圈刻度?哪是外圈

刻度?

活动三:在量角器上画角,读度数。

师:我们认识了量角器,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同学们把找到的角在量角器上描出来。学生试作。

师:你们描的角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90度的角)师:这个角是多少度?怎么看出来的?

(出示60度角)师:这个角是多少度?怎么看出来的?小结:因为角这一条边对的是内圈的0,所以看内圈的60。

(出示开口朝右60度角)问:多少度?看内圈刻度还是看外圈刻度?为什么?

(出示120度)问:多少度?怎么看出来的?

(出示有一边不在零度刻度线的)看这位同学描的角,是多少度吗?你怎么看出来的?这个角和前面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和前面几个角相比哪种读数更方便一些?

梳理:当角的一边和0度刻度线重合时,怎样读这个角的度数?

练习:读度数。(课件出示:80度,110度,35度的角)

活动四:用量角器量角。

尝试量角。

师: (出示游戏里的两个角)量角器上的角我们读出了度数,这两个角是多少度呢?有办法知道吗?同学们自己试试看。

学生试作。

量完同学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学生展示量法:

全班共同总结方法:

判断。(课件出示,角的顶点不在量角器的中心位置,角的一边和量角器的下边重合,错误读法。学生判断,说错的原因。)

量角。(在作业纸上出示开口方向不同的两个角。70度和130度)

三、课堂小结并拓展。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角,学习了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课件演示)生活中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的存在,人们在利用着角所独有的特性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丽、祥和,挖掘机的铲斗臂上的角能大能小,让挖掘机可以自由地工作,军人两脚之间的角度是60度时最标准,钢琴盖与水平面夹角是45度时音色最美,沙发背与水平面的角在120度时最舒服,掷标枪时,标枪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度左右时掷的最远??同学们回去以后可以继续搜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知道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张练习纸,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工具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

1.教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 师: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 生:活动角。 师: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生按老师的要求变大或变小。) 师: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它们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 生:∠1大。 师:眼力不错,老师不光想知道哪个角大,还想知道具体大出的部分。有办法解决吗? 生:用活动角量一量。 3、用活动角量角。 师: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学生各自操作)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 师:注意观察,他是怎么比的。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突出顶点重合、边重合) 生: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一) 教案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一)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法:体验感悟,发现应用。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滑梯的图片,并从滑梯图中找到∠1、∠ 2、∠3,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2的大小。 4、想一想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 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当堂训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再比一比练一练第1题中三个角的大小。 2、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3、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2)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二、学习方式 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三、评价方式 ⒈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 ⒉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情况,从而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 四、教学准备 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学生进行画角活动,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角1和角2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 2、揭示课题: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们是看不出来大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过渡语: 我们在以前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需要测量角的大小,同样也要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课件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角,将1度角用蓝色显示并出来,让学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发言时教师抓关键词: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90°刻度线。(课件演示) 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现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吗? 1、出示30°角,学生尝试读角,并说明自己读角的方法。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白读角时要看角的两条边:一条边要和0°刻度线重合,这样才能从0开始读起,另一条边对着的刻度选哪圈刻度要看0°在哪圈。 2、分别出示60°、90°、120°这些角让学生读,并说方法。四)学法指导,合作质疑——在活动中探究量角方法 1、尝试量角:出示两个角(P37的角),学生先估一估,(结合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一、单元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P38——P46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对角的认识,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难点: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四、单元教学安排 角的度量……………………………………………………7课时 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一、教学内容:线段、直线、射线和角P38——P39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角的意义。 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复习线段的特点。 请你自己画一条线段,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线段必须直,且有两个端点) 师:为了表述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如线段AB。 (二)探索发现 1、如果将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1)直线有什么特点?(没有端点,两端是无限延伸的) (2)直线可以用“直线AB”来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伸)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4)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思考: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3、认识角 (1)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那么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2)建立角的概念 回忆画角的步骤: 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 到底什么叫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如记作∠1,读作角1 (三)巩固发散 1、一条长5分米的()。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D 以上答案都可以 2、直线和射线比() A 直线长 B 射线长 C 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度量 1教案 沪教版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2.掌握3个分外角“直角、平角、周角”。 3.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 [情感目标]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喜悦,分享胜利的怡悦。 【教学重点】 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旋转成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情景导入角的计量单位。(课件演示) 2.“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读作“度”,用符号“°”标示。 3.1度可以简写成“1°”

4.出示37°,“37”表示数值,是“量数”,“°”是“计量单位”。 5.作为计量单位“度”,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水沸腾时为100度,结冰时为0度;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高于它就是发烧了;一盏100瓦的灯,持续开10小时,用电1千瓦小时,我们常称作1度电;近视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镜;某种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纬32度、东经122度,等等。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生动的引导角的度量单位“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1.请你仔细地读读上面3句话,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2.出示P68、P69出现的定义: i. ii. iii. iv.一点(O)和从这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和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直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四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直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二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理解“旋转、端点、射线”。 v. vi. vii. viii. ix.

角的度量(一)练习题及答案

《角的度量(一)》课时练 一、填一填。 1、1周角= ()个平角=()个直角=()个45°的角。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角,它是()度。 3、下午5时,时针和分针成()角。 4、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5、∠1与∠2的和是184°,∠2=54°,那么∠1=()。 6、∠1是∠2的3倍,∠1=120°,∠2=()。 7、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角。 二、判断。 1、一条射线OA,经过度量它的长度是5厘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3、经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三、选择。 1、角的大小与两边()有关。 A、张开的大小 B、长短 C、无关 2、∠1+∠2+∠3=180°,其中∠1=50°,∠2=∠3,那么∠3=() A、55° B、60° C、65° 3、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掉一只角后,还剩()只角. A、3 B、4 C、5 4、()比直角大而比平角小. A、锐角 B、钝角 C、周角 5、关于线段、直线、射线,下列对比正确的是() A、直线最长,线段最短 B、直线和线段一样长,线段最短 C、直线和射线无法比较,线段可以测量 6、把一个25°角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看到的角是() A、10° B、25 C、50° 四、看图计算。 1、已知∠1=28°求∠ 2、∠ 3、∠4和∠5各是多少度?

∠2= ,∠3= ,∠4= ,∠5= 答案: 一、 1.2,4,8 2.平,180 3.钝 4.射线,顶点,边 5.130度 6.40度 7.钝 二、×××× 三、A C C B C B 四、 ∠2= 152度,∠3= 28度,∠4= 90度,∠5=62度

角的度量华应龙

角的度量 执教:华应龙单位: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材分析】 关于《角的度量》一课我的问题和困惑是: 1.以往的教学,我们让学生量了很多的角,各种各样的角,学生感受到了量角的用处吗?量角的大小是屠龙之技,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2.《角的度量》一课教学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难点?量角器的结构很复杂。量角之前先要认识量角器,那认识量角器的什么呢?怎么认识量角器?教师交代“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到底是为了让学生会去量角,还是为了教师教时表述的方便?教学中简要概括出了“二合一看”、“0度刻度线在左边看外圈,0度刻度线在右边看内圈”等话语,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量角? 3.我们的教学有三个层次:教知识,教方法,教思想。以前我们只是教了量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这一节课可以给学生什么方法和思想的提升呢? 经过查阅资料,思考消化,和老师们交流,比较选择,最后我确定这样来解决这三个主要问题: 1.关于情景问题。

刚开始,我搜寻生活中的角,发觉生活中的角都不需要量,因为大多数的角是直角。后来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就是千差万别的,我很兴奋。进而发现牙刷上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一定的角…… 怎么设计出好的问题情境呢?开始,像我讲“初步认识分数”一样,创设一个父子对话的情境,很有趣。因为在电话中对角的大小是没法比划,也不好拓印,必须量化表达的。什么图形呢?扇形玻璃,一个圆心角60度,另一个圆心角150度。学生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用60度的角去比,分别是1倍、2倍多。如果再用30度的角去比,精确些了,分别是2倍、5倍。如果不是这样正好整倍数的呢?用来量的角再小一些就好了。这样既达到了教材的编写目的,又很好地解决了教材上用小角量角不易操作的问题。 可是,和老师们讨论时,觉得这个情境不真实,是“伪情景”。 再创设什么情境呢?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搜寻着。我画出一个滑梯,又画出一个角度小一些的滑梯,想让学生选择喜欢玩哪个滑梯。后来,我接着画了一个角度更大的滑梯。“谁敢玩这个滑梯?”哈哈,哈哈,我禁不住笑出声来。“你为什么笑了?”“滑梯的角多大才合适呢?” 把所思考的问题及其条件进行理想化假设,当假设被一步步地推到极端时,问题的实质就会水落石出。我以为:这样的情境简单地引出了问题,有趣地体现了作用,还巧妙地埋下了伏笔。就像潘长江说的:“浓缩的都是精华。”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 第1课时 角的度量与计算1 教案

角的度量与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度分秒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难点) 2.会计算钟表上的角度问题.(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明每天7点起床,观察图片,并量一量时针与分针夹角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角度的换算 (1)用度、分、秒表示48.26°; (2)用度表示37°24′36″. 解析:(1)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根据1度=60分,即1°=60′,1分=60秒,即1′=60″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60即可; (2)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 解:(1)48.26°=48°+0.26×60′=48°15′+0.6×60″=48°15′36″; (2)根据1°=60′,1′=60″得36″=? ????160′×36=0.6′,24.6′=? ?? ??160°×24.6=0.41°,所以37°24′36″用度来表示为37.41°. 方法总结:用度、分、秒表示的角度和用度表示的角度的相互转化的过程正好相反: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而小单位化大单位要除以进率. 探究点二:钟面角的计算 (2015·涞水县期末)如图,下午2点30分时,时钟的分针与时针所成角的度数为( ) A .90° B .120°

C.105° D.135° 解析:把钟面平均分成12份,可得每份的度数,根据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乘以每份的度数,可得答案.下午2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相距3.5份,3.5×30°=105°.故选C. 方法总结:钟表中共有12个大格,把周角12等分,每个大格对应30°,分针1分钟转6°,时针每小时转30°,时针一分钟转0.5°. 三、板书设计 1.度、分、秒的换算 1°=60′,1′=60″,1′=(1/60)°,1″=(1/60)′. 2.钟面角 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点出课题,引导学生明确角的初步概念.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有针对性的设计例题、习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年级数学 第6讲 线与角之角的度量(学生版)

教学辅导教案 1、填空. (1)过同一平面上的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 )线. (3)下图的线段中,互相平行的有: ( )平行于( );( )平行于( ) 互相垂直的有: ( )垂直于( );( )垂直于( ) 2、判断对错. (1)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2)小红画了一条3 cm长的射线.( ) (3)一条直线的长度是一条射线长度的2倍.( )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是互相平行的.( ) (5)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 一、填空题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角的度量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2)角的大小与( )无关,与( )有关. (3)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 ). (4)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 )与( )重合,( )与( )重合. (5)钟面上分针旋转了360°时,则时针旋转了( ). 第1页共11页

2、分一分. 92°175°35°88°58°100° 3、看图求角的度数. (1)已知∠1=54°,∠2=______. (2)已知∠1=105°,∠2=______. 二、选择题 4、下图中,( )是角. A. B. C. 5、角的大小与( )无关. A.边的长短B.角两边开口的大小 6、下面语句正确的是( ). A.在3倍放大镜下看45°的角,角的度数也扩大3倍B.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C.度量角的单位是度 三、按要求画图 用三角尺画出下面各角. 75°120°90°

知识点一、角的度量 1)认识度.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两合一看”: “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角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例题1】.动动小脑瓜,一起量一量. 【变式1】用量角器测量 (1)∠1=______;∠2=______;∠3=______ ∠1+∠2+∠3=______ (2) (2)∠1=______;∠2=______;∠3=______ ∠1+∠2+∠3=______ 从(1)和(2)中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曾苑媚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第一册第37~38页: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一、设计思想 1.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方法的培养。通过用小角比较角的大小,逐步引出简易量角器,通过对简易量角器的优化,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量角器的构造过程,理解量角的原理,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教材分析 1.《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2.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角的度量》1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6页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五节“角的度量”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介绍量角器。首先,借助两个学生比较角的大小的情境图,引出“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拿半圆分成180等份,说明1°角有多大,并配以1°角的直观图,使学生认知1°角的正确表象并引出量角器,量角器的认识可以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然后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清楚量角器的排列特点。 第二个层次,角的度量方法。量角时,重点突出“点点重合、边线重合”的量角方法。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随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对于所量角的度数是看量角器内圈度数或外圈度数可引导学生讨论出如下两种方法:①若角的一条边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则看角的另一条边所指内圈度数;若角的一条边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则看角的另一条边所指的外圈度数。②判断所量角是锐角或钝角,锐角的话选择较小的一个度数,钝角则选择较大一个度数。 学习者特征分析:

1、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知识: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并且学生大多知道量角要用量角器,但不会正确使用量角器。 2、学生学习活动预测:我预计学生观察量角器后会产生诸多疑问。如:量角器为什么会有内圈、外圈刻度?中心点、零度刻度线有什么作用?如何量出一个角究竟是多少度?量角时有两圈刻度,究竟看哪一圈?…… 这些问题正是这节课的关键,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了这节课的核心。所以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解决以上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比较角的大小的教学过程,了解角的度量的产生,掌握角的度量单位,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操作等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发展实践操作能力,学会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3、在学习角的度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模型源于生活的需要。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体会量角器的作用。 教学难点:使用量角器度量各种角的度数。

角的度量教案

角 的 度 量 一、教学目标 : 1、认识量角器,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2、进一步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叉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所 画的长短无关; 3、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来量角,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灵活合理地用量角器量角。 难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来认识量角器;探索、发现归纳出量角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学具准备:活动角、三角板2 块 四、教学过程 : 一、实物引新,初步认识角 1、 出示一个角,问:请你说说角各部分的名称? ⑵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 )

师指着顶点: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 师指着两条边:这两条射线分别是角的什么? 2 师:非常正确!(课件:出示红领巾)这是同学们经常戴在脖子上 的红领巾。红领巾上有几个角?(3个)角1和角2哪个大,哪个角小? 你是怎么知道的? 3 师:大家说得真好,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来比较一下三角板上角1 和角2的大小?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比较的大小,我们用了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 4 出示两种面,问:种面A与种面B,时钟与分钟所成的角哪个更 大?哪个更小呢?用以上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能不能比较。比较起来比 较困难,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大家想一想 生:用量角器量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 探究新知

(一)认识量角器 1. 师:要学好角的度量,西想知道哪些问题?大家来说说。 A要用什么工具来度量 B怎样度量角 2.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学课本122页角的度量。开 始到123页前二段。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请小 组派代表汇报。 归纳板书: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0”表示。1度记作1度 度量角的步骤: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 2.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3. 0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 合 4.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 的度数 3. 师:大家说得挺好的,为了同学们更清楚,请看电脑演示. (二)角的度量 1. 师:我们认识了量角器知道怎样度量角,你会量吗?大家拿出一 号,学习卡来试试吧。(学生试着度量角)1,2组度量第一个角, 3,4组度量第二个角。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与角的度量》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6.5 角与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3、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重点与难点:重点:角的概念及表达方法;难点:角的准确度量与换算。 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木圆规。 板书设计:7.4 角与角的度量 1、角的定义(2种) 2、角的表示方法 3、角的度量 4、例题1、例题2、例3 教学过程(设计) 1、角的定义: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角的画法,边画边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给出角的定义。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师板书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播放多媒体课件:观赏有钟、剪刀、足球运动员射门的角度,教

学顶端、体操运动员做动作等画面,使学生对角有进一步的理解。 提出问题:观赏画面,提出画面中的角,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四人一组,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互相交流,最后小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 (2)教师演示木圆规得出角的运动定义:角也可以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并叫生举例子) 2、角的表示方法: 角用符号:“∠”表示,读作“角”,通常的表示方法有: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7-21的角表示为∠ABC (或∠CBA ),中间字母B 表示端点,其他两个字母A 、C 分别表示角的两边上的点。 (2)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如α、β、γ)表示,如图7-22中的角分别可表示为∠1、∠α、∠β等。(注意读法) (3)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角的顶点字母表示,如图7-21中的∠ABC 可用∠B 表示,图7-22中的∠AOC 能用∠O 表示吗?为什么? 3、做一做:(巩固练习)P175,填表: B A C B A C D α β 图7-21 图7-22

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名师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线与角 第5课时角的度量(一)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一)(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法:体验感悟,发现应用。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A、

∠B的大小。 4、想一想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点、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 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当堂训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 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四、课堂总结 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五、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3、4题。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周角=360°,平角=180°,直角=90°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新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学 设计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胡益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教学难点: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三、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复习角的概念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角 (2)故事引入

①谈话:在角王国里有许多成员。有一天,角成员们在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其中的两个成员吵起来了,它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大。∠1说:“我的边长,所以我比你大。”∠2说:“边长有什么用,我的开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②提问: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 生:用眼观察、用三角尺测量。 ③揭示课题: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测量。怎么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产生 (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①小组合作:选定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比较 ②汇报交流:说一说你选的是三角尺上的哪个角,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预设: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们的大小,但是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1和∠2到底有多大,两个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么办 生: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 (2)介绍1°角 ①谈话: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公开课(1)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 2、经历创造量角器过程,渗透“度量意识”,感受量角的意义。 3、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量角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准确选择内外圈刻度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运动会情境,谈话导入。 二、用正方形创造测角工具,初步把握量角要点。 1、寻找工具测量直角。 (1)出示棍与地面成直角图片 师:大家看这个动作,如果做的标准,棍应该与地面成什么角?(预设:直角) (2)指名指一指图中角的顶点在哪?边在哪?(板书: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 (3)如何判定这个角是不是直角呢?(预设: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 (4)如何运用正方形去测呢?说一说直角在哪?顶点在哪?边在哪?

指名回答、演示后学生齐做。 (5)指名度量,并说一说过程? (预设:顶点和边要与所测角的顶点、边重合)板书:重合。 2、改造工具测量直角的一半。 (1)出示棍与地面成直角一半图片 师:这个角要比刚才的直角()?预设:小 师:体育老师说要想把这个动作做标准,棍与地面的夹角大约是直角的一半。 (2)怎样去验证这个角是不是直角的一半呢? 师:这个角是什么角?(直角)能用它检验吗?(不能)为什么?(它比直角小) (3)学生动手折,用水彩笔将折痕描出来,指名验证? (4)指名测量,边测量边说出过程。 3、改造工具测直角的1/3。 (1)出示棍与地面成直角图片。 师:大家再看这个动作,棍与地面所成的角比刚才直角的一半还要()? 师:如果要把这个动作做标准,棍与地面所成的角要是直角的。 (2)口述怎样才能得到直角的,教师示范操作。 (3)指名验证。

5.1角的度量

角的概念与三角函数 一、 选择题 1、若角a =3,则角a 在(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角q 的终边上一点()3,4,0P m m m -<, 则sin q =( ) A. 45 - B. 45 C. 35 - D. 3 5 3、设a 为第三象限角,若3sin 5 a =-,则cos a 的值是( ) A. 53 - B. 35 - C. 45 - D. 54 - 4、若a 是第二象限的角,则 P ()sin ,cos a a ,在第( )象限. A. 一 B. 二 C.三 D. 四 5、已知a 是第二象限的角,且5sin ,13 a =则tan a =( ) A. 512 B. 512 - C. 125 D. 125 - 6、已知a 是第三象限的角,且3sin ,5 a =-则cos a =( ) A. 53 - B. 54 - C. 45 - D. 35 - 7、已知a 是第二象限的角,且12cos ,13 a =-则tan a =( ) A. 512 B. 512 - C. 125 D. 125 - 8、与角a = 113p -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3k k Z p p 禳镲 镲+ 睚 镲镲铪 B. 23k k Z p p 禳镲镲+ 睚 镲镲铪 C. 23k k Z p p 禳镲 镲- 睚 镲镲铪 D. 43k k Z p p 禳镲 镲+ 睚 镲镲铪 9、若角x 是象限角,且满足sin cos 1x x ??-,则角x 所在的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0、已知tanx=3,则sinxcosx=( ) A. 3 5 B. 3 5 - C. 310 D. 310 - 二、 填空题 1、已知角a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 P 1,22 骣?-??÷?桫,则cos a = 。 2、角q =3,则q 的终边在第 象限. 3、已知0 2x π - <<,4cos 5 x = ,则tanx= 。 三、 解答题 1、若tan 2a =,下列各式的值. (1) 2sin cos sin cos a a a a -+ (2) 2 sin sin cos a a a - 2、已知sin ,cos b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86210x ax a +++=两实根,求a 的值. 3、已知1sin cos ,(,2)2 a a a p p -= ,求sin cos a a +的值. 4 、已知sin cos 2 q q -=,且(),0q p ? ,求22sin cos q q -的值。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线与角——角的度量(二)》同步检测(无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线与角——角的度 量(二)》同步检测1(无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2分,共42分)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2.从一点引出两条( )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 3.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是直角 ()是锐角()是平角()是周角()是钝角 4.先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 再量一量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的度数。 时间 ( ∶ ) ( ∶ ) ( ∶ ) ( ∶ ) 角度 ( ) ( ) ( ) ( ) 5.1周角=()平角 1平角=()直角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每空2分,共14分) 1.右图中有2个角。() 2.钝角一定比直角大。() 3.小军画了一条4厘米长的直线。() 4.钟面上是6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180°。() 5. ∠1=45°() 6.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用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12分) 1.线段有()个端点。

A、1 B、2 C、无数 2.通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A、1 B、2 C、无数 3.平角的两条边()。 A、在一条直线上 B、在两条直线上 C、无法确定 4.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是()。 A、160° B、40° C、120° 四、按要求做一做。 1.用量角器画角(9分)。 65° 120° 40°2.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9分)。 ()个()个()个 五、求下面图中指定角的度数(共14分)。 1.已知∠1=35° ∠2= 2.已知∠1=90° ∠2=45° ∠3=

小学四年级线与角

一、线的认识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 或直线BA 。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 或线段BA 。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 (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知识点: 1、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 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2、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3、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二、平移与平行 1、平移: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上对应点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2、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 ∥CD 。 知识框架 线与角

3、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例:过点A 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回答:我们画平行线,使用的主要工具是,观察平行线我们发现,平行线是永远不会的,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的。 三、相交与垂直 1、相交: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也不重合,那么他们的关系就是相交。 2、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 垂直于直线OB ,直线OB 垂直于直线OA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注: (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 ⊥OB 。 (3)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3、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 A · · A A ·

《角的度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角的两种定义,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方法. (2)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会进行度、分、秒单位之间的互化. (3)通过度、分、秒单位的互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细致的思维品质和转化的思想. 重点:角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度、分、秒单位的互化. 难点:角的表示法和度、分、秒单位的互化. 2.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学生的认知难点是角的表示法和度、分、秒单位的互化.突破方法是结合定义请学生思考角的表示方法,教师引导,使学生明确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中间,如果从一个顶点出发的角不只一个,请学生思考只用一个顶点字母表示角的不可行性,从而明确此种情况必须用三个字母来表示角,再介绍用数字、希腊字母表示角的方法,强调表示角时不能漏掉符号“∠”.类比时间单位的计算,使学生理解角的单位度、分、秒的六十进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熟练度、分、秒的互化. 3.例、习题的意图: 例1(补充)、例2(补充)和练习1(补充)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角和表示角. 例3、例4(补充)和练习2(补充)使学生熟练掌握度、分、秒单位的互化. 教材131页思考是介绍角的动态定义. 二、新课引入: 1、现实生活中角的应用 图1 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图1,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棱锥相交的两条棱,树叶上交错的叶脉,跳水运动员的优美动作,都给我们角的形象.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来研究它. 说明:引入生活中的角,使学生感到角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很有价值,

激起学习的兴趣. 2、角的定义 (1)静态定义 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这个公共端点叫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2)动态定义 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饶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射线的起始位置是始边,终止位置是终边,当始边和终边成一条直线时,形成平角,继续旋转,当始边和终边重合时,形成周角. 3、角的表示法 角有三种表示法: 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而且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其他两个字母的位置可以调换; ②当角的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可以用角的顶点字母来表示这个角; ③当一个角的内部不再包含其他角时,可以在角的内部靠近顶点处加上弧线,注上数字或小写希腊字母来表示一个角. 4、角的度量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度、分、秒是60进制的.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此外,还有其他度量角的单位制,例如弧度制、密位制等. 5、角的分类 360度的角叫周角,180度的角叫平角,90度的角叫直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小于90度且大于0度的角叫锐角. 三、例题讲解 例1、(补充)图2中∠ABC_____写成∠DBC 吗?∠ABC_____写成∠B 吗?∠1_____写成∠C 吗?(以上空填“能”或“不能”);以点C 为顶点的角有___________. 图2 图3 答案:能;能;不能;∠ACD 、∠ACB 、∠DCB 例2、(补充)图3中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 分析:数角的个数时可用多种方法,注意规律,不能重数或漏数;写角的名称时,不能漏写角的符号,表示顶点的字母写中间,并强调这些角都不能只用顶点字母表示. 答案:6;∠EAD 、∠EAC 、∠EAB 、∠DAC 、∠DAB 、∠CAB E D C B A 1 D A 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